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训》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教训》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7 04: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训》经典读后感10篇

  《教训》是一本由腾讯科技频道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教训》读后感(一):浅谈: 教训-创业,是一个和人性斗争的过程

  互联网创业必须避免的八大误区,适合准备创业以及正在创业的人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训》不是一本空谈创业理论的书,而是一本总结了当今中国式创业的问题,并以此来警醒读者们,在创业当中或者起初,能少走一些弯路

  书中介绍了八种教训:盲目照搬国外模式不接地气自己定义需求不一定是真需求,过往经验财富可能是“包袱”,环境巨变固步自封危机,大规模转型风险高,快速成长下的过渡膨胀和管理失控,“兄弟义气”埋下团队内讧隐患,过度依赖合作伙伴丧失独立性。以上八点个人总结为:模式借鉴,需求判定,经验之谈,环境巨变,转型风险,团队管理以及合作伙伴。

  1.借鉴模式,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一个产品从出生到培养,一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市场环境来决定基因,否则项目不是胎死腹中就是半途夭折。

  中国式的产品,欠缺一份创新性,无论是从产品技术的创新还是市场推广方式的创新,“先模仿后创造”,是中国人信奉的理念,但是大家都停留在“模仿”这一阶段了。从发达国家抄袭的产品功能以及商业模式,搬进稍微落后国家;看到一个成功的商业产品,立马复制换皮就投入市场,分一杯羹。这些急功近利的作法似乎都欠些火候,想必结果大多也都是不好的。

  什么叫做真正的需求?对于一个产品项目而言,或许市场才是最好的检验方法,那么尊重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需求。

  无论是设计产品功能,还是运营推广之前,做一番简单而又深入的市场调查都是有必要的。摸清用户的痛点,可作为产品功能设计的核心了解用户关注热点,可作为推广的宣传点。创业者自己的痛点,或许只是少部分所需,并非大量用户的需求,那就不存在互联网所谓的规模效应,那么产品和项目的成功几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2.经验之谈

  人做很多判断以及决定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而定,但是经验在对自己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上,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成功以及失败经验的沉淀是必要的,但是完全靠经验去做判断却有失偏颇

  经验主义是一个我们都比较熟悉词汇,但我们却时常没有注意到这个人性弱点所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在上一个教训当中,借鉴国外模式的做法其实也是一个经验主义者所犯的错误:既然别人以这种方式成功了,那么使用这个模式,我们也可以成功。当这个想当然投入实际操作当中去的时候,创业者才发现,文不对路,直至翻了船。

  根据经验来说的事情,大多都带有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客观事实就少了一些。很多创业者都是来自知名的大公司,带有光环背景以及赫赫战绩。这些经验对于初创公司制定战略有一定优势,但是也很容易就归于模式,错失一些机遇沉稳没错,但是偶尔的冒险或许会获得更多的惊喜;大公司的规章流程都是一环扣一环,或许一些细节不会导致大船的沉默,但是在初创的小公司,小小的问题都会导致翻船。

  创业公司可以根据经验沉稳发展,附以细心和灵活,也许会走的更长远

  3.环境巨变,是否转型?

  市场瞬息万变,如果项目固步自封,想必会出现危机。产品都要通过不断的迭代来一步一步的完善更何况公司的市场战略。但是要有转型的心谈何容易,适合的“断舍离”,“从繁到简”却是让国人比较难以接受的,犹豫之间,激烈竞争就已经把市场仅剩下的蛋糕都吞噬了。但是有了破釜沉舟的转型决心之后,因为急于求成,快速商业化,导致用户体验受到了损伤,项目受伤;因为急于求成,在属于自己优势的领域没有深度耕耘,为了做“风口上的猪”,盲目转型,公司受伤。

  在面对环境巨变的时候,如何去做决断?也许判断标准就像书中点心移动CEO张磊的说法,产品具有技术壁垒,数据壁垒以及运营壁垒的条件,转型的方向基本是正确的。

  创业公司应该审时度势,谋定而思变,切莫急于求成。

  4.团队管理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不好的内部团队会无形增加工作成本沟通成本,执行成本等等,员工层面上,真正能让团队的每个成员价值与公司的目标价值同步是不容易的,利自主义在创业公司不宜出现,只有公司上层让员工从心底认可产品,认可项目,认可员工价值,才能让员工和公司一起同步发展。公司合伙人层面上,“一个创业公司必须只有一个灵魂人物,一个占大股份创始人。一个以单一创始人为主,大决策专制的创业公司要远远稳健过一个有着多为股份相同的创业伙伴”。

  创业公司更需要上下沟通,尊重每一个声音,客观判断,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5.合作伙伴

  就像不好的公司内部团队,合作伙伴的外部团队配合不好的话,更是会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发展。双方对于项目的发展战略目的需要是一致的;双方都需要有对应负责各个部分的接口人,确保沟通高效性;双方需要对负责的工作内容确定主次关系;双方确认好合作关系中自己所属于的角色

  创业公司应该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业务独立出来,和合作伙伴进行互补的关系,相信自己以及相信合作伙伴,依赖而又独立的发展,才能提高团队的执行力以及灵活性。

  后记

  推荐此书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书中是通过各种实例来引导读者,如何避免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希望有创业想法的人可以买此书深入研究书中例子,获得灵感,在创业的道路披荆斩棘获得成功

  《教训》读后感(二):成功都是一样的,失败却各有各有的问题

  如书的题目所言,总结了创业应当避免的八大误区。以各个初创公司为案例挨个剖析创业过程中失败的原因以及经验总结,针对具体的领域、场景提出了很多有意义建议,然则这种经验总结却有过渡总结之嫌,不妨称之为马后炮式总结。因为创业环境太错综复杂了,任何一个小小的决定都可以影响到公司发展。当时的决定正确与否,也只有到后来的是否“成功”才可评判。创业道路上,无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这就是这条路上的残酷之处。

  To be or not to be,的确是一个问题。

  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不断反馈,不断调整,等回望身后,一条靠谱的创业之路才会渐渐清晰。可以未来的路呢?还是会有更多未知,但此时拥有的是更多经验。

  总的来说,书中关于各个初创公司(或各个创业领域)的分析点评还是很到位的,有具体时间、背景,更有当事人访谈的加入,这可以帮助读者顺藤摸瓜找到关于话题的更详细内容,以及自行做更深入的思考

  《教训》读后感(三):互联网创业的八大教训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际,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加入这一行列,有些曾经担任过著名网络公司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有些则是半路出家,误打误撞进入这一行业,而有些则是初生牛犊,刚毕业或者甚至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不管是谁,在创业过程中都曾体验过这一行业的“红与黑”、“罪与罚”。

  与集体狂欢的上市活动相比,更多背后的心酸只有创业者自己知道。习惯了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习惯了追求基业长青的美好愿景,却没有人去注意哪些走下帷幕的创业公司。哪些曾经的辉煌稍纵即逝,留下的只有心路坎坷的创业之路。我们只有总结经验教训,方能为后来者减少更多的创业误区,而这些正是腾讯科技频道的使命

  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腾讯科技频道启动创业者教训系列访谈栏目,在下半年陆续推出20期教训访谈,本书《教训:互联网创业必须避免的八大误区》则是对这些访谈的整理而出,以便为更多创业者提供创业思路

  这本书中所提及到的八大教训分别是:1,盲目照搬国外模式不接地气;2,自己定义的需求不一定是真需求;3,过往经验是财富也可能是包袱;4,环境巨变,固步自封出危机;5,大规模转型风险高;6,快速成长下的过度膨胀和管理失控;7,兄弟义气埋下团队内讧隐患;8,过度依赖合作伙伴丧失独立性。

  以上这些看似简单,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容易迷失在其中。今夜特价模仿美国红极一时的Hotel Tonight公司,但却没有中美之间的市场环境,连锁酒店在美国很成熟,但在中国则是个体酒店较多,同时也没有考虑到中美消费行为之间的差异。但在未来几年,这种模式可能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此时要做的坚守下来。

  龚海燕第二次创业的案例说明了两点教训,第一点,自己定义的需求不一定是真需求,也许斯莱沃斯基在《需求》一书中讲到产生麻烦可以从中找到需求,但是这种需求是在利基市场中产生,而龚海燕的第二次创业是在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第二点是,曾经的经验是财富也可能是包袱,婚恋市场的成功经验并不意味者在英语培训市场有用

  开心网和维络城是在市场变化过程中没有及时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传统企业转型可以在两三年之内完成,而寻求速度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市场转型必须在半年之内有效果,否则转型就会失败。当然,转型也不能过于频繁。乐淘在大规模转型过程中失败,其原因有两点,其一,大规模转型,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正确的做法是部分转型,转型成功之后再全部转型;其二,转型过于频繁,没有在一个细分市场取得成绩就转向其他细分市场。

  创业者有企图必然重要,但是不能过于重于结果而忽视过程。凡客诚品为了扩大规模,急于过分扩张品类,导致管理出现失控。拉手网何尝不是! 还有一种教训是本书没有提及到的,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不善于管理,或者迷信科学的管理之道,对于这类的企业,最好的建议是出售给有实力的大企业,总比葬于自己手下要强

  电影《中国合伙人》有句台词,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这种说法违背现实情况,但无不有道理股权相当易于对管理权的争夺,决策之间的争议,朋友之间的情意,这些夹杂在一起,容易导致管理失控。本书中应该还添加一点,婚姻情感问题在创业过程中的必要性,很多企业在上市之时因为后院起火而耽误。最后一点是不要过于依赖合作伙伴,弄不好,自己失去了所有权。

  《教训》一书讲述的全是互联网企业创业的真实案例,在其他行业,其中很多教训都是互通的,互联网企业存在的问题其他企业也存在,这也说明管理问题的本质性,因此,本书不仅适合与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同时适合其他行业的创业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