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维导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思维导图读后感10篇

2018-06-10 20: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维导图读后感10篇

  《思维导图》是一本由[英] 东尼·博赞 / [英] 巴利·博赞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思维导图》读后感(一):东尼·博赞大爷说的这10种智能,你需要了解一下

  1、关于思维导图的两套经典系列丛书

  “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在全世界销量高达千万册的畅销图书,目前国内这系列的丛书共有两套。

  其中一套有5本,包括《思维导图》、《启动大脑》、 《超级记忆》、 《快速阅读》、 《博赞学习技巧》。偏向于思维导图的理论应用层面内容较为聚焦。

  另一套有6本,《大脑使用说明书》、《提高语言智能的10种方法》、《磨砺社交技能的10种方法》、《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激发身体潜能的10种方法》、《获取精神力量的10种方法》。偏向高出思维导图这个概念的背后的理论及应用层面,内容较为宽泛。

  今天主要说后面这一套。

  东尼博赞系列丛书

  2、这6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东尼·博赞大爷在后面这6本书中阐述了非常丰富、详实的知识结合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等科学

  这套书几乎将大脑生理构造、人类身体构造、心里感知、精神世界等全方面东西都囊括了。并在书中都特别提供了一系列刺激练习和大量颇具启发性的图片集和演示这种技巧的原创性思维导图。

  在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甚至无法准确把握每本书的意识。因为内容过于详实、思维极度跳跃,总有跟不上书籍感觉。知道讲六本书读完做了一张思维导图的大总结,才知道这一整套书讲的核心,是与思维导图相关的10种智能。

  社交智能、语言智能、数字智能、空间智能、创造智能、感觉智能、身体智能、个性智能、性智能、精神智能。

  东尼博赞系列丛书By爱读书的高博士原创制作

  3、一些小的思考

  第一,智能是什么?

  东尼博赞认为人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一定会有感觉、记忆、思维等过程,这是智慧的基本要素,而智慧的结果产生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结合就产生了“智能”。此外,智能过程包括感觉、记忆、回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它们分别又可以用“智商”和“能商”来描述其在个体发挥智能的程度

  第二,智能与思维有什么关联

  前文的概念已经提到过,智能包括思维的过程,思维是智能的关键要素。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大脑处理的是各种心理信息,神经学家认为神经元和一些信息发生生物化学反应逻辑学家将其归结为判断和推理,计算机科学家认为思维就是类似计算的过程。不管这些观点的对与错,但都是说明思维的过程一定是一种智能的体现

  《思维导图》读后感(二):第八章读书笔记

  我觉得只有第八章值得读,所以只读了这章。

  【一】三A:接受accept,应用apply,改编adapt

  【二】技巧和准则

  【三】突出重点1一定要有中央图像2整个思维导图都要用图像3中央图像上要用三种或更多颜色4图像和词汇的周围要有层次感(3D?)5通感6运动感7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尽量多一些变化8间隔要有序9间隔要恰当

  【四】发挥联想1要在分支模式的内外做链接时可以使用箭头2使用各种色彩3使用代码

  【五】清晰明白1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2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3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尽量一样4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5中央的线条要粗些6将思维导图的分支设计不同形状7图形画得尽量清晰些8让纸横放在你面前9让思维导图尽量笔直

  【六】复习思维导图

  【七】快速检查思维导图

  【八】四个危险区1实际上不是思维导图的思维图2认为词组更有意义3认为乱七八糟的思维导图没用4对思维导图的消极情感反应

  《思维导图》读后感(三):给大脑指南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风靡全球,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这本书就是系统介绍思维导图的历史,来演,原理以及应用。

  其实书中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没有艰涩的道理难懂专业术语,一个下午便可浏览完,有的人读完,甚至觉得不过如此没什么让人豁然开朗,豁然顿悟的感觉,不过是盛名之下难副其实。

  知识最重要意义在于传播推广,故意写的难懂,把自己塑造的像象牙塔里的专家,其实这样并不难,难在通俗易懂大道至简。

  东尼博赞的书,读起来非常轻松容易,调理和逻辑极为清晰,从思维导图的原理,到思维导图在各个方向运用脉络感很强,可以看出他已经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如火纯青的地步

  思维导图究竟是不是万能,可以在多种领域,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用启用大脑直接操作,如果答案否定,那么思维导图绝对可以说,运用在任何领域,任何事情上。

  按我粗显的理解,思维导图就是抓住大脑那些灵光一现的灵感想法,把他们捕捉下来,让他们由跳动死,闪烁式,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在一条线上,稳定下来,允许他们继续发挥,但是这个发挥必须有相应的轨迹,而我们则可以根据这条轨迹把他们延伸出来,把跳动不定的想法固定下来,进行拓展,把凌乱都思维,进行系统化。最后形成具体方案举措意见

  为什么思维导图优于简单文字记录,因为文字是按部就班的,不是放射性,跳跃性的,不符合思维导图的特性,用文字记录,很容易卡住,不知道如何进行,而思维导图,你再捕捉思维之初,不用去想怎么把他们归类,怎么富有逻辑,你想的功夫,这些小淘气便跑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觉得,其实我们是有想法的,就是很难把他们凝聚起来的原因,当用起思维导图,你可以随意所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别去想逻辑,顺序,想到写到,然后再去延伸,拓展,再然后修正,再然后,你就会清晰的得到你的思维轮廓

  这本书我非常推荐,他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说理,而是引导大家去应用,就像番茄钟赫断舍离一样,只有去应用,才会发现有所不同

  《思维导图》读后感(四):拆解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时代。可是,人们往往发现,自己用功越多,笔记越多,但学习和工作所得却越来越少。

  针对这种情况英国人东尼•博赞指出:传统的书籍、文章、笔记往往只使用了左脑的语言、符号、逻辑、数字等技能,无法激起有效的回忆与联想。因此,我们需要把左脑的技能,和色彩、图像、空间感、节奏完整倾向等这几种右脑皮层技能合并在一起,就能使思考和学习的效果大为改观。

  根据这个理论,他发明了“思维导图”这种学习与思考的工具,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半个世纪之久。

  那么,思维导图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掌握及运用于实际呢?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一个由中心图像向四周辐射的图表,它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能表现人脑的发散性思维。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

  相比“白纸黑字”的传统笔记,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分清主次,看出关联,有效分析实现创新,在思维与行动之间平稳过渡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决策会议、学习、日记管理计划交流、头脑风暴等诸多领域。

  下面,我以读书笔记为例,来谈谈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

  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目标不是简单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制作者思想。它是要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理解、解释和具体目标来组织综合他或她的思想。理想的思维导图应该能够包括你自己的评论、想法及从刚刚读到的东西里得到的创造性的理解。

  它包括以下8个步骤

  1、浏览全书

  2、设定时间和总量目标。

  3、把与该学科有关的已有知识用思维导图画下来。

  4、确定学习目标。

  5、总览、添加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像和主要分支。

  6、预习——添加总览中遗忘的内容。

  7、内察——把自己心中的所有问题显现出来,添加到思维导图中。

  8、复查——查看一下之前跳过的地方和问题,补全思维导图。

  四、思维导图的技法

  1、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是改善记忆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央图像

  •尽可能用图像而非文字

  •中央图像上要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

  •图像和词汇的周围要有层次感

  •通感

  •运动感

  •字体、线条、图像的大小尽量多一些变化

  •间隔要有序

  •间隔距离适当

  2、发挥联想

  •要在分支模式的内外作连接时,可以使用箭头。

  •使用各种色彩。

  •使用代码。

  3、清晰明白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

  •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尽量一样

  •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

  •中央的线条要粗些

  •将思维导图的分支设计成不同形状

  •图形画得尽量清楚

  •横放纸张

  •思维导图尽量横直

  五、思维导图十大要诀

  1、使用正确的纸笔

  2、跟随大脑给中央图像添加分

  3、进行区分

  4、使用关键词和图片

  5、建立联系

  6、享受乐趣

  7、复制周围的图像

  8、允许任何看似荒诞的想法冒出来

  9、准备好工作空间或者工作环境

  10、让它难忘

  按照上述内容,日常时时训练熟能生巧

  《思维导图》读后感(五):很简单的一本书

  学习用思维导图来看这本书,主要看第二章。第一章讲思维导图的好处,第二章是教我们怎么画思维导图,第三章是一些应用,第四章讲思维导图软件之类的。

  我个人是非喜欢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参加了一个相关课程,不过收获比较少,因为本身对思维导图就有一定的理解,课程又是入门级别的。最好的收获是用思维导图来读书,把一本书的内容浓缩到一张A4纸上,感觉很神奇,并且能够记忆深刻

  对思维导图感兴趣的可以试试,主要是关键词的提炼。另外如果能够画的美美的心情会很好。

  下图是我的全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读后感(六):如何用“思维导图”记录笔记?

  最近在读《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书里提到了用“思维导图”记录笔记,作者用了具体的案例讲解。不过,还是感觉不够尽兴。于是直接买了《思维导图》一书。 书的封面上有这样的介绍。“思维导图”是“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首创之瑞士军刀般的思维工具,它能帮助人们全面升级思维方式,大步提升大脑综合竞争力。在全世界已经成功改变超过3亿人的思维习惯,而且还在广泛应用于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看了这种介绍,是不是觉得很厉害。我们再来看看首创这种思维方式的作者。 东尼.博赞,1964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普通科学等学位,可见作者知识面之广泛,而且对各个学科也有深入研究。现在他是大脑和科学方面的超级作家,已经出版100多部专著及合著,“思维导图”系列丛书已经被翻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销量突破1000万册。可见东尼博赞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性。是不是觉得作者很厉害呀!好了,我们再来看看高手们的思维导图。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是不是颠覆了你对思维导图的印象呀!在这里,“思维导图”显然不只是思维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算是一种艺术了。 说到这里,可能对思维导图有些了解的朋友会看不下去了,因为这吹嘘得有点过头了。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吧!本书分为5个部分,21个章节。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思维导图的介绍、思维导图的应用以及思维导图的未来。下面,我将重点与大家分享“思维导图”的定义和“思维导图”在阅读方面的应用。 什么是“思维导图”? 本书是这样介绍“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的思维工具,可以应用到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思维导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可以运用曲线、符号、词汇、颜色以及图片,形成一个自然、有层次的有机组织。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学习和记录的过程中,更快地抓住重点。 “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应用。 读书,特别是读实用类的书籍。一定不能读完就完了,我们还必须留下点什么。否则,我们怎么知道怎么应用呢?然而每次应用不可能还要去翻阅原书。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记录一些笔记,而笔记的好坏也决定着结果的好坏。 翻开曾经的笔记,你是否发现了你的笔记只是按着一些条目而记录的。看着密密麻麻的字,有时连自己都开始怀疑这些笔记的意义。这种笔记被称为传统的线性笔记。那么,“思维导图”笔记又是什么样的笔记呢?就像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些思维导图,这种笔记能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可以快速地从中央图像中知道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所要讲的主题,然后又可以 迅速地了解到与主题相关的一些信息,而且层级分明。这样,我们既容易记忆,又便于复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笔记呢?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1、快速浏览、翻阅全书,对其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选定学习内容和确定学习时间。 3、对这个领域已知的内容画一个思维导图。(注意:这是针对第2步选定的内容,自己已经储备知识的一个思维导图。) 4、用一个小型的思维导图确定这个学习阶段希望达到的目的和目标。(注意:这是另外的一个思维导图,这是自己学习思维的一个思维导图。)这一点与《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中提到的读书思维的“思维导图”是类似的。 如图: 5、再总览全书。看看目录、主要标题、结果、结论、以及其它重要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给新画的思维导图的一个重要分支。 (注解:这个思维导图就是根据原书的章节来画的。) 6、预习。这个阶段主要注重的是每段、每节、没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重点往往集中在这些地方,然后把重点加在思维导图中间去。 7、内查。也可以说是精读。这个过程,主要解决大部分问题,对于一些难解的问题,先跳过。这时继续完善思维导图。 8、复习。这个阶段是把地7步留下的问题再看一下。然后完善思维导图。 这样,“思维导图”笔记就差不多做好了。当然,如果觉得比较乱,可以再重新画一个。 尽管“思维导图”笔记有很多优点,比如:层次鲜明、重点突出、记录简洁等有点,帮助我们可以很快地记住要点。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略线性笔记的优势。两种笔记应该相辅相成的。在读书的不同阶段去选择一种更加合适的方式。比如,为了理解一本书的结构或者谈谈自己对一本书的看法,我们可以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但是对于具体某一种观点或者句子,我们需要进行更加细致入微地分析。用线性笔记将其记录下来。 另外思维导图在认知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写作、记忆、创造性思维、决策、回忆、演讲、经营管理等等。 最后,“思维导图”有那么多优点。我来谈谈对思维导图的看法吧!不可否认,思维导图对我们是有帮助的。虽然这本书本身有一点吹嘘和营销的疑点,而且很多点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讲解了一下,但是思维导图本身是种很好的一种工具或者说思维方式。也许有人会说自己一直都在用这种方法,这没有错。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启示。作者的贡献在于提出一套理论体系,并推广了出去,而且在认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思维导图》读后感(七):回忆之前思维脑图的绘制,思维导图工具确实能协助我们分析思考和自我演进提升。

  思维导图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效的思考工具和助记工具 。

  有效学习的关键理念在于,并不是你梳理了多少知识,并不是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你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调用多少知识。如果需要调用新学会的知识,你需要在大脑中将他们形成组块(chunk),回忆是会帮助你形成组块,但思维导图不会直接帮你吸收运用知识。

  思维导图的作用,可以帮你形成一个框架,不断拓展延伸。在实践中加强记忆和运用,

  1.思维导图目的只有一个:总揽全局,告诉你在哪里,不会迷路;理性且极其严谨,是战略分析的容器之一 。其实从很早起,我就开始画所谓当时的脑图,来系统化认识某个学科知识。高中到大学期间,画了不少学习专题的脑图。当时没有具体智能APP和电脑工具,一切都是找大的纸张来罗列分支,此举确实可以有效提升思维的系统性。

  2.作为思维工具使用,形成结构化的分析和综合。作为 记忆整理 ,通过思维导图Xmind工具,方便不断的演进和修改,保证思考的延续性。同时Pro方便导出为PDF/Word/PPT版本 ,方便演示和沟通交流。最关键的是可以不断的添枝加叶,专题化自我演进。

  3. 边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边整理的过程,整理成长、整理学习、整理工作, 整理是一个分析总结的过程,借由整理能更好的看清自己。

  《思维导图》读后感(八):打造最强大脑

  近日,世界脑力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全球畅销不衰的“思维导图”系列图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全新出版。该系列包括《思维导图》《超级记忆》《启动大脑》《快速阅读》和《博赞学习技巧》5本经典著作,是国内首次出版的全彩精装典藏版。全彩的呈现方式,使得原本色彩绚丽的思维导图保持了原汁原味,内容更是进行了一次全新修订,并更新了东尼·博赞为国际培训课程所最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实例。

  人类的大脑,只有6%-10%被利用,而剩余未被利用的绝大部分,被称作“上帝的禁区”。 在人类探索外空宇宙的同时,人类也在试图进入这片“禁区”。其中,东尼·博赞无疑是走在前列的人。20世纪60年代,东尼为人类贡献出第一幅思维导图(Mind Map)。从那以后,自1970年到1990年,东尼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为政府、企业、大学以及中小学讲授思维导图。1995年,东尼出版了首版《思维导图》。《泰晤士报》对此评论说:“东尼·博赞让人类重新认识大脑,如同斯蒂芬·霍金让人类重新认识了宇宙。”

  如今,东尼·博赞已是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已出版100多部专著及合著,其中“思维导图”系列图书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销量突破1000万册;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和机构,如通用汽车、迪士尼、强生、微软、汇丰银行、IBM、波音公司、大英百科全书等都在使用它培训员工;东尼·博赞先生创办的世界记忆力锦标赛、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思维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年在全球举办,参赛人数超过数百万;全球受思维导图影响的人数超过3亿,思维导图这一21世纪的革命性思维工具,正在广泛应用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另悉,为配合这次全彩精装典藏版的出版,东尼·博赞先生在2014年12月中下旬开展一次中国之旅,在北京、天津等多地举办讲座,为中国的爱好思维导图的读者提供了一场“最强大脑”的思想盛宴。

  《思维导图》读后感(九):思维导图为什么这么火?

  思维导图应该是最近一年比较火的一个概念和工具,随着东尼·博赞的这本书《思维导图》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关于思维导图的推广也越来越多,各种思维导图训练师也不断出现,思维导图到底是个什么鬼,可以这么火,忍不住买了东尼·博赞的这本书《思维导图》看一下。

思维导图的本质

  思维导图的定义是演示发散性思维的过程,把大脑想法和思考的过程,通过图像进行外部呈现。原理是运用人的左右脑功能不同,左脑分工逻辑,词汇,数字等功能,右脑分工空间感,色彩,维度等功能,这样可以达到同时锻炼整个大脑的功能。

  简单来说,还是为了更好的锻炼思维能力,能够把思考过程图像化,具体化呈现出来。这是思维导图的定义,也是思维导图的本质。

  这让我想起来,前几天看的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提到的利用图像把思考过程演示出来的概念,用一张A4纸,跟"一张纸思考法"很类似,当然,如果能用思维导图就更好了,但是再看到后面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觉得这个导图绘制的过程确实有点麻烦。

  “一图值千字",是思维导图对思考意义的最好的描述。

手绘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出现首先是以手绘方式出现,在东尼·博赞的这本书《思维导图》里,重点着墨的就是手绘的思维导图,并且给出了几个绘制原则:

1 突出重点2 发挥联想3 清晰明白

  在每个原则上都有要求掌握的技巧,比如一定要用中央图像,中央图像上要用三种颜色或者更多颜色,分支模式内外连接时候,可以使用箭头,每天线上只有一个关键词,各个分支要有不同形状,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尽量多一些变化,这样会有运动感。

  这些技巧,对于手绘来说,确实很实用,准备好纸和笔,可以开始创作,享受乐趣,虽然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情,但这更像在创作一个艺术品,之所以需要时间,是因为在图像和结构上进行变化,可以增加记忆。

  当你的思维导图这幅艺术品创作完成后,基本上就对你的思维过程也纸上就已经呈现出来了,在你的脑海中也是一样,达到了记忆和思考的目的。

  手绘思维导图可以说是思维导图应用的最多,最广泛,也最能表现思维导图能力。

  在很多场景中,在演讲,读书笔记,工作报告,谈判中都可以用到手绘的思维导图,现在所谓的思维导图训练师也是以手绘思维导图来表现他们的能力。

思维导图软件

  东尼·博赞发明思维导图概念的时候,是从手绘开始的,随着科技发展,网上也有很多思维导图软件,在《思维导图》这本书里,作者主要是提到他们团队的思维导图绘制软件。

  我也看了其他的思维导图书籍,比如《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提到有Mindjet,Mindmeister,Freemind,Xmind。各种软件都可以使用,我现在用的是Xmind8。

  不过计算机软件相比较手绘的思维导图来说,所画出的图更加简便直接,就是系统图,组织结构,概念图的表现方式,跟手绘的思维导图提倡的图像,色彩和动感等效果会有一些不同,但是胜在更加方便。

  尤其是在做读书笔记上,我个人更倾向于用软件。

  总之,可以根据情况,自己决定,一切以实用为目的。

  原来一直挺反感的,一直认为是浪费时间,在抄袭目录和架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在看到《思维导图》后,发现手绘只是一个完成过程,重要是思考能力的发散和增长,况且手绘也能增加艺术细胞和美感,不过绘制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确实需要时间和多家练习,绘制完100幅就可以熟能生巧了。

  现在掌握思维导图也是一种能力,甚至是标配,如果不懂就显得很落伍了,会这个工具也是工作能力的提高。

  至于东尼·博赞其他几本《思维导图》系列在各种工作场景的应用书籍,其实买不买关系不大,基本上都是讲的一样的东西,在他这本书里都有提到,只是那几本书更加具体化而已。

  思维导图能够锻炼思维,提高思考能力,为工作生活提供方便,这大概是它这么火的原因吧。

  《思维导图》读后感(十):一个不错的工具

  《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

  一个很好的工具,利于发散思维和统筹全局,对我这种除小说外平时看书都恨不得先复印或打印目录来更好地把握全局的人,很有用。

  应用场景也很多,计划、读书笔记、会议记录等。自初看差不多有1年了,工作学习都已经习惯用这个工具了。

  书看上去好像很厚,但其实多是图,而且重点其实不多,好像有一系列的思维导图的书,但我觉得一本就够了,重要是真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思维导图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