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5 05: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精选10篇

  《大地上的事情》是一本由苇岸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页数:25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一):大地永远宠爱的不老孩子

  对于一个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在乡村里长大的人来说,TA关于与乡村、大地的事情,还会有多少记忆呢?是不是也像我这个南方乡村孩子一样,还记得插秧、收割、放牛、烤红薯、熏老鼠、捉蟋蟀、摸鱼虾、掏鸟窝……这些曾经作为孩子的我们最怕而又最开心的事。骄阳下,我们不得不忍受着烈日的炙烤,在田间地头里挥汗如雨,与父母忙着春耕夏种。熟知农事的父辈清楚不过,农事不得延误,季节不容错过。所以,才有了翁卷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的乡村忙碌景象。这个时候,往往是孩子的我们最难熬的当儿,除这之外大部分时候,我们又是如此地开心,在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自由自在地尽情打滚撒欢儿……

  读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令我想起了童年,与乡村、大地亲密接触的情事。苇岸,这个真正的大地之子。一个北方乡村里长大的孩子,不,是一个永永远远安眠在他热爱的大地上的孩子。此时此刻写这些文字的心里充满了沉重感,我是多么不愿意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去读苇岸的文字。就是从这本书里得知,苇岸已经长眠于他深深热爱的大地整整15年又19天了。才走过三十九岁华年的苇岸,他是这样一个对自然大地充满挚爱深情,对人类充满善良悲悯情怀的人。他用这些新鲜生动的文字,写尽了自然的灵动美丽,“三月连羔羊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天空已经微微泛蓝,它为将要到来的积云准备好了圆形舞台。”“喜鹊是王,灰喜鹊是后……其他偶尔出现鸟类,如乌鸦啦、老鹰啦及啄木鸟等,都像国外来的旅行者。”……而又以一份悲悯的情怀,向人类敲响了破坏自然文明造成毁灭后果的警钟。“为了本国的强大,可以毁灭最后一个物种地球的将来,它的无法挽救的生命,它将毁灭在人类手中。”……这些质朴简约新鲜灵动的文字,散发出一份清新自然魅力,使我们于他的笔下,看到了色彩、季节、大自然欢腾腾的生命光华

  《大地上的事情》共有四辑,有苇岸的散文辑录,更有他的日记选编,再就是其以同一画面拍摄节气照片创作的《一九九八 二十四节气》完整版。读《一九九八 二十四节气》时,对这种同一画面拍摄节气照片而创作的方式深深入心。不同的节气,同一个画面巨大变化对比,让人清晰地看到了四季的更迭,万物成长。而文字仍然是一如的简约灵动。然而就是这些蕴含着一种旷阔情怀的文字,一路读下去,竟又让人再生怆然!苇岸写《一九九八 二十四节气》的创作,到“谷雨”止是完整的写作,“立夏”之后就只是拍摄的图片及当时记录下的草稿文字,“立冬”以后则就只有节气图片了。这样读下来,让人心底越发地沉重。从这些创作变化里可以想见,写《一九九八 二十四节气》的过程,就是苇岸生命之火慢慢熄灭的过程。读着它,就是见着一个鲜活智哲的生命在慢慢离开这个世界,能不使人心里为之沉重乎?

  而后记“最后几句话”时,苇岸已不能执笔,的确是在交代后事了,能不使人心痛乎?!

  苇岸,虽然你离开人世多年,但我想你永不寂寞,因为你安息在你深深热爱的丰盛大地上,是广袤大地永远宠爱的不老孩子。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二):泥土就在身旁

  泥土就在身旁——读《大地上的事情》

  大约十多年前,从一本流行的散文选本上第一次读到苇岸的长篇散文《大地上的事情》节选,就被震动了。那些年还没读过《瓦尔登湖》,对海子也只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知这些文章和梭罗和海子有关

  如果翻找那两年的读书摘抄本,会发现大量关于苇岸文章的摘抄。而当年苇岸也是喜欢做摘抄的。在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读《瓦尔登湖》至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止的时间里,他做的摘记有近万字。这本影响终身的书,就是海子在一九八六年冬天推荐给苇岸的。而海子在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卧轨自杀时,身边就有他曾经给好友推荐的《瓦尔登湖》。

  苇岸对梭罗的理解感情不比海子差,这些都被他写进了散文《我与梭罗》里。因为梭罗这种“像土地一样朴素开放的文字方式”很快就吸引住了年轻的苇岸,并继而结束了他持续七八年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方向。苇岸放弃诗歌写作,转向散文创作了,写的第一篇散文就是《去看白桦林》,写于一九八八年四月,距离初次读梭罗,时间过去了近两年。在谈到写作的转变时,苇岸认为,与其说是作家选择文体,不如说是文体选择了作家。

  《我与梭罗》、《去看白桦林》都收在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里。距离我上次读,也过去了十多年。那年零散地看过几则《大地上的事情》后,就设法找更多的苇岸作品看,所得往往有限,只有《我的邻居胡蜂》、《一九九八 二十四节气》等几篇,那时还不知道,二十四节气还没写完,苇岸就去世了。这次看新版《大地上的事情》散文集,附录有作者的几句话,苇岸说他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写完悉心准备了一年的《一九九八 二十四节气》。

  从这本书里,这回不仅看到了以前看过二十四节气中完成的部分,更看到了未完成的大半,以草稿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同时还配带着苇岸准备写这些文章时每个节气同一时刻在同一地点拍摄的照片。我不知道这些照片是不是首次呈现,苇岸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惜乎英年早逝,多年后再看他留下的草稿,读时满眼心酸

  苇岸去世已经十五年了。在世的数年前,他就曾预感到他不是一个适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终于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夕离开了。走时尚未度过半生,许多想写的作品也都没有如愿以偿地写出来。但,苇岸的价值,将会越来越被发现。

  有时候忍不住想,苇岸若继续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他估计早已绝望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自然主义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出版界也出版了不少国内外此类作品,但苇岸依旧常常被人提及,除了他的朋友,还有更多的读者。前一段时间读陈冠学先生作品时,还想到苇岸和他的作品,当时手头无书,便通过PDF电子书重温了诸多篇章

  书中收录了不少苇岸的日记,让我们对这个自然之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我读来,这些日记都是他散文的底稿,苇岸还没来得及整理成文。

  苇岸生活在离泥土最近的地方,泥土就在他身旁。就像他在写梭罗时说的,梭罗的本质主要的还不在其对“返归自然”的倡导,而在其对“人的完整性”的崇尚。在这里,苇岸和梭罗相遇了。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三):自然的事也是人事

  我看到苇岸说他小时候就不能看屠宰牲畜,且后来对非暴力主义一见倾心,于是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对杀猪基本没什么感觉,只想吃猪肉,并非因为心狠,而是对生与死、痛苦欢乐并没有体验经历,而对大人过于信任,以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既然他们去做,就肯定理由

  苇岸选择散文创作的理由很特别,他是将散文作为诗歌以另一种手段来写作的,这说明他是以一个诗人起步的,但他对中国文学的疏远却是我并不首肯的,比如对《红楼梦》的陌生,让他得出中国文学“唯独不见一个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辱与共灵魂。”让人感觉到他在这里存在偏见,一种缺乏反思因子存于其中,所以对他影响较大的作家如泰戈尔、爱默生、安徒生、纪伯伦,在不少诗人看来都不算是格局最大的诗人,所以他的世界观也显得过于简单,“眼里无历史,心中无怨恨”。可能内心与外在世界过于简化了,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博大,所以他也只停留在“理想浪漫阶级,我唯独同意他“爱,以神奇力量,使我出类拔萃”。

  读到作者写那些昆虫,我明显感觉自己心境不够平静,人世的纷扰在搅动我的心绪,我没法只专注于动物世界而不想到人,由此我想我也许从未变过,以前读《昆虫记》就不太怎么看得进去,我似乎是在人的世界里磨砺着自己的心,是一种将出世的意融进入世的心情状态。虽然《瓦尔登湖》也是我的最爱,但我却从里面的字里行间处处能读到人,虽然看似写景更多一些。

  作者认为智慧出自弱者,我以为很新鲜,原来我不停地追寻适智慧,本因为我很弱,而强者是不屑于此的,庄子的“绝圣弃智”,想来也是因为他是强大的吧。

  作者变为孩子们每天在课堂精心编造他们美丽的网,而以我在学校读书的经历,除了读书不用挣钱以外,也面临竞争人际流言蜚语,学校远不象作者所说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小社会,是孩子进入社会前的准备,然而与人的接触和交往让他开始懂得人性,如果正面发展,他会学会爱与包容,成为孩子不是唯一的出路长大成人美好也许才是通往天 的必经之路。

  一生仅仅只接触大自然,不深入人世,人最多只在尘世外观望一番,而一旦跨入人世的大门,便发现应付自然的心智无法适应人世,很有可能成为仇人世者。所以自然、人世,皆无可逃避

  作者对秋天的赞美,是因为它是夏天到冬天的过渡,有自身的独立价值,且更饱满丰富。我小时候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独爱秋天的妩媚,还多少将它归因于秋天是我出生的季 ,且有菊花的美丽。而蒲宁则说出了潜意识那隐约潜伏的原因,因为秋天有着色彩与天空。

  但我现在的心境,更爱春的温暖与平安,而读过海德格尔以后,我就知道世间的一切都需要重新打量了,甚至我以前一直不喜欢技术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四):大美之美

  诗人的内心住着一个孩子。他用孩子般的透明映照着这个世界的丰富与美好。诗人的眼底有一条通往灵魂的最切近的路。今天我们读苇岸,无论如何跳不过他的诗人身份。絮语般流淌在大地上的文字,饱含着诗性的甘美。诗歌创作向来是物象与意境完美结合,借咏物以言志,婉转含蓄,物我相忘。苇岸最初写诗,历练了他注视自然万物的敏锐。里尔克说:“一个诗人,他在山里有一所寂静房子,他发出的声音像是净洁的晴空里的一口钟。”苇岸是和海子、顾城、骆一禾同时代的诗人,有着那个年代诗人独有的纯粹。苇岸和海子私交甚笃,提起苇岸总不免要提到海子。苇岸经海子推荐,与《瓦尔登湖》和《孤筏重洋》结缘,从此开启了他的散文写作之旅。今天,人们阅读苇岸,大概已经淡忘了他的诗人身份。而与他的诗歌相比,恰恰是他的大地系列文字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他的阅读热忱

  尼采在《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中写道:“形象比喻的无意识是最奇特的。一切东西都是以最接近的、最正确的、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出现的。好像事物自己向前走来,表示愿意作为比喻。这里,万物都来亲切地与你说话。在这里,你用任何一个比喻都可以达到每一个真理。在这里,一切存在都要变成语言。”苇岸对事物的描写,正是以近乎朴素和白描的方式,让人领略到自然界生机与灵动。带领麻木熟视无睹眼睛重新发现那些被忽略的原始美。这原始美正是天地之大美。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苇岸在《我与梭罗》一文中曾这样评价过梭罗的文字:“梭罗的文字是有机的,这是我喜爱他的著作的原因之一。我所说的文字的有机,主要是指在这样的著述中,文字本身仿佛是活的,富于质感和血温,思想不是直陈而是借助与之对应的自然事物进行表述体现精神世界人与万物原初的和谐统一。”他憧憬放蜂人的工作,认为放蜂人处在自然的核心,“他与自然一体宁静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懂得自然的神秘语言,他用心同他周围的芸芸生命交谈。他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与自然最古老的一种关系。只是如他所恐惧的那样,这种关系,在今天的人类手里,正渐渐逝去。”他评价托尔斯泰的文字:“外在物象最直接的描写,在反映与被反映之间是最短的距离,最自然的词汇流水那样随低而行”可见,苇岸的写作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境界

  苇岸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以谦卑姿态与大地、山峦树木、鸟兽和昆虫对话,他眼中的四季是有生命的,他手及的白桦树是有温度的,他眼见的野火逆风而行。为了不惊扰窗外的不速之客——胡蜂,他不惜封起书房的一扇窗。他早陨的生命,亦如同他笔下的流水和落叶,复归于自然的怀抱。“在世界上,有两种事物的循环轮回比较相像。一种是树叶,一种是水。这是两种壮美的,周而复始运行。”在《百年孤独》里,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对老布莱恩亚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这位无所不知的神秘人预见了马孔多的百年命运结局,他的超验只是源于他对自然奥秘的深谙,那便是:万物有灵。

  在苇岸的书写中,除了对自然造物的钦羡以外,还怀着深深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戚。“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多的今天,在蔑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物质文明的扩张逐渐吞噬着大自然的版图。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人类,不但失去了与自然万物亲近的机会,生态环境的破坏让我们置身的星球千疮百孔。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有一天人类要为科学机器的攫取付出代价。苇岸深受西方自然文学的影响,他的引文中常常出现今天被视为自然文学代表作家的名字,如爱默生、梭罗、普里什文、利奥波德等。苇岸认同梭罗的“不幸的文明人”的观点,并引述卡特和戴尔合著的《表土与人类文明》中的话说:“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在苇岸开始从事大地系列散文写作的80年代,中国刚刚拉开巨变的帷幕,苇岸的预见性感知,整整超越了一个时代。而他所忧虑的事情,今天仍然以加速度的姿态上演。但苇岸似乎并不悲观,他在1988年1月4日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我想,人类仿佛是火,它的存在便伴随着欲与求的光焰。它无论处在什么状态,都会释放那潜伏于它的灵魂中的欲求,它永远意识不到幸福,除了那曾伴随过它的幸福逝去之后。它的幻觉使他相信幸福在于它的欲求的获得与满足,但他得到的永远是伴随着意想不到的使他懊悔的东西,于是他开始回顾、缅怀往昔,向往原态的恢复。人类永远处于这万劫不复的悖理之中。这是动物的悲剧,植物的胜利。”今时,我想象不到“植物的胜利”应该有怎样的景象,但我愿意相信他的话。至少,《大地上的事情》再版以及时下自然文学的大热,可以暂时唤起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

  苇岸毫不掩饰对梭罗的推崇:“最终导致我从诗歌转向散文的,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当我初读这本举世无双的书时,我幸福地感到,我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任何诗歌。”在他看来,梭罗到瓦尔登湖去,并不是想做返归自然的隐士,而是基于他对“人的完整性”的崇尚。梭罗认为,实用主义至上的文明生活让人类成为了“他们的工具的工具”,只有返归自然进行一种朴素诗意的生活,才能最大限度的让人从物质文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且使文明对人的后天割裂重新复归于完整。从爱默生与梭罗的渊源上看,人们一贯认为梭罗实践了爱默生关于“人的理想”的理论。梭罗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充满新奇的世界与其说是与人便利,不如说是令人叹绝,它的动人之处远多于它的实用之处;人们应当欣赏它,赞美它,而不是去使用它。”苇岸在比较了利奥波德的《沙乡的沉思》和梭罗的《瓦尔登湖》后作出了如此评价:“梭罗是十九世纪空气的诗人,他关怀人类的灵魂,他指明人类应如何生活。利奥波德是危机四伏的二十世纪孕育的科学家,他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他指明人类如何才能长久生存下去。”无疑,苇岸对二者思想源头的梳理,也诠释了他进行大地写作的动因。从诗歌转向散文,是苇岸创作生涯的重要转变。《大地上的事情》留给世人的不是一个句号,更像是一个未完成的省略号,好比他未及完成的二十四节气。

  在中国,从事自然文学写作的人并不多。自然文学主张让心灵在自然中栖息。人在与大地、群山、狂野、树木和一切生物的交感中,获得内在的宁静。近几年,同样以诗人身份进行写作的当代女诗人安歌推出了《植物记》系列。在书中,安歌写道:“自然是灵魂的对应物,和灵魂处处回应。爱默生说,有多少自然仍然未知,就有多少头脑的领域未被挖掘。因此古老的‘认识你自己’和‘研究自然’变成了同样的东西”。爱默生被认为奠定了自然文学的思想基础,而梭罗的《瓦尔登湖》则是被公认并被广为推崇的自然文学的伟大著作之一。苇岸的写和安歌的写不同,安歌主要写植物,苇岸的书写对象要广泛的多,涵盖了自然界里他所能见的一切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在书写的方式上,安歌在行文中穿插了许多日常生活细节和片段,同时还融入一些科普知识,显得更加生活化。苇岸的写多以日记体的形式出现,像是自言自语,是一种人与自然界生灵的无声对话,显得更加空灵和超脱。

  有人说,自然文学作家访问的对象,如梭罗所言“不是一些学者,而是某些树木”,在自然文学作品中留下的,不仅仅是作者的笔迹,还有他们的足迹。苇岸,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这个自称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四方概念的男人,将他的笔迹和足迹留在了北方的墙下。“对我来讲,东方、西方和南方意味着道路,可以行走;而北方则意味着墙,意味着不存在。”北方不存在,因为他一直在那里。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五):孤独的声音

  大地上每一刻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与我们有关,只不过每个人感知到的东西是如此不同。《大地上的事情》呈现出何种样貌,取决于你以什么样的眼光审视。

  苇岸在二十九岁生日的日记里,说他的生命“一端连着童年,连着美好的传统;一端连着成人世界,连着令人恐怖的未来”。一般人在二十岁上下就有阅尽沧桑之感,常常无端感愤拊膺叹息。但到了三十岁上下,这类唏嘘就很少出现了,不是因为已反璞归真,而是习焉不察。我们已看惯世界的乱象,像一个在肮脏屋子里住久的人,丧失了对洁净的感觉。作为一个临近“三十而立”的人,仍感到自己处在童年和成人世界的交界处,可知苇岸具有多么纯洁的心性。

  在只有三十九年的人生里,苇岸在和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境界里愈陷愈深。他观察着庄稼、树林、麻雀、喜鹊、胡蜂、蚂蚁,每一个节气的转变,每一场纷飞的大雪,都值得描述和赞美,而隔断着土地的宽阔大路却成了他讨厌的对象。他没有学会妥协,一直让自己面对大地。他厌恶滚滚而来的工业化尘烟,就像我们住惯了整洁的屋舍,怎么能再忍受邋遢的卧榻。苇岸一颗具有洁癖的心,难容于污浊的现代世界。

  在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时代,大地和天空都被人类“进步”改造的面目全非。土地承受各类重金属的伤害,河流成为毒液,我们呼吸着雾霾。如果苇岸仍然活着,会发现曾让他失望的状况只是变成了绝望。苇岸并非先知先觉,只是很多有一样感受的人选择了沉默或妥协,更多人为了眼前的物质文明享受而不知节制地索取,哪怕明知道将对大地造成损害。因为对现代文明的渴望,我们选择了对自然破坏性的榨取,直到今天,无数人以就业、发展,种种看似充分的理由,继续着掠夺。而苇岸的文字,和寥寥无几如苇岸一样的人,只能发出微弱孤独的声音。

  苇岸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这些人可能并不觉得未踏上土地,会造成什么缺失,但对苇岸而言,大地是精神力量的来源。他是矛盾的,知识使他更多地感受大地的痛苦,渴望着回归土地,但也是知识让他不得不远离土地,融入现代生活,在内心激烈挣扎中,写作令他获得暂时的解脱。苇岸极度崇拜梭罗的《瓦尔登湖》,梭罗的作品促使他由诗歌创作转投入散文的怀抱。他用朴素的笔描述朴素的大地,用诗人的情怀书写散文。谁说一定要有炫词丽句精巧意向才是诗歌呢?并非只有繁花是美丽的,粗粝的石头一样可以构成壮美的风景,平易的散文一样能呈现诗意的大地。

  “总有一天人类会共同拥有一个北方和南方,共同拥有一个东方和西方。那时人们走在大陆上,如同走在自己的院子里一样”,苇岸的理想是伟大的,但同样是虚无缥缈的。苇岸关注大地上的事情,如苦行僧,用压制多余欲念的方式,来求得与大地的和谐,这是值得赞颂的高尚情怀。但放至整个文明史中,解决人类和大地的矛盾,靠严格禁绝欲望的方式是无效的。无论现代化这条路上拥有怎样无法避免的黑暗面,人类追求现代化的脚步都无法遏制的,苇岸的行为只能作为一个个例。何况苇岸自己,终其一生,也没有能够真正从现代文明中逃离。

  苇岸以诗的目光来描述大地和自然,赞美更多是感性的,而非理性。他排斥现代文明的一切,一样出于本能的厌恶。《大地上的事情》中有太多简率粗暴的断语,展现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纯真。在日记里,他说自己只爱人类中的一小部分人,这部分人包括“儿童;下层中那些纯朴、善良的人;献身于美好事物,体现人类公正、智慧、博爱的人”,他把中层和上层的人直接摒除于门外,这种源自情绪的明显偏见,像当年认定所有属于地主阶级的人都残暴贪婪一样,构成他对现代文明的偏见。公正、智慧、博爱这类高尚的词句,很容易得到他人的赞同,但具体到实际的行为,怎样的行为才能称为公正、智慧、博爱,恐怕有太多的歧义,苇岸没有给出任何理性的分析,仅仅用自己的主观情绪做简单的判决。在另一些思考上,他流露出思想的稚气。比如写到发情季节公鹿之间为争夺交配权的搏斗,苇岸说公鹿之间的行为是正直的,而人类的战争也具有同样的色彩。这是我听过的,对战争最天真的认识了。公鹿发情时的争执岂能和人类战争相提并论,更不用说以“正直”冠名战争了,这种言论完全不像出自具有成熟理性的人。这种思维方式,也许能成就纯净的诗人,却无法造就理性的思想者。

  苇岸说“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学,一直未能进入我的视野”,这不但让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自然的众多论述,没能出现在他的文章中,也在写作技巧上造成文字过于欧化的倾向。屡现的拗口长句,节奏的松散拖沓,影响着文章的整体韵味。尽管他用素朴、平实的叙述方式,真挚的情感流露,遮蔽了一部分文字的缺陷,但毕竟难掩瑕疵。以文字水准而论,苇岸很难跻身一流作者之列。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读书分享群:闲书过眼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六):人与土地和飞鸟,节气与哲思

  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作者的名字十分陌生,看完大概的介绍后直觉告诉我这会是一本不错的小书,果不其然。每篇散文都写得很优美,处处让我感受到脚踩土地的舒心和踏实;鸟和昆虫在作者的笔下的活灵活现;作者从大自然、书籍中得到的领悟以及对工业化进程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忧虑。十分可惜的是由于作者的病逝未能完成二十四节气的所有(定稿)篇章,可这并没有影响我对它的喜爱。读着读着也开始观察起自己所置身的节气来,有趣的是我与作者观察的都是同一个城市——北京。

  笔调充满了诗意,也了解到作者曾经写过诗也本打算朝着诗人的方向发展的,后因为卢梭的《瓦尔登湖》而改变了写作方向。我喜欢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后阅读上几页这样的随笔,清新、怡然,带有哲思的开启新的一天。

  推荐给每一位生活在城市中,远离自然,对自然也逐渐变得麻木和疏离的都市人阅读,相信它有一番“魔力”,让你焦躁的心平静下来,让你的感官得以片刻的放松,甚至眼前出现了一片田地、一只飞鸟,或是听到了一声鸟鸣。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七):再读苇岸

  一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苇岸。

  几年之前,我刚刚进入城市,对前途对未来忧心忡忡,那时候读到苇岸,心中大喜,他所反对的工业文明,反对的现代化,正是我所烦恼的,而他对土地和自然的赞美,我深以为然。

  此次过年回家,重读了《大地上的事情》(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想重温一下,结果大出所料,我对苇岸文章有了不同的看法。

  苇岸出生于一九六〇年,家住北京昌平县小北营村,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时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随后接触到朦胧诗,并为诗歌着迷。

  他本来也许会成为一名诗人,但是一本书改变了他的志向。这本书是梭罗的自然主义文学经典《瓦尔登湖》,他在读这本书时做了上万字的笔记,并从此开始了散文写作。

  苇岸的著作并不多,在一九九九年因病去世之前,只出版了一本《大地上的事情》,二〇〇年后,陆续有《太阳升起以后》《上帝之子》等书出版。

  《大地上的事情》是很能代表苇岸风格的一组短篇随笔,共七十五则,每则一两百字,所记录的都是一些日常观察,关于蚂蚁、麻雀、蜘蛛、甲虫,关于鹞子、杜鹃、啄木鸟、猫头鹰,关于毛驴、田野、麦子、栗树、大雪、天空、星星……在他眼中,一切自然之物都富有神性。

  他更著名的一组文章是未完成的《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一九九八年每一个节气的上午九点,他都会在居住地附近田野的一个固定位置拍下一张照片,并记录下当时的天气情况和所观所想。这是一个奇妙的工程,翻看他拍下的照片,会清楚的看到自然的节奏和律动。说不定正是他启发了当下流行的节气文章。

  苇岸拍摄的立春照片

  二

  像梭罗一样,苇岸的写作,集中在自然和土地上。

  他的写作不同与我们熟悉的乡土作家对农村的描写,也不同于民国时期的作家对童年故乡的回忆,他的文字所着眼处不在于人事,当鲁迅写到覆盆子,是因为覆盆子与他的童年记忆相关,但苇岸写到麻雀,写到蜘蛛,写到胡蜂,只是麻雀、蜘蛛和胡蜂,他是一个观察者,他所观察的,是一个他所喜爱的自然世界。

  他有一点相像科学占领世界之前的博物学者,对每一种昆虫、鸟类都怀有兴趣,但是他又不同于博物学家,甚至与此相反,他不喜欢科学的秩序性,不喜欢自然科学家对昆虫和鸟类的命名,他反对人类对自然的侵占,而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他反对工业文明,推崇农业文明。因为现代社会的节奏与速度愈来愈快,人不再与自然节律同步运行,这种脱节造成了人的焦虑和不安。换句话说,丧失了“人的完整性”。当他在写到梭罗时着重强调,“梭罗的本质不在其对返归自然的倡导,而在其对’人的完整性’的崇尚。”

  这也是苇岸的思想重点所在,他认为现代世界使人变得不完整,而土地和自然,是让人安静下来的途径,如果与自然亲近,与泥土为邻,则可以在自然的节令中找到节奏,不被社会洪流所裹挟。

  苇岸拍摄的立冬照片

  三

  苇岸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烂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气质,在精神上,他所连接的是那个已然逝去的八十年代。他自己也说,在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与猥琐、苟且、污泥的快乐、瓦全的幸福对立的本能。

  他的精神源流不在中国文学里,他认为中国文学里有聪明、智慧、美景、意境,但唯独不见一个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

  他所欣赏的是俄罗斯的作家,因为“俄罗斯作家进行创作不是由于令人喜悦的创造力过剩,而是由于渴望拯救人民、人类和全世界,由于对不公正与人的奴隶地位的忧伤与痛苦。”

  用古话说,苇岸有一种“文以载道”的倾向。而他的道,正是自然,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在自然的律动中生活,达到人的完整。

  但这一点,他自己也未能达到,他在文中数次提及希望一周能够有一天在土地上劳动,但是这个愿望并未实现。他反对工业文明,但是他自己所做的工作正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他没有放弃一切回到农村,甚至,他的愿望是一周在土地上工作一天,而不是七天。当我第一次读苇岸时,只留心那些与自己共鸣的地方,但这次重读,发现了许多疙瘩。

  在《大地上的事情》这组文章中,苇岸记下了很多富有知识性的细节,同时也有很多寓言性质的文字,他总是喜欢在自然事物中总结道理,并对“伟大”和“灵魂”这样的字眼充满兴趣。

  比如在写完日落比日出的时间短后,他总结:世界上的事物在速度上,衰落胜于崛起。比如在看到小学生的作文里写不喜欢妈妈每天一回家就让他用肥皂洗手后,他总结:每一匹新驹都不会喜欢给它套上羁绊的人。这样的总结可以让文字变得富有深蕴,但是却固定了文字的意义。

  苇岸反对概念化,但是他自己也一直被锁在概念里。他有一篇文章叫做《放蜂人》,整篇文章,不见人情,放蜂人在他在这里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代表,他并不关心放蜂人真正的生活,他们的快乐和悲苦。苇岸的自然和土地终究是一个书斋化的想象,或许,这正是他的文字中虽然看得见真诚,但并不动人的原因。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八):人类的增光者

  青年时因病早逝的苇岸,最大的成就是以先驱者的姿态,开创了中国式自然文学。原本是诗人的苇岸,因为卢梭的《瓦尔登湖》从此爱上大地,关心大地上的事情。在《大地上的事情》中收录了四辑内容:大地上的事情---75篇散文随笔,篇幅较短小。有点像日记。第二辑二十四节气----站在同一个地方,在二十四节气的那一天拍下照片,观察一年岁月的变化-----这在二三十年前,也是个亮点和创举。可惜这个计划因病中断,节气随笔也没有写完。是一憾事。第三部分是去看白桦林,个人比较喜欢这一辑的内容,完整,明快,充满哲思,也比较耐读。至于第四辑泥土就在我身旁,则是苇岩日记选,不时有警句闪现。 苇岸有一个愿望:一周中,在土地上至少劳动一天。在乡村教学空当的苇岸站在旷野大路旁,观看北风过后春天将至,为即将到来的庄稼满地而血脉悖张。因爱默生、卢梭、托尔斯泰、纪伯伦、普里什文等自然主义前辈的影响,他寻找到了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有了自己的写作信仰,也为与“猥琐、苟且、污泥的快乐、瓦全的幸福‘对立’的本能”而自豪。在他的灵魂里,他以他最大的善意,成全一个本性善良的自我,“我希望我是一个眼里无历史,心中无怨恨的人”,“每天,无论我遇见了谁,我都把他看作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他不止一次在文字间表达,“在我的一生中,我希望我成为一个‘人类的增光者’,也希望在晚安的时候,可以借用夸齐莫多的诗歌说,‘爱以神奇的力量,使我出类拔萃’”。他是心怀善意者,想作为“岸”,为“穷孩子的小船”“载回”更多的灯光。 以今天多元化的眼光来看,苇岸的心思单纯而充满理想化,他书写很恬淡,文中的自然情怀也相当本真和清浅;但因诗人的根基,使他的文字如同诗歌一样精炼优美,充满诗意和美好的远眺。然而正如写作时间为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一切混沌未开,百废待兴。他的行文情绪之中又怀着深深的忧虑和惆怅,为即将到来的新变革和无法捉摸的新世界,他已预感到在那个蔑视一切的经济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同一莫测的命运。这种远见让他的文字,多年后重读,让人不禁为他有先知般的敏感而心生敬意。他回忆赫德逊《鸟的迁徒》中鸟类的绝灭,也不反对希梅内斯《小毛驴与我》中对驴的赞颂,甚至乐于以驴自称,因为他们“耐劳,深思,忧郁又亲切,是草地上的马可.奥勒留”,而他是自然界的马可.奥勒留。 去除一切矫情笔墨的直率和天真,仿佛回到了人类的最初,自然界的本原。他爱这片大地,也爱这田野,可惜英年早逝,如流星划过长空,在自然文学的殿堂中,仅留下让我们后人叹息的未竟文思。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九):在人造的世界里,仍有神造的大地

  在一棵钻天杨树下,面朝一块田地,诗人拍摄了二十个节气时的景象。

  在新居的屋檐下,他观察胡峰筑巢的全过程,即便蜂群离去,空巢也被他视为家徽。

  在乡间小路,诗人警觉地发现树上有一只神秘的猫头鹰在日光下闪躲,并把它记入日志。

  在落日笼罩的天空下,他读着秒,观测夜星出现的节奏,直到满天繁星。

  在新年第一天,意外地目睹一大群候鸟的迁徙时,他觉得自己是得了神助的人。

  ……

  这是一个喜爱麻雀、驴子、蜜蜂、啄木鸟……的诗人,天生的诗性被土地和阳光烘托得成熟而丰盛,而当他爱上了梭罗、细读无数遍《瓦尔登湖》之后,诗性灌入流畅的散文体格,成就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自然主义散文家。

  自然的一切——不只是有生命的鸟类,还有纯粹的绿色或阳光或冬季——都在他的笔下拥有了灵性。他形容三月:“三月连羔羊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三月的村庄像篮子,装满阳光……土地像待嫁的姑娘。”他形容雨水时节的雪:“雪有些塌缩、黯淡,减弱了其固有的耀眼光泽。这个现象很像刀用钝了,丧失了锋芒。”

  一个出生于乡村的中国文人,在诗的情怀中,目睹野兔在田野里消失了,目睹鸟群从天空消失了,目睹工业社会的农业生产漠视甚而悖理了自然规律,“人类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的工具了”,诗情注定归结为悲悯。

  他以梭罗为精神向导,并依循这条哲人的路,读懂了爱默生、利奥波德、赫德逊、托尔斯泰等大师的心灵。他说,梭罗是“有机”的:文字的质感是温热的,思想是借助与之对应的自然事物而得以表述的。更重要的是,他隐居湖畔乡间的那两年,不止是作为自然主义者的田野实践,还意味着他对“人的完整性”的领悟。崇尚自然、素食、有机的生活方式,这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重提梭罗的原因,但真正的深意并不是浮光掠影的衣食住行,真正完整的人性,必须包含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道德观。

  诗人苇岸在写作和深思之后,指摘出当代人类最大的症结所在,这已超越了诗性,抵达哲学的边缘。梭罗所拥有的“源于生命的非实用主义或反物质文明倾向,以及他审美地看待世界的目光、诗意的生活态度”已沿袭到中国诗人苇岸的身心,深入骨血,哪怕他无法抵抗中国当下的经济狂潮——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环境资源的侵蚀。“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蔑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

  在诗句、警言和沉迷中阅读了苇岸积攒一生的文字,或许你也会和我一样,觉得“大地上的事情”这六个平白无华的字让人伤情动容。大地,是多么怀旧又多么未来、多么具象又多么抽象的名称啊!

  ——已刊载于《LOHAS乐活》杂志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十):到达事物核心最短的路程

  远古传来的清晰而亲切的声音。朴素之源,表饰未生的原质。到达事物核心最短的路程。舒畅的思想,每个时代都饮用的空气。现代面貌的根据,人类灵魂的保存。”读古希腊诗人萨福一首诗,苇岸留下了这样一串词汇,现在恍觉,它们俨然是苇岸作品灵魂的解码。也许他最醉心的,就是选择一条到达事物核心最短的路程。如此才去旅行、记录与观察世间万物。并小心地不使这一切染上中国文人式的趣味。为什么要对趣味这词敬谢不敏,这是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二十四节气的记录,他的确是以科学家式的谨严,呈现生命的端严与内部的细致肌理,而非玩赏。从这点说,他其实一点不中国文化,他的自然不涉性灵也不田园,土地与谷物在他笔下,就是事物本身。想象他的作品气质,最好去读法国乡村诗人雅姆的诗,他们都有一颗属于乡村的灵魂。

  ——北京晚报 书评编辑孙小宁 《五月,重读苇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