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汉字百话》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汉字百话》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8 04: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汉字百话》的读后感10篇

  《汉字百话》是一本由(日) 白川静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汉字百话》读后感(一):一字源流玄机

  “汉字”这个词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从能懂事起,就生活在汉字的包围当中,牌匾上有汉字、条幅上有汉字、食品包装上有汉字、挂历台历上有汉字、公交站牌上有汉字、各类说明书上……但实际上,“汉字”对我们来时其实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世界

  文字、训诂、音韵,这三样是传统教育中的“小学”,这里的小不是指年龄,而是指基础,然而,小学其实不小。“做学问嗜好琐碎固然会被人讥笑,可是治学疏略也就不能成就高大。况且各种学问自有门径,不是同行就以为你不过是零零碎碎,一丘一壑。但是一旦进入其中,就发现都是泰山沧海,涉历艰苦,没有穷尽的。”这一段,是清代《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对外孙龚自珍说的。而我眼前的这本白川静先生的这本《汉字百话》正体现了这样一个“泰山沧海,涉历艰苦,没有穷尽的”的世界。

  白川静先生是日本研究汉字的权威人物,但他与中国研究汉字的学者不同。中国的学者也有很多研究文字学的著作,不说民国之前的研究了,单说二十世纪早期的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文字变迁考》、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古文字学导论》、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张舜徽先生的《说文解字约注》等都是在文学学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主著作了。然这些著作,往往只注重汉字的源流与发展,研究角度比较单一,因为这些学者并没有遭遇到多少西方语言学的冲击。而白川静则与西方语言学的冲击遭遇个正着。

  在《百话》的第一话中,白先生就指出:在索绪尔语言观点的冲击下,汉字被西方的语言研究者排除在了视野之外。而且”在西欧研究者这种态度影响之下,日本研究者也追随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在世界语言学的认定中,汉字这样的古代遗物并非文字,这种非近代的表记方式没有理由继续存在使用。”从而产生了在日本产生了“汉字限制论”和“汉字废止论”。这里我们可以窥到一点,白先生创作这本书的意图,他从影像的角度,提出“影像中所存在的表象化的内容,是直接可以诉诸视觉无需媒介的 一种表现。所以,影像在作为一种影像语言时,和表意性的文字语言是能够等量齐观的。”这样说法无疑是在强调,汉字这种表意文字,是直接诉诸视觉的文字。白先生着重指出了三点内容:其一,汉字“有共时性的特点”;其二,汉字有“超过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三,汉字有惊人的通时性,是“目前仍以完整的文字体系留存下来”的文字体系。而且,对白先生来说,“汉字这一文字体系有着 无限深厚丰富的历史。”

  在后面的开始具体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川静先围绕汉字的产生、演变、流传和教学问题思考,尤其体现了白先生对传承汉字的情怀。下面就我个人认识,做一些举隅的工作

  在介绍汉字的演变方面,白先生的做法不同于一般的“释义,释音,释源”的做法,而注重以文化学的阐释来解释很多汉字的演变历程。虽然说白先生在行文过程中有些过度关注原始巫祝文化的嫌疑,但这种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毕竟,汉字的研究是开放的。

  在对文字的发展流变上,白先生不满秦始皇的“书同文”的决策,它认为秦篆是一种铭文类的机械性铸造文字,这种统一并不能开启民治,因为,从形体上来说“六国古文比篆体更简略,如果文字政策方向是力图简化的话,那么六国古文更适宜作为标准的统一文字。”在白先生看来,秦的统一文字不过是一种政治需要,并不是促进文字发展的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就马上得出马先生主张文字简化的结论,因为他强调的文字演变是要遵循文字自身的内在理路的演变,而不是人为的简化。

  他特别提到了“一九一六年,胡适发起文学 改革运动攻击旧文学,自此以降,古典汉语丧失了其在 文学中的地位。战后又推行大胆的文字改革,文字字形由此发生改变,作为旧文学重要元素的汉字失去了它的美学价值。中国无限制地创造了一些从字形学上来看毫无意义 的简体字。在这种实用主义政策的影响下,文字的规则和文字在美学上的价值都渐渐消失了。这些为了民众进行的文字改革,不久之后会将所有的文化遗产与民众隔绝开来,所以必须认识到文字改革有转化为愚民政策的危险。”在这里我们不用纠结汉字改革是“便民”还是“愚民”这一选项,而是要看到简化字给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危机

  白先生在书中十分赞赏汉字的书法之美,他认为“通过书法与绘画,墨法之中深邃哲学思想得以体现。” 并对人们通过这方面的修养最终能够做到有人能做到“通过书法来实现其哲学思想“这一现象深信不疑。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日本书法家南鹤溪写过的一本叫《文字的魅力: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汉字》的书,书中大赞汉字书法之美。类似表述我在一个外国写的《文字与书写》一书中也曾看到:“每个汉字必须写在一个方框框之内,笔画的排列和各部分间的组合必须井然有序。汉字书写如此重视布局和视觉效果,正意味这汉字和阿拉伯文字一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字或者本身即成为一种艺术作品,或者担负起装饰作用事实上,在中国画里,书法往往是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不但文字入画,甚至绘画的笔触追求金石铭刻或草书的趣味。”

  对汉字所具有的通时性,白先生是极为肯定的,“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汉字的强大力量无与伦比。”他特别指出,日本人之所以可以精通汉字,主要原因在于汉字所具有的通时性的特点。他很自豪地宣称“日本的甲骨文、金文之学,其研究水准才可以与中国的研究相比肩。”并且把“汉字”认为是日本的国学。这一方面体现了白川静对汉字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日本人民对汉字的热爱。日本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曾在他 《设计的觉醒》中,谈到一次到北京访问时的经历,他写到“我想向他表达。北京的柳树漂亮,这个意思,却终究不能用英文表达。这也是和以往的海外旅行相比不同的地方。于是我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纸片和笔,在纸上写下‘柳、姿、美’这几个字。终于两个人相视而笑,我也确信我的感动已经传达到了”。而以窥看系列出名的日本舞台设计师,妹尾河童,也曾经在罗马时,凭借教服务员认识汉字,而获得了换房间且房费打折的优惠——而这主要得益于他曾经热心研究过汉字。且不说,汉字是不是日本国学的问题,单凭日本这个善于别国长处国家,一直没有放弃汉字教学这一点,其实就已经值得我们深思了。

  “明治、大正时期,汉诗文的教学在当时的文学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点无需多说。虽然现在汉诗发展受限,但在当时,日本有相当多的诗社存在,报纸杂志也有很多开辟有汉诗专栏。郭沫若和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创造社的发起人郁达夫,都曾经向雅声社的服部担风求取诗作。”这种交流现象,无疑展现了汉字的魅力。然而他在后记中写道“半个多世纪以来,东亚国家虽地处汉字文化圈内,本国的汉字文化却逐渐离汉字文化的本来面貌越来越远。”这无疑表现出了他的忧虑。在他看来汉字要比表音文字更优秀。他认为“汉字系的话语具有更强的文字化语言的性质,因此应该称之为优秀的中介语言。”在这里谈他谈到了一个“汉字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存在证明了汉字以及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社会上盛行英语风时,有人把全世界人都在学英语作为一个学习英语的理由,殊不知,汉字在历史上也曾享有这种别国争相学习的业绩。(具体内容请参看朱云影先生的《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一书)

  最后,再说一点,白先生无疑是赞成学习汉字、推广汉字的,但他特别强调学习汉字要得法,因为只有得法,才能学得汉字的精髓,他主张用篇章形式整体上学习汉字,因为在他看来把“文字从作品中分离出来学习,就如同记忆毫无规律密码一样,是彻头彻尾错误的。”在他看来,“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记忆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如果对文章的朗读没有达到可以背诵的程度,对字形系列也不能正确理解的话,那么这样的机械记忆是不可取的。”他还对一些投机取巧的机械拆解汉字以帮助的学生记忆的汉字教育法方予以抨击,他认为“没有依据的、望文生义的解释,以之教育儿童,会让这些错误的文字观念成为先入为主的观念。”他提到的这些,在我们的识字教学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也就是说有很多教师需要认真学习一下汉字背后的那些史和事。以免,再闹出“射”和“矮”应该互换的笑话

  行文至此,不禁要谈一谈,一般人现在学汉字,应该看些什么书。对于普通人来受,要想了解汉字文化,当然不能直接研读《说文解字》(不过如果有兴趣也就当然也不错),可以先看看张舜徽先生的《说文解字导读》;如果想有点趣味的话,不妨看看瑞典人林西莉的《汉字王国》和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如果想入门的话,不妨看看清代王筠编的《文字蒙求》,如果看不习惯,从张舜徽先生的《广文字蒙求》入手也不错;其他的书,给儿童看的《文字的故事》和曾经列入青年文库的左民安先生的《汉字例话》以及升级版的《细说汉字 : 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还有希望把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林成滔先生的 《字里乾坤》都可以翻一翻。此外,老诗人流沙河的《流沙河认字》或《白鱼解字》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更多,那得由大家来补充了。不过,我还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就是白川静先生的《常用字解》。

  《汉字百话》读后感(二):一个汉字就是一方天地

  一个汉字就是一方天地

  赵青新

  近年来,“汉字英雄”等节目走红荧屏,为什么“汉字热”如此受欢迎?日本国宝级汉学家、“汉字研究第一人”白川静撰写的《汉字百话》,或许能揭开汉字魔力秘密

  在远古时期,人们被神话性的世界观支配着。先民们相信云中有龙,鸟兽是精灵,蛇虫是巫灵,“断首祭枭”盛行,“军社之礼”隆重……在和自然神明对话中,人类逐渐创制了记号的体系,将语言及其对象之间的关联,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形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白川静通过半坡陶器、青铜祭祀用具考古发现,解读古代象形文字。白川静说“名”字,上半部是祭肉的意思,下半部“口”是祭祀用具。婴儿养育到一定年龄,作为氏族成员被赋予“名”,需要通过一定仪式祖宗汇报。古汉字的象形,与其说是具象的描述,不如说是抽象象征。比如“尹”字,是手中拿着一根枝条的形象。对于手持枝条舞动的巫女来说,这根枝条是通灵的神物,因此“尹”是神职人员称呼。当“尹”凭借“口”这种神器来获得神明授予的职权的话,就成为了“君”。

  白川静的字源研究自成体系,其观点是否正确有待专家商榷。但这部分的研究融汇了神话、考古、民俗与文学,无疑是相当有趣味并富有意义的。一个象形文字就是一方天地。当我们仔细揣摩每个文字部件的构造,文字隐含的密码信息似乎伴随着几千年的风声悄然而至,让我们窥见了远古时期先民的生活风貌。人类文明因此传承,由蒙昧而智慧,由混沌清明。太初有字,字与神同在,字就是神。文字是创世纪的开始。中国有了汉字,中国文化便有了源头活水。溯流而下,汉字在历史的长河熏陶成长

  除了详细论述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象征意义,白川静还论述了历代统治者对汉字的改革和管理,以及印刷技术对汉字演变的影响等问题。作为日本汉学家,白川静更是在后半部分花了不少笔墨讨论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影响。

  很难找出两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与日本这样渊源深刻。白川静毕生研究汉字,以文化学者的身份,推动日本政府、社会对汉字的关注。在《汉字百话》一书中,白川静再次重申了汉字作为日本国字的地位,讲述汉字是如何传入日本,如何在汉字基础上造出日本文字,日本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等历史,其实是肯定汉字作为东亚文化的纽带、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纽带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地域民族概念越来越模糊,相反文化却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理查·尼斯贝德说过:“现在世界上有超过10亿人在享用古希腊先知的遗产,但有超过20亿人在继承古代中国文化传统。”作为“古代中国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之根,也是东亚文明的血脉。以白川静为代表的日本汉学家,对汉字如此重视,固然是一种文化认同的寻根行为,其中亦可能隐有对亚洲传统文化资源的占领愿望。日本学者研究汉字,我们中国学者、民众亦不妨从日本汉学研究中一窥日本文化的动向。

  仓颉造字,鬼哭神号。这种魔力并没有因为漫长的时间而消磨,反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愈发显现其中的魅力。品读《汉字百话》,品读的不仅是有形的汉字,更是蕴藏其中的文化灵魂。

  《汉字百话》读后感(三):向外国人学汉字《汉字百话》

  向外国人学汉字《汉字百话》

  喜欢汉字,却没有达到研究的水平,不过却陆陆续续的收集了几十种关于汉字的书,但是多数都没看懂,平时感觉汉字挺有趣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来历,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北原来只知道是借来的,原意是背靠背的背,后来才明白,为什么要借这个字,因为我们愿意冲着太阳,冲着南方,后背就是北了。

  的确每个汉字的形成都是有故事的,只是很多故事被忘记了,研究汉字就好像是一次考古,一次探险,一次案件的侦破,多有趣啊!

  可是了解多了才明白,原来考古、探险和侦破都是极其乏味的过程,就好像眼睛盯着监控录像去寻找线索,这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有趣。

  古代管研究汉字叫做小学,其实小学中蕴藏着真正的大学问。《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经籍籑诂》等等,想要看懂,看通都很困难。何况现在有了甲骨文,有了更新的研究。

  关于汉字的书买的多了,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竟然有很多书出自外国人甚至外行之手,而且相比之下,凡是外国人写的,都比较不错。

  有瑞典人写的《汉字的故事》,还有一位美国人,好像是美国人,开办了一个网站,收集整理古汉字,研究汉字的字体演变,做得足够专业,成为我们研究汉字的重要参考。还有一本《汉字树》作者在台湾,虽然不是外国人,却是一个学理工的。为什么外国人和外行,能够做得这么好呢?那就是因为他们的目的和动机来自于对汉字的热爱。

  这本书的作者是白川静,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和瑞典人美国人人比,日本人研究汉字有点天经地义,他们过去用的就是汉字,老一辈都可以读懂繁体字。所以对中国古籍的掌握也不在我们之下。

  这位百川先生肯定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汉学家,能够进入研究汉字的水平,都不一般。书做得也非常漂亮,很文雅,一看就知道设计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过,必须承认,我还是属于汉字爱好者的水平,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有点深了,或者说我还是凭爱好出发,对于读起来缺少趣味的书,还是很难读完。没办法读书品味不高,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提高了。

  不过这本书却值得我收藏,等我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汉字,用了一辈子汉字,每个字到底什么意思,真的应该好好研究研究。

  《汉字百话》读后感(四):白川静的一百封情书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剧本,剧名和作者都已经忘记,但其中有个细节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剧中有两位少年在押赴刑场的途中,因为过于饥饿,把胸前写有自己名字的纸皮挂牌给吃掉了。于是,这两位少年便失去了姓名。在死后,也就失去了身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两个人,他们生前所做过的好事,所犯过的罪恶也都与他们无关。

  姓名是人们与世界产生的第一个联系。从出生那日起,寄托着父母希望的名字被登记在出生证上,然后伴随着我们成长,被一笔一划认真地写在作业本上,后来被郑重地签在结婚登记表上,再再后来,被刻在灵堂那块小小的木牌上。

  在电视剧里,大家问失忆的人的第一句话总是: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吗?

  能伴随一生不离不弃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大概只有姓名了吧。

  汉字是种神奇的东西,从字形上就能给人美与丑的享受。在书中的第一部分“记号的体系”,作者就指出汉字具有影像记录的性质,有着固定的视觉形象,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字截然不同。这个性质在取名方面表露得最为明显。在中国想取一个独特的、不会和别人重名的名字非常困难。一是因为人口太多,二是因为大家对美好的认知总是相似的。

  在刘夙《植物名字的故事》引言中,开篇就写道:“一点也不夸张地说,人类之所以贵为万物灵长,就是因为他们会起名字。”而赋予人类起名字能力的就是文字。

  记得小时候学习鲁迅《故乡》一文时,在课文注释里对“猹”字的解释是这样的:“猹”是一种类似于獾猪的动物,是由鲁迅先生按农村人的读法“查”幻化而来的字。那时字库里还没有这个字,“猹”字在文中特别明显特别黑,就像语文考试错别字选择题里蹩脚的自造字。虽然觉得“哇呵,名人就是厉害还可以自己创个字出来呢”,但没有人会觉得奇怪和别扭,仿佛这种类似于獾猪的动物天生就该叫“猹”,“猹”字天生就该这么写,而鲁迅先生只是告诉了我们一样。这和我们面对不认识的植物时,下意识地认为它的名字里必然有“木”字旁或是“艹”字头一样。

  这就是汉字的奇妙的地方。

  《汉字百话》在我看来,是作者白川静对世界诉述深情的证据。白川静先生作为一个日本人,却一生醉心研究中国汉字。《汉字百话》一名来源于书中有十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十个小专题,共计一百个专题。

  汉字百话,是作者写给汉字的一百封情书。

  从学术角度而言,白川静先生的字源研究自成体系,观点是否正确我不敢妄加评论。就“名”字而言,书中白川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上半部分“夕”是祭肉的意思,下半部分“口”是告于祖庙时所呈现的“祈祷文”。“名”的意思也就是在婴儿养育到一定的年龄之时,要举行祭祀仪式来起“名”,并向祖宗汇报。相对于这个解释,我更偏向于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从口自名。”意思是说,白天人们能看到彼此,所以不用称呼自己也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但太阳下山之后,在黑夜里要想让别人知道你是谁就得自报姓名。所以“名”就是在“夕”下山后从“口”中说出。

  故此,我觉得《汉字百话》更适合作为学习甲骨文和金文的辅导书。

  《汉字百话》读后感(五):了解汉字的奥秘

  自己也算是文科生,而且还是中文专业的的,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最发怵的一门课是古代汉语,不仅是我们的老头教授光在课堂上念古文,然后翻译,我非常不喜欢,另外一个原因是面对饱含中国文字精华的古汉字,我真是束手无策,有一些古汉字可以靠蒙认出来,大部分猜不出来,如果说要写出来,就是比着葫芦画瓢我也画不出来呀,我逐渐对古汉字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了个半途而废,自己没有用功还抱怨教材编得不好。

  看到这本《汉字百话》,我只能说“亲,你来得太晚了”,要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就遇到你,或许我的古汉语就不会那么差了。说到古汉语,其实没有我当初想得那么难,如果有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会很容易获得学习的方法的。不同于很多语言的属于拼音文字,汉语是象形文字,它最初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后来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好好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不认识古汉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如果好好学习汉字的结构方法,就会举一反三,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奥秘,我猜测这也许是很多汉学家虽然不是中国人,但却着迷于汉字研究的原因之一吧,研究出来的结果多具挑战性。《汉字百说》的作者就是一位日本汉学家,但是从书里面的内容来看,他简直比中国的专家还专家,说起中国文字的起源、发展必然会涉及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这位汉学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并把自己对汉字的研究成果从记号的体系、象征的方法、古代的宗教、灵的行踪、字形学的问题、字音与字义、汉字的历程、文字与思维等多个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个研究从浅入深,从文字到与文字相关的领域,还有一章专门写了“作为日本国字的汉字”,更让我们认识到汉学家的气度,尤其是中日关系紧张的现在看到这样的章节,我瞬间扬起了得意的阿Q心态,相比于作者的严谨治学态度,我的小心态立马显露无疑的。作者还在书中担心了“汉字的问题”,这一切都表明了作者做学问的态度。

  学问是无国界的,日本的汉学家能够把汉字研究的这么深刻,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有点内疚才对,唯有好好学好利用好手中的汉字,并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汉字百话》读后感(六):汉字的内涵

  从小就开始学认汉字,长大后又天天应用汉字,对于汉字我们可以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可是,我们的汉字是由什么样的文字演化而来的,每个汉字又包含了什么样的意义却没有多少人可以答的出来。汉字就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天天被应用,可是它的内涵却从没有被人注意过。这本《汉字百话》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从象形文字入手,把小小汉字中所蕴涵的文化、精神讲了个透彻分明,使人开卷有益,受益匪浅。

  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一般和神灵、祭祀有关,这就给汉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点,从现在的简化字来看是很难读出的,繁体字还好,但也不如象形文字来的直接。儿子看了象形文字说,这哪是字呀,这明明是一幅小画儿嘛。比如“告”字,象形文字中上边是一个叉子一样的东西,代表树枝;下边是个口,是一个神器。“告”就是把树枝插到神器里向上天祷告。又如“见”字,象形文字中上边是一个硕大的眼睛,大到连人头都被省略了;下边是一个小人儿坐着的身子,一副正在努力看东西的样子。中国古人发明的字是多么形象生动呀!

  我不是一个学者,也没有什么意思去真心的深入的研究汉字。我仅仅是觉得这本书无论是从权威性,还是从可读性来讲都做得非常好。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接触简体字,恐怕连看到繁体字的机会都不多(我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繁体字的《红楼梦》,我就是读红楼才半猜半认的学了些繁体字),更不用说是如此有意思的象形文字了。学校里的老师教学的时候,一般都只教这个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这个字是怎么演变来的大概老师都不一定知道。感觉让孩子从小多了解一些汉字的文化内涵对他将来的成长会很有好处,至少是培养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吧。况且古代的象形文字真是蕴含了大智慧,有的写实,有的抽象,一个个小字似行云流水,里面又包含了中国特有的神与气。读的多了,也可以从中悟出一些东西。

  《汉字百话》读后感(七):急急割裂的纽带

  最近看到的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在对待日本问题上,中韩高度一致;在对待韩国问题上,中日高度一致;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日韩高度一致。如果有什么三方一致的话,那就是对待汉字,中日韩高度一致。

  由于历史上西方的强盛,导致了以儒家文化的中日韩三国都试图靠近西方,以获得重生——或者说救国保种。在中国,除了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以外,实际上当时就有人提出直接以拼音来代替汉字,最终兜兜转转,形成了现在的简体字和拼音。在韩国,尽管400多年前就发明了窗形文字(这也是拼音),但一直以来,上层社会还是流行以汉字为主,直到近年来去中国化,将汉城改为首尔,将泡菜改为辛奇——好吧,现在又叫回泡菜。而在日本,现在也越来越多的用片假名来取代汉字。所以,从挽救汉字这个角度来看,《汉字百话》倒是很适合中日韩三国人来读一读。

  里面的内容暂且不说,毕竟这种班门弄斧的置喙,有点不好意思开口。汉字百话倒使我想起了日式中国字。比如以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例,其中人民和共和两个字就是日本汉字。

  什么意思?这不明明是方块字吗?怎么成了日本人的了。但要知道,在古代,有人、有民,但没有人民,而共和二字则源于周公和旦公的共同辅政,与现在的共和(republic)意思相差甚远。这些都是源于日本人当时去学习西方技术,然后翻译时用两个独立的汉字,组成新词。

  从浅的层面看,自然我们得感谢日本人,这类词语太多了,至少我们时刻不谈的经济就是一例,但从更深远的层面看,日本人也得感谢我们,因为之所以用汉字来翻译,而非用片假名,其中之一就是汉字更为精炼。

  话说回来,中日韩既有如此之渊源,在以沟通对话为主流的当今,你真的相信中日必有一战?

  《汉字百话》读后感(八):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魅力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读到这本日本学者白川静的著作《汉字百话》真是感觉熟悉又陌生。记得当初古代汉语老师腰上别着扩音器给我们讲课,手捧一套中华书局版王力的《古代汉语》,带领我们一起在古文字的世界中摸索。读这本书好像回到了当初的课堂,文字、语音、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六书,这些藏在记忆深处的专业术语又被唤醒了。汉字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一个看似简单的字,却有着复杂而丰富的来龙去脉,追溯起字义、字形、字音的演变不禁啧啧称奇。

  仓颉造字或许只是传说,而这本《汉字百话》如同一本汉字科普读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带你感受汉字之美,探索汉字的奥秘。全书共分十个部分,每个部分又设十个小专题,从“记号的体系”“象征的方法”讲到“字音与字义”和“汉字的历程”,最后探讨“作为国字的汉字”,思考“汉字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结构清晰而完整。

  许慎的《说文解字》早已被封为经典,裘锡圭的《汉字学概要》、王力的《汉语史稿》等亦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成果,而看似是“局外人”的日本学者白川静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呢?

  细读这本书之后发现,日本学者果然不负盛名,他们的学术功底和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早已众所周知。本书作者白川静也是如此,不愧是国宝级汉学家,为研究汉字下苦功夫,细致入微地考察、研究,深入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真正做到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他将汉字与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相结合,融合神话、考古、民俗与文学,挖掘出了汉字隐含的内在涵义。如我们常说的“鳏寡孤独”,“鳏”是会意字,左边的“鱼”象征性和女子,右边则是眼泪的象形,顿时就让这个字生动、立体起来,暗暗佩服古人造字的智慧。

  其实,海外学者研究汉字的也不在少数,如瑞典林西莉的《汉字王国》。而最近读到的胡续冬《去他的巴西》中的一段故事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热情的巴西人对汉字也充满热情,像我们在T恤上印上英文LOGO一样印上汉字,甚至不知道其字义,作者经常看到一些巴西人穿着印有毫无关联的一串汉字的奇怪T恤,让人哭笑不得。外国人对汉字都有如此热情,反观我们自己,不禁觉得有些惭愧。

  如今这个时代,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多,更不用说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做法,我们究竟对自己的母语、汉字了解多少?近两年,《汉字英雄》《汉字书写大会》等节目的出现和热播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前几年海峡两岸都曾有过简化字与繁体字之争,这本书中也有提到类似的问题,不妨来看看作者的观点。个人认为此书不仅考据工夫惊人,对汉字的未来、如何传承汉字文化等问题的探讨更是深入,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汉字百话》读后感(九):汉字背后的秘密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传播载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她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记录着人类走向高度文明的象征。

  汉字百话是日本著名的汉文学家白川静先生的作品,至今出版已经三十多年了。白川静先生以擅长汉字研究著称,有关汉字研究的专著已有很多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非但不落后,很多独到的见解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说服力。

  我们虽然都是炎黄子孙,而对于汉字的了解或许并不太多,很多人只知道仓颉造字,而并不知道每个汉字所代表的意义。汉字百话正是基于这样的缘由书写而成,不过它最初并不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而是当做汉字研究来创作的。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这部作品有幸被翻译成中文出版,我们也能跟随白川静先生一同了解汉字的奥秘。

  这本书一共由十章组成,共一百个专题,汉字百话也正是由此而来。前面几章,分别从记号的体系、象征的方法、古代的宗教等方面入手,说明了汉字最初所代表的意义。而后分析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并从神话、巫术、图像等角度给与了解释。白川静先生对汉字的几种常见部首有着独特的看法,指出在甲骨文、金文时代,部分部首与巫术活动中的祈祷、祭祀用器有关联,比如口、名、告、余、道、召等字。这类解读法,在我们以往接触的著作中,是从未出现过的,所以我们都够看到不一样的出发点。至于是否正确,这属于见仁见智的看法。

  其后的部分,讲到了字形学的问题,以及字音与字义。相对于前面几章而言,白川静先生为我们更深层次的分析了每个字的构造,同形异字、同一声符的形音字的区别。白川静先生认为,在理解文字具体构造的时候,必须善于捕捉文字中每个形体素所隐含的那些象征性的意思,这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准确的认识汉字。

  接着就提到了汉字的历程,这一章就十分的有趣多了,作者给我们讲到了很多的趣谈和历史故事。比如武则天当政之后曾经想起了重新创字,不过还好,并没有掀起大规模的改革,武则天创造的字流传至今的也不过十九个,平常可以当做趣事聊一聊。在文字发展的宋朝之后,就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了,而王安石变法为了谋取政治权力,将文字与政治结合起来,并撰写了《字说》,但是人们并不买账,流传到今天仅剩下几条笑话而已。可见试图改变文字的命运,反其道而行并不能成功。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汉字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以及日本对汉字的简化,韩国对汉字的废止,使传统汉字面临严重的威胁。相对于古典汉字,今天的汉字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美学价值。特别是在近代,无限制地创造出的简体字,逐渐演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单纯记号,没有任何的价值意义可言。

  在书的最后部分,白川静先生讨论了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影响,以及日本对待汉字的态度。接着又谈到了中文和日文互译之间面对的问题,还举了很多诗译的故事。比如周作人、郑振铎、谢六逸等人翻译的松尾芭蕉的名句,让我们清晰的了解到汉字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对于了解我国汉字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帮助。

  文/颜先生

  《汉字百话》读后感(十):汉字--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图腾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于外语(尤其是英语)能力的要求愈发提高之时,回头一看,却发现原来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外语除了作为敲门砖,其应用场合并不多,更不说能做到日常的外语文学欣赏了;而当代中国人的汉语水平、汉字常识非但没有“承前”融会贯通先贤大家的硕果累累,也没有能“启后”地发展出什么新成就——除非你愿意承认,网络流行将“囧”、 “槑”、“靐”、“犇”等不同词性的汉字的深刻本意曲解成应景的形容词也算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创新。

  早在二十六年前,日本的汉学家白川静先生就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汉字溯源逐本的研究和现代汉字普及推广的工作。而那时候汉字发源地的中国,却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汉字简化运动。以至于现在我们常用的汉字,象形意义已经被大大削弱;同时被削弱的,还有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学文化的包容性,以至于黄秋生先生在感叹当下中国年轻一代已逐渐失去鉴赏繁体字的美秒和意境之时,竟被还以恶毒的人生攻击。

  这本书并没有介入到汉字繁简孰优孰劣的争论之中,而只是在把汉字古老而神圣的一面,展示在它的继承者的面前。

  汉字本身从无到有,字数从屈指可数到数以万计,字义从模糊笼统到清晰明朗,字形从波谲诡异到简洁意赅,经历了三千多年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漫长历程。这个过程,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催发了文字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既然带有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烙印,那么汉字就也只可能诞生于神州大陆,近邻的东亚、南亚没有这片土壤;远郊的欧洲大地更无法提供汉字发展所需要的沃土。

  所以,当我们看到在原始社会的陶器时代就出现在器皿内外各种形态各异、意义丰富的纹样时,白川静先生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文字使用需求的萌动,而这一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十分的原始、落后,还没有达到需要文字支撑的程度;在进入到青铜器、铁器时代后,象形文字逐渐在表现和描绘世界的图像体系中诞生、发展,与当时氏族、宗教等社会活动的关系日益紧密,一形一意的状态可以暂时满足社会发展的简单要求;到了最后,当社会活动日趋复杂、人的心智水平日渐提高之时,以图像体系表现现实世界的局限性日益增大,文字就必然要与图像体系分离,产生出具有表意功能的全新形态,才能满足更加全面、具体地指代世间万事万物的使用需求。

  当然,汉字的复杂性还不仅限于字形。字音是汉字复杂性的第二面。 形体素决定了文字的书写形态,音素则决定了文字的声音形态。正是由于汉字本来就不是表音文字,确定一个汉字的发音需要通过对包含某个相同音素的多个汉字字音进行归纳,要区分出字的构造中,哪部分是音素的声符,哪部分是形体素的意符。即使如此,还不能就百分百地将其作为辨别汉字读音的统一标准。因为考虑发音和音系时,还需考虑它的音义,雨和羽、人和仁、底和地(P130),如果我们抛开了它们的意义,而一味地找它们的音素,则羽会变成习,仁会变成二,地会变成也,这就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汉字的复杂性的第三面,在于它的字义会随着位置和语境的改变而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在使用时就只能将话语与文字逐一对应,此外别无他法。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汉语的字和词处于文脉中的不同位置时,就可能具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所以,当我们还在熟练地用“巴西队大败喀麦隆对”和“巴西队大败”来交互讨论世界杯上巴西队的表现时,不谙汉语门径的外国人就无法看穿句子中部的“大败”和句子尾部的“大败”间的玄妙之处。这还是经历过矫枉的现代汉语和汉字,回到文言文时期的语言、文字模式,汉字的这一复杂性将更让人感到费解。

  作为生活于神州大地的中国人,都必然要习学汉语汉字。从物质生活的层面看,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离开了它,我们的生活将和鸟兽无异;从精神生活的层面看,汉字是区别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虚拟图腾,离开了它,片面地刻意追求“世界性”只会让陷入迷失的境地。好在汉字之于中国人不算太难(较之于中国人学习西语,外国人学习中文时可是连死的心都有了),只要肯下功夫,还是能够学习到其间的一鳞半爪。即使只是一鳞半爪的小小比例,乘上汉语博大精神的文化总体,这样的收获也堪称巨大了!

  拜读此《汉字百话》,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获益良多;更感汉语学习,学无止境,是一项活到老,学到老的系统工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