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4: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10篇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是一本由王水照 / 崔铭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页数:4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一):只言片语

  编者如果看到的话请移步读书笔记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0874672/,几处引用诗词有误

  一股脑扔一段话作为标题太辣眼睛,尽管也有它的好处,但还是嫌直白了。

  本书前1/3左右略水,看了想评2星、3星。特别是引言,读过之后印象较差,说它是败笔也不为过。去掉那些捕风捉影大话套话。苏轼的诞生成长,无需掺和那些个传说

  中间慢慢进入节奏

  约莫从第九章进京开始干货渐多,渐入佳境。3星改4星。

  苏轼看淡了仕途,却不忘百姓疾苦。任天涯海角,都会运用自己智慧影响力造福一方百姓。苏轼尚且如此,我们这些小人物遇到些小挫折还是不要自怨自怜了……方寸之地亦须施展拳脚

  有朋友批评说这本书几乎就是诗词编年校注。个人认为从诗词、书信等出发是条捷径何乐而不为?少些臆测就行。当然,我无法否认,书中有些拖沓的解读影响了读者的体验

  感觉现有的苏轼传记知名度最高的是林的《苏东坡传》,内容“量”可观的苏轼传记好像也就仅此二部了,所以难免拿来比较一下。《苏东坡传》大概是10年前读的(其后又翻了一点《吾国与吾民》,遂与林“结下梁子”),印象比较淡了。当时第一感觉是林不按“常理”出牌,有过“眼前一亮”。像什么酿酒、做菜、炼丹这些令只接触过苏轼文章诗词的我耳目一新。但也隐隐感觉他为了这个“新”,有些言过其实

  为苏轼立传的大多是苏轼的崇拜者吧,这也是症结所在(倘若我有能力为苏轼立传的话,也难以避免吧......)。读《苏东坡传》之前,苏轼在我心中是个完人;林口口声声说苏轼不是完人,却把苏轼写成了完人,物极必反、反倒令我觉得苏轼不是完人了(这就是“结梁子”最主要的原因,笑~);本书刚开始,就怀着崇敬的心,不吝褒美,便入了窠臼。也罢,人之常情,毕竟要描述对象是苏轼,我辈难以企及的苏轼。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二):最难吃的是夹生饭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只能说很失望。这本书应该不是王水照先生自己写的(本来是冲着王水照先生才买的),只是挂名。如果真是他自己写的,只能说大失水准

  首先看看这盗版都不会有的怪异小节题目,题目都能用句子来做了?

  本书前七章有些部分简直是信口开河想当然完全经过大脑

  第一,对诗词的理解。比如,根据一句诗“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就说苏轼是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第2页)。没隔太远作者自己都说苏轼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殷实(第5页)。家境殷实的家庭居然需要孩子去放牛?似乎作者不太分得清写诗词的手法现实,每每把诗的内容直接当成事实来用,有时甚至把一些传说拿来就用,一点都不思考。比如解读“凤凰山下雨初晴”这首词(第76页),直接拿一个女子仰慕苏轼但又结婚了,只能献上一曲的传说过来。这种传说听听就可以,细想一下几乎全是漏洞,怎么会把它当做事实呢?还有解释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第91页),作者解读,苏轼说“可是我疾病缠身、须发渐白,似乎很难焕发精神朝气”。但此时苏轼只是感慨自己仕途不顺,年龄不小了还没有很大的作为,并不是实写自己须发渐白。因为此时苏轼才37岁而已。还有更甚者,举例说了诗词,然而自己理解的意思完全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如“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作者解读说:官场的斗争恰如儿戏一般。不知这是什么理解思路。“居杭积五年,自意本杭人”、“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乡”,这两句诗很明显表达作者一种洒脱情怀,但作者解读“这种以视点更易形式认同异乡言论,带有浓厚相对论色彩,其隐含的前提恰恰是对回归故乡的重要性的强调”(第191页)。这是什么脑洞?看到有人评价本书说,可以作为苏轼诗词的解读来看。你是认真的吗?关于本书中的诗词,它们的作用是帮助作者提供一些所谓的事实,把本书的故事串起来。是诗词支持了作者的写作,而作者对诗词的解读几乎没有任何深度

  第二,对一些古文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欧阳修看过苏轼的文章后,感慨:更三十年后,无人道着我也!这是前辈后辈文学才华的赞叹,反映出苏轼才华惊人,但非要说“他预言未来文坛必将属于苏轼”就没有必要了,引申太过。在《灵壁张氏园亭记》中有句话“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作者认为表现出“一切都需任运自然,在可否之间求得平衡,既保持个体精神的独立,又不推卸应尽的社会责任义务”(第141页)。这是什么理解?上面这句话和所谓的解读有一丁点的关系吗?

  第三,无视史实,对苏轼的一些评价完全失实。可能是写传记的人可能会有的问题,就是故意去拔高所写的人的地位和作用,但苏轼不需要,他本身的成就已经足够人们铭记了。例如说苏轼是“反变法派的代言人”(第52页),你置司马光于何地?还有其他不一一举例。

  第四,逻辑严谨,前后不一。比如苏轼到密州,前边(第100页)说苏轼为了任职地靠近一点苏辙,特意上表请求朝廷安排时候考虑,然后苏轼如愿以偿,到了密州。真到了密州,又有说苏轼“心情沉郁、落寞”(第102页)、“感觉没朋友,是最让他无法忍受的痛苦”(第110页)。这个苏轼是不是有点难伺候?自己要求去密州,同意你去了,你还有情绪了,还痛苦了?有病吧?!

  前七章基本上页页有槽点,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后边几章反而是平顺了一点,反过头分析,是作者终于把自己的所谓见解放下了,老老实实按照苏轼的人生轨迹作品提供的线索,把文章写了下来。虽然偶尔也会突然抽风一下,比如解读到苏轼的《初入庐山三首》之一的时候,刚解读完,忽然冒出来一句“诗歌强调自身的实践与反复的接触对于认识事物重要性,以生动形象语言表现了苏轼在认识论上的见解”。与内容毫无关系!

  这本书看下来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有些内容还可以,有些荒谬好笑,就像夹生饭。全是生的,不会去吃,如一本烂书不会去看,全是熟的吃起来也舒服好书读起来如沐春风。本书让人感觉如鲠在喉,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然,最后还是得说一句,这种历史人物的传记,尤其可查资料比较多的,并不是太好写,需要很大的精力和很好的学识。如果要我来写,我现在肯定是写不出的。作者下了一点功夫,但缺陷也很明显。本来本书也就值一颗星,考虑到收集资料和写作的辛苦,加一颗星。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三):为你欢喜为你忧

  读了快四个月才读完的书,我该是有多懒啊~~读的慢,是因为我认真的读了王水照先生所引述的所有苏轼诗词,并试图背诵;文言的韵律和诗词带来的美感,在王水照先生的穿针引线介绍下,呈现出无比的魅力

  往往一句诗,一首词让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不忍翻到下一页,真希望自己有过目不忘本领,将这些良词佳句全都印在脑海里。读书过程中,心情是跌宕起伏的,因为当你在书里,你会时而为美好的诗词所呈现的美好的心境环境感动,你会为那时的老百姓争相结识他们认为品德高贵的人而不畏权贵而感动。苏轼的好友陈造,见义勇为,为民仗义执言,当时的情景是,如果有哪家能荣幸的请到陈造到家里吃了顿饭,就会高兴的在家门口挂出彩旗,放炮庆祝,荣幸之至。你说我会为苏轼坎坷命运伤悲,会,但我更多的为那时淳朴民风,士大夫们争做高洁之士的气魄,还有苏轼落魄中那些仍不肯背弃良心与他同仇敌忾的忠贞友谊感叹。苏轼被贬惠州,他的几个朋友为了见他一面,在几百年前的宋朝,决定徒步翻山越岭去帮助他,看望他,有的甚至为此命送他乡!密州做官时,当地遇水灾,他和百姓抗击水灾三个多月,并且保住了很多灾民因为贫穷困顿准备抛弃的婴儿,在他晚年途径密州时,文中讲到,以前救过的弃婴都长成小大人了,和他们的父辈们一起夹道欢迎当年救了他们的人,读到这些,我真的会落泪,我真的能体会到苏轼的心情,那该是我们的主人公经历了坎坷,也收获欣慰后多么难于言表的感慨!我们说读后感,但读书的人知道,读书的感觉,都在读书时发生了,在这本书里,你看到的都是苏轼真实的言论啊;你了解的当时的风貌也都是在他的诗词中体现出来的,没有杜撰,无需品评,你只需要去感受,去认识,去了解,在短短几十万字的历程中,体会苏轼在他人生起承转合中的所有心理历程和作为。那种穿越感,仿佛是他身边的一个朋友,看到他意气风发,为他喝彩;看到他受奸人所害,又扼腕叹息文字的魅力在于,它只需被敲敲打打一些人们公认的符号,便能让你置身其中,体味无尽的乐趣。你说,我会歌功颂德的说一些他高风亮节的话吗?当然会,他到哪里,不论是高管显贵,还是一介布衣,都身系百姓,以救百姓的疾苦为己任。王先生说这是他的入世观念所致,也许吧,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本书中的苏轼,是如此丰满的一个人物,他位极人臣,却仍然改不了“不合时宜”的毛病,不懂得随波逐流,只知道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所有。以赤子之心,面对生活可以,但面对凶险难测的官场该是多么的愚蠢。这也是后来乌台诗案和老年嘉佑老臣被贬的最重要的原因。可是他如果不“蠢”,八面玲珑圆滑老到,又怎会有那么多美好而充满情感的诗词面世呢?理智与情感就像出世与入世一样此消彼长,我更爱这个顽固顽皮顽童般的苏轼苏大人。可是跟着每一页翻过,就像为苏大人翻过一段段的经历,我会有一种无奈感。如果我是他,身在那样的江湖,也是同样的身不由己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的人生,从来没有一次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他终于下定决心学习陶潜归隐江湖的时候,却也是人生要走向终点的前夕。这该是多么让人心痛啊。

  看书的过程,是心潮澎湃的,书,仿佛是一种媒介,它让你和这段历史,和这个人物有一次巧遇,而当你合上书时,有的只有回忆了……可我们最不该割舍的,不正是这种对历史的记忆吗?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四):有人想整死你,该怎么办?苏轼的做法酷毙了

  (1)网上买书,一般会先到豆瓣看看别人的评价。这本书8.3分,于是果断买下。当然,也有一些人打分很低,原因很多,诸如:看见居然有《汉书·范滂传》就果断放弃了、引用的诗词文章必做大段解析显得太LOW、王水照一看就是挂名而已。

  确实如此,书中关公战秦琼之类的谬误时有出现,如将侍郎说成一部最高长官尚书仆射兼门下或中书侍郎是宰相,但宋时各部的尚书应是最高长官,侍郎是副手),把两晋和六朝并列来称等等。不过平心而论,这些毕竟都是些小失误,白璧微瑕,不减其色。而作者对引用诗词文章的详细解析,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还是有帮助的,如果觉得繁琐,大可跳过来读。至于作者是否名家,只要内容好,又何必纠结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好像相亲一样,过于挑剔往往会留下遗憾,这样的事我们干的还少吗?

  (2)对于个人来说,看完本书还是颇有收获的。大体有以下几点:1,作者全面梳理了苏轼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穿插引用诗词文章,将之串联起来,这样一来,东坡先生在什么年纪、什么地方、什么情境下写了哪些文章,自然就一目了然,也有助于我们体味作者当时的心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对苏轼人生经历的全面描画,有助于我们对其思想变化及其艺术发展脉络的理解和把握。一个人的思想变化,总是与其经历密切相关的,苏轼宦海浮沉,几次遭贬,既有地方工作经验,又曾承恩御前,百姓的苦乐、朝廷的倾轧,他都了然于心,因此更加乐于亲近自然山水、亲近佛老哲学,这又直接影响了其艺术思想;3,更为重要的,作者全面系统的解析,将苏轼乐观豁达性格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对其之所以能够取得艺术上的辉煌成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并给我们以深深启迪

  (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海南回到大陆,苏轼在金山看到自己的画像时,写下了这样的话。黄州、惠州、儋州,都是苏轼的贬所,改革派对他的打压,固然让他认清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却没有打击到他乐观豁达的精神,反而促使他在艺术创作上不断攀上高峰

  经历乌台诗案的苏轼来到黄州这个落后所在,没有消沉气馁,反而躬耕于东坡,广泛交友,放浪山水,快意江湖,一蓑烟雨任平生,写下了《前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等不朽名篇。什么钱啊,官啊,在他眼里总是浮云,他更在意的是亲情、友情和精神上的快乐。

  第二次遭贬,却是拜昔日好哥们章惇所赐。乌台诗案时,章惇还曾上书为苏轼求情,然而经历过变法派和保守派的轮流执政、互相打压后,章惇对苏轼的感情完全变了。这次章惇直接将苏轼贬到了岭南的惠州,这里是蛮夷之地,瘴气弥漫。然而官场不得意、又老又没钱的东坡却依然纵情山水,苦中作乐,逍遥快活,写下了“报道先生春睡美”等等诗句,大有“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却干不掉我的样子”。章惇得悉后,想了想,好吧,那就让你再跑远点。于是,苏轼就被赶到了海之南的小岛上,与尚未开化的黎族兄弟过起了野蛮生活。在宋朝,由于祖宗家法中有不杀士大夫这条,贬往海南就是仅次于死刑的处罚了。昔日好友如此绝情,欲置他于死地,想来东坡应该不会好受。然而东坡依然故我,与黎族兄弟打成一片,完全没有被打倒,还培养出了一个进士。

  宋徽宗上台后,苏轼蒙恩遇赦,章惇却被贬到了岭南。这时章惇的儿子赶忙给苏轼写了封信,为父亲求情。然则苏轼完全没有把章惇的恶记在心上,反而将自己在岭南的治病妙方送给对方。如此豁达大度,与章惇比起来,可谓高下立判。难怪呢,只有如此心胸的人,才能写出那些名垂千古的诗篇啊。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五):摘录

  苏轼的一生,几与祸患相始终,承受过几起几落的生活波折。他既经顺境,复历逆境。得意时是誉满京师的新科进士,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赤绂银章的帝王之师;失意时是柏台肃森的狱中死囚,躬耕东坡的陋邦迁客,啖芋饮水的南蛮流人。荣辱、祸福、穷达、得失之间反差的巨大和鲜明,使他咀嚼尽种种人生况味。这种希望和失望、亢奋和凄冷、轩冕荣华和踽踽独处,长时间交替更迭,如环无端,不知所终,促使他去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去探索生活的底蕴。于是,他出入佛老,以超世的精神来纾解心灵的痛苦,但他并没有从前人“对政治的退避”变为“对现实的退避”。相反,迫害和打击没有消磨他致君尧舜,匡世济时的政治热情,没有斫伤他批评现实、敢为天下先的勇锐之气;无休无尽的苦难也没有使他厌倦人生,变得冷漠,最后走向虚无。入世的理想和出世的精神,对刚直坚毅的人格力量的追求和对自由不羁的自我价值的珍重,奇妙的统一在他的身上。就这样,他成为了那个沉重而悲哀的时代里勇敢和乐观的代表。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读后感(六):道大不容,才高为累 || PB-11(2018030)

  洋洋洒洒的五十万字,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没有戏说历史学家的夸夸其谈,更多的是以史学家的心态平铺直叙,加入当朝的历史背景框架,与苏轼相关的人物与事件全盘托出,再以苏轼对应的诗词文穿插其中,这样,才是打开苏轼的最优途径吧。苏轼传(最新修订版)8.2王水照 崔铭 / 2013 / 天津人民出版社

  art1:苏轼的一生

苏轼画像

  苏轼19岁娶王弗,21岁时于开封中举,22岁参加欧阳修的主持的礼部考试,当年苏母程氏离世,回眉山守孝27个月(亦称守制或丁忧)。24岁长子苏迈出生,丁忧结束。25岁授河南福昌县主薄未赴,准备第二年的制科考试,26岁取为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节度判官。30岁还朝召试秘阁,得直史官,当年结发妻子王弗病逝,共同生活11年,苏迈6岁。31岁时父苏洵卒于京师,扶丧归蜀。33岁丁忧结束,续娶王弗堂妹王闰之为妻,还京。34岁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35岁时二子苏迨出生。36岁任杭州通判,遇张耒,37岁识黄庭坚,三子苏过出生,38岁王朝云入苏家,杭州任期结束赶赴离苏辙更近的密州。42岁为苏迈娶妻,并知任徐州。44岁改知湖州,遇乌台诗案,九死一生被贬黄州,谪居黄州,躬耕东坡,筑雪堂,48王朝云生四子苏遁,7月后苏遁夭折。50岁神宗启召苏轼,至53岁三年间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54岁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军事州。56岁于颍州赴任,57岁还京迁至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58岁妻王闰之卒于京师,当年知任定州,59岁时再贬惠州,苏迈苏迨于宜兴生活,苏过与朝云随苏轼至惠州,61岁时王朝云于惠州病逝。62岁再被贬至琼州于儋耳。65岁被大赦渡岭北归,66岁暴病于常州病逝。

  art2:有关党争

  在王安石变法开始时,虽然苏轼作为保守党排斥变法,主动远离朝野分别于杭州、密州及湖州任职,王安石下台后被小人暗害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而在司马光执政宰相期间,虽然苏轼也再反对司马光全面否定变法的作法,但此时的苏轼却是站在了人生的最高峰,虽然王安石、司马光在执政过程中均有不足之处,但是对于苏轼的存在,是没有迫害的。后期再遇党争,高太后病逝后哲宗专权,变法派重新站立脚跟,对于元祐党人的迫害更是变本加厉。虽然最后宋徽宗继位,元祐党人被纷纷启用内移,无奈苏轼未能告老还乡。

  (小插曲)

李清照×赵明诚

  这时候的赵明诚及李清照两个家族分别就属于对立的两派,以至于在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所在的元祐党被迫害时,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竟然无动于衷,也使得赵明诚与李清照不得不面对分离的局面。

  art3:对苏轼的评价及其对后人的影响

  “道大不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苏轼必胜致力于文学创作,或者说文学才是他真正的生命。入世的理想与出世的精神,对刚直坚毅的人格力量的追求和对自由不羁的自我价值的珍重,其妙地统一在了他的身上。

  最后借用书中的最后一段文字来认识苏轼:在我国古代作家中,能够持久地跟同时和后人建立起亲切动人关系者不多见,苏轼却是其中突出的一位。李白的天马行空、脱略羁绊,固然使人倾倒,但不免太高太远,难以企及;杜甫中悃诚笃,感时伤世,人们不能无动于衷,但学起来又太苦太累,而苏轼则是现实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位智者。他总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