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黎明的脚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7 03:0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精选10篇

  《黎明的脚印》是一本由易万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一):顾坚推荐的好小说《黎明的脚印》

  历史的天空波谲云诡。很多波澜壮阔的历史却随着时光的流转风流云散,湮灭无形。易万用他的生花妙笔把清末民初发生在重庆的一段江湖传奇钩沉出来,给予当下人们对于曾经的历史现场的通俗化和艺术化呈现,既满足了他们的历史好奇,也让他们从另一种距离体验着江湖的乖戾、人性的复杂和那时的爱恨情仇——好多东西其实无法逝去,好多东西其实亘古不变。(作家:顾坚)

  顾坚简介:顾坚,出生江苏兴化,现居泰州。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出版长篇小说《元红》、《青果》、《情窦开》等。2009年,《元红》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青果》角逐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首届施耐庵文学奖。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二):“保路反清”革命运动的历史小说

  近日,活跃在天涯重庆的名作家易万创作的反映重庆辛亥革命时期“保路反清”革命运动的历史小说《黎明的脚印》在新浪上连载以来,引起强烈反响,点击量不断创出新高,好评如潮。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山城重庆在以杨沧白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下发生的轰轰烈烈的推翻腐朽的满清封建统治,建立革命的督军府,并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的“保路反清”革命运动。易万以现实主义的笔调,在小说中集中描写、展示了当时重庆的人文历史、市井风俗、民众心态、江湖恩怨、情感追求等,着重表达当时人们在生存诉求方面新的变化,刻画了官员、富商、江湖人士、青年学生、街头商贩、底层民众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

  小说中,作家易万满怀浪漫主义情怀,热情讴歌了杨沧白、张培爵等革命党人为建立新政权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深情描述了湖广会馆首事陈留心的大儿子陈尚武与戏班女孩罗秀儿凄婉哀怨的爱情故事,猛烈鞭笞了满清重庆知府钮传善的儿子钮如龙等阴险小人的卑劣行径。对家乡山城重庆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作家易万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饱蘸笔墨,生动描述了百年前两江环绕的朝天门码头、棉花街、盘溪河、弹子石、领事巷、湖广会馆、浮图关等等广大百姓耳熟能详的山城老地方。

  由于小说《黎明的脚印》引起的热评,目前国内影视界一些大牌投资商已经开始关注该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可能,相信我们不久将会在电视或大银幕上再次见到易万的惊世之作——《黎明的脚印》。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三):风云际会,波谲云诡。乱世豪歌,儿女情长。

  风云际会,波谲云诡。乱世豪歌,儿女情长。

  湖广会馆、袍哥组织、清朝政府、同盟会、江西会馆等几大组织之间的利益交织,矛盾冲突,也详尽描写了湖广会馆首事陈留心三个儿女的成长历程和爱恨情仇。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那是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有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他们谱写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

  激荡人心的年代传奇大戏。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四):不容错过的好书

  喜欢历史,因为它能让记忆延伸,让生命延长。历史记录了祖先们的生活,但说不定也是我们前世留下的印记呢。于是我经常跑到图书馆里,从三皇五帝到秦砖汉瓦,从大唐盛世到到清庭覆灭,像切香肠一样把历史分段,然后再体会分而食之的快乐。

  然而历史毕竟是繁复的,我选择的书籍也很庞杂,有大部头的历史图表也有薄厚不同的野史秘闻。看得多了便发现一个问题:正史枯燥,越是年代久远文字越是难懂,看一本书要查几本相关的资料。而野史呢,又太戏剧话,经常歪曲了事实,让我们白白浪费感情。直到遇见《黎明前的脚印》,这本特殊的历史小说,我才真正体会到历史给予我们的愉悦。

  《黎明前的脚印》以辛亥革命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重庆的保路运动。作者易万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访遍辛亥革命在重庆的遗址,也咨询了相关历史研究人员,他用敏锐的视角和负责任的态度为读者挖掘出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一篇小说,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情节。文章一开头便抛出一桩钦差遇刺的惊天大案,锁住了读者的好奇心。之后便以人物和故事穿插的方式讲述起重庆一百年前的市井风貌。有接纳英雄义士的湖广会馆,有保身留财的袍哥组织,还有赌场茶馆和店面澡堂。钦差被杀死在湖广会馆的客房里,馆主陈留心为避祸端将其尸首运到河边掩埋,却被袍哥组织四海社发现。接下来就是各位仁义老大在斗智斗勇了。

  然而真正的斗争是以杨沧白,张培爵为首的革命党人,他们夜袭法国水师营,策反川东炮营炮兵起义,打响了继武昌起义之后辛亥革命的第二枪。

  故事发生在一百年前,那时的民众还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统治,也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但令人欣慰的是,易万笔下的青年都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他们都在这场浩大的革命中担当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

  文章的语言亦古亦今,生动简练,加入重庆方言后又多了一些乡土的亲切之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文字的功力。

  文学的使命是记录时代,文学的使命也是挖掘历史,弘扬民族大义,感谢易万的辛苦写作,为读者奉献了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五):翻开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小说

  可以说书里记载了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一个改朝换代的年代,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值得买一本回去慢慢品尝。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六):2014年必看的好小说《黎明的脚印》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七):谁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二枪?浅读《黎明的脚印》

  浅读《黎明的脚印》

  作者:静

  尊敬的易万先生,有幸拜读先生鸿篇大作,实属三生有幸,更得先生海量肯让鄙拙的我胡言几句读后感悟,甚是感激涕零。但碍于本人才识浅陋,言语贫乏,实在不敢妄自评论,姑且随意叨叨。

  请原谅我对小说的热情度不是很高,就象是某个黄昏夜,空着肚子,晚饭还没有着落,只好落寞地在超市的蔬菜摆台间徘徊。那些青的、红的、紫的、黄的,一样也勾不起我的食欲,左拿拿,右放放,拿放间,我随意挑起你的一段文字,看看,有些感觉,嗅嗅,有些喜爱,不知不觉中,我将你的小说从头到尾,细细嚼来一遍,再定眼一瞧:这蔬菜摆台间突然从哪里飞来一丛雪白的鲍菇玉腿,你的小说正如万菜丛中,一只白嫩茹腿。

  再次请求原谅,我怎么能把《湖广会馆.辛亥喋血》,这样历史厚重、大气磅礴的故事比喻为一只蘑菇呢!但它确实令人着魔!

  先生以炉火纯清,精堪卓绝的文字操控能力将辛亥革命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通过湖广会馆为缩影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则经天纬地,小则纤毫灵动,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就像神秘百慕大强力磁场将靠近者卷入故事的深渊,旋即沉没于此。

  读罢湖广会馆,踏着山城坡坡坎坎的石梯小巷子,穿过低矮老墙与旧窗,迎面而来一群码头搬运的力工,时光穿梭,一如以往,小巷幽长幽长,脚韵踢踢踏踏,仿佛回到那个时代,那幅画卷,看见那个叫做秀儿的戏班女孩,她通红的双手浸在洗衣池冰冷的水里喃喃的说:“如果大少爷跟别人结婚,我就去跳江”。那边厢,大少爷又坚定的说“我这辈子非秀儿不娶。”会馆的陈老爷却发了狠话:“一个唱戏的怎么可以做我们陈家大媳妇!”然,温婉多才的秀儿背后,还有一双深沉凝重的眼睛!

  这是怎样一个愁肠百转、凄婉哀怨的爱情故事?但,这只是故事的冰山一角。

  钦差大臣暴死湖广会馆,会馆少爷这边参加同盟会闹起革命,那边惹上袍哥组织恩怨不断,知府、道台齐齐上阵,《湖广会馆》带你把重庆老城的街街角角走遍,在那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里,它注定将上演一部轰轰烈烈的压轴大戏。

  易万先生的《湖广会馆》像一把利刃将变革时代的社会剖开,断切面就是湖广会馆,我们从会馆这个切口看到那个进代的形形色色,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有热血沸腾,有大义正气,有沆瀣卑微,有爱恨纠葛。

  它又像一块千层蛋糕,无论你喜欢哪一味,都可以挑到你钟情的那一块。

  这样一个架构庞大,错综复杂的大场面,易万先生却把握得收放自入,游刃有余,像一只雨燕穿过斜飞的雨丝,片羽不湿;象一尾鱼儿游过交错的水草,水波不动。

  这样的文章,只能说一句:精彩,错过了,只有遗憾!

  《黎明的脚印》读后感(八):黎明的脚印

  明末清初时,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率起义军攻打四川成都,遭遇四川军民顽强抵抗,屡攻不下,起义军损失惨重,张献忠极为愤怒,命城破后屠城三日。

  后张献忠每陷四川一城,皆令屠光蜀人,导致整个四川人口剧减,十室九空,遍地疮痍。据史料记载,由于张献忠的疯狂滥杀,四川包括重庆的总人口由600来万锐减至50万,生产力严重不足,田园荒芜。四川官员上书朝廷,恳请招募外来移民。顺治皇帝亲自下诏,以三年不上税赋等种种优惠条件招揽各省乡民移民四川,湖北,江西,广东等地贫瘠地区的乡民纷纷携家带口移民四川各地,这股波澜壮阔的移民大浪潮绵延至清乾隆皇帝时代方止。

  正是由于这些全国各地的移民在当地繁衍生产,四川和重庆的农业商业才逐渐恢复了生机活力,湖广填四川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