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10篇

2018-05-06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10篇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是一本由王成钢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一):你因为感冒去看过急诊吗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一看书名就知道是发生在急诊科的事。不过在第二章就能看到感冒的影子,真是很让我吃惊孩子感冒其实危险系数还是很大的,但是成人感冒,不屑社区服务站,非要挤到三甲医院去看急诊实在有点……不过,我觉得成人感冒趋向去三甲医院看急诊,占据急诊通道其实也是不是被一些影视剧情节影响了,不管大人或是孩子。在影视剧情节里,都是通过这些小病,小题大做让人倍感关心,或者侧面衬托人物形象。弄得现在的人,并不怕感冒,怕的是没人关心,实在寒碜!

  不过,作者王成钢医生(也是《我是大医生》的主持人)把常用的成人感冒药,针对症状归类列举出来了,我觉得曾经因感冒看过急诊的患者也可以顺便对照一下。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反正就是一周的坎儿,我觉得社区服务站完全可以胜任成人感冒的处理

  既然是关键时刻的救命,我所知道的最快,最危险的也就是心梗了,心梗是王成钢医生第一个提到的。对于心梗的认识,源于我家孩子爷爷就是因心梗错失急救时机而去世的,我觉得心梗就像是夏天的雷阵雨,来得快,来得猛,带来的结果也是很可怕的。

  王医生在关于心梗的急救,家属应该怎么做讲得非常透。实际上一旦有亲人进了急救室,作为家属是很有一种家人被绑架的感觉,当然这个绑架者是疾病,或许查的出是什么病,也或许查不出,就会跟自己的亲人两界相望。

  就是那么紧张,因为心梗患者给家属只留了五分钟决策时间,签还是不签手术同意书,王医生的态度非常中肯,医生提出手术意见,就应该毫不犹豫选择做!王成钢医生对于心梗的症状,以及选择支架手术的医院和选择支架也都有很专业分析。看这些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疾病常识储存,说不定哪天就能用得上,当然,我也希望储存这些这辈子都用不上。

  头晕不管什么原因,都不是小问题,我很有同感。不过我的头晕并不是王医生在书中所提到的晕厥、中暑、低血糖高血压。这些原因导致的头晕症状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急救方式当然也不一样。而我的头晕通常是因为颈椎或晕车,我的急救方法是掐内关穴,立竿见影,百试不爽!

  第四章不能忽视的身体之痛,是最令我吃惊的,也是我认识上的空白。宫外孕经竟有可能致命;胃不仅消化食物还会消化自己;胰腺炎也如猛虎;各种出血的真相。这些在我都是没有遇到过的。不过看到其严重后果,简直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之前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些情况怎样危及到生命,除了出血的情况。

  吃、住的危险,我是知道豆浆的,我从来不自己磨豆浆喝,我觉得我和孩子的体质不适合喝豆浆,但有时会喝豆浆粉,看了王医生关于豆浆的问题描述,我决定连豆浆粉也不喝了。

  家里的危险,现在连我家宝宝都知道了,宠物我家没养,烧伤我们都经历过,领教过它的厉害——疼。受过伤的人一般都了解破伤风的厉害。随着人们对假期的重视,外出受伤的几率目前比较大的,了解一些必要的常识,不仅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

  看了第八章,我只能把自己定义特殊人群了,因为我有焦虑过,虽然不失眠,但是陷入焦虑是非常痛苦的。过劳死我觉得自从智能手机走进生活,过劳死真的越来越近了,因为我们要适应这种碎片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反正手机在手,真的谈不上真正有过什么休息

  读到附录二,急诊医生都是心理学家,对这个结论我毫不怀疑。文中所讲到的那个关于垃圾人的帖子非常实用,对付攻击性较强的人要有策略,也是保护自己身心不受伤害的秘籍。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二):性命攸关,多知有益

  生命是一切的根本,只有平安健康,才有机会实现各种人生理想;如果没有了生命,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是急诊医生王成钢根据自己多年的急诊临床经验写成的一本急救保健养生书。不同于一般的保健养生医学类图书的是,这本书的语言比较风趣,急诊,听着就是非常紧迫的,但是作者却用另类轻松的语言风格讲述,让读者意识到急诊关键时刻的自救技能,但同时又不会又不会感觉到过分的压抑,否则那只会适得其反

  从严谨的医学角度来讲,可能这样的写作风格是另类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有趣有料和有用。在生活,很多人一旦遇上身体不适,尤其是家有小孩家长,如果孩子有个感冒发热咳嗽的就着急着送往急诊,特别是夜间,发热的患者体温无法通过物理方法快速降温,相反,有的患病儿童还会出现体温反复或上升的情况,不要说别人,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的身上,我们也一定会一时慌乱,连忙送孩子去医院急诊。王医生在书中的一个章节里就提到了这一项,孩子发热先观察,不要着急送急诊,毕竟医院也是病菌聚集的地方,人在感冒发热时,体质本身就比较弱,如果到跑到病菌聚集的地方,反而更容易受到细菌的入侵。书中给出了遇到孩子发热如何处理的可操作指导

  除了儿童,还有成人、老年人男女各种常见急诊问题的讲解和处理。要分清急诊门诊,遇病不慌乱,以免病急乱投医。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吃鱼会被鱼刺卡住,有的人会不以为然,觉得吞点米饭喝点醋什么的就可以解决了,但事实上小鱼刺也是有大隐患的,还有吃海鲜过敏的问题,吃了变质食物中毒的情况等等这些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健康祸源,王医生与读者一一分析讲解。关键时刻不仅仅那些流血晕厥的可见性时刻,还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危难,我们首先要多掌握一些医学知识、擦亮眼睛,先兆早知,防患于未然;然后通过这样的书学习常见意外的正确处理方法,在这些关键的危难时刻,自救和救护身边的家人。

  居家生活,这样的一本医学指导书是非常需要的。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三):急诊科医生教你救命干货

  看看医生写的书还是挺好的,我们普通读者需要医学知识,大家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了,何况本书文笔轻松。枯燥地讲医学知识,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一定看不下去。但这书挺好的,写法类似于张羽《只有医生知道》系列很轻松就读完了,更多了几分幽默

  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既是安贞医院执业医师,急诊科医生,又是电视台选拨出来的《我是大医生》节目主持人,知道如何讲故事,在故事中传递医学知识,既保证专业,也保证趣味,还能逗得大家哈哈一笑。

  这本书传递了不少医学知识,尤其重要的是救命知识。

  我记得我们村有个人40多岁在田里干活,突然倒了,抬回去很快就去世了,我感到很疑惑,一个中年人,看上去身体挺健康的,抛下有精神病妻子,未成年的2个孩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后来得知是脑溢血。这是很可悲的。如果自己能有一些意识,及时送到有足够水平的医院,也许能避免这样的事情的发生。而我二伯则要幸运多了。60多岁的时候,一天,他很不舒服,意识不清醒,家人先是把他送到区卫生院,区卫生院不知道是什么病,只是挂点消炎的药,症状越来越重,后来听一个熟人说这好像是脑溢血了,有某个得了脑溢血,在某个医院治好了,于是晚上火速转院。果真是脑溢血,脑溢血40好毫升,治疗了40多天,好了。二伯又活了好几年。两种结果,有一些能救命的知识该是有多好啊。

  感冒不是大病,但因为一年几次总是这么人,所以也让人苦恼。我缺少锻炼,身体素质不佳,遇到季节变换往往会感冒。一感冒,我就去医务室买药,吃药,咳的厉害的时候还打吊针,一打3天。有时候,是自己吃药,症状只是稍微减轻。而我姐姐的孩子感冒了,社区医务室嫌孩子年龄小,叫去大医院。姐姐就把孩子就送到一个私人医务室,那里的医生马上就给孩子打点滴,孩子看上去好得很快。不过孩子的身体却不行,也是爱感冒。我妻子感冒则喜欢扛着,最多就吃点板蓝根。这两年,我们社区卫生室换了了瘦高个的医生,感冒了去找他,他最喜欢说的话是:不用吃药,回去多喝水。这几种,究竟哪一种才是对的。我看了这本书,算是明白了,感冒属于自限性的疾病,一般7天可以自愈。一方面要加强锻炼,另一方面,再感冒了也能坦然些。孩子发高烧,我就感到慌了手脚。而孩子38.5度以下,不要用退烧药。体温高了,采用合适的物理降温的方法。我会坚定这种做法

  如果你没时间细读,本书每一章的大医生小讲堂是干货部分建议看看,毕竟平时储备,关键时刻说不定就救了你的命呢。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四):让莆田系无地自容的书——读《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

  文/岸晓风

  近期,当一个叫“魏则西”的大学生用生命的代价世人揭露出一个叫“莆田系”的“幕后黑手”时,作为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置身度外的“我们”,也不禁感到一种深深寒意。好在,当我读到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王成钢医生的《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后,我的心中才有一种扒开云雾天日的感觉,毕竟,这样既有普及意味权威科学书籍越多,“魏则西”们就会越少,“莆田系”也才会无处遁形。

  这本书的作者王成钢是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也是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还是北京电视台《我是大医生》栏目“医生梦之队”嘉宾主持成员之一,可以说,作为奋战在急诊一线的权威专家青年骨干医师,又兼顾医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推动者,《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本书是多数家庭的必备书。

  这本书出自急诊科医生之手,当然对于急救有较多的关注。书中提到急救的问题时,指出在国外很多人都能掌握心肺复苏术,而我们国家民众基本都不会。北大医院李建平主任在《我是大医生》节目中曾讲过一个例子:当时他在洛杉矶一个餐馆里,突然前面一顾客倒地了,服务员上前查看,发现脉搏没有了,就大喊:有没有医生?李建平兴冲冲的跑上前去想露一手,却发现一个“鬼佬”胖大婶已经抢占先机,还有不少“鬼佬”在跃跃欲试,李医生当时就感叹,美国国民急救意识太强了,想展现中国雷锋精神都得排队呢。

  对于感冒这样的问题,作者主要是起到一个“正本清源”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的“输液大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拜感冒所赐,书中则明确告诉读者,成人感冒不是大事,少往急诊跑。小儿感冒发烧,先观察,也别急着送医院,持续高烧不对才需要送医院,其实这都是一些成人必须掌握的医学常识。

  当然,作者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大家“不重视、不积极”。对于“头晕”的问题,作者就明确告诫大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头晕包括中暑、高血压、低血糖,还会导致脑出血,我国每年有3000万头晕病人突发瘫痪……

  同时,对于吃喝、烧伤、外伤、溺水、冻伤等等,书中都有详细交代。不能简单的说,一书在手,生病不愁,但是,至少这种通俗易懂而又权威认真的书,是足以让“莆田系”们无地自容的。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五):与互联网争夺更可靠的医学发言权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与互联网争夺更可靠的医学发言权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是“明星”医生王成钢讲述急诊常识的一本书。王成钢是谁?他是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但这还不是能够具备撰写这一本书的最显见的资格,他的大名能够取得明星效应,还是他在一档电视节目《我是大医生》里担任过主持人。书中,对他的这一段经历也有一段很有趣的介绍,当时,电视台在北京22家三甲医院海选选手,王成钢与符合条件的每家医院的成年男子,被推举参加海选。面试的时候,他的表现并不算良好,参加朗诵的时候,连一首诗都念不顺,但是他在危急关头破罐子破摔地向美女编导、美女制片人大胆地调情了一句:“有没有潜规则,没有的话就走了。”这句话大致由他的可靠的颜值支撑,还真让美女制片人受用,立刻把他纳用了。之后,美女制片人对他的评价是:“一说没正经的比谁都溜,大有可为啊。”

  由此可以看出,电视台对他的选用,是他的富贵堂皇的外表,以及他“一点不正经没有”的表述风格。然而,这两种长处,还真不是一个医生的最优良的优点。但是,电视台需要打造的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医生,而他正凭借着他的努力,他的看似无厘头的风格,获得了观众的“宠爱”。

  现在这本书,只不过是把这种“宠爱”移植到纸媒的传播领域。书中,虽然作者的叙述风格,还是带着一点调侃性质的无厘头特征,但是并没有谁就要求医生必须板着一副冷若冰霜面孔,对患者采取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威严态度吧。实际上,在作者的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受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就常见的急诊知识作出教科书般的耳提面命,而是借助于人性化的笔触,把常识讲得温暖如春,阐述得起伏跌宕。这种魅力,也正是作者在电视台节目里展现出的人性的感染力与感召力吧。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里面每一章节都要提纲挈领归纳出的急救招数,压缩成一本小册子,至多不过一万字,但是,作者以更多的篇幅,讲述了一名急诊医生在急诊室内外的实际遭遇,他更多的是把那些急救常识,融入到自己的履职体验中,化入到自己的亲情交际中,同步于自己的履职感悟中。

  可以说,从书中作者表述的立场来看,它更注重于一个医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人性的坚守与执着。其中有一段话非常感人,而这段话,对于当前层出不穷的医患矛盾不谛来说是一种更为慰藉人心的精神良药与可口合剂。他真心地提醒大家,“到了急诊,千万要信任医生,可能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丑恶现象,让大家不得不抱着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精神,但也要相信,人类内心深处是存在人性和善良的,这一点在生死攸关、命悬一线时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生命面前,没有人会考虑私利。不管世界多么险恶,对于我们医生而言,每一条生命都不卑微,每一滴眼泪都是上帝的文字,都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P13)。

  可以说是,这是“希波克拉底宣言”的汉语倾诉版,是这一外国医学道德戒律的最靠近底线的实话实说。如果没有这一份温情,这一份信任,医学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救死扶伤的中转站,就不能成为克服病魔、支撑人类活下去的节点,作者把这份来自于急诊室痛心疾首的感悟,融入了这一份可以用信誓旦旦一词来形容的文字中,也许让人动容的仅仅是它表面的感应,更深层次的是,这是一个医者对于融洽他与向他的求助者之间关系的真心告白。

  书中以更多的篇幅,介绍了一些常规的急救常识,这些常识我们并不陌生,像心脏病急救、头晕处理、食物中毒、外出受伤的处置等环节,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能像书中提到的方法那样,做到正确的对待与应对。这不由使人们想到当前甚嚣尘上的互联网医疗的问题。最近一段时期,魏则西事件,让我们看到互联网上的一股潜在的暗流,就是医疗体系在利用互联网这巨大而简易的传播工具来谋取自己的暴利。电商各显招数,力争在这一风波中,重塑自己的形象。像360网站,也另辟蹊径,声称自己绝不像“百度”那样,收费为医疗机构做广告,但360网站也在拓展自己在网络上的医疗路径,比如它开办的一个医药网店便在网络上小有名气,最近我为父亲购置的药品,就是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但是,互联网健康医疗体系在凸系它的巨大的商机的时候,也显露出它内在的不足,医学信息在网络上的真假难辨、医疗机构的虚假宣传,还有以讹传讹的医疗常识的谬种流传,都给受众带来了潜在的伤害。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医生用他们可信任的资历,给予我们真正可靠的医学点醒与常识。从这个角度讲,《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一本书,就不仅仅是一本传授急救常识的书,更是与那些网络上错综复杂、优劣难辨的传言争夺可靠的医学的发言权。《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正达到了这一点要求,作者深谙互联网医学知识的错讹百出的现状,在书中,始终针对流传的错误信息导向,发出一名真正医生的科学表达,比如,作者在书中的第一章里,就直接打破了“心脏支架手术猛于虎”的谣传,从感同身受与生命原理两个层面,解释着心梗急救的最正确的途径。对于急诊室里碰到的最常见的发热病情,作者道出了一名医者诚挚的忠告,他认为急诊室是病毒最为集中的地方,碰到感冒发热这样的病,少往急诊室跑。对于现在日益受到重视的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作者也以心急火燎的急迫心情,点明了患者的正确做法。

  作为一名急救常识书,这本书的确是包罗万象。对于我们普通人,懂得这些基本常识,可以节省救治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防范那些不健康行为,比如书中提到胃溃疡的发生原因、胰腺炎的诱发因素,都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些突发疾病的生成机制,从这一个意义上讲,这本书更是一本保健的指南,经常翻翻这本书,我们对医生一职能够拥有换位思考的更多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在身边多了一位温馨亲和的保健医生,每时每刻地获得他的温情的关照。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六):救命指南ABC---评《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

  身处“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我觉得很多的人也许和我一样更关注于就医方面的资讯。毕竟,呵护好家人的身体健康,寻求最佳的就医渠道重任一般都是肩负在中年人的身上。

  当我看到由资深医生撰写的就医指南《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我如获至宝地开始了阅读学习过程。借助这样的图书,我非常希望自己可以从中更深入学会掌握如何就医的窍门。尤其经常在就医过程中面临就医难的苦恼,我更期盼着可以多多悟出门道,让家人和自己可以轻松治病寻医。

  幽默感超足的噱头书名背后,读者其实可以从书中的正文中学习到不少的常见病预防治疗的方法。从一名非医学专业读者的角度看本书,我觉得本书更是答疑解惑地提供了很多的寻医问药经验分享。尽管我们不是专业医学人士,但是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到不少简单实用的必备自救技能。类似于心梗抢救,高血压,小儿发烧等等紧急治疗措施都是我很关注的重点。作为三个娃儿的妈妈,我经常会遇到孩子发烧的问题。以前自己不懂时,经常发烧了就直往医院奔。可几次奔波下来,我也十足地发现了这样的折腾其实并不是最安全可行的方法。真正孩子的发烧还是有如书中所说的应该提前降温,家中观察。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家长才需要带着孩子赶去医院。尤其书中还把孩子发烧各个阶段的资料方法一一作了详细的介绍。有了这本指南,我就可以看到一个收罗汇总的,齐全专业的信息综合。一改以往我临时抱佛脚地上网查询,我可以对号入座地采取对应的救治措施。通篇的阅读,我觉得自己最为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更在于我能够真正地看得懂,看得明白。一改那种专业性十足的医学类书籍,《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里完全就是一种以医生的角度向病患家属分析,讲述预防治疗的方法和手段。除了分析病情,书中很多还结合入了实际的病例。让读者在看书的过程中,不仅有着很强烈的可信度,同样也有着同理性般的衍生推理借鉴。毫无疑问,我从这本书中的文字学习到了不少的医学知识。举例而言,书中对小儿咳嗽治疗的篇章信息量除了生动,更多的还是实用和精准。一针见血地为读者家长分析了患儿护理的焦虑心理,更是心平气和地逐一细数着家长的须知以及需要关注的治疗护理要求。其他各个很多病症方面的指导分享也是相当贴近生活,而又简单易掌握。再也让我不用病急自乱了阵脚。轻松地营建着“心中有谱,治病不慌乱”的放心感觉。

  有了这样的一本医疗指导书籍,我觉得读者朋友们仿佛把一位无声的医生请回了家。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书中的“一学就会的日常急救术示范图册”更是简明清晰地给予了很多的救护指导。不得不说,这是一本超级实用的健康指南丛书。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七):王成钢如是说,敢于挑战达尔文

  最近很火的欢乐颂里有个帅到不行的赵医生,也是医学博士,也是话语之间这么俏皮,以致于看整本书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脑袋里浮现出他的样子,赏心悦目啊。

  再说这本书,看封面,看名字,肯定以为是一本浅显医学知识科普,里面配几张图才能勉强得个不枯燥,那就错了!我翻开这本书开始看,不知不觉看到第七页我才反应过来,我看的不是小说,是科普小文啊!!!然而我并没有感到一丝丝的读不下去,反而是觉得言语之间很有意思,在欢乐的同时还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道理,这个这么严重可怕啊。就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洋洋洒洒就看完了整本书,还用笔勾勾画画,以后这里需要注意再看一遍等等,不得不说,是本好书。

  再讲内容里我感触颇深的几点。

  我不知道作者的博士姐姐为啥孩子那么大了却不太具备小儿医学常识,就我及我周围的宝妈们来说,发烧38.5度以下只需要物理降温处理,上了39度就需要喂一点家中常备小儿发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美林,再不退烧就只能送医院了,常见的几种感冒药分别治什么都一清二楚,而且也知道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不需要太担心。不过最近又增加了一点,孩子发低烧也不可太大意,因为有可能是中耳炎、喉咙发炎等等,所以低烧结束后孩子反应比较焦躁应该去医院看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发炎了,发炎的地方会引发人体的保护机制,人体啊就是这么聪明,知道靠发烧来杀死那些炎症。

  以前进医院医生首先二话不说开个单子,去查血。大家都有点反感,动不动就查血,就是想收钱。现在明白了,生病有两种可能,病毒和细菌。两种是不同的类型,必须查清楚才能更好的治疗。所以我现在都坦然面对,查血是正常程序。还有就是总是不安的问,可以不输液吗?输液一般来说就是输抗生素,都明白,比起吃抗生素和打抗生素,这个效果更快也更有效。孩子们进医院都是这样的对话。家长:医生,又要输液啊?可以不输液吗?医生已经被问烦了这样的问题,也只能安静的说,我比你更懂,我知道输液好不好!

  另外就是吃鱼的危险,真的很实用呀,以前那些土方法都是错误的方法。还有鱼胆中毒,动物内脏的毒性,宠物身上的危险,骨折后的处理办法,云南白药的正确实用方法,咖啡豆浆喝中毒的可能,这些都是生活中时时可能会发生的危险,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能预防这些问题。

  最后我看到评论里有说文笔不咋地的,虽然别人的言论我不能干涉,但是我想我还是可以为诙谐幽默的王医生辩驳几句的。这本书首先就不是上文学架的,自然你就不要拿评判一个文学作品的标准去评判他。我觉得实用性才是这本书应该看的重点。再就是说内容重复啰嗦的,我觉得后面是总结,是再一次提醒,看完故事性的内容,再看看总结,有什么不好的?这个世界大了,实在是各花各入眼啊。

  所以现在二胎政策开放以后有些人虽然受尽了带孩子的苦,要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是宝,家家父母都变成了小半个儿科医生,还是跃跃欲试二胎,因为积累了这么多知识,对于下一个孩子到来后可能有的感冒发烧等症状已经能驾轻就熟的处理,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希望我们看完后能有的收获,就是对书中提及过的各种症状能在日常生活中从容面对。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八):鸡汤干货营养保健急救集一体

  看这本书纯属是个意外,当天到家之后,因为前一阵子电梯频繁发生事故,再加上有一个新闻说,有个女孩子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掳走,我以为这书是教人防狼,以及在一些意外中怎么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

  其实,这也就说明了其实我并不认识王成钢。说起来,他还算是我老乡呢。几天前,听朋友说要做关于医疗、保健的节目,我竟然脱口而出,《我是大医生》嘛,大家立刻对我刮目相看,没想到这年头,我这个岁数的还会看电视,而且还会看老头老太心水的节目,都一致认为我“涉猎”极广——这是后话了。

  我边看孩子变略几眼这本书,看了几眼之后觉得有点意思,后来就把这书看完了,这几乎成了我看孩子走神的标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王大帅哥写的书,干货极多,但是重复率超高,每一个小章节后面的“大医生 小讲堂”几乎就是正文的一部分,连用词、标点符号都基本不改,所以如果你看了正文,这部分可以略去不看;如果你没有看正文,其实直接看这部分,一点不影响阅读,既然凑字数的不再少数,可读部分也就缩水狠多;另外,文中插诨打科的多的数不胜数,想想也是啦,一个能在面试的时候说出“没有潜规则我就走啦”的男人,肯定就是一赵医生(《欢乐颂》你们都懂吧)翻版,自己写书也严肃不起来啊。综上所述,这书特别好看,是特别容易阅读的那种。如果你没有时间,其实看看目录,基本内容就了然于心了,等到有需求的时候现翻书就行。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这其实是一本用调侃的语句吸引读者的干货书,应该会深受中老年妇女们的欢迎。介于王帅哥已经结婚(书中写到自己老婆)所以写书应该吸粉的作用不大,这个电视节目我也没看过,应该还是挺能吸引人,因为感觉作者本人不做医生的业余时间基本上是个逗逼。

  这种书现在很受欢迎,虽然说真心话,作者文笔实在不咋地,但是在这个干货横行的年代,人们仓廪实也开始关注养生保健,医生写本书告诉你一些急救tips不比那种教你生吃茄子来得更靠谱?而且这书名也实在,基本上概括了书里的内容,不像那些《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听起来就危言耸听犯恶心。

  另外,王帅哥为了写这本书也真是够拼。好几次都差点死了,什么中暑了差点死了中毒了差点死了,身边也尽是为了这本书差点死了进急诊的各位朋友,你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这位为了让你明白自我急诊重要性,各种“差点死”的作者呢?

  家中常备,别当小说看,当一本常识看,有用,收了吧。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九):要想生病不着急,平时就要多学习

  家人生病的时候,是最容易着急的时候。但着急的急,和医院里急诊的急,并不是一回事。

  要想发生身体状况时从容淡定,就得平时做好知识储备。

  老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高血压和心梗,《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两种常见病的处理预案。“急性心梗,赢的是时间”“到达医院90分钟内是最佳治疗时机”,这些都是给患者家属救命的提醒;高血压患者,头晕是第一症状。让家有心脏病老人的我读完之后,就算对这两种病知之甚少,起码也能知道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怎么样做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到病人。

  不光是老人,还有成人日常的急诊提醒。

  有天我未来得及预约门诊号在犹豫要不要拖到第二天,我办公室里好几个同事居然都说,去挂急诊就好了呀。

  可见,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急诊的意义。

  从道德的层面讲,没什么重要情况去急诊,属于是浪费真正需要急诊患者的救命资源;从自身来讲,正如书中所说,“急诊是病菌最多的地方,能避则避。”

  尤其是家里如果是小孩半夜发烧,有很多家长往往是关心则乱,大半夜折腾孩子去医院挂急诊。这样不但大人孩子受罪,其实还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书中说:“孩子发热先观察,别着急着送医院”,并且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去医院。

  不仅是病了不要乱投医,也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注意。

  “吃得不对,吃货也成‘吃货’”,作者详细的讲了小鱼刺的大隐患,当海鲜不再新鲜,注意食物变质等等。苦口婆心事无巨细的娓娓道来,让我一度怀疑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年妇女。(其实不是,是个颜值很高的天杀的帅哥)

  仔细想想,要想不去急诊,少去急诊,的确是应该从根源上加以预防。

  除了病从口入以外,还有被宠物咬伤,烧伤,以及小伤口破伤风等外伤的问题。再次感叹,简直是一本急诊知识科普大百科。也由衷对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产生更高的敬意。

  以前对急诊医生的印象仅限于港剧里面左右开弓的给病人电击(专业术语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像熨斗一样的东西),现在看了这本书,才对急诊五花八门的内容有了简单了解,急诊医生也果然是飞机中的战斗机。

  要想急诊时不急,平时还是要多学习。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十):被鱼刺卡了,怎么办?

  王成钢老师这本书,语言幽默诙谐,列举的例子也是让人发省,期间还包括自己的不少糗事。真真是呕心沥血所著啊!

  看完,我对卡鱼刺这个问题那是彻底拨开云雾见青天。

  卡到鱼刺:

  遇到这种情况,我猜百分之九十的人脑袋都自行打出一行字:喝醋&吞米饭。

  想想去年十二月,我就不小心摔在了鱼刺这个坎上了。话说,那天,是朋友生日,说带我们去见识下那种柴火灶做的鱼。我也好奇万分,乐颠颠的跟在朋友背后。果然,不同凡响。那是桌子开个大洞,放个大铁锅,底下开了个豁口放煤炭,鱼是现炒的。因为,用的是菜油,味道香香的。于是吃货的我,等鱼可以吃了,便大口大口往嘴里塞。结果,卡了。疼死了,吞咽一下这个动作都让喉咙刺痛不已。于是身旁的朋友又是醋又是饭的。我整整吞了两小碗的米饭加一碗醋,还是疼。于是,我就自个到厕所去,按压舌头,引诱里面的东西出来。如此,反复十几分钟,果真把那根鱼刺给活生生吐出来了。但是,回到座位上,就啥都不想吃了。因为口里酸而且喉咙痛,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她们大快朵颐了。

  回归到王医生的医学讲堂。

  1.遇到卡鱼刺喝醋或吞咽米饭馒头,到底有用吗?

  答案当然是加大号的没有用。因为有人曾经试过,把一根鱼刺泡在醋里几天都不见软,所以喝醋是不能迅速软化鱼刺的。另外,吞米饭馒头也是极不安全的做法。有可能让鱼刺扎的更深。有时候这样做管用那是因为幸运,或是鱼刺很小。在没有办法判断鱼刺大小及卡得深浅时,尽量不要采取这些方法,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2.卡了鱼刺自己在家怎么取?哪种状况一定要去急诊?

  在家中可用筷子、牙刷放在舌部前2/3处,轻轻平压,观察整个口咽部,看有没有鱼刺。扁桃体肥大的人,鱼刺常常直接刺在扁桃体上,容易看清。将压舌板稍微偏向一侧压住舌部并发“啊”音,如果看见有鱼刺,可以用稍长点的镊子或筷子钳住拔出,若是看不见鱼刺,且吞咽时会有明显刺痛,刺痛持续固定在一个部位,那很可能是咽喉部甚至食道上扎了鱼刺,这种情况一定要去急诊。

  除了卡鱼刺之外的可能出现在身边的疾病,心肌梗、感冒、晕厥、肚子痛、胸痛、半夜腰痛、吐血、破伤风、咖啡过量中毒、脱臼、毒虫、玻璃渣子、冻伤、溺水、焦虑、失眠、过劳死、慢性病、传染病等,王老师也是用简单的方法,教你如何快速自救。看完,我觉得医生其实真不容易,不禁为上次去医院排队挂号3小时才得到医生的诊断,结果仅仅开了点眼药水给我回家,让我活生生的捱住那反反复复折腾我闭下眼睛都疼得麦粒肿,心里对此骤生颇多怨言的这种行为的我惭愧。大家都忘了,医生也是人,他也会累的。

  里面还有个信息我替我妈妈记着,回头告诉她去。

  就是关于油烟和肺癌关系的。

  妈妈是家庭主妇,基本全年在家都要做饭,所以这个方面显得极为重要,因为我希望她能健健康康的活着。

  1.油倒进锅里不要等太久再放菜进去,因为当油冒很多烟的时候苯并芘就被释放出来了,它是致癌的,所以要尽量在半分钟左右就把菜放进去炒。

  2.厨房要通风。

  3.油烟机不要太高,保持和灶台70-90厘米的距离比较好,这样油烟机可以发挥最大功效。

  4.炒菜开始就要打开油烟机,炒菜结束后再开10分钟油烟机,把残余的油烟消除干净。

  书中那些面对关键时刻,自救的方法,掌握了,真的是利己,何乐不为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