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一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一生》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2: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一生》读后感10篇

  《我的一生》是一本由[以色列]果尔达·梅厄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5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一生》读后感(一):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向大家推荐《我的一生》这本书

  梅厄夫人及其所代表的犹太民族,不屈的奋斗历程,坚韧的性格和强大而理智的内心让我非常敬佩,肃然起敬。

  一位出生在沙俄末期,成长在美国底层,又在青年早期毅然追随早期犹太开拓者并定居巴勒斯坦的土地上的女性,并为建立以色列囯和守卫家园,战斗一生的女性,这在有着强烈宗教氛围和男权思维的社会中,是令人感叹的。

  在梅厄夫人的这本书中,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那些指点江山的演讲,慷慨赴死的悲壮,囯破山河在的坚守,囯际囯内公关轶事,固然令人心潮澎湃,激荡人心,但我更觉得梅厄夫人给远离战乱,隔岸观火的读者的启示和警告还有心灵上的指引才是至珍的馈赠,当然,读者是否品味得出来,是否领情,则另当别论,各取所需吧。

  就像梅厄夫人在书中所讲的: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囯家,是不会与一个软弱的犹太民族和平相处的,以色列只能让自身变得更强大,邻囯才会愿意与其和睦。

  梅厄夫人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当人们处在困局甚至是厄运之中时,勇敢面对,并迅速做出判断,让沮丧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动力,节省出无意义的唉声叹气的时间,做出明智的“止损”方案,才是真正有效的方式。

  苦难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苦难只是人生中必然绕不开的,那些只是你全部生命中的一部分。苦难不是件好事情,但不是强大到可以把你击倒的事情。

  梅厄夫人说:“后来,我时常在想,我们是怎么度过那些年月而没有垮掉?也许体格和情感的耐力基本上是一个习惯问题,不管我们缺少什么,我们不会缺少在危机时期考验我们的机会。…………我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一个人每天都要强迫自己超越一点昨天的耐力极限。”(本书 P162)

  梅厄夫人的口才也是我非常欣赏和羡慕的,她能时常打动人心,打动那些曾经对犹太人敌视和不解的人,打动那些在立场上疑虑重重,犹豫徘徊的人,不矫饰,不夸张,铿锵有力,富有哲思又不失激情,让人听后充满踏实的希望,而非虚妄的假想。毕竟,梅厄夫人的听众都是愿意给以初创时期的色列国小国慷慨贷款,动辄数亿美元的政府银行和私人财团,他们可是出了名的精明阶层。

  当然,梅厄夫人的《我的一生》,还有更多,道不尽,只能意会的认知思路,需要读者自己去“私评”。

  推荐这本书,给人以启发和力量的书。如何在危机之中去奋斗,如何积极的行动,这本书会有参考意义。

  本书的翻译也是非常好的,通俗又富有哲理的句子,梅厄夫人的睿智被体现出来了。

  那些指点江山,宏大的叙事情节,我觉得过过瘾就行,但真正让我有所触动的,是梅厄夫人及其伙伴一次次历经艰辛时的乐观精神。比如她在初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农场时,将那里人们视为一成不变的单调生活变得颇有情趣,换条桌布,放些唱片,做顿美国风味的菜肴等等,这在当时大多数的人眼中是“有问题”的,甚至是“危险”的。

  即便梅厄没有后面的那些所谓波澜壮阔的生涯,至少她也会用富有情趣和丰富精神生活的态度去过完自己的一生。

  《我的一生》读后感(二):虽然孩子和家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她的禀赋和本性要求得到更多

  如果以“梅厄夫人”为关键词去搜索,你会发现出来的基本都是“坚强”、“铁血”,“无差别追杀凶手”、“对待恐怖分子只有以硬对硬以血还血”、“在战斗中”。我看到时,第一反应是:这真的是一个比男人还强大的女性啊。然后一转念,自己为何以“男人”作为强大的代名词对她进行评判?这种深植于潜意识的“女性是第二性”的观点是如何植入到我脑海里的。

  其实梅厄夫人所处的正是女权兴起的年代。她自传里也提到了本一古里安把她描述成他内阁中“唯一的男子汉”。

  梅厄夫人说:使我感到有趣的是,显然他(或者杜撰这个故事的人)认为,这是对妇女最大的恭维。但如果我说一个男人是政府里唯一的女性,那么我怀疑这位男士是否会觉得是受到了恭维!

  让她发出如此感慨的还是她的经历。

  在美国密尔沃基居住时,梅厄夫人加入了锡安工人党,当时她打算在犹太人中间进行活动宣传她的观点。最好的方式是去社区里的犹太教堂,尤其是犹太的大节日,人人都去教堂的时候。当时由于只有男人才可以对犹太教堂里的人群演讲,于是梅厄夫人选择在教堂外面放一只木箱,当人们走出教堂回家的时候,势必可以听到她宣讲的锡安工人党的纲领。当许多人停下来听她演讲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可以去更多的其他地方这么做。

  她的父亲知悉这个计划后,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摩西·马波维奇的女儿不该站到街上的木箱上丢人现眼,这是一种羞辱”。

  当时梅厄夫人父亲放出话说到时一定会当众揪着她的辫子拉回家去。梅厄夫人警告街角的朋友,她的父亲可能会出现。结果等演讲完回到家后,她的母亲正在厨房等着她,他的父亲已经休息,“父亲参加了街角上的演讲会,听到了我的演说,‘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来的’父亲迷惑地对母亲说。他听我站在肥皂箱上发表演说,听得入了迷,完全忘记了他自己之前的威胁”。

  父亲与梅厄夫人的斗争是她这一生与更多人、事作斗争的一个缩影。她下定决心移居巴勒斯坦后,遇到了自己事业与成为一个好妻子之间的矛盾。她自己喜欢基布兹的生活,干得热火朝天。但是身体较弱的丈夫无法适应这种集体劳动以及开拓荒地的生活。最终她选择了与丈夫一起离开,努力成为母亲,成为好妻子。但是几年后,她还是回到了政治舞台。最终与丈夫分居。

  她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有的母亲是不得已才去工作,因为丈夫病了或失业了,或者因种种原因家庭生活不正常了。这样的情况下,那位母亲认为他去工作是必须的,不然的话,孩子吃饭都成为问题。还有一类妇女,她的生活中,虽然孩子和家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她的禀赋和本性要求得到更多,她离不开更加广阔的生活。所以她不能让孩子来缩小她的视野。这样的妇女看上去是不安分。

  梅厄夫人认清了自己,选择了后者。她对自己的孩子有愧疚。但是她应该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的禀赋和本性就是要求得到更多。但是她并不十分欣赏不要胸罩、仇视男人和拒绝承担当母亲责任的女权运动,“但我极为崇尚在劳工运动队伍中那些充满活力和艰苦劳动的妇女,例如艾达·麦蒙、贝芭·艾德尔森和拉海尔·亚奈特一本一兹维,她们成功地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训练武装到了几十个城市姑娘的头脑中,使她们能够在巴勒斯坦各地农业定居点的劳动中,做好她们的本分工作(往往远远超过她们的本分)。我认为,这是建设性的女权主义,比打扫屋子卫生和准备饭菜重要得多。”

  总之她的观点就是顺从自然,妇女应该在各方面得到与男人平等的待遇。她们也不需要比别人更加优秀才能像人一样生活,也不能认为她们非得一直创造奇迹才能被社会所接受。

  但是如果你的能力与禀赋可以让你走得更远,成为一个强人,那就遵从这样命定的时刻。如果不是,也无需跟随任何的潮流,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

  值得说一句的是她不那么女权的一点。她其实终其一生都与丈夫保持着友好的联系。而且她并不主张消灭掉性别的差异。

  从美国移居到巴勒斯坦时,她最初的一段生活是在基布兹度过的。那个地方生活非常困苦。冬天到处都是泥浆,他们需要踩着泥浆去食堂吃饭、去室外工作。夏天很长,天气很热,被成群的小虫、白蛉、蚊子折磨着。可以说没有坚强的体魄,的确很难适应这样的生活。但是她乐在其中。但是另一方面,她保持着她对美、艺术的渴望与爱好,在生活里也如此践行着。他的丈夫会在墙壁上描绘花卉图案,把木箱油漆后改为碗柜。一定要有音乐,所以把唱片机带到基布兹。自己做食堂工作时,不能忍受锈迹斑斑、不堪入目的搪瓷缸茶杯,帮大家置办更好看的杯子。不在乎每天穿什么但是衣物一定会经过熨烫。而熨烫机是她在煤炉里加热的铁块,然后虔诚地熨烫自己的“麻袋”衣服。这样看似“布尔乔亚”的情怀他坚持了下来。

  但是在她的自传里,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她也会反思这样类似“人民公社”的地方如果当年可以在财力与思想意识上更灵活,是否可以吸引更多的人。

  梅厄夫人的这些做法,若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真正的白富美养成方式,既能吃苦,又有着大家闺秀的修养”。

  但梅厄夫人也曾真诚地说过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她说:

  自己一生都与男士们生活和工作在一起,作为一个女人,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妨碍。从来没有感觉到不自在,或者一种复杂的自卑心理,或者使我认为男人比女人能力强,或者不应该生孩子。一点也没有。男人也没有给我优待。但我认为真实情况是,那些需要兼顾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妇女,遇到的困难要比男人多得多,因为她们肩负着双重的责任(明显的例外是生活在基布兹的妇女,那里的生活是有组织的,她们可在劳动的同时兼顾孩子的抚养)。一位工作妇女,如果孩子的父亲不在身边,得不到他的支持,那么她要比我所遇到过的任何男人艰苦三倍。

  如今这种困难依然存在,这或许也是为何一到三八妇女节,丁玲的《三八节有感》(1942年发表于延安《解放日报》)便又会被提出来的一个原因。而丁玲身在中国,其中的话语、问题更加切进中国女性的要害。其中一段,如今看来更如是:

  一个有了工作能力的女人,而还能牺牲自己的事业去作为一个贤妻良母的时候,未始不被人所歌颂,但在十多年之后,她必然也逃不出“落后”的悲剧。即使在今天以我一个女人去看,这些“落后”分子,也实在不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她们的皮肤在开始有折绉,头发在稀少,生活的疲惫夺取她们最后的一点爱娇。她们处于这样的悲运,似乎是很自然的,但在旧的社会里,她们或许会被称为可怜,薄命,然而在今天,却是自作孽、活该。

  丁玲提出的解决之策是:不要让自己生病;使自己愉快;用脑子;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有意思的是,梅厄夫人这一生倒在无形中真的践行了这几点。

  但是评价一个政治人物,如果仅以女性角度出发,终归是狭隘的。她的政治属性非常重要。也就是打动我们的可以是她身上的母性,护犊子、母狮子的一面。但是护犊子容易,如何护才是关键。而这便不是梅厄夫人一人之功,她是与她参加的政党、同仁、犹太人一起把以色列护起来的。

  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下,掌舵者没有足够的智慧的确是做不好这个护的。军事上的考虑、美国的支持、犹太人信念的坚定是老生常谈。就想提一嘴与当下特别相关的三个小细节:教育、恐怖主义与民族文化。

  1921年的特拉维夫还是一个小城,只有十二年的历史。那时他们刚刚从英国委任政府获批可以向房屋、工厂征收税款,管理自己的供水系统。没有监狱,只有二十五人组成的警察队伍。这样的情况下,主大街上最宏伟的建筑是赫茨利亚中学。

  以色列刚建国,夏扎尔成为其首任教育部长。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让他的秘书做好记录,“四岁至十八岁的所有以色列孩子,都要接受最高质量的免费教育”。当秘书说,这也许要等一段日子才能实施,毕竟国家才成立一天的时间。但是夏扎尔狠狠地说:“关于教育的事情,别与我争论。这是我作为教育部长的第一道命令。”

  这是犹太人的教育观。

  第四次中东战争,梅厄夫人主动放弃了先发制人,当时在以色列饱受抨击,因为这让以色列在战争初期几乎亡国。但以色列因此得到大量国际援助。(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大国之间的政治考量。但是几十年后回头再看,她放弃先发制人,就是让她占领了道德的高点。)

  而看过《慕尼黑》电影的都知道,巴勒斯坦的恐怖组织“黑色九月”在1972年联邦德国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上绑架杀死了十一名以色列运动员、官员。网络上有很多梅厄夫人的演讲,“在慕尼黑,一边是犹太人遭到绑架、屠杀,另一边却在观赏体育盛举。犹太人把受难者棺木抬回故乡的时候,奥运会的火炬仍然在燃烧。犹太人永远是孤独的,没有人会保护我们,只有犹太人自己保护自己”。之后她签署了对“黑九月分子”不计一切手段的追缉令。

  自传里,没有看到这份演讲,但她列举了一系列的恐怖事件。也表达了绝对不会向恐怖分子低头屈服,只是没有人知道“以色列政府在拒绝恐怖分子要求后所付出的代价”。但是他们仍然学会了面对恐怖活动坚强不屈、采取措施保护飞机和乘客。

  作为一个政治家,她明白,以直接的“杀”对抗“恐怖分子”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她知道武力应该用在合适的地方。一味示强,只是用拳头,也非梅厄夫人的做法。她最终的目的是持久的和平,是消灭仇恨教育,是谈判。是周边国家不再继续向恐怖分子提供资金、武器和支持。

  这是她的信念。

  梅厄夫人在给肯尼迪总统讲解以色列与其他国家有何不同时,提到一点,三千年前,和犹太人一起生活的民族,很多已经消失了。那时候他们不时受到外来势力的压迫,最后他们接受命运的安排,成了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被同化。但是“犹太人没有放弃他们的民族特性”。她时刻强调犹太人的宗教、文化、信仰,因此你会看到他们对希伯来语的坚持。但这并不意味着保守、固步自封。而且以色列建国后,非常灵活处理与大国的关系,同时经略非洲。

  这是其作为政治人物的智慧体现吧。

  《我的一生》读后感(三):当年富力强的她站在人生使命的风头浪尖

  《我的一生》读后感(四):名字、自由和归属感

  读这本书之前刚读完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文笔优美动人,读完就有重读一遍的冲动。以至于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梅厄夫人平淡的叙述青少年时期让我有点读不下去。但从她开始讲到自己的事业时,内容就精彩起来。这样的女人天生就该属于世界,属于事业。不是不爱家庭,不爱丈夫子女,而是家庭这个小平台不足以展示她的才能和魅力。

  喜欢她工作作风的务实,不讲理论和套话。也喜欢她对战争的动容描述,如果这个世界优秀的女性政治家多一些,我想战争会少一些吧。

  另外巧合的是,这本书和《昨日的世界》对二十世纪一二战间犹太人的处境做了有效的相互补充。一个民族要艰难的在世界上存活下去,有自由,无压迫,和归属感,其斗争史一定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

  《我的一生》读后感(五):梅厄夫人的一生甚至这本书都为了以色列

  关于梅厄夫人

  我很震惊的是果尔达竟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差点没有办法读高中,是在她自己的强力争取下才完成了高中学业。

  她能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夕独自一人前往美国,通过演讲募集到一千五百万美元,让以色列有底气宣布独立。追根究底是因为她已经在国内发表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演讲,不矫饰、不夸张、铿锵有力、直指人心。

  我认为梅厄夫人是一个意志坚定、思想犀利、对物质要求少、把建设以色列作为毕生事业的人。

  对于梅厄夫人,我有几点深刻的印象。

  一是1920年从美国回到巴勒斯坦的船上,最开始她们不受下等舱的党内人士欢迎,觉得她们无非是美国去的大小姐。如果是我的话,别人对我怎么样,我同样回敬别人。如果别人对我冷淡,我立马躲得远远的。但是果尔达不一样,她一定要努力去试试,去向别人证明她们是坚定地为犹太复国主义奋斗的,即使条件再艰苦也不怕。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太值得我学习了。

  关于以色列

  对于以色列的认识有所改变。不过确实我们也应该看一本阿拉伯人视角的书,以得到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从果尔达的叙述来说,以色列确实是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受制于英美法等大国,希望得到军事援助、外交援助等,于是在很多问题的抉择上以色列只能一忍再忍,而不能想回击就回击。另一方面,以色列又受到四面八方的虎视眈眈,四周的阿拉伯国家一直想灭掉以色列。很多时候因为利益权衡,这些西方大国并不会管以色列的死活,这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还是应该靠自己。

  我不是阿拉伯人,所以我不知道阿拉伯人如此敌对以色列有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但我至少感觉到阿拉伯民众的敌对情绪只是被用作提高政治威望的武器,巴勒斯坦难民只是阿拉伯领导人为了要挟世界的筹码,通过向世界展示难民的苦难而获得他们的政治资本。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如何改善这些难民的生存条件,就像一个胡搅蛮缠的小孩儿,受到了侵犯,于是就把仇恨无限地传播、传递,而从不考虑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用仇恨燃烧自己,为了仇恨耗尽了一切。当然,也许阿拉伯各国领导人忙于内斗、忙于稳固政权还来不及呢。果尔达提到,她在外交场合完全不可能与阿拉伯领导人接触,只要有阿拉伯人出席的私人场合就坚决要求不能有犹太人。他们完全不想做或者不敢做出和平的努力。整个国家都被仇恨挟裹着。在政权分裂、暗杀频繁的阿拉伯国家中,确实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

  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在巴勒斯坦犹太人群体就慢慢扩大,慢慢站稳脚跟。原来在巴勒斯坦的梅尔哈维亚一带聚集了较多的犹太人,在犹太复国主义的召唤下,很多犹太人来到这里,拿出自己的积蓄买地、买房,建立基布兹(有点像中国的公社),共同发展。慢慢地犹太人就开始占据更多的地盘。

  我也很想知道以色列因大量驱逐阿拉伯人而备受指责。但是果尔达在书里说,她们希望阿拉伯人留下,拿着大喇叭在大街上宣传,然而阿拉伯人不顾劝阻执意要离开。她们也很无奈。果尔达也回答了1947-1948年有多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离开——至多五十九万。

  “巴勒斯坦难民”的产生是阿拉伯国家想要(并试图)摧毁以色列的结果。难民本身并不是这个企图的原因。

  我以为以色列能够发展那么迅速是因为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都是有钱又有才。但其实发现并不是如此。20世纪30年代涌入的一批犹太人是专业人员或技术人员。然而在见过初期涌入的几十万移民一贫如洗,而且精神或者身体或者两者都受到了损害。他们有的是来自中东阿拉伯,有的是北非,有的可能刚从纳粹的难民营的逃脱出来。这些犹太人有着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喜欢、不一样的风俗。如何让这些人有容身之地、有生存能力并且能够相互之间和睦相处是一个难题。

  于是就有了另一个问题,到底以色列如何判断哪些人是犹太人呢?

  另外,果尔达写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以色列的形象宣传。就比如说,她在书里诧异,为何阿拉伯国家如此仇视以色列。如果是不能容忍以色列的存在,那么她认为这是幼稚可笑的。为了获得领土?这显然又不是全部目的。于是果尔达说,和平完全取决于阿拉伯领导人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不过我们会发现,到底阿拉伯人为何如此仇视以色列?政治斗争的形势果尔达不会比我们这种普通民众更不了解,显然她只是说出了部分事实,而没有分析实在的原因,打造了以色列寻求和平、委曲求全的形象和阿拉伯国家无理取闹、恣意妄为的形象。

  关于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

  原来集体主义、单纯真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中华民族的特质。大概在一个国家建设的初期,生活水平低下,每天能努力让肚子吃饱就很开心了。那时候大家思想单纯,目标简单一致,只想通过大家的努力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我的一生》读后感(六):我们现在跟那个年代的他们相比,差距不止几十年

  看到最后发现原来在我们历史课本中的一句话是充满了多少人的牺牲换来的和平,真的再次验证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小国家在历史上建立起来本来就是非常不易的甚至现在中东社会还是充满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更是大国之间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经济军事等等博弈出来的结局就是处于在某种平衡下面不要让一面独大即使大国瓜分利益那也是你无法改变的事实,强者欺负弱者的宿命在那个年代更为重要。

  一代又一代人的犹太人不断努力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中间流淌了多少人的一生来创造一片净土一般的国家,让每个犹太人都可以成为之家的地方,一战二战中间的犹太人可以说真的让世界任何国家都非常同情,在某种环境下其实那个时代下的都处于在战争的创伤中,想到了太多太多的名字无法记忆。

  跟我们国家对朝鲜的认识可以说是一样一样的,那场战争多少人永远的留在了那里,更是多少人妻离子散没有了家庭没有国家,甚至连名字都不曾记得只是为了国家的目标和世界大同般的理想主义,不能说对与错的历史有多少人可以承担责任。本身如果期望一个伟人时代来执政让我们的国家可以更加厉害经济自由等等这种事情本来都非常离谱的想法,可没有办法或者换个说法是谁也不知道最后竟然是他们在管理着我们,竟然惨死了那么多优秀的人。

  应该想犹太人那种种族真的让你佩服他们的精神,勤勤恳恳的做着属于自己的工作,对国家的期望希望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起来,发挥着自己的价值没有精神的压迫,身体上在残害更没有生活在恐惧之中,可就是这点估计我们现在都无法做到,这里从来都不会提到这类问题,经济还是经济通过消费水平分出阶层不会让你觉得生活在这里就是非常容易。

  再次说到现在人大多数是没有太多的理想的社会,只要挣钱在这个时代就是非常厉害,更不会企图改变这原本就非常平衡和谐美好的生活。国家和人一样错失了那些可以改变的环境时,后来也许想要改变的时候其实非常不易,而且有时还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走三步退两步的模式不断试错出适合这里的东西。其实特别让人想不透的是为何连基本的权利和义务都无法诉说的清楚,教育带来的改变在我们这里好似根本不存在,只是在固化原有的阶级行为。

  有一段说着都那么大的年纪了还奋战在战斗一线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肯定,只想舒舒服服的看着儿孙成群在我的膝下时,感受到了伟人的最真实的想法。

  《我的一生》读后感(七):果尔达 梅厄

  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热泪盈眶,被犹太人的团结和决心所感动。怀揣着犹太复国的信念,果尔达从美国去了生活艰苦,危险重重的巴勒斯坦。果尔达在基布兹的那段时光,哪怕是底层的工作,她也会尽自己一切的努力去改善它。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懒于改变,而去习惯那些不好的方式。比如果尔达在基布兹餐厅的工作时,饭菜不好吃,服务员也穿着得很随便,也许人们认为公社的食堂就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拘于小节。但细节决定成败,勇于打破常规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一开始,容易遭到别人的排斥),是勇敢而睿智的。

  而作为一位女性,在家庭和事业的选择上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努力来使其平衡的。在书中提到了关于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就算放到今天,也是一个众说风云的话题。一个女性在担任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之外,应该花多少精力在她的事业上呢,并且这会对她的家庭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个问题可能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果尔达给我们的答案是,女性应该要去创造自己的天地,但这个前提是你要对自己有要求,并且你要足够努力。最后的事实证明,她放弃了一部分的家庭责任(妻子的责任)来获得了事业的成功,这也许是她的无奈选择。

  看到中间的时候,我开始思考“犹太复国主义”是否有点太偏激。从梅厄夫人的观点来看,犹太人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犹太人太不容易,受了太多的磨难。以色列人希望和平,而阿拉伯及其它国家却总是破坏这种和平,甚至不愿意和以色列谈话。这个是为什么呢?永远都没有单方面的仇恨,法西斯固然可恶,但为何散居在各地的犹太人都不招人待见呢?也许这本书对于这个对立面,并没有自己理性的思考,也许这也是许多犹太人的问题。但到最后,关于六日战争,关于赎罪日战争,且不评论对这些战争的看法。就民族精神而言,犹太人是坚强,团结而勇敢的。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整个民族的理想,不断奋斗的女性,值得我们钦佩。

  如今在中国,有新疆问题,西藏问题,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说,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这是一件理想主义的事情。我想,唯有强大,才能使一个多民族国家更稳定。

  《我的一生》读后感(八):梅厄夫人——了不起的平凡人

  读库出品,装帧一如既往精美。

  梅厄夫人的自传,也是一部以色列的建国史和在中东地区的斗争史。不需要去评论孰是孰非,国际关系牵扯太多,即使当事人也只能看到一面。

  一生致力于为犹太人获取独立自由和尊严的梅厄夫人,太值得敬佩!五十年政治生涯,经历6次战争,胆识、智慧和才能少有人及。

  如果把以色列看作一家公司,梅厄夫人是创始人之一,历任驻外代表、人事部经理、71岁高龄担任以色列这个年轻创业公司的CEO,5年后卸任。

  这家初创公司源自英国的创意,但基本靠美国提供资金维持资金链。梅厄夫人在创始阶段就是路演高手,成功为公司融到数亿美元的天使投资,公司成立后又在美国成功发行海外债券,还是梅厄夫人操盘,融资能力一流。

  公司成立后,多次遭遇竞争对手的联合封杀,梅厄夫人就经历过5次,每一次都在全体员工的奋力反击和美国的支持下化险为夷。

  这家公司还多次经历内部管理危机,管理层拉帮结派、高层内讧、员工不满等等,每次处理起来都心力交瘁,但都平稳度过。毕竟,梅厄夫人警惕的永远是“阿拉伯人亡我之心不死”。

  书中引用了几篇梅厄夫人演讲稿的片段,极具感染力。梅厄夫人曾总结过自己的演讲——“我要求每一个词都有意义,不只是给人以短时间的感动或恐惧。我发现,使人哭泣或惊讶要比使人深思容易得多。”

  尤其是梅厄夫人1948年1月21日在美国芝加哥的那篇演讲相当精彩,令人动容!

  字里行间浮现的是一个坚毅果决不妥协、维护以色列到极点的梅厄夫人,但依然体现了她就事论事的客观。对不同政见者、与以色列不睦者、即使对美国这个大恩人也基本是就事论事,感情上非常克制。

  只有谈到犹太人和以色列遭受的苦难,梅厄夫人才会放任自己将悲伤、委屈和愤慨都倾洒在纸面上。

  “看上去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反对我们,可我不相信我们应该未经斗争就屈服。”

  在自传里,梅厄夫人还表达了因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家人而带来的永久性遗憾。

  “总体上来说,凡是工作的母亲,其内心的思想斗争和绝望感是难以比拟的。......这种时时刻刻的分心,这种两头牵挂的状况,这种交替的未能尽责的感觉——今天是家里的事情,明天是工作的事情——就是一位职业妇女的负担。”

  这是与我等凡人有同样烦恼的梅厄夫人。

  《我的一生》读后感(九):想去以色列看看

  一个等待了2000年的民族终于在能人志士的带领下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建国,他们的初衷是如此的纯粹,折射出那耀眼的力量、坚定和团结。奉献在整个犹太民族的建国奋斗史上从来没有缺失过。

  一个一手拿着农具,一手紧握武器的民族追寻的只是生存的权利。二战后那600万冤魂会在天堂保佑他们,整个世界的犹太人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用汗与血灌溉的以色列国怎么能说不是犹太人的现世天堂?

  天堂不是靠谁的恩赐,是靠自己的双手和无尽的努力。

  梅厄夫人的一生贯穿了整个以色列的建国,包括前4次中东战争,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做出那个极具争议的不主动出击决定,但也借此换来美国最终的军火支援赢得最后的胜利,胆略和远谋的狂欢尽显在一个75岁老人的背影里。

  以色列当然不是因为一个梅厄夫人才能屹立在危险的中东,但她却是以色列国里无数奉献一生,永不言弃(建国初期的难民潮、恶劣的生存环境、绝对人数劣势下每一次战争的胜利)的那些英雄般的人的楷模和典型。

  读完此书,我理顺了整个以色列的建国史,还让我有幸领略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

  我希望有机会亲自踏上那片土地用自己的眼睛看看这片土地上的奇迹,用自己的脚步度量那些英雄们夯实的土地。

  《我的一生》读后感(十):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应该是要感触下我以前对民族主义的抵触的,以及对社会主义重新的认识,但,似乎都融化在情绪里了。理性的收获全部克制,心中滋长的被浇灌的是一种柔软的光,让自己重新看见了一片地域,以前从未看见过的。

  对犹太复国主义,我当然知道复国之维艰,不说别的,姑苏慕容复为了光复燕国那一路坎坷足以让人唏嘘不已。但我依然只是从法理上理解犹太复国主义的困难,两千多年前被从埃及赶出来之后,流浪了这么久,想重新找到一处安身之所,只怕法理难容呀,得战斗,得申诉,得解释,得让世人理解,才能得到一块地方。我一直以为接受几座城市,毕竟犹太人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我权倾朝野的掌控局势,此诉求虽难但希望不渺茫。可当我真正去感受开拓者们真正去开拓,去荒芜的地方创建,去渺茫的地方创造城市,本来人不能生活的,他们去创造了,得以生存,他们是自己的上帝。

  对比我们的合作社,他们的基布兹之建立,本身并无太多的区别,即便他们构建基布兹的参与者本身都无阶级区分,像一张白纸一样重新建立。而我们的合作社是经过清洗,想可以消灭阶级的区分实际上又造就了新的阶级区分。但从民族情分本身来说,我们之间是相互理解体谅的,并非我们两个民族同时对社会主义的青睐一个原因,我们都各自对自己的文化拥有充分的自信与自豪。虽有所没落,但内心里从未失去那种对祖辈文化的珍惜。

  果尔达一家与朋友果断去巴勒斯坦的时候,在梅尔哈维亚清晰的看清自己诉求的时候,这种民族主义情分是干净的、热血的、感人的。工党自始至终遇到的所有问题,这种干净清澈的民族主义让这个民族得以团结,加上开拓者们的理智,先驱中总是不乏伟人,其人之伟,不在于岸,在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们并未以民族主义煽动革命,其几次重要的战争,都是克制为先,止于至善。

  那荒漠上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城市,怎么能不让人感动。读书的感觉,有点一家之言有失偏颇,要多读读其他的角度才能谈谈那段历史以及冲突。视野局限,看见的只是自己读到的,理解的只是自己想到的,几次战役本身有争议,建国时间也有非议,但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悲凉的民族其建国之艰难,让闻者唏嘘,人这一生,哎。看果尔达夫人这本传记,心里想着,要是武则天能自己出一本传记,那该是多值得一读,不能比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