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10篇

2018-06-01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10篇

  《最后的天空之后》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W.萨义德 / [瑞士] 吉恩·莫尔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一):回溯过去被遗忘时光

  来源于不理解民族隔阂是否有办法解决?《最后的天空之后》仍然没有答案,但是图文并茂生动描述为我们勾勒了巴基斯坦人的现实生活。有点纪实,有些写真,有些残酷,还有许多冷静反思

  曾经听过某驻巴基斯坦记者演讲,在他的讲座里,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立场问题,看待一件事的角度问题。被认为是恐怖分子,是难民,是残暴者的某类打上标签人群,若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看,其实或许是另一番说辞,并非我们原本以为的模样

  作者前言中说,“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迎战困难,否认地种对巴勒斯坦人的习惯性简单甚至有害表述,然后以更能够捕捉巴勒斯坦人复杂现实的描述来代替。”“既然我们当前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剥夺、流散,但又拥有一种与无国状态不相称的力量,我坚信应当使用本质上非传统的、混合的和断续的形式表现我们。”“这是对于被流散民族的巴勒斯坦人的一种个人化的表现----掩饰、遵从、自豪软弱悲惨滑稽、不屈不饶、讽刺、妄想、防备、过分自信、有魅力引人注目。”

  基于大量1979年和1983-1984年各难民营真实的巴勒斯坦难民的生活旧照,非常醒目地再现了处于流散民族的精神世界,也为这个民族塑造了一座乐观坚强集体群像。上个世纪的基本生活状况,捕捉过去被遗忘的时光,或许也是为现在写上注解,为未来写下预言。回溯过去被遗忘的时光,中立地看待看些私人化的描述,给予我们更多的视角可能了解当下。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二):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将有自己国家

  “为什么我的眼里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面对遭受战乱之苦的祖国诗人艾青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赤子之心,拳拳切切。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86年,著名文化学者萨义德,用力透纸背笔触,为自己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族人写下了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深情理性——对巴勒斯坦未来的殷切期望犹如日出之前的蓄势待发喷薄欲出

  正如萨义德在本书最后所写的那样“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我们民族的完整历史,甚至也没有完整的记录记载我们的遭遇。”《最后的天空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白

  不是史书,却胜似史书。《最后的天空之后》是萨义德与人权摄影师莫尔先生合作之作。细腻诗意语言,与百余幅震撼悲悯的照片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巴勒斯坦,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巴勒斯坦民族群像。真实自有力量。当真实超越想象,以势不可挡凌厉姿态出现时候,一直以来的既有成见碎成粉末

  毫无疑问,萨义德对巴勒斯坦饱含深情。但在剖析巴勒斯坦问题的时候,萨义德并没有偏袒自己的民族,而是站在历史长河的堤岸,从一个学养深厚知识分子立场出发,给出了客观理智的评析。巴勒斯坦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社会聚焦的所在。那么,问题因何而起,问题又将如何化解?萨义德都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成因,萨义德认为“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过错,部分是因为那些侵占我们的人们,部分则是因为我们事业异常失败”——将2/3的原因归到了巴勒斯坦自己身上。萨义德如此评判是对巴勒斯坦失望了吗?是一种面对苦难的深深无奈吗?不。正相反,萨义德认为巴勒斯坦的希望正在于其本身,源自内部的强大力量。因为巴勒斯坦人有着不可磨灭决心,强大的工作能力,以及不可摧毁的精神

  巴勒斯坦何去何从?建国,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巴勒斯坦国家。萨义德敏锐地察觉到,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当新的民族意识开始形成的时候,这是最合适选择。建立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族人才有了庇护之地。建立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才能以国家共同体身份与国际社会对接,才能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睿智的萨义德犹如一位先知,为巴勒斯坦指出了一条光明道路。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

  以公共知识分子著称的萨义德还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相对于政治,文学才是他的主业。受惠于此,《最后的天空之后》虽然是一本关于巴勒斯坦的历史著作,却透着浓厚的文学色彩。充满哲理句子,生动贴切环境描写俯拾即是。而在写作技巧方面,萨义德将配图(照片)的内容化为了文章的一部分,二者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如此,既可加深对图片的理解,又可以增进文章的趣味一举两得

  在最后的国境之后,

  我们应当去往哪里?

  在最后的天空之后,

  鸟儿应当飞向何方?

  面对马哈茂德*达维什发出的令人深思的问询,萨义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三):天空之下是你纯真的双眼

  我所能说的是,作者其实没有必要带着更多的主观判断来讲述故土故事,或许更平和语气以及更为平缓的语气可以带来更大的力量,也更能让人感受更多的触动。然而,作者并没有如此,作者迫不及待地将这片土地的苦难一倾而出,将所有的泪水以及血液展示在你我面前。然而,作为同样生存在经历经苦难而时至今日依然在饱受困难的国度的人来说,又是能够体会得到作者的急迫感以及深痛恶绝地批判

  然而,太多的主观意识的书写终究是带来偏颇的判断。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这两个国度一直都是战争中心,而战争似乎没有正义可言,被驱逐的终究是那些国民,他们或者最后死在枪林弹雨之下,或者饱受饥寒之后死去。流离失所之间,作者看到的是苦难,也看到的是犹太人残忍以及幸灾乐祸。然而,这些的造成并非是犹太民族,而是一种叫做战争的东西

  中东的问题始终是由于二战初始,哪怕千百年前的十字军东征,并没有造成今日的格局,而是那场惨绝人寰的二战,那些傲慢的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屠杀导致今日的格局。大国之间的战斗最后牺牲的是小国的国本,不管流离失所的有没有小孩,不管流离失所的国度最终是否会变成一个恐怖主义基地。所有的这些,始作俑者并没有想过,更不会在乎。

  犹太人在二战之后得到了世界同情,难道阿拉伯人因此就应该对此感到是自己的罪恶?当然不应该。国际的游戏似乎并不需要谁是正义的,哪怕在联合国投票也不过是一种举手之劳,是一次利益的博弈,没有更多的政治道德。犹太人复国了,巴勒斯坦却迎来了自己的战争。宗教,政治,种族,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只能够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哪怕那些无辜的阿拉伯人并没有想过要将犹太人置之死地。而犹太人何尝又想着将阿拉伯人从地球上消失呢?多次的中东战役已经将这片土地折腾得不成模样,而这里的人,我们透过那些照片,可以看到的是淳朴人民单纯的双眼。

  或者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是杀戮的,或者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是残忍的,或者我们的世界真的只不过是纯真的,是淳朴的。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四):流亡何时终止

  不知从何时开始,看国际新闻耳朵里听到最多的莫过于“巴以冲突”几个字,就一直在想,这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纷争不断、战乱不断?这两个相邻的国家,前世今生怎么会有这么深的仇恨?细道历史,真是一言难尽。两国之间的矛盾,应该说也是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是世界上顶顶聪明的两大民族,有人说他们都是摩西的后代。这要说起“摩西出埃及”了,也引出了犹太人(希伯来人)与古阿拉伯人的矛盾起源。亦真亦假的神话故事与现实相挂钩,好像能让人多少明白一些为什么巴勒斯坦的民众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最后的天空之后》,书名给人些许伤感意味,“最后”,那寓示着黯淡吗?最后之后,或者是灭亡或者还能看到新的希望?我们希望是后者。近百年来的巴以冲突,最受伤害的是民众。常常会在影视中看到巴勒斯坦民众流离失所、被战争致死致伤的情景,他们的周遭依然是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处在和平社会里的我们很难想象那种苦难,尤其是那里正处在求学年龄孩童,当在这本书里看到他们天真无邪笑容时,心中莫名一紧,不知道这些孩子的明天在哪里?

  作者,美国的公共知识分子爱德华•W.萨义德和瑞士摄影师吉恩•莫尔以文字和照片真实地记录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状况,他们用有力的呐喊去呼唤破坏和平的始作俑者内心良知。真实的图文,客观的记录,最是深刻触动我们的心灵

  书里说“巴勒斯坦人总是处于迁徙中……巴勒斯坦人的手里总是拿着装有财产的手提箱或包裹,每个家庭都撤离了国土,把土地留给他人。”看到这样的描述让人伤悲。所谓国、所谓家,是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可以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孩子在疯狂玩耍之后,妈妈喊一声“回家吃饭”,就能找得到回家的路。可是,巴勒斯坦的民众连这样的权利都要被无情地剥夺。也许不安定的因素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是谁破坏了他们的家园?是谁夺走了他们内心的安定?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最直接的批判,让全世界的人民一起站出来驱赶那些破坏和平的人,还给巴勒斯坦人民一片清澈晴朗的天空。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五):读最后的天空之后

  生活在和平世界的孩子,是无法想象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生活,总以为那些镜头只是出现在新闻联播中,总以为那些事件只是小说故事中的素材,一直以来对历史、对时政关心甚少,什么阿以冲突、暴力袭击人体炸弹等等词语,只是因其出现的频率过高而有所闻罢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根本引不起关注兴趣

  直到看了美籍巴勒斯坦裔的爱德华.W.萨义德所著的《最后的天空之后》,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有这样一些人,没有土地、没有权利、没有国家,背井离乡并且没有安全感

  导致这种状况是因为犹太复国运动,犹太人与美国以某些利益结成同盟,巴勒斯坦人遭到驱赶,不能理解的是阿拉伯其他地区排斥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所以巴勒斯坦人始终都是手拿包裹,正在迁徙抑或等待新的迁徙。说起犹太民族,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二战时期有关纳粹的疯狂屠杀,相信很多人憎恨暴力同情弱者,但是不能理解的是犹太人复国成功后对巴勒斯坦人的野蛮行为中国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犹太人在饱受流离失所后,又把这些强加给巴勒斯坦人,让人鄙视!

  也曾讨厌专政、也曾讨厌特权、也为某些事情不满,也曾是愤青一枚,尽管它有很些不完美地方,但是我还是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我有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的所有权利!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六):无根之魂

  你们可以没有家园,但你们却很团结;你们可以居无定所,但你们却有坚强的灵魂。这群巴勒斯坦人,在战火纷飞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看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恐怕你永远不会想到,在和平世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一条长长的分割线,将本来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以色列的统治圈内,一部分虽然名义上为巴勒斯坦人,但失去了家园,居无定所在外漂泊,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谈不上爱国与否,他们现在面临的是生存,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恐怖组织的野蛮与屠杀,到头来却得由毫无瓜葛的老百姓来埋单,这真的是一种悲哀

  离开属于自己的国家,行走的在流放的路途上,找不到终点,只有沿途的驿站,这群巴勒斯坦人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因为他们不清楚究竟何时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脸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又何来文化、何来娱乐消遣?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巴勒斯坦,那一个个蹒跚前行身影足以让大众惆怅

  巴勒斯坦人的身体已经冰冷,作者用过图片和文字记录这群难民现状同时,也为一个意志坚强的灵魂祷告,抑或为这些经历无数风霜的难民同情,他们不屈服的影像却是成为了我们的牵挂,不是随便的客套,而是巴勒斯坦人的定论。为巴勒斯坦的精神肃然起敬,因为那里有意志坚强的灵魂!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七):断续的悲哀

  尽管以一场婚礼开始,但《最后的天空之后》贯穿的却是一股悲伤基调。或许只有开头这样的大喜才能衬托文中的苦情。

  书很薄,但是并不好读。书中有着大量的注释,当然这也不是说比较晦涩。读完之后收获一份沉重。

  看多了有关巴勒斯坦的话题自然产生一个印象:巴以无新事。看过《最后的天空之后》才发现自己观点就像经常看到的小学生的作文对于近东和平的憧憬——熟悉而幼稚。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萨义德的在书中深入的剖析巴勒斯坦的过去。

  这是一个建构出来的民族。他的土壤并不是父辈们生活的地方。

  这是这个几乎无法自主的民族。他的命运由他的“朋友们”和他的“敌人”来安排。有时甚至很难说哪个更糟。

  当纳赛尔少校振臂的时候,巴勒斯坦人赢粮而景从。然则形势比人强,纳赛尔时代的民族主义情感最终敌不过的是现实的政治。泛阿拉伯运动最终倒于以色列的坦克之下。不承认,不谈判,不屈服,却使得这个民族成为一个异类,一个阿拉伯国家中的异类。

  土地并不贫瘠,但却只能生长一种作物。或洋葱,或土豆。草芥如此,何况于人。或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或在他国的土地上流亡。

  多年的运动营造出来的却是一副让人失望,让人感到悲哀的刻板印象。一个只会“发表宣言、决议和声明的民族”。联合国会议室里的人越来越少。

  一个声音很自然的发出来,“你们巴勒斯坦人究竟要什么?”

  荧屏上的头戴卡菲耶的男子挥舞着胳膊,高呼着口号。被占领土,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等话题满斥。虽然已经不如往年多。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自是每一个流浪流亡者的诉求。有时也是一种奢望。

  在萨义德看来,这只是一种字面上的诉求,这是一种小确幸。巴勒斯坦人不应当仅仅满足于要回自己的房子,要回自己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回复自我”。

  过去、将来,横亘其间的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已经盖棺却仍未定论。痛苦的过去被人花枝招展的打扮着。未来看起来扑朔迷离。直至萨义德去世也未见到真正的和平。出师未捷身先死,家祭无忘告乃翁。

  现实被世俗与宗教律条所左右,萨义德忧心忡忡。环顾周边,其他的阿拉伯国家也没有将这个世俗与宗教问题处理的让人满意。哈马斯的加沙与巴解的约旦河西岸,成为如今这个民族的一个绕不过的坎。宿命成为人们自我慰藉的一个借口。而宿命也为萨义德所忧心。

  书中不少的图片都留出坚毅的笑容,或许是这个多舛民族的苦中乐,其中多少艰涩只有自己知。定居点、铁丝网,如今仍然存在。和平、和解未可期……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八):幸福之路还要有多久

  提到巴勒斯坦是什么,一部分人认为恐怖分子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甚至不愿意回答,巴勒斯坦在现代人的心中代表着不和平,暴力的国家。可是当你看到《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的时候,心中透着一丝凉意,不禁想问:巴勒斯坦人的幸福之路还要多久?

  作者爱德华•W.萨义德,吉恩•莫尔,一位是美籍巴勒斯坦作家,一位是瑞士摄影师。他们为我们显现了近代巴勒斯坦的人们生活,在以色列成立以后,阿拉伯人的“惨烈”。本书分为四章,结构上按照时间顺序,从国家开始,到未来的展望;从内容上,看到的是巴勒斯坦人们多年来的生活,看不到希望,难民越来越无助,颠沛流离;从图片上,本书呈现的是黑白色的照片,现实本身已经很悲惨,再加上黑白的颜色使惨淡的生活更加让人透不过气来。巴勒斯坦人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的春天要等多久呀?

  要说巴勒斯坦的凄惨,必须要提到另一个国家以色列。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伊斯兰国等这些词汇在国际新闻中常常出现,这些事件发生的地方都指向同一地方—中东,一个以石油、以能源出没的地方,这里有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以色列等等,这里的人们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大多为阿拉伯人。以色列是除了阿拉伯人之外的犹太人,而巴以战争正是造成巴勒斯坦人颠沛流离的最大祸首。

  犹太人从决定复国开始,在中东地区经历着五次战争,独立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六月战争、十月战争以及黎巴嫩战争。在这5次战争中,几乎为以色列胜利,占得大量的土地,把大量的阿拉伯人赶出自己的家园,造成大量的难民,使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甚至有些地方再也不许阿拉伯人进入。现在的巴勒斯坦人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难民,他们生活在难民营中,过着惨淡的日子。为什么巴以不能和平,以前我会经常询问,后来看过一些历史才发现,巴以冲突是不可避免。当一个国家被迫分裂,而且还不公平的分割,那么怎么会不打仗呢,建国初期犹太人才有1万多人竟然占着巴勒斯坦53%的土地,而巴勒斯坦人大约80万人却占着47%的土地,这些土地都是丘陵、高山,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呢,战争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可是由于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在战争中占尽优势,这样的战争阿拉伯人怎么会赢呢。种种的外界干预,巴勒斯坦人的幸福,到底在哪里?

  萨义德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让世界人们看看现代的巴勒斯坦,体会他们的生活,配上照片真实而鲜活,他很想改变巴勒斯坦的状态,通过和平的方式。可是在我看来,在近年来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只能祈祷,让巴勒斯坦的人们平安的生活!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九):最后的国境之后

  不管是述史,还是新闻报道,无疑,一张照片胜过三千文字。《最后的天空之后》书中收入大量自由摄影师吉恩•莫尔关于巴勒斯坦人的照片,日常生活的,难民营里的,以及普通巴勒斯坦人的肖像……真实的,不加修饰的照片,似乎能让我们这些远方的人“触碰”到那里的真实世界。

  而爱德华•W•萨义德的文字,不止是对这些文字加以阐释、说明,更是引申到这些照片的背后,来讲述巴勒斯坦人的前世、今生、未来。

  爱德华•W•萨义德是美籍巴勒斯坦人,出生于耶路撒冷,后赴美国就学,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虽然萨义德是文学理论家、公共知识分子,长期至力于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争取平等政治权利和人权,但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巴勒斯坦,对于巴勒斯坦人被一步步驱逐出家园,流亡全世界的经历,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切身感觉。他自己也承认,他并没有经历过创作,在远方写作,所以,他选择用一种“散文”式的方式来书写同胞们的苦难。

  在《最后的天空之后》书中,他用大量的,包含深情的文字来描写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后的状态,有些人离开故土,到了大马士革、安曼、美国、突尼斯生活,没有能力离开的,只能举家迁入难民营,没有好的生活环境,还面临着被集体屠杀的可能。配上莫尔幽冷的黑白色照片,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苦难感极具感染力。

  虽然这是一本非常私人化的文本,萨义德主要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现状,并没有太多详实的数据和调查来支持。但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知识分子,萨义德还是从历史、国家、民族特色等方面入手,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领土争端,在宗教、政治多种影响下,特别是二战后的国际形势,是巴勒斯坦人被驱逐出家园的主要原因。但严谨的萨义德没有“护短”,他也明确指出,巴勒斯坦人历史上就是一直被视作本质上可以任意支配的种族,低一等的和受制于经典帝国主义的种族,作为不是一个凝聚一体的民族团体,被流放、扰乱和剥夺或许是注定的。

  当然,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只是私人化的写作,巴以之间的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人文特点。萨义德本人是公共知识分子,也知道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不能靠一本书解决,他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所谓的“爱国”,即使是临终前,他也表示“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他只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巴勒斯坦人的现状呈现出来,继而让大家的各种权利得到保障和维护。说到底,他担心的是那些人的遭遇。

  所以,在私人化的文本中,萨义德这样严谨的学者也会有“吐槽”式的语言:我们没有出过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也没有在二战时遭遇大规模的种族伤害,所以我们(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引不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这本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许多情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但通过书中的文字与影像、激情与忧伤、苦难与愿景,我们还是能走进曾经那个最真实的巴勒斯坦和最深情的萨义德。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十):无根的游荡者

  喜爱观看科幻电影的人,一定熟悉其中的铁律:当某人在幼年被杀害,未来的他必将随之消失。当一个国家的过去被抹杀,未来还有多少人记得它呢?

  本书可谓强强联合:能设身处地且无比了解自己民族特性的作者;活跃,专业的“人权摄影师”;从事新闻行业多年,清晰历史脉络,并用1/3的注释来诠释本书的译者。我们只需上网查询阿拉伯世界的地图,就能跟随这几位的描述系统了解巴勒斯坦这个突出又畸形的民族。

  萨义德身为巴勒斯坦人,一个批评家,用自己的经历,搭配莫尔拍摄的照片,还原出一个个失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的真实面貌。不愤青,不刻薄,平淡的语言下却蕴含着难言的愤怒与不甘。读下去!别停下!这样才能更透彻的看到巴勒斯坦人那被囚禁的生活!

  土地是每个民族生存的基础,虽然从事其他行业的也很多,但离开庄稼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可是,照片中描述的巴勒斯坦人,他们被驱逐出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并且,以色列单方面限定多久不来认领自己土地的话会丧失权力。问题是,还回得去么?太多的土地被包围,太多的人民被歧视。丧失的一切,究竟何时能拿回来?作者说不准,我也猜不到!

  而当今的巴勒斯坦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在以色列统治区的圈内的人,与被驱逐流散世界的圈外的人。圈内的人虽然还部分保留自己的土地,能幸运生活在故乡,但他们却被禁止夜晚在以色列境内留宿!从事着最低等工作,还要被动的被挑选,随意的被指派。每天早晨,茫然的巴勒斯坦人都在期待自己被挑选到一份好工作,一个相对近的地区。但收获却贫乏的令人同情!

  圈外的巴勒斯坦人呢?从一个个国家不停驱逐,不被任何国家欢迎,不被任何国家收留,护照上的国籍始终不属于自己真正的国家。不仅无法回到曾经居住的地方,即使有条件有资金也回不去→因为很可能在路上就被杀害!

  自从失去家乡,巴勒斯坦人就开始居无定所,从没有人替他们写过史书,讨论国家权力时也被刻意忽视。当年的美国与以色列如同在一片无人区开辟疆土般,无视了那时土地上生活的巴勒斯坦人!

  由于暧昧的权利,赤裸裸的利益,各国对巴勒斯坦人的态度实在说不上友好:萨义德的母亲被驱逐到国外时,签证审批员为了节省一个名额给犹太人,当众撕碎她的签证!从而让她承受了半辈子痛苦。太多的巴勒斯坦母亲在为孩子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照片又不能回到那片土地,导致她们开始怀疑那些回忆是否真实发生过?!

  在异国他乡偶遇的两个巴勒斯坦人,彼此间只需交流数分钟便能判断对方的处境,这不是智慧!只是被逼迫的生活!

  直到昨晚,看到新闻上关于巴以冲突的评论中,支持理解巴勒斯坦的国人十不足一,人们了解的巴勒斯坦,只是恐怖分子摇篮,却忘记任何种族,若没有平民的支撑,绝对无法持久!而平民,往往是最最无辜无力的存在!

  希望更多人透过这本书,了解到一个更深层的,不公正的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