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84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84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0: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84读后感10篇

  《1984》是一本由乔治奥威尔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3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84》读后感(一):最强的奴役是让人觉得自由

  当我看完最后一页把书闭上之时,我内心是极其复杂的。我就像一个初生婴儿一样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有人说这本书语言了中国文*革,我觉得也无可口非,我确实不断看到那十年发生的事情的影子在里面。纵观全书,尽管是一个虚构的极权社会,但是让我时刻感受到这就是我所在的现实。思想警察、老大哥、电屏这些事物背后也能感受到深深的政治寓意。

  小说里面有一个核心主题“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看之前不知所云,看完之后才发现者就是现实。政治在现实中是方方面面的存在并影响着我们,当你还以为自己的自由,以为自己有思想,以为自己就在和平时代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失去了你。

  推荐程度:强烈推荐。这不是恐怖小说,却比恐怖小说还恐怖;这不是思想教育,却比教育类的书籍更为发人深省。

  《1984》读后感(二):1984,还会成为禁书的书

  原想在题目上写上“怕”之类的字眼,想想还是放弃了,这本书给人的感触单单这一个感性词汇哪里能表达的清楚这本书在心底震惊之余给读者带来的那种复杂的、触到内心的“痛”。

  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在思想被束缚之后是否还能存在另外的反抗力量,不知道!在这样一个通过极端假设环境下历经磨难的主人公,在重新获得自由后,却成了行尸走肉般的个体存在,倒是那穿过头颅的一颗小小子弹给了他久违的自由,那里有他的妈妈,他的妹妹,还有他的爱人。

  这是一本还会成为禁书的书,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交流请加微信公众号:抬眼拾春

  《1984》读后感(三):1984

  《1984》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大概是本身就在社会主义的时代,感觉还好未实现当时乔治·奥威尔的预言,倒是隔壁的朝鲜反而有些神似。

  在主人公温斯顿的时代,充斥着监视、思维禁锢、人性扭曲,到底什么是真实,到底世界是怎样。其中所谓的大洋国中有四座高楼:真理部、和平部、仁爱部、富裕部。是整个国家运作的四个机关,同样也是控制人民的四把利刃。

  温斯顿的时代是可怖的,历史被篡改为掌权者服务,所谓的接连不断的“战争”、“敌人”、“反对势力”有可能都是掌权者构造的,为的只是奴役人民的精神。1984年,党内人士地位高于党外人士高于无产阶级。所有的人民只知道无休止的战乱和为他们带来未来的“老大哥”,而且思想警察无处不在,在没有监视器的地方就有思想警察,一举一动的监视你,观察你是否思想越界,否则就进行思想劳教。

  1984的社会没有救世主,更多的是饥肠辘辘的普通人和仅仅质疑且不敢言说制度的少许党内人士。当一个当权者从人性,包括恋爱、道德观、价值观都介入教育,到历史,可以随意篡改,最后通过各类手段进行监控排除异己,巩固了一个固若金汤的政权,真的是无懈可击,但在这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确实是生无可恋。

  这中社会是只为当权者巩固政权的集权主义社会,让人看到当政府仅仅是为了他们所图的利益而掌权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当为了自己的统治而不择手段是可以多么残忍。就如书评所说“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我们的社会需要人民的监督才能真正使当权者为人民服务,从中国五千年看来,不乏揭竿起义者,都是为了平等自由而起,如果我们都被集权化所僵化了思想,冻住了言论,歪曲了事实,那就真的是万劫不复的不幸。书中的世界没有《移动迷宫》、《分歧者》、《饥饿游戏》、《V字仇杀队》这些反乌托邦电影的领袖人物,更加贴近残酷的事实。同时也不断提醒着人们,要时刻警惕自己所在的社会会变成这样的社会。在1984年苹果麦金托什电脑的电视广告《1984》中,一个身穿白色苹果T恤的女模特冲进片场,用铁锤砸碎大银幕上那个象征着精神控制者的 “老大哥”。低沉的男声在此时缓缓道来:“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将会发布麦金托什电脑。而你也将明白,为什么1984不会成为‘1984’。”震撼了世界。

  奥威尔的《1984》警醒了世人,让人们更加明白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真正的社会应该如何。

  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

  《1984》读后感(四):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那就走向死亡吧。

  “这是1984年吧,应该是。”

  不是什么正经推荐,说几个细节。

  01

  在杂货店楼上那个陈旧的小房间里,温斯顿试图跟朱利亚讲,历史被篡改的证据不应被消灭掉,应为后世留下怀疑的种子,朱利亚回答他说“我并不关心什么下一代,亲爱的,我只关心我们自己。”他便对她说“你的叛逆只限于下半身。”她觉得这话再风趣不过,于是,高兴地钻进他怀里。

  她完全没意识到他话语里带有的讽刺意味,她只知道党阻碍了自己的性自由,对于永恒真理的探究,她漠不关心。这也预示了后来,被思想警察抓获后,朱利亚在被捕的瞬间,便背叛了温斯顿,她什么都说了,毫无保留。连奥布莱恩也笑说“还从未见过,有谁会这么快就站到我们这边来。”

  02

  温斯顿被捕后,在仁爱部第一次遭受到肘部袭击时,他抱着受伤的胳膊,在地上滚来滚去,开始明白“在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身体的痛苦更糟糕,更难以忍受。面对疼痛,从来就没有英雄,没有英雄!”

  到后来经过了百般凌辱,温斯顿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开始腐烂的身体,也已经慢慢学会“2+2可以等于任何数”以后,奥布莱恩对着温斯顿说“我们击败了你,温斯顿。”温斯顿停止了哭泣,尽管他的眼泪还在不断地从眼睛里涌出。他抬起头看着奥布莱恩。“我没有背叛朱利亚。”他说。奥布莱恩若有所思地低头看着他。“没有。”他说,“没有。这确实是真的,你没有背叛朱利亚。”

  直至最终,在那几只黑色恐怖的老鼠即将要跳出铁笼,撕咬他的眼睛和面颊时,“去咬朱利亚!去咬朱利亚!不要咬我!朱利亚!我不在意你们对她做什么。哪怕是撕扯她的脸,嚼碎她的骨头。不要咬我!咬朱利亚!别咬我!”他身体向后仰,跌入无尽的深渊之中。

  温斯顿终于摆脱了老鼠的纠缠。他也终于被改造成了一个“思想完美”的人,变成了那个整日在咖啡馆坐着,喃喃自语的说着“我爱老大哥”,神态呆滞、身材臃肿得难以把屁股从椅子上挪开、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劣质杜松子酒味的那个“完美的人”。

  03

  温斯顿第一次在奥布莱恩的住所,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盼望,第一次觉得有机会追求他渴求的“旧时代”的自由,所以当奥布莱恩问他是否可以杀人?是否准备搞破坏活动,即使会误伤数以百计的无辜平民?是否愿意为了自身利益去朝孩子脸上泼硫酸?只要是为了推翻“老大哥”的统治,为革命事业献身。温斯顿用好几个“是的。”宣誓了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忠心。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这好几个“是的”,让他与“老大哥”、与那些他痛恨的思想警察、甚至与那些像帕森斯一样嘴脸的党内人员毫无区别了。

  后来温斯顿被仁爱部释放,在广播里听到大洋国本土也有可能遭受袭击,世界版图有可能重建,“老大哥”将会被彻底打倒时,他已经明白,不论是东亚国,抑或是欧亚国统治他们,也只不过是朝代更替而已,这世界,它没有变过。

  这时候的温斯顿,已经没有力气、甚无兴趣去思考了,他也终于盼来了死亡。

  《1984》读后感(五):极权主义统治的巅峰

  谁主宰历史,谁就主宰未来;谁主宰现在,谁就主宰历史;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极权主义控制达到顶峰的反乌托邦世界。记得当初看村上春树的《1Q84》的时候,开篇村上春树就向乔治·奥威尔致敬,《1Q84》和《1984》差不多都是描写的1984那一年属于架空现实,前者比后者冗长很多但是一样很精彩,这里我就说说对《1984》的感觉。

  说实话看的时候有种紧张到想屏主呼吸的感觉,和以往看过的一些小说不同,这部比较偏于哲学,看的时候你需要不停的开动脑筋,来细细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深层意思。这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往往能使我陷入深思,有时候也会和现实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比较,感触颇多,这部作品真不愧对于它的伟大,虽然他当中描写的世界没有到来,但我们国家,曾经就和他描述的中的世界擦肩而过,简直险之又险。看完后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样的世界当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或者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时间无法定义,总之就是20世纪初始或中期,世界分成了三大块,一是占领着欧亚大陆北部地区的欧亚过,整个国家信仰新布尔什维克主义,二是占领着美利坚,埃及等欧洲西部土地的大洋国信仰英社即英国社会主义,三是占领亚洲东部的东亚国,领土包括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信仰死亡崇拜(这个意思应该是被日本统治了)。三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一党专政,互相为敌又经常俩俩联盟攻打第三个,感觉有点像三国时期,战争不断。书中的故事正是从大洋国开始。

  想想你在这样一个世界,到处都是摄像头和录音设备,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受到国家的监视,只能唱政府编的歌,只能读政府编的诗词,甚至连历史国家都在伪造。大洋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那里没有人权,没有思想,更是没有自由。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1984》读后感(六):一个值得警醒的荒谬的时代

  1984这本书,前面读起来没有什么意思。读到后面主人公拿到所谓的大反派写的书时,才突然对这部小说感兴趣了起来。

  主人公生活在一个一党专政的社会中。这个社会思想管控严格,无处不在的电屏监控着你的一切行踪,思想被发下有不对的地方,即会被思想警察带走。孩子们出生就会被带到"特务营"中训练,他们会对党的一切顶礼膜拜,对一切稍有不同的思想就会积极举报,包括他们的父母。主人公温斯特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修改历史。例如之前提到的目标与今年不符,报纸、书籍都会被修改重写,不留下任何痕迹。你唯一能确认历史被修改的证据,就是你的记忆,然而记忆是那么的可靠吗?在"双重思想"之下,黑白之间似乎并没有多么大的分别。

  地球上仅存三个国家,国家之间依靠无休止的战争,消耗完所有除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产品,让普通人民仅能生活在刚刚温饱的状态,处于这样状态的人民最容易管控,稍微煽动一下民族仇恨,他们便会满腔热血。

  政权已不再假惺惺的以为了更好地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而追逐权利,并不是“因为民众具有软弱怯懦的特点,他们消受不了自由,面对不了真理,必须由比他们更强势的组织来统治他们,欺骗他们”。而是赤裸裸的,党寻求权利完全是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对别人的赋值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只有权利,而不是奢华,不是长寿,不是幸福,仅仅是权利。他们身为上等人,永远不会给那些中等人试图推翻他们的机会。而以往的发展,都是中等人推翻上等人后摇身一变,继续进行着上等人统治的这种社会模式。

  主人公本是一位对当前社会极具怀疑态度的人,也经历了身为外党成员也不应该经历的风花雪月史,但是被思想警察的残酷改造,最终变成了一个接受2+2=5的人。在经历了不可忍受的折磨,而出卖自己最爱的人之后,改造终于完成,思想已经"纯净"。英社不会消灭一个异端思想的人,直到他的思想得到了彻底净化,他才有资格被消失。最后他战胜了他自己,他爱老大哥。。。。

  《1984》读后感(七):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以我的文学功底大概就只能读出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生活在专制社会的中等人,从事着为所谓“国家”销毁、更改证据的工作。突然有一天,他内心的不满爆发了。于是,他开始反抗。他反抗的第一步就是写日记。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历史是可以篡改的(他正是篡改历史的帮凶之一),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历史(这句话真的莫名的洗脑)。就连记忆也可以被抹杀,一个人不是死去,而是蒸发。所以,他在日记里记录一些事情,也吐槽一些事情。

  他反抗的第二步是去所谓无产者的地方“观赏”。在他心里,唯有无产者过着真正“人”的生活。他又一次地来到那个杂货铺,他买纸笔的杂货铺,这一次他购买了一个水晶珊瑚。在那个珊瑚里,他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紧接着,他收到来自朱莉亚小姐的纸条,那个反性女子的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于是,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有了第一次性行为,后来也在“电屏”的控制之外多次接触,他们一起吐槽这个无理的,不讲人情的社会。后来,他们在杂货铺的楼上有了自己的秘密世界。

  最后,也是迈向死亡的一步。

  他去了他认为与他有心灵共鸣的奥布莱恩的家人,加入了传说中的“兄弟会”。然后,他在他的秘密基地看了那本书,那本反动派领袖戈斯坦写的书。尚未看完,他便与朱丽叶双双被捕。

  被捕以后,故事还没结束。因为,他这样的人是思想罪犯,“仁爱”的国家不会让他们轻易死去。而是通过各种折磨,洗脑,让他相信他所听到的,忘记不该想的。

  最后他死了,被射杀的,怀揣着对“老大哥”的敬意。

  《1984》读后感(八):一点想法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1984》,读完之后十分震撼,人性的深处是什么?在不同的受教育水平和智力水平上是怎样的表现?你以为作为最普通的人民的一员,甚至越低层越不受影响,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人民多蒙昧而被利用,却意识不到自己的力量,但仍然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觉醒,寄希望于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

  《美丽新世界》《1984》《我们》三部小说一起看简直不要太酸爽,直到今天才豁然发现看书的一点点天机,仿佛作为一个野蛮人看到了一丝丝黎明,窥见了一丢丢文明世界的秘密。三部作品都是基于对超级发达文明的未来社会的设想,读完令人掩卷,达到绝对的便捷高效应该是人类社会最终追求吗,存在不掺杂悲伤的开心吗?作为一个公民是不是只要简单的活下去就对了,甚至简单的活下去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自由,这一人类应该永恒追求的东西究竟我们能好好守护吗?时代的智者发出了有益的呐喊,既然我们自己想不到,至少应该听一听

  《1984》读后感(九):《1984》阅读记录

  《1984》反乌托邦小说 奥威尔笔下的主人公温斯顿生活在英国社会主义中,在大洋国,老大哥即正义,党员们信奉“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热衷参与“两分钟仇恨”节目,忠于老大哥和党,将之视为救世主,有异端思想的人如果被思想警察抓到后,判处思想罪大概就会夜间消失,“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已死之人”温斯顿开始在日记上记录自己的生活……“谁主宰历史,谁就主宰未来;谁主宰现在,谁就主宰历史”,实现了“现实控制”之后,人需要做的是顺从历史,飞机是党发明的(即使他记得小时候就有飞机了,还没有党),《泰晤士报》上党的所有预测都是对的,国际形势,粮食产量,巧克力配额,为不存在的人授勋章(当局者篡改后,他们如凯撒大帝一样存在,查有实据了)…(事实与预测出现偏差,就去更改预测,再销毁旧预测),所谓“双重思想”,明明知道,却佯装不知;本来对事实心知肚明,却偏要费尽心机去编造谎言;明知两种观点水火不容,却硬要把它们捏合在一起,相信其必能共存共荣;本来已合乎逻辑,却偏偏用逻辑推翻逻辑;明明批判道德,却转而吹嘘道德;民主已是空谈,却偏偏要做民主的守护者;明明已忘却该忘却的一切,却偏偏在需要时把它捡起来,然后在不需要时再把它丢出去。玄之又玄:有意识地进入无意识状态,然后对刚才的自我催眠装作一无所知,统统抛于脑后。看着别人的编译新语词典,看着别人的孩子从小在特务营受训和洗脑,革命热情高涨地抓人,维护老大哥……因为党禁止男女私通,党内不接受除了“制造新生儿为党服务”的结婚申请,被学校,特务营,青年反性联盟轮番灌输垃圾思想的女性党员,她们的贞操观就像对党的忠诚一样牢不可破,人之常情荡然无存……也就是说,温斯顿如果能跟一个党员发生关系,那么也就意味着反抗成功了,但是他只能两年一度去嫖,被歧视阶级的无产者,一瓶杜松子酒就可以换来的女人,涂着厚厚的脂粉,看上去像硬纸板制成的面具,五十几岁的老女人,他还是做了…… 温斯顿认为世间的希望(如果有)比寄于无产者的身上(占大洋国人口的85%),党宣称把无产者从奴役中解放了出来,同时运用双重思想教育党员将无产者视作下等人,让其无休止的劳作。儿童历史书上说生活水平比革命以前有所提升,然而目前的生活条件依旧无法忍受,并且有别于党所传达的即将实现的幸福新生活,谬以千里。而历史,不是被改变了一下子,是多次订正,费劲功夫去偷天换日。温斯顿终于鼓起勇气,去人群中凭一个眼神就认定他也跟别的党员不一样的人,奥布莱恩,去倾诉……真理需要坚持,客观规律不容改变,自由就是二加二等于四,承认了比理,其他便会迎刃而解。

  《1984》读后感(十):七分相似,但十分不可能?

  杰出自不必说,且容我苛求一发不甚完美。

  作者对可能出现的极权社会的刻画让我感到深深的无力:这样灰色压抑荒谬而毫无意义的社会的确有可能出现,而年轻无知如我尚且没有系统的知识和思想能找到一些可行的方案可以破除如此牢固严密的封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倘若不幸降生在英社统治时期,我完全看不到出路(靠考试跻身内党党员可能性较大,但可怕的地方在于还尚未有能力发展独立思想时就必定会暴露自己的crimethink。当然,有模糊的信念觉得如此密不透风的监控不太可能),二则即使看到这类组织抬头,也不知道如何组织反抗。

  然而我希望出自奥勃朗等人的“那本书”并未奥威尔全部的政治理论和预言,因为它相当不成体系,除了事实和提出基本政治理论之外缺少系统逻辑的证明。正如书中温斯顿所感:这本书所说的任何事不是他所不知道的,但缺独独不解释“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为何权力本身成为英社贵族追求的唯一目标?总的来说,“那本书”中缺少对其提出的政治理论的充足辩解,以至于只能被参考而不能作为根本。因此我相信“那本书”的用处正是吸引如温斯顿一般看出英社的虚伪却不知其意图的人,所以也没有必要对他们未能想通的层次展开讨论,避免反倒启发他们的思想。

  在英社体系下的社会非必需的生产力为了维持三层(内党、外党、无产者)社会结构,被全部导向至军工业,于是大洋国贵族所有的物质享受势必也不如真实社会中的中上阶级。贵族并非世袭,定义贵族的是党。可以想见只有极高权力的党内高层拥有与其权力相匹配的物质享受和欲望满足,而其他众多手握强权的人的物质享受其实是不够充足的。我认为这样的系统不能够提供足够牢固的思想警察系统或仁爱部中高层组织,来达到其巩固统治所必须的几乎必须是完美无缺的高工作量。这样的系统必定会出错,而错误就是一个洞。我对这套社会体系所提出的质疑主要来源于相信人原始天性(性、安全、爱与被爱、权力、好奇等非常原始的欲望,而不是衍生而来的更复杂更细致的财富追求等等)在行为中所占的极高比重,以及尝试泯灭(转移比1984中最终倡导的泯灭要容易得多,参考红卫兵)这种天性所需要的极大工作量。而1984中通过战争来消耗不必要的生产力来维持三级社会阶层导致绝大部分中上层掌权者(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必要元素)权力和欲望满足的不匹配。他们身居要职却仍然必须被改造(虽然1984中没有指明,但我认为是书中逻辑必然导致的结果),这就带来了矛盾:社会结构导致大量中高层党员需要通过思想改造而不是默许其特权及腐败或世袭的方式来维持统治秩序,而又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去改造这些人。这是我相信1984中极权社会无法维系的根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1984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