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2: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经典读后感10篇

  《解释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由熊秉元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作為工具的美德

  y 書評之亂

  沒錯,美德是個人的修養與本分,是公認的道德應然狀態。如果美德被當成人際交往時可以利用的資產,或者過於突出美德的“功能性”內涵,的確會與其初始含義有所距離。但是稍稍轉化一下視角,則依然可以在以美德自我完美的同時,達到美德的“功能性”實然。

  熊教授曾在《道德情操小論》一文中提到:誠實這種德性,表面上看是一種高貴純真的美德,其實是萬物之靈的人物,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一種工具,具有功能性的內涵,是人們寸趨吉避兇、自求多福的因應之道。誠實是如此,人們的其它德性,包括正直勤勞、節儉堅毅、溫順婉約等,也是如此。

  在現代社會,個人難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必會或主動或被動地處在各種不同的群體之中,在學校裏是學生的一員,工作當中是所在單位的一分子,生病時是醫院裏的眾多病號之一,到了退休回家頤養天年的時候,也會統統被歸為“銀發”一族。人與周遭的環境如此切近,因此不管何時何地,個人在向美德靠近、克服自身缺點的同時,外在的環境也會有許多因應之變。

  “作為工具的美德”的前提是求得自身的提高,是美德之因;“以美德為工具”則是以利益的獲得為前提,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而作為經濟學家的熊秉元教授,在《解釋的工具》一書裏,似乎更加看重的是“以美德為工具”之後的利益獲得,以為“得到美名的人,可以在人際交往上,享有較好的待遇”,似乎是有些天真了。跟正人君子講美德,大家還能客氣一下,若是跟獨夫民賊講美德,那就是與虎謀皮。

  而且,熊教授還如弗洛伊德依賴“利比多”一樣,以“成本”作為工具解釋一切,實在是可怕。他認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退一步海闊天空”“吃虧就是占便宜”“小不忍則亂大謀”“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大德不逾閑”等等古代的民俗民諺都是在強調某種成本效益結構。可是,學富五車的熊教授不會不知道,中國古代還有“知其不可而為之”“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等等“非成本效益”典故。而且,人的本性是貪生怕死的,但是為什麽有將士奔赴前線抗日;人的本性是好逸惡勞的,但是為什麽會有大批義工組織扶貧幫困;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但是為什麽非典時期會有眾多醫生冒著生命危險醫治非典病患,為什麽汶川地震時會有舍命保護學生的老師,為什麽戰爭前線會有追求新聞真相的戰地記者?

  這些“為什麽”似乎都不能被簡單甚至懶惰的“成本分析法”解釋清楚,卻能被美德、職業道德詮釋得淋漓盡致。美德,在客觀上屬於工具,可以對社會的殘缺有所補益,但是絕對不能因此而忽略其作為個體精神的修養、錘煉乃至升華。

  【約稿轉載、請直接豆郵】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二):生活中离不开经济学思维

  阅读《解释的工具》这本书时,正逢今年高考。

  话说今年的全国高考,共有18套作文题。其中不少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开发的是地球村意识,倡导的是多元化发散式思维方式。

  本来,这两边井水不犯河水。但有意思的是,似乎说的又说到了同一码事。新课标1卷的作文题,大意说,学校运动会有一“山羊过独木桥”项目,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的两人,相遇时,按运动会规则,需一人下一人过。但有对同学,相遇时,抱着转身,双双通过。为此引起了争议。请据此材料,写篇作文。 显而易见,这里倡导的,是非标准答案。既可说变通双赢,也可议打破规则,也可以论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及意义,也许,对规则和潜规则,都有思辨的必要。

  总之,对此作文题,很多专家的共识是,解释多种社会现象,因角度不同而观点各异,倡导非标准答案,应该是更贴近实际生活 ,应该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熊教授书中,有类似“山羊过独木桥”的故事。而在书中,熊秉元教授以经济学家的专业“导游”水平,教我们乘坐经济学原理号游艇,或明喻或暗示,对此给出了不少经济版本的高考作文答案。

  阅读《解释的工具》后,笔者借熊教授知识,试着整理出几种破题选择。

  答案之一,以经济学原理,所谓制度的诞生,皆因人们权益直接发生冲突时为解决需求,导致制度的产生。人们的思想、观念、习惯、语言文字等等,都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答案之二,以经济学眼光,此题根本不应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可选择太多了,因为爱,因为情,因为年龄悬殊,因为男女有别,因为对方的身体状况,因为双方利益需求……都可以做出一种选择。

  答案之三:以经济学原理,此游戏若真需设规则,也不应由一人来制定。而必须从实践中考虑。这个规则,既能造福于众人增值,又能束缚限制无序竞争,总之设规则应让实践这一市场发言。

  答案之四:从维护制度都需要付出成本来说,双方最终的选择,肯定会包括了有形和无形的成本意识。

  答案之五:好的制度,既能降低行为成本,又能尽善尽美解决问题,所以,制度的孕育和发展,需求得时间的认可。 还有更多。 以经济学原理看世间多少人、多少事、多少物、多少故事、多少理,原来都具有多种答案的选择埃啊。

  借熊教授经济学一双慧眼,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很多社会现象。 譬如说,人具有的两种特质,理性和自利。由此派生出各种复杂的人性,引出大大小小的故事。竞然可以对自然人的行为和复杂社会现象做出大量分析研讨。

  譬如说,世上很多规则,其实是人情世故的微信版。人的理性,其实潜能无限。

  说到这儿想到几句闲话,本次高考前,不知有没有考生,阅读了熊教授《解释的工具》这本书?高考考生平常增加阅读量对否?试着发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养成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会有用吗?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三):低成本社会

  在这之前,总有一个想法,就是买东西交易不再受价格的影响,能做存粹的跟着内心走,可往往都不能做到,当下的原因无非就是钱不够导致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每当看到听到别人对商品评价时,对性价比占据交流主线是不屑一顾的,认为没有必要锱铢必较,遵从自己的意愿才是最佳方式。现在想来个体也许这般还好,要是在个体组建的群体社会的话,未必就是好事了。

  作者说到中国学生并不比欧美日韩的同级生差,反而比他们更为优秀,但是组建起来的群体社会怎么就没有那么强大呢?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得到的回答就是社会成本。他们的社会不提倡旁门左道,一切都循规蹈矩,所有的规则都只围绕着既定的走,可个体看上去更为优秀的呢,可以常打擦边球,让自己节约办事成本,而代价就是节省的那一部分成本转嫁到了社会上,整个社会将为此买单。例如企业偷偷排污,降低了商品的成本好让其有市场竞争能力,但是排污带来的土壤污染就会使得农作物受到严重影响,带来的健康等衍生影响还会继续发酵,为了消除这方面的影响,整个社会就将为此付出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应该得以改善的地方延后,加剧了矛盾。要是类似问题集中表现的话,势必将整个社会都拖至发展恶性循环。

  社会就像企业一样,各个方面都有着成本核算,要是某一个节点透支了,那么表象上会急剧蔓延。就像南京“彭宇案”广州“许霆案”等,案件判罚迅速在社会上蔓延开来,稳定后得到的却是人们的冷漠无情,有理没处说,发展至今可以看到的是路人真的是路人,也有视眼前跌倒的老人于不顾,而导致过世的。感叹冷眼旁观但也需要反思,不是换位,而是缘由。判罚“彭宇案”时只是在追求事件真相吗?那么如今的成本该由谁来付呢?高成本的社会重心就高,容易摔,压低成本难道不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吗?

  用经济思维模式来看待各类问题或许会比较清晰,毕竟会有更多的可比较性的东西。北京野生动物园伤人的事件,就目前的情况下撇开社会成本的话,就造成了商家的不可控成本的增加,也有意给自己“创造”意外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力的下降,要是一旦成行,那么恢复到常态恐怕又是一个大周期。要是还是一贯作法,判处动物园主责的话,那么也许默认了游客行为不规范也无需负主责的行为,肆无忌惮的“闹事”“碰瓷”者就会大量出现,也会给各级法院带来无数个相似索赔案件,这样的成本恐怕社会很难承受。

  以前看了一部电影,中间有个场景对话是这样的:“你把100美元放在桌上,被服务员拿走了,你会报警吗抓那服务员吗?”“会的,因为服务员把他人财物占为己有”“虽然不犯法但你比犯罪者还要不道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从法律角度来讲这服务员的行为就是偷窃,是应该被审判的,而失窃者在服务员的行为中并没有什么违背法律的地方,这样的判罚应该是公平公正,就法律层面来说。不过要是把成本因素考虑其中的话,失窃者要为自己的“恶意”付出代价,让自己或财物处于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成本付出的话只会滋生更多的效仿行为,增加的却是社会成本,可以预见的是此类事件的发生次数。

  经济学有个摩天大楼效应,意思是当摩天大楼建造起来的时候,也将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因为摩天大楼的单位面积建造成本太大,高且悬在头顶上的成本一直无法降低,所以表面上看着风光秀丽,实则已没有可能再容错了。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四):无处不经济

  学会计的时候讲到人力资源的核算,比如在一家企业里,一个员工的价值究竟是多少,如果可以用数字来表达这一切的话,那么人的价值就可以被更好的衡量,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决定。如何去衡量这个价值呢?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知识领域、人际关系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因素,具体到如何用数字去表现,更是难题,而且免不了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皆是如此,爱情、亲情、友情、事业等等背后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这么说或许变得有些赤裸地令人难以接受,但当你能分清价格与价值的区别后再看,就能接受这个道理。

  有许多学科在做案例分析时,常常会假设:首先你是一个理性且自利的人,只有在这个假设下,人才不会做出异于常理的判断和决定。也正是因为有了理性、自利的基础,使得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可以发挥的作用更大。理性的取舍让人着眼于成本的测量,“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的老话正是基于在家时依赖父母是低成本高收益,而出外时靠朋友更有利。这是成本效益的取舍,我们将这些当作常识,正是因为经济学早就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才不会细思这现象背后的原理。

  从个人到群体,当人越多时就越会考量成本,就逐渐衍生出了制度。制度的两面性正是人在社会中生存所体会到的利弊,一方面是对于人们行为的限制,另一方面给予人们方便。在同一个规则之下,必然是有人获益,有人受限,通过制度将二者循环,达到最优的效果,这是我们制定制度时的最大目标。这同样是经济学在生活中的体现。

  有一篇讲到“疏离的眷恋”,让我想到庄子在妻子死后不作悲伤之态,反而为之高兴。正是所谓的离相无住,心如止水。对待家庭我们远不如庄子的洒脱,更多的是如东汉的文学家蔡邕一般,对至亲不离不弃。“疏离的眷恋”实在是太微妙的感觉,然而对伦常关系作了剖析解读才能适当的调整亲属之间的亲疏关系,这是生活中的经济学,是对价值的考量和理性思维的认知。经济分析的重点在于分析的特殊角度,并非将人际关系利益化,也绝不会使之庸俗。

  波斯纳教授的“财富最大化”理论非常有趣,也值得深思。在法学领域,虽然有违公平正义的原则,但细思以财富最大化原则来判案也有其合理性可言。当然,这仅仅是理论的提出,若财富最大化真要在法学领域一试拳脚,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及详细规划后的选择,否则绝对不堪一击。但一味的排斥是没有道理的,尝试多角度的分析和看待问题,才是时代赐予我们的技能。时时保持更新,用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原来的问题,也许就有新的发现。

  生活中的经济学随处可见,却因为我们过于熟悉,而不去分析背后的道理。抛开固有的看法,不要视经济为铜臭。培养经济思维,其实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衡量得失,做出最佳的决定。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五):用经济视角观世界

  本书中,作者熊秉元曾提及关于老师的层级划分——告知层面、解释层面、示范层面、启发层面,并将自己归为“解释”和“示范”之间。究竟这种定位是否有些过谦?相信读完此书后,读者会自有定论。

  本书通篇穿插讲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借助这些故事,向大家传授和示范用经济学原理如何解读生活现象。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更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图表公式,有的只是作者在一旁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完全利用讲故事、谈经历的方式将生活现象化繁为简。熊老师浸淫经济学多年,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理论框架。经济学原理对他而言,已全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干瘪理论,而是能够灵活运用在各种场合,讨论各个话题。家庭关系、宗教政治、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利用经济学这把“万能钥匙”打开遮蔽在表象和规律之间的大门,通向一条无比宽阔的大道。

  正如作者所言:任何学科,就好比一座小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底端,是各种具体问题;底层之上,则是各种基本原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塔尖,则是“最重要、最能反映这个学科精神、也最能贯穿整个学科的核心观念”。优秀的学者,是可以到达本学科的塔尖,同时还能够带领学生畅游到其他学科的金字塔。从知识到理论,再从理论体系到大道智慧,在更高层面上,学科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这也正是为何熊老师可以同电机系的李老师彼此交流的原因。不管面对何种授课对象,熊老师都极力利用大家相对熟悉的场景和语言,开展更深层面的探讨。由于这种现场代入感很强,所以大家听起来很受用,不仅仅把经济理论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正将其内化为一种认知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果只是知识普及层面上的传授,那么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知识会遗忘;如果通过理解,能够予以消化和接受,那么就会从世界观层面上有全新的启发,这正是熊老师希望带给我们的收获。

  书中,作者还归纳出了经济学的四点重要结论:1、人是理性而自利的;2、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是存在一定有原因;3、好的加之要出现,是有条件的;4、一件事物的意义,是由其他事物衬托而出。这四条结论需要慢慢领会,方可能体会到其中“一以贯之”的奥妙,从而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六):生活无处不经济

  对经济学者而言,他们用两个简单的特性刻画人:“理性”和“自利”。其中,“理性”指的是,人是能思索,会思索的生物;而“自利”则是指,人总是会设法追求自己的福祉。这是经济学者熊秉元先生在著作《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里面讲述的。

  熊秉元先生的这本书很适合一个非专业但是希望了解经济学的朋友,也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解学习经济学。熊秉元先生在这本书中,讨论了家庭、宗教、社会、政治、法律等与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财经郎眼》节目中所说的:生活无处不经济。

  熊秉元先生在书中说过,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都不可避免的与经济有关,当一个人选择与某一个人成为朋友,成为恋人,他们都会有意无意的去考虑成本问题。比如,人们都希望能够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这样也许可以让我们变得优秀。即使是亲情,也是如此。这也让我想起,我们的父辈,兄弟姐妹少则四五个,多的甚至七八个;而到我们这一辈更多的是独生子女,多的也就两。为什么呢?这也许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我们父辈生活的那个年代,大多人都是以农业为主,从政治方面考虑,国家政策往往以人头论,家里有几口人就分几口人的地,农民嘛,地多才有可能收入高。从家庭方面看,那个年代养活孩子,一个是煮,一锅也是煮,而当孩子长大后,成为家里的一个劳力,可以为家庭创造一定的收入,因此养活一个孩子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而到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从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商业社会了,养活一个孩子,从孩子刚出生的奶粉钱,到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十几年的学费每一笔都是不少的花销,因此养活一个孩子的成本变得极高,因此选择独生子女的也越来越多。再仔细想想,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可以解释的通。

  政治、法律等学科也与经济学息息相关。有这样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问题,我被问过好几次这个问题。如果有几个小朋友在铁道上玩,其中一位小朋友看到警示,站在了那条火车不会经过的铁道上,而另外五位小朋友却站在另外一条会火车会经过的铁道上,这时火车过来了,而你是扳道工,你会怎么做?想必有很多人会说,我会让火车撞向那五个小孩。当然,在法律层面来解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法律不支持对的行为,法的尊严将消失无踪。而有一部分人会说,那可是五个小孩呢,撞那一个小孩。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五个小孩的价值理论上高于一个小孩的价值,所以选择撞一个小孩。当数量是1:5的时候,两种选择的人可能是一半一半,但当另外一条铁道上不是5个而是100个呢,你会怎么选,法律又会怎么选?

  法律的制定一般从两个角度来出发,“惩罚”和“遏阻”。惩罚是针对犯错的个人,遏阻是针对还没有犯错的其他人。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法律的制定也是要追求价值最大化,并且法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价值体系发生变化,法律也要随时调整,因为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价值最大化”。

  熊秉元教授的这本《解释的工具》中用讲故事的方式道出了各行各业中潜藏的经济学知识,用经济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人读了,有一种“哇哦”的感觉,原来事情可以这样解释,这解释好像真的很有道理的样子。书值得一读,跟这本书一个系列的还有熊秉元先生的《优雅的理性》和《正义的成本》,接下来会去看这两本书啦。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七):工具的解释

  熊秉元,是公认的两岸三地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的许多著作,包括人民东方出版传媒近期推出的《优雅的理性》、《正义的成本》等书,都是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现象、政治过程、法律道德、伦理人情、人类行为等进行解读和剖析。文章常常以某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某个司空见惯的场景,把读者带入某种具体的情境,启发读者去思考,然后自己又旁征博引,用经典理论加以分析,解读轻松自然,文风清雅脱俗,读来别有一番趣味。《解释的工具》是我所看到的最新的一本。

  在这本书中,熊秉元教授仍然把目标对准日常生活,对可能遇到的种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其中略有不同的是,他这次的重点不是用法律经济学来透视生活,而是用对传统文化中某些观念,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细节的解剖来说明自己是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和分析的,重在介绍这种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如果说他以往的书都在解释生活,而这本书则要解释他用来解释生活的工具,即工具的解释。

  他解释的工具是什么呢?很显然,就是经济学原理,就是经济学家对于人的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人是理性的,第二人是自利的。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人在与周围险恶的环境互动中,只有自利,做最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才能让自己活下去。降低成本、扩大收益是人类所有行为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所以,人总是基于理性和自利,按照成本效益法则,有意识无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为,以最恰当的行动来趋利避害、趋吉避凶、降低成本,以追求个人福利的最大化。这是他所有分析的基础,解释的逻辑起点。

  那么用他的这具透视仪我们能看到什么呢?看社会关系,那些限制人的行为的林林总总的风俗习惯,那些为其他人贴标签的方式,其实就是为了降低彼此交往时的成本而制定的,都是人们可以利用的资产。再看道德品质,那些好的品质从长期来看能更好的给人信任,为自己带来更大利益,象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等都具有功能性的内涵,是人们为了有更高效率、更好效果的处理某些问题所发展出来的工具;而这些品质的价值并不是恒久和客观存在的,只有整个社会都认同才有价值,所以肯定要小心取舍乃至坚守自己所选择和培养的价值。看法律中所谓的公平正义,其实就是用来规定人的行为,好让人以付出最小代价的行为在社会中生存,人们也总是以最小代价的方式来界定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有这些价值都在不断的变迁,人本身的意义和内涵也在不断地被重新赋予和界定,唯一恒定不变的是人的自利性。

  其实,在他的诸多分析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对于民主的分析。他说:“在市场里,交易的媒介是‘货币’;在政治过程里,交易的方式是通过‘选票’”。直接就把民主政治界定为一种利益交换的方式。但他又通过数学的计算,阐明了民主政治这种多数决定少数的方式很多时候并不能是真正的多数,也未必真能得到好的结果,人人自利的结果可能对整体无利。这正是很多成熟的民主社会中人们对于政治冷漠无知的原因。所以,民主政治真正的精义并不在于一人一张选票这种方式本身,而是“参与者能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无拘束、不受心理压力或肉体胁迫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在于所有参与者对投票这种决定事情的方式,以及投票结果的共识和支持,也即赵鼎新教授所说的“忠诚反对”原则,这是投票民主能够施行的基础,也是关键。可以说,在大陆很多人对台湾的民主充满了羡慕之情的时候,熊秉元先生对于民主的解读充满了对台湾式民主进行反思的意味,值得我们深思。

  看熊秉元先生的分析,时常会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依靠经验和感觉来判断价值和处理事务南辕北辙,给人以颠覆性的感觉。比如,革命先驱林觉民主动献身革命,不是大公无私,而这正是他“自私”的表现,他为了自己所执著的目标,竟然置家小于不顾!比如,法律条文的形成,还有对于正义的追求,实际上都包含着一种利益的衡量——人们会根据自己利益的大小来决定正义的天平……他对于“人是理性的、自利的”这一工具的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臻化境。

  熊秉元先生真正把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云端拉向了凡人的生活。读他的这本书,看他在其中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发掘出新意来,常常令人耳目一新,这正是他的解释的工具的独到之处,也是他的高明之处,确实让人受益匪浅,特别是他的这种思维方式。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八):浅入的经济学

  熊秉元曾经这么说过:”从过去近20年来的教学和研究里,我已经说服自己: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经济学的分析架构确实最有说服力。近年来,我的脑海里常浮现的两个问题是:一、如何归纳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介绍给一般社会大众,使他们也能有较好的思维模式?二、以一种思维方式而言,经济分析的弱点、短处、缺失或盲点在哪里?怎么样补强?如何向其他学科汲取养分?”

  所以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他两个问题的实践。

  他将经济学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事实作为例子举例,然后总结出经济学原理。个人认为这是很正确的思路,因为一切经济学理论其实都是人类在千百年的经济活动中而提炼出来的。

  而作者除了涉及日常生活的经济学,还将法律,政府发布政策等等行为的范畴纳入了经济学。

  尤其是司法有价这一概念,可以说颇为新颖。

  作者提到:“权利”的成本,一定有资源的付出,而资源的付出,一定牵涉到成本的问题。

  我以窃车的破案率为例:50%和80%的破案率,隐含不同的人力物力支出,而这些人力物力的

  支出,是由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来支付的。

  也就是说,如果破案率50%,每个纳税人需要付的可能是1万,但是80%,每个纳税人可能需要付2万。

  因此,这就涉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愿意付出多少资源,来保障私有财产权。

  小的时候,总认为警察和政府办事不力,不把坏人抓尽,而用经济学法一考虑,涉及整个社会的成本,就好理解,为什么,有些问题,政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得去就算了,因为只有和谐,平衡,才能让整个社会稳定。就好像香港黑帮电影警察老爱对黑社会说:安分点,别搞大事,我们就不抓你。

  当然不足之处也有,这本书总体来说,是浅入,但却不够深处。只能算普及读本,要想真学经济学,得把作者提到的所有经济学书籍读个遍才行啊。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九):看不见的手原来很大

  我曾经很热爱经济学,在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的指引下,认为经济学这门可以量化的社会科学无所不能,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以价格和价值机制为核心的算法,能够够社会的发展规律精确计算和推测。我也曾经很鄙视经济学,在哲学、文学和史学等人文思想的洗礼下,对于凡事都用货币衡量的经济学,让我一度觉得它充满了铜臭味,将光辉的人性、道德、理想都庸俗化。当我阅读完台湾经济学家熊秉元先生的《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突然发现,原来这只“看不见的手”真的很大。

  在《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熊秉元先生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由浅入深的将经济学渗透进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先后通过60则日常生活的小故事,从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经济人的假设、成本价格、供需关系、财富与信息等,到社会伦常与变迁的论述,进而研究在民主政治过程中经济学发挥的作用,并由价格和规则的关系讨论公平正义的意义所在,最后以经济分析为工具推广至经济以外的其他文化价值。整本书阅读起来十分轻松,,不像时寒冰和郎咸平的书那样写给专业人士看的,几乎不需要太多的经济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来看待生活中的事例,重在培养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理解。

  阅毕反思,现在可以更客观的看待我曾经对经济学又爱又恨的情感。经济学基于“人自利”的角度出发,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本性的,这应该是由千百年来的生物特性所决定的,即使采用“理性”的思维,也最终是实现“自利”的结果。“自利”并不可耻,而每个人在相互妥协后的“自利”,有可能就是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人文追求的是逻辑推理,经济学追求的是量化,这二者并不冲突,相反的,由于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也许你的感觉、潜意识都已经是你凭借经验和知识储备在瞬息中产生的计算结果。而生活中的每个选择,也许都是你在不经意间对成本与价值考量后的最佳“性价比”的体现。正如书本封面上所说,“经济学就像一把钥匙,可以解释诸多社会现象。”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更提供了我们与世界的对话方式。

  文/卢育涛 2014.07.25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十):用证据说话,什么是好的思维方式

  知道熊秉元,是因为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钱江晚报》上姚先国老师为熊教授的《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写的推荐序“感受经济学的理性之美”。拜读该书后,便被书中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经济学理性之美所折服。

  作为来自宝岛台湾但近年来在大陆地区风生水起的法律经济学领军人物,熊教授可谓一发不可收拾。继《优雅的理性》后,最近又几乎同时出版了《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两本书。三本书连着读下来,渐渐有了些味道。

  三本书在制作上可以说是纯正的高大上,这和熊教授的儒雅气质与优雅文字完全匹配。这种品质不仅体现在精美大方的装帧设计上,更重要的是,姚先国、茅于轼、贺卫方三位管理学、经济学、法学领域名家的倾情作序,可谓先声夺人,让我们在接收到“熊来了”讯号的同时,希望能尽快进入熊式法律经济学的奇妙世界。

  如果说《优雅的理性》以经济学散文的方式,带领读者用经济学眼光看周围世界,而《正义的成本》则以法律经济学的专业视角,用经济学思维来分析几乎成为另一种意识形态而少有人去触碰的“正义”之成本,那么,《解释的工具》无疑是两者之间的过度地带,即经济学是一种好的思维方式,以及正因此,经济学才能向各个学科扩张,从而出现“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在书中作者用生活中的故事为引子,用启发读者思考而非灌输的方式,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用这些原理去解读政治、社会、法律领域的问题,在“解释—解读”的过程中,启发读者形成一种好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好的思维方式,听起来或许有点抽象和不够低调,但没关系。正如熊秉元在接受和讯网采访时反复强调的“用证据说话”那样,只有例证才最有说服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举的政治学和法学领域的两个案例,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后指出"民主,正义的理念当然好,但要落实为可操作的好制度往往比较困难,而培养好的思维方式可以从现在做起!

  案例1: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多数服从少数。

  假定a、b、c 3个小组,每组3人,共9个人分两轮按照民主原则投票,第一轮先在每个小组内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投票,第二轮3个小组按少数服从多数投票。如果a、b两组各有2人,即共4人选甲,c组3人都不同意选甲,那么,按照游戏规则,甲当选,但事实上9人中,5个人是不同意选甲的。

  可见,民主是个好东西,已经不证自明,但我们不能总停留在抽象空洞的概念上,从经济学角度或者技术层面,探讨可操作的民主规则似乎更为重要,否则,坏的游戏规则是可以让好的原则变味的。

  案例2 当法律遇上经济学,正义的成本便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难题

  假设有6个小孩在铁道边玩耍,其中1个看到前面警示标识而待在原地,其余5人没有看到而继续走向危险地带。火车突然开过来后,如果只能在伤害1个和伤害5个之间选择的话,是伤害遵守规则的1个,还是伤害不遵守规则的5个?如果每个人价值平等的话,保护多数的代价就是惩罚正确的,究竟如何取舍才是对的?

  或许,类似这些问题都没有,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因为无论是价值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很多问题都是见仁见智的,特定情境下需要做不同取舍。但如果我们能形成一种好的思维方式,然后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或许会别有一番洞天。而这,我认为是熊秉元这本书的最大价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