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3 04: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的读后感10篇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是一本由Haruki Murakami Seiji Ozawa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6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一):音乐之外的人生意念性格

  村上春树和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一本主聊音乐的书,书里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了解古典音乐之外,还能读到更多。这本书本身就像一首好听的音乐,有余味,也让人念想

  小泽似乎有些“调皮”的说,我们的对话不是给唱片迷看的,而是能聊出些唱片迷不感兴趣,唯有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才喜欢的内容。村上也附和到,好的,那我尽量将对话整理成唱片迷读来索然无味的文章。:)

  小泽所说的唱片迷是“那些指手头有钱拥有高级音响,收集很多黑胶唱片的人”。他说这种人通常为事业忙碌,待在家里的时间极少,不过偶尔听听音乐。

  我可不是唱片迷,对古典音乐也知之甚少,却依然觉得这本书很意思

  先说小泽征尔吧,他是世界级的指挥大师老师有卡拉扬、伯恩斯坦等,自身的经历也很丰富,担任过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是波士顿交响乐团终身指挥,也指挥过柏林爱乐、巴黎交响乐团、日本交响乐团等。

  自然而然,村上与小泽的对话会涉及指挥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小泽的几位名师他们之间不同的指挥风格排练时不同的状态,各个国家交响乐团不同的气质,同一作品,指挥家与钢琴演奏家之间的碰撞,钢琴演奏家他们自身的特点,对所爱的作曲家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等人的解读……涉及音乐方面的内容非常广泛。

  例如小泽说,“管弦乐的乐风因指挥家而异,这种倾向明显的属于美国的管弦乐团了,像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即使换个指挥家,也不会失去半点原有的风格。”

  关于指挥,小泽说,“高手专业的指挥家会向乐团下指标。必须明确指示现在该突出这件乐器,接下来该突出那件乐器。告诉乐团该在什么时候将哪件乐器当作焦点。卡拉扬在这方面是个天才,排练时把一切交待得清清楚楚。”

  指挥应该如何研读乐谱,小泽说他的老师卡拉扬常说,创造长乐句是指挥家的职责。以更长的单位研读乐谱。卡拉扬认为作曲家在创作时,总是以这种长度构思的。

  书里有“五十年前,爱上马勒”这样一个小章节,村上说他曾长期听不懂马勒,但到了人生的某个时期,却开始深受吸引。而小泽是原来一次也没听过马勒的音乐,却在读了乐谱后深受感动。小泽说“最让我吃惊的,是发现有人竟然将管弦乐配置得如此巧妙。马勒配置乐团的技巧堪称极致,因此对乐团而言,世上没有比马勒的作品更具挑战性乐曲了。”

  小泽和村上的音乐对话主要围绕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马勒、歌剧这些展开的,有整体细节,内容很精彩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认识小泽的音乐和人生是从下面几件事开始的。

  一次在国家大剧院听完中国某交响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很受震撼,回来在网上又找了几个版本听,其中有卡拉扬和小泽征尔版本。卡拉扬全程指挥都是闭着眼睛的,小泽征尔则一直神采奕奕精神十足。

  听李云迪的《乐动柏林》专辑,李云迪演奏普罗科菲耶夫和拉威尔钢琴协奏曲,乐团是柏林爱乐,指挥正是小泽征尔。在李云迪自传纪录片《新浪漫主义》里,也有他们合作时排练和正式演出画面,在通往柏林爱乐大厅的车上,小泽还对李云迪说,他从日本来欧洲学习音乐,当时的自己就是一张白纸

  最后是前不久在新井一二三的旅游书《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看到一段小泽离开日本去欧洲学习音乐的经历。新井说战后将近二十年,日本政府禁止国民去海外旅行,所以那个年代有出国经验的日本人属于极少数的精英分子或极少数的幸运儿。她说小泽属于后者,二十三岁时,从神户坐货船出发,经过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希腊等地,花二十三天到达法国马赛。然后,骑着富士重工公司为了宣传免费借给他的小型摩托车名副其实地闯世界。到欧洲各地报名指挥比赛连续得奖,两年半后当上纽约交响乐团副指挥,参加赴日演出衣锦还乡。还说小泽1962年发表的《我的世界音乐练武》至今在日本拥有无数读者。

  与村上的这本聊音乐的书中,自然也会提到小泽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是小泽说,在纽约爱乐当副指挥的时候,那时刚入行不久,薪水很低,只能住半地下室,每天早上醒来打开窗户,就能看到行人的一双双脚。后来加薪搬到楼上,公寓夏天没有冷气,热得睡不着只能去附近廉价的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电影院睡到天亮。但是每放完一部,就得清场离开座位去大厅,所以每两个小时起身一次,在大厅闲晃打发时间。

  即便生活拮据,小泽说也没时间打工,虽然一共有三位副指挥,有些曲子由其他两位负责,但是小泽会把所有曲子都研读、练习以防万一碰上突发情况,随时准备“救场”。

  村上在序言写到,通过与小泽的数次对谈后,觉得他们之间有某些共同点,“我们在人生态度上的倾向比较一致”。

  村上提到三点:我们俩似乎都能从工作中获得一种纯粹喜悦。我们俩至今依然拥有年少时期的求知欲。就是顽固(有耐心,有毅力,而且顽固。一旦下定决心,不论大家怎么说,都得做到符合自己的要求才甘心。)

  村上在对谈中也提到了自己的写作习惯。“清晨四点起床,独自埋首写作。冬日,四下依然一片漆黑,丝毫不见拂晓将至的迹象,甚至听不到一声鸟鸣。从这么一大清早起,就端坐在书桌前专注地写上五六个小时,啜饮着热咖啡漫不经心地敲打键盘。这种日子我已经经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

  村上还谈写作与音乐。他说文章就像音乐,可以通过各种组合营造出节奏感。“写作时,我会脑海里自动将文章转化为音乐,用这声音构架出节奏。以爵士乐的方式即兴演奏一个主题乐段,便自然地产生下一个主题乐段。”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除了音乐本身,还有音乐与人生、音乐与写作,其中有些内容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认识。比如以前觉得音乐家啊就是一辈子与音乐为伴,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其实乐团也是一个小社会,有各种人事、合作、交际等,也还有争世界多少多少大名团的压力呢。

  村上也说,他和小泽之间的差异:“小泽先生身为交响乐团指挥,平时要与许多人接触及合作,即使再才华横溢人际关系对他十分重要。他需要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也需要长袖善舞的社交业务能力。”而他则笑称自己“虽说有伙伴最好,但没有也可以,只要自己窝在家里写文章就成。”

  之前因为一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对村上的喜欢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了一些,读完这本书,对他的喜欢又多了很多,之前他写的小说,是他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而这次看他在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谈话这种方式写成的书,能感受到他在一种相对的时间和空间里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舒服,有魅力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二):小泽征尔和村上春树

  最近看完了村上的《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村上作为一个几乎不会演奏乐器(文中提到,后来学过一点钢琴)的人,音乐感受力以知识储备使人叹服(书的最后小泽征尔也对这一点表达高度认可),小泽征尔作为专业的,而且是世界顶尖的音乐人对音乐做出的评价,又是另外一番极为广阔天地。买来收藏,边看边听,不时发出“哦,还真是耶,以前都没听出来” 这样的感慨合适不过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对指挥这个角色不是特别理解。例如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明没有具体地演奏什么乐器,却能获得如此高的声誉地位,看了这本书便知道了,指挥家需要对音乐有非常透彻的理解,组织乐队演奏,作用大概相当于导演。具体可以看知乎问题

  交响乐的指挥究竟有多重要?

  村上将自己与小泽征尔的共同点在序言中归纳为三点:

  1.埋首于工作让他们感受到至高无上幸福满足

  2.时时期望自己做得更好,钻研得更深入

  3.有毅力,有恒心,而且顽固。一旦下了决心,便能做到有始有终,绝不动摇

  关于这三点,在书中都能得到印证。小泽征尔孤身一人去到西方世界,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音乐界顶尖指挥家中唯一的东方人,除了过人的天赋小时候扎实的音乐教育实践(师从斋藤老师,并在出国前就有着七年的指挥经验),小泽征尔身上,还有着东方人经常被人提到的过人的毅力,当伯恩斯坦的另外两名副指挥无法忍受过低的薪酬跑去兼职时,他却选择了把另外两名副指挥的乐谱也一并研究,最后获得了比另外两名副指挥更高的成就,也在情理之中了。

  另外,我还从别处看来一个故事,也能很好地说明小泽征尔身上的,从他赴洋求学到功成名就都不曾改变过的,对音乐不懈的追求和过人的恒心。1994年,小泽征尔回到出生地沈阳(小泽的父亲是位在东北开诊所的牙科医生),他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乐团团长来回忆说:“第一天,在排练完第四乐章快板后,小泽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紧皱眉头低沉地自语道:怎么会这样?这样的乐团怎么去演出?忽然,他将指挥棒重重地敲了一下乐谱架后说:从明天起,我们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我当即懵了。这等于在说,每个人需要从基本功训练起。这绝不是大师级指挥家做的事。这时,等候演练厅的地方官员要与他商量安排接见和宴请事宜,小泽一一谢绝。他说,我这次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送给沈阳市人民一台满意的交响乐。我不想见任何与音乐会无关的人。 “此后,每天训练6个钟头。到了第三天下午,小泽实在疲劳了。他先是蹲在地板上指挥,后来,干脆就跪在地板上指挥,脸上的汗水挥洒在乐谱和地板上,他一次次地纠正第一小提琴手,可还是难以过关。望着大师被汗水浸透了的头发,一脸的疲惫,第一小提琴手心难受极了,先是流泪、抽泣,后是失声哭了起来。‘大师,对不起,您另选他人吧,我不行。’在场的人都以为大师会发火。不料他却十分平静和悦地说:你行,只差一点点。请再来一次。当她拉完一遍,大师捋起头发:谢谢,请再来一次好吗?就这样,当第一小提琴手过关时,她已经泣不成声。大师大口喘息着接过毛巾笑着说:你们都行,谁也没有理由泄气……” 除了天分,小泽拥有更多的是勤奋。日本作曲家武满彻曾经在小泽寓所住过一段时间。目睹了大师的勤奋,他说:“每天清晨四点钟,小泽屋里就亮起了灯,他开始读总谱。真没想到,他是如此用功。”原来,小泽从青年时代养成晨读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今天。 “我是世界上起床最早的人之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常常已经读了至少两个小时的总谱或书。”小泽说。

  而这些品质在村上春树身上也尤为明显。我看过村上春树几乎所有的散文(除了后来的一些不是林少华翻译的我看着别扭所以没看的除外),不禁感慨岁月变迁,村上春树也从开始的强调自我,喜欢谈论麒麟啤酒电气列车和御田杂烩的小资作家,变成了会从宝马和丰田皇冠对比生出对阶级意识的不宽容挑剔责备(《终将悲哀外国语》)的,胸怀社会的作家,作品也从《且听风吟》 这样的碎片式,如晴天里吹拂的清风一般的小说变成了《奇鸟行状录》这样控诉战争,控诉丑恶人性带来的灾难的更为有深度的作品。 到现在更是能和小泽征尔这样的世界一流指挥家对谈成书,并被邀请到瑞士观摩。曾经穷得连电冰箱都买不起,每天只买刚好够吃一天的食物,在散文里大谈用养车的钱拿来坐电气列车,宁愿辛苦开车还不如在列车上静静看书的村上春树,也乖乖买起了意大利车,据说隔一段时间还会山本耀司的店里“扫货” 。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

  很多人感慨村上春树真是幸运,小时候没有认真学习,却考上了早稻田大学。突发奇想写小说,剑走偏锋却得人欣赏,第一篇小说便获奖。走上专业作家道路后,想改变路线写一写现实主义结果写出了百万畅销书

  幸运的成分当然是有的,梵高这样的例子便时常让人叹惋。但很显然他多年对文学的坚持更为关键。他的散文中提到,初中的时候他便开始看马克思,即使是最穷的时候,穷到没有电冰箱,没有洗衣机,也没有电话,也要每天买菜后到“国分寺分店” 卖书或者买减价旧书(《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他还在《村上朝日堂 漩涡猫的找法》中提到他日常听唱片的习惯:

  “早上边写作边半听不听地听两张古典音乐CD。清晨用较小音量听巴洛克音乐,快到中午时大多听时代比巴洛克稍晚些的音乐,下午兴之所至地听爵士乐和摇滚。”

  孜孜不倦阅读锲而不舍的钻研,才是写出好作品的根本,也是为什么他可以和小泽征尔谈论音乐的原因。

  以写作为业,却一直不擅于教别人写作的村上春树也在书中给出了他写作的方法论:

  “ 文章就像音乐,也可以通过字词的组合、语句的组合、段落的组合、软硬与轻重的组合、均衡与不均衡的组合、标点符号的组合及语调的组合营造出节奏感。 ”

  “写作时,我会在脑海里自动将文章转化为声音,用这声音架构出节奏。用爵士乐的方式即兴演奏一个主题乐段,便能自然地产生下一个主题乐段。”

  即文章的韵律,尝试了一下,的确如此。写得不好,便犹如一潭死水,一块朽木。例如我最近在看的《梵高手稿》:

  “可笑的是,在这里,一小杯科利亚克白兰就足以使我微醺,不过我并不需要刺激物来加速我的血液循环,所以这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负担。”

  而说起韵律感,第一时间想起了多年前看的莫言的《檀香刑》,简直是把小说写成了一首山东民歌:

  “爹,你呢,你在那死囚牢里是个什么样子?你哼哼吗?你汪汪吗?你还是在唱猫腔呢?俺听那些小牢子们说过,死因牢里的跳蚤伸手就能抓一把;死囚牢里的臭虫,一个个胖成了豌豆粒。爹啊爹,本来你已经过上了四平八稳的好日子,想不到半空里掉下块大石头,一下子把你砸到了死牢里,俺的爹...”

  之前看苏更生写的,关于京都的文章,她提到,日本存在无形而又全方位的拘束,在日本与众不同需要付出的代价,比别的地方更高(我想在发达国家之间相比更为合适)。而村上春树,从一开始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由职业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愿被体制收编”。不仅是对体制,在《村上朝日堂 嗨嗬!》中,他对家庭也有这样的一番评论:

  “ 家庭这东西归根结底是一项临时安排,它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恒定的。说明白些,是属于过路性质的,不断变化推移的东西。家庭可以通过认识这种暂定性的脆弱和危险而把每个成员的自我富有弹性地容纳进去。如若不然,家庭只能沦为毫无意义的僵化的幻想。”

  而村上本人也没有要孩子,他认为就他和夫人阳子两人,不能算是一个家庭(虽然觉得有点狡辩的意味)。

  在生活中,在作品里,在演讲中(在耶路撒冷的演讲稿《我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他无时无刻地,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自由的追求。 远离制度、等级、效率、欺凌, 自由地进入,自由地离开。 每个人都能自己决定要在这个世界当中占据什么位置。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无论是跪在地上指挥小提琴手的小泽征尔,还是“ 早上起来,从厨房拿一个苹果走去书房,轻轻按一下带有苹果标记的“Apple”键,在黎明的天光中等待显示屏做好准备。这时间里啃着红红酸酸的苹果。心想好了今天也要加油写小说! ”(《村上广播》)的村上春树,我们都看到了他们共同的,成为一个领域优秀的人物,以及收获饱满的人生所需要的品质——从所做的事情上收获满足,以及接近顽固的毅力与恒心。村上春树总说没有读者从他的文章中收获道理,我想这就是我的收获了。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三):“有意义”的征尔与“无意义”的春树

  初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某一期的三联爱乐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大致看过一遍,大抵论述了这本书无非是一种轻松的关于音乐的讨论,无伤大雅,大家都应抱着村上这种“不知者无畏”(原文立场)积极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个人曾经很喜欢村上春树,前几日在学校图书馆偶然遇到了这本书,索性借了出来。

  这本书的90%,是在成都的一列火车上看完的。老实讲,因为先看了关于这本书的评论,自然就先入为主的代入了阅读体验,而且这体验似乎不怎么愉快,感觉村上的谈话似乎总是在代入一种奇特的语境,一种属于他的可以主导的体系之内,通俗一点,村上是在勉为其难的装逼,而小泽则是有些吃力的配合。村上其乐无穷,小泽却有些吃力了。

  但另一个问题就浮现了出来,这种阅读体验无疑是愉快的,这与村上春树的文字功底也许有着深厚的关系,或者说一种类似魔法一样的东西。我在火车上阅读的时候许多音乐根本无法现场找来听,而自己的音乐方面的水平实在是连一般人也比不上(属于那种看到小泽和村上提到的音乐家,啧啧称道的说自己有印象,然后细细想想自己有没有他们的CD那种人),但是两人的对谈中的某种内在的张力,对于意义的某种探索,却深深地赋予了文本更深重的意义。

  小泽征尔毫无疑问是当代难得的天才级别的人物(想来看看,我似乎有他在BSO的时候录的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貌似还有武满彻的一张),他的人生轨迹,无疑是有着预设的意义的文本,从小就立志成为指挥,接着在日本名师手下指导,然后出了国,一路收到贵人指点,无论是伯恩斯坦还是卡拉扬,都是一等一的人物,然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知名乐团的指挥、总监,然后成为了一个我在小学阅读题里面都会遇到的人物。毫无疑问,小泽的人生,是类似于日神精神的内在结构,或者说是变味前的美国梦,毫无一丝迟疑,内在逻辑鲜明,这也是大师值得敬佩的地方。

  而我高中时期开始接触的村上,他的人生却是另外的轨迹,就我所知(可能记忆并不准确),他在大学前属于中国老师习惯称之为有点小聪明的学生,不怎么努力,成绩亦还算优秀,进了好大学,然后依旧保持着那种我行我素的作风,然后半路结婚开了酒吧,然后某天突然开始写小说(似乎是养乐多燕子的比赛之后),然后也算是成为了不错的作家。这种轨迹,简直就是村上的小说风格,超脱于现实之上的某种意志,也许是命运也许只是偶然,与小泽征尔相比,则的确不是一种适合拿来给小学生做阅读的人生。

  这种凸显的矛盾,在文章的自始至终都存在着,村上对音乐有着也许算不得专业的偏爱(当然比我还是强得多),但小泽强烈建议他学习乐谱的时候他则是敷衍其词。小泽却是那种可以全年无休的工作,指挥的时候手指碰到台子竟会用力到骨折程度的狂人,这或许在我看来他们的本质区别。

  当然,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的人生与路线,每个人也许都有不同,每个人都会在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而最大的挑战无疑是对于终极意义的一种迷失感与找寻,每个人都会在某段时间或者说自始至终患有对意义的饥渴,而对于这种无所解决的悖论,小泽选择迎难而上,殊死搏斗;村上选择溜之大吉,优哉游哉,却无疑都是大师风范。

  有趣的是,小泽在村上家中吃到了一种他感觉很不错的水果,小泽问村上是不是芒果,村上告诉他是木瓜。

  2015.10.3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四):当你对周末感到厌倦,就听听古典音乐

  喜欢村上,所以好奇他和音乐大师会聊些什么

  读书时,

  让书中音乐专辑也同时连上我的蓝牙音响

  去听听人类语言的尽头,是怎样一番风景节奏

  奏响吧,奏响,

  于是每个音符都成为我和世界之间的窗帘

  音乐,文学和惺惺相惜的欣赏,

  也许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值一提

  可它是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们在低空自由飞翔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五):荒谬世界的福音乐章

  有幸最近拥有一段自由的时间,于是我每天几近奢侈地在书籍、音乐和电影里生活,除此之外,我还把耶鲁大学Craig Wright教授的公开课《聆听音乐》也一并观看,一部非常好的古典乐启蒙课,推荐大家有时间可以学习。虽然我学过乐理知识,但其音乐中蕴含的种种却是到现在才开始入门,以至于去到琴行看到大概5,6岁就被家长逼着学琴的小孩子,心里不禁充满唏嘘,可能他们完全不明白这首曲子的美妙之处,唯一被告知的就是你需要弹会它,你需要哪些技巧……可是一旦明白会发现,音乐即是与生命紧紧相连的桥梁。而我也正是此时,遇到这本《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日常的对话篇章读来一点也不会费力,正好填补了我的午后时光,于是一边聆听古典乐,一边参与文学家和指挥家的音乐闲谈。

  虽然书本以日常闲聊的方式记录,但它却有趣极了,这种有趣的对话大概也只能出于对自己那个领域几近偏执的人。书中好几个片段,小泽先生讲述了他如何读谱,每天早上会花4小时来读乐谱,以求熟记并理解作曲家的每一个音符。以前看演奏会,我总以为指挥家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毕竟只需要跟着节拍挥棒就好了嘛,直到学习了《聆听音乐》和看了小泽先生的讲述后,才发现指挥家的工作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除了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天分。在一场就算小型20-30人的交响乐中,要精准地听到每一种乐器、每一个人的演奏,如果说像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大师们留给我们美妙的曲谱,那演奏家们则扮演了如何将这些白纸上的小蝌蚪转化为我们所听的旋律,而指挥家则是将这些旋律、情绪、故事用他的方式讲述出来,成为进入我们内心的震撼。所以,每一场音乐会,同样的旋律在不同指挥家面前都是不一样的,这正是音乐的有趣之处。

  同样,这个对写作几近偏执的村上先生,他在创作长篇小说的时候,凌晨4点起床,然后是接近5个小时的写作。村上先生的书我几乎一本不落地看过,他绝对不是那种「需要感知痛苦」才能写作的作家,他是一个生活作息极其健康、能流利地翻译英文、也钟爱古典乐和爵士乐,他的写作来自于提笔下的那份热爱,就像他自己说的,能从工作中获得一种纯粹的喜悦。

“在小泽先生专注地研读乐谱的同时,我也专注地笔耕不辍。两种工作截然不同,但所需的专注或许十分相近。我常想,若是少了这份专注,我的人生便无从成立,不再是我自己的人生。想必对小泽先生而言也是这样。”

  或许现在这个时代,正是身处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我们,古典乐也好、阅读也好,都莫名其妙变成「不接地氣」,文艺被扣上「裝逼」的大帽,只有热点的话题才是孜孜不倦地追求。文学、音乐、艺术也许百无一用,但我仍偏执地认为,它是绝望中的救赎,是荒谬世界的福音乐章。

  书中有个章节写小泽先生在罗勒小镇一年一期的弦乐器演奏讲座,大多20出头的年轻音乐家,接受来自世界顶级弦乐器演奏为期十天的指导,然后进行演出。乐手白天在文化中心培训,一到晚上便沿着湖畔徒步去城堡的大厅排练合奏。“乐团的排练也让罗勒镇的居民公开参观,每晚都有许多观众前来,坐在为他们准备的折叠椅上观赏。窗外,无数燕子在落日余晖中穿梭。演奏纤细的弱音时,会被响亮的鸟鸣盖过。约一小时的排练结束后,满心愉悦的观众纷纷报以温馨的掌声,可见居民与音乐学院的关系有多亲密,音乐俨然已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读到这里,我满是羡慕,甚至嫉妒,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成长、这样的生活,没有施工地的电钻声,没有地铁站上下班的拥挤、没有侃侃而谈的无知与庸俗,只有音乐与之融为一体。

  感谢世界上存在过的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巴赫、马赫、德彪西、施特劳斯、瓦格纳、德沃夏克、格里格......感谢这历史中仍存在卡拉扬、兰尼、斋藤、尤金·奥曼蒂、雷昂纳德·伯恩斯坦、小泽征尔......感谢你们美化这世界的丑陋一面,感谢你们曾经并正在救赎这迷失又绝望的灵魂。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六):温暖的抱怨——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刊载于7月9日《音乐周报》

  小泽征尔和村上春树的对话——单单这个标题就足够吸引文艺青年眼球的,何况里面从伯恩斯坦,说到马勒;从歌剧,说到爵士乐,洋洋洒洒,虽有东一棒子西一棒的感觉,却能生动地衬托出两人真诚、坦率、随性的谈话氛围,因此应得上书名中的“午后音乐时光“。因此对我而言,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并不是他们所谈论的音乐内容本身,而是两个人时而谐谑,时而自嘲的微妙”语气”,这样的有趣感觉可并不是任何一本音乐类书籍都能有的。

  说到语气,顶顶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读读小泽的抱怨了。于是,多事的我就特地归纳了一下几个“小泽式抱怨”,在炎热的夏天若能博得大家的舒心一笑,看来也很不错。

  单单从村上所问出的的那些内容看,小泽真是一个挺倒霉的人。比如,斯特拉文斯基在演出前临时改写《春之祭》小节线这种事,对任何指挥家而言真是”晴天霹雳“,而唱片公司的出版策略更令他一头雾水:”一会儿录制泰勒曼,一会儿又是巴托克,再一会儿又来了奥涅格的《火刑堆上的贞德》,村上帮腔:”连我这个局外人都觉得一片混乱“。最烦恼的是需要读谱时,会怎么也读不进脑子里,甚至几次发生晚上要演奏的音乐与当天早上研读乐谱对不上的情况。没想到指挥的工作这么累!书前的读者都会为他唏嘘。

  小泽是一个愿意表露真实想法的性情中人,因而遇事抱怨并不代表由着性子无故乱来。他不止一次表示对黑胶唱片或CD这类商品的嫌恶,在他看来,音乐应该是一种更纯粹,更内省的东西,读谱才靠谱;当有人批评演歌是日本特有的文化,懂古典音乐玩不转时,但小泽会暗自辩驳:“它是从西洋音乐发展而来的,一切都能用五线谱解释。哪怕唱《卡门》的歌唱家,同样能依照乐谱把演歌唱好!“;他最勃然大怒的一次,是排练南美作品时,怒斥著名的柏林爱乐乐手们:”有什么好笑的?亏你们还是享誉天下的柏林爱乐,后天就得正式登台,现在演奏成这副德行,像什么样子?“骂完依然荒腔走板,气得他谱子一扔大喊休息。

  可要命的是,他还会遇到宁死不从的乐手。说到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中的圆号独奏——“嗯,我想起来了,这位圆号演奏者名叫查克 .卡瓦洛斯基,记得他的职业实在大学教授物理学,是个非常奇怪的人,你瞧,声音在那里断了,其实这是不理想的,但这个人的个性非常顽固,坚持以自己的方式草草带过 ......”最后的录音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种种“倒霉”、抱怨、斥责之余,小泽保持了一份可贵的温暖心肠。 大伙每年相聚一回时,他最担心的,竟然是别人看到自己稍有闪失,他们也许心想:”哦,今年小泽怎么有气无力的?功力好像大不如前的,是不是这阵子不用功啊。 “演出时,他不仅要为老赛尔金指头打结情况的捏把冷汗,当谈到小赛尔金(Peter Serkin)时,也会惋惜地说,他就是那种个性——总想尝试与父亲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将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改编为钢琴协奏曲,效果十分牵强),“真是让人觉得可怜啊。”

  其实,抱怨归抱怨,小泽是幸运的、懂得感恩的。他刚到西方时,社会普遍认为东方人不可能理解西洋音乐,从维也纳、萨尔茨堡,到柏林,上世纪中叶之前都看不起东方乐手,何况一个新来的日本指挥呢?但小泽唯一记住的,是同事们的善意支持,当然他也以日本人本性里所更擅长的的协调性与聪敏好学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最艰苦阶段的一次演出, “ 我被他们吓了一跳:每指挥完最后一首曲子,指挥家不是先回到后台,在返回舞台上吗?这时我听到每位团员都使劲用自己的乐器发出噪音。小号、弦乐器、长号、定音鼓,都用最大音量演奏,人事经理跑来和我说:‘这叫shower,好好记住。‘ ”原来, 看到报纸将小泽批评得体无完肤,团员们借此抗议,并表达对指挥的全力支持。在他看来,有了这种”最强有力的心理支持“,自己才有了抵抗了外界压力的免疫力,在残酷的竞争和风评中幸存了下来,村上总结了一句:这是东方音乐家当年必须接受的洗礼。

  笔者有时会读其他的一些日式谈话录什么的,发觉日本的艺术家们或多或少有一个优良的共性——心底若有抱怨,不会闷在肚子里,而是以较温和的揶揄形式表现出来。既让大家充分理解自己的难处,又可享受到幽默的乐趣。我想,倘若这一特色更多地被国内市面上追求“高大上”的名人访谈所采纳,柔性社会这一命题的贯彻和推广多少会有助益吧。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七):小泽征尔先生说音乐本身就是时间的艺术

  奶奶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病发前的一段时间,开始变得特别喜欢回忆和讲话,而且不厌其烦的讲给去看望她的晚辈听。讲她父亲的事业,讲她年轻时候还颇为自信的容颜、手工活和军官们的追求。讲她嫁给爷爷的生活和这个城市的变迁。在她的双脚还能自如行动的时候,她总是一边做饭一边望向窗外的街道,说,看,这条路就快修好了,每天都能看到进展,真是个很了不起的工程。

  这些小事是在翻完村上春树的《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的最后一页后最先出现在脑海中的画面。书的最后一小节是小泽征尔的后记。他说,“辛亏有春树先生,使他重温了许多回忆。从前天天为音乐忙碌,从来没有时间好好回忆,此时让人怀念不已的回忆接踵而至。事后对亏了春树先生,又在回忆里面整整沉浸了三四天。那些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了。”看到这里,心头突然一阵感动,随后就想起了病发前的奶奶。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的,是我们这辈人只能从书中电影中抽象感受的命运,他们辛苦了将近一辈子之后终于有闲暇时间回首过去的风云变幻,卻又每每不能不对现实俯首听命。所以自觉能看到村上先生和小泽先生的这本谈话录以及从中蕴藏的个中或愉快或伤感的回忆都是很幸运的际遇。

  小泽在谈话中好多次谈及本来约好但最后没有成型的演出或者合作,随后这些师友又纷纷故去,便再也没有机会重来的往事。这都让我倍加珍惜在生命中遇到的,特别是走进心灵深处的人或事,不管那些人现在还在不在身边,还有没有和你交谈,还是不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你;不管那事情是开心抑或不快,不管是不是已经过去,我都十分珍惜。希望大家都能对还留在身边的人少一些成见和愤怒。如果有想法,也请赶紧行动吧。

  最初想要对这本书写点什么的想法,是昨日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各种想法突然像昨日突如其来的大雨一般倾斜下来,一时真想像村上先生一样拿着录音笔说出这些想法,好像大雨突然来临,来不及打伞那般手忙脚乱。但现在真的让我坐在电脑前要打出这些想法,他们却又像害羞的孩子不自信的躲到了妈妈背后不肯透露一点刚刚自言自语的话语。而我也只能像村上先生说的那样以爵士乐即兴演奏的方式随他自由发展了。这种无力感在我开始尝试翻译布伦德尔的A pianist A-Z那本书时,也常发生。有时会碰到不管用什么字词都不能组成句子的情况,再怎么绞尽脑汁也不能用中文表达出英文或德文的原意。就像旱鸭子面对着眼前无边无际的大海,心里那种无助和恐惧感。

  小泽先生说,“希望我们这次对话不是给唱片迷看的,而是能聊出唱片迷不感兴趣,唯有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才喜欢的内容。希望在往后的对话里,我们能坚守这个原则”。他对村上先生不是只关心唱片封套设计如何,而是愿意潜心钻研内容的音乐欣赏方式感到很有趣,也大加赞赏。于是乎,村上就答应小泽先生尽量将对话整理成了唱片迷读来索然无味的文章。看完之后真的觉得,他们两个人真的都是如此坚持原则的人啊,果然能谈到一起去。

  请不要试图在这本书里读出什么深奥的音乐理论,也请不要抱着窥视的心态以为能看到小泽先生或音乐指挥界的个人生活八卦。他们坦诚的谈话都只是单纯的涉及音乐欣赏本身的一些即兴的但其实又是深深蕴含了音乐价值观的个人观点和回忆。那些观点和回忆里面秉承着村上先上对音乐深深的热爱,潜藏着小泽先生对音乐和恩师的感激和他对曾经拥有的所有幸运的感恩。不过有时,确实能从谈话中读到一些反应了伯恩斯坦或卡拉扬等著名指挥家的个人性格的话语。而小泽先生对恩师的无比尊敬同时又能坚持自己个性的坦率也是很让人感动的。

  书里没有那种太过于主观的对音乐意象的描述,这点是我很喜欢的。因为音乐欣赏真的是很主观的一件事,每个人都会在相同的音乐中听到自己的意象,这意象和个人经历及想法有很强的关联,和当时听音乐时遇到的事情和当时的心情也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听同一首曲子,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看多了别人的意象,会对自己的欣赏产生不知不觉的连带影响。这就不能纯粹的欣赏了。他们分享的更多的是例如,关于乐器如何美妙的表现了作曲家对于音乐本身的构建意图,不同的指挥家或乐团如何表现了同一首曲子给人不同的感受,如何指导乐团和学生,作曲家和曲子本身的特点,音乐和文学绘画之间的想通之处,作曲家谱曲方式的不同对音乐表现如何不同。比如说到马勒的时候,小泽先生讲马勒的时候,提到了克里姆特和埃贡席勒的画如何给了他对马勒音乐更深刻的理解,还提到马勒音乐中佛洛依德味道。他用自己研读乐谱的经验谈了马勒作曲的细致,并和理查施特劳斯,布鲁克纳,贝多芬的乐谱进行了比较。这些都让我对马勒和他的音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欣赏角度。看着看着,就想,如果能和一位深谙音乐之道的师友坐下来一起听一段音乐将是一段多么宝贵的时光啊。

  我很喜欢看这种看似随意但其实能启迪人新的思考方式和看事物的态度的文字。相较于那些纯学术型的文字,这就是下午茶式的谈话,好像坐在公车上忽然听到后面两位乘客的谈话,让人觉得很享受也很有趣味,有时也能轻松的领悟到一些道理和方法,有时也会碰到觉得,“啊,原来还可以这样啊”这样的感叹。布伦德尔的A pianist A-Z也是这种感觉。其中经常碰到一些语句让我参透一些人生道理。

  比如,看到罗伯特曼恩先生92岁还在指导瑞士国际音乐学院的优秀弦乐手,让我想到,其实不都是天妒英才的,看,曼恩先生就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又长寿的大师。又比如,看到说小泽先生指挥所有学生参与的管弦乐团像是一只属于崭新物种的动物,在一个蒙昧的世界中诞生,日渐清晰的掌握该如何摆动四肢,摆动尾巴,耳听目视。这点我也觉得很有共鸣,学钢琴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吗。再比如,小泽先生说到伊梅席尔和泰菲宴乐巴洛克乐团的演奏中乐团没有奏出辅音的解释时说,就像,“啊啊啊”是只有元音的音,若加上辅音,就会变成诸如“哒卡卡”或“哈沙沙”这样的音。但若只有“哒哒哒”的辅音,旋律就会瓦解,要是改成“哒啦啦”或“哒哇哇”,音乐就有了变化……这里真的让我感受了良久,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新意的感受角度。

  村上先生是个富有想象力的作家。我非常喜欢读他的各种杂文,随便什么时候随便翻开一片杂文,看完都多少会有,“啊,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想的人”的感受,让我的思维又敞开了一条缝,看到一点亮光。而正如这本书一样,他的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有问题一定会钻研下去的精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而小泽先生的谦逊感恩之心也是非常让人敬佩的高尚品质。而从谈话中也能看出他们对本土好音乐的热爱并为之骄傲的可贵品质。这些让我想起我的钢琴老师对于谭盾音乐和朗朗演奏钢琴技巧的佩服。这其实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村上先生在书中,和音乐一样,说文章如果少了节奏,没有人想读。文章像音乐,可以通过字词的组合,语句的组合,段落的组合,软硬和轻重的组合,均衡和不均衡的组合,标点的组合及语调的组合营造出节奏感。而他的杂文就是这样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文章,这本书也同样如此。整体来看,每个篇章就像古典乐的各个乐章,其中的对话就是各种乐器的或融合,或对立,或协调,或独立的演奏。很有意思的是,村上还一丝不苟的记下一些和谈话无关的日常小动作,比如:

  1)“小泽:我可以吃饭团吗?

  村上 :请便轻便,我为您泡茶。

  泡茶。“

  2)开始吃水果,小泽:恩真好吃,这是芒果吗

  村上:这是木瓜。

  … …

  这些小动作穿插在各种谈话间隙,非常有趣,好似马勒交响曲里面的三角铃的声音或者短笛的声音,都富有表情和乐感,让人有了跳跃的动感,有种身临其境的即视感。我也像是看到了一个非常童真的村上先生。

  第一次听说文章很有节奏感,是一位同样热爱古典乐的挚友说的。那次我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我喜欢的那些文章都是十分有韵律的文字组合们。有幸有过几次同去音乐会的经历,每次都会看到挚友用手托着腮帮子专注听音乐的表情,十分吸引人。想看一看那种情形下,挚友的脑海里面浮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以至于每次独自听古典乐时都会突然想要用手托着腮帮子尝试一下,好像果真能听出什么玄机似的。不得不说,挚友对文字的敏感和掌控力。所以音乐和文字语言真的是互通的东西,感受力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村上先生那富有温情和不自觉的幽默的杂文里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这点。写杂文的村上先上生总是让我想到以前遇到的一个幽默,养很多狗和鸽子,还会吹口哨的香烟店老板。 他时常很正经的讲一些事情 惹得众人兼笑, 他却还是很正经,还时常加一句:难道不是吗?本来就是这样的嘛!你这个人哟… …

  让我觉得遗憾的是,我不懂日语,翻译里面有很多语气词,好像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如果能看原文,想必会更加有趣吧。突然,我有了个愿望,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也能有机会这样采访布伦德尔先生或只是短暂的交谈该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了吧……

  啊哈,感谢你们听我唠叨了这么多,现在眨眨眼,换口气,深呼吸,站起来活动活动,休息下吧。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八):当村上春树遇见小泽征尔(1书+3cd)

  众所周知,村上是古典迷,爵士迷。他出过两本《爵士乐群英谱》,在他的《IQ84》里,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是天吾记忆的触发点,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巡礼之年》更是直接以李斯特的《巡礼之年》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构建了一群少年青春的幻灭与重生。

  而小泽征尔更不必说,作为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亚裔指挥家,亲炙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三位大师的言传身教,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总监近三十年,无论在东、西方,都是家喻户晓的指挥大家。

  2010年10月到2011年7月,一位文坛大咖,一位乐坛泰斗,终于坐下来,聊聊人生,聊聊音乐,聊聊唱片,聊聊往事,在七次对谈里,他们聊到了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数种演绎,聊到了马勒,聊到了伯恩斯坦和小泽美国音乐往事,以及歌剧唱片种种,从人到事到唱片,举凡种种,相见恨晚,刚刚做完食道癌手术的小泽,和创作间歇期的村上,难得彼此拥有这么段午后的闲暇时光,可以一起无拘无束无主题变奏,按照村上的说法,他在对谈中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心灵之声,通过这些对话,他既发掘了小泽先生的心灵世界,也在某种共鸣中一点一点发掘了自己的心灵世界。两人非常愉悦地发现,原来彼此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

  于是,便有了这本2011年风行日本的畅销书:《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2014年5月南海出版社引进出版中文版)。

  而更有爱的,是日本decca公司为了配合这套书的发行,于日本发行的这套3cd装的唱片。如果您只有这本书而没有这套唱片,您会很饥渴,因为他们谈论到了那么多的唱片,每一段都勾起您想一听为快的冲动,而这套唱片也就是为这本书而生,所以如果您发现,这套唱片CD1的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来自塞尔金,第二乐章来自内田光子,第三乐章来自伊梅席尔的古钢琴,您不必讶异,因为在书里,他们就是这么聊的。。。

  这套唱片同样收录了伯恩斯坦在与古尔德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第一钢协前的一段幽默的发言,小泽征尔、卡拉扬、伯恩斯坦等人的马勒、贝交、斯特拉文斯基,歌剧作品等等,至于原因,您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总之,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这也是一套很好的唱片,两者的结合,更是相得益彰。我想,我们最适合的,是挑一个有阳光的午后,摆弄好音响,然后放进这套碟,打开这本书,与两位大师共享着午后的音乐时光。。。

  唱片收录:

  CD1

  伯恩斯坦讲话(与古尔德合作勃拉姆斯第一钢协之前)

  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塞尔金

  第二乐章:内田光子

  第三乐章:伊斯梅尔

  CD2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小泽征尔,斋藤乐团)

  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卡拉扬,柏林爱乐)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伯恩斯坦,以色列爱乐)

  春之祭(小泽征尔,波士顿交响)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四乐章(小泽征尔,波士顿交响)

  布兰诗歌(小泽征尔,柏林爱乐)

  CD3

  马勒:第二交响曲终章(小泽征尔,波士顿交响)

  第八交响曲“合唱”(小泽征尔,波士顿交响)

  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小泽征尔,波士顿交响)

  布里顿:战争安魂曲(小泽征尔,斋藤乐团)

  莫扎特:《女人皆如此》序曲(卡尔伯姆,维也纳爱乐)

  《波西米亚人》唱段《我的名字叫咪咪》(卡拉扬,柏林爱乐)

  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小泽征尔,斋藤乐团)

  书加碟,传送门:请搜索淘宝店铺“古典包子铺”或点击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w4004-7008540533.2.ivBrQq&id=39164312437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九):小泽的心路历程(短评)

  又是一本对谈录。南海出版公司从2010年起推出了村上春树的作品集,这本对谈录也被集入。原本是主角的村上这次甘当绿叶,引着小泽大师从贝多芬一路谈到马勒。作为伯恩斯坦的弟子和助手,他也继承了老师“心系大众”的美德,如此德高望重的大师乐于谈论,这真是乐迷的福利。

  记得前些年看到过一本巴伦博伊姆和萨义德的对谈录,只是二人并非同乡同族而是来自敌对的以巴阵营,谈话的时间跨度也有近十年,聊得更杂,也更偏政治和学术。当时年少,没怎么看懂。如今这本小泽谈音论乐的小书,十分容易进入,也因此迅速俘获了我的爱乐心。

  不得不感叹译者有业界良心,此书的翻译算得上近年来少见的高水准。在他笔下,两位大师席地而坐而论道的即视感和对话声温然而出。当然,更要感谢的是村上先生,他拥有渊博的古典音乐知识,每次谈话都由他挑头,小泽从此打开话匣滔滔不绝。身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屈指可数的日本艺术家,小泽和村上,历任多伦多、旧金山、波士顿等大乐团的音乐总监和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当他们来谈西方人的音乐,这其中的文化冲撞,二人的接受和体悟,很奇特地显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魅力。村上不太识谱,但他听了几十年的音乐,能听出乐团的音色和指挥家的风格,对历史录音也如数家珍。小泽最初给伯恩斯坦当助手时,连英文都不会几句,当时也没有录音可听,只能硬生生啃谱子。当谈到马勒音乐的世界性,二人不约而同联系起内田光子演奏的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日本人或说所有东方人拥有自己特有的哀愁,与犹太人或欧洲人的哀愁不一样。从深处精确地掌握和理解这种心理因素,以此为基点准确选择,应该能开拓出一条自己的路。”

  看完这书,我内心的震动并不大,留存下来的是两位大师对文化所持的开放态度(在此不愿吐槽以毁了本文章的气韵)。在日本提前我们西化现代化的一百多年中,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十):在我看来,这本书其实是一部如何进行跨境学习的书

  在我看来,这本书其实是一部如何进行跨境学习的书。高雅音乐,尤其是交响乐,对普通人来说是难以鉴赏的。歌曲我们还能听出个是否五音不全,是否走调,但是对于交响乐来说,演奏的好不好,普通人哪里听得出调调。

  但是村上春树用比较法很好的演绎出如何跨学科学习的方法。

  第一, 就是把所有跟这个类型相关的东西都拿出来,听一遍,听差异,想象差异的原因。

  第二, 就是向这个领域的大师请教,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其是历史背景,还是专业原因。小泽征尔书中就回答过有历史原因,也有乐队本身的特点(是有组织的高水平的乐队,还是低水平的乐队,还是临时组建起来的高水平的乐队),也有乐手本身就做错的(比如提到那个吞音的事件)。这样,其中的疑惑就豁然开朗了。

  第三, 最后要总结。比如村上最后用指挥家的不同风格(卡拉扬时期的特点,小泽的特点),指挥家不同时期的风格演化,音乐曲目的流行时期等等。总结下来,才能固化成自己的知识。

  赞!多么经典的学习过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