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篇

2018-07-11 04: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由迟子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27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不厚,讲述了鄂温克民族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那些事。

  一、生与死

  书中出现最多的场景是生与死。婴儿带着祝福出生,或在古老歌谣中死去;身边的亲人因故死去,留在身边人沉浸在悲痛中;老人离去带走一段恩怨,留下一些故事。最为吸引人的当属被染上宗教色彩的生与死,萨满通过神力来交换生命,有人活下来,就有人死去,带着强烈的宗教色彩的因果报应,让大家对未知保持敬畏,也让大家为当下尽可能顺从。

  生与死的人们名字没记住,但那一首首歌谣映入心底

世上的白布口袋啊,你为什么不装粮食和肉干,偏偏要把我的百合花揉碎了,将我的黑桦树劈断了,装在你肮脏的口袋里啊!

  二、男与女

  世上事,无非是男与女的事。书中写这些男与女的文字,也都在写着人性光辉丑陋。男与女之间碰撞出各种情绪,给他们发生的故事染上各种色彩。亲情爱情感恩仇恨等等情绪的交织成一张光网,罩在鄂温克族群的营地上。光网上,闪耀着红光,那是男女情爱,是裸露着上身女人遇到拿枪的猎人;闪耀着黄光,那是帐篷激烈的争吵,伍尔夫呵斥着自己丈夫儿子或是营地里其他人;闪耀着绿光,那可能是男孩女孩在一起嬉闹、成长,安草儿说木库莲(一种乐器)叫出的声那么好听,起码要张处一群小鸟啊!

  三、过去与现在

  一本好的小说,应该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在本书中,俄罗斯人侵占土地、日本人入侵、解放战争文革等等重要事件一一上演,但对它们的描述就像是制作PPT中浅色时间一样,只是进行背景说明,没有强势代入。鄂温克民族近百年的生活面貌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一番艰苦自得的“桃花源”景象。鄂温克族人敬火如神,营地的火在书中一直燃烧到结尾,“这团母亲送我的火虽然年龄苍老了,但它的面容却仍然那么活泼青春”。

  直到现代社会进入了这片桃花源,铁路取代小路、伐木声取代鸟声。鄂温克人迁出森林村庄里定居,艰难地适应的现代社会。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时代的车轮留下的可能是泛黄照片,让人怀念

  结语

  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已抗争了数千年的时间,有过大唐盛世,也有过蒙古帝国激情对峙出一幕幕荡气回肠画面。读本书,犹如读一本民族志,打开的是历史另一扇窗户,在那里没有英雄人物,而是那些真实人儿感情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二):林间自在

  那些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牧民,就像我熟悉的人一样,达玛拉、林克、尼都萨满、坤德、依芙琳、伊万、拉吉达……合上书卷很多天以后,他们说话的语气,他们生活的习惯,我都能想起。那片遥远林海雪原,就像我去过的地方一样,合上书卷很多天以后,还能闻到雨雪清冽和苔藓的气味,好像舔舐后驯鹿才刚刚离开

  这应该是一部小说最成功表现,人物除了活在既定的文字里,还活在读者心里。这应该是一部纪实文学最成功的表现,几近消逝的生活方式除了存在于历史,还跃然纸上

  从居住的希楞柱到温顺的驯鹿群,从跳神的萨满仪式到崇火的信仰,从勒拿河上游的贝加尔湖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栖居地,从伪满洲国的覆灭到响应政府号召下山定居的抉择,既有平铺开的广阔场域,也有纵深百年的生离死别。从父辈到孙辈,部族看似隐世生息,实则和时代紧紧相依,牧民用一双桃花源的眼睛,观过山河星月,也观过源外世事

  生与死,人与自然,是主线之外的主题。部族中的生灵平等,人或者驯鹿,孩子或者成人。尼都萨满通过跳神献祭了一只驯鹿仔,换得“我”姐姐康复;继任的萨满妮浩救活了友邻部族的青年,她的孩子就得故去,但萨满的责任让她一次次穿起神衣,跳起神舞。夭折的孩子被亲人放进白布扎住的口袋,扔到向阳的山坡上;故去的族人高悬在四棵相对的高树上,实行风葬。迟子建笔下生死伦常常具有宿命的定调,笔锋一转,就是人物的谢幕

  部族崇敬诸多神灵,驯鹿鲁玛王迁徙时背负火种,族人吃熊有特定的步骤仪式,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世界草木皆有灵。部族热爱驯鹿,它们不仅是财产,更是助力与伙伴。“我从来没有见过哪种动物像驯鹿这样性情温顺而富有耐力……它们总是自己寻找食物,森林就是它们的粮仓。除了吃苔藓和石蕊之外,春季它们也吃青草、草间荆还有白头翁等。夏季呢,它们也啃桦树和柳树叶子。到了秋天,鲜美的林间蘑菇是它们最爱吃的东西。它们吃东西很爱惜,它们从草地走过,是一边走一边轻轻啃着青草的,所以那草地总是毫发未损的样子,该绿的还是绿的。它们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也是啃几口就离开,那树依然枝叶茂盛。它们渴了夏季和河水,冬季则吃雪。”

  轰隆的伐木作业一度让族长瓦罗加忧容满面。面临政府下山定居的号召,“我”不愿下山。“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卫生院看过一次病。我郁闷了,就去风中站上一刻,它会吹散我心底的愁云;我心烦了,就到河畔听听流水声音,它们会立刻给我带来安宁心境。我这一生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

  许多下山的族人慢慢认识到“我们的驯鹿,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和牛怎么能跟驯鹿比呢?”为了驯鹿他们重回山间。

  他人对这部书的比喻贴切:迟子建的文字像被神亲吻过一般,充满灵性文风沉静婉约,兼具北方的大气磅礴和南方的温柔婉约。小说以第一人称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我”是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而“我”却是唯一没有留下名字的人。

  “我”的原型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的酋长玛利亚‧索,部落是个200多人的鄂温克族微型族群,位于内蒙古根河市的敖鲁古雅。

  在生态移民政策下,鄂温克人都已经上交了猎枪,不再打猎。九十多岁的老人回忆曾经的狩猎生活依然难忘,“我们鄂温克人也是森林的一份子,我们与树木鸟儿和其他动物一起共享这片神圣家园,所以我们尊重爱护自然,始终抱着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

  书中有一句话“如果你70年前来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一定会常常与树间悬挂着的两样东西相遇:风葬的棺木和储藏物品的‘靠老宝’”,80多年后,还能见到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三):大大方方写灵魂

  有评论家认为,现在的小说以最个人的形式进入,写的却是新的公共性。以至于,讨论性和欲望,不再是隐私,讨论灵魂才是。

  常常我们提起现当代文学,总会为其中的欲望和读者心里对于田园依归的渴望相悖而找各种理由,文学里的迷茫,或许侧面反映出的是我们灵魂的迷失——但如何解决?我们不得而知作者也很迷茫,不停地写,但似乎找不到出口。妝摹了现代社会中种种面目,却常因内心急躁偏见,使得人物趋于刻板印象标签化。

  有些作家很有野心,“笔墨当随时代”,画画写作,就是要写当代,除了“就是要为时代谱写一曲壮丽辉煌史诗”,这一类大而空洞口号,就是私小说,“刻画小人物的生活细节”,坦坦荡荡写内心最阴暗想法,符合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对隐私的消费欲望。

  而这些书写,与灵魂毫无关系

  钱锺书先生曾援引神秘学家的话,说是人的一生,大致是居家,出走,回归三个过程。最终我们都需要找到一个安居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一个人,一桩事业,或是一个家庭。这个过程是灵魂独行的过程,身体仿佛只是一个配角,一个包袱。如若灵魂找不到安居之所,身体再康健,也仍然困处牢笼之中。

  所以我们需要灵魂,需要讨论灵魂。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大大方方写灵魂,每个人的心都是鲜活的,曾经活过,就必定留下痕迹。这个生活在山林里的民族,是有灵魂的民族。其中一些情节,常令我陡然颤栗:我不够好,我做不到。

  我怕,死了灵魂也找不到住所

  文章的书写是平静而不乏柔情的。尽管以个人自述的形式呈现,对于情节的描写却显得冷静和克制。读之畅快,心里跟随作者一起飘荡着忧伤与激情,仿佛抬头便是希楞柱漏下的点点星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四):小小读后感

  或许是因为身在民族院校缘故,读起鄂温克族的故事更有感触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游牧民族的淳朴善良,妮浩为救人失去了三个孩子,那怕是到最后也是为祈雨而壮美地离开这个世界。印象最深的有几个情节。

  伊芙琳是全文中较为复杂交错的形象,伊芙琳始终嫌弃坤德胆小懦弱,不像个顶天立地男人,她这一辈子一直在埋怨挖苦嫉妒中度过,儿子金得不愿娶伊芙琳指定的歪嘴女孩为妻而自尽,伊芙琳从此失去人生的希望。达西向杰芙琳娜求婚后,玛丽亚怀恨在心并把这门不如意体面结合归咎于伊芙琳,从此两人势不两立。伊芙琳这一生,没有爱情滋润,没有儿子的孝敬,没有朋友陪伴,直至最后,她以花朵为食洗净肠胃油腻同时也洗净内心的纤尘,安然离世。或许这种祥和结局对她也是最好的归宿

  马伊堪也是一个悲剧。出生就被弃于马厩,身世成谜,幸运的是遇到了拉吉达,不幸的也是遇到了拉吉达。马伊堪出落得亭亭玉立,拉吉达更是使她为掌上明珠,任何人碰也碰不得,每次马蹄声起,拉吉达总会惊慌地以为是有人来认领她的宝贝了,每次有人提亲,拉吉达必以“她还是个孩子”为由拒绝任何人带走亲爱的马伊堪,他对她的庇护近乎到达扭曲的程度。马伊堪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折磨了,快要三十岁的她就像被无形的牢笼所囚禁,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追求幸福权利,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但是她无法抗争拉吉达对她倾尽生命的关爱保护,她没办法做到让他失望,她没有选择,于是,在生下西班作为报答拉吉达的最后的礼物后,跳崖自尽。

  文章以“我”的口吻,以说故事的方式对自己一生的经历娓娓道来,一篇鄂温克族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生息繁衍的生活诗歌不断铺陈开来。九十的老人见证了这个游牧民族的兴衰起落。随着社会的发展,林业工人不断涌现在这片深林,运材路不断建造,森林不断被开垦,驯鹿没有了苔藓,鄂温克人民不得不搬迁到山下的激流乡。但是这哪里是他们的家?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是属于山上那片净土的,他们应该住在希楞住,抬头仰望着星星,驯鹿、篝火山峦清风,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宿,他们本该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游牧民族在于现代文明博弈中不得不走向妥协与没落。大家都赞成到激流乡生活。只有“我”投了反对票,“我”怎么能离开这片给予我无尽的爱与怀抱的深林。文章的最后,安草儿兴奋地叫着木库莲回来了,“我”却泪眼婆娑,分不清这是皎洁的月亮还是那亲爱的驯鹿,因为“我”早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

  看完书后的跋,大致了解了作者创作该长篇的灵感源泉,敬佩作者的功力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将这鲜为人知的鄂温克族如此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有血有肉,有爱有恨。

  最后以文中一段令人动情的描写结束,“我在伊莲娜的上岸的地方找到一块白色岩石,为她花了一盏灯。我希望她在没有月亮的黑夜漂流的时候,它会为她照亮。我知道,那是我这一生画的最后一幅岩画了。画完它,我把脸贴在岩石上,哭了。我的泪水沁在岩石的灯上,就好像为它注入了灯油。”

  2016.5.14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五):荒野生存

  第一次接触迟子建的名字,是在中学时的语文试卷上,此后每每出现她的散文都觉得词句朴素但是优美,让人有种彼此对话亲切感

  这是一本看第一页就让我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的书,开端便是“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就像是家里的老人,冬天独坐火炉旁,双眼看着跳跃火光,却又依稀从火光中看到了流逝往事沧桑。此刻是属于他的时刻,无关他人,无关时间。

  主人公作为部落里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她的成长史是浓缩了的鄂温克民族的变迁史。这支古老的民族与他们的驯鹿在额尔古纳河沿岸随着季节的更迭而迁徙,猎取森林里的野兽饱腹蔽体,为路过的山林与河流起名,在篝火旁起舞歌唱。萨满是他们世俗生活中传达神的旨意的存在,婚丧嫁娶治病救人等所有大大小小的仪式都由萨满负责。这些在寻常人眼里介于人与神之间的萨满,对自己的事情却有太多的无能为力。譬如尼都萨满喜欢弟弟妻子,收集了最美丽的羽为心爱的人缝制一条最耀眼最独一无二的裙子,却也只能限于这样默默地守护;譬如妮浩萨满,每救活一个人的性命就要牺牲掉自己的一个孩子,这样的守恒让妮浩在萨满的使命与骨肉相连的亲情中不断挣扎,也让读者感受到揪心地疼。

  伤痛会被流水带走,被时间抚平。鄂温克民族经历了瘟疫、战乱,他们曾经以为会永远在山林中“飘荡”,驯鹿清晨吮吸露珠、舔食苔藓、蘑菇,人与自然相安无事地生活着。直至无可避免的现代文明的触脚往蛮荒处延伸,在带来文化与便利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膨胀的利欲。森林不断被砍伐,驯鹿要被圈养,鄂温克人不得不选择离开他们熟悉的家园,下山过上“居有定所”的生活。

  人类是多么奇怪的动物,不断摧毁原有的生态,却又企图在被自己摧毁的废墟上重建,造作地仿古,伪造出小桥流水、青瓦红墙模式化的乡愁。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云南的一位拉祜族人为了给女儿攒嫁妆,深入深山老林20年,寻找野生蜂蜜。他们用传统的烟熏方式将野蜂赶走,留下一部分蜂巢让野蜂得以继续筑巢。

当记者质疑他这样会不会破坏生态时,他激动的说,拉祜族人与山林为伴,更懂得如何爱惜这片山林,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就是这样的生活方式。现在这片大森林还是好好的,关于对环境的破坏,我觉得城市里的人更应该反思。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六):心中的一点感慨

  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作者给我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这个世界在大自然中,在森林中,这种生活方式相对于大自然是和谐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民族,是敬畏大自然与神灵的。他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大自然中的一些食物,比如花的名字,山的名字。他们生病了大多会让大自然给他们治病,大自然的风雨,花草树木都是良药。只有在有些怪病,重病或者到了生死时刻,才会让萨满跳神,而如果想要救一个将死的人,就要用别的东西来换,甚至于用自己的儿女。在大自然中,人们没有了更多的忌讳,情绪都表现在行动和言语上,所以情绪更加激烈与刻薄,以至于相爱相杀。

  在世俗化的过程中,这个民族失去了很多东西,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相依为命视为伙伴的驯鹿,神的代言人萨满,还有山间的风雨,花木。在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后,他们的心不再宁静,变得极端。不是酗酒就是赌博,他们想念以前和大自然贴合的生活方式,但已经回不去了。人类自从工业化开始后,和大自然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地步了,只能以环境换取经济,然后在经济发达后花费大量精力来治理环境。虽然我觉得花费的远远大于获得的,但是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没有失去,怎么会懂得珍惜呢?

  最后一个游牧民族的世俗化,我感觉也是人类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至于好坏,我就不知道了,只有让时间来见证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七):爱·宽容·救赎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之后,很想在豆瓣上写个书评,因为作者的文笔太强,读的过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积压在心中,说不出口又难以消散,只能在读完部分的间歇,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和心绪,待稍作平复,再重新翻阅。

  书中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有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个悲剧人物,她在出嫁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爱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胆追爱,选择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儿子金得,但她从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说,文中的依芙琳是个倔强而真性情的女人,她无法接受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辈子,又将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强地施压在她儿子身上,为她儿子订下婚约,是他不爱的歪嘴女人,她儿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选择结束生命。我想,在她看来,她儿子无疑是勇敢的,不同于她丈夫,敢于追随自己所爱,她一直告诫她儿子,你越深爱的东西,只会离你越来越远,那爱与不爱都没什么好下场,对于她的话我无从评判,从她的遭遇来说,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对的,而从情感的角度,这句话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爱与被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区分的事情吧,爱人的人与被爱的人,也无从区分,谁得谁失,也并非只有唯一,只有掺杂其中的人内心那些隐藏深处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确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爱的,得不到,也让她那颗想爱的心畸形了,于是,痛苦延续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玛利亚,起初跟哈谢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时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泪。迪西在一次野外与狼搏斗中失去了一只腿,从此只能待在帐营中,依靠别人打回来的猎物,他的心中有着对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养了一只鹰,他把希望寄托在鹰身上,祈祷他的战鹰能为他报仇,为此日日训练它,终于在一次粮食短缺、狼群出没的夜晚,他与他的战鹰在与狼搏斗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玛利亚也终于怀孕,生下了儿子,他们将他取名为迪西,或许是纪念吧。迪西成人之后,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妇,也就是那个歪嘴女人杰芙琳娜,或许是出于同情,又或许是真的爱吧,玛利亚因此与金得之母依芙琳结怨,认为是伊芙琳导致她的儿子娶了寡妇,她也讨厌她的儿媳。杰芙琳娜再嫁之后也几年未生子,因杰芙琳娜在一次劳作中无意间跨过了她丈夫迪西的镰刀,玛利亚觉得触犯了神灵,生下的孩子会是个傻子,而在那之后她确实怀孕了,但玛利亚却强迫她打掉小孩,最后杰芙琳娜顺从了玛利亚,在草地上滚下来,失去了小孩,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面对母亲与妻子,迪西心里也很痛苦难受,但他始终隐忍着保护自己的妻子。之后玛利亚日渐醒悟,也悔恨着,然而至死她也没有自己的孙子。最终在迪西由于不能打猎认为自己是废人而开枪自杀之后,杰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来,玛利亚何苦将痛苦延续,我曾以为会像玛利亚的公公死去之后玛利亚有了小孩那样,杰芙琳娜在玛利亚死后也会因为某种救赎而怀上小孩,其实并没有,她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因为她们所做的只不过把自己的痛苦延续了,这让我想到,宽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会无限度地带来痛苦。

  书中还有一个悲情的女人,则是妮浩。在尼都萨满去世三年之后,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为新的萨满。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面对选择“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别人的孩子”生死的时候,是痛苦而无奈的,依芙琳劝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尝不想呢?如果可以选择,她怎么愿意让亲生骨肉离去,可是从她接替了萨满之位起,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牺牲,为了结束痛苦,她甚至选择用麝香来绝孕,可是她丈夫鲁尼的眼泪让她放弃了这一念头,她爱她的丈夫,她必须给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说妮浩和丈夫鲁尼同样是痛苦的,鲁尼作为父亲,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为丈夫,他必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为萨满,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对自己的孩子相继离去,她的内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牺牲。作为读者,我们或许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为环境因素吧。

  对于前一位萨满,文中的尼都萨满,主人公的伯父,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与弟弟林克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达玛拉之后,他们的父亲让他们通过射箭一较高下,赢的人可以迎娶达玛拉,而他输了,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文中后来通过他们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说出,当时没射中的时候尼都萨满显得很从容,我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从那之后他不再打猎,他当时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许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人。当弟弟林克去世之后,他有想过跟主人公的母亲达玛拉再续前缘,可是世俗的礼节不允许他这么做,身边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挠,于是他只能把内心深处这一份情感埋藏起来,化作亲手制作的一条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达玛拉。而达玛拉,在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之中,她给出的答案是两个人随便一个都可以,说出的话很随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没有对谁有特别多的情感归依,对她而言,两个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归宿,我相信她内心对两个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爱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选择,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内心的情感轻重。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幸福而有傲气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达的弟弟,在一次逃离的路上因为一匹突然发狂的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在一个换取货物的途中,他意外收养了一个女婴,也就是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他太过爱自己的女儿,不允许任何的男人示爱于她,因此马伊堪直到三十岁了仍然没有出嫁。在我看来,马伊堪是爱她的父亲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亲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她自己心爱的男人结婚生子。直到后来她肚子里有了一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她选择死去,留下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西班,陪着她的父亲拉吉米。相信在马伊堪的心里,她是痛苦无比的,她有自己心爱的男人,可是同样的,她也爱她的父亲,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随自己所爱,早已有了离世的决定,可她不愿意她父亲孤单一人,于是她给父亲留下了一个小孩,陪伴着他。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是何等自私。

  我的见解是有局限的,我没有写整个大环境造成的后果,而用一种比较感性的思维来看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读,我浮现脑中的是爱、宽容和救赎这几个词,而这几个词都关乎爱与被爱。在爱与被爱中,我们似乎被赋予了某种权利,我们都感受得到爱,可是我们却没有弄懂爱,因为被爱,我们一意孤行地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到了我们爱的人身上,你以为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可是我们爱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为被爱,我们的心畸形了,没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没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去感受所爱的人灵魂深处振动的频率,也就没有理解,只有因爱而来的无限度的痛苦。少数民族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包容和温暖,如作者所说,大自然向他们敞开了美好而和谐的一面,也给了他们严酷而凄清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无奈。特别喜欢作者迟子建说的一句话:“如果说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和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爱人也要宽恕人,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永恒的救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八):一卷额尔古纳风情图

  花了两个星期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之所以断断续续,一方面可能是心境的原因,好久没有完整的看过小说了,难以集中精力。另一方面,跟作者的叙述方式也是有关的。刚看小说时,我还刻意记一下每个人物的名字和她们的相互关系,可是后来我就放弃了,人物太多,更关键的是,大部分人物都是刚出场没多久就死掉了。以至于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有点不太喜欢这本书了,觉得作者写人物写得很刻意,每次如果特别介绍一下哪个出场人物,我就知道,他要死了。这种可预测的情节太多,让我一度对作品失去了兴趣。同时,作为主要人物的“我”,情感线也太弱了,生命中的两个男人,两段情感,都没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起来好像挺重要挺深情的,但离别又是淡淡的,感觉不到浓烈的情感。对比之前看过的《尘埃落定》《黑骏马》,有点爱不起来。

  直到看完全本,我才忽然明白了作者的意图所在。合上书,九十年的岁月在静静流逝之后又席卷而来,已经离去的那些倏忽而逝的人,渐渐重回脑海,一个民族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在金黄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没有谁是主角,无意展现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而额尔古纳河右岸那个古老的民族,那群被神话和传说滋养的性灵之人,以及那片神奇的土地,已经在脑海中久久回荡。古老与现代就这么连接在了一起,不经意间我们完成了穿越,然而疼痛的感觉却越来越难以忍受。“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经过拯救的一群!”作者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代表,发出了痛心的呼喊。这种大视野,成就了作品的伟大。

  看了地图才知道,原来额尔古纳河右岸在内蒙古,附近还有呼伦贝尔草原。应该要去看看啦,看看那里神奇的驯鹿和桦树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九):中国的《百年孤独》

  有的书,读完了,记住的是故事情节;这本书,记住的是围绕全书的基调。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基调,有的悲伤,有的欢乐,有的是批评。这本书不悲不怒不喜,平平淡淡的告诉人们生死离别都是自然规律。熟悉这种基调,第一次是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全书讲故事般的将一个民族百年来的生与死陈现在人们面前。没有经历生与死的人,读这本书大概会觉着无聊,冗长的名字,没有起伏的文字,人物出场没多久就死亡,和我们平常读的故事主人公起起伏伏,最后才有结局似有不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宿命,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式,都会走向死亡,历史的变迁也是生与死的不断循环。对死亡无法释怀的人,读了这本书,也许会释怀。在死亡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总是无能为力,不能释怀也只能释怀了。

  读迟子建的这本书,从一开始这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本书主要讲了东北鄂温克族和驯鹿、驯鹿和森林之间生生相息的故事。时代环境的影响,给这个少数民族也带来了影响,使他们不得不改变在森林狩猎的生活方式,而移居山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十):民族

  每到清明节,全校性的国旗下演讲的题目必定是《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有一次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是民族精神?”我说你去百度一下。太可笑了,我们老是说着中华民族,却连民族最核心的精神都不知道是什么,包括我。

  但按理说,中华民族这个称号太大,它包括在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范围越大,越难定义,我们只能说是勤劳勇敢,但哪个民族不勤劳不勇敢呢?

  鄂温克人,这个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百年间,生老病死。我常常诧异于他们的死是那么突如其来,一场雪,一把雷,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那么致命。但他们却崇拜天,崇拜神,并敬重着每一棵树,每一块石。自然会带他们上天,与云与鸟为伴,自然也会给他们带来新的生命,呱呱坠地,手舞足蹈。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一切都是自然,直接,来即来,去即去。

  可当伐木工人走进来,当公路走进来,当山下的镇长走进来……当“社会“走进自然,这里的人们呢?少女走出大山,带着在部落里学的画艺考入大学,走进社会的婚姻,可最终回到大山,耗费两年时间创作,却最终走入贝尔茨河,留下被水冲刷干净的画笔。这个走出大山的人知道,鄂温克人,注定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死去……

  这就是他们的性格,就是他们的精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