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零秒思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零秒思考》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22 03:35: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零秒思考》读后感精选10篇

  《零秒思考》是一本由[日]赤羽雄二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零秒思考》读后感(一):极速思考的入门教程

  麦肯锡公司是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以高效著称,其内部学习机制和知识管理完善又实用。后浪引进的麦肯锡商管学习的书籍堪称工具速查书。例如《零秒思考》和《零秒工作》这系列针对提升工作效率的入门书,就很适合做日常练习用。

  《零秒思考》读后感(二):使用A4纸笔记法100天帮你增强逻辑思维

  在企业中,有个关键能力是逻辑思维,最简单来说就是在处理事情上迅速抓住重点,层次分清的清晰表达和传播观点,看起来不难,但想掌握好这项能力可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才行。如果你跟麦肯锡一类的咨询公司打过交流,就会发现他们在进行资料整理、案例分析、战略制订等工作时,用的方法都是逻辑思维。

  掌握逻辑思维之后,在工作中遇到在写企划、报告、项目计划、提案时,可以立刻就写。回答别人问题或在演讲时,可以流畅的表达想法和观点,不再为词不达意,说不重点而苦恼。

  最近在读《零秒思考》时,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A4纸笔记法,感觉这种方法类似于大纲类的思维导图,简便易用,可以帮你在几个月内培养逻辑思维,做到零秒思考。

  大家可以用这种方法坚持100天,就能培强你的逻辑思维,帮助你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立刻抓住关键,学会清晰表达,做出准确判断。

  #具体做法#:

  将A4纸横放,每张纸写一个主题,1页写4至6行,每行20字至30字。一张纸控制在2分钟之内,每天写10页。换句说,就是每天用10分钟时间手写笔记。

  #作用和效果#:

  在做的过程中头脑和情感会得到快速的整理,理清头绪。

  一旦坚持做3个星期到1个月时间的笔记,脑海中的语言就会层出不穷,甚至在做笔记之前,就已经想到该怎么表达了。

  1个月前还很朦胧不知道该如何叙述的事项,现在已经可以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想法也会不断涌现,最后动笔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大脑的运转速度了。

  再坚持几个月,就能做到瞬间从宏观上看待问题,逐渐接近“零秒思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时能瞬间抓住问题的关键,并进行整理。

  #相关规则#

  写标题和正文时,别思考太多,想到的事,不论是什么,先写下来。

  严格坚持每页2分钟,一想到就立刻写下来,这会让你不拖延。

  别用笔记本、日记本、word,用A4纸是最快最方便的方法

  随身准备好A4纸和纸板,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写,或者把A4纸折成三折

  可以把写好的笔记,4-6行的内容做为正文,继续深入下去

  对于,同一个标题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写很多页,处理问题和视野都能扩展开来。

  写了很多张之后,可以把笔记像扑克牌一样摆弄。

  一旦有了新的想法就继续补充并整理

  这样做笔记可以理清思绪,变得自信积极,心平气和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把最原始的感受写下来就可以了,不用想的很复杂,也不需用考虑笔记的构成、格式、遣词造句、随时想到随时写深入挖掘笔记的拓展

  大多数人虽然平时总是在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却总是犹豫不决,在原地兜圈子。将思考的这些事情,每页纸写 1 件,那么这件事情就算大致得到了解决,所烦恼、忧虑的问题也会锐减。虽然您可能觉得,由于这件事情还留在脑海里,所以每天还是会想到、思考很多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因为每天都要想出 10 个新的烦恼和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范例#

  标题:整理自己的梦想:

  1年后,自己想干什么?

  1年后,自己变成什么样才会感觉满足?

  3年后的梦想是什么?

  3年后,自己变成什么样才会感觉满足?

  为此,今后半年内应该怎么做?

  为了实现梦想,必须要学会什么?

  自己的强项是什么?

  关于梦想应该和谁怎么商量?

  梦想对自己来说究竟是什么?

  #笔记的整理#

  作者建议用透明的文件夹进行统一整理,按不同分类进行标记,每三个月整理一次,重读一次。

  个人建议可以直接用印象、有道笔记做为存储方式,直接拍照就可以,加上相关的Tag,使用时搜索一下,这样效率很高,而且可以随时查阅。

  注意做笔记时一定要手写,别用APP或电脑。大家现在就可以找一张A4纸,用1分钟来尝试一下。刚开始时可能会难一点,多写几次,思维就会清晰不少。

  很多人都没看见明白,我在微信上又写了后续的文章:

  10天前跟大家分享A4纸笔记法,在这几天中收到非常多的问题,统一回复一下:

  ### 问题1:1分钟之中每页写4至6行,每行20字至30字。写不完?

  特意尝试了一段时间得出的结论,这个可能是翻译问题或者是日文的字数跟汉字无法对等。

  这个条件应该改为,每页写4-6行,每行8-12个字,2分钟就可以

  尝试了练习了很多次,发现绝大多数人1分钟内写上40个字问题不太,刚开始时,写4行,每行10个字不难或者写6行,每行7、8个字。有少数人1分钟能写到50-60个字,但字非常难看,

  ###问题2:可以把写好的笔记,4-6行的内容做为正文,继续深入下去?

  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问,实际上就是把这一行的内容,当成标题,再重新找一张纸写下去。

  而且同一个标题也可以反复写好几次,在写之前不一定要看以前写的内容,可以完全凭借印象去写,一分钟内写不完就换张纸写。

  ###问题3:为什么要用A4纸,其它笔记或纸不行吗

  是的,我当初也很疑惑这个问题,为什么必须要是A4纸,是否能改用其它的纸。写上几天之后,把我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方法是针对办公室职员,在办公室中A4纸非常容易获得。当然对于学生,A4纸比较难搞到,也可以考虑找其它纸做为代替。

  一页A4纸只写一个问题,这种方法非常费纸,有些浪费。 除了正面,还可以用背面,如果对折的话,一张纸可以写上4次,10分钟也行3张纸。

  但用A4纸的优势非常多,容易获得到,顺手拿张纸就可以写,如果要是笔记,还要必须要找到笔记,翻开,有时还需要用手压着笔记本,写字时也需要按列,而且有大小,如果考虑这么多的条件,1分钟内之后写不完多少字,但用一张空白的A4纸不一样,先横放,只写4-6行,字可以写得比较大,比较草,一行尽可能写的多一点,这样字就写得比较快,拿一张纸写完一个问题,休息一下,思考一下,然后再换一张纸,继续写下一个问题,写作能收到的干扰会减到最少。

  ###问题4:为什么要横放?纵放不行吗?

  作者说他尝试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横放时写作更方便,可能是我现在写得少,还没有感觉到横放跟坚放的区别,字大一点,一行写10个字左右,横放的纸就可以一直写下去。

  在尝试把A4纸对折,就可以写2张了,目前没看到太大区别。

  ###问题5:为什么是1分钟?可以放到2分钟的吗?

  个人感觉把手机放到纸边上,用手秒上的秒表来计时,在写作的同时,时间在快速减少,有一个时间限制会刺激你思考。对1分钟会非常敏感。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时间很容易就没了,3-5分钟也还是不够。

  我经常有把纸放到面前想了好几分钟,也写不出来或者写了两三行觉得不满意,再重新开始。

  但写上10多天之后,也经常会超出10、20秒。但会先从重点的地方开始写,尽量具体一点。

  习惯之后,能做到一想到就能立刻写下来,基本是第一反应。

  ###问题6:想不到什么标题怎么办?

  把A纸对折,(向同一个方向)再对折,会出现三张竖线。然后把能想到的想法都写上,有时间就补充一下,这样写满1、2页纸,能有100、200个问题,想不出现要写的标题,就可以从这上面找个标题开始写。

  ###问题7:其它

  写作时别过于在意书写顺序,想到什么就先写下来,笔不要停。这类方法跟意识流写作相类似,输入:"创意",有一篇文章叫【怎样使用零散时间来收集创意?】可以看看。

  ###问题8:例子

  先写标题,然后日期,每行前面加-

  比如:

  做笔记的方法 20141218

  -笔记的左上角写标题

  -像这样写4-6行

  -每页都在2分钟之内写完

  -用自己能看明白的字写就可以

  -书写内容要占每页的一半左右,某种程度要详细写

  ------------------------------------------------ --------

  正发100天行动,通过100天来帮你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欢迎订阅微信跟几十万人一起成长,帮你改变自己。

  《零秒思考》读后感(三):一分钟写一页秘笈

  有这样一个问题,曾让我愤愤不平又百思不解:大家花一样多的时间,而且自己也确实非常努力,没有偷懒,为什么总是不如某些人更有效率呢?难道人家天赋异禀而我生来迷糊?

  这个问题和我曾经很想弄明白的很多问题一样,一直以来,还停留在提出问题的阶段,没有个像样的答案。我安慰自己说,生活就是这样啊,又不是一加一等于几的填空题,又没有可供选择的ABCD,很用力想了啊,想不出来我有什么办法呢。

  我得承认,思考有时候真是个折磨人的事。要不怎么有个词叫一团乱麻呢,扯不断理还乱。可能大把的时间只能用来为第一步犹豫不决,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瞻前顾后,翻来覆去,难以判断。也可能思绪万千又转瞬即逝,刚才灵光一闪,才一眨眼的功夫就是使劲拍脑袋也想不起来了。越折腾越混乱,深陷其中,就像毛线团困住的猫咪,到最后精疲力竭,无可奈何,只好缴械投降,听天由命。更要命的是,如此三番五次后,就开始对想问题怵头,还没交上手就已经开始恐惧了。于是找各种理由拖延,就是没信心面对。

  你看,我就是这样不会思考又害怕思考。

  我想,绝不是我一个这样,搞不好我还代表了大多数。

  在我等这些总是一团乱麻状态的人们看来,懂得怎样整理自己的思绪真是一样了不起的神奇本领。而《零秒思考》就是介绍这种神奇本领的书。

  作者赤羽雄二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超强思考力,只要应用得法,就能实现零秒思考。而掌握零秒思考的关键在于一个习惯的养成,做笔记——想到什么事,先写下来,找一张A4纸,写上五六行字,就这么简单,花一分钟时间写一页秘笈。

  人际交往中,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不喜欢的人,一时半刻想不明白摆脱不了的,可以写笔记。这样做能有效整理思绪,分析可能被忽视的原因,检讨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全面的看待问题,冷静下来,变得理智宽容。而且更加安全无害,如果带着情绪bulabula和别人去诉苦,不仅说上几个小时也不能解决问题,还增添对方的负担和烦恼,如果内容再被添油加醋转告当事人,就辩解不清危害无穷啦。

  工作学习中,遇到复杂的课题,一时半刻没有解决方案的,可以写笔记。想到的方方面面,随时随刻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渐渐就会整理出越来越多有用的东西。一旦对整个结构有了认识,整理出一个类似目录的框架以后,问题就变得具体而简单了。

  做笔记的确是一个整理、检阅、积累、归纳的好办法。无论是萦绕不去的思绪,复杂的情感,还是电光火石的灵感,记录的过程就是一个使之更加清晰、全面、合理的过程,既锻炼了表达自己心思情感的能力,也更有利于思考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作者不仅详细说了笔记的标题和正文格式,给了400多个问题示例,关于用什么样的笔和纸来写,以及用什么样的文件袋来装笔记,文件袋上贴什么样的标签也都详细做了介绍。作者结合自己亲身实践做笔记的经验,和指导很多不同国籍人们做笔记的经理,告诉读者要避开可能遇到的误区,如此周到细致的说明之下,相信读者一定也会按部就班“亲测有效”的。

  尽管大家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努力打拼,但相信还是会挤出一些零碎时间的,比如排队的功夫,等人的功夫,发呆的功夫,上厕所的功夫,躺在床上还不想睡的功夫,与其拿出手机游戏淘宝朋友圈,不如花一分钟的时间偷偷写一页秘笈吧。

  《零秒思考》读后感(四):熟能生巧,还要多动脑

  很多人都会做笔记,也会复习笔记的知识,可是很多人却很少去写一本生动会思考的笔记。这就是为什么看似很多人都很努力,可是却进步的很慢,之后就会被人说成“哎,用功是用功,就是天生脑子笨。”,久而久之,这些人自己也会对自己丧失信心,真的就变成脑子笨的了。

  我从不认为能从铁矿里挖出来的锋利的刀,每一个铁块都要经过合理的方法才能锻造出锋利的刃,就好像哪里有那么多天生脑子笨的人,只是后天的教育方法不对。光会吃苦流汗永远创造不出巨大的价值,必须学会思考,再加上身体力行的勤劳,才能自我成长,不断提高创造价值的能力。

  《零秒思考》关于做笔记的方法,也许每个人开始去尝试的时候,一定会有各种的不适应,不过相信经过痛苦的适应阶段,就能收获到不错的成果,同时,你也会慢慢发现,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伴随的是我们的大脑可以进入到高速运行的新阶段,对于事物发展的未知阶段,也会有很好的预测能力,而这些收获,正是我们可以超越大部分人的宝贵财富。

  思考、记录、执行、反思、调整、评判、回顾,相信一系列的加强自我认知和思考,能让我们迅速开启大脑的深度运作,瞬间的思考做出正确判断,高效决策先人一步找对方向,不管在职场还是生活中,都可以当仁不让地变为真正的智者。

  《零秒思考》读后感(五):思考,然后行动

  有人说过,这是一本讲了一句话的书,整本书都是围绕着笔记而谈,总结起来就是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利用笔记来思考,如何通过思考提高自己的能力。

  对于这种实用类的书来说,很多人在读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收获,就像我在读的时候,对其中很多的点都感到感同身受。以前常被人说到讲话没有逻辑,对此我并没有太在意,等到工作的时候,才知道无逻辑性,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头。因为脑海中经常冒出大量的想法,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在意说法的方式和顺序,也不太考究将“想法”变成“语言”时,应该要怎么转变。一直就是任想法跳出来,然后说个不停。

  在读这本的时候,通读一遍之后,我停息了一段时间,并按照作者说的思考方式,将问题层层递进列出来。对于我这种状况,应该就是书中说到的,想法太活跃,无法沉淀成真正的思考,或者只是浮现于在表层的思考。作者对于这种人,有一种专门的对策。就是将思考的问题分层次,并在一分钟之内,按主次问题分层训练。刚开始的时候,按照作者的说法,在提问题方面,自己有意训练,往有逻辑的沟通。而一个星期之后,有意无意的脱离了书中的思考方式,并且重回以前的思考方式。这个时候,我又返回来看这本书,看这本书的时候,又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有实践过,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跟上作者的思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烂笔头还是需要付诸行动上才有效。这个也是大多人在读了好多道理而依然过不好生活的原因。很多人学会了做笔记,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对是非的分辨,却一切只止步于脑海中,却不开始,所以万事如旧。

  在这本书中,根据人对待情绪的方式,把人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中,就是属于常常有很多情感想表达,但只是让情感涌现而不表现出来,这种人就是属于抹杀情感的人。而第二个层次,就是有情感涌现,而即将形成想法的时候,就放弃思考或者思想只局限于这个步骤,这种人就是不思考的人。第三个层次,就是遇到某些事物会涌现情感,思考事物存在的问题,并持有自己的想法,但一切又止步了想法。这种人就是最常见的普通人。而对比这个表中,却发现了普通人和出色的人之间,相差的是思考的方式,还有对待事情的方式。表中到第七个层次的时候,出现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精英或者优秀人才。他们比普通人多的是能够形成自己的想法,并且梳理成逻辑性语言,将想法记下来,并且付诸行动。思考是第一步,而不行动就一切枉费了。

  书中有不同思考的主题排列,虽然是作者日常中遇到的问题,但读过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人陷入的烦恼都是一样的。而有人走出烦恼,有人一直在烦恼与问题的漩涡中那些挣脱不了烦乱的人,大抵是因为心智不静。就像我们在烦恼一件事情时,其实更多时候只是在烦恼,而不去想解决方式。如果在面临事情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时,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停下来,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解析问题。而这个时候,笔记的主要性就显示出来了。层层递进的分析,需要将它简单而又突出的指出来,然后进行树形状分析。

  这本书中有很多作者提出的问题,读一两遍可能会有所得,但都是表面的收获。可能要多读几遍,才能够更好训练自己的思考方式,形成更好的思考能力。

  《零秒思考》读后感(六):这些效果,作者都没告诉你

  《零秒思考》这本书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作者用了整本书的篇幅就讲了一件事,那就是用A4纸记笔记。当然这笔记是有要求,要求还挺复杂,比方说A4纸应该横着放,左上角记标题,右上角记时间,每一张最好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写,每次写4~6行为宜,大概每星期整理一次笔记,最好能够分类存档,这些具象的要求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如果看完书评,想要尝试一下,不妨自己翻阅该书,个人不做搬运的工作。

  在这里,个人更多想要谈的是用A4纸做笔记的效果,或者说好处,这篇书评可以说就是用笔记的方式整理出来的,这部分内容在书中必然也会有提及,但不够“诱惑”,不够深入,由我来补充。

  第一点, 锻炼思维能力。其实用A4纸记笔记的方式最终极的目标是要达到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够无障碍的快速产生思路,当然这种思路最好是有结构的,条理清晰的,归根到底咨询顾问最终的成果呈现一般都是PPT报告,一份报告要打动客户,必然需要是条理分明,切中要害,因此,锻炼思维能力说穿了就是锻炼PPT逻辑结构的能力,这算是麦肯锡系列书籍中老生常谈的内容,方法不少,这只能算其一。另外,记笔记的方式很锻炼瞬时的专注力,有人曾说过,做事最重要的不是时间、不是能力,而是专注,虽然每次写笔记只要求一分钟,但这一分钟的时间内全部精力集中,不分散,确实能够一定程度治愈懒散,深有体会。

  第二点, 克服完美主义、拖延重症。曾经也为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过,总是要在面临截止的最后几天,在不能再拖下去的压力下才开始写报告,其实在前几天脑子里一直都在构思这份报告应该怎么写,但是总觉得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路,没有在大脑里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框架,就不愿意下笔,总是想着要一蹴而就,一旦下笔就会完成一篇完美的报告,在这种“完美主义”思维作怪下,最终只能熬夜赶出一个“差不多”的报告,而且,前段时间脑中闪过的一些非常不错的点子也总是要在报告交上去以后才一点点又回想起来。这种零散记笔记的方式确实能够很好的缓解这个问题,虽然散乱,但简单几行字的笔记翻看起来很便捷,通过几页笔记的整合,一个简单的框架也就出来了,重要的是对大脑不会再有“要想一个完美架构”的压力了。

  第三点, 学会与自己沟通。相比前面两点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其实应该是第三点。在现在以“关系”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网络中,我们越来越在乎与他人的关系是否和谐,很多人在他人面前总是强颜欢笑而背后寻找不同的途径发泄不满,像这样的人际交往模式对自身而言是很有害的,而记笔记的方式,也是一种让自己情绪抒发的途径,随意而写,在一张张笔记中从发泄情绪到梳理问题,再到反思原因,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负面的情绪已经慢慢如雪般融化,在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的过程中,如雪水滋润大地般不断强化着自身的情绪管控能力,这个过程,我称它为“自己与自己沟通”,只有做好自己与自己的沟通,才能真正做好与他人的沟通。

  以上三点是个人在通读该书后,尝试写笔记三天的切身感受,初期的效果可以说很不错,但是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最关键的还是坚持,作者也前言中提到,想要知道效果如何,坚持21天再来评价,不多不少,21天恰恰是养成一个习惯所需的最短天数,如果能够养成这个习惯,确实应该受益匪浅,与君共勉。

  《零秒思考》读后感(七):论一张A4纸的思考

  刚拿到书《零秒思考》,看到腰封上的简介说利用A4纸整理思维碎片,我就想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那时我在一家生意非常火爆的西餐厅做前台收银,每天中午的12点到下午两点这两个小时,一个人要同时应对电话订位、外卖订餐以及服务排着长队买单的顾客。而且那时候的餐厅也还没有像现在普遍都装了电脑系统点菜和买单,我们可是一张单一张单的手敲计算器。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高峰期来临前在桌上摆一张如A4大小的草稿纸,这样我就可以随时记下接听电话的内容和领班临时传达的工作琐碎。有一些可以高峰期后再处理的,我就画个圈标记着。每次忙完后我都会把纸上的涂鸦重新看一遍,一些熟客的讯息可以摘抄在顾客资料本上,还有一些找领导的电话也可以工整的搬到便条纸上交给上司了……把书看完很惊喜,原来我这个习惯和作者做PPT的思维如出一辙。只不过作者的要求比较高,A4纸上的内容要有标题,4至6行脑海闪现的想法,再对想法进行补充和整理,最后就是看着A4上的“笔记”在PPT中完成。

  作者说的思考,并不是局限在工作上的,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例如个人的烦恼。这两年很红的青年作家刘同,在高校巡回演说的时候有提到,他的思维顿悟就是在一张纸上。他写“我为什么不招同学待见?我为什么成绩不好?我为什么会被甩……”一条一条的列出自己的困惑,再一一试着回答自己,最后得出所有问题都来源于自己不努力。接下来他就从学业开始改善,越努力越幸运,人一旦有了自信,许多困惑就不再是困惑,反而变成进步的方向。如果你从来没这么审视过自己,没关系,因为这本《零秒思考》里作者举了很多的例子教你如何打开思维。比如:变得不再说别人坏话、和别人熟络、决定减肥、改善工作瓶颈、要不要结婚等等。你可以跟着作者列出的标题,像工具书一样按他提供的条例解答自己的问题,自然会慢慢清晰明了。

  这和我们写日记的方式也有些像,我们都会偶尔在夜深人静时思考自己的不足,却受不了别人来告诉我们这些事。不知道这能不能说是我们“死要面子”。但既然人都有这一心理障碍,那不如勤快一点,在别人指出你的不是前,自己来发现并加以改正,做更好的自己。不过作者也说,最好还是用A4纸,这是有原因的。像我们经常写日记的人就知道,在没有内容可写的时候也会随便涂鸦,为的就是填满这一页。也因为是一篇文字,就会尽量语句写得漂亮些,还有为了美观等。而用A4纸的话就没了这些压力,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重点是在思考而不是写作。 我们把问题写下来是为了抓住关键,告诉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但关于文字描述,有一点我也很赞成作者的做法,就是最好用上一些具体要求的话语。比如说,决定会议议事日程就要写“认真决定会议议事日程”。“认真”二字可以提醒我们这一项内容的重要性,这样自己也会把事情重视,而不是草草完成。

  其实我在想,作者应该是蓝色性格的吧。同为蓝色性格的我知道,我们都是有话说不出口,总要在脑袋或纸上兜兜转转几圈,再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零秒思考》的前半部分都是在讲解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时间成本,我都表示认同,因为和我的性格非常相符。但后篇作者说,让同事和家人也这么做我就不这么认为了。性格使然,每个人的做事风格和习惯都不一样,我们没必要去强求任何一个人和我们一样,说不定他人有属于自己更好的方法。但,我们仍然可以分享,把好的东西拿出来分享,能帮助别人当然再好不过,就算别人不适用,我们也能收获别人的思维碰撞。

  也不赞成作者说的,每天要写上10页纸,还要装订成文件夹规划保管。看到书里作者拍的图片,堆积多年的文件夹,我想到我们财务每月的凭证档案,有些恐惧。还没习惯这种思考模式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天写上十几二十张来练习,掌握到技能的之后,应该就可以抛弃固有的框架了。正如作者说的“零秒”就是“瞬间”,当我们驾轻就熟的能快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何必非得原原本本的再写下来存档呢。我们的目的是学会思考,不是学会写下“思考”,太硬性的要求不就本末倒置了吗?

  看过几本日本作家的书后,我发现日本人的思维都偏向于从简,用最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他们一再强调人要“清空杂念”,才能得心应手。我觉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一样,把精髓和思维掌握,而要不要照着书上的方法,将标题、字体大小、句子长度以及每天完成的量都标准化的去做,就因人而异吧。我是这么认为的。

  《零秒思考》读后感(八):「不思考」的零秒思考艺术

  ### (1)

  我们会经常遇到一种情境:突然遇到一问题,头脑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思考琢磨了许久,依然不得要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该问题,内心中满是焦虑。

  这种情境状态,是我们想要努力摆脱的。我们想努力做到一些牛人能够做到的状态——

  遇到问题时,不需要怎么花时间思考,脑海中立刻就闪现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看起来就仿佛不需要思考一般,解决方案就在脑海里放着,我们需要的时候,随手取用即可。

  于是,我们根本不担心遇到什么问题,所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心境自然平和宁静。

  要做到这种状态,就需要「零秒思考」。

  ### (2)

  零秒思考,并不是真的不思考,而是思考速度很快,快到感觉不到。

  什么样的思考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换个字眼,那就是直觉思考。所谓零秒思考,就是让你的思考变成一种直觉,遇到问题时,直觉反应出解决方案,甚至能看到结果。

  就跟所有直觉思考的培养一样,培养零秒思考其实要做的也是大量的、持续的思考训练,让思考形成模式、变成反射,就如巴甫洛夫的狗一般,听到「问题」的铃声,立马流下「解决方案」的哈喇子。

  为此,赤羽雄二发明了「记笔记」的方法,在平时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大量而持续的训练。平时思考的多了,形成了一定的思考的框架,遇到问题时自然会是有条不紊、迅捷快速的零秒思考。

  ### (3)

  赤羽雄二训练「零秒思考」的方法叫「A4纸笔记法」。方法超级简单,简述如下:

  1. 找一张A4纸,横着放,在左上角写上思考的主题标题,右上角写上日期

  2. 在A4纸页面的主体空间里,写上4—6条(每条一行)关于你思考的主题的内容

  3. 一页纸内,只写一个思考的主题;一个思考的主题,要在1分钟之内完成

  一张A4张写的特定思考主题的东西,就是赤羽雄二所说的「笔记」,而这就是「A4纸笔记法」。

  每天写上个10张、20张的笔记,日记月累,就会积累大量的思考笔记。时间久了(比如超过3个月),就能够形成对自己思考的训练,而自己思考的逻辑、速度和深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想想也是,平时对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有所思考了,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自然可以快速的应对了。

  「A4纸笔记法」所记录的笔记主题,不需要刻意限定,比较好选题方式是头脑中浮现出什么主题,就选定什么主题;有什么想法,就立刻拟定主题,然后写上几条思考的内容;一分钟之内,一条笔记就记录完成了。

  记笔记时,对于思考的内容也不用多琢磨;有一分钟的时间限定,也让你没有什么时间可琢磨;只要脑海里浮现出什么,你就顺手写下来即可。在这里,不琢磨、不思考,是最好的思考。

  有意思的事情来了!我们居然是在通过一种「不思考」的方式,来锻炼我们的思考,这不是见鬼了么?

  问题是——负责任的说——这个「A4纸笔记法」确实见鬼般得有效,那么在这个方法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 (4)

  先回答:为何会「负责任」的声称「A4纸笔记法」是有效的呢?因为我自己就使用了类似的方法。

  我也是做咨询出身,似乎搞咨询的人都喜欢搞这些个乱七八糟的方法论,也似乎这些方法论用在搞咨询的人身上效果体现的更好。

  从做咨询的时候起,我也养成了随手记录自己想法的习惯。以前用手账和纸笔记录,现在用可以通过iCloud同步的手机APP记录。记录的方式也是脑袋里有任何的想法,就记录下来,然后写上几条关于这个想法的评价或者思考。

  时间久了,我基本上也能够做到接近「零秒思考」的境界。当自己遇到问题时,自己会立刻反应出应该怎样一步步去解决问题;当别人请教问题时,我也可以很快给出别人所需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的呢?这跟我平时习惯对自己的想法做记录和思考有关,其原理在本质上与「A4纸笔记法」是一致的。

  **首先**,通过平时大量、持续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记录和思考,日记月累之后,就会把自己平时有意识、无意识所关注的问题都遍历一遍。

  如果你去尝试「A4纸笔记法」时,你会发现要不了多久,你脑海里就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可写了,很多的想法都是以前出现过的,变了一种形式,或者放在了新的环境下。

  自己对于自己所思所想的问题都有了大量的思考,当面对那些个问题时,自然不会头脑空白、茫然无措的,相反会轻车熟路、驾轻就熟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在平时的大量、持续地对思考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所面对的各色问题,归纳起来其模式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针对这些有限的问题模式,形成应对的方法论。也许这些方法论,我们并没有落笔到纸面,或者用其他方式让它们具象化,但是他们是切切实实的形成在我们的头脑当中,也许可以称之为「经验」。

  当我们遇到以前没有想过的新问题时,不管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识别出问题的模式,调用我们所积累的「经验」,用「经验」的框架去框这些新问题,快速的勾勒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线,让我们从容不迫的面对的问题。

  所以,对类似我们这样的人而言,我们不认为有什么问题是彻头彻尾的新问题,我们总能够快速的找到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框架来应对这些问题。既然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就没什么好怕的了,总能找到适合的办法处理。

  ### (5)

  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用「A4纸笔记法」记录想法时,为何要「不思考」?

  赤羽雄二在他的笔记方法中,设定了一分钟的限制,强调了不要去刻意思考。从他的字里行间,他透露着对人类「思考」的不信任。他说:「人越是思考,越难以做到快速、深入的思考」(P128)。

  我对他的观点的理解是,他并不是否定思考本身,而是否定那种完全放到脑袋里进行的复杂思考,也就是完全在脑海中进行的复杂逻辑性思考。关于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人的大脑分三种类型脑,对应着三种思考,分别为逻辑思考、直觉思考、潜意识思考。这三种思考中:

  1. 直觉思考是最简单、最快速的思考,也是人类最为完善的思考,在人类还属于动物范畴时,它已经存在了;但是,直觉思考也有很大的问题就是不可控,且容易掉入直觉的陷阱当中;

  2. 逻辑思考,则是伴随着人之成为人的进程中才诞生的,到现在为止非常的不完善,直接的表现为其思考的速度很慢、耗能很大,而且思考过程中很容易受干扰,一不小心就会增加一些没有的东西,或者忽略一些有的东西,以至于让思考走向完全错误的方向;

  3. 潜意识思考,不受人的意识所控制,时不时的冒出来,也会随时的消失掉;然而潜意识思考的东西,往往是逻辑思考中产生的片段内容,并可能会产生非常有创意性的链接,从而会思考出新鲜的东西出来。就如我们做梦时,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体就是潜意识思考的作用;同时,潜意识思考跟逻辑思考两者不能同时进行,一个活跃必然会抑制另外一个;

  「A4纸笔记法」做笔记时,要求「不思考」直接记录,其实是要做这么几件事情:

  1. 把散布于潜意识思考的片段,给具象化出来,落实到纸面当中;我们并不是「不思考」,而是通过潜意识思考;我们抑制我们的逻辑思考,是让我们潜意识思考运作的更好;

  2. 在纸面上,把潜意识思考的结果进行逻辑思考,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比如做企划案时,赤羽雄二的方法是,先把自己脑袋中的所有的想法全部罗列出来,而后再规划其中的逻辑关系,最后形成企划案;

  3. 通过大量、持续的训练,把潜意识思考、逻辑思考的东西转化为直觉思考的东西,在以后遇到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不用思考,直觉给出解决方案;

  这几件事情做下来,看起来我们是没有怎么思考,实际上我们更加全面且深度的去做了思考。

  当然,更进一步的深度思考,赤羽雄二也给出了方法。比如针对一个思考的主题,一层一层的深入做思考笔记;也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对同一个思考的主题去做思考笔记。

  这些做法,都是我以前提及的深度思考的方法。

  ### (6)

  原本这一篇文字,到这里就可以基本结束了。不过,我想多说一些其他的东西,就好像赤羽雄二在书中反复提到他的笔记法能带来其他一些附加效果。

  「A4纸笔记法」反复提到,做笔记时,记录自己头脑中的所有想法,有一个想法就写一张A4的笔记,直到把脑海中的想法全部清空。这样,一来可以让人心情变得平静,心中无事,自然神清气爽;二来可以调整人的情绪,原本情绪激烈,把想法写出来后,会发现情绪变得平和了。

  这些附加效果,并不算是他这种方法独有的效果,很多其他方面的做事方法也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效果。

  在时间管理当中,一个著名的方法是GTD(Get Things Done)法,其核心的思想就是把头脑中的所有想法清空,而后针对不同类型,做不同的处理;如此,可以在做事情的时候,全身心的专注于当前做的事情,整个人做事情的效率会极大提升,时间管理的效果就非常的好。

  以前有些心理学的研究,指出那些经常写日记的人,其心理健康程度会比较高。一来是因为这些人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的情绪发泄出来;二来是这些人把情绪从头脑中清理出来之后,会发现原本以为很严重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只因为我们的头脑不自觉的附加了很多东西,让我们无法看清事情的真实面貌,看清之后发现事情也没啥大不了的,因而心理就通顺了。

  在职场研究中,曾经有人研究工作中什么因素会导致人劳累。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工作本身其实不会累到人。工作中如果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精神专注的话,人的状态跟冥想的状态是类似的,会让人平静、舒服,而不是劳累。在工作中人若思绪纷杂、胡思乱想的话,就很容易消耗精力,从而让人劳累。稻盛和夫就秉承他对于工作的理解,专注于工作,成就了几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了日本的经营之神。

  所有这些做事情的方法或者理念,其关键点在于「把头脑清空」这个行为。**脑袋空了,心踏实了。**

  ### (7)

  到这里,就要真的结束了。结束之前,总结下这篇文字所做的事情:

  1. 简要介绍了赤羽雄二的「零秒思考」理念和「A4纸笔记法」

  2. 分析了他的「零秒思考」理念和「A4纸笔记法」为何是有效的

  3. 论证了为何在做笔记时要「不思考」的深层次的原因

  4. 分享了让人心境平和的一种方法——「把大脑清空」,脑空而心实

  理念和方法很简单,道理也很清晰明了,这都不算什么。最为关键的是,你知道了理念和方法,也明白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性,接下来你要行动起来,学习这些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让它们真实的带给你提升和改变。

  赶快行动起来吧!不然的话,这本书真心不如不读。

  《零秒思考》读后感(九):学会快速,有效的思考

  生活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在思考,但思考这件事做了二十几年,甚至三四十年,有些人都还没学会如何思考。我一个高中同学跟我抱怨,每天工作繁忙,却还经常被主管喊去开会,主管还喜欢发散思维,开会本要解决的是问题A,却在讲述A的过程中引发出问题B和C,继而开始一会讨论A,一会又讨论B,又会在讨论问题B的时候,绕到问题C。,结果到最后是哪一项都没有具体结果,大家在执行的时候也摸不着头脑。《零秒思考》中说,越是重要的会议,在决定出最终结果之前,下属就越难开展工作。

  我还有一个和这位主管类似的朋友,小聚会的时候大家在讨论一个问题,他参言进来,总是聊着聊着就跑偏,讲到最后他有时还会问我们,我想表达什么来着?还有些人想法很多,就是表达不出来,开会的时候大家发表意见,轮到他的时候总是话在嘴边不知道如何表达。也有一些人是领导给了一个任务,却不知从何做起。

  作者说,“说一个人聪明、工作能力强,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这个人的语言感觉敏锐,良好的沟通能力展现了其闪光之处。 ”我也一直觉得,聪明的人都是会思考的人。而语言和执行能力就是思考的结果,有些人思维活跃头脑清晰,三言两语就能把问题讲述清楚,而听有些人讲话,你总需要听上几个回合,再三确认才能知道对方真正的意思。这就需要学会思考,这本书中举了很多我们经常遇到的不会思考的例子,并给出了具体解决的方法。作者在麦肯锡公司工作14年,参与见证了企业对未来的改革与探索,他深知员工的战斗力会很大程度的左右一个公司的未来,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也左右着这个人本身的未来发展。所以作者非常重视如何思考,如何制定并有效执行思考后的解决方案。这本《零秒思考》就来源于他这些年的实践总结。

  其中我感触颇深的有两点,作者说,“我认为,人与想法都是‘一期一会’。因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想法很有可能不会出现第二次,所以要当场写下来,只有这样才不会消失不见。”

  从会写字开始,我就在不同时期都有各种笔记本,有些用来记账,有些用来写日记,有些用来摘抄优美句子,而更多的,就是我随时记录想法和观点的小本子。这些本翻开基本是到处都是字,有的横着写,有的竖着写,毫无章法。有时候看到一句诗,就联想到一个故事,记下来。高中的时候甚至会经常会因为一句歌词,就胡乱写出一首打油诗,这些都统统记录在本上。偶尔犯懒,比如看到一个新闻,自己有些独特的观点,但是懒得记,想着等用的时候打开新闻就会想起这个观点了,结果经常导致这个新闻看了n遍却再也回忆不起当时的想法。懊恼不已之后学会了遇到任何想法,都喜欢记录下来。所以对作者说的那个“一期一会”特别有感触。

  除了这些观点想法需要随时记录,作者也鼓励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把与问题有关的一切都写下来,比如上司为何不委以重任,是这个项目你不熟悉导致能力不足,还是因为其他,不要一遇事就感到沮丧想要放弃,而是要学会分析问题,我尝试过这个方法,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遇事极度生气的时候,都可以写下来,慢慢整理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想明白事情的始末,还能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谓一举两得。

  读罢此书,获益匪浅,作者通过生活工作中的小例子教会我们用记录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面对任何谜团和问题,都可以做到瞬间抓住核心要素,并作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相信这本书也可以帮你告别面对问题的不知错所,让思考事半功倍,让工作难题迎刃而解!

  《零秒思考》读后感(十):利用笔记方法减少思考压力

  本书提出了一种笔记方法,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思考压力。

  书比较薄,论述的内容更像是博客风格,一篇文章大概就说得明白了。我在这里从自己的角度总结一下本书的核心内容。

  大多数人陷入的思考误区

  启发思考的过程在大多数人看来很困难,一般人很难在思考的过程中捕捉核心意思,反而容易陷入杂乱的误区。针对这种情况的两种解决办法:“沉思默想”和“滔滔不绝”都是不对的。“沉思默想”的过程没有其他人参与,而自身在思考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可能跳跃到很远,这样就无法将一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有效地形成结果。有些人喜欢“滔滔不绝”向他人地论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在论述的过程中容易发现思维的纰漏之处,并立即修正。但修正的过程容易打断当前的论述,也给他人带来困扰。所以,这样做也是不好的。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思考

  思考过程并不一定要多花时间。现在有很多管理层喜欢花费一上午乃至一天的过程用来讨论、开会。他们乐在其中,因为花费时间的让他们感觉工作很充实。然而,无论是对他们自己还是下属员工,这种时间花费都是无谓的,无法得到深入的结果。反观优秀的经营者,往往具备当机立断的特质。那如何才能有效思考呢?作者提出,可以用做笔记的方法整理思维。

  如何做笔记

  从标题、正文格式、内容、时间、介质等角度说明了自己找到的最优方法。首先,拿一张A4纸,横放。标题应该在A4纸的左上角,为了和内容区分,要划一条线。每页纸正文写4~6条。这样,字就可以随性写,不用想太多。日本人做事比较细致,作者还讨论了如何不造成心理障碍。比如把笔记写在A4纸的背面,这样,就不会因为浪费纸张而造成心理负担。

  做笔记的内容、频度和花费的时间

  作者都给出了详细的说明。想到的事情,无论是什么,都要立即写下来,不要留在脑中过度思考。有些想法是稍纵即逝的,写在纸上,才是最好的思考方式,这样方便自己以第三者的角度好好整理问题。人脑毕竟不是软件,不可能完整地记录思维演化过程。但是写出来就不一样了,思维脉络清清楚楚,要继续思考的,或者要做出总结的,都一目了然。作者建议每个人每天要做10页笔记,每页花费时间1分钟。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二三十页的笔记量可能更好。人从有所思考或有所情绪,到形成结论的过程需要几个步骤。长期锻炼写笔记能够让自己快速熟悉这个流程,并最终达到零秒思考的境界。

  笔记之外

  写完笔记之后,并不是就结束了。有些人会先想到整理,为了方便整理,这些人可能会选择把笔记写在笔记本上,并贴上标签,但是笔记多了以后,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分类,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样做徒然增加了做笔记的工作量。作者提出用A4纸做笔记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此外,有些人试图对笔记分门别类收集起来整理。这样做也很难,因为作者给出的方法只提倡在标题栏写上时间。内容之间可能并不具备关联性,整理起来很复杂。

  重复的笔记有没有用

  有些人遇到重复的内容,就试图找出以前的笔记,通过增加的方式继续写。这样做是不好的。因为会增加操作和思考的复杂性。重复的方式也要重新拿一张纸,可能你需要对重复的内容写上很多次,问题才能解决。没关系,就这样干。

  深入归纳

  如果需要写策划书之类的东西,可以拿出过往的笔记,一张张摆在桌上看。有些笔记的标题就是前面笔记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棵逻辑树,便于深入整理。

  如何整理

  细致的整理是没必要的。把过往笔记散装进一个透明的文件夹就可以了。桌面上也没必要放太厚的文件夹。每3个月,略读过一遍就行,不要放在心上。如果需要分类,也可以贴标签,为了方便修改,作者用了一种特殊的标签。

  总体说来,这本书只讲了一个方法,或者说一个工具,用来提高工作效率。花费两三个小时就可以通读一遍,没必要太深入地阅读。作者列举标题分类的章节,跳过就可以了。似乎战隼也看了这本书,感兴趣的人可以搜搜他的评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