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柏林1961》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柏林1961》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0: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柏林1961》的读后感10篇

  《柏林1961》是一本由[美]弗雷德里克·肯普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487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01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林1961》读后感(一):了解1961年柏林危机的最佳书籍

  1961年的柏林危机是肯尼迪刚就任总统不久,与赫鲁晓夫两个主角之间的第一次博弈。由参议员到总统,身份的骤然转换,即面临柏林的严重冲突局面,肯尼迪表现出的掌控能力、对抗决心和外交经验均显不足,而赫鲁晓夫和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为解决东德日日紧迫的经济低迷和人口流失问题,不得不尽快采取措施。

  当时,柏林仍然处于美、苏、英、法四国共管状态,整个德国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西德人口6000万,经济繁荣,东德人口1700万,经济低迷,人口逃亡严重,且每天都在发生。鉴于苏联国内当时的经济和政治形势,赫鲁晓夫希望与西方和平共处,希望与肯尼迪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以及国与国的关系,因而急需在外交上打开局面。但是,东德的经济振兴,尤其是东柏林的稳定,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

  1961年的柏林危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作为德裔美国人(其父母为德国人,且母亲为柏林人)、《华盛顿邮报》的前记者、大西洋理事会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写作此书自有其历史使命感。作者弗雷德里克•肯普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经过六年的大量文献研究、对知情人的采访,综合美国、德国和俄罗斯最新解密的档案材料,作者把参与事件的美、苏、东德、西德、英和法等各种势力的政治考量,各色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所起的作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东西阵营的激烈交锋,全面呈现在读者眼前,情节紧张,引人入胜。

  由于距离的因素,尽管后果可能没有古巴导弹危机恐怖,但1961年柏林对峙的紧张和危险程度却比次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更为惊心动魄。美苏两方在柏林分界点附近荷枪实弹,严阵以待。在最紧张的危机时刻,在查理检查站主要分界点的附近,“美国的M48巴顿坦克和苏联的T-54坦克对峙着”,相隔不到100码,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都说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强势的杜鲁门,而非软弱的肯尼迪,如果当时一开始就在一线负责的是卢修斯·克雷将军(原驻德美国占领区军事首长)或中间回到柏林的克雷将军具有充分的授权,赫鲁晓夫能够完全驾驭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的强力介入,柏林分治、东西德分裂的大格局肯定不会变,美苏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也许不会发生,但柏林墙是否一定能够建立起来,恐怕还真的难说。

  《柏林1961》读后感(二):大国博弈下柏林墙的诞生

  全书的风格和刚刚读完的二战三部曲很像,都是用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故事支撑起来的,肯普想必对瑞恩的著作进行了深入钻研,同时列文、科涅夫乃至艾森豪威尔等在最后一役中活跃的人物也均在这本书里登场。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可以看成是二战三部曲的一个相距较远的续作。

  二战结束后,柏林作为一个问题遗留下来。从美苏争霸的全局到民族的命运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这个问题触动着方方面面。而在各个棋手和棋子的运筹帷幄下,围绕着这个地方的风云逐渐展开。每个人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国内外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希望柏林问题的解决能成为个人问题的一个药方。

  对东德和苏联来说,柏林墙是东德抑制人口外流的应急措施,也是赫鲁晓夫在断定肯尼迪软弱无用后用来在全球紧逼美国的一步棋;对西德来说,柏林墙意味着两个柏林、乃至两个德国的物化,对美国而言,在紧张冲突后,这堵墙仿佛让肯尼迪松了一口气,却给后来的古巴危机开了个头。记得国际关系史课上讲的导弹危机期间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的二十多封信,柏林危机相比之下只是一个小小的序曲罢了。

  后来,肯尼迪在西柏林发表了著名的讲话,勃列日涅夫和昂纳克的图片以各种形式留存下来,老布什则见证了这堵墙的倒塌。

  《柏林1961》读后感(三):柏林墙的第一天

  1961年8月13日,和56年后的今天一样,是个周日,“玫瑰行动”正式启动了。这是柏林墙的第一天,再往后,还有10529天,346个月,近29年。

  勃兰特的对手阿登纳(Adenauer)也奔波于竞选,他在离西德首都伯恩不远的吕贝克。“我们有义务对处于边界另一边的德国兄弟姐妹说——别惊慌。”阿登纳说,会有那么一天,所有德国人将结束痛苦的分离,重新合而为一。

  ▌“东西柏林的边界在今早关闭……”

  路透社的记者亚当(Adam Kellett-Long)是唯一一个驻扎在东柏林的“西方”记者,东德政府和路透社达成协议,发放证件给亚当,并负责他的办公费用。

  他刚受邀参加了周五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通过了一个决议——针对当前柏林形势中的“复仇主义”倾向,不论东德政府采取什么措施,议会都予以批准——这更像是给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Walter Ulbricht)的一枚万能章,一张赦罪牌。

  《柏林1961》读后感(四):新京报书评:柏林墙 代价昂贵的“练习”

  【史事】

  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1961年由前东德政府修建,一度隔断分属两德的东西柏林,使双方人员无法自由往来。柏林墙修建以来,不断有东德人试图翻墙进入西德,东德方面于是不断加固加宽墙体及附属地带,并重兵把守,对翻墙者实施包括枪击在内的各种拦阻,因此,柏林墙被视为德国分裂的象征,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数万东柏林市民涌入西德,柏林墙的多段墙体也在此过程中被拆毁,次年,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

  明天,是柏林墙开放25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柏林1961》这本讲述柏林墙修建的书,将带读者返回冷战时代的历史现场。

  对《柏林1961》的读者来说,本书开篇发生在东西柏林交界线上的坦克对峙俨然是一出大戏的序幕,一切刺激肾上腺素的因子都已齐备:富于战斗精神的年老指挥官,赌气般徐渐增加的坦克,盘旋的直升机,冒着夜雨围观的民众,乃至来自CBS的现场直播。但弗雷德里克·肯普的叙述恰恰把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当做了终点——危机并不创造其自身,它是一种结果;使危机获得整个舞台和触发点、乃至在未来有助于消解危机本身的一众要件,此前悉已齐备。

  而大部分参与危机制造的当事人,直到最后时刻仍陷于主观主义的“黑箱”(Black box),认定结果在自己掌握之中。

  四个疲惫不安的大人物构成了《柏林1961》的叙述主线:乌布利希专横精明,但他亲手接生和塑造的国家却是个易碎品;赫鲁晓夫时时以出位言行掩盖苏联在经济和核力量上的劣势,同时紧张于来自克里姆林宫内部的敌意;肯尼迪被他高远的目标、受限的手段和支离破碎的计划所折磨,并遭下属和敌人一同视为“弱鸡”;阿登纳拥有无可挑剔的履历,不过相对于时代似乎太老了。

  令人吃惊的是,以上缺陷非但没有削弱四巨头为危机发生推波助澜的能力,反而因为每一方都不惜以攻击性手段来达致保护弱点的防御性目标,使事态一步步演化为虚张声势的胆小鬼博弈(The game of chicken)。相对重要性最低、实力也最不济的东德,竟成为了局中行为最乖张、获益也最大者,令人大跌眼镜。

  在徐徐展开的路线图中,肯普揭露出一项残酷而荒诞的真实:尽管1961年10月27日晚发生在柏林的对峙几乎导致一场核大战,美苏领导人骨子里却都认为德国问题只是无关宏旨的插曲。赫鲁晓夫从一开始就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当做总体的努力方向,但他面临国内权力斗争压力,对肯尼迪又怀有轻视,正好以小伙伴乌布利希喋喋不休的柏林问题为引子,开展其拉美国入局的讹诈外交。

  肯尼迪在基本假设上与赫氏并无二致,但他对莫斯科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不得要领,更视柏林问题为琐屑,一厢情愿要把话题引到自己更感兴趣的核控制和双边框架上。赫鲁晓夫的初衷是在挑衅中试探美国之于军事冲突尤其是核战争的底线以及反应机制,为一种以避免核战争为前提的两极关系定下基调,孰料对方根本不接招,莫斯科于是只能进不能退,终于触到全面冲突的边缘:这刚好是赫氏全无把握的。新手上路的肯尼迪则不甚熟悉以核力量实施威慑的套路,他单晓得核战争对双方都无好处,迟迟不肯借助核优势的后盾为苏联划出底线,加上遗忘了柏林问题之于美国对欧政策的基础地位,最终作茧自缚:美国无法再退,只好做玉石俱焚的打算。

  这场很大程度上起于相互误解的危机,当其达到高潮之际,其实已濒于收场——苏联做的是无本买卖,本来就没想过真要赤膊上阵,借柏林墙安抚完东德后,便虚晃一枪而收手。美国经过克雷将军那一番个人英雄主义示威,窥见了对手底气不足,加上肯尼迪多少认定柏林墙的筑起只是对西柏林尴尬地位的追认,而“与其要一场战争,宁可要一堵墙”,便也悄无声息地接受了现状。一年后赫鲁晓夫在古巴再度启衅,在柏林“练习”中积累了经验的肯尼迪以强硬有节的海上“隔离”作为回应,讹诈外交终于自食其果:这也是“冷战”期间两强最后一次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然而1961年“练习”的代价已足够沉重,并且是由身临其境的柏林人来承担——一道有形的墙平地而起,上万家庭的命运就此急转直下;无论筑墙者、离散者与偷越者,精神上的阴影和伤害将永远无法消除。28年后又一个深夜,柏林墙轰然倒塌,但对那28年里因偷越长墙付出生命代价的200多人来说,“这美好的时光,你与我都不可能见到”(涅克拉索夫:《铁路》)。(文/刘怡)

  《柏林1961》读后感(五):历史横断面处唏嘘

  看柏林1961年,会想到万历十五年,切取历史一个断面,写尽各色人群的经历与感受。

  肯尼迪与赫鲁晓夫的对比是这本书最让人玩味的,肯尼迪的青涩(哈,非常有意思的描写,但感觉反而是真相),曾经印象中一个公子哥,玛丽莲梦露的情人,在历史横断面里,在赫鲁晓夫面前的不成熟,以及后来面临核战争时候哭泣,以及他那次著名的演说的由来。

  不得不说,历史真真TMD的有意思,喜欢这种写法,从小人物,写到大人物,贴近写。

  1961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从古巴导弹事件,到柏林墙的建设,冷战的序幕彻底拉开。但是从现在反观过去,柏林墙的倒塌以及苏联的解体,历史总是在反反复复。

  我们会忘了过去,但历史会提醒我们。

  《柏林1961》读后感(六):“误判”

  Kindle比纸书方便的地方,是可以塞在衣服口袋里,随时掏出来看。这是我看完的第三本Kindle电子书,用文学语言详细记述了1961年柏林墙建起来前后,美苏及东西德以及英法的台前幕后。作者把主要笔墨放在了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人的政治对决上,围绕着“误判”以及如何不误判展开。在肯尼迪作为总统与赫鲁晓夫的第一次会面中,肯尼迪所言“误判”一词引起了赫鲁晓夫莫名其妙的愤怒,而实际上,柏林墙的建成,正是在两人相当默契的配合之下完成的,——几乎没有任何误判。作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肯尼迪作为总统的懦弱的鄙视,强烈感情色彩的描述,反而让我怀疑其真实情况是否如此。

  对于战后的柏林,赫鲁晓夫有个绝妙的比喻:就像是一块正在溃烂的伤口。我想他的本意是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导致了此处的溃烂,因为战后的柏林,根据当时还是四个盟国所签订的《波茨坦协议》,英美法苏的军人和官员可以随意在整个柏林市区穿行,而可无视柏林已经分裂为事实上的苏占区和西方盟国占区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的事实。不仅仅是盟国的人可以随意穿行,两边的柏林人也可以近乎随意的穿行,东柏林人去西柏林打工以赚取高额报酬,西柏林人也会到东柏林去观看剧团表演。“每天有50万人来往于东西柏林”。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正因为如此,柏林墙的修建才显得影响重大,因为,这不是在作为边界线的荒漠中修一道墙来加强管理,而是在一个完整的、活跃的城市中间硬塞了道墙,一夜之间隔开了同一城市中的居民。

  柏林实际上主要是由苏军攻克的,但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柏林的六成留给了美英法各管一部分,之后,这三个部分合并成“柏林西部”,行政上交给西德政府管理,但美英法继续作为占领军驻扎。苏联占领的那一部分,则交给了东德。美英法苏在柏林的存在,主要就是盟国战胜德国的象征意义。但随着冷战的开始,美苏的对抗带来了东西德的对抗,也带来了东柏林与西柏林的对抗。东西德的边界在这一德国最重要的城市却是形同虚设。我总觉得,这对于东西德政权都应该主要是麻烦,但本书作者主要将其当作是东德的麻烦,尤其是大量(每天2000,每周10000)东德人通过这个“溃烂的伤口”逃到西柏林,然后被每天21次包机送往西德。这些人,多数都是优秀的劳动力。还有间谍、广播,但这些应该都是双方的。

  不知道修墙的方案来自于苏联还是东德,但这确实是一个天才的设计,而且需要天才的执行力才能迅速建成。需要堵住一些面向西柏林的窗户和门,以至于有人因从楼上跳进西柏林而丧命。在此之前,赫鲁晓夫试探了新上任的肯尼迪的勇气,并且在猪湾登陆失败、加加林率先飞到太空等一系列优势之后,支持了东德修墙的决定。

  作者显然认为,如果肯尼迪能更强硬一些,柏林墙修不起来,甚至东德人都不会那么凄惨。但这个问题似乎应放在更长的时间和全球视野中来看,对此书中透露了一些不利于作者这一判断的细节,比如东西柏林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如何分裂开的,市政工程是如何分裂开的,到底是不允许东德军队进入柏林,还是不允许东德坦克进入柏林,西方盟国是否可以进入柏林以外的东德,西方盟国的坦克从何时开始就不再进入东柏林了?站在这个角度,如果说肯尼迪在退让,其实更应该说西方一直都在退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也可以得出苏联早已放弃西柏林,因为既然西方盟国可以无障碍地进入东柏林,是不是苏军也可以无障碍地进入西柏林?对此西德政府有否麻烦?从更长的历史来看,扎住柏林这个“溃烂的伤口”,其实是美国像苏联那样放弃另一半的柏林的对等举动,从此两个核大国脱离了直接军事接触,这一动作由弱势的东德以强势的形式主动做出,由弱势的苏联以逞强的方式主动完成,美国以及西欧只不过是捡了个漏。要知道,在1989年之前的欧洲,并不会有人天然地觉得德国是属于西欧的,即使德国人自己也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在1961年。不仅仅如此,也是在1961年(11月),是肯尼迪将美军派驻越南,在不是美国传统势力范围,也不是美国重要关注地区的东南亚,直接介入了热战。肯尼迪到底是软弱还是强硬?现在普遍认为,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对待东西方关系相对“灵活”的,从一上台他就致力于改善与西方的关系,这是他在国内政坛的形象。所有人都相信,他从未考虑过占领西柏林,在这一点上,肯尼迪并没有“误判”。

  所以,我觉得本书“故事性”过强,在交待来龙去脉和各方面的细节方面,离一本合格的历史书差距较大,只能算是“历史小说”。看完之后,我心中的疑问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了,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细节,还包括:

  1. 德国的政治地图是怎样的?书中提到“普鲁士是喜欢喝烈酒的德国,巴伐利亚是喜欢喝啤酒的,(阿登纳的)莱茵河地区是喜欢喝葡萄酒的”,书中还反复提到来自萨克森的东柏林警察和军人,似乎萨克森人本身就反感柏林人。东德之所以能成为东德,当然有苏联一方的强制性因素,但是不是也有一些民族性上的原因?就像苏联之所以成为共产主义的苏联,除了列宁、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之外,是不是还有俄罗斯的民族性原因?我知道,现代德国来自于更接近俄罗斯的东普鲁士容克贵族对德意志地区的征服,强烈的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都来自于德国东部。

  2. 为什么二战后盟国会留下柏林这样一个“伤口”?苏联借助西方的武器,以人的牺牲为代价战胜了德国,但却要“被迫”给西方留下柏林超过一半的控制区,这其中是不是本身就有着某种“霸凌”?斯大林在战后多次变更与西方的外交策略,从联合政府到各占一半,再到承认西欧共产党的失败,再到赫鲁晓夫的苏联谋求“和平共处”并主动放弃奥地利,苏联无疑都是处于“守势”的,核武器也毫无疑问是防守性武器,赫鲁晓夫裁减军费,集中发展核武器,显然是谋求和平而非战争的,直到老迈而没有追求的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才采取了更多攻势性的动作,并最终把苏联拖垮。

  3. 柏林这个“伤口”是如何逐渐“溃烂”的?其实苏联最警惕的是阿登纳的西德对西柏林的主权要求,它宁愿把西柏林交给联合国,也不愿意留给西德,所以,它本身是欢迎西方盟国在西柏林持续存在的,这一状态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1989年,修建柏林墙也没有改变这一状态。正如本书中所说,苏联最担心的是西德对东德的统一,失去了东德,苏联就会很快失去捷克、波兰、匈牙利,所以,苏联必须守住东德。那么,是谁在逐渐让柏林这个伤口溃烂?我不认为是东德,也不认为是西方盟国。我认为,真正最关注柏林的是西德,只要这个伤口还在滴血或者化脓,西德就永远保持着对东德的优势,这一优势既来自于西德的经济实力和潜力,也来自于美国的援助。

  “历史总是那么相似”,或者说,“历史总是在不同的地方重复”。一个以“关注民生”上台的、锐意进取的领导人,在与国内各种不同意见战斗的时候,还要对付一个以“振兴美国”上台的、家境优越、任人唯亲的对手,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柏林1961》读后感(七):柏林的故事:你可懂?

  黄艾禾/文

  我们生活在一个政治化的国度,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大量政治观念,政治人物只要一在媒体上出现,他的政治身份就已经被划清楚了。于是我们知道,帝国主义分子(后来加上修正主义分子)每句话都是错的,他们说的所谓正义、自由都是骗人的,他们的话都是阴谋。是不是到了今天,我们看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头面人物,还会延续这种思维——所有的政治人物只分为两种,一种是与中国好的,一种是害中国的,尤其后者,他们宣称的价值观都是在说谎,他们说的每句话都是阴谋。

  而《柏林1961》是在解构阴谋。作者肯普尽力在还原,还原美苏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的决策过程。在美国总统的周围,肯尼迪依靠的实际是个很小的圈子,包括他的弟弟罗伯特、美国驻苏大使汤普森、国务卿腊斯克及前任国务卿艾奇逊、国家安全顾问邦迪等。他总是拖到不能拖的时候才下决断,他一旦决策失误,会有他的政敌不失时机地向他攻击,报刊媒体也不会放过他。而在另一方,苏联的赫鲁晓夫做起决断来就永远不会有肯尼迪这么多的顾忌,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翻云覆雨,咄咄逼人,可以把肯尼迪玩得团团转。但是,在那个由他来独裁的政权里,他的政敌却远比肯尼迪的凶险得多,赫鲁晓夫的强硬,有许多是出自他保住自己权力的需要。

  大国的国际政治战略,当然非常复杂。但是这种复杂并非一些人想象的如同电视剧里演绎的惊天阴谋,它是各种因素机缘在特定情境下相互影响的嬗变。《柏林1961》的作者肯普,就是在这里很艰苦地把复杂的种种因素机缘一点点整理,缕成线索,最后把全景图展现出来。这里有必然,也有偶然。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图景就是这么多彩,也这么迷人。当我们被历史源流所裹挟着走时,我们只能身不由己,听凭这潮流把我们推到激流中,又塞到某个角落;但总有一些历史学者在激流过后,站在我们当年不能站到的高度,重新拼起当年的碎片。

  如果我们只讲成败,柏林墙的建起,是西方的一次失败。东德人趁着肯尼迪犹犹豫豫之际,以德国人特有的高效极快地修成,从此德国的分裂被固定化。然而,从道义上说,那是为防止本国人出逃而建起的墙啊。政治的冲突,给一代德国人留下的,是多少家庭的生离死别。这些代价,终将由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来承受。

  《柏林1961》读后感(八):一个世界差点被核战毁灭的故事——继承了威廉·夏伊勒和芭芭拉·塔奇曼新闻写史的传统

  来自《柯克思书评》杂志(Kirkus Reviews),@欢乐的方脑壳 译

  虽然来得有些迟,但这本书确实继承了威廉·夏伊勒和芭芭拉·塔奇曼新闻写史的传统,堪称佳作。

  《柏林1961》读后感(九):每周一书《柏林 1961》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本书。

  一直都不大喜欢看关于近代史的书,总觉得作者因为时代的原因可能不是太过于客观,之前看过最好的书莫过于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而这次的这本《柏林 1961》让我眼前一亮,非常好的近代历史的书籍。

  对于柏林墙这一段历史,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资本主义为了封锁华约和苏联而建起的高墙,是近代德国的一大悲剧。其实历史的真相是这是东德为了制止难民逃离而建立的封锁,背后的主谋是苏联,而纵容的却是美国。对于这段历史的两个重要人物,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真相和我们想象的也截然不同。凶残独断的代言人赫鲁晓夫在柏林这件事上占尽了先机,处理得相当机智;而风度翩翩的肯尼迪确表现得相当软弱,他的不作为间接促进了苏联和东德人的野心。那个口若悬河,有着无数名言的美国总统在赫鲁晓夫面前仿佛小学生一般,可以说这是肯尼迪仕途的一大污点。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关注于高层的一举一动,更关注芸芸老百姓的生活。一堵墙隔离了亲人,爱人,朋友和所有人性的东西,面对这样一个时代的悲剧,人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东德人拼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逃向西德,而西德人则为了自己的同胞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一直以来我认为自由,选择的自由是人权的第一要素,当人类的选择权被压抑之后,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历史果然是这样的,释放人性的西德发展得越来越好,而一墙之隔的东德却走向了衰落,最苦的还是东德的老百姓,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被压抑,被碾压,当89年柏林墙被推倒后,他们还要承受两边截然不同的发展和这个德国的伤疤。这样的命运可以说是无比悲剧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弃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经历这样一个时代他们又是幸运的,他们比我们更站在时代的前端更感受时代的脉搏。

  除了翔实的内容外,作者对于写作的节奏也把握得非常好,一段苏联,一段美国,一段西德,一段东德,穿插得极其精妙,没有一丝一毫的维和之感,只能感叹作者写作功力之强大,对于素材运用之合理,真是一绝。比起《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可读性更胜一筹,读起来仿佛像小说一般那样好看有趣,没有丝毫历史书的刻板和枯燥。

  我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这本书,不管你对于这段历史,这些人物是否有兴趣或者有自己的看法,看看真实的历史,看看别人的观点也是极好的一种学习。

  《柏林1961》读后感(十):1961的柏林·历史没有另一种选择

  我真的无意于使用任何预设的立场,去贬低那个年轻帅气的新任美国总统,尽管在这本描述他第一年任期的实录里,优柔寡断痛失先机的文字比比皆是。

  甚至来说,一直以来,肯尼迪夫妇在我这样一个远离西方政治历史常识的人眼中,简直就是人生标本一样的存在。难道不是吗?肯尼迪可是43岁就当了总统的人,他的第一夫人杰奎琳也毫无疑问是某种类似优雅、气质和时髦的标杆。而赫鲁晓夫呢?托残缺的外交知识,我只记得他在中国最需要技术支援的时候,狠狠的抽身而去。

  再看看那些对赫鲁晓夫外貌描述的句子,满满的土肥圆的讥刺。而肯尼迪夫妇,则如同杂志人物一般光彩熠熠——对了,没错啊,我是天秤座,狠狠的外貌协会。

  可是,外貌协会也是有个度的,并不是无原则的因为样貌而对所有的愚蠢照单全收。即便是源氏语物里头那些美轮美奂到任何错误都可以容忍的人儿们,首先也是表现出令人惊讶的优雅、仁厚和聪敏来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