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山上的小邮局》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高山上的小邮局》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8 04: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山上的小邮局》经典读后感10篇

  《高山上的小邮局》是一本由[西]安赫莱斯·多尼亚特著作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一):纸上巨浪

  作者/刘艳君

  小时候学汉字,死死盯着“信”这个字,自己纳闷:人言为信,那就是人人都可以写的吗?如果说严肃文学表达需要老天才华,那么书信大概是离普通人最近的文体之一。在我自己的阅读经验中,我也偏爱通过阅读书信,去了解一些人鲜在人前展示一面。读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书信,对他那些天马行空的落款记忆尤其深刻:“你脚下的蚂蚁”、“找不到阳光见不到一张亲切的脸的你的绝望朋友”、“吃笔的家伙”……,一个放达的朱生豪呼之欲出,不只是平日里那个自认为的“古怪孤独孩子”。至今也记得书法老师向我解释杨凝式《韭花帖》: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吃了美味的韭花酱,便起来写了一封书札答谢朋友,活脱脱一个可爱的杨凝式。大概书信就有这么一种魅力吧。精心挑选的信封,写信人独有的字迹,以及寄在信封里的心事经过邮寄过程的时空间隔,让写信这件普通事情,变得不那么普通了。

  你还记得上一次寄信是什么时候吗?你现在还有写信的渴望吗?如果有一天,邮局要被撤销,你会难过吗?又会怎么办呢?

  《高山上的小邮局》就讲述了一个一群人合力挽救书信的故事。高山上一个叫波韦尼尔的小村庄村子里唯一的邮递员萨拉收到领导电子邮件:因为邮局业务衰落,所以决定关闭邮局。这就意味着,她要失业了。八十岁的罗莎是萨拉的邻居,看着萨拉长大的她为此也倍感焦虑。她想,邮局业务多了,也许萨拉就能保住工作。罗莎决定发起一个文字接龙,这个游戏规则是,每个收到信的人写一封信寄给村里另外一个女人,因为她相信另外一个女人肯定理解带着几个孩子背井离乡的艰难,以此来抵抗政府关闭邮局。罗莎投递的第一封信是给她六十年前最好的朋友路易莎。曾经,她们同时爱上了同一个男子,罗莎不得不“背叛”了她们的友谊。六十年间罗莎反反复复写过很多封信,却终未投递出去。在她心里,这封信是她始终欠着的债。而这一次,借着帮助萨拉这个契机,她最终鼓起勇气写了这封信。于是,一场文字接龙开始了。

  全书就此由一封封辗转于不同人之间的书信展开,一系列人物被卷进这个活动梦想诗人女孩阿尔玛、女诗人玛拉·波斯基,游记地图爱好者亚历克斯,家庭主妇希帕蒂亚,热线电话联系人曼努艾拉,邮差本人萨拉,邮局清洁女工卡罗尔。整个接龙充满有趣曲折:阿尔玛收到的信其实是寄给十五年前就去世的祖母的,状态不佳的女诗人一开始拒绝读这封信,亚历克斯收到信则是因为他的名字在美国人眼里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希帕蒂亚是个不会写字的老妇人,曼努艾拉则自顾不暇不想多管闲事……事实上,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池,这个活动就会中断。也是这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一接龙有了一些浪漫意味,就像故事中主人公之亚历克斯说的,这是一首“未完成疯狂的诗”。

  会纷纷加入这首诗一般接龙活动的人,大概都不是一般人吧。这些充满繁言碎语的信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大观园群像:阿尔玛内心确定自己想做什么,却不被父母理解;玛拉·波斯基功成名就,但却经历过一系列人生转折点,最终隐居于小村庄,而此刻她暴躁、酗酒,很久都写不出诗了;亚历克斯崇拜麦哲伦、马可·波罗,喜欢里尔克,他梦想周游世界,却为了照料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而留在村庄;希帕蒂亚一生最大的满足就是“丈夫儿女烹饪”,但她却是个视烹饪为绘画艺术家;曼努埃拉曾经逃离家庭,被未婚夫抛弃,现在又在谋划蒙特利尔之行;离了婚的萨拉与远方的网友费尔南多相恋了……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丰富宇宙:在充满喜怒哀乐生活之下,内心都藏匿着自己的秘密与渴望。在收到的来信中,他们阅读另一个灵魂的人生。而在投递出去的信中,他们也倾诉自己的秘密。无人是一座孤岛,“寄信是只需要用心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的最佳方式”。在书信中,这些独特鲜活的灵魂抵达彼此。这座处于现代化洪流中的小村庄,和这个岌岌可危的小邮局,似乎也成了一种象征:这是人们内心最后可以退守的阵地。大家从一开始被裹挟着参与进来,变成了加入一场有意识保护行动。在阿尔玛和亚历克斯的促成下,他们组成了一个书信主题的读书俱乐部。最终,他们合力完成了这个接龙,演绎出一场在纸上发生关于友情爱情乡愁、梦想的对话

  这不是一个充满新鲜刺激的现代故事,它更像一条静水深流的大河,缓缓流动,不事喧嚣。没有高声的呼吁和激烈的行动,只是一群普通人通过文字一起完成了一次无声却响亮的抵抗。每个人物都平凡真实,却又雀跃灵动,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邻人。作者的文字准确简洁内敛有力,就如明净河水,但我们却能听到河底暗涌着她对正在消逝的书信传统和普通人情感的珍视和热情。她把这种珍视和热爱具体化,将之赋予到人物和故事身上,在一个平静的故事中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如果说,这些人物就像葛饰北斋画笔下生动浪花,那他们的这一行动就是一幅在纸上澎湃的巨浪。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二):回到未来的信

  信是疯狂的待燃的柴堆。“信”是我们为“言”语赋予意义人性努力

  自然,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深奥,然而它确实令我思绪翩跹,想到我们这代人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的鱼雁往来之乐趣。我往往只在文学世界里品味它。

  萨德侯爵在狱中十余年,靠写信维持与外界的联系,并托他的妻子为他寄来各类食品,维持他贵族的乐趣。当然,他确实只能依赖书信来满足自己,但更重要的是,他同时凭借书信,表达了对于监狱书信审查的轻蔑和鄙夷。

  在20世纪40年代,吴兴华与宋淇通信,谈文论艺,也偶尔谈生活的兴味,吴兴华所讨论的文学奥秘,譬如舒位的一句两句诗,已经十分幽微细腻,虽然非关私人生活,但恐怕也只能这样说给一两个人听。一直到宋淇移居香港,时移世易,通信日益稀疏至于终止。

  如果没有书信,我们该如何见证,那些行动受限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著书立说,无法成为重要人物,无法有机会远行——而在幽暗境地为留下痕迹而做出的努力?

  我常以为,书信和日记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书信又更有一点不同,除了传递纯粹实用性的告知与诉求之外,情人友人之间写下的书信,多少意味着,通信人都在渴望另一个世界,一个不完全等同于现实的、比现实更为美妙的世界。有时,构成这世界的仅有收信的那一人而已。这并不稀见。我会想起电影里凯瑟琳写给艾马殊的信:“我们的身体是真正的国家,不是那些画在地图上,被强权所分割的领土。”

  当然,那个不同于现实的美妙之境也完全可能是我们曾经错过东西小说里的曼努埃拉夫人因为恐惧中年生活而抛家弃子,一个人四处游荡,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她承认,自己也思念着过去的生活,她在信中写下:“我也曾幸福过,但是我却没有意识到。人只有在不幸的时候,或者像我这样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曾经的幸福。”

  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不可能回到曾经的幸福里。于是我们把它写下来,不仅让收信人,也让我们自己看到它真实地存在:在过去,或者未来——小说里的“波韦尼尔”(Porvenir)作为虚构地名,它的意思本就是“未来”。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三):我想给你写封信

  在这个提笔写字都嫌奢侈的年代,还有人写信吗?和西班牙作家安赫莱斯·多尼亚特一样,我至今保存着学生时代友人互寄的书信和青涩情书,纸上的字迹皆是一段年华回忆。因此,读着《高山上的小邮局》一书,颇觉亲切。

  小说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不再有人写信的小镇上,邮差萨拉即将被调走。邻居老太太罗莎得知后,悄悄发起了一次书信接龙,邀收信人也给他人写信,不断传递下去,“长达首府,坚固得让那里无人能够切断”,如此来留住萨拉。心怀愧疚的人、对梦想举棋不定的人、陷入瓶颈的人、被束缚的人、不明身价值的人、寂寞的人,纷纷拾起了笔。重要的不是写得多精彩,笔恍若有了生命,而写信的人倒变成了观众,“一点点阅读它们在纸上留下的痕迹”。

  写信是件美妙的事,多尼亚特笔下的人物因写信而鲜活起来。用一封信梳理自己的内心,在这特殊的“游戏规则”下,先别理会收信人是谁,慢慢剖白心底声音。不必参考众人对你的期望,也无需戴上习以为常面具做出机械表情诉说自己的心情,不是在等别人给出答案。在一字一字亦诉亦听间,自有牵引告知前路。它可能是前所未知的另一方天地。用一封信走进别人的世界,去接触那些冥冥中注定要相识的人,或许交集在于,他们曾和我们心灵相通。去理解人的不同侧面,那些先前未曾留意的片段等待我们拾获另外的可能性。口不能言者,以文字代之,就像寄出第一封信的罗莎,总想道出尘封六十载的歉意,却眼看着它生生生命中流走,方才借着书信寄出。

  或许,连书信的发明者都不承想,有朝一日,字里行间会被赋予这么多或疏或密的隐衷、或深或浅的记忆、或浓或淡的情感。书信愈是式微,愈像是被染上了某种神秘力量,虽是陌生却又似曾相识体验,推动我们迈出了踌躇不定的步伐

  倘说如今写信的人少了,又是什么导致的呢?是电子邮件吗?至少多尼亚特不抱此看法,因为在小说中,众人想挽留的邮差萨拉,可是靠在线聊天与阔别多年天各一方的故友联系,又是借此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手写书信和高频高效的电子邮件,并不是竞争对手,就像纸质书和电子阅读器,不能也不该被相互替代。这绝非某些拥有旧时记忆的怀旧者一厢情愿,即使有不便、有等待、有瑕疵,手写书信的绝妙体验也随时能被唤起。它包含太多的信息,诸如投射出性情的“见字如晤”,以及别有深意的“纸短情长”,绝不等同于“对方正在输入……”式的造作。它表达了我们对人对己的耐心宽厚真诚尊重

  读罢此书,也想写信。想起学生时代的传达室老伯,因替我送信频繁多说了几句话,晨昏寒暑多蒙照顾。手写的信,从此到彼,跟最早的时候一样,是人连起的实实在在的网络。

  ——戊戌年读安赫莱斯·多尼亚特《高山上的小邮局》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四):我偏爱写信的荒谬,胜过不写信的荒谬

  《高山上的小邮局》是一个温柔的、可爱的、近乎童话的故事。小镇中的人,为了帮助因为电子邮件盛行而面临调职的邮差保留职位,暗中开展匿名写连环信的活动。每一封信都起到了意想不到作用,为参与这次善举的人找到或巩固了友情、爱情、亲情,乃至让他们面对曾经迷失的自我。

  这是一个看似轻快,实则有着很多巧妙构思的故事,同为写作者,我一边看一边揣测作者的创作方法,我几乎可以看到她的故事卡片,看到她将所有人物、故事、情感用书信串联起来时背后的辛苦

  要让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看起来极为轻松,背后必然需要付出他人看不到的大量时间精力。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如何用自然而然的方式串联短篇动机,进而构成一个完整成熟感人长篇小说

  而除了欣赏学习写作技巧之外,这本书让我回忆起了很多不该淡忘的人和事。

  我这种上世纪八零年代初出生的人,大概赶上了最后一波写信的浪潮

  高峰是在大一上半学期,刚刚一起历经了高考的同学虽然四散各地,犹然有着战友之间才有的温情,而新环境、新同学,构成和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态与情感,给予我们新鲜的刺激,也给予我们初涉成人世界规则的痛楚。我们需要写信,用来倾诉心里话,妄想依靠这种稀薄的联系维持“永不改变的友情”,同时妥善保护好那个单纯的自我。

  印象最深的是和两个人的通信。

  一个是L,那是我从高一开始单恋的男生,高中三年,我用尽所有办法也没有办法得到他的爱,毕业之后我们分散两地,时间和空间仍然未能有效治愈我,我在迷惘和思念中每周给他写一封信,讲述他也许根本不在意的生活细节,妄想用我中文系文采取得他的认可,至少,用那些千丝万缕的细节提醒他我的存在,进而在他生命中牢固占据一席之地

  L的回信总是寥寥数语,我能想象计算机系的他抓耳挠腮回信时痛苦的表情,那时候的我被一种痴念支撑着:不管他爱不爱我,他到底愿意为了我付出这样的努力,我对他而言并非毫无意义。也许再坚持一下,他就会改变呢?

  L果然改变了,最后一封信,他告诉我他恋爱了。我记得我哭了很久,然后写信告诉他,我会在他背后等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回头,我一定还在”,卑微到了尘埃里,写的时候我为自己的痴情感动,也为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而羞愧。这封信成为我们通信的句点。

  还有一个是Z,高中里他是我的好兄弟,经常在我被L伤透心的时候安慰我。Z高考失利,在一个离家几十公里的地方高复。Z每周会给我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周考成绩,拉拉杂杂说高复班的琐事,而我则用新鲜、轻松的大学生活鼓励他,让他好好努力。几个月后,他写信给我,说其实一直喜欢我,我收到这封信的第一反应是愤怒,觉得他怎么可以这样破坏我们的友情,而事实上,我更为恼怒的是他为什么要把一切明朗化,让我无法再装聋作哑、心安理得享受来自他的关怀。

  我回信给他,义正辞严地说了他父母让他高复付出的高昂代价,说了高复一年对他人生的重要意义,对他晓以大义,然后坚决回绝了他:“我一直把你当做好朋友。”

  我根本没有想过,他在写这封信、寄出这封信、等待我回信的漫长时间里,所受的煎熬和忐忑。这之后,他再也没有给我写信。

  这两段通信告一段落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L对我,我对Z,多么像一个情感食物链。我们的通信说明了,对于不爱的人,我们可以残忍到什么地步,对于爱的人,我们可以让步到什么程度。不公平,但又似乎只能如此。

  这种感悟让我对于爱情有了更深的了解,爱一个人,等于给了他伤害你的利刃,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甘之如饴;而被爱却无法回报,则是欠上了一份永远无法偿还的债,能做的只有尊重和善意,时刻提醒自己对方是把赤裸裸的心交到了你的手上,还给他的时候务必要感激、温柔、小心,别给他任何不必要的伤害。

  在被迫成熟的同时,周遭的一切也发生着迅速的改变。这之后不久,我们逐渐习惯了大学生活,也习惯了新出现的QQ和msn这类即时通讯手段,我们开始尝试和陌生人说心里话。大三、大四之后,所有人都买了手机,写信这项技艺就更加生疏了。

  事到如今,msn已经不存在,QQ也不如微信更为方便即时,人类恐怕没有一代人有过我们这样的体验:一起都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这种改变带给我们很多便利,也带走很多体验。

  再也不会有精心挑选信纸,先打草稿然后用最趁手的钢笔誊抄的心情了。

  再也不会有在意如何折叠信件、如何粘贴邮票表示话外之音的巧思了。

  再也不会有投递出一封信,听到信件“咔哒”一声掉落邮筒,幻想对方收到时会如何回复的忐忑了。

  再也不会有收到最想念的人的信,舍不得打开,抚摸信封感受厚度,对着阳光窥看纸张的雀跃了。

  那些为了一句话该不该这么写,用什么方式写而辗转的心情失传了。

  那些形式感极强的等待、猜测失传了。

  那些延展、滞后的快乐和幸福失传了。

  这类失传,大概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失去中,最为轻描淡写的一环。我也只是在看到《高山上的小邮局》的时候,才会想到这些失去的。

  前几天遇到过L,他说起屡次搬家仍然留着所有同学给他的信,我心念一动:“我也是啊。”

  “还有一封你写的,应该是哭着写的,字迹都模糊了,说会永远等我的,结果呢……真是说话不算话……”

  我们聊起这些笑得很开心,都过去了。但因为那些信件,那些过去留有残痕,时过境迁后让我们可以借以怀念。

  所有发生过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而那些花下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留下了白纸黑字痕迹的事情,往往更有意义。

  微信、QQ、电子邮件,是永远无法夹着一片落叶,或是沾着泪水被送达的。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很高兴看了这本书,回忆了曾拥有过的、也许再也不会回来的、想要给人写信的心情和时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