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场现形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3: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10篇

  《科场现形记》是一本由郑也夫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一):以质疑的眼光看社会

  读郑老师的书常常能帮助我获得一种能力,这就是质疑的能力。俗话说“不破不立”,“破”的意义甚至为“立”之先,只有发现问题、洞察问题,才可能改善、革新,才可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尤其是郑老师研究的教育领域,因为关系到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的未来,而特别受到社会的注目。郑老师教育社会学领域的新书《吾国教育病理》针砭时弊,见解独到深入,让我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入的反思,而这本整理成集的学生调查《科场现形记》又让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了解了当今中国的教育生态面貌。这些异彩纷呈的调查报告涉及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从中学到大学,从普教到职教,从读书到就业,勾画了一个不为众人所熟悉的教育实况。它虽然没有郑老师的著作那般深入,但作为精选的学生调查,却不失为一本佳作。从前我并不知道何为小升初的“占坑班”,也不知道“衡水模式”如何运作,更不知道大学生入伍的收益和风险,很高兴这些内容我们都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

  在这丰富的内容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职业教育。当今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一个问题重重又鲜被重视的领域。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职业学校逐渐成为了广大青年的次优决策。初始谈及职业学校我更容易联想到的是“被淘汰”的选择,这种带着有色眼镜去研究问题的方法带给我极大的阻扰,因为在搜索资料并进行访谈之后,我发现国外的职业学校并非是学生的次优选择,比如在以工艺精湛闻名的德国,正是职业学校培养出优秀的高级技工,带动了德国的产业链发展。但是国内招生大多局限于分数上,或者说是局限于传统“科举”之上,让人们形成一种职业学校就是次优生收容所的印象。这种固化的思维导向对我思考问题的角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在读完《科场现形记》的最后一章后我慢慢抹去了自己在该问题上的偏见,逐渐认识到研究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思路去引导读者往自己的看法上靠拢,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复杂和完整的职业教育。

  在学校与一些理科同学交流研究上的问题,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你的研究有何意义?因为许多社会学的调查往往没有清晰的模型,也没有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透过一个被忽视的伤口观察社会百态。但读过郑老师所写作和整理的几本著作后我逐渐意识到,一双懂得质疑的眼睛有多么重要。英国的托·富勒的名言“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在郑老师和他的学生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践行。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二):教育路上曾经那些事儿

  当我们走进大学的校门,总会感叹前面的日子不堪回首。不愿想起中学那段日子,每天睡觉时间经常不够六个小时,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只有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卷。

  走过那段路之后,偶尔回想,都不知道得有什么样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

  从上小学开始,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绷着一根弦,一直到高考结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好像这就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

  等到上了大学,慢慢明白何为真正的教育,好像有些为时已晚。

  上郑老师的《教育社会学》这门课,听老师犀利的话语和对教育深深的关怀,更能感觉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时候却也会对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教育多出些无力感。

  我们抱怨教育,抱怨制度,抱怨命运,却不如去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教育现状,了解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然后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些什么。最起码,可以活得更明白一些。

  这本《科场现形记》中的文章,是郑老师的学生们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为主进行的田野调查,用描述和叙事的方法,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曾经的我们”。文章中主体不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不管是经历过还是未经历那段日子的人们,都能有真切的触感,也能让读者站在一个更客观的立场上来看待教育问题。

  或许我们质疑与批判的眼光并不能改善多少现状,但是我们也不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需要的是我们共同努力。当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问题,当更多的人对教育有正确的定义并成为共识,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会有阳光普照。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三):如何正确地当一个愤青

  郑老师是我第一个知道的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因为郑老师在媒体上实在太出名,刚开始我会觉得,这未免太激进,可是听下来发现实在太有逻辑,自己也开始信服,然后觉得,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老师。

  后来去上了郑老师的一门课——批判的教育社会学。在上这课之前,我曾经读过郑老师的《城市社会学》,也看过郑老师这门课的两本学生作品集,都是些很有趣的内容,办假证,卖花小姑娘等等,没有文献综述,没有大堆参考文献,十分接地气。不出意料, 郑老师的这门课依旧是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通过自己的调查经历写一篇实录,不需要堆砌参考文献。对于我这样的懒人来说,这种好像作业非常受用,但做起来的时候,发现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是选题。我们需要先写一份简短的选题原因和想要写的内容给老师,老师在课上一个一个点评,被毙了就需要重新来过。幸运的是,我第一轮并没有被毙。但是接下来的访谈也确实很耗费精力,不仅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和访谈对象聊天,聊完了还要整理录音,随便整理下基本就上万字了。逐渐地,开始理解老师作为一个“超龄愤青”的情怀。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句话的隐含义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容易被他人影响和掌控的世界。由于信息太多,我们无法也从未想过自己去鉴别它们的真伪就赶快将它们都吸收作为茶余饭后扯淡的谈资或是装13的资本。我们总是听风就是雨,却忘了论点后面多多少少需要有点论据。于是我们天天骂高考不好,学奥数不好,那么不好在哪里,没有人给出我们理由,也没有人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方案。

  郑老师在课上从未停止对于中国教育“军备竞赛”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背后是老师对于现状的深深思考。他会给出数据告诉我们现在北大招收的农村生源与多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他也会推崇Paulo Freire的教育即政治,会详细介绍德国双轨制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会告诉我们在应试教育中我们逐渐丢失了教育作为是我们更加自由的能力。老师会自嘲自己是“超龄愤青”,愤青多了去了,刷刷某门户网站的评论版,只要富豪出了什么事,底下就一片叫好,只要日本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底下依旧一片掌声。在我看来,这些伪愤青不过是借着“愤青”这么个名号来泄愤而已,他们看不过别人比自己强,看不过别人比自己有钱,然后,骂完了,依旧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

  愤不愤青完全是个人选择,但是如何正确当一个愤青却不是人人都会。当愤青也要讲求科学的方法,你要真正了解一件事,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论据,你才可以批判,这才是一个愤青的自我修养,我想也就是我从郑老师这么一个学者型“超龄愤青”身上学到的。

  但是中国的教育问题要远远复杂于一本书或者一门课的思考,我并不是认同所有老师和同学的观点,但是我佩服于这些少数人揭露事实的勇气。虽然书中的教育弊病或许无法在我们有生之年解决,真正的愤青也只是少数,但是正像Moscovici著名的反转从众实验,少数人不间断的坚持也会影响多数人的决策。虽然教育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愤青们不间断的坚持总会让事情好一些。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四):关于教育的故事

  教育是一个全民话题,其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为过。有关当代中国教育的探讨已经很多了,《科场现形记》一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不做观点褒贬、是非评判,而是以讲故事、摆事实的方法,直接呈现当代中国教育的面貌。

  这本书所收录文章的作者均为在读学生,所讲述的故事均是他们各自在求学过程中的耳闻目睹以及亲身经历。让当事人基于自己的经验去探究和反思教育领域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也是这本书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有些是“奇观”、“怪相”,难得一见,但更多的就发生在你我身边,是平日里司空见惯了的,然而,如果将这些“寻常事”掰开揉碎、细细观察,便能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乃至“不合理”之处。这样的“问题化”绝非小题大做,它能促使我们常常反思、时时警惕,指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避免陷入思维盲点。当代中国教育尤其需要这样的“问题化”。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接受过长时期的教育,因循着相同的轨迹,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好像我们天生就该如此成长。那么,这些被广为接受、并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规则是否的确合理、有效呢?是否有其他制度可以取代它们,兼顾公平和效率,在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改善社会的整体状况呢?

  说到底,解决问题须以发现问题为前提。这本书所分析的案例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不少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五):对中国教育有必要持续保持警惕和好奇

  还记得刚上大学时,很喜欢和舍友一起津津乐道地卧谈彼此的教育经历,新朋友聚餐也常以自己的教育史作为相互深入了解的话题,那段日子欢喜地集中聆听了相当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教育真人秀故事,十分新鲜。

  随着迈入社会学的大门,我开始对中国教育里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非常敏感和愤懑,大一的多篇小论文都以讨论教育为主题,并热衷使用“文化资本”、“社会分层”等自感精致有力的概念工具去看待那些教育问题。

  后来,有幸在社会学专业道路上成长成熟,眼界打开了点,便渐渐发觉其实中国教育的事情可探索之处,不可思议之处何止“不公平”,只是我们对许多部分太习以为常了,只是此前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被局限了。

  《科场现形记》的各篇文章正显示出了作者们对教育场域的警惕和好奇。编者郑也夫老师不主张学生戴着左或者右的眼镜去看问题,而是强调大量搜集资料、弄清楚过程、讲清楚故事,不提倡学生为了倡导而去批判,而是希望能展现社会事实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本集结了许多同学亲身经历或一手访谈的著作,又一次给了我收看中国教育真人秀纪录片的机会。

  借由这门课的机会,我也以反思的心态回顾了自己至今非常重要的一项生存体验——教育,发现了许多身处象牙塔之内完全难以想象到的社会策略,比如高中在选拔大学自主招初审候选人时常常会有一些策略性的操作。有些高中学校把名牌大学自主招生资格作为了吸引和挽留优秀复读生的筹码,通过这种分配策略把复读经济经营的十分兴盛,既以名牌大学自主招资格招揽高分落榜的考生,又通过护送更多的复读生考入名牌大学而赢得好的口碑,吸引更多、更好的复读生源。又如自主招生虽然打破了高考简单粗暴的“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却仍逃不开“名牌大学升学率为王”的思维惯性和中国机会资源分配的“强关系”传统。

  这门课、这本书带给我的是对身边教育现状的持续的主动思考。像当年好奇、筛选、报送、淘汰、采用调研选题的课程过程一样,现在的我常会不自觉地对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发起判断,“这是否是一个值得深入的好选题”。这一判断过程正伴随着对一个问题的主动思考。比如最近一段我正对“校园挑战杯学术竞赛的军备竞赛和搭便车趋势”、“研究生教育一年、两年与三年培养年限的设置意义”、“理科实验室的导师老板化”等教育事实感兴趣。

  郑老师曾感慨77年恢复高考之时,积累了三届的初高中学生,都没有现在的教育竞争激烈,我们这一辈正是从来没有体验过不同于己的那个时代的教育过程,所以才想象不出教育其实可以“不这样”。诚然,若要生产不同思路的关于教育出路的答案,补充自己没见识过的教育事实是必要条件。无论是《吾国教育病理》提供的德国早分流和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还是《科场现形记》所呈现的中国教育场域的诸种社会过程,相信都会对关注中国教育的人们有非常多的启示。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六):罗辑思维 罗振宇 鼎力推荐 给你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

  奥利匹克竞赛班的记忆 高考加分门

  高考移民自述 北京示范高中的借读生

  复读班 高中招生大战 逃离重点班

  一所中学教改中的导师制 寄宿教师家庭

  乡村学校迎检过程 北大自主招生机

  高中生早恋 为奥数殉葬的北大人

  台湾高校与北京大学对比 留学中介机构

  这本书取名“科场现形记”,盖因当今中国,虽已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中国大学生已多如牛毛,可高考思维还是科举思维,而围绕“科举”,高考以及教育全异化为应试、竞技,教育走到完善人、发展人的反面。

  熊丙奇

  社会学手术刀对教育病的一组切片剖析,不动声色而深刻入微,知人所皆知,见人所未见,首先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此高手也!

  杨东平

  社会研究与历史研究一样,最重要的是“材料”。没有“材料”的宏论,只是空中楼阁。《科场现形记》的作者们,确切说是调查者们,以现代社会学调查方法,对中国教育现状做了一次“抽样调查”。一篇篇调查,就是中国教育的一张张“切片”。

  雷颐

  “现形”,指的是表面光鲜事物,轻轻一拨,便现出原形。盖因“现形”事物,没有价值根基,违背自然之理,虽得逞一时,终禁不住深究。若此事物关乎未来国族命运,其得逞一时之代价,无法不让先觉者奋臂一呼,试图唤醒民众和肉食者。对也夫教授的努力,投以敬仰,但并不乐观。教育领域之形早现了,上下仍捧着皇帝新衣剧目自娱自乐。悲夫!

  刘苏里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七):一看究竟:教育领域形形色色的现象

  读完《科场现形记》,掩卷而思,获益匪浅。让我们学生来调查自己所见所闻的教育现象,郑老师这个想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细读全书收录的几十篇文章,可谓各具特色,内容涉及“科场”,即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同的教育经历的作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将目光聚焦于不同的事实;但相同的是,他们利用了基于调查访谈的社会学方法,以及保持着尊重事实的态度。作者们或者作为“局内人”,或者调查“局内人”,从多方面呈现出“局外人”想象不到的事实,篇篇文章都令人为之一振。利用自己丰富的经历和独到的表述,作者们让种种现象一一“现形”。众多篇目也使我感悟到,教育领域的现象真是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似乎任何一个议题背后都有无尽的事实和说不完的故事。

  《科场现形记》还是一部充满反思精神的作品,体现着深刻的社会关怀意识。编者对中国的教育问题有着深厚的关怀,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读完每一篇文章之后,我都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去回味和反思的冲动。多数文章的主旋律是调查和表述事实,作者的评论和反思只占其中较小一部分,这正好留给了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相信读者们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或多或少会就文章论及之事有一些思考,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进一步,可能会对我们当今教育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产生新的认识。虽然作者们并未在行文中明显流露出批判的意味,但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已经深深印刻在了他们心中。

  《科场现形记》读后感(八):发现问题更要勇于提出问题

  这是郑老师又一次以“不讨好”的方式编辑的学生文集。我预计这本书高中老师看了会不太高兴,高中校长看了可能更不高兴。可是我想这书同郑老师本人所著的《吾国教育病理》(以下简称《吾国》)都应让那些看了不高兴的人仔细看看,认真读读。在教育的这个圈子里,越是浸泡地久了越是难以发声、不敢发声、不能发声,渐渐地也就成了哑巴。我认为这本书应当是撕裂这种万马齐喑状态的利剑,给当下的中国教育疾病下个“正方”。

  如果说《吾国》是以批判地方式揭开了当今教育病灶的硬疤,那么《科场》则是从不同学生个体的视角如X光片一般透视了病灶的机理。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其涉及的问题关乎我们周遭每一个人曾经的历程和当下的命运。作为象牙塔里的学子,我们被视为“成功的”的人,似乎乘着社会流动的教育直梯以理所当然的理由“改变了命运”,然而我们就此麻痹了么?我认为《科场》不仅仅是对教育本身进行反思的尝试,它更是对我们经受了十几年教育的“90后”们敲响了警钟——要以批判的视角对待我们已经取得的那些成就和成就我们的那些制度,在这些“理所当然”背后我们不仅需要能够看到问题还要勇于提出问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