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奥古斯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奥古斯都》读后感10篇

2018-06-14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奥古斯都》读后感10篇

  《奥古斯都》是一本由[美] 约翰·威廉斯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7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奥古斯都》读后感(一):想象无过,人性永恒

  约翰·威廉斯的这本《奥古斯都》我期盼了很久,终于在今年5月得见,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因为对罗马史产生比较强烈兴趣,所以一年多来一直在搜寻相关的著作,《奥古斯都》与我的缘分也是在这种搜寻中结下的。没有读过作者其他著作,就书论书,此部小说没有预想中的厚重别致,但平淡中饱含悲悯与旷达,笔调内敛柔和,最后一部分富于思辨性。因此就个人而言,《奥古斯都》仍不失为可读性很强的佳作

  在古罗马的执政官、元首当中,本人最感兴趣的还是奥古斯都·屋大维。从知名度来说,屋大维比之凯撒、安东尼还稍显逊色,并且个人特质也不突出。他没有哈德良的博学、奥勒留的善思,也没有如图拉真一般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诚然,他是结束共和国晚期罗马内战英雄,是罗马帝国及元首制的奠基人,也是朱利亚-克劳狄王朝的开创者,但他同时是一个面目比较模糊的人。通过塑像,屋大维示人以年轻、俊朗、肃穆形象,就像他希望人们认识的罗马帝国一样。他青年成名,以孱弱的病躯背负起“凯撒继承人”的风险使命,凭借早熟的政治智慧敏锐的洞察力,依靠文武将军梅塞纳斯和阿格里帕在一场场权力游戏中胜出,通过成功宣传巧妙手腕埋葬了共和国。送走了挚友后,登上权力巅峰的屋大维在晚年接连受挫:追求血缘继承失败、放逐独生女、边境精锐军团葬身日耳曼森林......相比他的“干爹”,屋大维身上的传奇色彩和英雄光环总体而言并不那么耀眼。一个较为朴素的、历史定性不那么明确的屋大维,可以提供给文学家很多值得挖掘的人性侧面。在《奥古斯都》里,威廉斯为我们展现作为儿子、养子、友人、政敌、弟弟丈夫父亲、元首等的屋大维,这些身份聚拢在“奥古斯都”的威名下,拼成了这个璀璨而易碎的假面。

  当然,《奥古斯都》塑造的并不仅仅是屋大维一人,在通过不同人物视角讲述屋大维生平的同时,站在现代知识分子立场,威廉斯给予了讲述者本身足够人文关怀。比较值得一提的有屋大维娅和尤利娅的塑造。屋大维娅和尤利娅作为女性,虽然贵为“皇姐”和“公主”,但在那个遥远的古代帝国里是沉默、备受束缚甚至逆来顺受的,虽然有记载称她们聪颖博学,但似乎并没有多少记载其言论观点的著作传世。于是,威廉斯试图通过想象为其发声。在归隐韦莱特里之前,屋大维娅写给弟弟屋大维的信深情沉重,它记载着一名知书达理贵族女性委婉但却极具分量的控诉,控诉不幸的政治联姻,控诉古罗马公众生活中女性受到的奴役和压迫。尤利娅的情况类似。威廉斯花了大量笔墨编写尤利娅的潘达特里亚书信集,肯定了尤利娅对性与爱的追求,赋予了这些不幸的女人懵懂主体意识,令其在精神感受自由带来的释然与快慰。屋大维的剖白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回首往昔,借老皇帝之口,威廉斯充分利用了前文的铺垫,对奥古斯都的人生做了升华。年轻时,人们将生活视作历险;中年时,人们将生活视作悲剧;晚年时,人们将生活视作喜剧。奥古斯都以喜剧演员自居,在生命的尽头,他终于能够放下他的“小罗马”,直视那无畏蓝色眼眸,将自己献祭。

  威廉斯的《奥古斯都》满载诗情温柔,他的细节描述与史实有出入,这无妨;他的人物塑造有美化嫌疑,这无妨。罗马帝国早已寂灭,想象无过,人性永恒。

  《奥古斯都》读后感(二):逝者只活在我们的身上——关于《奥古斯都》

  本文以稍微不同的面貌刊于《书城》杂志2018年5月号。

  郑远涛

逝者只活在我们的身上。如果我们不再想到亚历山大和恺撒、维吉尔和但丁,他们便形同乌有了。

  ——让·端木松(Jean d’Ormesson)《帝国的光荣

I.

  史学家苏维托尼乌斯担任过哈德良皇帝的侍从秘书,能查阅皇家档案。他的《罗马十二帝王传》里,记载着比哈德良早生一百多年的奥古斯都的生活习惯:“冬季,为了保暖,他穿四件内衣和一件厚托加,此外还穿一件贴身背心、一件羊毛背心,用裹布裹大腿小腿……即使在冬季,他也忍受不了太阳光;若不戴上宽边的帽子,他从不到外边散步……他乘轿舆旅行通常要在夜间,要走得不快不颠……如果走海路可以抵达目的地,他更乐意乘船”(商务印书馆,张竹明等译)。

  这个孱弱的人一生六次病情垂危,而最终活到76岁,开创了帝国时代下的罗马和平(Pax Romana)。从他开始,罗马帝国以二百年的相对平稳繁荣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历史。爱伦·坡《致海伦》诗中有名句“希腊的光荣,罗马的伟大”(...the glory that was Greece,/And the grandeur that was Rome.)——罗马从语言文化、政治法律架构建筑形制,具有至今不衰的影响力。英文(及欧洲各国语言)里,八月依然是“奥古斯都月”(August)。

  奥古斯都(公元前63—公元14)原名屋大维,是尤利乌斯·恺撒的甥孙,大约是比耶稣早两代的人。恺撒被刺死后遗嘱启封,指定身在海外的屋大维做养子,继承他的名字财产,使18岁的屋大维得到平步青云际遇。然而当时的罗马共和国已经处于穷途末路。在约翰·威廉斯获得197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历史小说《奥古斯都》中,晚年屋大维对一位身居大马士革的学者友人如此概括道:

尤利乌斯·恺撒登上权力之巅的那个世界,其腐败超乎你的理解。不出六个家族统治着它;罗马统治的城镇地区、行省无不贿赂成风,各人中饱私囊;借着共和国的名义传统伪装,在权力、财富与名望之路上前进的习以为常手段,是谋杀、内战与无情镇压。

  有志结束内讧、一统山河的恺撒,公元前44年就任“无冕之王”的终身独裁官一职。早已不满的一些元老院贵族成员集体秘密策动,在议政厅刺杀了恺撒,并以弑暴君者自命,鼓吹恢复共和。屋大维带着数名亲信冒险返国,以恺撒继承人为号召募集军队,几经波折,于次年八月当选执政官,十一月与安东尼、雷必达效法恺撒当年的三雄同盟,组成“后三雄同盟”,用恐怖手段整肃了反对势力。前42年,屋大维、安东尼联军在腓立比之战击败刺杀恺撒的主谋布鲁图斯、卡西乌斯。这一胜利,在屋大维临终撰就的自传神圣奥古斯都功业录》中提到一句:“十九岁时,我用私人财产自行组建军队,用它来使派系之争横行的共和国恢复了自由。”

  腓立比之战后,屋大维与安东尼协议一人统治西方,一人统治东方。前37年,安东尼与恺撒从前的情妇、埃及女王克莉奥帕特拉结婚。前31年,矛盾激化的屋大维、安东尼及埃及女王在亚克兴进行海战,安东尼一方战败,次年在埃及自杀。屋大维·恺撒终于成了罗马世界的主宰,时年33岁,与亚历山大大帝离世时同龄。

  罗马人古昔的历史使他们怀有厌恶国王的传统心理。所以,尽管有了至高无上权威,屋大维并未因循其舅公恺撒的先例而就任独裁官,却在前27年宣布恢复共和政体,并接受元老院奉上“奥古斯都”(至尊者)的称号。前23年他接受保民官职位,总揽民政大权。前2年,又得到“祖国之父”(Pater Patriae)称号。历史上,奥古斯都创立了元首制(principate),依然保留元老院,但自己以“第一公民”(princeps)的地位,在共和国架构上运筹帷幄。元首制一般被认为是披着共和制外衣君主制,所以中文将奥古斯都称为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也有道理。其实,被翻译成“皇帝”的拉丁文词语imperator源于动词“命令”、“号令”,起初只是军队总指挥官在凯旋后领受的头衔,有时译为“大元帅”或音译为“英白拉多”,后来才逐渐演变为“皇帝”的专称。

  取得和平后,奥古斯都的治理堪称贤明。他在阿格里帕等亲信副手的辅佐下,裁减军队,普查人口,赈济粮荒,改善法治改革财税制度,还兴建了神殿、广场、公共浴场等大型建筑(他自豪地说过他将泥土堆起的罗马变为一座大理石之城),其中有不少遗存至今。他素喜文艺,通过另一位生死与共的早年朋友——诗人梅赛纳斯牵线,奥古斯都与文采炳焕的维吉尔、贺拉斯、普罗佩提乌斯、奥维德诸位结下友谊、予以赞助,造成了一个文学盛世,涌现出《埃涅阿斯纪》《农事诗》《爱的艺术》等传世之作

  对国外,奥古斯都创立常备军,以军事扩张行动抵御“野蛮人”,保卫领土安全。他派继子德鲁苏斯与提比略用多年时间,带兵深入日耳曼边疆地区,从莱茵河推进到易北河。德鲁苏斯死于前哨。公元9年,瓦卢斯率领的三个罗马军团在日耳曼森林遭当地部落伏击,全军覆没,对罗马军力挫伤不小。

  奥古斯都中晚年为继承人问题苦恼。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他深爱的女儿尤利娅。为了传位,他先将尤利娅许配给他姐姐的儿子马尔凯鲁斯,后者英年早逝。不久,他又令尤利娅嫁给他宠信的阿格里帕,若干年后,阿格里帕也撒手人寰。他打算传位给两位外孙(尤利娅跟阿格里帕所生的孩子),他们亦青年夭折。他比较青睐的继子德鲁苏斯同样如此。他让尤利娅嫁给他深深不喜的继子提比略,可能也带有让外孙继位的用意,但这愿望也落空了。命运接二连三给他打击,尤利娅通奸事发,他只好用亲自制定的法律惩罚女儿,处以流放,并将皇位传给了性格阴郁的提比略。

II.

  近代文学和电影里的奥古斯都形象,深深受到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影响。在《尤利乌斯·恺撒》和《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中,莎翁把奥古斯都刻画成一个虚弱胆怯却工于心计的人物,让他以近乎反派的面目,衬托出安东尼的血性冲动激情洋溢。【注一】近至2003年罗杰·扬执导的电视电影《奥古斯都》里,罗马帝国的开创者依然不近人情。约翰·威廉斯的《奥古斯都》,大概是这个历史人物迄今色调丰富、最具心理深度的一幅文学肖像。

  在这部小说的作者按语里,威廉斯区分了小说之真与历史之真。什么是小说之真(truths of fiction)?他未作阐述,大约是希望用作品辨明。尤瑟纳尔写过一篇极有见地的随笔《历史小说中的语调话语》(“Ton et langage dans le roman historique”),指出我们并不知道古希腊或古罗马的人如何谈话。她以自己作品《哈德良回忆录》写到的一件史实举例:疾病缠身的哈德良皇帝向一个医者索取毒药欲了断,医者因无法拒绝而自杀。尤瑟纳尔认为,假如她将这一段的行动与对话直接写出,就会“陷落到虚假之中,陷落到情节剧或单纯的模仿之中”【注二】。我们知道,她选择了以书面化、端庄雍容的托加体来让哈德良讲述自己:“这并非要模仿恺撒和塞涅卡或者后来的马可·奥勒留,而是为了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个尺度,一种节奏……”。《哈德良回忆录》即是假托为哈德良写给隔代继承人马可·奥勒留的一封长信。

  约翰·威廉斯的《奥古斯都》与尤瑟纳尔的随笔同样发表于1972年,所以他大概事先没有读到此文。不过他研究如何以罗马背景写小说,很可能看过《哈德良回忆录》。依古典学家丹尼尔·门德尔松(Daniel Mendelsohn)的看法,《奥古斯都》的书信体形式参考了桑顿·怀尔德(Thornton Wilder)叙述恺撒遇刺前夕种种的历史小说《三月十五》(The Ides of March)。但细究文本,《三月十五》叙事上环环相扣紧迫感,迥异于《奥古斯都》的时空跳跃,以及常出现追忆往事的舒缓语调。威廉斯自己是这么说的:“……我不想让这小说的语调历史化。这些人对于我很真实,像同时代人一样。”他表示对好莱坞电影般的历史叙事没有兴趣,而希望获得一种切近感(immediacy)。古罗马注重筑路,邮政发达,受过教育的罗马人都喜欢写信,西塞罗平均一天写的信札更多达十数封。书信的私密性与对象性,使它成为披露内心方便工具,于是,威廉斯想到用它做接入点,让我们窃听罗马男女心声

  说是书信体,其实小说中除了信件还包括回忆录残片、政令军令、日记、手谕和传单、匿名打油诗等。前述尤瑟纳尔的文章认为,传世的“亚文学资料……没有经过文学不可缺少的过滤和剪接”,是“来自历史的声音”,因而珍稀、效果难忘。威廉斯那些亚文学资料大多出于杜撰,但他写得最好的地方都如同口技模仿一般,栩栩如真。叙述的声音既有奥古斯都早年的几位亲信,也有其政治对手西塞罗、安东尼、埃及女王,更有奥古斯都的妻子、情妇、女儿、幼年保姆,乃至文学名士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等,各人语气大致做到互不相同。深得皇帝倚重的将军阿格里帕也许文才有限,开场白的笔调略带浮夸拖沓,但他将历次重大战役娓娓道来,依旧动人;雄辩家西塞罗贵为一代高士,谈及房产还是不禁露出市侩嘴脸;贺拉斯做了战场逃兵,写给父亲的家书诚挚而沉痛,一如他哀悼早逝的维吉尔之时。威廉斯的文字向来明晰实在、不枝不蔓,本已上承古典作家的风格,这次写罗马,有时用上模仿拉丁文的对偶、排比修辞,或从句套从句兼有倒装的句法(可惜某些地方经过翻译已看不出原本特色),更添逼真之感。

  结构最能证明一部长篇小说的功力。《奥古斯都》前承序幕,后接终章,主体分三部,三部都用数页一篇的小片段连缀,主题上处处此呼彼应,如同精巧的罗马镶嵌画。第一部写主人公由18岁无知少年演变为33岁世界之主,属于公共生活,大体是成就史。第二部触及他夫妇关系的疏离冷漠、女儿的沉沦、挚友和拟定继位人的纷纷谢世,属于私人生活,大体是失败史。威廉斯借鉴《三月十五》的多声部书信体(polylogic epistolary)拼贴手法构成了这两部。

III.

  然而《奥古斯都》卓尔不群的地方,主要在于40页(中译本页数)篇幅的第三部。据苏维托尼乌斯记载,临终前不久,奥古斯都乘船沿海岸航行,去了他位于卡普里的别墅和那不勒斯。威廉斯利用这段旅程,在第三部让皇帝给远在大马士革的学者友人写一封信,吐露他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心声,也道出他对人类本性与罗马命运的沉思。如果我们将这部小说视为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则作者的大胆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第一、二部始终以旁人的角度谈论奥古斯都,最多偶尔有封信是写给他的而已,屋大维在权力之路上前行的每一步抉择究竟如何,我们只见表面的言行、旁人的判断,常难以窥知主人公内心,况且作者片断式的叙事也有意对一些历史疑团留白。读者的求知欲助长悬念,对第三部的期待会越来越大。换言之,奥古斯都本人姗姗来迟的“现声”要求作者拿出极高水准的表现,方不负第一、二部的苦心铺排。这40页的人生回顾与哲理思索深沉耐读,值得与《哈德良回忆录》并观。

  这封书信开头很平淡,起于家常的闲话。皇帝感谢尼古拉乌斯寄给他椰枣(奥古斯都喜食椰枣属于纪实):“你这么好,一送就送了多年。”他谈起他应付预备接掌权力的妻子和继子而做的安排,谈起四份归档封存的文件——遗嘱;葬礼的程序;帝国的现况;以及他预备刊布天下的、毫无个性的自传。这位年逾古稀、面前只剩死亡一件大事的老皇帝,终于有了“一个无牵无挂的假期,不会感到尚有事情未办”,轻松地说出“我其实已经放弃了我的权力与我的世界”。自此他卸下政治家的伪装向朋友剖白,方显真实可信。【注三】

  约翰·济慈在书信中谈诗艺,提出negative capability这一内涵复杂而难以翻译的概念,其要义之一接近佛家的“无我”,也就是一种消释自我、化己身于众人的能力,济慈认为,莎士比亚作品包含各种个性、却不泄露作者个性,其秘诀就在于莎翁具有这样的才能。《哈德良回忆录》写主人公的权力之路那一章叫做“Varius multiplex multiformis”,洪藤月译为“千变万化,多面玄机”。世事多变,世相无常,在约翰·威廉斯笔下,屋大维必须抓住偶然出现的种种机会,以灵活善变的身段来赢取优势。回顾一生,他自嘲地说“像一副总在演戏的可怜皮囊,他领会到自己演过的角色太多,以至于不再有本人可言。”

  分析这封长信,不难发现威廉斯建构皇帝思路的手段是不断的否定与联想,常以否定前一个结论的做法,来让思维得到扩展与延伸,从而消解二元对立、执于一端的偏见,以此抵达更深刻而普遍性的思想,对人类命运的悖论发生惊奇。尤瑟纳尔曾经对福楼拜书信的一句话念念不忘:“众神已灭而基督未显,从西塞罗到马可·奥勒留,有过一段唯有人存在的独特时间。”受到这个宗教淡出的时期吸引,她决心写出《哈德良回忆录》。威廉斯的题材也属于同一时期,因此,他小说中的奥古斯都同样流露着当时哲学盛行的怀疑主义思想:

少年不认识自己的无知,这是幸运的;因为如果他认识,就不会有勇气去养成隐忍的习惯。也许是血肉之躯的某种本能预防了这样的认识,才让男孩可以变成男人,用一生来看见自己生存的荒诞。

  屋大维回忆自己接到尤利乌斯死讯的那天下午,在野地上独行、思索,忽然精神大振,明白命运给他的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机遇。他的性格变得内敛而隐秘,与朋友疏远,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命运是改变世界,他首先得改变自己。如果他要服从命运,他就必须在内心找到或开创一块坚硬而秘密的地方,这里无论对他自己、对别人、甚至对命运要他重塑的世界都漠不关心——重塑的依据并不是他的个人愿望,而是他在重塑过程中将会发现的一种本质。”

  屋大维封闭了内心深处,拥抱了他认定命运指给他的权力之路。他生前已被敬拜为神,但他始终知道“我是人,和多数人一样愚蠢荏弱”,他自知如此,所以知道别人的弱点,这种知晓是他“权力的源泉之一”。他惋惜诸位朋友的早逝,又觉得他们死得正当其时,而自己二十年来的人生是枉费的。他开疆守土,身为世界的辖治者,却认为自己备受辖治。

  写小说也写诗的威廉斯,在第二部虚构了贺拉斯对作诗的看法:

我受到某种强烈感情驱使的时候,就决定作诗——但我会等,等到这感情强化为一个决心;然后我会构思一个终点,尽可能简单,让感情可以向着它演进,虽然我经常不知道它会如何演进。然后我写起诗来,用上我能使唤的不拘什么手段。得向别家借的,我尽管借。得凭空虚构的,我尽管虚构。我运用我了解的语言,不逾其规矩。但关键在于:我最后发现的终点,不是我起先构思的终点。因为每一个解决都会引起新的选择,每做一个选择又会造成新的问题,得为它们找到解决,如此往复不已。诗人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诗走到的地方永远感到惊讶。

  这里描述的诗之形成,隐喻着政治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道路的不可预知性。恺撒遇刺后的群情激昂之时,屋大维和伙伴们将“复仇”构思为终点,向着它行动,然而在曲折的历程中一步步发现了少年心懵懂未知的真实世界,对自己抵达的地方感到惊讶。现在,人生终点将近,奥古斯都蓦然回首,醒悟到治国的成就转瞬即逝,惟有艺术能够长存。他认为“世界是我的诗……一首很快会过时的诗。”他没有信守对维吉尔的承诺,出版了诗人未及完成的《埃涅阿斯纪》(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歌功颂德之作),因为他深信,这部诗篇会在“时间毁掉罗马”之后保有生命。

IV.

  《奥古斯都》之前,威廉斯是个写本土题材的美国小说家,之后,他一度倾力于未竟之作《理性的沉睡》(The Sleep of Reason),那也是美国题材。罗马于他本属偶然。1960年代初,作家同行莫顿·亨特将其著作《爱情的博物志》清样呈给威廉斯阅览,两人闲谈时,亨特不经意提及书里的一段掌故:奥古斯都向来宠爱他的独女尤利娅,无奈尤利娅触犯了父亲的通奸惩处法,奥古斯都只好将她流放到孤岛上,至死未再相见。是这个父女恩怨故事,吸引了无意写历史小说的威廉斯开始查考百科全书。随着资料越搜寻越多,他卷入了罗马的世界。父女关系是威廉斯的出发点,也是作品最终感人至深的一点。

  作者简约的文笔并没有着力描绘罗马风情,他写得最详实的场地(locales)并不是国都里朴素的皇帝私宅、奢华的浴场、众声喧哗的元老院,却是尤利娅打发残生的海边,和皇帝作最后航行的海上。尤利娅与皇帝在盛年都无权“退隐”(本书关键词之一),各自都逃不出对罗马的责任(第三度被安排嫁人之际,尤利娅辛辣地对父亲说:“所以我为了罗马的快乐,要再做一次生崽的母猪。”)。最后,威廉斯让两人超脱于罗马之外来鸟瞰罗马。在临终的长信中,奥古斯都承认了自己对权力的爱;在荒凉的流放地,尤利娅同样说自己作为阿格里帕之妻,学会了寄情权力的快乐,哲学家说权力虚无,她认为那是因为他们像阉人不懂女性一样不懂权力。但是掌权的女性“不能如同男子那样公然以它为荣……她只能集多人于一身,来掩蔽她的攫取和荣耀”。尤利娅列举她一生向世界散布过的诸般形象,遥遥呼应着她父亲那种“一生演过许多角色”的自觉。父亲早已不认女儿,但血脉相传中分明有性格的延续。

  《奥古斯都》显示出作者对史料编纂学的兴趣。晚年梅赛纳斯与《罗马史》作者李维通信,梅赛纳斯一边捕捞微茫的记忆,对某些问题却不欲多谈,且有一次责备李维提问时流露的道德化倾向;尤利娅写着无人会读到的手记时,意识到她的历史形象将会是通奸者,背负种种被夸大的罪名,“但是历史将不会知悉真相,就算历史有过能知悉真相的时候。”小说对历史记载的完整、客观、真实,多有反讽的质疑。

  据威廉斯写来,尤利娅的情人尤卢斯·安东尼(奥古斯都从前的对手马克·安东尼之子)密谋政变事败,尤利娅涉嫌其中,本应以叛国罪被处死,奥古斯都动用通奸法来处理,已经替她掩盖了更为重大的罪名而网开一面,至少保全女儿的性命。在最后的航行途中,他牵念尤利娅,想到女儿曾被软禁的岛屿就在附近海上,一个他也许能眺望到的地方。而在手记的省思中,尤利娅认为奥古斯都的情妇、那个当年被她轻视过的特伦提娅,也许是唯一在离丧之时安慰过她父亲的人。这些份属隐私的细节当然不见于史籍,威廉斯熔虚构于事实之内,用“可能发生的事”补缀了语焉不详的、为尊者讳的史料(“已经发生的事”)【注四】,写出父女之间互有眷念和负疚的感情。正是这女儿令一生极其内敛隐忍的奥古斯都尽露脆弱,可亲可悯。

  苏维托尼乌斯说奥古斯都:“女儿的堕落使他无颜出席元老院会议,他写了一封信把这事书面通知元老院,由一名财务官宣读”。到了威廉斯笔下,奥古斯都却是亲自前往元老院致辞,要求惩处他女儿的。这里作者偏离历史,可能是为了插入一篇屋大维童年保姆的口述,这老妪在参观罗马城时路遇奥古斯都并且和他相认,奥古斯都坚持要保姆用她当年给自己起的小名喊他“大维”(Tavius),使我想起《红楼梦》中元春省亲时怎样对待弟弟宝玉:“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近前,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一书以身体之接触、一书以呼名来白描,而同样表达出纯真的感情如何突破礼法。这么一写,给奥古斯都平添了人性温度,因此他出于情势采取的杀戮和放逐才更加教人唏嘘。老保姆口述是小说第二部的首篇,交谈中,屋大维无端发出感慨:“我给了罗马一种自由,只有我享受不到它。”感到困惑的读者,要等到百余页之后才会从奥古斯都本人笔下得知,那天他是要走进元老院去公布女儿的淫行,要求会众判处尤利娅流放。口述一节的预叙构成尤利娅命运的伏线,见出小说笔法之细。

V.

  “鉴古而知今”,这话有点一厢情愿的成分。历史进程中相同的主题是会反复演出,周而复始,但由于人类文明从相对简单越来越趋向复杂微妙,借古人的铜镜并不能完全认清我们这个世界。希尔茨(Charles J. Shields)在《洛杉矶书评》访谈【注五】中认为威廉斯所写的罗马隐喻着美利坚帝国;用罗马比况美国其实是出于美国人的惯性想象,因为美国传承欧洲文明而开创“世界主义”的新局,颇似罗马之传承希腊,连美国国会参议院(Senate)也沿袭了元老院的名称。去年《华盛顿邮报》仍有文章把当今美国与罗马共和国末年相比较。但不该忘了,威廉斯在写作过程中提醒自己“不要身披托加袍的亨利·基辛格”。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常遭误解,甚至被庸俗地解释为“历史好比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仿佛历史理应根据当前的主观需要而被涂抹或歪曲。值得注意,contemporary(当代的)一词源于拉丁文,以con(一起、共同)与temporārius(时间的)合成,本来指“共属一个时间的”。由此,柯林伍德(R. G. Collingwood)在其经典著作《历史的观念》中写过这样一段(笔者自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共时史(contemporary history):这话并非落在词语通常的意义上,即当代史意味着离当代人最近的往昔的历史,而是落在严格的意义上:即一个人实际处事行动的时候,对事情具有的自觉意识。历史因此是活生生的心灵的自我觉知。盖即便史学家研究的事件早已发生于遥远的往昔,也惟有它们在史学家的心灵中发生震颤的情况下,它们才作为历史得到理解(historically known)。

  然而心灵为何震颤、如何震颤,又多么因人而异!时代、际遇、性情,都给历史往事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各各不同的因缘。如果我们且将态度严肃的历史小说作者与史学家相提并论,那就可以说,约翰·威廉斯着重奥古斯都和女儿的故事,恰好体现出上述心灵震颤的私人性。作者青年从军,在亚洲体验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在美国校园里经历了冷战时代的种种社会政治危机,他笔下的奥古斯都念及“野蛮人在等待,而我们在温柔乡中日益虚弱”,既是入情入理的写实,同时不难令读者感到20世纪中叶西方知识分子的忧世之叹。(在我们的世纪,新出现的文明危机给个人心灵投下不一样的阴影,令《奥古斯都》的“野蛮人在等待”一语似乎有了新诠。)威廉斯一生四次婚姻,有多个子女和继子女,出版《奥古斯都》前一年,他和从前的学生南希结缡,两人相伴终老,这小说便是献给南希的。在终章,弥留之际的奥古斯都对李维娅说道:“我们不必原谅我们自己。这是一场婚姻。它比大多数婚姻都好。”我感到(尽管属于臆测)这几句总结有点平反的意思:他前一本书《斯通纳》中的妻子形象贫乏可厌,令读者的同情倒向丈夫一方,而到了年近半百创作《奥古斯都》时,可能因为个人的幸福促使作家的视野趋于全面,他对两性关系的描写也更接近男女平等。

  年迈的皇帝最后一次海上航行结束前,威廉斯插入一件苏维托尼乌斯记载的史事:从埃及亚历山大港行驶来的一艘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全都身着白衣,头戴花环,焚着香”,向带来和平的奥古斯都致敬。皇帝深感安慰。因此,在致友人书信的结尾,他一改先前濒临绝望的思路,重新肯定了自己的一生:

罗马不是永恒的,这无妨。罗马将会沦陷,这无妨。野蛮人会来征服,这无妨。曾经有过罗马的一瞬,它将来不会完全死灭;野蛮人将会变成他征服的罗马;那语言将会驯服他粗野的土话;他毁掉的景象将会在他血里流淌。盐海不舍昼夜载着我这孤舟浮沉,在和它一样不知止息的时间里,那代价是无有的,小于无有。

  曾经出现的事物将来就不会完全死灭——当野蛮进逼时,这不失为一条希望之路。

  ——2018年春节写于美国旧金山

  注释

  一:莎士比亚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参考了偏颇的古代史料,而史料偏颇的根源在于安东尼跟屋大维敌对那些年互相攻讦的宣传战,参见戈兹沃西(Adrian Goldsworthy)所著传记《奥古斯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陆大鹏译)导论部分。

  二:赵坚译文,收录于《尤瑟纳尔研究》(漓江出版社,1987年)。赵译的标题有所不同,是《历史小说中的语言与笔调》。

  三:写完此文方才读到评论界泰斗勒内·基拉尔(René Girard)在《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一书阐明的观点:他认为小说的结尾是真实的神殿,主人公往往在结尾完成忏悔,回归真实,所以“真正伟大的小说都诞生于这个至高无上的时刻,并且又返回这个时刻,有如整个一座教堂,既以祭坛始,又以祭坛终。一切伟大的作品,其构成都仿佛大教堂。”《奥古斯都》也许算不上伟大的小说,但是它的结构突出了结尾第三卷,主人公在那里脱离了其他人物的中介,娓娓告白,见自己本来面目,恰恰符合基拉尔有关结尾真实性的标准。

  四: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九章有个著名论断:历史学家和诗人的区别在于前者记述已经发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诗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诗倾向于表现共相(universals),而历史倾向于记载殊相(particulars)。在《奥古斯都》小说中,作者用想象力充实了“可能发生的事”来凸显共相。同样为了突出共相,他“改动了几件事的次序”(作者按语),例如屋大维早年亲信萨尔维迭努斯(Salvidienus)将军之死,从公元前40年秋季被前移至后三雄同盟初立的前43年,以加强小说中背叛与纯真丧失的主题。

  五:舒尔茨接受访谈时正在撰写约翰·威廉斯的首部传记,他认为这部小说的力量很大程度来自understatement(轻描淡写),我觉得一语中的。

  (郑远涛是《奥古斯都》的中译者,先前还译过多部历史小说,包括玛丽·瑞瑙特的亚历山大三部曲、张爱玲的《少帅》等。)

扫码进入可查阅本书电子地图。文景有心,制作了连英文原版都不曾刊载的参考地图,但由于目前的出版限制无法印在书中,请见谅。

  《奥古斯都》读后感(三):奥古斯都:为国家的一生

  约翰·威廉斯轻轻披上类型小说的外衣,大步迈入严肃小说的轨道,不让读者躺在沙发上慵懒地放松,刺激他们追随主人公一层又一层更深地思考。《屠夫十字镇》没有西部世界野性的英雄主义,有的只是对非理性的怀疑与荒诞。《斯通纳》中的大学也不是戏谑和八卦,只是一个并不成功的英语文学教授对自己生命的经历与思考。如今来到了历史小说《奥古斯都》,古罗马最伟大的元首之一,应该有刀光剑影,爱恨情仇,君临天下的情怀与野心,阴谋与伟业,结果呢,主人公竟然在小说十分之九的篇幅后才正面出场。

  首先要明确“奥古斯都”的称谓,前27年之前称他为屋大维,前28年他被元老院赐封后称为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一般不单称“恺撒”,以免和他的舅公尤里乌斯·恺撒混淆,但是他继承了“恺撒”的尊号,所以马克·安东尼才说“他本来无足重轻,只亏了他有权使用那个名字”。

  小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屋大维在恺撒遇刺后集结军队,与马克·安东尼和雷必达组成后三雄同盟,平定内乱,打败政敌,获得显赫权力的故事。第二部分聚焦屋大维的妻子、继子和女儿对权力的攫取,以及贺拉斯、维吉尔、奥维德等文人的来往。第三部分是晚年屋大维写给好友的自叙,回顾并反思自己的一生。

  《奥古斯都》采用采用书信和回忆录交替的形式,必要时刻引入第三方视角进行补充,多重视角丰富了叙述角度的表达。书信能够聚焦当下紧张激烈的情势变化;回忆录能够站在较远维度审视总结,避免了单一时间的局限。多人的书写,得以深入每个人物内心,从不同侧面勾勒一个事件的不同面貌。

  小说启幕于尤里乌斯·恺撒向屋大维母亲阿提娅致信将他收养为法律上的儿子,拔擢他为骑兵统帅的想法。终身独裁官恺撒提到马克·安东尼对收养的阻拦、西塞罗的算计和为屋大维介绍的三个朋友:阿格里帕、萨尔维迭努斯和梅赛纳斯。

  故事正式从阿格里帕公元前13年的回忆录开篇,起笔就写了亚克兴角战争的震撼和马克·安东尼的自杀,回忆的底色是昂扬振奋的基调。这看似闲笔,却是屋大维击败政敌,获得绝对权力最后一场战争。但目前一切才刚刚开始。当屋大维突然接到恺撒遇刺的消息,“复仇”就成为年轻屋大维的生命主题。复仇谈何容易!这是几股政治力量的博弈,赢得人心,才能赢得道德;终结内乱,才能赢得人心;掌握军队,才能终结内乱。此时屋大维只有19岁,还有10年才有资格竞选执政官——由元老院任命共和国级别最高行政长官。刺杀恺撒的共和派声称刺杀独裁暴君是为了保护共和国,因为恺撒将独裁官头衔作为巩固自己长期权力的基础。但恺撒之死也引起了几大巨头觊觎权力的蠢蠢欲动,罗马面临分裂的危险,这样的代价无疑比独裁更大。

  小说第一部聚焦几派势力众生杂沓的声音:阿格里帕、梅赛纳斯等随众对屋大维的忠心耿耿;马克·安东尼对权力的虎视眈眈、对屋大维的轻蔑,以及与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的柔情;元老院西塞罗代表的共和派对屋大维的拉拢…为了罗马大局的平定,年轻人必须学会隐忍,斡旋在各个势力之间,趁机聚拢人心,扩充军队。屋大维必须随时更换不同的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不断上演结盟与背叛的戏码,让朋友捉摸不透:

  他向西塞罗等共和派示好,与安东尼为敌,派兵拯救刺杀恺撒的迪基姆斯,并顺利破例让元老院选举自己为执政官;他联合最大的对手安东尼和雷必达组成后三雄同盟,又在罗马彻底清算共和派政敌;屋大维在腓立比打败刺杀恺撒的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在海上打败政敌小庞培,然后转手剥夺同盟雷必达的军权,在亚克兴角打败与克里奥帕特拉结盟的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此时屋大维的势力达到煊赫的鼎盛。他返回罗马的时候,离他的34岁生日还有一个多月,这一年他将第五次担任执政官,同僚是好友阿格里帕。和开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一部结尾写到亚克兴角之战后没有凯歌高奏,有的只是死一般的寂静,也许在那时屋大维就已经触摸到权力的荒诞。

  小说第二部聚焦屋大维的家人和文人墨客的故事,通过屋大维女儿尤利娅流放时的回忆、屋大维妻子李维娅和继子提比略的来往信件,展现出这三个人对权力的蠢蠢欲动。屋大维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他希望借助婚姻让自己挑选的继承人成为女婿,效仿恺撒立法收养为子。但是他先后许配给尤利娅的马尔凯鲁斯、阿格里帕都去世了,最后屋大维只能选择他最不欣赏的继子提比略。

  尤利娅的在公元4年的手记是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虽然她的婚姻是父亲的政治工具,但她有自己的意志,发出独属女性的声音。她从无知到渐渐尝到权力的滋味(哲学家说权力虚无,她认为那是因为他们像阉人不懂女性一样不懂权力),用女性的身体结交众多情人,连奥维德都为她写诗,最后倾心马克·安东尼的儿子尤卢斯·安东尼。但是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提比略安插在尤卢斯·安东尼身边的密探,揭露了他们密谋颠覆提比略的阴谋,而提比略打算通过向元老院揭发这个阴谋,架空屋大维,借此处死尤利娅等人。屋大维清楚,如果这样连自己也无法保护女儿。念及父女之情,屋大维仅仅因为通奸罪将女儿流放,掩盖了政变的罪名。他称呼女儿为“小罗马”,足见对她的疼爱。可是为了罗马,他必须让小罗马离开,永不再见。父女关系是威廉斯的出发点,也是作品最感人至深的一点。

  小说欲扬先抑,名为奥古斯都,第一二部分却迟迟不让奥古斯都出场,最多通过其他人的侧写展示出屋大维的只言片语,吊足读者胃口。这就需要作者有足够的笔力,让第三部分奥古斯都的自叙成为压卷的总结之词。威廉斯有这样的功力。

  第三部分是屋大维长达四十页的自叙,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屋大维对尼古拉乌斯的信起笔轻快,回忆起好吃的椰枣,看得出屋大维轻松的心思。在游艇上从奥斯提亚扬帆到卡普里,是与友人的晤谈。屋大维回忆这一生经历过的重大事件、交往过的重要任务,如今敌人、友人、亲人已经死了大半,只有自己留下面对荒诞。屋大维忆及政敌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会显露出珍贵的人性:忆及选择阴鸷的提比略成为他的继承人,也是因为“残忍在皇帝身上是比软弱或愚蠢要轻微的缺点,因此我将罗马遗留给提比略的恻隐与时间的偶然”。

  屋大维将自己的人生总结成三个阶段:“不知未来的年轻人,将生活视同于史诗中的历险,期间他将会试炼并证明自己的力量,从而发现自己有不死之身。中年人…懂得了无论他自己力量多大,也抵不过偶然的势力与他名之为众神的自然规律,也懂得了自己终有一死。然而晚年的人…他的各种胜利与失败不是战胜了势力的英雄,也不是被势力摧毁的主人公,像任何一副总在演戏的贫乏可怜的皮囊,他领会到自己演过的角色太多,以至于不再有本人可言”。

  从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的少年,到触碰命运局限的中年,到丢失真实自我的老年,屋大维一步步接近的是权力之荒诞的感受。之所以荒诞,是因为手握权力,非但不能任意而为,反而必须隐忍以承担责任。隐忍,就是奥古斯都一生的主题。

  少年不认识自己的无知是幸运的,如果他认识,就不会有勇气去养成隐忍的习惯。平定政敌的内乱,牺牲亲人的感情,结交文人墨客,挑选罗马的继承人,他必须带上不同的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都只有一个终极目的:为了罗马。

  随着旅程的进行,从埃及亚历山大港行驶来的一艘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对他致意,感谢他为罗马带来和平,屋大维不再感到权力之荒诞,他甘愿为国家隐忍一生,罗马的成就,正是昭告着他的成功:“我一生带来的恩惠大于伤害。若干年之内,每个重要的意大利城镇、每个殖民地、每个行省,都将受惠于罗马的秩序,拉丁语和罗马的制度。曾经有过罗马的一瞬,它将来不会完全死灭;野蛮人将会变成他征服的罗马;那语言将会驯服他粗野的土话;他毁掉的景象将会在他血里流淌。”

  屋大维站在生命的尽头回望,顿悟那些看似不可预料的转折,其实都映照着同一个主题:这个年轻人的命运将与罗马的命运重叠。向刺杀恺撒的凶手复仇,是为了罗马;打败背叛的政敌,是为了罗马;传布拉丁语、订立制度、建立法律,是为了罗马;乃至,他违背好友维吉尔的遗嘱,没有毁掉未完成的《埃涅阿斯纪》,也是为了保留罗马永恒的艺术荣光——他关于罗马基业的诗篇无疑会比罗马本身生命更长。

  《奥古斯都》读后感(四):“我们全都会习惯自己的人生”

  约翰·威廉斯,1994年去世的美国作家,随着2012年左右那本《斯通纳》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畅销,而被很多读者熟知。到了2018年,他的中译本终于出到了第三本——讲述屋大维·凯撒的《奥古斯都》。

  他对我而言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作家,因为我总是一口气读完了他的小说,用废寝忘食来说并不夸张。看到威廉斯在一个采访中自己说:“读书读不出快感来,那也太蠢了。”是了,“读书直接与快感联系,而不是直接联系知识,或者费解的事情,或者话语的结构和迷宫。”

  他的小说哪来的这抓人的快感呢?也许是因为威廉斯拒绝了空泛或者虚无的指涉,他写的是“经典”的书——并非为了带领读者体会他们也许终究不会体会到的一种生活,一种感情,而是寻找每个人都会在感情上共通的东西。

  在《斯通纳》里是一个冷漠笨拙的大学教授,但在冷漠中有一种对自我的坚守:“深夜里辗转反侧的你在这本书里也许会明白,什么会让你真正快乐,你知道自己不想虚度一生,希望为人类做出贡献,希望能一直坚持一些东西。”

  一颗石头美国人的一生——《斯通纳》

  在《屠夫十字镇》里是一个少年总会幻想的用一种更明确的方式——去荒野、冒险,来寻求人生的意义,但它往往给不了答案,但虚假热忱的幻灭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厌恶世俗的少年,你跑去荒野干什么?

  我总觉得,一本书只要很好地记录一个人的一生,就至少会是一本感人的书,人常常会自我感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他任何不起眼的行为背后可能也有不被人察觉的纠结、牺牲,但一个人又常常看不到一生。也只有在文学、电影的世界里才可以,完成“完整人生”的讲述,但它又属于个人意志的虚构,又让这种形式的完整人生同样具有虚假性。

屋大维·凯撒

  《奥古斯都》写的是一个实在性人物——罗马皇帝的屋大维的一生,采用了别致的书信体,也还包括文件、命令、歌谣,出版当年就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因为对复杂时间、繁杂人物视角的准确把握将威廉斯的天才之处暴露无遗。

  威廉斯自然是做了很多调查材料,但他还是说这里面的真实是“小说的真实”——它有和史实出入的地方,但并不多,主要还是信件自然是虚构的,公元前的罗马人大概不会这么讲话。但它还是让我和读其他多数的小说相比,都有更强烈的意愿去相信它接近了完整人生的神话——至少是呈现出了它最应该的实现方式。

  它既包括了繁杂的他人视角的见证——这通常是真实印象和误解的交融,也包括了他自身的陈述——这又不免会搀杂了不自知和自我辩护。 这也让全书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大致是是屋大维的挚友讲述他建立功勋的历程;第二部分,大致是屋大维唯一的孩子尤利娅和一些诗人回忆、讲述屋大维家庭生活、为人作风;第三部分,是屋大维对自己一生的陈述。

  在每一章里就常常出现的视角矛盾——观察同一件事的不同结论,也布局在整个故事的框架安排中,即屋大维的眼中的自己和所有别人眼中的他的矛盾。

  别人眼中的屋大维,有良善的政治素养,守信、知人善任、会审时度势地顾全大局,与旧敌合作以维护罗马的统一,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维护文艺;但也暴虐无道,为了维护统治进行了严厉的肃反,放任女儿的目无法纪……这大概也是世人眼中的奥古斯都。

《罗马》中的凯撒大帝

  美剧《罗马》是很精致的一部剧,也大概因此两季就被砍了。它就呈现了独裁的尤利乌斯·凯撒在元老院被刺杀的情景,还有那个在异邦背叛了祖国的冲动的马克·安东尼,那时候屋大维几乎还是个孩子就被凯撒宣布成了继承人,他甚至来不及有什么感情,命运就已然降临,不是他渴望建立功勋,是伟大的罗马需要他建立功勋。

《罗马》中的屋大维

  他承受了这个命运。 于是到了第二部分,威廉斯虚构的屋大维唯一的孩子尤利娅的手记那里,我们就可能已经对屋大维产生了只有亲近的基础上才有的恻隐之心,是命运让他不得不把一切献给罗马,也让他成为了一个要求家庭成员也要尽到职责的专制暴君。

  归隐山林,潜心做些研究成了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它是屋大维以前的政敌,姐姐屋大维娅,乃至屋大维自己都渴求的一个梦想。姐姐向他请求,当她已经数次充当了政治联姻的工具,尽管无怨无悔,可她最后还是请求能离开这束缚她一生的重担:“人还有别的活法,别的世界,或许比较卑微、比较默默无闻——但是在漠然的众神眼中又有什么分别?”

  于是这部帝王传似乎仍可以理解成这仍然是一部会关乎每个人的人生之书——家人的命运也多少决定了我们此生不得不做的那些事,是逃开还是承受?而作为职责的捍卫者,是把肩上的重担理所应当地分担出去,还是努力让他人获得自由?

  一直书写美国本土故事的威廉斯也是一次无意了解了屋大维和女儿尤利娅的关系后才有兴趣写了《奥古斯都》。同样出于政治目的而改嫁了数次,生了五六个孩子的尤利娅并不快乐,和屋大维的多数亲人朋友没有怨言地承受了职责不同,女儿尤利娅像是报复这种命运的无理,她要出海——奥古斯都同意了;她在外面胡作非为,和数个男人通奸——奥古斯都均视而不见,像是对把女儿充当了政治工具的愧疚,但又实在没有办法。最后奥古斯都以通奸的罪名将女儿放逐出去,余生都和她没有任何联络,再未提起她的名字。

尤利娅

  可他是珍爱女儿的,称呼她为“小罗马”,他一生未曾背叛的是罗马,但在晚年他却说:“现在我看出,我过去二十年的人生是枉费的。亚历山大就幸运在英年早逝,否则他会领悟到征服世界是一件渺小的事,统治世界更是不值一提。”我又想到和马可波罗对弈的成吉思汗,在他眼中那手中的棋子和被攻陷的一座座城市究竟有什么分别?超出个人欲望的物质只会变成一种象征,一种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象征。

  原来,他真正爱的不是罗马,而是女儿。“我是寄盼我的罗马会成全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潜质。”

  威廉斯虚构了一个爱的放逐,奥古斯都之所以用通奸罪将女儿放逐,实际上是替代了她犯下了谋反的死罪,在宣判女儿的路上,他游离失所地对同年的老阿嬷说:“我给了罗马自由,只有我自己享受不到它。”在屋大维眼里,世界最后成了他的一首诗。他为了能够承受命运疏远了朋友,让亲人为了罗马付出了一生,他在困倦中活到了失去所有朋友……

  “我们全都会习惯自己的人生。”屋大维有次对女儿这样说,这终究是一个凡人,在命运面前的义无反顾,他也会愤怒衣冠楚楚的罗马贵族也可能不过是寻求刺激的顽劣之徒,感到世界无足轻重,但至死都在捍卫罗马统一的职责。他唯一会感到欣慰的大概是,时间会消磨掉一切,但他开创的那个世界秩序,会经久不衰。

  我想这是威廉斯会推崇的品质,一如在《斯通纳》里斯通纳用冷漠的习惯本能地去感触,做那些该做的事,即便这样往往会带来痛苦,他不规划未来,但会接纳未来降临到他头上的每件事。但这是歌颂吗?我觉得反而是陈诉,陈诉出不管是做一个凡人还是伟人,勇于做生命中不得不做的事会有的失落孤独,以及那零星的欣慰。

  《奥古斯都》读后感(五):罗马、命运与缺席的君王

  两年前,我有幸拜读了作家的另一部作品:《斯通纳》,发自内心的喜欢,因此做过一篇极为斧凿,略有些做作的读后感。及到这本《奥古斯都》,从购买到阅读都没有任何犹豫,同样的喜欢甚至可以说是更加喜欢,所以抑制不住,同时又不胜惶恐的写下这篇读后感。

  并没有刻意与《斯通纳》对比着来读,但读完后不免有个顽皮的观点:《斯通纳》有些像是裹着些许伟大的平凡人故事,而《奥古斯都》则是裹着平凡的伟人轶事。

  读书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那种顺畅的舒适感,进而是舒适感所带来的欣喜。它让我面对未知的另一个更为广博的世界,同时也面对自己。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无论是句式、语感、韵律,以及融入到故事性所带来的哲思、感念、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奥古斯都》所带给我的一切。

  我以前偶尔会想人有三种自我,一种是别人眼见、口述、书写的,一种是自己表达呈现的,一种是沉默不语沉入内心的。《奥古斯都》无疑在第一种自我的论述中独占鳌头,这也便是满篇的书信、手记、回忆几乎都与这位伟大的君主有关,可直到最后,君主自己的书写才姗姗来迟。

  那么过去的,由别人书写的,某项伟大的功绩与人物,我们往往称之为历史的内容。这是一种基于真实事件,通过旁观经历以及转述创作而对某种大时间进展的描绘。这往往让我关注于事件,在梅塞纳斯写给李维的书信中,体现的淋漓极致。而君主在历史性、客观理性、制度性的另一面,则是他较普通人更为庞杂的人性与人性关系。通过故友、敌人、亲人、臣民的诸多视角,还原了一个伟大君主的血肉之躯。

  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得《奥古斯都》更加动人。它并不仅仅带给我一种情绪,读完书后,有情绪,但是恐怕这情绪超越任何一组词语所能描述的心情的总和。以至于它能点燃一个无字可写的人,写下略带冲动又难逃肤浅的感言,这个人就是我。明明是转述与侧面勾勒出来的一切,在旁观的同时却又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在阅读的同时又感同身受。在一个伟人的轶事里寻获某种不可企及的崇高感,同时又收获人类最基础的朴实情感同名。作家的功力,让我五体投地。

  意义、哲学、人类、人生、宇宙。我曾一度沉迷于这些宏大的命题,但以我浅薄的人生经历无法抓住这些时,不免又坠入虚无,同时摒弃了所有这些命题。但重新让我构建起对于宏大命题兴趣的,恰恰是我在脱离了仅仅从书本中收获感想,仅仅在脑海中勾勒思想的阶段,我被现实推进滚滚人海中时,所谓的社会生活,让我对宏大的命题有了新的看法。它让我认识到宏大命题似乎比我所能想到的更加宏大,但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它甚至非常细微,带有时间的累积性和逻辑的因果性,非常小,但每个细小的瞬间都无法觉察,直至形成鸿篇巨制。所有细小的选择,以及偶然性,构成了所谓必然性的命运。但又不仅仅是宿命论那么简单,人以肉体为基础构建的思想性与主动性,改变其中几个不易发觉的细节,最终带给人生车轮不可估量的巨大改变,人的作用,自然规律,因果循环,他人的影响等等,这一切构成命运。

  奥古斯都便是如此这般,成为了伟大的君主。我所看到的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那是历史的、事后的判断。但这本书向我揭示了命运的形成,以及命运本身所带有的人类主观力量的不可估量。往往这种事后的判断给了我们居高临下的视角,上帝视角来观看这一切。但我不能仅仅满足于做观众,即使是在上帝的位置,我要加入到这命运中来。我要获得在知晓结果前的一系列经历、决断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基于第三人称的,多方面的,带有些许上帝性的,去也沉入进字里行间的沉浸感。仿佛我即是读这些书信、手记的后生,同时又是书写这些的书记官。我同时是这命运的经历者、观看者、评价者。

  《奥古斯都》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书名四个字便一下子让你不得不首先站在奥古斯都的角色上来进行阅读,但随着阅读推进,你会发觉自己站在了所有人的视角,站在了罗马的古老神殿、街尾巷角、战场前线、元老院、演讲场以及罗马的人群中。可直到全书最后,也是在奥古斯都人生的最后,他才不疾不徐的出现,审视自己,来的有些迟了,却也不失为及时,他是一位缺席的君主。

  那围绕在奥古斯都身边发生的一切,都在大声阐述一个真相:他们并不是围绕在奥古斯都其人身旁,而是围绕在权力身旁。权力导致的至高无上,权力导致的绝对孤独。绝对的孤独与至高无上一起,把人变成神,也把人变成石像,变成纪念碑,变成图腾。但终究是难以承受,且有些虚无的。就像是一出取得莫大胜利的传奇喜剧中,无数缝隙都露出无名的悲哀。也许这是权力带来一切荣誉、地位、财富之后的副作用。最终,也搞不清楚,究竟权力成为工具,还是成为主宰。奥古斯都究竟是权力的主人,还是权力的奴仆。是受益者,还是牺牲品。

  但最好还是摒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思考与感受方式。这一切都是复杂的,人也是,历史也是。人以渺小成就伟大之后,回望自己,也许会不认识那就是自己,而更像是被放置到特定位置上的另一个人。权力,不管是自由还是桎梏,工具还是主宰,最终奥古斯都所成就的,不仅是罗马,他所成就的是罗马的精神,罗马会消失,那些石头的柱子会被风侵蚀,但是罗马的精神,会进入踏上罗马土地的蛮族,他们会说我们的语言,传袭我们的文明。这些有时候也许只是文化上的意淫,是物质基础上的一种空虚的幻境。但还是有反复的,不知疲倦的声音、身影,告诉我,这是理念上的,一切都是理念中的,我们生存在理念中,我们为了理念而活着。

  罗马的精神,罗马的风貌,践行理念的男人,以及践行理念的女人。借由新奇经历、肉体欢愉而释放的人性,在尤利娅的手记所记载的她本人的经历与情感中,体现毕至。她是伟大帝王的女儿,伟大臣子的妻子,另一位伟大臣子的妻子,另另一位野心勃勃臣子的妻子,她是很多人的情人,但最重要的她是她自己。她的故事让罗马更加迷人,那些刻板、不讲情理的责任与释放天性,追求自我的自由,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男人,让人感觉索然无味,哪怕是诗人,而女人,让世界生动,让时间也生动,让历史也仿佛活了起来。

  但这一切究竟是对于人生最终结局的淡然接受,泰然处之,还是追悔莫及,抑或是束手无策。活着与死去是同样宏大的另外两个命题。一个是一种漫长过程,象征着流动,而另一个是戛然而止的终结,象征着静止。在陋室中拥有世界,只能是精神上的。而真实的拥有世界,比偏居一隅要深沉、猛烈许多。但我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隔开我们的,不只是世界广大的版图与距离,而是追求、理念、自我的冲突,联系我们的也不只是友谊、亲情、欲望,而是对于普遍人类情感、美学、诗歌、艺术等等的一切愿景。

  但最终,一切都会随风而逝。安息,也必将安息。伟大君主也难逃的人类宿命,更何况是我们呢。

  仅为自己活着,仅为一种纯粹的,安贫乐道的,非物质的追求活着,是奥古斯都羡慕诗人的原因,但他也并没有对自己的人生有太多的悔恨,毕竟,也许在十九岁的那一年,伟大的凯撒遇刺,在看不见的上帝之手中,一切早已悄然写就。

  对于什么都无法确信,除了最终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以及我重读这本书的那种兴致盎然的心情。

  全文完

  写于2018年6月12日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