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0: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经典读后感10篇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罗伯特·C.艾伦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好像不是想读的书啊

  书读了一半,就来评一评。总觉得不是想读的书..但还是会读完吧- -

  先总结一下:本书主要就是从工业革命开始到一战二战又到现代,世界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解答了为什么一些地方富一些地方穷,以及为什么一些地方先富等问题。

  为什么觉得不是想读的?

  大概我想读的是以整个时间为线索,世界经济沿着这条线索向前发展的故事(从工业革命啊,到郁金香泡沫啊,又到哪哪这样)。也就是说,本来想读一本纵向的书,却发现读了一本横向的书?

  几处标记:

  1. “标准模式”:改善交通优化国内交易,设外部关税保护本国企业,成立银行提供信贷,健全教育体系。

  2. “高工资经济模式”:多少经济学家都在哀叹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殊不知一方面,只有“人口红利”的消失,才能促进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工资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的全面实现,才能提升产业结构的水平。

  3. 工业革命是高工资水平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原因。(照作者的意思说,那高工资水平又是怎么来的?掠夺、原始积累咯..)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全球经济史》:为何有的国家贫穷,有的国家富裕?

  文/吴情

  如果你关注国际新闻,可能不会对英、法、美、德、日、中等国之间经济总量的排名的交替感到陌生。尽管遭受到中国经济崛起的挑战,但美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仍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而她与某些非洲贫穷国家的差距,也逐渐扩大。为何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裕?这一问题困扰着诸多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也是执政者久久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史》(Global Economic Hist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一书当中,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罗伯特·C. 艾伦(Robert C. Allen)详细探讨了这个问题。在艾伦看来,这个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为解答这个问题,艾伦追溯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既有英国这样的先发现代化国家,又不乏日本、美国、德国、墨西哥这些后发现代化国家,比较他们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体制、人口文化水平、制度设计,从而为理解、阐释这一问题提供了诸多途径。

  从1500年到20世纪末,世界历史风云突变,其中一个便是工业社会的到来,以及新近所谓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英国,这一原本在同时期并不具备明显压倒性优势的国家,在战争、殖民活动中逐渐“脱颖而出”;广大殖民地为英国殖民者提供了野蛮掠夺的机会。但是为何,英国的棉纺织产业最先出现工业革命?艾伦的答案是,英国工业较高的工资水平,使得技术改进(先有资本投入)有利可图,这是背后最重要的原因。相反,出口单一经济作物的国家,往往人口的文化水平不高,工资廉价,大量的资本投入并非利好条件,存在着诸多风险。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优势的问题。英国最先开始工业化,因此,与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相比,英国在技术上存在着比较优势;短时间内,后发现代化国家无法赶上英国,甚至在该过程中面对更为残酷的经济剥削。美国创造出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政府出台政策保护本国工业;大力发展教育;改善国内交通;银行为企业发展提供贷款等。而“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使日本不但免于沦为殖民地,反而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制度、文化、民族性格、地理等因素便完全与之无关。近些年来,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让我们在理解先前提及的那个根本问题,创造了更多的可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立宪君主制,议会两党制,相较于所谓“东方专制主义”,似乎优势更明显;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思维方式,容易将复杂的历史简化成单向的进化历程,工业化,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可能性的实现,而非历史必然。“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是在军人政府下促成经济腾飞的,硬要认为是儒家文化之功,或许显得牵强。

  为何有的国家贫穷,有的国家富裕?答案可能不只一个。或许是地理因素: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缺乏足够的资源禀赋,因而人民勉强挣扎于基本生存。或许是制度因素:允许出现腐败的官僚体制,显然比不上公开透明的制度设计。或许是经济因素:高工资倒闭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否则无利可图或少利可图,而低工资则相对默认使用并长期维持劳动力密集型模式。随着理论界对经济史思考的不断深入,也许未来会有更多解释的范式。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历史,并非只有一种可能,因此需警惕作单一简便论述的诱惑和危险。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全球经济史》中的"国富论"

  《全球经济史》中,作者艾伦(Robert C. Allen)逐一分析了全球各国的状况,认为在工业发展以前,人类的贫富差距实际上远比现在来得要小。自从人类迈入工业化以来,各国之间的工业化进程逐渐显现了差异,西方国家逐渐居于全球的领先水平。例如,书中指出,西欧等富裕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30000美元,亚洲和拉美的大部分国家为5000-10000美元,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只有约1400美元。

  在认识到发展的差距存在以后,为了解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巨大的贫富差异,艾伦创新性地提出了工资说,即认为主要是由工资的高低引起的。工资说认为,在工资水平高的国家,资本相对于工资更加廉价,因而这些国家更有动力去改进技术,也就表现为一系列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工资水平低的国家更倾向于使用廉价的劳动力,无力也没有兴趣使用资本密集的新技术。因而工资水平高的国家技术愈发先进,水平低的国家唯有靠陈旧的技术,越来越难以逃脱这个恶性循环。作为例证,17、18世纪的英国由于城镇化迅速,缺乏劳动力于是工资水平居高不下;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工资水平过低以至于使用英国的先进技术无利可图,只能使用改进后的落后的技术。然而以我的理解,艾伦的工资说是站不住脚的。这样一个分析架构有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艾伦对技术做了狭义化理解。理论上而言,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zF(K,L),因而在考虑经济的总产出时,还需要考虑全要素生产率z的大小。技术进步改变的不仅仅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关系,更是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z。如果某项技术的全要素生产率很高,引进该技术也可能是有利可图的。第二,工资说认为,新技术的使用是一个正循环过程,即工资水平高导致新技术发明,而新技术发明反过来会提高工资水平(1,p.51)。艾伦并没有作出解释,实际上一般来说,新技术发明会使得劳动力需求减少,那么工资水平应该下降。也即这实际上是一个负反馈调节过程,那么工资说也就无力解释为何不同国家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了。第三,在解释美国的经济发展时,艾伦运用了标准模式(见下一段讨论),认为通过标准模式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然而,如果艾伦认为后发国家无兴趣使用新技术,那么艾伦为何同时强调科技和教育革新的作用呢?即使这样的技术被发明出来,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新技术无利可图而根本不会被使用;而提高的人力资源(如识字率等)也对现有科技毫无作用。最后,这样的解释仅仅看到了后发劣势,而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某些已有的技术来发展经济,这也就是后发优势,特别在如今政府对经济有主导力量时,可以举债引进新科技,在工资较低的情形下,产品成本只会更低。这时仍然用资本对技术的替代来解释经济发展差距就明显不合适了。(1,p.128)

  总的来说,艾伦认为自由贸易或者比较优势原理是不利于后发国家发展的,正是外国的相对廉价的工业品抑制了本国的工业化,这也是同为殖民地的拉丁美洲与北美命运截然不同的原因。书的最后,艾伦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一称之为"标准模式",包括建设铁路、统一关税(废除内部关税、征取外部关税)、成立银行提供投资渠道和发展教育。艾伦认为,标准模式正是西欧和北美一些国家成功工业化的原因,然而这一渠道越来越不适用,原因可能是由于规模经济。其二是称为大推进的模式,利用政府主导的力量来缩小资本和生产率的差距。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先进的"科技",即使他们无利可图。值得注意的是,二战后成功的经济体,如韩国、日本、台湾和中国大陆等,都被算作政府主导的经济腾飞。然而,艾伦在这里也犯了一些问题。其一在于粗暴的二分法,实际上关税和银行业的建立就隐含政府主导的思想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推进"。艾伦在解释拉美经济发展的时候也提到,拉美各国也采用政府控制的手段来发展经济,那么把拉美的经济发展归为标准模式就显得不合理,这个事实只能说明经济模式的不同不是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第二,中国的经济腾飞恰恰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实现的,虽然改革开放之前也有过经济发展,但是与改革开放之后无法相比。在这一点上来说,仅仅用大推进模式来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是片面的。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四):越跑越偏

  全书建立在李斯特建立的所谓“标准模式”之上,内部统一国内市场、外部征收保护性关税、建立投资银行以及普及基本教育,并尝试以这一模式辅以原材料和劳动力要素价格对欧洲、亚洲、北美和拉美甚至非洲进行解释。大部分的分析和举例可以说是足够精彩,但和很多书评一样,我几乎是从一开篇就嗅到了一丝丝不祥的气息

  在第一章详细阐释了以维持最低卡路里摄入水平为参照物的工资理论,个人感觉作者已经将工资水平作为和李斯特标准四要素同等重要的因素贯穿始终,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之类的要素价格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他在全书最后一句中所说的“哥伦布和达伽马环球航行之前世界第一的中国”这时候工资水平充其量是英荷西的三四分之一,连印度都不一定比得上。

  在认真叙述了西欧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成绩之后,强调这些真的不一定是制度、文化和市场的功劳,记忆尤新的例子是引用加利福尼亚学派,说中国等一些国家这一时期已经有了不逊于西欧的司法和财产制度,秦以来各级财政需索无度与剧烈的土地兼并互为因果,乃至唐宋元明清各朝不得不探索改变税制,巨大政府之下商人依附权力、农民依附地主,而权力之中的门阀势力更是如同走钢丝一般一经变动十不存一,命运和财富可谓无常,这是何种健全的司法和财产制度?如此之下我是万万信不得会有现代化的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

  在分析印度时归咎于印度的低工资导致难以推行新技术,从而在全球化经济下逐渐丧失比较优势,最终沦为初级产品产地。但即便不考虑成本因素,印度实行了高工资,机械提高了效率之后,被替代的劳动力又去做什么呢?印度并不具备西欧那么丰富的产业规模和门类,足以消纳多余的劳动力。在分析拉美转型时归咎于狭小的内部市场和分散的制造业规模导致丧失成本优势,转型最终失败。可在几页之后讲述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例子里,同样狭小的日本市场、同样小规模的钢铁企业,为什么在三四十年间成就了一等一的经济强国?

  如果说之前的所有还可以说是越来越泛滥的东方主义之类对第三世界的圣母情节,那么最不得不吐槽的是对计划经济毫无底线的跪舔。苏联依靠优越的基础和后发优势,在高压政治的护航下,施行低效率的政府拉动式的巨额投资,红利用尽后马上陷入停滞,留下了长久的畸形经济结构。最后说的中国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为80年代以来经济成就的基础就更可笑了,计划经济中实现工业化的地区恰恰是经济基础最不牢靠的地区,就连钢铁产量这种能吹一辈子的事其实也可以去查查,河北的钢铁产量是什么时候才成为第一的。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五):一些缺陷

  本书提供了许多相当有价值的意见,比如要素价格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这在作者的另一本专著《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中有更详细的论证);比如非洲的自然环境导致了殖民前的各种低发展特征;比如欧洲殖民非洲时采用间接统治,保存本地“传统习俗”(往往是后起的,对殖民统治有利的“习俗”)对非洲长期经济发展非常有害,比如说市场范围对于高技术进口替代策略的负面影响,等等。本评论将列举一些本人认为的,由于作者的偏见导致的缺陷。

  作为经济史学家,Robert Allen的主要学术创见是强调要素价格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最先产生工业革命,原因是英国工资高,节省劳动的工业革命有利可图;法国等大陆国家没能及时跟进工业革命,主要是因为工资低,初期效率不高的机器难以应用。作为“发展经济学家”,Allen是李斯特的信徒,强调保护性关税、国家主导的重工业投资(哪怕初期因为要素价格因素不合算); 以苏联为成功例子,鼓吹Big Push Industrialization. 既然要鼓吹Big Push,作者就要解释为什么不Push不行,好的技术为什么不能自然采用。

  在Great Empires一节中,Robert Allen总结了他所认为的亚洲大国(包括中印奥斯曼等,主要是印度)未能成功移植工业革命,甚至被去工业化的原因。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二:1)印度工资低,用机器不划算;2)英国产品的竞争。

  然而事实上,如果印度使用英国的技术并不能降低成本,那说明洋布的成本并不高于土布。具体来说:

  在印度的低工资环境下,使用英国高资本密度的生产技术并不能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假设资本价格一样,对于每单位产出的成本来说:

  成本_{低工资,多资本少劳动技术} > 成本_{低工资,少资本多劳动技术} (1)

  给定资本价格不变,同等技术水平下,工资水平越高单位成本越高,也就是说:

  成本_{高工资,多资本少劳动技术} > 成本_{低工资,多资本少劳动技术} (2)

  综合上面二式,我们可以得出:

  成本_{高工资,多资本少劳动技术} > 成本_{低工资,少资本多劳动技术} (3)

  而作者竟然说印度的土布竞争不过英国洋布,也就是说:

  成本_{高工资,多资本少劳动技术} < 成本_{低工资,少资本多劳动技术}. (4)

  出了什么问题呢?是不是比较优势的原因?也就是说,哪怕印度的棉花和棉布都比英国便宜,但是棉花便宜的程度更大,因此印度会专一种植棉花,放弃棉布,从而导致去工业化?作者的确提到了比较优势理论,但他也摘引东印度公司报告,提及洋布的优势是一种绝对优势而非相对优势。

  式(1)和式(4)都是作者坚持的基本观点,无可更改。问题只可能出在式(2). 这时候有几种可能的理路来解释。首先可以说资本价格相同这个假设不成立,印度的机器比英国贵得多。但作者强调19世纪海洋运输的大发展和商品价格的趋同,这条路被堵死了。

  还有一条路,就是说哪怕是相同的生产技术,印度工人的生产率也不及英国工人。Gregory Clark在他的A Farewell to Alms里就是选择了这条路。他摘引史料,认为印度工人素质和纪律不及英国工人,导致19世纪引入英国技术的印度棉纺织工厂经营都不怎么成功。然而Allen也同样堵死了这条路。他认为东方工人不懒也不笨,他们事实上在不断尝试方法积极适应工业革命后的世界。移植工业革命不成功,只能用要素价格来解释。

  如果作者能解释这个悖论,哪怕只是给出一个尝试性地观点,本书将大为增彩。然而问题是作者似乎没有意识到悖论的存在,没觉得需要解释它。这里暴露了历史专业出身的经济史学家容易出现无视理论矛盾的弱点。他们善于搜寻和利用材料,提出有价值的创见;然而对经济理论的无知导致他们易于对于明显的逻辑矛盾视而不见。

  由于加州学派(特别是彭慕兰)对于要素禀赋的强调暗合Allen的观点,本书中作者也谨慎称许了加州学派。也许在一本薄书中不便展开传统中国经济的话题,然而完全不加讨论不顾争议地以加州学派的解释来跳过一个对作者基本观点有潜在挑战性的重要问题,不是合适的做法。

  作者认为苏联经济是Big Push Industrialization的成功例子,并说这是20世纪全球范围内罕见的经济发展成功地例子,还说苏联经济直到70-80年代才衰退。这进一步暴露了Allen的偏见引致的错误。作者认为沙俄的工业发展不太成功,理由是工资维持在基本生存水平。然而这无视了《帝俄时代生活史》的细致研究展现的沙俄,特别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民众生活水平飞速的提高。此外,关于苏联经济数据。事实上:

  “苏联各单位流行的做法是偷砍国家计划指标,做两套账册,然后年底上报说‘全面完成计划’。1966-1970年指标完成率是汽车26%,拖拉机40%,纸张和奶酪50%,罐头食品58%,纺织品65%,电力70%,钢铁71%。但苏共在1971年声称十一五计划所有的主要指标都已完成”

  “苏联国家计委每年都要数次调整降低各种计划指标,各单位在纸面上‘完成’这些指标。比如哈萨克的一座苏联最大的养禽场,指标是日产10万枚鸡蛋。上报给计委的也是这个数字,然后把其中3到4万枚列为‘破损’。该场每天收到的饲料也比;‘计划’短少15%到20%”

  “苏联十五计划时期,官方宣布将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八倍,并将估算产量列为收获量。但因气候原因(生长季节短),除了摩尔达维亚、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外,玉米不会长到成熟,只能做青贮饲料用。拉脱维亚种植的玉米就全都成了青饲料,但在纸面上仍被列为粮食产量”

  “长期以来苏联的惯例是在收割前估计产量,并把估计数字作为实际产量公布。这样就掩盖了收割、晾晒、运输时的损失。通常实际进仓的收获量是公布数字的65%到70%。”

  (以上据阎京生)

  甚至只说纸面数据,只说重工业,苏联的表现也不是最特出的。事实上一直被中国军迷嘲笑的工业薄弱的日本,其薄弱也只是相对美国而言的。1905年的时候 俄国是日本钢产量的30多倍;到1913年的时候 俄国是日本钢产量的19倍;到1931年的时候 苏联是日本钢产量的3倍;到二战期间,日本接近苏联的1/2了。这还只是日本本土的钢产量。在苏联为了发展重工业制造饥荒饿死上千万人的同时,日本让台湾、韩国和满洲都步入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在本书中,Allen把苏联列入唯一成功的例子,把明治和昭和前期日本列入使用李斯特标准模型而不太成功(mixed success)的例子,这是白左脑残的例证。

  最后,作者的意识形态偏见导致他不能公正对待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策略的比较优势。作者提到了比较优势,也用来解释某些国家的去工业化现象。但是比较优势在他眼里就是一种使国家陷入低水平发展的陷阱。作者坚持穷国劳动力多导致使用资本密集技术不合算,又坚持认为继续使用劳动密集技术无法提升人均收入,也就是无法实现经济发展。于是,作者向往的经济发展策略要么是李斯特的标准模型,要么是(由于外部规模经济)Big Push,也就是多个产业同时进行的巨大投资。然而H-O-S模型早已指出,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的国际贸易下,哪怕使用劳动密集技术的国家也能实现要素报酬等价。使用劳动密集技术并不是穷的理由。作者将20世纪所有经济发展成功的例子都列入The Big Push一章中,特别是夸大苏联的成功,并将中国的成功归于计划经济的基础,暴露了他的炸妈本质。搞笑的是作者批判China's medicro market system, 为中国计划体制洗地的言论在中国版被删改大半,作者获得了与其德性相匹配的下场。作者强辩说中国平庸的市场经济表现的比其他国家平庸的市场经济好,这说明只能归因于计划经济。然而他看不到如林毅夫所言,实行比较优势发展策略的国家普遍的成功,更看不到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新加坡常被视为经济奇迹,然而制度远不如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同样实现了6.5%持续五十余年的经济增长。作者解释不了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重镇洛阳、东北等在市场经济时代统统衰落,解释不了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发展。作者的偏见和无知导致本书质量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Allen, Rebert, C., "Global Economic Hist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Clark, Gregory., "A Farewell to Alms, A Brie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Robert Allen著 毛立坤 译,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

  Robert Allen著 陆赟 译,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译林出版社 2015年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六):别着急,慢慢来!

  如同书名所言,这真的是一部“very short introduction",对于熟悉的领域,会钦佩于它的精妙、清晰;而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太过概括则会导致有些看不进去了。

  1.人均资本足够高,才能促进资本密集型生产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均资本。

  2.落后国家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会以牺牲长远发展为代价,换来短期繁荣。运输的进步加强了比较优势,落后国家出现了去工业化趋势。

  3.标准发展政策帮助西欧和美国赶超了英国:建立外部关税,创办投资银行,理顺内部关系,推行教育普及。

  4.大众教育是日本成功采用现代技术的重要原因。

  5.”在发达国家保持年增长率2%的情况下,贫困国家想要在两代人(六十年)的时间内赶上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必须保持在6%以上,……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这些国家要想取得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建设先进经济体所必需的各项要素——钢铁厂、电厂、汽车厂、城市等——而且是同时建设。这就是大推进式工业化。这种做法带来许多难题,因为需要建设的各项工程都超前于供求关系。在使用轧钢板的汽车厂还没建好之前,钢铁厂就已经先制造好了轧钢板。在要加工的钢铁材料还没准备好,甚至在产品需求还不够规模的情况下,汽车厂就已经先造好了。每一项投资都取决于一种信念,那就是配套的其他投资必将实现。”这段话真的燃烧起了我对计划经济森森的崇拜之火!!!

  由于作者十分公平,因此世界各部分的篇幅大致相当。最后一部分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分析居然颇具中国特色~因此我想读些外国人分析中国经济的书了。开学初借的这本书,如今已然将近三个月了……本来想着读完了中文部分再抠抠英文部分,然而现在……Just wanna say goodbye【挥手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七):当阅读观点明确的小册子时 看懂道德议题和宣传内容比相信其历史构建更重要 理解与站队下一个层次 不然站错不站对就尴尬了

  中英双语本就是好。在感情色彩词汇和句法结构的虚词上动手脚也请高明一点不要把作者弄得像一个精神分裂可好?作者只是想要给"后发国家"走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技术掠夺"的国家道路,从均贫富是超验正义的立场出发,添加走这条道路所缺的道德辩护陈词;并没有马克思式的痛斥殖民主义,以及否定自由贸易对技术创新的正面作用,不然就跑题了,谢谢。一旦本书的修辞被翻译官隐晦调整,材料布局和观点都会被扭曲。毕竟有些词汇在长年的宣传轰炸下,个人话语系统作为总体样本,其谐振点是可以估计的。结合一些书外知识解释下:"低人权优势"听过嘛?"优势"俩字的嘲弄姿态是一览无余的:高工资工人与技术革命关系本书怎么说的?西班牙先殖民,可以说西班牙相对于英国是"先发国家"了吧。发大财:获得大量白银。然后呢?通胀导致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因"经济形式大好"掩盖,统治者"反正不是我先死",大不了去产能,白银都是我家的,投资吃红利美滋滋。最后海外市场和原材料产地都怎么了?本书怎么说的?南美(墨西哥)和北美(联邦U.S.)的选择和结果作者怎么说的?带点脑子读书,读书不是吸毒自high,看见外宾说你锅必然成制造业大国就开始叉腰得瑟。翻译官high的一笔,但读者不要被瘾君子带跑偏,原文就在嘴边都懒得吃,饿死还好吃观音土撑死就太搞孝了。

  进一步,作者很强调医疗和教育投入的作用。声明日本九十年代看起来是衰退,其实是经济转型的政治基础已经坚实,最大程度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开始改革。这很委婉了,医疗投入对政治影响可能太过于"幕后",博雅教育缺失的地区的识字文盲因缺乏常识而不好联系起来,那么:教育投入对政治制度的作用怎么可能不大,甚至敢说没有?去看<课程>。换句话说,日本文明已经不是征服胜利道路。有没有不具备这些基础的"后发国家"呢?有,比如苏联。其"后发道路"最终怎么走的?50年代停滞,直到崩溃。经济数据并非是原因,而是作为结果的一个特征。教育和医疗,都是具有明确的延续"个体以及族群记忆"的技术特征,那么政治去魅是必然伴随的不稳定因素,或者说,转型(改革)的基础。本来嘛,计划性的人口灭绝在地球上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各路专制主义都应用过。可以说例题作者已给,请自己找习题练习。举个练习题:二矿一波想赢是有战术timing的,对面三矿运营起来科技领先,就a不出去,又因为地方民兵组织基础被斩草除根无法吸纳复员,也就是地方财政系统即便想接中央甩的锅也无法接盘,公社化和土地兼并后无家可回,各处行政口岗位已经过饱和财政赤字无法扭转。那么已经错过timing的军事优势除了存在于广场和大街上还能转化或输出到何处?一个近似答案,除了建设兵团,洛阳外国语学院和空军工程大学。其实这个逻辑并非独此一家,丰臣秀吉的朝鲜远征逻辑一致:胜或败,丰臣的江山会都会加固。

  实际上地理隔离使不同胜利道路的文明难以相遇和竞争。而殖民主义的唯一绝对历史正义就在于使各个不同道路(阶段性)胜利的文明,开启二周目游戏:相遇和竞争。

  作为交汇在史前史后之地同时存在历史时段的地球人,可以看到:wto作为一个前无来者史无前例的国际机构,其核心的威尔逊主义支持下,"先发国家"给有限时长(15年)允许"后发国家"走李斯特道路的合法性。推动其发挥作用的是(基督教教义延伸出的)"普世价值"(和皈依基督教的原始土著的合作在美国建国前就很常见)和功利的历史经验思考和选择人士,他们的工作给了一些强盗和小偷混迹于这条大船的临时许可,本就不意味着承认李斯特道路本身的道德原则------而是给仍然企图以各种形态的专制主义走征服胜利道路的国家一个改旗易帜的国际环境和机会。目的自然是不要让一战重演,不要让魏玛暴毙第三帝国诞生重演,不要让苏维埃在全世界输出红色恐怖重演。所以为什么要发明wto?是因为想走一条更好的路。老路是什么?为什么不那么理想?<遏制战略>和<美国特种部队>造就的俄罗斯,并未终结东方专制主义(主要指东正,硅脂太low排不上号的。)的生命。

  对于那些在广播中被称之为“潮流/思潮/时代/大势etc“的东西,一定要保持距离。当然如果像硅脂这种封闭的支言骗语构建的迷宫,在理解“距离“之前首先要给自己炸开一条生路。不然在既定的迷宫内探索只会对空间格局产生最严重的认识偏差。这种偏差促成的分不清时代的红利和个人的努力产生的以为依靠修辞和宣传这种在迷宫内寻路的行为可以反作用迷宫本身建设基础的现实的认知,导致认知者把时间和生命致力于修辞与宣传去改造迷宫------那么当路径节点已过,历史的机会窗口关闭,后悔无用,只有清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