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10篇

2018-07-12 04: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10篇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是一本由池莉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一):平淡生活——读《冷也好 热也好 活着就好》

  读过很多英雄人物励志传奇,也读过许多荡气回肠动人故事,可是这都与我们真实的生活相去太远,很多时候,我们的日子如涓涓细流波澜不惊,甚至就是简单日复一日,不要说什么惊天动地,连自己都觉得单调的近乎麻木了。而在著名作家池莉的笔下,这些原本平淡乏味的生活竟也变得灵动起来,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活力。《冷也好 热也好 活着就好》精心挑选了《冷也好 热也好 活着就好》、《你以为你是谁》、《汉口永远浪漫》、《生活秀》、《她的城》这五部故事背景发生在汉口的中短篇小说,用温暖细腻笔触,为我们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去感受平淡生活中酸甜苦辣

  这些故事中的主角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用不同方式演绎他们的欢喜焦虑快乐忧愁。不同的是,这不仅是他们自己的故事,我们从他们用心主演的这些“生活秀”里看到了我们每个人身影,看到了属于我们普通人的平淡生活里的酸甜苦辣。

  在《冷也好 热也好 活着就好》里,炎热的夏季,一根不经意间爆掉的体温表给百无聊赖的猫子带来了新的话题。这件事情的发生在他平淡的生活中如蜻蜓点水一般,很快便了无踪迹,它的发生不会影响任何人、改变任何人,不会改变猫子和燕华的平淡生活,但是谁的日子不是这样的呢?虽然平凡,但就是这种普通平凡的日子,承载着这些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瞬间”永远向前,构成了我们全部的生活。

  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我们每个人都从原生家庭里继承一些性格或者习惯,又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去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家,中国老祖宗特别重视家。“家和万事兴”,而做到“家和”又谈何容易呢?俗话说家事乱如麻”,《你以为你是谁》就把我们带到了陆建桥的纷杂的家事中。陆建桥——这个人到四十的中年离异男子,有着很多人羡慕的钱,有着老板地位,他是父母引以为傲的长子,是兄弟姐妹们可以倚仗的靠山,可是对于这个有钱的大老板来说,“熬到敢说不的那一天”却成为了人到中年的他最不切实际理想。离他而去的前妻贫穷的父母、招摇撞骗弟弟、失业并面临着婚姻破碎姐姐、不懂事妹妹。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在家人中扮演着救世主角色,他为帮助弟弟迷途知返不惜以性命赌注,他为挽救姐姐的婚姻而绞尽脑汁,可是,他的救世主又在哪里呢?当他所爱的女孩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也跟着走了……其实,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在平淡的生活中,人们只有学会自我的救赎才能过得称心如意。然而,很多时候,或许我们拼尽全力,也无法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通过陆建桥乱如麻的家事,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很多时候,很多人,救得了别人,却救不了自己,帮得了别人一时,却帮不了他人一辈子。我们能做的只有自救,只有在平淡的生活中,慢慢品尝这些孙甜苦辣。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池莉笔下的故事,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射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让我们通过这一个个看似平实的故事,去品味平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二):小人物的生活秀

  读《池莉文集》还是在大学期间。那时候真是读了很多的好书。我们学校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本来我们东区师范学院图书馆是最好的,但和工学院合并后,很多好书都挪到中区了,所以那时候经常去中区的大图书馆。读过池莉老师书籍之后,我对武汉这个城市心生好感,觉得武汉虽然闷热,但是很有人情味,而且美食众多,是个适合居住比较惬意城市。夏日的傍晚,可以当街睡眠,这是我最羡慕的。我曾经把床搬到自己的院子里,就为了体验一下武汉人那种感觉可惜我们这里气候凉爽,没有那种闷热的感觉。遗憾的是十几年过去了,还一直没有机会去武汉。

  池莉老师笔下的武汉、汉口,都是活生生的。记得故事中忙忙碌碌的小人物,生活的艰辛没有击垮他们了。为了生活不辞劳苦,忙于疲命。虽然大多都是婚姻失败,但一样活得精彩。如今看到池莉老师的再版新书《冷也好热也很活着就好》就毫不犹豫的来读,想看看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对武汉、对汉口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又会有哪些重新的认识。当年池莉笔下的那些小人物,与如今经历了生活风雨洗礼之后的我,会不会更有共鸣。池莉老师笔下的女人都是泼辣前卫的,敢爱敢恨,从不拖泥带水,却经常不能有个安稳归宿。她们挣扎、争取、放弃。但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还得过,爱情还得连番上演。小市民的日子就是这样的无奈,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

  仔细读来发现我除了记得书中提过的美食和武汉人傍晚当街吃饭睡觉的场景之外,对于一些故事情节早已忘记。如今读起来仿佛在读一本新书。那篇《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里面人物豪爽大概属于武汉骂吧,底层小市民的喜怒哀乐。一个爆了体温计,足足成为一条街的奇闻趣谈,可见人们有多么惬意,没有疲于奔命,而且满腔热情享受着这闷热的生活。咒骂着鬼天气,却如数家珍的数着武汉的美食,作为武汉人的自豪感跃然纸上。里面有一些戏谑笑骂,油嘴滑舌却不招人厌,女孩子也私下里武汉骂挂在嘴上。《你以为你是谁》有些心酸的故事。作为一家顶梁柱,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在那个年代,纵使再有钱,也无法提高自己的层次,不能让宜欣为他而停留。这个故事人物刻画的很到位,语言生动形象,可见作者下了很多功夫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三):立高楼,观长江,品人生

  在小说界,当代的作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池莉,不仅拥有生动的笔法,而且具有深刻体会。和一些网络作家相比,她的文字显得更加有地气、能放下架子与读者平心静气地交流,而且是内心深处互动,她愿意将自己知道的毫不保留和盘托出,让你不好意思地一直读下去、听进去,然后在你我共同的经历中寻求共鸣。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书名出现了三个好,恰到好处明了境由心转的高明之处,不同于一般的心由境转,前者更能做情感主人,你不可能芸芸众生的唯一奇葩,但是你的目标不能是泯然众人也,你要有自己的特点,而中国字“好”,从最初的构字法就是有女有子,也就是有阴有阳的平衡与跃迁,不搞对立只搞统一,因此冷与热、高与低、长与短只不过是事物的不同表现,而不是真实生活所引发交感神经混乱不安。 讲好故事的人,才是真正会生活的人。一方面你要讲好故事就要深入到生活中,在与人打交道中调动你的感觉,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可能是新鲜,也可能是陈腐,对于新鲜的你可以化作文字如清泉般崩发,对于陈腐的你可以用心去鞭挞去咒骂;另一方面讲故事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你需要与人交流,而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只会照本宣科地,或者麻木不仁,是无法让对方识别你的存在,你必须有特点,这个特点需要动态的语言去表达。 既然是收录,那么《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一定是作者的读意之作,当然在得意之前或之后,作者都要经受着心情的起伏,正如冷与热总是相对的,结伴而来的,而不仅仅是让作者被动感知。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固然能让你认知,但这种认知就如大气中的灰尘,无根可植,所以我们借着小说的外套,将原本简单的文字写成一段段乐章,在天地之际弹奏出动听的乐章,一定是妙不可言乐事之一。 写实,是最难的,但是池莉却能驾轻就熟,那是因为她已经将自己融入到汉口的每一寸土地中,像一颗向日葵土壤中汲取养分,感受阳光雨露,当然故事总有落幕的那一天,生活还要继续,池莉无意于让读者过于牵挂故事里的悲欢离合,只是告诉生活对于每个读者而说都是不同的颜色,殊样的味道,你能够坚定地认知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你永远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四):做人就应该“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刚刚看完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作家池莉写的中短篇小说集《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书中夹带了浓烈地道的汉口风味,让我对书中描绘的汉口的百姓生活颇为神往。池莉不愧是新写实作家,在她的文笔下,每个人物鲜活生动,每个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味道。书中人物的对话是地道的方言一看就是汉口人在说话,特别有意思。汉口不愧是全国著名的火炉,这里的热已经到了体温表都会爆表,汉口的冷你需要在书中仔细寻找,生活在市井之间的平凡人演绎出浸透了生活百味的故事,读者收获的不仅是肤浅的故事表象,看完还可以回味很久,意味深长

  作家王蒙曾评价池莉说:“池莉的写实风格在读者中大受欢迎,据说她的不少小说可以卖到几十万册,这是我辈难以望其项背的。”我很赞成这个观点,池莉写的作品耐读好看,贴近生活,特别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是难得的精品

  本书是2014年9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汉口故事作品集《汉口情景》的2018年7月新版,包含有池莉精选的五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以为你是谁》、《汉口永远的浪漫》、《生活秀》、《她的城》。故事的发生地点都是汉口,特别有地方特色,如果你想了解汉口的风土人情当地人的生活百态,一定不可错过这本书。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是把汉口的一天非常写实的记录下来同时还有人情味的故事,是写于1990年秋天且发表于1991年第1-2期合刊《小说林》的短篇小说,描绘了汉口的热,以及人们是怎么度夏消暑的,年轻人心态长辈看法把握得很到位,很有特色。

  《你以为你是谁》以家庭为主线写了小人物挣扎的故事,是写于1994年11月且发表于1995年第1期《中国作家》的中篇小说,随后被改编为由蒋雯丽、申军谊主演的电影《家事》。

  《生活秀》比较出名,它是写于2000年7月且发表于2000年第5期《十月》的中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由陶虹主演的同名电影,还被改编成了话剧电视连续剧京剧,引起广泛关注,带火了书中曾提到的吉庆街的人气

  《她的城》是个特别的故事,是写于2010年11月且发表于2011年第1期《中国作家》的中篇小说。2012年这篇小说获得“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颁奖词是:《她的城》以平民态度讲述了三个武汉女人在这座城市里的婚姻遭遇生命成长历程简约的故事设置中,凸显了作者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与穿透,而饱含于人物情节叙述里的温情,则体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丰富性与多元性的理解和认同。这篇小说后来出版成书,但皆为节本,2013年10月池莉还原全本,由之前一个类似女性励志的故事还原成一段格外小心翼翼、极为克制、特别隐秘、超敏感和柏拉图式的中国式女同性恋故事,颇为难得。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池莉的作品,相信会从这本书中收获更多乐趣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五):老汉口的人生百态

  不熟悉武汉或者说老汉口的人来说,多少有点很难理解池莉老师作品的韵味的,这不仅是池莉老师用惯了武汉特别是老汉口地区的方言,更是用了老汉口人所熟悉的语言风格来讲述她的故事。

  池莉是活跃于当代文坛的一位著名作家,也是湖北作家中的杰出代表。池莉早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特别是融于武汉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得她的作品饱含着武汉人的喜怒哀乐。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武汉的特色,她写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汉特色有关,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反响强烈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收录的是池莉老师精心挑选的五部故事背景发生在汉口的中短篇小说,分别是发表于1991年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1995年的《你以为你是谁》、1996年的《汉口永远的浪漫》、2000年的《生活秀》和最初发表于2011年并在2013年重新修订、还原原本的《她的城》。这五篇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老汉口地区家大业大或者是干部家庭的辉煌生活故事,而是发生于普通街坊中那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甚至可以说是街头巷尾最普通的街坊的故事,但正是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让老汉口的人生百态活灵活现展现出来,同时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了武汉特别是老汉口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讲述的是以某一天温度过高导致体温表爆炸为主线,引出主人公猫子从黄昏到黎明发生在现代市民生活中的说笑,店里调侃、见女友、做饭,与未来老丈人喝酒吃饭、看国际新闻、躺竹床上闲谈。作者用原生态的画面表现了老汉口地区街坊们的日常生活场景。这篇文章里,我最喜欢王老太对武汉街头美食的概括: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伏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等等。这些都是武汉人津津乐道的大众美食,是记忆里的美好滋味,也是外地人来武汉品尝美食的代表。

  《你以为你是谁》刻画了一位用武汉话说的“有板眼”(有水平,有能力的称呼)的陆武桥及其其家庭生活的状态,展现了武汉工人生活的发展变迁。陆武桥的父母及兄弟姐妹都是工人出身,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老旧企业的效益下滑,他们家的生活各有各的困难。好在陆武桥脑袋灵活,又很有眼光,吃上了最早发展个体经济的红利。陆武桥周旋在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纠纷之上以及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能力和手段解决了家人的矛盾。

  五篇故事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本书里面的《生活秀》,主要讲述了单身独居的漂亮女人来双扬是吉庆街上卖鸭颈的小老板,妩媚的外表下有着生活炼就的泼辣能干,家庭的困难,照顾他的弟弟 、侄子以及关心着自己的妹妹,还有自己的生意,成为了她的全部。她一方面要稳妥的处理好与哥哥嫂子的关系,还得照顾已经吸毒成瘾的漂亮弟弟,还有那个多少有点自以为是的妹妹,还有她经历了两年最后无果而终的爱情。来双扬是一个生活练就起来的“有板眼”的女人,独特的饮食文化,造就了来吉庆街来双扬独特的个性,对家人的责任,使她生活忙碌而充实。

  整体而言,池莉老师的作品是对武汉老汉口地区上世纪八九十年的生活反映,是一部活生生的汉口人的人生百态。如果不熟悉、不了解老汉口人的日生生活习惯,是很难体味到作者暗藏在文字背后的生活韵味的。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六):冷暖自知是对生活最深刻的领悟

  池莉老师的作品可能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小说性质的书了,那时候的我,没有选择书的权利,所有的书都来自父母读过的书,我可以从中挑选。池莉老师的作品就在这样的书柜里,被我发现。记得那本书是一本合集,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如果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本书,并命名为某某作品集,这个人一定特别牛。至今还记得池莉老师的笔法是温柔的,是感性,是细腻的。那些书中的生活实则离我很遥远,但是通过作者的文字,我又觉得好像离我很近,我就这样感受着一种完全不同于我现在生活的生活,一边感叹着,一边比较着,慢慢成长着。 本书的书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是非常具有观众缘的,这样一个名字,虽然没有了当时某某作品集的霸气,却有着池莉老师独特的感受。看着书名,不禁想到那个成语,冷暖自知。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走过的路。冷暖也是这样一个意思。这些经历过的事情,总在不经意间,变成你自己,连你自己都不知道。当然,最后的活着就好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人总有一个阶段开始变了,开始惜命,开始在意生活质量,开始关心蔬菜水果。不得不说,这样一种生活不一定就是一种不好的生活,而要看你本人怎么想,如果你有着一派传统思想,你可能的想法和你父母差不多,原生家庭的力量太大了;如果你有着新颖的思想,那么你可能有着自己关于世界的想法,可能不同于大多数人。 其实,每位作者的背后都有着关于一个城市的记忆,可能是故乡,可能是异乡。我们出生在哪个城市无法选择,但是后天的选择权一直都在你的手上。郭敬明的城市记忆是上海,沈从文的城市记忆是湖南的小镇,巴金先生的城市记忆是北京等等。我们后来生活的城市可能对我们的影响更加大,我们前十八年在故乡读书,但是可能后四十年五十年在另一个城市过生活,在垂暮之年,真的不好说哪个城市对你的影响更加深一点。作者的城市记忆是武汉,一个离我很近的城市。 尤记得,长江大桥上的我们走了一遍又一遍的路,在高出看着买不起票的黄鹤楼,看着龟山公园。作者的文章大多数是在汉口,一个武汉的老城区,记得那个轮渡,满载着行人与车辆,依然不急的慢慢行驶着。 书中关于这些人物的故事一定会落幕,但在生活中,你一直是自己的主角,你的生活永远不会落幕。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七):汉口的沧桑往事~

  “武汉每天不一样”。这是武汉的城市口号,作为一个在武汉呆了几年又离开的游子,也见证了武汉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池莉老师的新书。《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面世,于是第一时间买来细读,读完,对武汉生活的怀念之情,油然于心头,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武汉生活的身影。

  池莉,湖北仙桃人,曾经当过知青,医护人员以及编辑的,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她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她的作品也多反映武汉地区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这本小说集里,我看到了武汉的吃,如豆皮,热干面,周黑鸭,汤包,油条等。武汉的天气,我们知道武汉是全国知名的“火炉”,作者在书中就形象地写到:“武汉的春天,令人厌烦,突然的暴冷暴热。”可以说,写的非常真实了。因为是靠江,所以呢,湿气也重,有一种又热又湿的空气环境。

  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物色》里说:“岁有其物,物有其穷,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我在这本书里,也读到了池莉老师笔下物和情之间的相通,并且表现的淋漓尽致,请看《汉口永远的浪漫》中,“法国的梧桐的刺毛毛,柳絮和各种花粉,面目肮脏,性欲张狂,弥漫在漫天的灰尘里,玷污和骚扰者城市居民流感病毒,更是趁机肆虐,横扫千军。”

  在《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作者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武汉酷热的一天,猫子等人的生活状态,非常逼真,写实,有细节但不琐屑,通俗而又雅致,有哲理但不艰涩,充满了平民情怀。这种安于贫命的豁达也正是作者的作品里所倡导的。

  在《汉口永远的浪漫》中,作者描写了典型的城市生活,其中有着对人群意向的探讨。写作手法上也大量的使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例如:“那楼崭新的像个亿万富翁,刚出生的儿子,但是今天上午他将被定向控制爆破”。《生活秀》中对来双扬这个女性人物的塑造,其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广受大众好评。

  在《你以为你是谁》中,单从标题来看,就十分体现了武汉人的个性特色,这是一种调侃的笔法,作者是在问自己还是在问所有人呢?充满了反思和自我认知的色彩。从里到外都完成了对人物的塑造。

  记得池莉老师在《再说写作的意义》中,谈到自己为什么写作,她说自己只是写出一些社会现象,让读者别忘了在经济浪潮中认识自己和正视自己,平民生活最能够反映社会现象,在经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被利益所熏染,人与人之间是简单,但是却复杂的关系。

  五个老汉口的沧桑往事~时光流逝,一代又一代武汉人,生活在老汉口~不变的是武汉人“敢为人先”的精神~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读后感(八):身边的故事

  说起来,有好多年没有读过池莉的小说。说读过,大概也只是记得一点池莉小说中的香艳情节吧,就像池莉在《你以为你是谁》中描写的陆武桥与宜欣,记得多年看到陆武桥与宜欣终于躺到一张床上的时候,还不免面红耳赤一番,多次合起又多次打开。因此,池莉给自己的最初印象便是这种香艳与刺激。 与年少时读书的肤浅不同,现在再来读池莉,又是另外的一番光景了。池莉成名极早,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便享誉海内外了,记得那个时候,池莉的小说简直是盗版小书摊上的标配了。那个时候,我们不读郭小四不读韩寒,读的只有池莉。可以说池莉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懵懂少年们对爱情的最初的幻想,什么是真实的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种感觉在后来越来越浮夸的所谓青春爱情小说中是找不到的。池莉的小说,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 在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里面,池莉充分运用了武汉地区所特有的那种方言俚语,将一个个的人物刻画的极为生动有趣。更用白描的手法将上个世界90年代武汉人民的那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出来。比如说池莉要表现武汉的热,她写一到晚上,房子便空了,竹床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站在大街上一望无际,这是写实。写猫子拿了一只温度计去室外,立马爆掉了,这是写实中带着一些夸张。但是从这种描写中,我们似乎都感受到了来自于武汉骨子里的那种燥热,似乎自己的身上也感到有一些黏黏糊糊了。池莉写爱情,是从来不屑于用那些华丽的辞藻的,她只会用自己最朴实的语言展现人们在爱情与生活里的那种最真实的状态。比如猫子和燕华。其实,在这个小说里面,猫子与燕华的那种相处方式或许才是值得我们羡慕的。会有吵嘴拌架,也会在不经意间给对方一些爱的慰藉。虽然没有什么甜言蜜语,但是我们就是可以感受到池莉笔下的那种狂撒狗粮的感觉。。。 本书选取的池莉小说中的故事背景多发生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此,我们很容易从人物对话与行为方式上看到独属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风貌。就像《你以为你是谁》中陆家人的表现一样。陆武桥的父母都是原国企老职工,他们的父辈经历过战争与动乱,他们自身也经历了与共和国同样的风风雨雨,因此他们对于新社会新生活倾注了更深厚的感情,比如他们那场关于官员腐败的谈话。而作为陆家的第二代,则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与冲击。陆武桥的黑白通吃,风生水起,陆建设的无所事事招摇撞骗,宜欣作为新时代女性的大胆选择等等,都带来那个时代的鲜明色彩。因此,池莉的小说对于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与动态也有着极为有趣的生动体验吧! 池莉的小说总是会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她的故事就像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或是发生过的,因此,我们对于池莉有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故事结束了,生活却从不落幕,我们依然行进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依然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