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绣口一开》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绣口一开》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23 03:00: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绣口一开》经典读后感10篇

  《绣口一开》是一本由余光中 著 / 梁笑梅 编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绣口一开》读后感(一):一首静谧安详的歌

  一首静谧安详的歌

  ——《绣口一开 余光中自述》 文/阳光漫天10

  在阅读之前,看到本书的上架建议为人物.传纪,我本以为是余老先生为自己写的自传,待开读后知晓,这实则是一本收录余光中先生文集的著作。

  在看了本书后,没有令我失望,相反,从这些精选的文章中,更加走进了余老先生。既然已了解余老先生没有写自传的打算,那么读这些他一生中的文集,便是接近老先生的方式了。

  本书在时间上也不是编年顺序而写,但读来也顺其自然,有章可循。书最后附记了余光中先生的大事年表。如果想看余老先生功德简介,这里可查询。这本书读起来,确实就像听老先生闲聊他的那些事儿,听他讲故事,跟他一起去观看他眼中的世界。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三辑),第一辑收录了与余光中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自述性散文。在这一辑中,温情满满,可以看到余光中先生少年、青年、老年的各种样貌。时而因他的质朴真挚而感动,时而看到他开怀自嘲默然而笑,时而在他的慢说轻语中欣叹世间美好,就算时而有不愉快跃于眼前,也会感慨学习他的坦阔胸襟。

  第二辑收录了余光中先生记师友的文集、游记。这一辑让我看到,余老先生对师友的珍惜之情,也让我看到读书人之间的君子之交。他们之间学识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既是那么儒雅有礼,也是那么有趣欢笑。

  第三辑收录余光中自序及后记,包括诗集和文集。在这些自序及后记里,能看到余光中与时代的对话,在时代的前进中,他仍是一直保持着那颗赤诚之心。

  这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书籍,却能在余光中先生的字里行间,读到他这个人。他的成长,他的岁月印迹;他与自己的对话,他对书的对话,他的寄托;他的思想,他与文学文化的渊源认知。

  余光中不写自传,觉得自己一生那些不高明的事迹,不愿再重数。他自认为自己为立言之人,非立德立功之人需自传铭记。但读他的文字,又何尝不感慨他的功德呢?

  如此谦虚而始终有着温厚热情的人,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情感,都写在他所有的文字里。见文如见人,余老先生,带给我们的,便是这样一种纯朴而深凝的文学文化力量。

  这本书,我会被一种安详的宁静感染,会看到老先生可爱真实的模样。正如余光中的诗,好懂简单、真实亲切,却能朴素地写进我们的内心。虽不是自传,却也在自述中看见了他,走进了他,认识了他,就像听一首静谧安详的歌,清远,悠扬……

  《绣口一开》读后感(二):旧痕新影诉平生

  旧痕新影诉平生

  ——读余光中《绣口一开》

  林颐

  文人若不爱写传,要了解其外在生活或内心感受,大概最好从他的作品中寻踪觅迹。然而如余光中这般著述丰厚的,千头万绪何处可抽丝?幸赖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推出《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得余先生亲自审定,梳拢了重要文章,由字里行间、旧痕新影之中,且让读者略窥余光中创作生涯与人生经历。

  大陆读者对余光中的了解,很多是从1971年写的那首《乡愁》诗歌开始的。其实,《乡愁》是一壶陈酒,经了岁月长久的酝酿。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乱世飘零、颠沛流离,去国别乡的黍离之悲,于少年时代便早早铺就了他的人生底色。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细诉少年时代避乱四川,向往乘坐火车去远方游历,渐渐地,记忆漫漶,像铁轨一样穿行过人生的各个站点。恍惚有姜文、侯孝贤影片中老式火车鸣响、铁轨向天边延伸的意象,就这样时序纷飞,从上海到安南、到昆明,然后是台湾,接着是美国、欧洲、香港,一定要用长镜头啊,这长长的铁轨长长的记忆长长的一生!画面里的光线,初始是晨间朦胧的水雾,后有大风吹散了额角的鬓发,渐渐地暖黄熏染,夕阳余晖映照淡笑的容颜。

  《思蜀》、《黄河一掬》、《金陵子弟江湖老》……余光中如屈子行走水湄,心念故土、魂系故人,笔墨中并无悲愤狂狷,只多了一份百转千回的深情,把海峡的这一头与那一头串联在数不清的诗文篇章里。

  《乡愁》盛名太赞,许多读者以为余光中是“乡愁诗人”,其实他“上承中国文学传统,横涉西洋文学艺术”(董桥评价),涉猎极广、多有建树。他在《四窟小记》中写道:“诗、散文、批评、翻译,是我写作生命的四度空间。”年少气盛时他曾自诩右手写诗,左手为文。他将第一部散文集冠名为《左手的缪思》,以彰显诗为正果,文为副业,评论、翻译为余事,皆隶属“第三只手”;此外他还钟情于绘画、音乐以及天文、地理、历史,诸般种种,星月辉映,造就一个“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绣口一开》第三辑“创作的旅程——自序及后记”,专门收录了余光中大量的序跋作品,这在别处是很少有这么齐全的,且以时间为线,从最早的诗集《舟子的悲歌》(1951年)到《藕神》(2008年)止,对于读者理清余光中创作历程,自然是很有裨益的。前两辑中收录的《我的写作经验》、《六千个日子》等文,不仅系统阐述了余光中的文艺理论,我们更能了解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台湾文学生态。作为“蓝星”社重要成员,余光中通过《第十七个诞辰》,让我们窥见了台湾诗界的困境,他说现代诗“念念不忘于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绝感”,总是“向内去发掘一个无欢的自我”,最厌烦“伪虚无的流行”。现代诗也当继承《诗经》的开朗,“喜悦和悲哀,同为生命的两大动力”。

  学者、作家身份之外,余光中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师、为人友,那些写日常、写读书、写交际的文章,少了肃穆多了活泼,更显亲近与平易。《沙田七友记》写宋淇、高克毅等友人,笔端多谐趣,《文章与前额并高》,估计梁实秋先生看到了,也只能无奈摇头,嗔怪他“你呀,你呀!”余光中的家庭是女性世界。他戏说他与五个女人为伍,戏称余宅是“女生宿舍”,他是“舍监”。《我的四个假想敌》亦庄亦谐,笑谈中蕴深爱,令人捧腹之余备感温馨。

  《绣口一开》慧心独具,选文当然须注重作品价值,但编者同时兼顾所选作品与作家人生经历的密切关系。因此厚厚400余页的这本书,一篇篇读下来,初始未必有所觉悟,待到不期然发现居然就这样读完了,闭目凝神细思冥想,草蛇灰线若隐若现,倒真是应了心理学家霭利斯的那句话:“一切艺术家所作,无非自传。”只不过,该书没有收录余先生的诗歌,甚遗憾,此谓本书之瑕疵也!

  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科普、教育类书籍。出版社新书推介、报刊编辑约稿,请联系我。

  《绣口一开》读后感(三):绣口一开锦绣文章

  绣口一开锦绣文章

  读《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by烟波浩渺1980

  本书余光中的自述性文集,包括他的成长历程、求学之路,文学之路。其中的众多散文、序、跋、后记等,皆与其创作理念、文学主张、思想情怀相关。读余光中的这本类似传记的文集,就如同饮一杯清茶,润喉止渴生津。他的文字优美、牢稳,如流水般绵长,可刚可柔,不一味追求唯美,更看重的是文字的内涵性。针砭当时文风亦是犀利,见解独到。本书集合并非新文,皆是编者重新编排,以余光中自述的文章为主,基本概括了他的生平事迹、创作之路,即可当做余光中自传来读,通过此书便可了解其人其事,散文笔法,诗论观点,当做是一本了解余光中和其作品的基础读物。

  从他的这些自述的散文中可看的一个在嘉陵江边长的的川娃,如何慢慢成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综合起来便是余光中为自己所写的“传记”,这些传记分时间、分阶段的呈现在他所有的散文中、新诗中、评论中,没有刻意为自己立传,感性的色彩的文章中表达出在每个年龄段不同的人生感悟。慢慢读来似乎看到这位年近九十的老人,缓步前行的样子。

  余光中笔下那个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形象,仿佛原影重现,诗仙的饮酒狂风之风,文采谪仙下凡,不属于凡世之中都被他写活了,在诗人余光中的心中,李白是盛唐诗坛排名第一,更是盛唐如假包换的谪仙人,没有了他,唐朝的诗歌也许只剩下了“半个”,失却了浪漫狂想大气。在新体诗中写李白如此神采飞扬便数得上第一。

  至于他的《乡愁》更不必多说,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没有不知道的。因为入选了《语文》课本,乡愁是国人历来诗词歌赋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之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更何况海峡两岸的距离?文字简单自然流畅,情真意切,即使不用刻意背诵,多年以后仍记在心里。

  余光中的文学主张:“右手写诗,左手为文”,新诗、散文他的观点是:对于散文,我相信;对于诗,我迷信。我始终迷信诗是更接近神也是更表现灵魂的一种冒险。写散文,是“某事在人,成事在人”。写诗,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余光中的文学主张也是不断地转变从早年的西化、脱离现实的倾向,到后来的回归,便是那一时期文人有代表性的表现。他自言,“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亦于当时的文学思潮相关,文风成熟后的余光中渐转向传统文化的怀抱。热爱祖国”,“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余光中的评论犀利到位、不一味叫好,与他的散文截然相反除去优美,他更喜欢真实有内涵的文字,而不是平淡无味的长篇白话。

  摘录文中几段喜欢的段落:

  【 P64页】:事实上,我们的散文作者,包括小说家在内,很少在文体上表现出“阳性的”(masculine)气质,这和西洋的现代文坛,形成了一个显明的对照。我们的文坛向来呈现一种阴盛阳衰的景象:不少女作家固然是一片闺怨腔,即连男作家们,也有许多的满篇脂粉气的。

  我在散文上努力的方向之一,便是要洗涤这股窒人的脂粉气。

  余光中的给学子们开出“药方”也是对症下药,我表示十分赞同。【 P76页】:当代学者慨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经膏肓,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底太弱,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话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近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以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说最能使青年读者潜化于无形,耽读至于,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什么声韵训诂,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2014年11月15日星期六

  发表在 半岛都市报

  http://bddsb.bandao.cn/data/20141220/html/27/content_3.html

  《绣口一开》读后感(四):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前阵子和朋友们聊天,说起名人自传,不禁刻薄了点儿:“现在的自传,要么贴金肉麻,要么自剖下不去手。”其实以自家识见根本不够资格评说,仅仅是为了交流的快乐。刚大放厥词,就收到这样一本书《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余先生左手成文,右手缪斯,我是极喜欢的,就于他的诗文世界镇日徜徉了。

  书的编者十分老实,道出了编选缘由,余先生没有写自传的打算,也就由编辑代为编选了这本自述,由此捕捉一位耄耋老者丝丝生命的足迹,窥其长路,引径通天。这让我想起那些阅读《听听那冷雨》、《从徐霞客到梵高》的日子,仿佛就和作者一同歌哭,一般奋笔。

  这本书的第一辑所选文章,均是余先生追忆成长路途的自述性散文,从少年到白发,对中西文化的心香一瓣,得其缘由;第二辑所选则是恰同学少年师友回忆,相互往还,后辈小子了解到前辈风流;第三辑大抵序跋后记摘编,诗集、散文集汲汲追求,篇篇谈及创作心得甘苦。这样一本书,是了解一位作家从为文到人生的最好方式。

  记得余光中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谈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诗句,余先生把他的诗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翻译成中文:“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我是读过余先生这篇文章之后,才了解到这首诗,并一直喜欢。这篇文章,在本书中并没有收录,现下单独说一说,也算是加深对余先生的一点了解。

  余先生在《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篇文章中写道: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戴奥尼苏斯艺术和阿波罗艺术,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所谓‘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如此这般,人性的国度里,猛虎和蔷薇可以和谐,进而我想到一位优秀的作家即便有所擅长,有他的胜场,但他体味的思绪中必然可如泣如诉,可雄浑壮武,共存其间,角色转换,潇洒自如。比如沈从文一再用“妩媚”二字形容一些粗鲁之辈,谐趣之外,仿佛深抓了那人的点面,也就洞悉了李逵舞动双斧时那一点人性趣味。《史记·留侯世家》言:“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太史公对张良状如妇人好女,很是感慨,张良该什么样子呢?或许该是“若虽长大,中情怯耳”的“长大”吧?这是说韩信的,韩信甘耐胯下,未必不丈夫。识人尚且如此,阅读、写文章深掘这一点趣味,也是必要的。涂抹矫揉之下的文字,如何相比朴素中见丰腴的文章?慷慨壮丽的篇章未必不能显出一点婉约,于沉静中勃发出英雄义气。

  阅读余光中著作,有这样一本《余光中自述》做导读,是很好的事情,“大雅久不至,再使风俗淳。”前辈作家的经典著述,无论是对欣赏还是创作都有很深的启迪。大概十几年前我读到余光中的散文,深受影响,一方面是关于五四以来作家评价的,一方面是进一步了解了评判好文章的尺度,眼界又宽了一点。我们既可以在阅读中沐浴阿尔的阳光,感受梵高的浓烈,也可以体味提奥的护兄悲歌,探察爱情的婉约。

  这本书的封面有董桥先生推介的话:“他上承中国文学传统,横涉西洋文学艺术,在绵长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笔耕不辍,成为当代文学的重镇,其文学影响,已跨越海峡两岸,诗风文采,为不少读者所赞赏。”今天刚好看到止庵先生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李长声先生说:‘董桥散文写得好,但有时觉得像人妖在那里顾盼生姿,美则美矣,也不禁起一身鸡皮疙瘩。’为写文章做准备,继续摘录‘长声闲话’,这段话见《阿Q的长凳》一册。”

  读后颇莞尔,顾盼生姿的尺度,东施到底该不该捧心,实在不是我这篇小文所能谈的,提一提,大家一笑吧!书中余先生倒是给出了些态度:“事实上,我们的散文作者,包括小说家在内,很少在文体上表现出“阳性的”(masculine)气质,这和西洋的现代文坛,形成了一个显明的对照。我们的文坛向来呈现一种阴盛阳衰的景象:不少女作家固然是一片闺怨腔,即连男作家们,也有许多的满篇脂粉气的。我在散文上努力的方向之一,便是要洗涤这股窒人的脂粉气。”(《六千个日子》)

  这篇文字已不单单是评介一本书,还有一点多年阅读的体味,且容我纳些私货。读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态度,为文的方式,可取可弃,读者自己的事,余先生几十年著述中摘选的文字,是饱含精光的,想全部说说蛮难的,择采一点,权作交流。

  总之作为读者,可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姿态,翻下一页书。

  (如有转载,请联系笔者。)

  《绣口一开》读后感(五):绣口一开平生知

  提起余光中,除了脍炙人口的《乡愁四韵》、最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这本自述名字中“绣口一开”的来源——《寻李白》吧。印象中,余光中并不是个乐于与他人分享成长经历的所谓“人生导师”,他的阅历,他的宽厚只能从他的作品中寻觅了。幸好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推出《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而且这部书经过余先生亲自审定,汇集了重要文章,由字里行间、吉光片羽之中,探寻余光中的诗意人生。

  余光中最为人熟知的是1971年写的那首《乡愁》。在南大的百年校庆上,余老还当中朗读过这首诗。而《乡愁》这壶陈酒,经了岁月长久的酝酿,显得愈发的醉人。余1928年生于南京,乱世飘零、颠沛流离,远走他乡的黍离之悲奠定了他的人生基调。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余光中描述了少年于四川避难,向往乘坐火车去远方游历,渐渐地,记忆漫漶,像铁轨一样穿行过人生的各个站点。于是我在读书的间隙,耳朵里仿佛听见老式火车鸣响、眼前出现了蒸汽滚滚,铁轨绵延延伸的意象。这铁轨从上海到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至昆明,台湾、美国、欧洲、香港……这长长的铁轨、映照着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画面里的光线,初始是晨间朦胧的水雾,而最终如夕阳般饱满如月光般轻盈。写离别写的好的除了李白、余光中,而离别的意义正是为了再次的欢聚!

  《思蜀》、《黄河一掬》、《金陵子弟江湖老》……这些篇章都反映了先生的去国之思,其中的况味也如愁肠中的酒一般化作了晶莹的相思泪吧! 但倘若于先生重返故里,他会再写些什么哪?南京和四川的风物总是过眼烟云,好在美好的感情都以文字倾泻在笔尖,变成锦绣文章供万世评阅,这也是文人的大幸吧。

  因为《乡愁》的盛名余光中有了“乡愁诗人”的美誉,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写作《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刘半农被封为“情诗之王”一般。他也如刘半农一般多才多艺,并不拘泥于一个领域。他“上承中国文学传统,横涉西洋文学艺术”,涉猎极广。在《四窟小记》中他这样写道:“诗、散文、批评、翻译,是我写作生命的四度空间。”年少气盛时,他曾自诩右手写诗,左手为文。颇有左手画圆右手画圈的“左右互搏”的年少轻狂。而散文集《左手的缪思》,以彰显诗为正果,文为副业,评论、翻译为余事,皆隶属“第三只手”。此外,他还钟情于绘画、音乐多种艺术,是一个难能可贵的“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绣口一开》专门收录了余光中大量的序跋作品,这这部书珍贵之处便在于此。这就可以让我们这些爱他的读者以时间为线,从最早的诗集《舟子的悲歌》(1951年)到《藕神》(2008年)梳理偶像的创作历程,探勘台湾初期的文学风貌。

  此外,书中收录的一些师友交游的文章,让我看到了文学大家的不同风貌,吴鲁芹不再是一个文学奖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寂寞高人,而宋淇不再是张爱玲的“男闺蜜”而是一个有气节的君子。

  作为一个女性,最让我欣赏的是余光中老先生和几位女儿的相处之趣,他的家庭是女性世界,他戏说他与五个女人为伍,戏称余宅是“女生宿舍”,他是“舍监”。这种豁达的心胸比当今的“直男癌”真是高出许多。

  这本自选集的线索清晰,选文别致,是研究余光中文学理论和行文风格的经典读本,而最大的遗憾则是没有是诗歌的选编,缪斯女神的右手,却没个影子,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绣口一开》读后感(六):技术党绣口一开

  昨天翻《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发现他谈到读中国旧小说的好处(P75-76),因为觉得意见十分中肯,就摘录了下来发了条长微博。余光中的那段话是这样说的:

  读中国的旧小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认识旧社会的民俗风土、市井江湖,为儒道释俗化的三教文化作一注脚;另一则是在文言与白话之间搭一桥梁,俾在两岸自由来往。当代学者概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育,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底太弱,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语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近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以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说最能使青年读者潜化于无形,耽读之余,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甚么声韵训诂,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因为@了一个专门做古典诵读的白云出岫老师,粉丝众多的白云老师给转发了,瞬间这条长微博就传播开来,一晚上不停有人再次转发和评论。

  我饶有兴味地分析了一下何以这条微博受到欢迎。除了国学热的大势之外,台湾作家的“技术党”作风也是一大原因。他们谈论文学、语言的诸多话题时,和大陆的作家或学者走的是很不同的路子,总的来说,干货多,玄虚少,句句说在点上,一点也不云里雾里。以读旧小说的好处为例,大陆作家要是谈论起来,十有八九只会提到上文中的第一条,也就是有助于认识民俗风土云云,避言文学本身的价值,而趋就它的史学或社会学意义。所谓文以载道,大陆这几十年来全然如此,文学的肩头被压上了意识形态这座大山,不堪重负,从前的作家们不敢谈论语言文字本身,怕与“资产阶级审美趣味”脱不了干系,后来虽说没了“不敢”这一层,还是“不惯于”谈。等到社会风气渐开,年轻一代人在文学的审美上嗷嗷待哺之际,他们发现,用进废退的原则发生了作用,作家们已经“不会”谈了。呜呼哀哉!

  在这嗷嗷待哺的年头里,多亏有台湾作家们可供我们文失求诸岛一番。前些年我还只知道台湾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耐读,把白先勇啊张大春啊简嫃等人的集子,还有什么台湾文学作品选之类的教科书统统找来读了。后来,在图书馆偶遇一本张大春的《小说稗类》,读后目瞪口呆:原来评论文学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生动,奇思妙想如同珍珠泉水一般涌出来,而且最重要的是,干货捞满碗啊。张大春文学评论(或曰创作谈)的精彩度,一点也不输于他的小说,而且比起读小说时的纯娱乐,还大有“用处”,也就是能帮读者提升写作能力。对比大陆作家的文学评论——那一堆不落入思想背景分析的官派套路,就落入个人阅读感怀的鸡汤窠臼的文章,我简直有“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感觉。此后我就常常会寻觅台湾作家写的这一类文章来读了,去年就读过一本余光中谈翻译的集子,读后自己在翻译时果然就觉出长进来了。

  余光中最著名的身份当然是诗人,但他也写了相当多的散文,其中很有一部分属于文论、创作和翻译谈,旨在将他几十年里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时悟到的窍门、习得的技巧传授给读者。除了“技术党”必备的真知与灼见,较之鬼马怪才张大春,余光中还更有一层学者的谦和详解和师者的谆谆教导,他不仅向你展示他的境界,还告诉你通往那份境界的路径。如沐春风神马的说的就是他了。比如那本谈翻译的集子,里头那份师心啊,字里行间真读出手把手的细致、耐心与期许。这次读《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感觉仍是如此。

  这本书虽说是辑了诗人各时期的自述文章以期达到自传效果,内容涵盖到他的重要人生经历、求学过程以及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但毕竟语言文字是老人家安身立命之处,哪怕诗人在述说家常,也往往会宕开一笔提到文学,里头的零珠碎玉也着实不少。

  作为一个汲汲于写作技艺的读者,我最看重的自然还是文论这一部分了,不妨再摘录精彩的一段以作结尾(P64):

  我在散文上努力的方向之一,便是要洗涤这股窒人的脂粉气。我认为散文可以提升到一种崇高、繁复而强烈的程度。不应永远滞留在轻飘飘软绵绵的薄弱而松散的低调上。我认为散文可以做到坚实如油画,遒劲如木刻,而不应永远是一张素描,一幅水彩。现代散文应该在文字的弹性、密度和质料上多下功夫;在节奏的进行上,应该更着意速度的控制,使轻重疾徐的变化更形突出。标点,对于一位现代散文家而言,不但功在表明文义,抑且可以主动地调整文句进行的速度。一个有才气有胆识的作家,不妨更武断地使用标点。所谓“武断地使用标点”,包括在需要缓慢进行时多用标点,在需要高速进行时少用,或者完全省略。至于文字本身,则应该尽量作“最有效的”选择与安排,使字的音与义化成一体,而达到最大的暗示性。

  看,技术党绣口一开,是不是又令你获益良多呢?

  《绣口一开》读后感(七):可爱老人的人生心灵史

  《余光中自述》中收录了余光中的很多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翻开书籍,我们静静地听他讲那些故事,自己的别人的,生活的评论的,关于诗的关于文的……而把这些文字串通起来,仿佛看到了这位可爱老人的一生。

  第一辑主要是余光中老先生的一些散文,他的文风时而优美,时而平实,时而犀利,可以算得上是千变万化。余光中的一生所住过的让记忆流动的地方众多,南京,四川,台湾,香港……一生不是依江就是傍海,他说自己与水的世界有缘。这些年来的变迁,在城市之间流转,把与它们之间的记忆用文字记录下来。他觉得自己仍然是有着跃跃童心的“川娃”,是茱萸的孩子。另外还包括着家庭生活,对于诗歌散文的执念,对于读书收藏书等很多方面都给予了自己的见解。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思绪,被他信手拈来行笔成文,读来满满的情趣。

  第二部分,写的是一些游记故事、和与师友之间的交流。我看见了余光中先生对于他们的敬爱之情。读书人之间的友情最是有趣。那样的谈天说地,充满意义。

  最后一部分则选了些余光中作品的自序以及后记,按照书籍出版的顺序,我认为序或后记通常简单的表达着一本书的写作心路,就这样在这本书里完整的将老先生五十余年的创作旅程展现出来。

  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中西贯通的老先生在这些方面皆有成就。他说:“右手写诗,左手为文”,虽说他把这两件事分为正副业,余光中先生在诗歌方面的建树自然不用再多言,而对于他的散文亦是让人爱不释手的。(书里他写的一些偏向杂文或讨论性的文章,充满见解,言辞犀利。好爱看这种。叙事和怀友的也蛮喜欢的,显得柔软谦虚。)

  在书的最后,附上了余光中先生大事年表。让我们对于他的成长一目了然。更加欣赏的是年近九旬的他仍然在各大大学讲学,在传播文化。他毕生爱着诗文,笔耕不辍。

  余光中老人说他从来没写自传的打算,也从不写日记。“自知毅力不足,亦深知兹事体大。”我又想到他还说,写作经验是一个作家晚年才会做的事情,而更多的人不会愿意承认自己是“老作家”的。他和画家毕加索一样不认老,永远当自己是个新人,希望自己的诗永远会被年轻人拿来讨论的。可是我想,无论有没有自传,写不写经验,老先生为我们,为自己的人生留下的那些财富是有目共睹的。

  正如,我从这本书里,看见了一位谦逊有礼、真实可爱的老人。说他的文字充满了热度,还不如说,是他对生活对诗歌对文化的一直孜孜不倦的热爱让我感动着。走进这个安详可爱带着赤子之心的老人,窥见他一生的旅程,从他的文字里感受生命的足迹。

  《绣口一开》读后感(八):写作是为了生活——余光中的如水人生

  很荣幸,再次读到余光中的作品《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记得第一次读余光中的作品是他的《乡愁》。一首短短的小诗贯穿了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感情寄托。特别是诗的最后一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个天涯赤子对大陆母亲的思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余光中早年举家迁往香港,后又辗转到达台湾,他曾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也曾赴美求学,学成归来后,先后在港台多所大学执教,同时搞文学创作。余先生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中颇有建树,尤其精于诗歌、散文。他曾坦言,“自己以乐为诗,以诗为文,以文为批评,以创作为翻译”,又说“自己写诗,是为了自娱;写散文,是为了娱人;写批评,尤其是写序,是为了娱友;翻译是为了娱妻,因为翻译的工作平稳,收入可靠。”他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取材,又服务于生活,而这正是他的创作源泉和人生目的。

  《绣口一开》中的叙事散文时间跨度大,可以是十几年,也可以是半个世纪,或者更长,作者试图将前尘往事作一次详细的回顾,文中提到的人物活灵活现,仿如昨日,而文章中火车、地图等意象也近在咫尺,温情脉脉,它们见证了作者在时间长河中的不断跨越和空间位移中的自由转换。他在散文中记下了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尽管这些文章大多平铺直叙,像电影的慢镜头悠悠地从你的眼前滑过,转瞬即逝,但还是能捕捉到一些动人的情景、精彩的描述,吉光片羽般地触动你的心弦,让你铭记在心。从吉光片羽中,你能领略到一个耄耋老人诗一般的人生,有慷慨激昂的豪放,也有欲说还休的静默;有对世间世情的洞察,也有对故国故人的怀念;有对“闺怨腔”“脂粉气”的批判,也有对“东方气质”“莲的意象”的坚守……

  余光中的身上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演变,他继承并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巧妙地与现代白话文相结合。不断迁徙的记忆为他积攒了丰富有料的提材。与世界各地师友交流,使他养成了治学严谨的习惯,他为人作序,“不但着力分析,篇幅加长,而且斟酌举例,得失并陈,把拈花微笑的传统序言扩充为狮子搏兔的现代书评,更有意力戒时下泛述草评的简介文风。”这正是他的艺术人格,一种源自内心,无从自外窥探,必须经由作品、经由风格去追寻的价值。

  余光中的人生轨迹、思维方式、表述方式迥异于一般作家,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海峡两岸的江河湖海。正如他所说:“我这一生,不是依江,便是傍海,与水世界有缘。”他在《黄河一掬》中写道:“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又在《金陵弟子江湖客》中写道:“在我这南京孩子的潜意识里,这盈盈的湖水有母性,就是这一汪温婉与安详,温柔了我的幼年,妩媚了我的回忆。”水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他的记忆注入了温柔的底色。他对水心存感激,感情真挚。水是母亲,伴他成长;水是智慧,为他带来灵感;水是清洁的圣物,为他的灵魂除尘。智者乐水,余光中当之无愧。

  书中所选的余光中的散文,呈现出空灵透明的意境,“形式上去繁琐而存简洁,句法更发展为三元基调的变调,连锁进行,因句生句,因韵呼韵”。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以莲为意象,“寻获神、人、物三位一体的东方气质”。那是一种摈弃庸俗后的纯净自然,不染纤尘,它像一股清新空气将你带离芜杂喧嚣的凡尘,引你进入轻松惬意的化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