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方艺术史(修订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方艺术史(修订本)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5: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方艺术史(修订本)读后感10篇

  《西方艺术史(修订本)》是一本由[波兰]雅克·德比奇 / [法国]让·弗兰索瓦·法弗尔 / [德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艺术史(修订本)》读后感(一):品读西方艺术史

  关于西方艺术史,尽管不少老师多次强调它对于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夯实美学基础的重要性,遗憾的是大学课堂并未讲授,我只能自己到文艺书厅翻阅那些精美的画册,感叹于《泉》那样优美的裸体绘画,还有出土的断臂维纳斯、恢宏的罗马斗兽场、巍峨的哥特式教堂,等等,都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因此常常神往像叶芝那样《驶向拜占廷》:“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在互相拥抱……我就远渡重洋而来到/拜占廷的神圣的城堡……请尽快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在金树枝上歌唱/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给拜占廷的贵族和夫人听。”

  一、寻找西方艺术史

  我一直没有系统读过西方艺术史,因为书架上的教材、读本大多被翻得残旧难看,还有一股难闻的尘味,我屏住呼吸翻了几页,见理论太多、插图太少,就兴趣索然,宁愿继续去翻看提香笔下的那些健硕裸女。作为一个刚满18周岁的成年男子,知慕少艾,却未谙女体,此时与其说欣赏西方艺术,不如坦白招出自己好奇的性心理。欧洲的天才人体画家们常常将仙女绘成专食人间烟火的欲女,如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让美神成熟的裸体斜躺于榻上,两眼含着渴望、期待、挑逗、茫然和无所谓的神情,既像思春的贵妇人,又像淫荡的妓女,仿佛在等待着情人或顾客的来临。那时我听说过一点古希腊艺术的知识,就以为表现性与肉欲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特点,却忽视了提香在维纳斯后面画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双膝下跪似在祈祷,代表了画家的某种宗教情怀。对此画的理解,要将诱人的肉体和背后的祈祷联系起来才算完整。

  若干年后,我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版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的《西方艺术史》,图文并茂,几乎每页都有艺术作品的插图,看起来清爽多了,唯一的缺陷是理论诠释过于简略,许多地方看起来似懂非懂。幸好我看过几本艺术赏析的书,所以勉强能接受。

  此书由四名欧洲学者编撰,原名“The history of art”——艺术史。这种欧美中心论的治学方式钩起了我心理的一点不快,毕竟书中只有欧美的艺术,相信译者看了也有这种感觉,所以转译为《西方艺术史》。

  二、文艺复兴之前

  西方艺术起源于何处?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壳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就是艺术诞生的隐喻。

  神话传说、祭祀、狩猎、性爱、生育、史前洞穴……沿着时间的脚印鸟瞰西方艺术,可以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原始绘画也充满了抽象、象征的意味,令人想起印象主义和现代的某些画风。

  尽管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中海沿岸地区对西方艺术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无疑是伟大的古希腊文明。希腊人除了给我们留下动人的神话故事,还有雅典娜、庙斯、赫拉和巴底农等立柱式的神庙,因其对石材的广泛应用而保存永久;至于人体艺术,他们更是鼻祖。在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羞涩地隐藏起自己的胴体时,他们很早就提出人体的最佳比例:身高7至8倍于头长;并奉献出了《掷铁饼者》等大量完美的裸体雕像。即使在希腊化时代,也有一个极其帅气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现珍藏于雅典某博物馆,这个曾经纵横欧亚大陆的军事统帅和神话中的阿喀硫斯一样战无不胜,却不幸英年早逝。希腊时代的人体艺术品,无论男女,在体型、气质方面都达到了无可企及的境界。

  罗马帝国的艺术承自希腊,但《披甲的奥古斯都皇帝》繁琐的衣甲抑制了人的生命力,自以为是的领袖架势已显造作,美感远远逊色于希腊裸男。中世纪无论是拜占廷、罗曼还是哥特艺术,除了建筑风格尚可欣赏之外,那些神祗和人物画看起来特气闷,这是欧洲的阳萎期,而同期的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唱响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

  三、文艺复兴之后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勃起。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重拾希腊精神,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蒙娜丽莎》不必多说。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也是世界艺术史罕有的杰作:大卫这个《圣经》里的英雄充满自信地站立着,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健美身材,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双目有神,英姿飒爽,身体中积蓄的强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代表了人文主义的巨大力量。此雕像的复制品至今仍屹立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市政广场,原件则在博物馆严加保存。可惜书中仅选了多纳太罗的《大卫》雕像,虽然也不俗,但比米氏差了一个档次。

  文艺复兴向前演变,就产生了“巴洛克”、“罗可可”等术语。前者原指形状不规则的东方珍珠,后词义变宽,表示思想和表达方式的独特、个别、任意性,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对感官、喜庆、浮华和激情的突出。后者原指对岩洞、贝壳和钟乳石的模仿,后被引入室内装饰,日益走向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世俗化。这个时期的西方艺术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等宗教建筑和巴黎贵族阶层的沙龙以及装饰豪华的宫殿,还有伦勃朗的自画像。伦勃朗有画自己的嗜好,共画了近百幅,我看到的是他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的三张自画像。青年时期他身穿华丽服装、意得志满、嘴唇充满肉感,看起来玉树临风,可以想像他应是一位风流才子。中年时期他眉宇显出疲倦,衣着朴素,已经发福,人到中年百事忧,看来他也能免俗。老年时期他穿着尊贵的服饰,胸前还挂着类似怀表的饰物,清澈的眼睛透出哲学般的深思,嘴角的撇起和隐隐的微笑表示自己已经世事洞明,看清楚了就无所谓。人生的三个阶段,在此得到了充分概括。

  四、19世纪的西方艺术

  19世纪最先出现的是新古典主义,《马拉之死》、《荷拉斯兄弟的宣誓》等作品告诉我们艺术辞典中离不开责任、宏伟和庄严等词。油画《马拉之死》表现了法国大革命领导人之一马拉刚刚被刺的惨状:被刺的伤口和染红了浴巾的鲜血,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凶手递给他的字条。作者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来表现了古典主义的献身精神。《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以罗马历史上的英雄荷拉斯三兄弟向老父亲作出征前的宣誓,表现对国家的忠诚和荣誉感,而旁边妇女们的哭泣哀叹强化了他们的刚毅神武的英雄形象。

  对于浪漫主义,我们首先要记住雨果的名字,他从理论上阐述了浪漫主义,并在文学和绘画等方面作了重要探索。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闻名于世;画作《涡石灯塔》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灯塔塑造成了为浪漫主义狂飙大声疾呼的旗手。还有载入过中学历史课本的《自由指引人民》(作者:德拉克罗瓦),画中自由女神敞胸露乳、高举旗帜带领革命者向光明前进,非常激动人心。德拉克罗瓦的另一幅画作《萨达纳巴尔之死》表现了国王在围城内准备与所有财宝、骏马和女人一起自焚殉国时的场面,火红的宫床、绸缎、缰绳、辔饰、长幔,国王的眼光从上方倾斜而下,右下角的妇女惨遭割喉,整个画面惊心动魄,具有巨大的艺术爆发力。这幅画就像德拉克罗瓦在日记写的那样:“色彩就是眼睛的音乐,它们象音符一样组合着……无法达到的感觉”。

  最令我震撼的是其后出现的印象主义。摄影技术揭示了表象的多样性和直接捕捉真实感觉的重要性。印象主义更强调画家的主观感觉和捕捉瞬间的的能力,他们确信风景是依时刻、季节、气候不同而变化的,这种短暂、瞬间的诱惑把他们引向逐渐消逝和无穷无尽的艺术幻想。一般认为这一画派的奠基人是马奈,他的《草地上的午餐》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愉快地聊天、聚餐,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率真、自由的平民生活方式的向往,其鲜艳明亮、对比强烈的画法是对传统技法的突破。

  “印象派”一语由莫奈的《印象,日出》所引发,他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一轮红日投射在海上,海水被染成淡紫色,天空微红,水波淼淼,摇曳的小船朦胧模糊,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这来临自他从一个窗口凝望产生的瞬间印象,笔触大胆新奇,是对传统画法的重大革新,开创了一代画风。

  梵高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斯通的《梵高自传》已有具体描述。他不是正宗的印象派,但却是真正的天才,就是普通的向日葵也被他画出了生命的真谛。欣赏那幅不朽的画作《向日葵》,可看到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火焰一样炽热的激情和旋转不停的运动感,还有单纯强烈、粗厚有力的色彩对比,那种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令人感应他心灵的震颤和激情,这时的向日葵不再是静静的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喷发的生命体。他画的草鞋、工人等也闪烁着天才的光芒,流露着人文主义的同情。

  与印象派相关的大师还有高更、塞尚等。

  五、现代艺术的困境和嬗变

  20世纪是工业化集大成的时代,钢筋水泥成为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建筑在强调美观的同时,更具实用性和世俗性。欧式高楼大厦随全球化走遍世界,五大洲处处皆是,这在城市化的中国尤为泛滥,造成诸城的千篇一律。而我喜欢的经典之作如悉尼歌剧院和贝聿铭为卢浮宫入口处设计的金字塔等在国内非常罕见。

  康丁斯基更将现代艺术引向了大抽象,使人们对事物外表的的审视转变为“内部参与”。他的作品《带黑色的弓形,154号》中,特定的主题和视觉的联想都消逝了,只借色彩和形状的搭配营造出一种猛烈冲突的动势和紧张,令人想起世界大战或罢工。《白线,232号》以一种松散的和气氛性的手法来处理的,色块被一种很强烈的直线条图案和规则的曲边色块所强调,也许想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

  随后的艺术家们越走越远,那些奇思妙想的几何造型和极度抽象的色彩组合令人越来越费解,艺术家企图突破传统,却越来越陷入迷宫,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五花八门的术语掩饰不了审美的混乱,至少我对这阶段的艺术并不喜欢。当然也有些艺术家在回归传统,关注现实,以简洁的象征来表达主题,但成就与前两个世纪尚有差距。

  至于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读图开始领先于读文,声光特技和电脑制作的发展使创作变得更含混,一切尚在嬗变中,我混乱的脑袋尚未清晰,无定的寻觅中只能欣赏当下和回眸以往。

  霜冷长河之际,缪斯也无言。

  《西方艺术史(修订本)》读后感(二):作为科普书值得推荐,对西方艺术有个大概了解

  承上面的读感:

  还有体会最深的是西方艺术史关于各个时代的划分界限,记得在国外上学的时候,直到写论文阶段有一次面谈的时候被导师纠正了我的这个史系学生犯的大忌。当时选择读这个专业纯粹是兴趣爱好以及好奇心,本人之前压根就不是学文科的,可以说是一点历史艺术基础知识都没有,更不要说关于西方艺术的东东,当时的历史知识还是停留在高一时代,现在说起来还蛮感慨的。虽然这本书作者/译者把现当代部分直接列成19世纪和20世界,自然有它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也许是个人感觉吧,书中对于建筑部分介绍得相对详细些,没有仔细去查作者/译者的详细背景,或者跟原作者的本身研究方向有关。

  总之,这本书的思路脉络很清晰,对西方艺术史的所有流派、风格、年代、历史背景基本都有提及,可能就是里面的一些翻译难免有偏差,但作为科普类的书目前阶段值得推荐。

  《西方艺术史(修订本)》读后感(三):我来吐槽翻译!

  书是好书,徐庆平先生应该也是位可敬的学者,但译名怎么能翻译得如此的差!给我感觉就是,他似乎没有半点翻译的常识,也不懂历史。

  强力吐槽:

  1、最大的笑话,就是把赫拉克利特翻译成同名的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希拉克略。就算之前没翻译过什么东西,平时的经验也该告诉他XXXX略这种是用于罗马式的名字翻译,XXXXX利特这种才是希腊式翻译。让我怀疑这人根本不懂历史,但是听说过希拉克略,看到Heraclitus就直接翻译成希拉克略。但是人家已经有约定俗成的译法了,他不遵循。这就直接导致读者完全被弄蒙了,这个绝对是翻译的大忌!不能直接音译了事,要懂点背景和习惯好吗???

  2、教堂和修道院分不清楚,主教座堂跟一般教堂分不清楚。书中所有的Abbey(or Abbaye in French),cathedral,basilica统统翻译成教堂!教你妹啊!我真想说你如果只是个画画的不懂宗教没问题,但是你凭什么就只是个画匠就敢翻译艺术史来误人子弟呢?你既然想翻译就补充一下背景知识行不行?难道我一个理科生都能弄懂的东西你就弄不懂吗?

  3、大量的名词音译!什么多尔曼和曼赫尔,我花了好多功夫才还原对应的英文单词Dolmen,Menhir,这两个词的意思分别是支石墓和独石的意思。前者就是那个一块石板架在两块竖起的石板上的墓穴;后者是单独一块巨石,有纪念碑或图腾意义的“独石”;很显然这里用音译是巨傻的,你可以想象如果我说这样一段话,你能听懂几成:“国家暴力机关分为两种,对外的叫阿米,对内的叫珀莉丝曼。”结果你费尽千辛万苦才知道原来这两个魔性的词分别是Army和Policeman,你会不会想骂人???

  反正我是想骂人了!哪有这么不负责任的翻译???我想说徐庆平你就是个易帝耶特!!

  想骂娘了!!!!

  我能说我花了两天时间整理这些古怪的译名么?要翻译回去!再找正常的译名出来!而且大部分怪异的翻译是无法直接google搜到的,只能找一整个类别的列表出来一个个单词比对!!!

  ================

  除了上诉这些译名问题,这本书还有不少其他问题。比如校对的疏忽!而且这些问题是从老版本就一直存在的、很傻的问题,你出精装版除了换一堆彩图,都不校对的么?就知道把书价格翻三倍,TM能稍微用点心?年份都写错了知道么?译名不走寻常路就算了,TM前后还不一致!!!人名中间的点写成句号(P212)!!!这些错误让这书整体感觉非常LOW好么???

  我吐槽完了,大家继续补充!

  书是好书,但就这么被烂翻译给毁了!

  《西方艺术史(修订本)》读后感(四):读《西方艺术史》有感艺术的寂寞与孤独

  最近,读了一部《西方艺术史》,首先,我就为这部书引言里的一句话所震动。著者说,我们从艺术的起源之处就可以找到艺术家的那种主要动机:通过打上记号而投身于世界和把世界据为己有。而在此话之前,著者又提出这样一个设问:人难道不始终都是通过艺术向死亡挑战的吗?这一设问已道出艺术所具有的宗教意义和她的永恒目的!

  纵观整个西方艺术史,从古希腊的巴底农神庙到古罗马的哈德良万神庙,从早期基督教艺术到罗曼艺术,从哥特艺术到文艺复兴,从样式主义到巴洛克和古典主义,从罗可可到新古典主义,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一直到二十世纪各艺术门派与主义,我们不难看出,最初因对神的膜拜和服务于宗教,艺术在神庙与教堂的建筑以及宗教绘画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同时艺术所创造的美以及艺术本身,也像宗教一样,一直指引着人的灵魂向上升华,而在这种指引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却常常陷入了不为人知的寂寞与孤独……

  真正的艺术是最心灵的东西,也就是最为宗教的东西,所以一切真正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创作者所要背负的寂寞与孤独,绝对不能为一切凡夫俗子们所能体悟。这一点是我在读到《西方艺术史》“浪漫主义”一章时最为感慨的。浪漫主义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兴盛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左右进入衰微。浪漫主义艺术抛弃了希腊罗马典范,表现为对新古典主义专制的逆反,对往昔的一切想法实行彻底的决裂,它宣告了人和个性先于一切的地位,它以强烈的感觉、激情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正是浪漫主义的这种冲击性,导致了浪漫主义艺术家们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门派的艺术家们更深地陷入了艺术的寂寞与孤独。

  在此,仅说一说浪漫主义杰出代表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艺术创作。作为画家的德拉克罗瓦最初的作品是《但丁与维吉尔游地狱》和《希阿岛的屠杀》,这两幅作品表现出自由的嘲弄与挖苦,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并使德拉克罗瓦因此成为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德拉克罗瓦一生都从浪漫主义文学中汲取灵感,并从中取材。

  1827年他画出了《萨达纳巴尔之死》,以纪念三年前死于梅索朗吉昂的拜伦。萨达纳巴尔是显赫无比的塞米拉米斯女王子孙中最 后一位 君主,在被米底人围困了两年的都城巴比伦,萨达纳巴尔在宫院内堆起柴垛,将自己和财宝、骏马、女人、宦官一起付之一炬,而拒绝投降。这幅画给人一种死亡与毁灭之感,让人极为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对于死亡与毁灭的思考与挑战,以及因为这种思考与挑战而有的内心寂寞的燃烧。1830年,德拉克罗瓦又画出了《自由指引人民》。此画因作于1830年革命的翌日,几乎成了政治宣言。在这幅画里,画家就在自由女神的右边,以起义者的形象出现,充分表达了他在不自由的围困中对自由的渴望。德拉克罗瓦从青年时期开始一直到

  1847年撰写了一本日记,详细阐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思考。1863年8月,他因病而寂寞地离开了人世,完成了一生对艺术的追求,虽然浪漫主义在他死后几乎销声匿迹,但他的画作,尤其是他的《萨达纳巴尔之死》和《自由指引人民》,却是不朽地留在了这个世界。

  读罢这部《西方艺术史》,我久久不能平静地想,当我们捧读一部伟大的作品而潸然泪下时,当我们在一幅名画前恋恋不去时,当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瞻仰一位已故艺术家塑像时,我们是否想到那些伟大的艺术创作者一生献身艺术的精神?是否想到他们为艺术献身所承受的寂寞与孤独?夏绿蒂•勃朗特一生没有过一次爱情,却写出一部催人泪下的《简•爱》;凡高一生穷困潦倒,一生只为他的《星空》与《向日葵》寂寞而疯狂地燃烧;曹雪芹呕心沥血一生,终未能完成他的红楼巨著,寂寞地死于灯下,死时竟连一口棺材都没有。尽管我们有所欣慰,无数伟大艺术创作者的艺术创作终使他们得以永生,但他们寂寞孤独的悲惨,又无不令我们痛心疾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