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创作大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创作大师》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4: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创作大师》的读后感10篇

  《创作大师》是一本由[英]保罗·约翰逊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作大师》读后感(一):没有无中生有的创意

  《创作大师》是保罗·约翰逊三部评论著作的第二本,第一本《知识分子》对我们所熟知的一些诗人、作家等等作了评论,讲述他们不为我们所知的一面。第三本《英雄》挑选了一些知名的历史人物,一些给人留以英雄形象的人物,对他们的生平作了介绍,探寻所谓英雄的意义。本书所要讲述的,则是数位艺术大师,或是作家,或是时尚大师,以创意、创造为主线,串联了这些艺术大师的生平,期望通过阐释,找到创意的源泉。

  保罗·约翰逊在书中说道,“没有无中生有的创意”。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不知道如何将它发挥出来。但创造潜力又与真正的创造力不同,而大多创造出不凡的人,也都是以前人的创造为基础。这就是需要了解这些艺术大师的创作生涯的理由,在探寻的过程中或许能找到灵感的源泉,亦或是受到启发。

  美国文学的创建人马克·吐温用他典型的美国风格(美式幽默),加之从世界各地吸收来的素材,成就了他大师的称号,也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了奠基。他并不是单纯的转述那些故事,而是加入自己的风格对故事情节等作了再创造,“我并不主张自己能依循该有的方式来讲故事,我只主张我知道故事该怎样讲。”他在短篇小说中所写的俏皮话幽默可爱,有时又极富哲理,令人不得不动容,那些单行俏皮话就是他智慧的体现,从他人的转化为自己的,将之发扬光大,是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

  除了作家之外,书中另有描述其他艺术家,比如印刷大师丢勒、音乐家巴赫、诗人艾略特、时尚大师巴伦夏卡和迪奥等人,然而在创作方面,其实是相通的。一个人的创造力除了所谓天赋,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影响,沿途的风景、读过的一本书、看过的一幅画、朋友无意间的一言一行......或许都会成为一个好点子。只要有创造之心,会挖掘身边的美好,就有机会发现真正的创意所在。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创造也并非比想象的难。走在前面的大师,用一生来告诉我们何为创造,如何去创造。任何人都可以去尝试,任何尝试的结果都将成为一种可能。如果你热爱写作,就像简奥斯汀这样写下去,如果你爱绘画,就像毕加索这样钻研,总有属于你的一片天。

  《创作大师》读后感(二):掀起历史尘埃的盖头

  很难评价这本书的定位。因为它既像是一部艺术史,又更像是保罗·约翰逊追随艺术商业的一本杂谈笔记。他不仅将目光投注于站在行业尖端的领头羊,事实上能否胜任行业领导者才是入选本书的一个重要标准。部分原来默默在行业里奉献的大师被推到了幕前,他们一个转念所带来的变革或许就能改变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但是究竟有几人能担得起“艺术”二字,约翰逊很聪明,他以“创作”来替换对艺术发出的质疑。

  一个人的传记通常都具备极高的阅读价值,因为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情感生活、婚姻状况、工作、收入等因素,往往都会在作品里得到体现。这是种不自觉、下意识的泄密,一般而言很难掩饰。而正是由于充斥着独一无二的个体魅力,不同作者书写的迥异人生故事才会引人入胜,触及读者的愉悦中枢神经。那么关于名人的传记,乃至通过透露一些花边小道消息,以此赋予人物立体鲜明的个性。而在“技艺”领域里,这些人物都不同程度对自身所处的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毋庸置疑,这样的叙述必然趣味横生,令人不忍释卷。

  在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乔叟。我不敢大言不惭的宣称这个名字对中国读者而言并不熟悉,但至少与莎士比亚、雨果相比,乔叟必定是个显得陌生的名字。约翰逊着重介绍了乔叟对英语写作的杰出贡献,让这位历史功臣得以拨开历史迷雾,让更多的读者对其人以及英语写作世界的发展有了一个具有扫盲意味的了解。

  接下来是雨果和毕加索。历史有其迷人的一面,也有晦暗龌龊不愿示人的一面。法国大文豪雨果著有最重要的代表作《悲惨世界》,以及《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脍炙人口的杰作。然而谁有尝知晓,大文豪平日里风流不羁,《悲惨世界》其实来源于雨果对婚外情败露,及至以此粉饰丑闻的一纸诉状呢。

  毕加索与雨果在政治立场上高度相似,简而言之即反复无常、贪生怕死。在性道德方面,前者更是臭名昭著。在心理如此扭曲变态、整体价值取向遭到严厉批判的两人身上,何以会闪现出技艺的灵光呢?作者没有给出解释,恐怕这个问题在很长时间里也很难找到答案。约翰逊得出的结论是,邪恶与创意是可以共生的。

  约翰逊以时间轴为经,以行业跨度为维。全书阅毕,对整个西方的文艺发展有了个粗略的认识。其中涉及诗歌、小说、绘画、建筑、玻璃及服装等手工业,甚至还有动画电影这门新兴艺术。得到很多启发,同时也领略到了众多大师创作的方式及灵感源泉。略感遗憾的是,本书全然站在英语世界立场,对于某些方面的评述难免有失公允,或干脆不置一评。但作者旺盛的求知欲和涉猎多领域的博爱,仍然是令人钦佩和尊敬的。

  《创作大师》读后感(三):大师因其非凡创作而成为大师

  保罗•约翰逊的这本《创作大师——从乔叟、丢勒到毕加索和迪士尼》,专门以创造力为焦点来透析在文学、音乐、艺术等等文艺名流和艺术天才们,也从创造力的角度证明了这些人之所以能称为大师,正是因为他们有非凡的、与众不同的创作力,这不仅是大师们的同性,也是大师们的特性。大师因其非凡创作而成为大师。

  本书分为十五章,主要介绍了诗人乔叟、画家丢勒、文豪莎士比亚、音乐家巴赫、画家透纳和葛饰北斋,女作家简奥斯汀,建筑奇才普金和杜克、作家雨果、马克吐温玻璃器皿制造商蒂芙尼、诗人艾略特、时装圣手巴伦夏卡和迪奥、毕加索和迪士尼,作者所涉对象分布在各个领域,文学、音乐、绘画、时尚、制造业,所选的对象也确实是世界公认的该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既有普遍的共识性,也有独特的魅力,可以说世界因他们而改变,他们鼓舞并影响了整个文明的进程。本书作者将大师们的著名事迹和富有创造力的言行、作品、精神为我们一一展示,带有故事性和评论性的讲述让这本书也更有阅读性,我们可以一口气读完,也可以直接选择你感兴趣的人物专章阅读,不同的方式都会获得很好的阅读效果。

  我们一定听闻过这些大师的名字,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进一步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成为大师,成为世界名人。这好像也成为一种常态和盲点,比如当我们说到莎士比亚的时候,我们会脱口说出他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这还是因为高中课本上略略学过,知道的更多点的可能知道他还有四大悲剧、四大喜剧,知道他写的十四行诗也很著名,但是之后呢?再多问一句,知道《哈姆雷特》是写的什么吗?知道为什么莎士比亚的戏剧能成为英国文学、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吗?我想回答的人并不多吧。这本书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很适合那些想更一步了解这些大师的读者们。

  本书的切入点很好,创作力也是大师们最经典,最有代表力的体现,若是能了解这些,那对于大师本身也有就一个基本的准确的认识了。比如作者会告诉你乔叟的成就很大原因是因其处在英语普及的年代,他出入政坛及上流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他用大量英语俚语来写作,他的创造性的用英语俚语来写作决定了他成为14世纪英国诗坛上不可不提的诗人。而莎士比亚,作者这更赞赏这为富有天赋的文学家的务实个性,他的写作意愿和写作技巧也决定了他能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适合舞台演出的戏剧,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够广受好评并更成为戏剧创作的教科书的原因。莎士比亚还有惊人的语言创作力,他对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创作与发挥也使得他在文坛上独一无二,莎士比亚是位擅长文字和声音的宗师。而他的剧本中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和史实性都为他的戏剧增加了更大的魅力。以此等等,每位出现的大师都被作者这样的深入剖析,于是我们一层层的真正了解了这些看似熟悉的名字,于是知道了创作力原来体现在那么多的方面,还可以做到这样的地步。

  读完之后,还有一个很大的感悟就是只有创作力,没有实际行动和长久努力积累下的经验,创造力也不会发挥它的价值。从书中举出的大师们的实例来看,他们比普通人做的更多的是充分有效的利用自己的天赋进行创作,并且勤奋耕耘,让无形的财富转化为实际的作品,在很多时候我们有一闪而过的灵感,有强烈进行某种活动的意愿,有不断的憧憬向往的梦想,但是我们却敢于平凡,放任这些可能的天赋白白流失。而大师们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创作力和天赋,更重要的还在把他们转化成实际的作品和实践,决定用毕生的精力来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也许这一辈子都成不了大师,但是相信上帝在创造这个世界创造我们的时候就一定给了我们某种力量和能力,每个人都是创造者,只要再坚持一点点,再实际一点点,很多时候也就成为了自己的大师。

  y池非池

  《创作大师》读后感(四):公正这台磨总是碾得很慢

  如果说个性本乃一种人格缺陷,偏见也是一种精神失常。偏偏大众对健康的、正统的、四平八稳的史学叙事易生厌倦,倒是对于个性凛然、偏见多多的文章轰然叫妙,约翰逊一定深知这一点。他毕业于牛津,在巴黎当过记者,在伦敦编过杂志,给撒切尔夫人这样的顶级政客写过演讲稿,还为多家英美媒体写过多年专栏,若说揣度读者的心理,没谁比他更堪称“大师”。同行们疑心,约翰逊罹患“著述发作症”:从50年代后期开始,约翰逊差不多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出版历史、时政、艺术、宗教类著作,根据他的个人数据库,一共54部,大部分畅销,这还不算他暴雨一样发在媒体上的文章。多产和影响力给了他豁免权,普通人的偏见叫偏见,大师的偏见呢?顶多叫“固执己见”。

  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约翰逊之所以对“名人隐私”有强烈兴趣,倒不一定是想担任“道德导师”,而恰恰是缘于他自己也是“此道中人”,所谓"念兹在兹"。现在他忝列“有瑕天才”榜单,也算得其所哉。他自己说,1988年《知识分子》的主题是“检视学人的理想风范和他们在公开场合与私人生活实际行径的落差”,到2006年,学乖了的约翰逊要“重讲一遍故事”,这次讲的是:尽管天才们的私德如此下作,瑕不掩瑜,他们还是以无穷的创造力造福人世,而且你们知道吗,创作之痛苦出乎常人想象。

  作为著名保守主义者,约翰逊认同自由市场、共和政治、精英文化,可是在书中还是要摆出对大众(他的衣食父母)网开一面的姿势,偶尔抛去个媚眼也是值得的。在《创作大师》的序言部分,他写了这样一段:“我认为,所有人天生都具有创造力。我们的身、心和不朽的灵魂,不论多么卑微,就本质而论,我们也都是创造者。我们所有人都具备创造能力,而且多数人也确实能以不同方式发挥创意。不论创意表现是如何低下、卑微,当我们创作时,肯定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他很突兀地谈到:“农夫是有创意的人,旁人全都比不上,鞋匠也是如此。”还有巴士售票员,还有清洁工。做足姿态后话锋一转:“然而,尽管所有人都有创意潜力,或实际表现创意,创造力却有程度高下之别。”不言自明,下面的362个中文页面,都是用来写“天才人物”的,他们受“崇高的创造力”的驱使,成就丰功伟业,普罗大众怎能望其项背。

  成功是相同的,成功之路则各有不同。约翰逊特意拿出五六页篇幅,再度强调富于创意的人物时有无赖嘴脸。瓦格纳四处讨钱,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创作环境“无比奢华”,他对室内陈设和自己穿着的讲究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从世俗角度看,瓦格纳自私、自负、忘恩负义、不识好歹,“除了具高度创意的作品之外,他的生活和事业毫无可供借鉴之处。不过,这些例外便让他高人一等”。一个混蛋却写出了最好的音乐,他的音乐造福全人类——约翰逊说:“这就是创作者的典型故事”。

  据说约翰逊与当代历任教皇都有私交,作为虔诚天主教徒的约翰逊将“创造力”形容得颇为崇高,“发挥最高才气从事创作的人,不论生活过得如何艰困,都享有特殊恩典。”是了,把天主恩典暗暗引进来,创作大师的种种不伦之事,因其特殊的天赋与责任,也就可以被原谅了。与序言前后呼应,代为结语的最后一章重申:“创作是种痛苦的经验,常令人心生恐惧,那种滋味是不得不忍受的,称不上甘美,但这也是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宿命。”

  对于有些人,约翰逊满怀敬意,包括乔叟、丢勒、莎士比亚、巴赫、简·奥斯汀、普金(建筑师)、巴伦夏卡(时装设计师)、迪士尼,他们不仅有天才,还有勇气、毅力与勤奋,为人也算得上正直真诚。对于另外一些人,约翰逊稍有保留意见,包括透纳、葛饰北斋、杜克(建筑师)、马克·吐温、蒂芙尼、艾略特、迪奥,他们或者创造力稍逊,或者性情怪异,或者私德有亏。不过,全书中最具约翰逊“本色”的,或者说“故态复萌”的,是他对雨果和毕加索这二位“神级人物”的重拳。

  约翰逊称雨果是“没有大脑的天才”,他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毋庸置疑,雨果显然拥有高度创意,光凭数量和众多高水平作品,他便能跻身顶级艺术家之林。不过,他让人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富有高度创意天赋的人,有没有可能只具备中等的、平庸的,甚至低下的智能?”在约翰逊看来,雨果在政治上首鼠两端,“是个口沫横飞,位列国会历任三朝的政客”,虚荣自负,喧嚣吵嚷,幼稚得可笑,却又总能为自己谋取到权力。在私人生活方面,雨果对妻子相当恶劣,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与人私通,每得机会便勾引女仆,还经常嫖妓,对长期情妇冷酷无情。约翰逊援引某位老缙绅的回忆,描绘老年雨果在下榻的城堡里赤裸裸追逐女仆的荒唐事,足以令读者一见惊心。不仅如此,雨果传记中的两大亮点——《艾那尼》的首演、雨果逝世并国葬,也被约翰逊指为雨果自导自演,前者是雨果“妥善规划并大刀阔斧施行”,后者则是“垂死的文化巨人做了一场大师级演出”。所以推论下来,雨果不是“没有大脑”,而是过于自私而“没有心肝”吧。对于以“人道主义”而闻名于世的雨果来说,约翰逊这一招是直取命门。

  写作《创作大师》时,约翰逊已经78岁,虽说收敛了些锋芒,依然咄咄逼人。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名人八卦还是创作分析,都不能算是约翰逊的“原创”,但是经他叙述整理一过,居然就老树新花。在我看来,约翰逊与他所推崇的乔叟有几分相似,借用约翰逊自己的描述:“对男女众生十分入迷,醉心他们的千姿百态,他们的个人癖好和特殊习性,他们的古怪品位和奇特举止,他们的纯真和他们的狡诈,他们的贞洁和淫荡,还有他们的人性。”“时机妥当时,他会挑剔非难、轻蔑挖苦,他会嘲弄甚至讥讽,抨击怒斥恶人。不过,他显然热爱人类。这种对人性之爱必须抒发出来,就像他用来传达这份爱意的炽热沸腾文字,也必须予以抒发。”归根结底,写了名人三部曲的约翰逊,是爱着他笔下这群人的,包括恨,也是由爱而生。他这个彻底的保守派曾经是个坚定的左派,自己的私生活也有“弱点”,足以证明人性的复杂渊深。

  本文已发《书城》,请勿转载。

  《创作大师》读后感(五):在客厅,听保罗讲那些大师的故事

  在读《创作大师》的时候,不自觉会跑到客厅,虽非正襟危坐,但亦不会太懒散地斜躺。这显然不是一本枕边读物,用一整周的时间陆续读完,脑海里浮现了两部并不太想干的作品: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以及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看保罗的文字,没有茨威格那么轰烈,更淡然悠长,这大抵也与他的历史学者身份不无关系。那些各领域的大师们,被作者以正式书写夹杂闲谈的笔调娓娓道来,就像周围的一个朋友,可以在酒馆、影院或街道上萍水相逢,相视一笑。这些,大概算得上保罗的文字功力。

  哪些人可以入选创作大师?保罗说:“就写作艺术而言,中心问题是放什么和拿什么。过去,我总是那个往里放的人,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好东西而不想让读者错过,所以我的书越写越长。这种下笔如流水的倾向让我耗尽精力之后,我从放入一切的纯粹快感转向了更为精致的乐趣:选择拿掉什么。”所以,在保罗的故事会中,科学家几乎缺席,这就是他所“放下”的一部分。创造力确有无数形式,从某种意义与理解出发而言,科学人士的创造力不容忽略。然而,保罗以自己的审美与判断舍弃了这片太过丰富的土壤,只留下了《科学实验的隐喻》一章。且不论保罗的取舍是否足够公正,其在书中呈现的大师囊括了文学巨匠乔叟、莎士比亚、简•奥斯汀、雨果、马克•吐温、艾略特;绘画大师丢勒、透纳、毕加索;音乐天才巴赫;时尚界的蒂芙尼和迪奥以及建筑界的巨擘杜克等,光看这个阵容,便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光芒。这些创作大师,实至名归,然而他们盛名背后的人生故事对于读者而言,熟悉又陌生,所以,保罗很合时宜地出现了。

  在《创作大师》听保罗讲故事,严肃又诙谐,既保持距离,又能清晰地看清故事的主人公,所以能有一种概而括之的美。印象比较深的是简•奥斯丁的那一章节,标题是《我们该向女士看齐吗?》,保罗确实旁征博引了除了奥斯丁以外的诸多创作女性,堪称讲了一个集大成的故事,他说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整个时代创意女性的命运。奥斯丁在他的笔下,为自己发声:“她曾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这是描述她的心态,不是举止,她用的是‘狂野’和‘缺德’。”“胡闹愚行,奇想怪念和矛盾举止确能逗我开心,这我承认,而且只要情况许可,不论何时我都为这些事情发笑。”寥寥数笔,勾勒出创作女性对传统的反叛,那种柔弱但坚定的力量。保罗没有过多描述创作女性在作品上所表现出的惊艳天才,而是将她们的成长环境向我们铺展开来:“具有创意的女性都必须应付三类家庭。第一类家庭坚决反对家中女性投入任何专业活动。”“有几个家庭本身便以写作或艺术创作为业,家中妇女也必须参与,或受鼓舞加入创作。”“还有第三种家庭,对家中女儿发挥才起并不抱持敌意,却也不减免家事累赘来帮她们发展艺术事业。”他这样描写那个时代:“一名女子不论拥有多高的才华,恐怕都极不可能创出伟大的艺术作品;倘若她是个美女,那么根本毫无机会了。”直观又犀利地描述了那些天才们因为性别而受到的禁锢与特别待遇。

  保罗不仅讲了故事,也给听故事的读者抛出了不少问题与思考。如保罗所言,我们该如何定义,或解释这等创造力?这是无法定义的,如同我们无法定义天才。不过我们可以阐释说明。“阐释说明”创造力的源起与表现,正是保罗故事的主题。他的故事之所以迷人,便是因为“阐释”的魅力,历史事件不再是冷冰冰的事实与盖棺定论,而是编织成了一张故事网。在叙述中,保罗不但穿插了作品中的妙语,还会偶尔画龙点睛地加入一些精妙的评论,那些看似随意的语言,对读者思考创造的定义颇有启发。比如在莎翁那章的最后,保罗如此感叹:“然而,他对自己的伟大超凡,难道真的一无所知吗?如果并非如此,那么就是这位多产文豪刻意保持缄口不言了。”保罗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莎翁的伟大,正是那种作品与生活相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又如在说到巴赫时,他概括到:“巴赫从不追求名声,只追求完美。……关于巴赫确有很多难解之谜,其中最不容轻忽的疑问便是,一个人怎么可能独自发挥脑力,动手谱出这么丰盛的作品,取悦、振奋全人类直至地老天荒。”

  《创作大师》读后感(六):只是上帝才能创作大师

  纯谈个人体会。

  本书里谈到的“创作”应有两层意思。一是创作作品本身,二是创作(或改变)时代/行业。

  丢勒之于版画,巴赫之于管风琴,莎士比亚之于戏剧,巴伦夏卡之于高级女装,毕加索之于现代艺术,迪士尼之于动画电影——就是这样的关系——好吧,我要承认其实我是跳着看的这几位大红人,好几段业务不熟悉的大师就先略过了。。

  从事同样这些行业的人前后几百年来何止千万,但只有这几个人不仅创作作品,而且创作出了影响时代/行业的作品,这就是他们可以被称为“大师”的原因——其实做个“匠人”也挺好啊,做大师多累╮(╯▽╰)╭

  第二个问题的思考是——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成为大师?细一想,大约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起步早,比如乔叟、莎士比亚。莎士比亚除了留下众多伟大的戏剧作品,另一重大贡献(或者说对英语国家的重大贡献)就是创造了很多词语。tightly, unconformtable这种现在的常用词就全是他老人家造出来的——其实就是生搬硬造吧,写错别字也说不定啊——这要搁到现在,哪那么容易生造个词出来,一年能火的网络用语也就那么几条而已。他老人家一人就造了几本书的量,这绝对是占了时间早的便宜。

  二是人勤奋,比如丢勒、巴赫。当然,毫无疑问他们也是极有天赋的,至少是合格的艺术家(艺术家可以用合格来形容吗-,-)但是呐,天赋架不住勤奋啊,丢勒叔和巴赫叔都是出门旅个游度个假都不忘随手再搞一大堆作品出来的主,这勤奋劲,想不红都难不是么——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巴赫叔还是搞得自己老婆孩子没饭吃在他死后靠卖家当为生实在是。。让人有点扶额。

  三是节点好,比如奥斯丁、马克吐温。要搁到现在,女孩子不结婚写个几本小说挣几百万稿费养活自己也没什么了的,但是放在奥斯丁那个年代,就是了不起,就是推动时代翻篇的举动(为了我家男神演过becoming jane,我要无耻地说奥斯丁姐姐乃赛高~)

  四是天赋高。比如雨果、毕加索。好吧,全书里最让我震动(乐见)的就是这两位爷爷了。作者大大毫不客气地讲述了雨果爷爷政治不正确墙头草两头倒,或者在83岁那年乱搞***同时裸露下体猥亵男童,或者毕加索爷爷丧心病狂勾引男同性恋以谋取私利,或者怂恿自己的情妇们打架然后旁观取乐什么的-,- 人渣,这是真正的彻底的人渣!但是呐,人渣架不住天赋啊。两位爷爷就是这么一边渣渣着一边做出了三观端正的普通人类几辈子也不一定做得出的作品。。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抚膝嗟叹造物不公,好像也没什么别的办法了。在艺术这件事上,还是要看作品说话。

  在莎士比亚章中,作者大大写道:莎士比亚的创意和艺术丰饶(和深度)成就,明白彰显出传承或基因对创意生活根本是无足轻重。(P68)

  然后在巴赫章中,作者大大又写道:讲得更清楚一点,或许应该说,他显示遗传是如何提供温床,供顶级创意天才孕育滋长。(P105)

  如果作者大大不是故意逗我们玩,那就真的只能说明,这是一条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没有模式可以复制的道路,只有上帝才能创作大师。

  《创作大师》读后感(七):持续不断的成功

  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很流行读传记,我和我的小伙伴各自都拥有好多巨擘的人生故事,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居里夫人、孙思邈、李四光……时隔多年,又看到这样传记类的书,不免心痒。

  只是这样用一本书的厚度来讲述乔叟、莎士比亚、巴赫、透纳、毕加索、蒂凡尼等等一批涵盖文学、音乐、绘画各个领域创作大师的故事毕竟与当年一人一本的待遇相差甚远。

  不再从诞生之时娓娓道来,少了很多家庭的氛围、社会的动荡,摒弃多余的背景,只构建出与大师紧密相关的创作世界。也看不到为了某部作品废寝忘食用尽心神的励志故事,只看到大师们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创造出更加成熟更加优秀的作品。

  少了很多传记的故事性,却多了一分一窥创作者成功秘诀的机会。

  这些大师中,有些人的成功也许可以说受益于遗传基因,比如出生音乐世家的巴赫,也有些人的成功无关身世背景,比如莎士比亚。但殊途总能同归。这些人留名青史的共同原因其实在于——永不停歇的不断创造。

  对他们来说,世俗的赞誉、非议只会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或更坏。取得一次成功之后,他们并未走下神坛,成为昙花一现的方仲永,而是不断追求通往更高阶段的历练之路。创造,或者说成功,从来就不是从起点到终点的简单单行道,而是循环往复的圆环,需要不断保持好奇心与创作欲,不断孜孜以求。

  这样的书将让人垂涎的大师们浓缩在同一本书中,只抓最发人深省的亮点,只讲最引人注目的争议,最终确实切合“创作大师”之名,核心是创作和大师,而不仅是一位大师。稍显遗憾的是有些较为专业的内容稍显晦涩,影响了行云流水的阅读畅快感。

  《创作大师》读后感(八):一场轻松愉悦的艺术拾贝

  1988年,保罗·约翰逊出版了《知识分子》一书,把先贤大哲们拉下神坛,细数他们的劣行恶迹、风流轶事。尽管,顶着“气量狭小”、“拼凑八卦”的指责,这本书颇受争议,但凭借着保罗洗练的文笔和渊博的学识,《知识分子》仍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和知名度。

  相比较而言,手中的这本《创作大师》,作为保罗的大师评述三部曲的第二部,就温和得多了。更加成熟渊博的保罗,脱去了写作《知识分子》时的尖锐和猎奇心理,以一种平和宽厚的方式呈现了十多位大师的创作生涯。这大概也是随着岁月的沉淀,保罗的心境变化在写作中的体现吧。

  保罗认为,每个人都是创造者,所有人都天生具有创造力。但是,创造力的程度有高下之分,其低微者如鸟筑巢,其崇高者则能驱使艺术家投身于空前宏伟细致的创作,打造出旷古未有的作品,后者即是这本书的研究对象。保罗写到:“我无法定义或解释这等创造力,不过我们可以阐释说明。”这就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孟子曾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保罗做的,就是使读者“知其人”的工作。他的阐述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创作特点、与当代的联系、对后世的影响。看起来是比较传统、主流的评价方式,但不同于碎片化的百度百科式介绍,保罗理清了这些基本点的内在联系,将其串联起来,蔓引株连地讲述出一个个完整的故事。

  比如,在讲述简·奥斯汀时,保罗抓住她是女性作家这一特点,从当时女性投身创造所受到的压迫和歧视入手,先讲述她的家人曲解她的遗作,然后介绍了几位同时代的女性,再对女性、家庭、时代的关系作了综合论述,然后笔锋一转——尽管奥斯汀的创作受到自身和外界的多重局限,她却仍旧得以在文学上取得极高的成就,主要原因在于她的创造精神。从这一关键点出发,保罗再细致分析奥斯汀的写作内容、风格和手法。整个介绍过程行云流水,浑然一体,全面且细致,眼光也不局限于奥斯汀本身,而是上升到女性、时代的高度,有个人的见解蕴含其中。

  保罗的评价也是读者所乐于见到的,因为保罗在学术方面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可以帮助读者较为客观理性地去了解大师创作的时代渊源,也更公正地将这些成就放到历史中去评价。同时,保罗的语调丝毫没有历史学者的严肃,口吻自然随意,读起来没有距离感。他思维灵活且发散,可以在不同领域的大师之间找到可比性,比如保罗在第十四章中将毕加索和迪士尼联系在一起分析,幽默又独特。当然,这一切都是要以渊博的学识为基础的,保罗有这样的能力。

  保罗说:“无论在什么时代,创作都是了不起的差事,而且发挥最高才气从事创作的人,不论生活过得如何艰困,都享有特殊恩典。这也是种有趣的生活,充满种种独特的层面和稀有的满足感受。”

  是的,这本书不是一个创作的指南针,而是一扇窗子,让我们通过它去体会历代大师的灿烂的精神世界。就像我们看奥运会,不是为了使自己也达到刘易斯博尔特的速度,而是去仰望、去为人类所能到达的极限而欢呼。

  本书介绍的人物大部分为文学家,此外美术、建筑、音乐等领域的代表人物也有涉及,更有一些人物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然成果,这一点看本书目录就非常明了。总之,这是一场异彩纷呈又轻松愉悦的艺术拾贝。

  《创作大师》读后感(九):创作天才们的成长环境和用武之地

  文/张宏涛

  很多创作大师的名字,名闻遐迩,然而我们往往只知其名,并不了解其生平。最多在一些心灵鸡汤小故事中看过一些关于这些天才大师们的励志故事或名人轶事。但这些要么是虚构的,要么往往张冠李戴、以讹传讹,无助于我们真正了解他们。

  当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的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最畅销的代表作《创作大师》可以让我们近距离真正接近和了解这些大师们的生平,特别是不为常人所知、所理解的人性弱点及生活、创作习惯等。

  读完该书,我对这些创作天才们的成长环境和用武之地有了更多的了解,

  比如,莎士比亚这个名字无人不知,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存在过,也有很多人怀疑莎士比亚只是大学者培根的笔名。但作者却不但告诉我们莎士比亚真有其人,还给我们描述了他的成长环境:一个巡回剧团的团员生病,岗位空缺,当时是业余作家的莎士比亚填补了这个空缺,从此走上了戏剧家的道路。后来成为名人,并在鼠疫之后,被聘到一家新开的大剧院当编剧。他的戏剧写得非常好,剧场一年11场大戏,有7场都是他写的。莎士比亚的成功有很好的客观环境:比如他拥有非常适宜演出的剧场,手上掌握许多演员,还有众多以欣赏戏剧为乐的公众和私家(比公众的门票贵)观剧人……当然,莎士比亚自己的个性和努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个性务实,他的写作技巧,不论从整体还是从细节来论,也都非常适宜演出。他的戏剧也都比较容易上演,不会受舞台硬件条件的限制,他也乐于将就、配合手边资源来写作或改写旧作。他还特别擅长根据剧院拥有的演员数量、种类和演员自身的特点写戏。还擅长写同时让精英和普通百姓同时感到欢欣的剧情。他照顾知识水平低的观众,但也尽量提升百姓的欣赏品味。就像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那样,他不但消费观众,更创造观众。莎士比亚对音乐的热情以及他把音乐纳入剧情和诗文的巧妙手法,也成为戏剧界第一高手……

  艾略特的名字,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他写过享誉世界的《荒原》,其他就所知甚少了。作者则告诉我们,艾略特是母亲老年得子,而他上面还有四个年纪很大的姐姐,所以他实际上拥有五个“妈妈”,她们都十分疼爱他,但并不溺爱他,而是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所以艾略特从小就博览群书,但因为在女人的包围中长大,对他的个性发展很不利。更糟糕的是,他童年时就得了“腹双侧疝气”,佩戴了疝气带,并且终生佩戴。这种病导致他一生都无法参加体育运动,无法在运动场上展现男人雄风;也无法服兵役,虚弱的体能为他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研究文学和哲学。更倒霉的是,他匆忙娶下的妻子也是个身心都不健康的女人,所以很多人怀疑他终身都是处子之身。没有运动,没有性爱,没有甜美的爱情,也没有快乐……这些人生的悲剧,加上一战后的悲惨环境,和知己庞德的鼓励,才使得艾略特写出了《荒原》……

  看完全书,我更钦佩一百年前鲁迅所做的演讲《未有天才之前》,他的观点是,天才是需要合适的土壤的。没有合适的土壤便无法生长发展。该书证实了这一点,除了更加了解这些大师们,该书也让我们深思:如何为自己、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成长发展的环境!

  《创作大师》读后感(十):约翰逊的客厅:创作大师和他们的花边

  《创作大师》是一个客厅,里面熙熙攘攘走动着人类文艺史上名声赫赫的人物,没有哪一场聚会能邀请到更多大师,更没有哪一场聚会能找到更合适的主人。约翰逊用风趣犀利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从14世纪的乔叟到20世纪的迪斯尼等创作大师们独特的创作生涯。

  西装革履的来宾们端着高脚酒杯风度翩翩,约翰逊热情地礼赞了他们的成就,但是也毫不留情地揭发他们的不光彩的一面。达芬奇改造巫诺河的计划是一个烂尾工程;雨果拥有高度的创意天赋,却只具有平庸的甚至低下的智能,互抄给情妇们的情诗;毕加索魅力非凡——连女同性恋者都会拜倒在他脚下——却将道德视若无物,利用旁人和政治谋取利益,甚至和纳粹保持友好的关系。约翰逊毫不惹人讨厌,他的拳头包着搏击手套,给大师们温柔的一击,让读者保有臧否的空间。

  英雄所见略同,我们非常注重高效的聚会主人约翰逊讲了创作大师是如何勤勉创作的。就努力的程度而言,我们真的还轮不到和大师拼天赋。绘画大师丢勒从不放弃任何日子投入创作,即使在旅行中也是如此;雨果每天坚持写点东西,哪怕是情诗;建筑大师普金从十五六岁起,就全时间投入创作;艾略特不论做什么事情,始终全力以赴。此外,大师也积极研究市场和修正自己的方向。莎士比亚的作品都适于剧场演出,他自己拥有圆形剧场10%的股份,从剧场演出中赚了大钱;简•奥斯汀擅长于自我批评,知道自己的本领和高明之处,谨慎培育和约束本身的才气和题材;普金与工艺专家——类似于今天常说的“供应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严谨记账并厉行节约;毕加索在“四只猫咖啡馆”举办首次个展,肖像画被拿来与大师卡萨斯比较惨遭滑铁卢之后,便逃到巴黎开创新天地,躲开相形轻贱的无止境羞辱。另外,运气似乎也是成为大师不可或缺的因素。有意思的是,坏运气和好运气一样,都是大师的催化剂。在灵感和创意被过分鼓吹的时代背景下,前辈先人们的人生告诉我们,勤勉、适应市场、在挫折与痛苦中坚持前行,才是成为“大师”的必备条件。

  约翰逊精于言辞的运用,逻辑严密,条分缕析。他说话一板一眼却妙趣横生,例如“时尚是个搔首弄姿的情妇,也是个野蛮凶残的大爷”;他对细节的捕捉同样值得称道,例如“强烈的阳光低斜照射透窗而入,照亮粒粒尘埃”;对真相洞察敏锐,例如评价艾略特“然而他的天赋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铺陈心境”。这个为我们举办这场大场面聚会的主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作大师。

  这场聚会,你一定不能错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