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10篇

2018-06-14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10篇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是一本由[德]斯特凡·克莱因著作,北京时代文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一):芥子中有须弥山

  芥子中有须弥山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书评

  佛经中有一句话:“芥子中有须弥山。”须弥山在佛教的概念里是世界支撑,四大海围绕着须弥山,各个天也不过在须弥山的不同高度,但是在一个芥子里佛祖可以看到须弥山,所说的是一种以小见大能力神通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么一种感觉:芥子中看到须弥山。这本书是德国训练有素物理学家和最成功的科普作家斯特凡.克莱因采访了当代最顶尖的一些科学家的采访纪实。这些科学家的研究非常厉害,往往选定一个课题,却能以小见大,好像找到了阿基米德所说的“撬动地球杠杆”。而斯特凡本身就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物理学家,却同时又是一个有着对社会和世界有着理解的作家,由她采访这些顶尖科学家,就像在我们这些平常人和顶尖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借由斯特凡的沟通,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些顶尖的科学家就像佛经里的菩萨,在一个个的芥子里看到了须弥山。

  这些科学家里面工作有趣的是维托里奥.加莱赛。这个科学家在帕尔马工作,提到帕尔马大家第一印象奶酪足球,但是世界顶尖的脑科学研究所之一也在帕尔马。加莱赛团队的主要成果是镜像神经元,这是一种大脑中大量存在的神经元,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这种神经元有一定的虚构或者预测能力。比如一个人看到别人喝咖啡自己在大脑中也能想象出那个场景,甚至能自己伸手去拿想象中的咖啡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男人们喜欢看足球比赛,并且能兴奋起来,虽然他们并没有自己去比赛!这一点很有趣,我甚至想,假如那些踢假球的人如果踢得很精彩,那么即便受贿腐败又有什么呢?比赛的作用不就是为了给人想象么?在访谈中,作者和加莱赛谈到练习的作用,其中便有镜像神经元的功劳。我突然想到一点,以前有一个特异功能表演,是在电视上的魔术师或者特异功能者展示一块神奇的画板,上面写有几个数字或者图案之类,然后魔术师施展读心术,说,观众心里想的是某某图案。十有八九都能猜中。小时候觉得这个特神,因为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知道这是一种骗术,但是苦于无法拆穿。现在想来,应该是这些神棍利用了镜像神经元的这种特性来赚钱。我们学习锻炼都不是真正的工作和战斗,但是可以锻炼头脑身体,就是由于镜像神经元的这种能力。神棍或者魔术师们观察到了这一点,于是利用电视来进行活动。进一步想到佛经中菩萨们的神通,尤其是他心通,大概也就是镜像神经元格外丰富吧。

  但是这种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和同情心还有微妙区别。看到别人受苦,自己感同身受,一般被定义为有同情心。但是受虐狂和虐待狂有着同样的“感同身受”,同样镜像神经元丰富。所以善恶并不是科学家加莱赛的研究课题,即便镜像神经元丰富,也可以成为一个恶人。通过加莱赛的研究,人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许许多多,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研究的影响!再高深的研究如果不能让人了解,跟没有研究有什么两样呢?孟子曰,古之君子以己昭昭使人昭昭;今之君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好多所谓的研究者所干的工作只是把大家早已知道的东西写得繁琐繁杂,以此显示水平纯粹指导学术垃圾

  文策尔是美国的科学狂人,他自己建立公司,进行克隆研究。跟文策尔的访谈气氛就凝重很多,因为文策尔不得人心,整个社会都在反对他。这个人较真儿,争名夺利。但是读完访谈,我却也不得不佩服他,起码这是个真小人,不是伪君子!他实打实地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努力。他孤独前行,很倔地跟社会作对,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实际上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整个社会不再做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并有所行动了!只是这个倔犟而天真孩子自己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很欣赏他的勇气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这个概念来自最后的皇家文学家马丁里斯。宇宙物质来自宇宙大爆炸后的残骸,所以我们人类也是散落的星骸。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我们其实只是芥子之微,但是透过芥子,我们可以理解支撑宇宙的须弥山。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二):思想的交锋,智者的谈话

  说到科学家,对于我这种文科生来说,很容易想到拿着玻璃器皿或者显微镜一头钻进实验室计算一些莫名公式发明的科学怪人。当然,也可能是我个人的浅薄所致。但至少光听如下这些名词:神经生物学家、行为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神经药理学家……除了天文还能让人发挥一点浪漫想象,其他都是铺面而来的高冷感觉。

  只怪这书名实在吸引我——《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不然我可能没有勇气阅读科学家)。一本集合当今顶尖科学家的访谈集。书中共十三个人,涉及研究方向也各不相同,采访者是一名物理学家,使得他们的思想交锋变得机智有趣。比如将血红蛋白形容的如诗般美丽的诺贝尔化学家Roald Hoffman,身为教会人员理性研究星体的天文学家Martin Rees,有点恐怖基因重组学者Craig Venterd,甚至还有一篇“穿越”来的莱奥纳多.达.芬奇的访谈!

  整本读完,你会发现其实这些访谈主人公虽然是科学家,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承认”科学家最重要特质不是智慧,是坚持——用近乎固执执着应对挫折、自我怀疑竞争“——这让我十分惊诧,他们与我所熟知的许多艺术领域的‘高大上’宣称”天才“的理论如此大相径庭。每个人都是以实实在在的研究或数据证明自己“科学的想象”!依循自己的专业从不同角度去给予我们共存的世界一个独特的解释,去加深我们对世界甚至自己本身的认识。这是一些艺术作品哲学从未涉及过或模糊掉的领域。当然,他们观点各不相同,或者是殊途同归,但如果你充满好奇并乐于思考,你会从这书里得到超于知识更多的满足

  “我们都背负着相互冲突需求,但希望同时得到简单性和满足度。” 书里的一句话,很符合我读书的感受,以多角度的思想交锋来寻求生命这一永恒话题,以更为开阔视野去面对你所在的这个地球,真的,很有意思

  摘录:

  “美是产生秩序和非秩序以及简单和复杂间的紧张关系。“——Roald Hoffmann

  ”研究的本质是,我们知识的领域越是扩大,在这个领域中无知面积也就越大。”——Martin Rees

  “人的智慧必须不断地使用它,一旦沉迷于安逸,我们就会失去它。”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生物最终教会我们,不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重要”——Raghavendra Gadagkar

  quot;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农耕国家,如今的生产力比起几十年前少了三分之一,因为化肥农药已毁了土壤。“——Jared Diamond

  “生活意义需要自己给出来。”——Steven Weinberg

  ”平等原则可能会阻碍经济的进步,但社会中过多的不平等在某个时刻也会成为经济进步的绊脚石“——Ernst Fehr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三):那些浪漫的科学家

  科学与艺术异曲同工。从《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如此文艺的书名开始,一种诗意而浪漫的氛围贯彻了整本书,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科学家的访谈集,毋宁称其为谈艺录更为贴切。作者访问的几乎都是自然科学学界的大牛,囊括了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领域亦极为广博,包括了化学、宇宙学、生物学、物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军人物交流的却多不是他们自己专业领域的高精尖科研成果,而以哲学人文话题作为谈话主题。科学家谈人文艺术,别有一番情趣,他们绝不是枯燥无趣的书呆子,甚至比诗人更有想象力

  科学不仅是一种手段,亦是一种打开人生了解世界的方式。我原本的观点与作者在前言中颇为相似:“科学需要客观人性应该被排除在外。”而在读本书的过程中,一改我心目中科学家的形象,他们和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所呈现出的科学家生活日常亦并不相同,他们的人文素养让人叹为观止旁征博引不在话下,更是不乏手到擒来的思维火花。读罢全书,不禁感受到这样一个真理:那些真正伟大的人不仅术业有专攻,还是复合型通才。

  科学家和艺术家最大的共通点源自于他们对于未知好奇心。如作者总结的那样:“写作和研究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地方:寻找并接触一个没人涉足过的主题。”一颗时刻好奇渴望理解世界的心,催生了无穷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让他们有勇气探索,在袪魅的同时保留诗意。甚至在这些科学家的精密仪器中与眼里,能够观察到我们难以发现的美。于是,化学家霍夫曼发现了血红蛋白分子的美,他形容“这个分子简直是表现出了典型巴洛克式的华丽”。而女科学家汉娜•蒙耶研究的载体本是记忆,解读大脑时间机器时,她将普鲁斯特作为案例进行讨论,毫无违和地将研究与文学混搭。即使是面对日复一日严谨实验,科学家却并没有褪去感性一面,甚至,基于自然的研究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更深的敬畏,正如如物理学家斯蒂芬•温伯格所言,对自然的思考让他产生了一种“对于美、奇迹神秘感情”。而“不管我们在寻找最终理论的道路上走了多远,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为什么自然界规律会是这样的。这个秘密会永远留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十二篇近年来对于各位科学家真实采访汇编而成的文字,作者克莱因还在书中安排了一篇虚拟的采访,以一位艺术家的视角谈论科学,他从达芬奇的手记中整理观点,与其他篇目形成了微妙的对照组关系。当科学遇到艺术,所有人都变得理性而浪漫。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四):最精彩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哲学家们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这物质具体又是什么?在化学家眼中,它也许是一个分子;在天文学家眼中,它也许是一粒星尘;在生物学家眼中,它也许是一个神经元;在经济学家眼中,它也许是一次交易;在人类学家眼中,它也许是一个胚胎。因为人的不同,物质所承现在人们眼中的世界也不同。

  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血红蛋白的美,罗阿尔德·霍夫曼却可以。之所以我们无法理解它的美,是因为我们还不够了解它,即使是霍夫曼描述:“一万个原子被结合在四条相互缠绕的链上”,我们依然很难想象出它的样子;很少人能像拉格范德拉·加德卡尔一样对黄蜂着迷,从动物的利他主义联想到人的群体生活,进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人类社会;如果我们能像神经生物学家汉娜·蒙耶一样对人类的记忆有深刻的了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记住更多美好事物。不管是血红蛋白、还是黄蜂、亦或人类的记忆,这些东西,从本质上说都是客观存在于世界中的物质,对于他们的研究,则是对他们本质的探索。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这本书即是作者斯特凡·克莱因与十三位科学家的对话。以对话的形式表述出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更易于明白。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但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另人举目的成绩。在我们感叹这些科学家的伟大时,不经意间似乎我们也迷上了书中的内容。那些关于道德、关于同情、关于疼痛、关于母性的探讨,更多的是从科学研究层面予以展现,让我们从更本质中了解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世界的美即是我们眼所能见、耳所能听、鼻所能闻的,换句话说即是我们能够感知的一切。但我们也许并不清楚眼耳鼻的组织结构原理细胞血管、分子、原子。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物在一些人眼中是美,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却是丑的。对于不能感知的事物,人们无法直观判断。这就需要科学家一样的人物,相较于简简单单的所见所闻,这种追根究底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更能激起他们心中的好奇,这就像是一个迷,一层一层地剥开迷雾,不断地挖掘,越深刻,越精彩,科学家们只是比普通人更早地发现了世界本身的精彩。

  人类社会还是短短的几百万年,相较于宇宙的亿年级别,简直是低到尘埃里。但人类却能通过望远镜通过计算机通过氢原子氦原子的研究,把宇宙追溯到至少120亿年前,这是何其伟大举动。在那布满繁星夜空下,即便最终人类化为一粒星尘,也请享受美妙时候,因为最精彩的,其实就是这个世界本身。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五):文明的超时空要塞之旅

  文/宋薇棠

  哈姆雷特曾留下一句千古之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合上斯特凡的《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之时,恍惚间对于人类的存在有种飘渺的错觉,仿佛存在的同时已是毁灭的结果,只是茫茫宇宙中一处微不足道的生命遗址。用马丁•里斯的话说就是——“如果不太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话,也可以把人类看作是恒星的放射性尘埃。”

  于是下意识地张开手掌,伸展指尖,看着窗外的光线粒子投射成线,泻落满脸。屋外清幽的花香如网般交缠弥漫……如此鲜活而真实的存在,却不过是尘埃的聚集与散落。试想,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从远古到现在,都是由宇宙中无数尘埃所创造的杰作。而人生轨迹的运行,其实就是如此虚无的上升性反复,那么我们的存在到底有怎样的意义?我们所创造的文明又有什么价值?

  而在这本书中,面对这样令人沮丧而近乎发狂的问题,世界上一群顶级的科学家们,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固守在自己所擅长的“研究要塞”,试图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带领着看这本书的每一个人,开启一段人类文明繁衍与揭秘的旅程。斯特凡将自己与这些学者们的采访对话记录下来,从化学家霍夫曼到宇宙学家马丁•里斯,从艺术家达芬奇到物理学家史蒂芬•温伯格……漫不经心的谈话间,迸发出火花般的智慧,就像构成整个人类文明中的几块拼图,原始零星,却都是人类在虚无与存在间最真实的证据。

  而这样的证据,正如哈姆雷特的那句话一样,是相对矛盾与绝对平衡的展开。在我看来,可以一分为二:理性与感性的互质,科学与宗教的对立。

  理性与感性,作为科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中最大的矛盾体,一直都是人们所探索的重点。

  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里,大多数的学者教授们面对这样绝对的问题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比如达芬奇谈论艺术与自然研究,汉娜•蒙耶讲述大脑的记忆组合,但最典型的还是化学家兼诗人的霍夫曼。化学公式的严谨与随性自然的诗意同时体现在他的身上,而他并非受到这种矛盾所带来的痛苦,相反却是相当的享受,当被斯特凡问及“一万个原子,就是为了包住区区八个氧原子?多浪费啊”,霍夫曼却以幽默回之:“不过也是异常美的,您不觉得吗?”

  他用感性的眼光去看待血红蛋白,认为它运输氧原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在他眼里,那些化学分子俨然排列成动人的诗歌——“美同样是可以在不同领域被发现的,对一个分子的深刻认识也可以带来一种美学上的感受。这使自然科学达到了一个新的程度——看起来更人性化了。”有人说过,只有知识的学者是可怕的,因为他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只有文化的学者是肤浅的,因为他没有知识的积累。真正的学者是知识与文化并重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教授。想来霍夫曼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教授,分子只是一个创造人与人关系的借口,而那些实验则给了他如此的希望。

  而关于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存在的终身命题,有多少人在这个平衡杆面前摇摆不定,即使是最伟大的学者也不例外。在这本书里,很多学者都被提到了这个问题,包括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温伯格,宇宙学家马丁•里斯等等。但是在他们眼里,宗教与科学的世界观并没有冲突,人生的重复是多样的,攻击宗教的人并不真正了解它,科学与宗教可以和平共处,即使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如果看清它的本质,就会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归宿,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人,是需要信仰的。在茫茫的宇宙中,在得知自己只不过是尘埃暂时聚散离合的作品以后,在面对新的时代、新的恐慌里,人有权利去选择信心的根源,获得智慧的未来,以及随时可能放大成永恒的价值。

  史蒂芬说过:“人们曾一度认为自己是宇宙戏剧的重要角色:我们被创造,犯罪,又被拯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故事,现在我们发现,我们其实像是一些没有得到舞台指令、站在舞台周围的演员,而且没有其它选择,只能在这里那里即兴表演一些喜剧。”但是我们也因此获得了自由,我们可以自娱自乐——不是用刻薄的,而是善意的幽默。就像我们看着孩子蹒跚学步,他所有的努力都让我们发笑,但是这笑声却又充满怜惜。当笑声消散,强烈的满足还是会一直留下来,陪伴我们。

  人类是如此神奇,宇宙之大,却可能是唯一在这尘埃之上开出的花。

  我们与曾生存过的人类一起仰望星空,而最终我们也都会变成星尘。

  但是,生命不止,未来不息。

  星骸之上,亦有星骸。

  文明之上,亦有文明。

  如今的我们,并不是这种生物进化的巅峰。

  人类在各个超时空要塞的旅程也不会就此停驻。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读后感(六):好奇心与实际行动

  年幼时有多少人不曾有过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在我幼时记忆中,科学家总是穿着白大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副严肃不可靠近的形象。长大之后,这个梦想越来越模糊,然后渐渐被遗忘,变得遥不可及。同样的,科学似乎也是那不可靠近的高大上学科。《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却让我得以往科学靠近那么一点点,哦,不对,是往那严肃不可靠近的科学家靠那么一点点。

  德国物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同样也是一名成功的科普作家。《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就出自他笔下。通过对13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的采访,探讨了人类存在之谜,关于宇宙的过去与未来,关于人类神经机制的运行,关于宗教与科学等等问题。不断地触及人类认知的极限,而更能吸引我的却是书中被采访的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让我印象深刻。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成为科学家的必备条件大概除了坚持刻苦, 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条件就是好奇心与求知欲。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阿尔德·霍夫曼在面对采访时则直接回答研究者最需要的特征就是好奇。而英国皇家学会前任主席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也提及研究的本质就是“每当一个问题被解答,就会出现五个新的且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而因为一个问题衍生出来的五个问题,往往又涉及到其他学科领域。因为好奇心与求知欲,很多科学家继续往前探索。所以在科学界,研究者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就是一件平常事了。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顶尖科学家能厉害到身兼多职了。就如文中的维托里奥·加莱塞既是一名神经生理学家,同是社会神经学家,也还是心灵哲学领域的专家。如此多才。

  好奇心谁也不缺,缺的只是将好奇心变为有用东西的实际行动。印度进化学家拉格范德拉因为看到整个宿舍都是黄蜂而对其产生了兴趣,和黄蜂同住,为成千上万只黄蜂做记号,冒着被蛰的风险,只为了研究黄蜂的社会性。这有点像“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好奇心从来不缺,满足好奇心的行为也不缺。缺的是啥?缺的是敬畏心与敬畏精神。满足好奇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查阅资料,各种期刊文件,将前人的成果一股脑视为自己的知识,却少了一份质疑,与对大自然可能永远无法被掌握的敬畏心。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书中的科学家都是如此的可爱近人,难能可贵的就是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不曾停止,也永远保持一颗质疑心,敬畏心。

  科学家最值得我们敬仰的不是他们的科学研究成就,也不是他们的聪明才智,而是好奇心与实际行动。当然还有坚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