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习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传习录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5 05: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习录的读后感10篇

  《传习录》是一本由王阳明著作,北京时代文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4-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一):有一个坚定信仰是件幸福事情

  读完觉得王学像一门宗教,其教义有“心即理”、“去人欲存天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众学生所有想不通道理用这些教义都可以讲得通(至少看起来是这样)。这样能解释心头疑惑人生哲学自然能吸引人,能令人信服

  过去文学书里、历史书里讲到“去人欲存天理”,我总是义愤填膺地认为这是泯灭人性愚昧无知,就像过去要求女人小脚要求大臣对一个毛都没长全的小孩子行君臣礼一样。可读完就发现是的,“天理就是”“明镜台”,所谓的“去人欲”去的就是本心上的“尘埃”,和神秀的那个偈子一样一样的。王守仁确实受了佛禅很大影响,但他又认为佛禅流入了空虚境地,一切都虚无缥缈了,那还有何意义

  于是就说到“知行合一”,要求实地用功讲究实践履行。“知”“行”本来是一件事,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举例来说,“真知行”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这句比较难读,应该是rú hào hǎo sè,rú wù è xiù.是一种特别自然的对善与恶的认识反映,这是来自人的本能的。我想王守仁应该是支持孟子的人性本善的,因为人本来就有“圣心”,只是被遮蔽了。所以只要除去这些尘埃,就能自然地认出善与恶,同时做出相应的反映。

  可是这些灰尘指的到底是什么?去“人欲”就是去除七情六欲吗?不是的(以前都理解错了有木有!)。王守仁把“良知”比作了“日”,说即便“云”遮蔽了“日”,也会有一丝阳光照出来,日光不曾熄灭,因此“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六欲就是这些自然产生的“云”,并不分善恶。可是关键在于你是否执着于它们,如果“有着”,这些“云”就成了能完全遮天蔽日乌云,这些才是要你“去”的东西凡事不要执着不要刻意为之,这才是“致良知”之良方。(想起之前看的论文里,说王学为私欲留下了发展空间,是不是就在这里?因为七情六欲是正常的,所以只管让其自然流动即可,不要去刻意消灭。因此部分大夫放纵自己的色欲,认为不可以憋着……)

  其实我印象深刻全书感悟最深的一段是在69页,读到那里的时候个人停在那里,感觉到那一刻自己是真的在思考(请上帝别笑)!虽然思维混乱,但是就像是前方有个模糊的光点,我努力向前跑着,拼命扒开眼前的雾霾……这段话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就是:为学如炼金,宁失分量,勿弃成色!为什么王守仁说“人人皆可为圣人”?除了上面说的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明镜台以外,更重要的是:“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量,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每个人天生的才智后天锻炼出来的能力都不一样,有高有低,最后能获得的成就也就有大有小。如果为自己的才能不足所获成就一般就自怨自艾,那真是误解了何为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就像一块金子,每个人都想得到它,越大越好;最后才力小的人得到了小的,才力大的人得到了大的;这时正确态度是什么呢?不是感慨自己的金子小,不是嘲笑别人的金子小,而是去看这块金子成色是否充足。只要成色充足,那就是真金、精金。如果成色不足,个头大又有何用呢?“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所以,只要我找准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哪怕没有声名远扬,哪怕一辈子默默无闻,那也是炼出了自己的金子,我这一辈子就没有白过!

  其实感悟还有很多,只是读的时候那些思绪一闪而过都消失不见了。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做?这对我来说还是个问题,以后要继续摸索。这本书我从3月6日开始读,一直到今天3月19日写读后感,历时13天。中间有两天一页未读,因此真正的读书时间有11天,每日15-33页不等,每日所需时间1到2小时不等,共花费约20小时的时间。比原计划一周读完慢了快一周……可能是这种书刚开始不容易读进去,读的速度也奇慢,有时候读着读着都要睡着了……到后面才有云散日出豁然开朗感觉,也越读越快。这个版本的传习录感觉买的很失败,因为中间有很多错误,除了错别字,更要命的是译文脱落的问题!竟然有好几个地方把译文给漏掉了(是的,我很惭愧地说我为了能读懂买了带全翻译普及版),我很生气地跑到时代华文书局的网站上去留言,说了译文脱落的页码,希望他们能改正。但是可能没人会理我吧!有人如果想读这本书的话,千万不要买这个版本的……还是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靠谱啊!

  《传习录》读后感(二):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王阳明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王阳明精通儒释道三家,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传播中外,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他继承了儒家思想,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在他看来,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他引导众人以心之力抵御外界纷扰,重拾中庸、淡然之境。他提出养心、戒躁、宽心、求简、意诚五大处世之道:欲修身,先养心;欲静心,先戒躁;欲去焦,先宽心;欲心旷,先求简;欲简泊,先意诚。

  他提出了“身之主宰便是心”,“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他毕生主张格物、致良知,他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功,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他经常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推崇“无为之下的有为”,“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传习录》中他提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王阳明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搜寻出来,……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他提出:“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 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 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 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 ‘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

  以下是著名的《王阳明家训》:“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传习录》读后感(三):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

  国学体裁涉猎不多,这是看过的第一本有注解的古籍哲学经典,它是阳明学的入门读物。书中内容分为三卷,上卷采用语录体,记录了王阳明与弟子的经典对话;中卷是阳明先生书信,论及他的为学之道;下卷为弟子整理,记录了他晚年的思想。 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并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建立起了体系完备的陆王心学,自成一派。王阳明同意格物致知,但更强调心外无物。在流放地龙场悟道,深刻明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从此开启了向内求之路,这也难怪有人称其为心灵学的鼻祖。 在思想上,王阳明顺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条路线行进,以求修身。他认为宇宙万物皆由心而生,心即理,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彻底的唯心主义。但同时,他强调知行合一,却是稳扎稳打实干派,他又是典型实验主义。 在做学问上,他强调不能“沈空守寂”,应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不能“安排思索”,应克治私欲、省察天理。他看破了佛家的虚空道家的无为,又摒弃了儒家各派的各执一端,取精华糟粕,形成了成熟的治学思维。 在教书中,他同意“人人皆可做圣贤”的理念,认为人心原本灵明,同万物连结,天理生生不息,只是偶尔被私欲蒙蔽。但他也更注重因材施教,用身边的事物喻理,从对方角度分析,总是能让弟子们心服口服。 晚年的阳明先生提到最多的是致良知,并归纳出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结其学术思想的精华。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在物质极其富足精神极其匮乏的今天,修心尤为关键,阳明学也正逢其时吧。像他所言,不必刻意追求静修,只须从实处着手、落到实处。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处处皆为道场,时时可以参悟。

  《传习录》读后感(四):我、世界和一个睿智老头

  《传习录》不妨可以看做是王守仁和这个世界的谈话。这个睿智的老头先是用自己的前半生过尽青春,任侠、骑射、辞章、佛道,样样都来。但是年过三十,才渐渐明白这些都不是自己安身立命根本生活对于那个时候的王阳明来说是非常苦闷的。而立之年的王守仁四处游宦,尝尽各种困苦,但是仕途一路上升,到了四十五岁的时候又立了一次大功。五十岁才始开悟“良知”之道。在浙江绍兴设学讲道,门人云集。而我在几百年后的绍兴,借着这书重新认识了世界,也借由这个世界认识了王阳明。

  可以说在二十岁的开头,自己也陷入和他一样的困惑价值观摇摆不定内心没有根基,每日明明很忙,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整天在学的是圣贤书,但是对自己的帮助微乎其微,朗朗诵读,惶惶作文,只是为了赶在学期末之前写完老师布置作业。感觉做什么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而自己想要的又不知道是什么,于是无所事事,于是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听了别人的建议又觉得别人是在控制自己,自己要做一个自主的人,但是自己有没有自己的意见。很糟糕的一个现状。但是读《传习录》在很大程度上却解决了自己现在的心病

  一.向内心寻求

  王阳明的“致良知”无非就是一个向内心寻求的一个过程。良知就像是道一样,变化万千,而不能够狭隘对待。“致良知”要求的不是一个静的过程,而是一个全的过程。真正做到“致良知”之后,你就能够实现静亦定、动亦定。不管如何处事,但是良知终归是那一个良知。

  这么久以来,自己一直在寻求各种各样的人生意见,总是在逡巡不知那一种结果更加好,总是今天觉得这个不错,明天又觉得那一种更好。最后患得患失,选了哪一个都不开心。要选择的东西太多了,工作还是考研、学习还是玩耍、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还是一个兼顾各方的人,小到过生日该叫谁。我一直在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对于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我的最高价值。很可笑的是,吊儿郎当学了三年了,我自己却越来越糊涂认同功利主义也带着很大的理想主义成分,明明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但是却羡慕一个理性的人,想要从事电影行业,但是最终还是觉得稳妥的走一条按部就班的路子,但是觉得这条路也不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就像是半开不开的温吞水,最后却是一个不开心的自己,自己一直在假装。

  假装很努力。

  假装自己很有魅力,能够轻松找到对象。

  假装自己在大学里看了很多书,能够谈笑风生。

  但是自己本来并不是那样的一个人。

  王阳明说心本来是快乐的,就像眼睛是用来看东西,耳朵是用来听声音,鼻子是用来闻味道一样,心,是和快乐在一起的。我们不开心是因为事务、欲念掩盖了我们的内心原本的面貌。原本的面貌是什么,却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这里应该就是讲的儒家传统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无缘无故就产生的,其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都是有原因的。我们之所以爱父母只因为父母有养育之恩,我们之所以爱兄弟,是因为兄弟之间有手足之情。我们可以不断地问自己,也需要不断地拷问自己这么做是否是对的。

  进入大三之后,自己就渐渐开始忧虑自己之后的出路,自己之后应该去做什么。虽说是一个听起来不错的一个专业,但是其实自己并不是很努力,因为自己明白自己没有这么一份热爱。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将自己的内心安顿下来。就像王守仁在书中说的那样,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快乐,实现心的本性,而快乐就需要你能够致良知,这才是根本重要的,志于道、依于仁、游于义,其实归根到底都是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致良知。不过就是发现良知、守住良知。念书就是在不断地浇灌,不管多少,只要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了,就能够在不同目的上实现自己。也就是说,王阳明将人生的价值定义为人的快乐,当然这个快乐是不是简单的那种快乐。

  那么现在,自己就是应该这样去努力。自己能够努力的是成为多少成色的金子,我自己所不能够决定的是自己成为多少分量的金子。在自己的位子,就要很好的应对好所有的事情,使得每一件事情都能够在良知上过得去。这种过得去,不仅仅只是自己,还有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对每一个人应该如何做,都要能够符合自己的良知。在其中才有一小部分,是自己,也就是能够对得起自己。

  我们总是在说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是我们总是不知道自己具体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又总是在思考,但是却总是不能够成为自己想要的那种人。现在已经明白了第一个问题,而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却靠的是知行合一。

  二,知与行

  韩寒说过,我们懂了很多道理,却还是不能够很好的过完一生。说的好悲戚,也很无力,但是阳明先生的一句话却直指要害。知不够还需要行,而且知行合一是不能够分割的,这一刻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就要知,不知就要问要学。知道怎么做了,不再是下一次在怎么做,而是现在就去做,怎么想的怎么做了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知。时时思考,时时进步,时时做出更加符合自己的良知的事情,也就能够使得自己更加快乐了。

  这很好的解决了自己的一颗心病。很长时间以来,自己因为专业的原因,看这些原典都是一种完成作业的心态,但是其实这些书是能够调节内心,使得自己内心更加快乐。年前,自己一个人苦闷的不行,就是看《论语》才感受到希望。这些书拿来谋生或许是难的,但是用来这辈子自己去用,确是大大受益。学哲学,不仅仅是思辨还应该将所思所想运用起来,能够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也能够更好的和这个世界相处。囿于思维的书斋,却不能够很好地认识整个世界,那将会是死读书。或许这样的一种状态会显得有点玄学的味道,但是却真切的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再思考,因为无时无刻不是存在与世界之中的。我与世界发生了联系,我就能够接触到要知的事物,我就需要行,于是周行而不殆。

  三.乐学

  乐学倒是在书中的一个小部分——教约里面的。有意思的是,王守仁不是一般那种假道学,倒还是一个有趣的老头,他不希望小孩子从小就苦着脸念经,而是追求一种乐学的状态。通过限制小孩能够接触的东西,来提高小孩子的兴趣。”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诗歌、习礼、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或许这些老办法还是有用的。在学习过程中,用文学来入世、来言志、用仪式感来避免自己的怠惰加上学习,也就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总而言之,要能够持志、要能够知行合一、要乐学。

  或许做到那样,自己才不是生活在梦昼之中。

  才不会成为那个自己最讨厌的人。

  才能够更好的和这个世界相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传习录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