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右派国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右派国家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5: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右派国家读后感10篇

  《右派国家》是一本由[英]约翰·米克尔思韦特 / 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右派国家》读后感(一):例外的美利坚:保守主义的价值逻辑(文 | 任剑涛 黄璇)

  任剑涛: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黄璇: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摘要] 在美国式的保守主义逻辑中,信仰上帝与实现个人价值、关注社会正义就此得以高度融合。

  美国人常自诩是上帝的宠儿,不仅如亨廷顿所说,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充裕、社会安康和政治稳定”,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对自由的关注与保护程度,甚至连提出 “自由、平等、博爱”著名口号的欧洲革命同侪们都望尘莫及。无怪乎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政制与社会之后感慨:“美国居民享有的自由制度,以及他们可以充分行使的政治权利,使每个人时时刻刻和从各方面都在感到自己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但同时,美国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国家。“霸权国家”、“国际警察”是后冷战时期对美国最为常用的称号;而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及措施,让反美情绪高涨的各路原教旨主义者高呼:“美国正在中东播种仇恨!”的确,美利坚是一个充满张力的独特的国度。美国鼓励多元价值、推行宪政制度、尊重法治理念、维护宗教信仰的国家特质,与其在国际事务上倾向于以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甚至武力方式来解决问题的“霸道”形象并存。但像米克尔斯韦特和伍尔德里奇这样,在《右派国家:为什么美国独一无二》(以下简称“《右派国家》”)中明确把作为美国国家进步动力之源的这些张力归结为保守主义的功劳,倒不常见。毕竟,对于深陷两党政治拉锯战,但又因此得以从程序上体现民主政制特质、得以在多元博弈中达成近乎理性与公平的政治权力归属结果的美国而言,“右派国家”这样的定位,似乎显得有些冒险而随意。

  政客们不愿意鲁莽地为美国贴上任何标签,既出于担心失去选票的顾虑,也出于在国际事务上难以寻求同盟的担忧。而大多数政治科学家们不愿意在其研究中把美国划归“左派”或“右派”阵营,除了因为觉得这不是一种能够客观看待美国的方式,更主要是因为他们愿意相信,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后冷战时期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要归功于它尝试走出左右之争、尊重多元价值、鼓励社会多样化发展的持续努力。从这点上看,作为《右派国家》的作者,米克尔斯韦特和伍尔德里奇这两位英国人的研究结论是极其大胆的。他们通过描述二战以来得以体现美国政制之多元博弈局面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此消彼长的政治竞争,来呈现一场美国式的保守主义运动是如何在战后主导着美国的国家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过程。这场美国式的保守主义运动便是“右派国家”得名的缘由。米克尔斯韦特和伍尔德里奇已经不满足于把右派力量看做是影响美国的多元政治势力的一个分支,而是要通过回顾美国国家建制的保守主义根源、反映保守主义所强调的宗教信仰与道德理想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以及凸显始终与保守主义价值相契合的国家发展理念与历程,来努力论证“美国本身就是一种右派国家”。他们义正言辞地发出善意的提醒—连许多美国人自己本身都“没有意识到,他们那种保守主义的标志有多么特别”。

  保守主义的生命力为何如此强大

  《右派国家》为了在美国多元政治文化中厘清保守主义逻辑至少作了三种有益的尝试。第一,它试图从国家根基上阐明作为凸显美国之独特性与“例外性”的保守主义逻辑,主要指的是构成美国政治文化精髓的、以维护自由、权力分立、重视秩序、崇尚美德为核心特质的一系列保守主义理念。这意味着二战后的保守主义之所以能够从一种仅仅是美国人政治生活中的“边缘思想”发展为一场浩浩荡荡的“美国式的保守主义”运动,并造就了1980年以来保守主义政党赢得了9次总统选举中的5次这样引人注目的结果,决非由于保守主义政党能够在政治竞争中长期占据优势,也并非凭借某段时期内保守主义的政策与战略能量就能实现的。在美利坚建国时期,开国者们(Founding Fathers)围绕州权与联邦政府权力之间的分配问题进行长达一百多天的辩论,就已为限制政府权力与政府规模的保守主义基调打下了根基。或许可以这样说,保守主义已经超越其在政治竞争与政策战略层面的旗帜意义,成为美国人通过始终对政府权力保持警惕、从而为实现个人权利与个人自由开拓空间的根本行动逻辑。据此,保守主义逻辑从本质上反映了“做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的核心问题”,而这正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东西”。

  第二,《右派国家》试图通过对比分析二战以来为“自由主义”代言的民主党与为“保守主义”代言的共和党及其各自主导的左派与右派思想阵营的不断变化,以及对比分析保守主义在战后美国与欧洲发达国家的不同发展态势,来显示保守主义逻辑在多元社会土壤中具有持续自我更新与变革的内在动力。就前者而言,深陷两党政治拉锯战的美国其实不像人们看起来那样分裂。美国式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力范畴,并不是在“左派”与“右派”之间严格划分意识形态界限的基础上加以确定的。相反,通过米克尔斯伟特与伍尔德里奇描述的此消彼长的两党竞争,人们不仅能看到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在范畴与内容上都十分广泛的保守主义体系,还明确意识到“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其保守主义逻辑是不以阶级划分而以价值观的确立作为归属的。因而米克尔斯伟特与伍尔德里奇敢于自信断定:“尽管右派不一定在战线上获胜,但它却像20世纪60年代的左派那样,正在营造气候。”就后者而言,与美国式保守主义在战后持续推进、更新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不同,欧陆“怀旧式”保守主义在欧洲发达国家日渐衰落,并促使这些国家转而走上带有浓重社会主义色彩的福利国家道路。这意味着美国人并没有轻易地让原本起源于欧洲大陆的保守主义在当下接近枯竭的悲壮情景在美国重演。与进步的实用主义信条、爱国情结和多元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美国式保守主义,以其对“人类把世界改造得更好的能力”的信任和敢于在新大陆“重新再来”的决心与勇气,为自身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发展活力,也以此强化了美国的“例外”特质。

  第三,《右派国家》通过描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保守主义自身在美国的发展轨迹,试图呈现出美国式保守主义力量在经历变幻多端的政治风雨的洗礼之后,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如同所有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联的价值理念会随着政治局势的瞬息变迁而产生或勃发或衰颓的变化一样,保守主义的理念与逻辑在美国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二战结束后,保守主义从受困于反共偏执、反战文化与民权运动的压力,溃败为“美国人生活中的边缘思想”,到与民主党所代言的“自由主义”产生拉锯战并从中取得优势地位,到为了缓解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压力而不得不频走“中间路线”,再到进入21世纪在9•11事件的阵痛与反恐战争的爆发中,催生出以尊奉斯特劳斯思想的一批国内政要为代表的、更为强硬与偏执的“新保守派”,他们的影响使美国在国内政策与国际事务中一再陷入精英主义与孤立主义的困境,以至于使共和党在2008年的选战中将总统宝座拱手让给了“富有魅力的新人”—民主党人奥巴马。美国式保守主义的思想历程与政治发展态势可谓跌宕起伏。但正如米克尔斯伟特与伍尔德里奇所言,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此左转,更不意味着民主党带有平等主义色彩的治国理念就能使社会主义在美国深根发芽。也许,米克尔斯伟特与伍尔德里奇把美国式保守主义在当下陷入混乱,归因于共和党在政策与战略的失误以及民主党获得更多的“好运”,有些牵强。但从奥巴马医改法案在四处碰壁中勉强得以通过,到围绕是否反对持枪的主题而引发的全美大讨论,再到新预算案未能达成一致以致联邦政府机构一度关门等等,这些在许多国家看起来根本不应成为问题,或者根本无需经历讨论,或者是不可能发生的荒唐现象,恰恰凸显了保守主义逻辑在其中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政制的内在张力。也正是这种张力构成了美国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可见,即便深陷困境,保守主义逻辑仍然努力地克服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尽可能地发挥其对美国政治文化的根源性影响,与美国政治中的其他价值理念与政治势力进行持续博弈。“美国例外论”也在这样的博弈当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依据。可以说,保守主义逻辑的浮沉使美国更显“例外”。

  宪法下的美国保守主义

  右派美国:对的国家?

  从表面上看,《右派国家》呈现的是“美国例外论”之根源—美国式保守主义逻辑—所具有的解释意义。它既解释了美国政治制度的结构与政治现状的形成,更解释了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之所以独一无二,而且其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始终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而这样的解释也常常成为人们责难美国的源头。不难发现,“右派国家”的英译“The Right Nation”具有一语双关的妙用。除了显示出深根于美国政制发展历程的“右”(right)的特质—保守主义的理念与逻辑,也寓意着这种“右”的逻辑是一种正确的(right)逻辑。米克尔斯伟特与伍尔德里奇的用意显而易见:不仅要从根源上为美国现有的政治秩序与行动逻辑做出解读,而且试图为这样的保守主义逻辑做出辩护—认为正是这样的保守主义逻辑造就了让人又爱又恨的、充满活力与自信的、“例外”的美国,也正是坚守保守主义逻辑的“美国例外论”成为“这个国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是“右派的美国也是一个正义的国家”。

  事实上,美国式保守主义逻辑中的“正义”关怀,并不是一种纯粹道德理想主义层面的正义关怀,更不是一种以平等主义为起点的正义诉求。而是一种在秉持自由优先于平等、对国家权力保持深刻怀疑、强调爱国主义美德的保守主义传统原则的基础上产生的正义关怀。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以消除不平等为国家发展目标的欧洲福利国家,以及倾向于依赖政府权力来实现国家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始终难以理解美国、对美国例外论表示鄙夷的主要原因。其实,对于现代“右派国家”而言,它的正义之处更多地在于为多元价值的自由博弈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在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为公民在良好的国家环境中实现个人价值和自我发展尽可能地提供资源与平台。当然,我们决不应武断地认定,这种显现出独特的正义关怀的美国式保守主义逻辑,是国家成功的惟一正确的路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这样具有灵活性与实用性的美国式保守主义逻辑,使多元的现代美国如此充满活力、如此例外—成为“既是世界上最受景仰的国家,又是世界上最受诟病的国家”。这其中蕴藏着的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奥妙,或许才是值得我们潜心学习与借鉴之处吧?

  《右派国家》读后感(二):保守主义再就业

  美国的诞生起源于清教徒的到来。这一信奉加尔文主义的群体,认为《圣经》是唯一权威。从最基本的信仰层面而言,美国的开创者就对于人间的威权者、游说者、利益团体有着与生俱来的不信任感。同时,清教传统的一脉相承使得堕胎、同性恋等话题在美国显得更为敏感,也成了各派政治力量区别于彼此的重要标志。

  作者和书评人一再强调,在西方世界中,突出的保守主义成为了美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征。而在笔者看来,美国通过其不断表现出来的、相互映衬的单边主义与保守主义更似乎在1950年代实现了“再就业”。

  在1950年代之前的170多年中,在地理位置而言,美国远离欧洲大陆,缺少封建传统及国家教会的约束。这在很长的时间内使得旨在消弭阶级差异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潮在新大陆完全没有市场。但192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使得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可。此后二战的终结更使得社会主义在西方的认可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正是此时,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对社会主义的爱好者们敲响了警钟。哈耶克对于中央计划和极权的怀疑使得经济及政治意义上的自由主义重新以美国价值捍卫者的角色走向前台,并通过逐步走向更为成熟和完整的体系。而事实上,集权主义在美国并无任何土壤,特别在麦卡锡主义之后在其后数十年的当中,保守主义的对手并非是社会主义,而是在经济、政治及文化领域蔓延的自由主义。与之前笔者粗浅的理解不同,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野不仅体现在共和、民主两党的党争,更在两党之内划分出了不同派别。

  不过更让人饶有兴趣的是一个典型的保守主义者的成长路径,大学生——加入类似传统基金会的保守智库——在大学谋个教职——成为某派别的竞选团队成员——跟随党派进入白宫。。。又一个励志故事。

  《右派国家》读后感(三):保守主义的美国

  推荐理由:1.从历史发展到面临的现状再到未来的发展,作者全面深刻的阐述了美国右派和左派的差距,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的鸿沟正在拉大。作者肯定地指出,美国是个保守主义国家,并且会越来越保守。2.保守派限制政府规模,提倡减税,信仰宗教,支持持枪,反对堕胎和同性恋,支持家庭教育,支持加大国防开支。右派拥有多个保守主义智库和专家学者(芝加哥学派就是典型的保守主义阵营的),并且随着人口普及和西部城市开发,右派占据越来越多的领域。3.美国的左派和右派与其是说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倒不如说在两党争夺资源过程中,进行的保守主义思想或保守主义政策的差异,尤其体现在枪支、堕胎和同性恋问题上。4.美国的保守主义本质上具有矛盾性,因为其是继承了古典保守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发展而来的,但正是因为其矛盾性,才有了应对美国自由派的竞争活力。5.唯一的小缺憾是,在阅读过程中,觉得作者的立场越来越偏向右派,其言语中能透露着对右派的支持。

  《右派国家》读后感(四):确实有点右

  右派美国

  但是我觉得保守派和自由派并不等同于传统的左右派,简单用左右派划分来并不合适

  即使是右派和左派当中,他们也有很多细的区别

  有趣的是美国的自由派,都在东西岸的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市,保守党是不是都在内陆那?

  起码也要区分,在政治上的左右和经济上的左右

  虽然是英国人写的书,但是也是够右的,不奇怪,这本书写在2004年,布什刚当选,911也发生不远,伊拉克战争硝烟还没散尽,伊拉克的泥潭还未显露

  那时的美国经济还欣欣向荣,巨大的经济危机要在3年后才爆发,所以作者觉得美国的右派正是前途一片光明

  谁能想到,布什之后,民主党又连上台了8年,纯粹在给共和党的激进政策擦屁股那,经济上还不完的国债,政治上要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经济危机逼的大家又拿起了大政府的旗帜,救企业,否则通用汽车这样的可能真的要完蛋了

  欧洲比美国要左的多,但是危机一来,他们也养不了懒汉了,欧洲陷在自己的福利政策里面无法自拔,又被他们的亲密盟友坑了一道,欧元和欧盟岌岌可危

  我认为的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福利,税收,货币银行政策,劳工政策

  在我国,尽管劳工工资有所提高,但是这只是过度通货膨胀的一种反馈,实际工资并没有提高,而是在下降,相对这巨幅增长的10年,穷人反而更多了,政策有进一步右倾的趋向,如果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实现了私有化,土地流转在本任内实现,中国圈地运动将不可避免,奇怪的是虽然经济不好,高端消费却越来越旺盛了,出国旅游,海购,留学,高端商品房等一点不滞销,我国贫富差距增长趋势明显,如果这样下去,贫民阶层将像美国一样真正出现

  《右派国家》读后感(五):1964,战后美国政治的分水岭(文|王传兴)

  两位作者认为,1964年可以看作是战后美国政治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发生了两个颇为耐人寻味的事件:一是自由派的理论大师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大声高歌“毫无疑问,这是自由派的年代”;一是来自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保守派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先是在共和党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中出乎意料地战胜了代表共和党东部一翼的自由派纳尔逊•洛克菲勒,尔后又在大选中灾难性地败给了民主党的林登•约翰逊。但是,这两个事件的后续发展结果却颇具讽刺性:自由派自己所预言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没有出现,相反,倒是从此开始出现了一支日益走向右派的共和党大军——他们是1964年的小小一伙“戈德华特式的民主党人”,1972年有一定规模的“尼克松式的民主党人”,以及1980年“里根式的民主党人”大军。换言之,“一度以东北部的温文尔雅为其特点的共和党,由此开始拥有更锐利的意识形态武器和南方式的火烈风味这两个特点。”这种发展轨迹的最好注解,是布什家族一家三代的变化:如果说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爷爷、参议员普雷斯科特•布什是一个坚定的东部自由主义者,他的父亲乔治•H.W.布什总统依然是一个代表共和党东海岸一翼、“过于靠中间站”的共和党人的话,那么乔治•W.布什总统虽然出生东部,但却是一个带着得克萨斯口音、说着得克萨斯俚语的南方共和党人。

  1964年,代表民主党的约翰逊虽然获得了总统选举的胜利,但是由于他签署“民权法”,因此等于是使民主党“将南方放弃50年”。而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发展重心显然正在向西向南转移——因为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报告,“美国的人口中心正以每小时3英尺、每年5英里的速度,朝西南方向移动。”而在历史上,美国南方从来都是保守的。

  1964年,虽然戈德华特以获得2700万张选民票惨败给约翰逊的4300万张选民票,但正是他将南方的保守主义白人和反对“权势集团”、崇尚个人主义的欣欣向荣的西部同时带进了共和党的阵营,从此,共和党只是在等待一位恰逢其时的司令官来统率这支大军前进了。

  当然,本书更多的着墨是1964年以后的美国政治发展,尤其是对小布什第一届任期中新保守派崛起的描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之所以在这篇短文里要突出1964年对于美国政治发展的意义,是因为如果要对右派美国的崛起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正如两位作者在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1964年的戈德华特革命不可谓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右派美国本身是极其复杂的,如南方保守派与西部个人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传统保守派与新保守派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都是本书的看点。另外,本书的两位作者还对美国保守主义与欧洲保守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了很好的厘清工作。

  正如《右派国家》的作者所言,鉴于美国在当今世界的独特地位及其影响力,其政治发展的保守性倾向因而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两位作者对这一发展过程所进行的权威客观的描述,非常有助于我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正如美国200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约翰•麦凯恩所说的那样,“《右派国家》为读者提供了一幅敏锐、独特而富洞察力的美国政治图景画卷。无论同意本书的论点与否,你都会发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严肃而富思想性的分析,从而使我们知道我们今天是如何有这样的一种政治。”

  《右派国家》读后感(六):“与众不同的是美国,而不是现在的美国总统”

  与众不同的是美国,而不是现在的美国总统。——这一句话已经足以吸引我来读这本《右派国家》。阅读的最初越来越理解特朗普,阅读到后来越来越理解美国。

  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代表了文学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真实世界里没有什么“横空出世”。从来就没有什么横空出世的怪人,一直行走在争议中的特朗普也不是。他“怪异”言论的背后,有一些悠久的传统。

  比如右派对左倾媒体的质疑与厌恶,对“政治正确”的怀疑与反感,对福利国家的忧心忡忡,对高税收、大政府的反对,对孤立主义的坚持,对邪恶力量的警惕与敌意……

  这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些新思想,而是一些古老的传统。美国,本就是由抗税者们建立的国家。

  在这个国家: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是保守主义者。 美国人格外喜欢限制国家的规模及国家行为的范围。政府开支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远低于英国的39%。 美国人通常对政府怀有敌意,他们也通常对资本主义满怀热情。 在美国,95%的人信奉上帝,而英国、法国和瑞典的比例则分别为72%、62和52%。超过75%的美国人属于某个教会,40%的美国人每周上一次教堂,25%的美国人拥有5本或5本以上的圣经。 小布什的每一天是以跪着做祷告开始的,并且每次内阁会议开始都要做一次祷告。他每天都要读一段《圣经》。 美国不怎么需要欧洲那种对商业的蔑视做法。美国人对具有创造性才能的商人的赞美不亚于法国人对具有创造性才能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赞美。 ……

  自由是古老的,而专制是新的。

  对公权力的警惕是古老的,而对大政府的迷信是新的。

  自力更生与社会救助是古老的,而福利国家是新的。

  市场经济是古老的,而商务部是新的;在家上学的古老的,而教育部是新的。

  绅士是古老的,而公知是新的;常识是古老的,而媒体是新的。

  在我以前的办公室,放着一本刘军宁的《保守主义》。那时候对这个名词既无知,又无兴趣。一直到两三年后,我才开始阅读关于保守主义的著作,才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来看。自由并不新鲜,只是被一些启蒙型的知识分子和某种社会环境塑造的特别新鲜。自由自有深厚的传统。

成熟的保守主义的存在是健全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标志。 我理解的保守主义就是保守自由及其传统的主义。 真正的保守主义不仅是保守自由的力量,而且是创发自由的力量;不仅致力于维护自由的传统,而且致力于发掘自由的传统。这也是保守主义对于当今中国的使命所在。 “价值中立”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正与误、长与短、得与失、善与恶、成与败、美与丑等价值立场无动于衷。 ……

  出差途中的火车上,夜晚的宾馆里。这本《保守主义》陪伴了我许多日子。一个在知识分子的各类著作的“启蒙”中长大的人,在临近三十岁的这几年里,终于接触到了保守主义。

  像是一次回归。

  我也迷信过安·兰德式的个人主义。后来在阅读历史的时候渐渐理解到:没有传统,没有组织的个人主义者,他们的自由在各种邪恶势力面前从来都不堪一击。(苏联的历史就是最清楚的证明。)在这种意义上,集体主义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那些看似愚昧、粗糙、缺乏完美理论的宗教与草根组织不应该被鄙视。国家与各种社会组织的中间地带,才有自由。国家与散沙之间,没有自由,只有奴役。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叫刘仲敬的历史学者教我的事。我沿着他的路径出发,读英国保守党政治家丹尼尔·汉南的《自由的基因》,领略“英美不是欧洲的一体,而是欧洲的反义词。”就像清教徒是享乐主义的反义词,骑士是懦夫的反义词,资本主义是国家主义的反义词一样。我读王怡牧师的文章,读保守主义的评论。我没有信教,但越来越重视那些在历史上守护了自由或者说缓冲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组织力量和思想资源。这样的组织力量和思想资源,在吾国,自秦以来,何其寥寥。

  与《自由的基因》不同,《右派美国》不是来自右派的那种正本求源的著作,它是两个英国学者的外部观察。类似于林达夫妇的看美国系列和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属于隔岸观火走马观花。它引用的资料之多、访谈的人物之杂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专业性,达到了某种广度。但远远没有那种来自内部人叙事的纵深。

  但是看看吧!看看无妨,毕竟,正如书中的所说: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两个国家——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今天,每个人也都有两个国家——自己的国家和美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右派国家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