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1: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10篇

  《英国农民工小像》是一本由[英] 玛琳娜·柳薇卡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一):学会爱

  “我们是一个国家的两半,我们必须学会爱对方”——玛琳娜·柳薇卡用一句对白,对两个怀揣梦想的乌克兰年轻人这段悲喜交加的英国打工之行做出了最精准的概括。

  因为整本书中充斥着对英国移民悲惨生活的深入刻画描写,这部乔治·奥威尔奖的入选作品曾引发了众多读者及英国主流媒体的大讨论。带有黑帮性质的沃尔克、极端压榨移民者劳动价值的草莓园、生产劣质肉鸡的养鸡场、视工人生命如儿戏的屠宰场、颓废而充斥着性与暴力的工业城市。。。。。。这一切对黑暗的无情揭露,若想不引发社会大讨论当然是不可能的。

  应该说,这本书的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吸引人们随着书中各个角色的命运前行,一边替他们眼前的困境担心,又一边迫切地想知道他们此后的经历,而他们似乎总在践行“才出虎穴又入狼窝”这样悲催的轮回,顽强地在英国这片令他们向往的土地上疲于奔命、艰难求存着。即使到了剧终,我们仍对主人公未来命运不得而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们心存祝愿,所有曾努力付出和热爱的人们终会有所收获,不是吗?!

  狗和伊曼纽尔的信,始终贯穿着本书。以我个人的看法,狗代表了忠贞诚实,也代表着英国底层新移民们卑微而疲于奔命的身份,它始终伴随着安德利的步伐,见证着他们每一个分秒的遭遇,并用足迹洒下那些凄凉的诗句。而伊曼纽尔的信,代表了感情,无论是对于姐姐的感激和思念,或是对于安德利的诉说,都如泣如诉地展露着底层人民朴实的情怀和质朴的追求。

  这是一本特别抓心的书。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二):地位低下的优雅

  也许是在封面读到的吧,像作者以前在中国有译作的〈乌克兰拖拉机史>一样,里面描写了一些粗俗而低下的人,然而读的时候颇出乎于我意料之外,首先是文笔,不知道是译笔的典雅有误,还是原作作者本来就用的是一种优美的文风,我从书的内容看不出半点粗俗,特别是前面一半的内容老让人误会是在写上层人士,虽然也有约拉和农场主一类确实粗野而俗气的人物,但却是用来陪衬另一些更为高尚和优雅的人物的心灵的,让人怀疑粗俗真的不能成为名作的主调么?非要化腐朽为神奇,作品才能是伟大的么?当然能举出某些反例比如《呼啸山庄》,但那些作品却是以一种独特的气质和个性而跻身于伟大之列的。

  看到快一半时,才有一些低层人物所作的工作那彻底让人窒息的不堪之感,但这种不堪无关乎主人公的心灵,相反还是衬托了人物心灵的优美与纯净,如对任人宰割的鸡的同情,对自己竟生残忍的心灵的反省,这是我在现实中地位低下的人身上难得见到的么?其实也不过是我的想象,外在的粗俗与低下都只是表象,这一路走来的小人物,内心高贵而美好的,不也是有很多么?只是会欣赏的人不多而已。我国现代作家象萧红等在世时不也是处于低层么,但也有着美好的心灵让后世来讴歌。

  如果说细节的描绘,那个尼尔的座疮随着他可爱的形象出场首先进入读者眼帘,让人回想起好多名著里往往将座疮、雀斑当成是可爱人物的特征之一,似乎在《小妇人》以及狄更斯的好多小产里经常会用到,也许这个小意象也有分析的价值呢?而接下来一个没有魅力的人伴随着的就是没有座疮,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些奇怪,也许你可以说很独特,我读过的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里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语气来写书中各人物,而本书则有多种角度,比如女主人公爱丽娜用的是第一人称语气来讲述自己的心情与故事,而男主人公则以作者本人为第一人物来讲述第三者的故事,即一种全知全能的方式,似乎完全把握了安德利的一切心理,所以刚开始几十页让人全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爱丽娜讲述的是她自己,对于叙事学我了解甚少,也许这属于叙述学的范畴,有待我去研究,或许对我今后写小说也有好处,但确实想不到外国人的爱情也这么含蓄纠结,颇受折磨,也许全球人的初恋都是这个样子的,痛苦多于欢乐,惊心动魄多于甜蜜愉悦,过来人再去看,就感觉那是一段不会再来的时光,往事不堪回首的感受,觉得好的爱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纠结、痛苦与复杂的,都是不成熟、表涩稚嫩造成的。

  小说对正派体面的姑娘的赞美让人对当时的社会心生遗憾,正常的社会本来应当由正派体面的姑娘充斥着,而在那里却成了珍宝,有人想要占有,有人想要揉蔺,有人想要亵渎,有人想要拥有,一个上人叹息的社会,但这一切不过是对真正爱情的衬托,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时空,真爱都是稀少的、甜蜜的,让人充满希望的。

  但文中仍突出地说明,即使在这样一个社会,仍然是善良多于丑恶,美好多于凶残,虽然那丑恶凶残有可能成立一个社会的大毒瘤。

  我一直觉得用第一人称来写主人公很难像以第二人称那样有赞美的效果,如果写得太好,就有自夸和骄傲的嫌疑,但写得太平凡,则让人觉得平庸,让主人公吃亏,所以这样写是件不讨好的事,姑娘自夸的时候,对于善妒的其他女人来说,是很容易心生嫉妒而对作者的评价大打折扣的,这本书也不能幸免,也许会有人觉得女主人公的美好有些言过其实了。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三):从农民工说起

  英国作家玛琳娜·柳薇卡的小说《英国农民工小像》有个有趣的标题,农民工,而且是英国农民工。看到这个标题不禁感叹,莫非全世界都有农民工?

  实际上并非如此。“农民工”是个专有名词,特指户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在当地或者异地从事非农业工作六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农村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很多农民只能进城务工,他们没有土地,也没有所谓的农业户口,他们是产业工人。这和国内的农民有自留地以及农业户口的现状并不符合。在国外,有土地,或者从事农业劳动的就是农民,称不上工人。这一个名词出现在一本以英国为背景的书上,有点不伦不类,看完才知道,“农民工”说的应该是“非法劳工”。

  非法劳工问题一直很严重,国内有大量非法的越南籍劳工,也有很多国人偷渡到海外当劳工。2004年,在英国莫克姆湾,23名中国劳工在拾贝时被海浪卷走并溺水而亡。莫克姆湾位于英格兰北部的兰开夏郡,这里风急浪高多流沙,潮涨潮退相当迅速,但是贝类的肉质异常鲜美。莫克姆湾是危险场所,不适合工作,华工在拾贝时严重超时且没有安全防护,丧生的全是中国人。这是令人震惊的莫克姆湾拾贝惨案,也是《英国农民工小像》的开篇语。

  这本书讲的是九个非法劳工在英国境内的经历。九个人原先同在草莓农场工作,阴差阳错开始跑路。其中一个劳工傍上英国人,成了非法劳工的中介,通过欺骗外国人获取金钱。两个亚裔女孩失足成为妓女。三个乌克兰人在经历了鸡飞狗跳的全球化鸡肉生产之后回到乌克兰。一名非裔男子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和亲人。最后两名乌克兰人则一路躲避黑心的皮条客,一路认清英国劳工的现状,并相爱了。

  听起来就是一个很热闹的故事。跨国背景、荒诞现实、剧情反转、温情搞笑都有,而且柳薇卡在刻画人物关系方面十分擅长,可以用寥寥几笔就给人物画素描。比如:

  “嘿,乌克兰人?”

  “当然。”

  “我也是。”

  “我看得出来。”

  “你叫什么?”

  “爱丽娜。”

  他等着她问——“你呢?”——但她没问。

  “安德利。”

  一个羞怯自卑的乌克兰少年和骄傲的乌克兰少女活灵活现。

  但这个故事仅限于此了。作者对每个人的经历都做了描写,这些描写就像公路片一样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毫无思考的余地。对话和情节一个接着一个地蹦出来,虽然是多线叙述事件,但叙述主体没有变化,一旦习惯第一章的节奏,就没有阅读的难度。

  这本书也失去了纪念“莫克姆湾拾贝惨案”的意味。不是说每个作者都要有社会意识,都要对社会现状做出鞭辟入里的回应,但是柳薇卡以莫克姆湾为致敬对象,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社会价值的。

  在主角设置上,一个是来自基辅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叛逆女主角爱丽娜,一个是来自“橙色革命”后的独立共和国顿涅茨顿的男青年安德利,安德利的父亲是煤矿工人,在煤矿事故中死去。“橙色革命”是一场发生在2004年的运动,乌克兰人民反抗选举舞弊,举行了大规模游行。顿涅茨克是重要的工业城市,曾经是二战东线的前线,2014年通过武装示威从乌克兰脱离,有人说,顿涅茨克共和国的成立和俄罗斯脱不开关系。这两个主角本身代表着两种阶层,有截然不同的诉求,他们来英国的原因不太一样。爱丽娜希望摆脱父母,而安德利是因为家里太穷,但二人竟都是要来英国寻找爱情的。二人的分歧也止步于隔靴搔痒的几次争吵,本可以展现乌克兰南北形势的机会被作者有意无意地放过。至于其他地区的非法劳工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来到英国更是不提。

  农民工是提起来令人忧伤的名词。中国有将近三亿的农民工,这些人多半是因为没有实质上的工作机会才背井离乡。莫克姆湾受害者中多数是福建人,在跟进采访中,家属曾经说道,在故乡因为没有工作机会、没有关系所以才去往英国。而《英国农民工小像》,这些非法劳工多半是为了赚外快才去的,似乎可走可留。

  但是行文又不是真的如此轻松。当上中介有了钱的乌克兰劳工被在大庭广众之下枪杀没有后续;爱丽娜被中介纠缠,一路笼罩在被卖去当妓女的恐惧之中;农场女主人打伤农场主却要工人顶罪,逼他们逃亡……每一件事说起来都令人唏嘘不已。作者却把这些人的动机建立在可去可不去的基础之上,在现状和动机之间存在不成匹配的矛盾,看了只让人觉得这些人难道不是吃饱了撑着,去一个见不得光的地方找罪受?

  在《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中,作者麦高登分析了香港市中心重庆大厦中发生的低端全球化过程。重庆大厦中几乎都是非洲和东南亚人。这些人利用40天免签期,在香港收购假电子产品,再回国倒卖赚取差价。这些人同时受到香港警方查处、国内官僚勒索以及国内亲属的不实际期待,一直处于漂泊不定惶惶不安的状态之中。他们是另一种形式的非法劳工。

  从种种现状来看,我认为这本书是很让人失望的,因为它让读者对非法劳工的生存处境有不切实际的认知。我在读的时候一直在想为什么可以回乌克兰却不回去,而要在英国担惊受怕?作者没有给出解释。以及,如果可以不想干就离开全球化工厂,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惨剧?我觉得这本书在使用乌克兰劳工背景却没有给出准确而且有效的劳工观察上是不合理的。

  最后,想谈一谈手机的问题。玛琳娜·柳薇卡把诺基亚N94i作为劳工身份转变以及获得经济地位的象征,但我遍寻网络,发现这是一款假手机。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四):到英国去打工《英国农民工小像》

  到英国去打工《英国农民工小像》

  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另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今年在网络中很火。这本书并不是真正的拖拉机的历史,而是一部小说,据说还挺幽默。作者是玛琳娜·柳薇卡,大器晚成的柳薇卡58岁时写出了《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一书而一举成名,两年后出版《英国农民工小像》,在2008年获得乔治·奥威尔奖。作者柳薇卡本身就是乌克兰人,所以这两本书都和乌克兰密切相关。

  故事写的是一群国际农民工在英国肯特郡的农场中采草莓,英国南部乡间非常美丽,有峡谷有平原,有山楂树,有野玫瑰,到处散发着泥土和植物的芬芳。

  一块草莓地上有两辆房车,一辆车中住着男人,一辆车中住着女人。男人少却住的是大车,女人多却住在小车中。这些农民工来自五湖四海:有两位来自乌克兰,还有三名波兰人,竟然还有两位来自中国的姑娘。乌克兰面积很大,人口也不少,不过经济水平和西欧相比就相差很多了,所以才会有这种跨国的农民工出现。不过好多国家都限制这种农场的季节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的,中国人想要去采草莓能够拿到签证的,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知道这两个中国人是作者虚构的,还是另有原因。

  每天的起床哨声一响,这些人就要起床,早上的食物是面包和果酱,中午是面包培根和干酪,晚上会有香肠,他们的工作就是弯下腰,尽可能多的去采草莓,还要注意别把草莓给弄坏了,草莓的品相很重要。

  当然采草莓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里面的故事。约拉是他们的工头也是农场主的情人,只是多来了几年罢了,不过她也和大家住在一起。来自波兰的光棍马什,喜欢约拉。而来自乌克兰的矿工的儿子,安德利喜欢的是同乡,也来自乌克兰的小美女爱丽娜。不过还是约拉比较现实,在英国七年,采草莓采下来,竟然买了一套带花园的小洋房,老天啊,这要是在中国,你采一辈子草莓也买不到一套房子啊。看得我都想去英国采草莓了。

  不过却没感觉写得有多棒,也许是翻译的原因吧,感觉故事就好像无聊的电视剧,没完没了,也没有多大的高潮,看来这书火的原因应该是因为语言吧,可是这一翻译过来就把这个优势给翻译没了。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五):柳薇卡笔下未尽的那些被侮辱的与被损毁的

  到国外赚大钱!多么美妙!多么动听!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们挥舞着自己手中的签证从亚洲、东欧、南美和任何一个不发达国家满怀憧憬的奔向那些希望的国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热血沸腾,难以自持。尤其是东欧剧变之后,满脑子都是自由主义与新世界的青年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粉碎这令人压抑的铁幕,到心目中的梦想之地,以前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度,现在美妙的人间天堂去体验新的人生。所以支持他们远渡重洋出外打工的动力显然既包含了现实的生活压力也包含了理想中对一种更自由、更幸福的人生的憧憬。柳薇卡的这本《英国农民工小像》,显然就是这样一群人的现实写照——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男女,各自怀着对新鲜生活的憧憬来到了英国,他们的身份背景不同、所操语言各异,却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来自“老乌克兰”的矿工之子安德利,梦想着能在英国找到他中意的英格兰姑娘,集诸多的高品质“斯美塔那算奶油一般的皮肤、粉红奶头的英国胸脯与小鸭般金色腋毛”于一身的英格兰姑娘,他坚信在英国这个地方,有比家乡更好的女人在等着他。而来自“新乌克兰”的女学生爱丽娜,带着她对能够爬上她窗户只为送给她一盒巧克力的戴圆顶礼帽的绅士的憧憬来到了这个地方。男女主角经历了种种匪夷所思而又令人哭笑不得的波折后,最终却走到了一起。

  柳薇卡慢条斯理的撩拨着命运的纺锤,让自己笔下的人物在一幕幕的悲欢离合中辗转奔波,于是想要打破命运的却往往最终要服从命运,想要改变人生的最终却往往被人生戏弄。就像靠做人贩子发了大财的维达利一样,当他衣冠楚楚的坐到高级餐厅中,满脑子都是自己马上踏上人生巅峰的未来时,一刻子弹把他重新打回了原形。柳薇卡或许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向我们展示人生的不可揣测。作为黑色幽默的大师,她用轻松的笔触向我们展示着全球化时代廉价劳动力的悲哀,向我们展示着乌克兰——这个被损毁的国家所遭受到的不幸。新旧乌克兰的代表在遥远的异国相恋,共产主义时代的沉重枷锁与暴乱的资本主义革命为这个国家带来的伤楚在这一刻,通过两个年轻人的争吵表现了出来。

  但也总有些东西是作者的笔所表达不出的,作者在书中直言,自己主要的写作资源来源于《去西方:在英国工作的乌克兰人》和《不在标签上:你盘子上的食物中其实有些什么》,换而言之,作者本身并没有同在英国工作的外国劳工们有过更多的深入接触,而这注定了有些东西只能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比如放弃北大来英国读一所不知名的野鸡大学的中国姑娘)。那些背井离乡的劳工们,这些被侮辱的人,连同他们被损毁的文化在作家的笔下似乎总是显得“轻飘飘”。诚然,人们总是在追寻着更美好的生活,但人们同时也是自己文化的俘虏,背负着更加沉重的使命。没有多少人愿意从熟悉的地方脱离,来到陌生的异国来寻找自己的未来,而这些人内心深处更深沉的感情,却支持着他们留在这片土地上。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六):必须爱彼此,在英国的天空下

  前一阵,中国人在关注“飞机去哪了”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关注乌克兰去哪,然而我属于后知后觉型,才是因为看这本《小像》才去百度了“橙色革命”、季莫申科、尤先科等词条,百度完了之后我问了某哥一个傻傻的问题:到底乌克兰是归了俄罗斯好还是不归好。某哥语焉不详的回答我:这要看哪些人的利益了。利益!当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在探讨政治问题一个国家的走向的时候,多数时候得出的结论也是模凌两可的,更何况这个国家我们并不了解。

  玛琳娜•柳薇卡是个英国作家,不过父母都是乌克兰人,我想她对这个问题也没有那么清晰的解读,就像橙色阵营里的人深信走向独立的乌克兰会强大,而蓝白阵营的人却笃信着旧有的一切一样。我们并不知道风起云涌的波涛最终会打到那一片的岸上,当然也并不知道哪一种选择才是最好的。对于老百姓来讲,也许平静生活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就是一切了。

  但是对于安德利来说不是这样的,如果不去做矿工,就无法“像个男人”一样的把面包摆在桌子上。对于没有安全措施的矿难,我们中国人应该一点也不稀奇。多少见诸报端和更多没有见诸报端的矿难事故,在我们这个国家不是啥新鲜事。如果不深入的想,那就是一些人“讨生活”的营生,死了的人算倒霉,没死的人还在煎熬,可是如果深入的想象一下,那暗无天日的井下,沉重的劳动,和对生命无保的慌——然而人必须要吃饭啊。做这样的事情的无奈,我们不难理解蓝白阵营的安德利更容易激起共鸣,但是作为一个矿工,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认识又能深入到哪里呢?这点值得商榷。不过总是要好过头脑简单的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爱丽娜。

  爱丽娜的父母算是基辅的知识分子,从小她生活无虞,当然也瞧不起那些“闹事的”看来死脑筋的顿巴斯矿工。如果没有草莓园,没有英国,他们不会有交集,即便有交集也不会是个快乐的交集。他们大概就像是首都的姑娘瞧不起乡下种地的小伙子,但是如果首都的姑娘和乡下的小伙子都一起出国去了英国,情境决定了故事发展的脉络——一个国家的两半,必须学会爱对方——当然,背景是异国他乡。在乌克兰,思想阵营的泾渭分明,不恨对方已经不错了,还谈什么爱啊。

  似乎爱情是可以超越一些思想意识上的分歧的,但是似乎又不是。爱丽娜听了安德利的故事流下泪来,但是不代表她认同了,因为她没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吃不上面包的人生经验,所以她不懂,这位姑娘时不时的在思忖着改造这个男人的思想,同样的,那个男人也无时不刻的想要将她纳入到自己的思想轨道。思想再教育——说的难听点就是洗脑,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意志力薄弱、空虚、无助、心灵脆弱的人容易被一些感同身受的理论所吸引,但是涉及到国家政治层面会更复杂,话说洗脑要趁早。这二位都不小了,一旦离开了“英国”这个场,我并不看好他们的爱情。虽然作者极力的想要将这种感情上升到一个思想境界和谐的层面上,但是就如同中国人讲究的“门当户对”,如果没有一个磨合共同生活的环境,协调思想境界的磨合期,大多数人回到以往的环境中就会爆发激烈的矛盾。可以参考凤凰男和天鹅女的故事,显然,现实中的相爱,比《战争与和平》中的还略复杂。

  读完《小像》,最令我感兴趣的居然是那条狗。作者在“鸣谢”中提到了几个给她找狗的故事的人,看来“狗”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名字就是“狗”。它是整部小说中最和谐最有爱最柔软最具有牺牲精神的,可是它没有国籍也无需国籍。所有的人物都是从世界上四面八方的聚在英国这块土地上讨生活的,只有狗不是,但是狗却死心塌地的跟着这些无根的人去经历生活,并且最终为他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有点黑色隐喻,但是我却找不住思考的核心。好像廉价的移民工,哪里都一样。我给某哥讲述小说中发生在鸡场的故事,然后感慨也并不是我们中国有激素鸡啊,他回答我,哪不一样,英国法律健全,但是保护的是英国人。去往一片向往的乐土并不意味着幸福人生的来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哪都一样,当然,新移民不用受这份煎熬,不过要带去大量的资本。没有资本的人,只能出卖劳动,就像维达力那清醒的认识——想要发财,占有别人的劳动!虽说我们从上初中就知道,资本主义是“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趋之如骛呢?

  在没有那么好的社会里,好人是发不了财的,我认同这个结论,只是不知道,这些现在看起来好的人,还能在好人的路上走多久。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七):为什么生活在一起是如此艰难?

  为什么生活在一起是如此艰难?

  ——读马琳娜•柳薇卡

  阅读英国女作家马琳娜•柳薇卡的作品总能带给人太多快乐。这位喜剧天才特别善于在小说中营造一连串的巧合与误会,有着不把人逗笑誓不罢休的劲头。我永远忘不了自己在地铁上看《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时忍不住出声狂笑,以至于被周围的人以疑惑的眼光注视良久的尴尬。不过柳薇卡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表示,自己的小说虽然充满了各类笑料,但最终是要去追问为什么人们生活在一起是如此艰难。的确,这位火遍全球的作家以轻松幽默闻名,但却总是将笔触伸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折磨。

  在她的处女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中,来自乌克兰的金发大胸女瓦伦蒂娜嫁给了比她年长50岁的乌克兰裔英国工程师尼古拉,“像枚毛茸茸的粉红色手榴弹”似的在一个英国家庭中骤然爆炸,开启了与尼古拉和他的两个女儿之间无休止的争吵。而在第二本小说《英国农民工小像》中,主人公是几个来自东欧、中国以及非洲的草莓采摘工。他们和瓦伦蒂娜一样对发达国家充满幻想,但在抵达英国后却遭遇了一连串的歧视、欺诈、拐卖、饥饿、流浪乃至死亡,似乎西欧人的和蔼与善良永远不会施舍给第三世界的穷人。到了第三部小说《我们都是胶水做的》(We Are All Made of Glue),柳薇卡已经厌倦了对乌克兰人的描写,开始为我们讲述二战时就来到英国避难的东欧犹太人夏皮罗夫人的故事。由于近年来伦敦房价飞涨,各方人马纷纷觊觎着夏皮罗夫人的迦南别墅。在经过了一连串误会后,这所空空荡荡的大宅子挤进来一个以色列人和两个巴勒斯坦人。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每天醒来后会以怎样的敌意与愤恨看着自己的邻居。柳薇卡似乎特别喜欢将她笔下的人物置于极端残酷的境地,再以轻松幽默的笔调书写他们的苦难、悲哀以及苦尽甘来的笑脸。

  在柳薇卡的作品中,每个人都梦想着在英国开启新的生活,但却始终无法抹去故乡、历史刻在他们灵魂深处的印痕。例如《英国农民工小像》里的安德利和爱丽娜,他们都是乌克兰人,前者是来自顿涅兹克的矿工,后者则是基辅的女大学生,颜色革命在东西乌克兰之间造成的分裂,也在他们中间筑起了一道厚厚的障壁。安德利和爱丽娜在异国他乡相互扶助并渐生爱意,但总是在缠绵悱恻之际爆发出激烈的争吵。前者指责后者全盘西化、数典忘祖,后者则辱骂前者因循守旧、甘当俄国人的走狗。读到此处,读者免不了要为他们惋惜,漂泊中的爱情是那样珍贵,为何要为千里之外的政治纷争浪费这般良辰美景?相比之下,住在迦南别墅里的以色列人哈伊姆则显得更加可笑,明明是住在英国的迦南别墅,却非要像远在中东的迦南一样,拒绝与巴勒斯坦人使用同一套供水管线,结果弄得水管爆裂狼狈不堪。最后,笨手笨脚的哈伊姆还是要靠巴勒斯坦人阿里来收拾残局。

  种族、宗教、历史渊源、强权政治以及地缘政治带给第三世界的种种苦难与分裂,被这些追求幸福的小人物一股脑地带到了英国。于是,原本无比严肃的政治或宗教立场之间的冲突,在经过时空转换之后显露出荒诞可笑的一面。这一点几乎构成了柳薇卡式幽默的全部来源。在这位英国女作家看来,那些发生在第三世界的可怕纷争,不过是因为那里的人们顽冥不化地守着某种执念。一旦他们来到了英国,会渐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可笑并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因此柳薇卡的所有作品都以大团圆式的结局收场。《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中的瓦伦蒂娜经过与尼古拉一家之间漫长的相互折磨后,同意与尼古拉离婚,回到前夫杜波夫身边。而两家人在分手时,竟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尼古拉更是和杜波夫成为了挚友。《英国农民工小像》里的安德利和爱丽娜虽然仍会因双方在颜色革命中的不同立场而争吵,但他们在英国各地经过的一连串冒险,却让他们笃定地相信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爱人。而《我们都是胶水做的》则是更为极端的例子。柳薇卡笔下的迦南别墅,显然隐喻着以色列的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东欧犹太人夏皮罗夫人、以色列人哈伊姆、巴勒斯坦人伊斯梅尔和纳比勒在经历了最初的猜忌与敌视后,终于在同一屋檐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一起举办烧烤聚餐。看到此情此景,人们不禁要感慨如果中东的迦南也能这样该有多好!

  因此,柳薇卡虽然在自己的小说中触碰了今天发生在第三世界的一系列残酷冲突,并试图分析让人们相互仇视、厮杀的历史根源,但由于她对世界充满了太多温情的想象,使得所有这一切都被罩上了一层幽默的外衣,这多少削弱了这些小说原本应该具有的深度。读着柳薇卡的作品,人们或许会在嘲笑那些小说人物的颟顸愚蠢时,忘记了真实的苦难正发生在地球的另一边。不过现实世界中的残酷有时也会从柳薇卡精心营造的幽默外衣中探出头来。《我们都是胶水做的》这个有些古怪的书名,源于可怕的历史事实:二战时德国纳粹利用犹太人的尸骨制作胶水。而小说中的纳比勒突然放弃了在迦南别墅的幸福生活,回到了巴勒斯坦。原来纳比勒的哥哥在以色列的空袭中遇害,他现在成了家中的长子,必须回去统领自己的家族。虽然柳薇卡在此时仍忘不了调侃纳比勒,说很难想象这个瘦弱、不谙世事、做得一手好咖啡的男人能够“统领”什么东西。但小说轻松幽默的氛围似乎并不能掩盖现实生活从骨子里透出的那股阴冷与残酷。在这个意义上,仅仅靠幽默与欢笑,并不能弥合我们所身处的破碎的世界。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5年3月6日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八):《英国农民工小像》: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跨国恋爱

  这本书的原名是Two Caravans,直译过来的话应该是“两辆房车”,当然将其处理为现在这个名字,也是出于与作者前一作品《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保持一致的考虑。从创作风格上看,尽管深度上稍逊前作,但无论是语言还是思考角度,本作都与前作保持了较为统一的风格,因而倘若你对之前风靡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记忆犹新,那么本作一定不容错过。

  当然,对于并没有读过这两部作品的读者来说,有必要交代的是,尽管名字看上去有些像“冷知识”或者是“社会历史”丛书,但是这两本都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小说,字里行间幽默中夹杂着哀伤。

  作为新晋当红的英国女作家,本书作者柳薇卡,除了畅销书作家的身份外,同时也是位社会学家。她于二战结束时出生于德国基尔的难民营。父母均为乌克兰人,她却在英国长大成人。因而她的作品充满对“移民”问题的思考。譬如在成名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中,她讲述一个老夫少妻的爱情故事。按照作者的说法,它是一个“故事里的故事,拖拉机的故事,几千年来家族的故事”而到了这部作品,作者自己的定义则变成了“爱情、金钱、找个人睡一晚、狗、鸡……”的奇怪故事。

  如原作名Two Caravans那样,故事一开篇我们便可以看到,英国肯特郡的一块草莓地上有两辆房车,一辆男人住,一辆女人住。住客来自五湖四海:矿工之子安德利来自老乌克兰,年轻性感的爱丽娜来自新乌克兰,还有波兰人托马什、玛尔塔和约拉,两个中国姑娘,以及从马拉维来的伊曼纽尔。他们都到英国令人愉悦的绿土地上采摘草莓。

  移民们以为的英国,还是那个书里或者是电视中的“梦幻之乡”,但这里的经历却让他们感到失望。做着最基本的农活,工钱也并不丰厚,身后还危机四伏……一次意外事件让房车的住客们四散,他们开始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故事的女主角是年轻貌美的乌克兰女孩爱丽娜——原本的她不喜欢自己的家乡,于是坚信远方的美好。可是等到她来到这个国度时,等待她的却是失望和愚蠢的求爱者——沃尔克,想要加入黑帮的他一眼便看中了爱丽娜,认为绑架是求爱的上上之策。爱丽娜只好远远跑开,却不曾想,在异国他乡到处乱跑,只会让事情更糟。

  这个时候自然要让男主角登场了。乌克兰男青年安德利其实并不中意爱丽娜,但当这个女孩下落不明时,他却一定要出发去寻找这个他不爱的姑娘。结局当然是我们都喜欢的大团圆,只不过这里的“大团圆”,却还隐含着其他的内容。

  在书中,作者有意安排了一只狗的独白,“我是一条狗。”,它反复说着,就像生怕人们忘了这个设定似的。于是他接着这样的评论,说着语无伦次的台词。初读或许会一头雾水,但细细读来,你总会发现作者意欲表达的“言下之意”。

  这是一本内容很丰富的作品,它涉及的话题包含了成长、生活与梦想。没有人能生活在一成不变里还可以不让自己坠入“自我推诿”的深渊,但想要保持向前,每个人都需要前进的理由,比如十八块六的螃蟹要努力往二十八块六的池子里爬。但生活着的你可能会遭遇这样的困境:二十八块六的池子,或许与之前的生活之地并没有区别;“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英国,也不能让每个人都过上田园牧歌的日子。遭遇如此,你该如何是好呢?

  别紧张,生活喜欢残酷,却也会准备不错的福利。比如,一场意想不到的爱情。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九):“小像”的意味

  无从探究玛琳娜•柳薇卡的真正指向,但是,用“小像”这个词来概括《英国农民工小像》这本书,无疑是妥当的。因为,这本书当中的书写与表达,不是波澜壮阔的画卷,而是几笔描画,几点眉眼。

  乌克兰爱丽娜女孩前往英国打工,摘草莓,中介沃尔克邪恶丑陋,不但扣押了爱丽娜的证件,还始终打着龌蹉的念头,并一次次不择手段地试图得手。爱丽娜和几个女人住在一辆拥挤的房车里,包括有残疾男孩的母亲——工头约拉、约拉的外甥女玛尔塔、还有两个中国女孩(一个来自中国、一个来自马来西亚)。而不远处停着的另一辆房车则是男人房车,住着臭脚熏天的托马斯、同样来自乌克兰的矿工的儿子安德利、黑人伊曼纽尔、还有日后成为黑心中介的维达利。

  在一次因农场主的老婆引发的冲突中,中介沃尔克趁乱绑架了爱丽娜,大家则为了逃避警察的追责驾着一辆房车集体逃亡。从魔爪中逃脱的爱丽娜与大家失散。

  深爱着爱丽娜的安德利一路找寻爱丽娜的下落,爱丽娜又找到了一份摘草莓的活儿,可是,魔鬼沃尔克阴魂不散地追来了。安德利和大家则一次次被骗,最大的骗子居然是曾经和他们一起打工的维达利。他们集体在养鸡场和屠宰场工作的经历就像一场喧嚣的噩梦。

  安德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爱丽娜。在两个人一次次的纠葛中,爱丽娜渐渐地把自己头脑中想要找到的英国绅士的形象与眼前这个矿工的儿子对了位。一个教授的女儿和一个矿工的儿子,“就放佛是命运将我们带到了一起”。安德利对她说:“爱丽娜,我们是一个国家的两半。我们必须学会爱对方”。“你美得像一棵五月的绿树”。

  在奔逃的目的地——谢菲尔德。他们与魔鬼沃尔克迎头相遇。

  这就是故事的全部。所有场景和所有人的出现,不过是为了陪衬这一段相遇与爱情。所以,即使是失散,即使是别后重逢,都来得有些太过容易。无论是摘草莓还是鸡场劳动的苦难,都不及对两个人之间爱情的描绘来得细腻。其间,安德利对于祖国命运的忧思,也如蜻蜓点水般的轻飘。

  所以,《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也罢,《英国农民工小像》也罢,用不着太多惊讶。玛琳娜•柳薇卡的机巧一贯。“简史”、“小像”都已经道尽她的心机。本来就不是鸿篇巨制,本来就不是全景书写。她只是挎着大背景,拎着小皮包的女人,讲的无非还是她想说的那一二件事。讲不大、讲不深,讲的只是简史、小像。只不过,是你们想得多了。

  《英国农民工小像》读后感(十):《英国农民工小像》之群像

  本书讲述的是一群大篷车上的国际民工的故事。

  英国南部优美的乡间峡谷,山楂树与榛树交织成贵族的纹章,野玫瑰与金银花点缀其间,散发着浓浓的香气。若说此处便是伊甸园,只是少一棵禁忌的苹果树,多了两辆大篷车。

  可是,处在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们,丝毫也没有远祖们的享受。大篷车亚当们一辆,夏娃们一辆。男的人少,车大;女的人多,车小。每天天一亮,起床的哨声响起,打地铺的就得赶快起来让出过道。梳洗和喝水也都在白天进行,因为一到晚上,外挂在篷车外面的卫生间和淋浴房就会被英国农场主锁上。食物永远都是面包,早餐面包配果酱、中饭面包陪干酪条、晚饭面包配香肠干。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简陋的大篷车上,来到风景如画的英国乡间,天天在农田上练习瑜伽双角功,把腰弯到155度,屏气吐气之间,尽可能多地采摘草莓。

  他们并不埋怨,因为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梦想里。

  乌克兰帅哥,矿工的儿子安德利 ,一心要娶个金发碧眼的英国富家女,可又禁不住被新来的乌克兰小美人爱丽娜撩拨得想入非非;从非洲马拉维来的青涩少年伊曼纽尔, 只想到英国来找姐姐,有空就给姐姐写信;说着一口流利英语,让人捉摸不定的维达利常常玩失踪;因脚丫子臭气熏天,而能独霸一室的波兰老光棍托马什,每到傍晚时分,弹着荒腔走板的吉他,向妖娆的同乡约拉示爱,偷她的内裤藏在枕头底下;卖弄风情的约拉不仅是大篷车民工的头头、占据女篷车里最好的床铺,也兼任农场主的情妇。她要实际得多,在英国已经度过七个草莓之夏。攒来的钱不仅给儿子买奶粉,还买了一套三居室带小花园的平房。与英国人周旋时,她想的是,到了秋天就可以有两头山羊在她的花园里蹦达了;约拉的侄女玛尔塔是个虔诚的教徒,天生的贤妻良母却长了个男人退避三舍的大鼻子;还有两个中国女孩儿,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和一个马来西亚华人女孩。以及一条会思考的狗,以“我是一条狗……”开始它的狂想曲。

  新来的娇客,乌克兰首府基辅市来的女孩爱丽娜,她的梦想最多。她打算在摘草莓期间,学好一口流利的英语,将来考大学念英语系;要跟金发碧眼的英国帅哥来场浪漫的恋爱。她相信英国男人的浪漫,不是有个很出名民间故事么,一个英国绅士不惜冒死翻墙潜入淑女的卧室,只是为了送给她一盒巧克力。

  19岁的爱丽娜,不听家人劝阻,毅然坐上42小时长途汽车,再摆渡到英国多佛港。除了浪漫的念头外,只有一张中介给的英国季节工签证。照她母亲的说法,“随便哪个人看一眼这中介公司,就知道是骗人的,随便哪个人,除了你。”可迎接她的是粗鲁的中间人沃尔克——黑帮头目的不二人选。见面第一件事就是没收她的护照,一边还口齿不清地说“英国是个充满一切可能性的土地”,当然,你先要支付代价。

  幼稚的梦想家爱丽娜和安德利,青涩的非洲男孩伊曼纽尔,以及风骚现实的约拉,老光棍托马什,黑心的农场主里皮什,可怕的中间人沃尔克等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英国民工群像。他们生活窘迫,外受雇主剥削,黑帮中介欺压,内部摩擦不断;互相看不起,可他们依旧天真,依旧单纯,在艰难的生活中插科打诨,滑稽胡闹中挥洒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流浪狗的独白更是小说的点睛之笔。英国《卫报》的评论标题就是“要想看清真相,那就去问狗狗”。

  【书讯】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2014最新修订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4565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