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颠覆医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颠覆医疗读后感10篇

2022-04-24 03:01: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颠覆医疗读后感10篇

  《颠覆医疗》是一本由[美]埃里克·托普著作,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颠覆医疗》读后感(一):互联网对医疗的变革

  作者确实挺厉害的,身为医生,却在开篇讲了很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然后介绍了医疗领域里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人体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就像作者所言,要验证新药的效果,就十分困难。在这么复杂的生理环境里,想通过互联网来模拟,几乎不可能,可是作为分析,干扰条件太多,就连最基本的数据采集,也就是传感器,也不是那么方便的获取数据。

  好在现在,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医疗行业可以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这样,借助于融资,可以大大加快各种实验和临床的规模。像在之前,作为一个医生,学习那么多年,又在医院呆那么长,估计也没多少工资 ,因为公司也没多少市值,比如恒瑞,石药,也才最近过千亿,但看腾讯,阿里,真不可同日而语。

  《颠覆医疗》读后感(二):医生写给自己的书

  一、 尽管医生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写了这本书,但对没有研究基础的读者,很多内容是难以理解的。

  实际上开篇作者抨击医疗体系缺陷以及药品实验的问题时,尽管大部分人应该都能理解作者的大意,但其中细节问题,统计学学的很差人读起来是无法理解的。

  也许“细节”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重要——读书也只是为掌握大意。但费时费力花时间来阅读一本300来页的书,不就是为了了解细节么?如果只是需要了解主旨内容,读摘要就好了。

  从本书的定位来看,是一本医生写给非医疗从业者的科普书,但要求读者有统计学基础……似乎有点难了

  二、这仍然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关于研究和数据处理的内容集中的出现在第一部分,尽管个人觉得第一部分是本书精华,因为他如同《美丽圣经》一样抨击了本行业的弊端,但后面的部分也是写的不错的并且适合阅读的

  ————————————————————————————————————————

  燕公子在微博中表示淘宝自制护肤品最好不要买,因为没有质检,买家并不知道DIY商品的实际生产状况,使用三无产品,消费者冒的风险很大。

  个人倒是很赞同这个观点,只是评论中出现的“买护肤品就要看大牌”“从来不买国货,只有欧美护肤品才值得信赖”很让人哭笑不得。

  即使是在美国备受重视的药品也不能保证药效,更何况是女性护肤品这种对FDA来说无关痛痒的东西?

  书中简单的以防晒产品为例,说明以为“米国监管严格于是护肤品理所应当是安全的”的想法是有多不靠谱。

  实际上大部分美国防晒产品都没有防护长波紫外线(UVA)的成分,而UVA是导致皮肤衰老和皮肤癌的主要原因。

  更让人不安的是,美国41%的防晒产品含有棕榈酸视黄酯这种与皮肤癌发病率密切相关的物质。但却能在自己的乳液瓶上印上“广谱UVA / UVB防护”字样;甚至还有露得清这样的产品还印着“有助于预防皮肤癌”——相比之下,前者也不算特别无耻了。

  实际上,护肤品商家投入了大量的钱在夸大其词的广告和……额……Photoshop上,却不觉得应该在防晒产品中加入真正的广谱防晒成分。

  当然,这样的策略对销售产品是很好的——至少从燕公子微博的评论状况来看是这样。看护肤品成分对很多人来说实在是太费时费力,并且也不是每个人的受教育状况都能理解科研成果。

  【见书52~53页】

  而第三章中,关于消费者如何获取相关医疗信息的方式个人觉得是全书最具可操作性的部分。

  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差到相关疾病的研究状况,通过文献被引用的次数找出该领域最可靠的医生——而不是被所谓的广告宣传误导。【P70~P71】

  实际上,如果学会了查阅文献的方法,生活的别的方面也会舒适的方便的多。

  总的来说,这类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活的更明白些——虽然有人觉得和医生讨价还价是不值得提倡的,但如果你知道青霉素和别的抗生素的价格差之后还能安然的遵医嘱,我也觉得蛮不可思议的。

  《颠覆医疗》读后感(三):颠覆医疗 –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 - 推荐序

  我最早接触到本书的作者 - 埃里克•托普(Eric J. Topol),是来自于他2009年10月,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 TEDMED(TED医疗专场)上的演讲,题目是“The Wireless Future of Medicine”(无线医疗的未来)。他这个演讲视频,鼓励了无数期待进入“移动医疗”创业领域的年轻人,而在中国,直到 2011 年,才获得风险投资者的关注。

  作者本身的经历,是这本书的重要背景。Topol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做了十四年的心血管科主任,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基因科学家和研究者。后由于他对于美国默克(Merck)制药集团的万络(Vioxx))这款药的副作用提出质疑,让该款年销售额过25亿美元,2000多万人使用过的药从全球下架,为此作者家中收到过死亡威胁电话,而克利夫兰也在05年12月取消了他在一手创立的医学院教务长头衔,夺去了他在该机构担任了5年之久的首席学术官一职(书中有详细描述)。于是Topol 2006年投身进入基因测序及个性化用药的加州斯克里普斯科学研究院(Scripps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三年后的2009年,他协助盖瑞和玛丽•怀斯特夫妇,创立了西部移动医疗研究院(West Wireless Health Institute)。再2年后,他的这本书出版!纵观他的职业生涯,Topol 是一位具备科学素养、敢于挑战现有体制、勇于拥抱现代科技的创新推动者。当我初读中译初稿时,与他深深地共鸣。

  “医疗”与其他任何行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研究的对象是“人”本身!作为一名传统医学院校的学生,他们首先需要经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培养,然后要经过好几年的临床实践,成为真正医生后,一生都要接受继续医学教育。随着近几十年,人类在分子、基因、蛋白质等各组学上基础研究的突破,通过系统生物学、转化医学的衔接,从“微观”到“宏观”的贯通正在影响整个医学范式!医学知识也呈现爆照式的增长。1998年底前,一名全科医生收到的各种指南合计重达22公斤。如今,一个内科医生如果想跟踪更新知识,每天需要读19篇文章。以前,一个医学大师,可以掌握80%以上的医学知识,医生具有绝对权威;如今,当医学知识分散在不同专家头脑中,尤其一些生物学数据库(如基因组库)已经放在云端遵循开放原则供全球调阅。因此,作为现代病人,他面对的是一个网络化的信息库和知识库,而不仅仅面对单个医生。

  另一方面,现代医学越来越依赖于具体数据的采集和判断。随着传感技术、纳米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对“人”的信息感知,已经打破了空间(从宏观影像到分子基因,从医院到家庭到随身)和时间(从离散监测到连续监测)的限制!医学诊断正在演化为全人全程的信息跟踪、预测预防和个性化治疗。病人的“参与性”和“选择权”的重要性,会愈加显现!

  第三,互联网运动的本质是“开放”和“分享”,基础是“信息”的标准化传递。如今,各个行业都因为互联网,获得了“颠覆性”的发展。而医疗领域的改变是最慢也是最艰难的。这里有体制、固有观念、医学知识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但我个人一直坚信,随着医疗信息技术(HIT)不断演进,以及网络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断创新,开放、开源与分享的精神,终将推动医疗往深层次变革,其最终的价值在于让个人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我曾在2012年的“一席”上,讲过一个主题,叫“聪明的病人”。源自2005年英国牛津大学卫生科学院创院院长,询证医学创始人,Muir Gray 爵士写的《The Resourceful Patient》。后被香港大学的唐金陵教授引入中国。“Resourceful”这个单词,你也可以翻译成“拥有资源”或“会利用资源”的意思。其核心理念也是:21世纪开始,医生在医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和家长式的地位正在动摇,而病人,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网络及各类工具,来更多的参与自我医疗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决策。未来的医生不是扮演知识仓库的角色,而是成为知识管理者,应更多的与病人沟通和关怀,为病人提供决策支持,或帮病人进行决策,成为聪明病人的伙伴。

  7年后Eric Topol 的这本《颠覆医疗》,很好的诠释了Muir Gray 爵士所阐述的 “聪明的病人”所面对的行业及其背后的技术背景。包括:医疗体系结构、医药关系、药品从审批到临床的过程、现代医疗传感器技术、基因检测的来龙去脉以及与治疗用药的关系、个人健康档案PHR与医疗信息技术HIT等多个视角。最终,如作者所说,疾病的分类都将被改写,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也将在医疗领域变成现实。

  《颠覆医疗》是一本很好的“综述”类著作,具有很广的跨度。包括来自一线新科技媒体的报道,来自产业界的最新产品和商业模式,以及一些优秀著作的观点,从中可窥见作者的信息来源和思考轨迹。例如:作者一定是《连线》杂志的忠实读者,而写作《失控》的凯文.凯利 – KK,恰是该杂志的主编,其推动的“量化自身”运动(“Quantified self”)目前在全球已有500多Group,组织成员定期聚会,分享对自己身体的各种测量所发现的规律。其理念与Topol 异曲同工。同样,《清单革命》(The Checklist Manifesto)的作者阿图•葛文德也是Topol 喜欢的一位医生。

  我本人虽然学的是 IT 专业,但受我父母是医生的影响,07年开始一直致力于HIT的产业推动和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的事业。经常深夜自问:“我是谁?”,为什么我有这样的生物节律,为什么生老病死?也许颠覆医疗的背后,就是在探寻我们自身生命的秘密!

  感谢东西网的努力,感谢作者 Eric Topol,让该书得以在中国面世,期待有更多的读者,与我有一样的共鸣!

  郑杰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 个性化医疗中心 副主任

  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 全科健康管理研究中心 副主任

  杭州全科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Founder

  《颠覆医疗》读后感(四):精准医疗是源于无知

  “医生们开着自己不太熟悉的药,诊治着自己不甚了解的病情,评判着自己一无所知的人体。”颠覆医疗这本书开篇就引申了250年托尔泰抛出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现在的医疗水平还不足提供个性、精准的医疗服务。该书就是作者通过对已经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具有革命思维的产品描述来论述颠覆医疗的可行性:

  医疗产业就是一个即将被“创造性破坏”的产业,一个即将被颠覆的产业。iPhone,云计算,3D打印,基因测序,无线传感器,超级计算机,这些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事物,将再一次融合一起,对医学进行一次创造性破坏。在这超级融合之下,权利第一次交回到我们自己手中,而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真正将这场医学革命进行下去,颠覆医疗。

  医疗的数据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目前能提供医生的价值仅仅是参考价值,或者说为了升职加薪写论文提供素材罢了(我想医生更有发言权),同时对于我们患者来说,也只能看到症状的表象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对医生的依赖性非常强,其实我觉得这也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很久之前去医院看了一场病,医生建议做个CT检查,然后看检查结果是否考虑手术。进入放射科一待就是一个下午,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我有点沮丧:人一进医院就跟牲畜没什么区别,说进机器就得进机器,说动刀就得动刀。在人们努力维护自身权利,苛求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却在疾病面前,轻而易举地就将生命的支配权交给了医生,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出门打的,我已将生命交给司机支配;上了飞机,我已将生命交给机长支配;来到医院,我已将生命交给医生支配。自打来到世上之后,我们对生命的支配权渐渐地被稀释、被分割、被剥夺,我的生命有一部分属于司机,一部分属于医生,一部分属于疾病,甚至一部分属于一只蚊子、一只苍蝇...是的,我们就是因为不在行,不了解,所以依赖性很大,对于生命的敬畏被放大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埃里克托普给了我们一起期望,可穿戴设备,基因测序,身体数据化、序列化显得理所当然,水到渠成。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越发了解自己,不再害怕和恐惧,我相信每个人都将能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换言之,医生会成为我们的健康顾问。

  理想很丰满,显示很骨感。确实是这样,数据是不会骗人的,这条路我们也走的不会轻松,结合《大数据时代》中的一个观点”执迷于精准性是信息缺乏时代和模拟时代的产物“,我们对于精准医疗还需要好好去理解。

  《颠覆医疗》读后感(五):颠覆是个慢动作(文/顾贝妮)

  如今,“大数据”与“颠覆”这两个词同时出镜的频率很高,这种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借用大数据分析的理念得出结论:哪里有“大数据”哪里就有“颠覆”。虽然大数据说:如今人们只需要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了。但人类并没有因此放弃思考的权利,我们仍旧可以在这两个词之间加入“如何”一词,并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要解决“如何”这个问号,没有比走深一步,对所谓的新兴高科技应用于具体某一个行业做些了解更恰当的方法了,那么阅读这本《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正是个不错的选择。《颠覆医疗》的作者埃里克·托普是位著名的医学工作者,而非信息科技从业人员,更不是传媒界人士,这样的作者身份可以打消大部分炒作新概念的嫌疑,也令此书更显得平实和中肯。然而阅读此书,令人颇有感慨的并非医疗界被颠覆后充满无限可能的愿景,而是实现颠覆可能经历的艰苦过程。

  事实上,“颠覆”作为动词远没有它看上去的那般刺激,如果能用时间来测量词汇,会发现“颠覆”在这里真的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词。举一个例子,如今医生们诊疗必备的医疗用具听诊器,你能想象从它被发明到被医学界接受,最终获得广泛应用居然耗费了二十年吗?听诊器这项十九世纪里的的新玩意,现今看来简单得理所当然——不涉及隐私权益、法律惯例、文化伦理、宗教信仰……面表看它只是一个再单纯不过的发明,却仍旧耗费了二十年才“颠覆”西方医学的诊断流程。

  既是解脱也是束缚

  医疗产业属于信息敏感性行业,对普通人而言,医学界高深莫测,医生资质考核严格,想从医学院毕业也往往比学习其他专业要耗费更多时间。信息极度不平等造成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鸿沟。而长久以来,病人们往往自认为无知是理所当然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一心指望医生的万能。然而数字化在医疗领域的渗透令渐渐填埋这个鸿沟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例如 PatientLikeMe 这类病情分享网站,令许多病人们跳过医院、医生找寻治疗方法。此外,科技革新令普通人获取必要的医学数据变得日渐容易。一些过去价格昂贵过程复杂的医疗检测或诊断方法如今却可能变成人人可以自己使用的家用医疗工具。例如,发展相当迅速的可穿戴设备在医学界的使用,使得 24 小时的心率监测、血糖指标检测都变得十分可行,甚至我们可以期待人手一份的个人基因图谱。

  没错,非专业人士的我们获取信息的难度被成百倍地降低了,也因此病人们可以拥有更多权力。然而,在医生们随时可能被揭开面纱的时代,病人们却得学会更大程度地自负其责。这既是解脱又是束缚,对双方皆如此。重新适应总不如维持现状来得轻松,即使是大势所趋,也仍免不了过程的艰难漫长——是的,面对颠覆,不是总能敞开胸怀坦然接受的。

  系统顽疾

  医生和病人还仅仅是医疗生态圈里其中的两个群体,在整个系统中还有制药公司、药品零售商、监管部门、医疗健康保险机构、医疗设备提供商,以及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庞大供应商群体,等等许多利益相关群体。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系统,它的运行和绝大多数系统一样存在某些系统顽疾,有损有缺。尤其在以商业逻辑为基调的医疗生态系统中,“颠覆”将朝向何方?拥有最大霸权的利益方势必干预其中。

  虽说所有科技突破都意味着更多选择和更低成本,然而看看持续不断攀升的新药价格就可见一斑了。走在数字化科技前沿的美国,却在全民讨论日益攀升的医疗费用——MIT 科技评论杂志 11 月号将“为何药品变得如此昂贵?”列为了封面标题;而 10 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却称在医疗质量相当的情况下,印度治疗癌症的费用只占美国的一个零头。虽说凯文·凯利们始终相信科技令世界变美好,然而在科技赋予的力量却很有可能被霸权者的铜墙铁壁阻隔,更有可能被滥用。即便最终到达彼岸也是用最慢的交通工具“渡”着去的,而无法一飞冲天。

  更难理顺的逻辑

  除了霸权利益、系统顽疾,医疗要被颠覆,科技还需要攻破更艰难的防线,例如文化伦理、秩序规范。埃里克·托普预言:医疗将进入个性化时代。然而个性化与隐私权是项难以调和的矛盾。设计个性化服务方案的基础来源于对无数个体隐私信息的挖掘。你在今日授权使用的隐私信息无法知晓将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被使用。更糟糕的是,你所贡献的隐私信息目前也无法直接相关与你个人获得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换句话说,即便你不贡献自己的隐私,也有可能获得个性化医疗服务。想要理顺这项逻辑,恐怕路途遥远。

  埃里克·托普坚定地拥护数字科技创新医疗,是位摇旗呐喊的倡导者,正是本着缩短颠覆耗时的目的,托普撰写了这本书并积极开展着各种相关研究与活动。事实上,英文书名直译应当是“医疗的创造性破坏”,这比颠覆一词少了些冲击力度,却多了些能体现过程的内涵。或者,我们还是用另一个不悲不亢——不悲观、不亢奋的心态来期待这场颠覆吧。(文/顾贝妮)

  原文发表于《商业价值》杂志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30395.html

  《颠覆医疗》读后感(六):散记

  增加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频率,如微信、邮件等,可大大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及对健康的关注;

  如何与保险公司合作,实现口腔医疗保险?提供在线保险服务+牙医预约服务

  在开放医生平台的同时考虑患者的保密性。没有完全保密的网络,信息的发布与同步意味着泄密的风险

  如何实现效果担保计划——费用中有一部分作为担保费用,无效不收取。——如何进行标准管控?

  远程监控、数字健康档案、虚拟家庭出诊

  如何将医疗真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在有效医疗资源严重缺乏的同时,如何在管控私营医疗的发展同时,又能启动社会驱动体系,使患者、医生、医院实现良性沟通,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现代医学存在的疑惑——

  1、医药实验数据不是建立在足够多的实验数据基础上,大量的药品在被过度使用或无据使用;

  2、数字人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逐渐进入医学视野,被多种研究所亲睐,未来的世界是数字人的、真实人的还是机器人的?

  3、医疗研究需要大世界的力量去统一,去参详,去深入,去扩展

  4、逐渐个性化的医疗,最终必将替代大型医院的存在而进入人类的生活,通过远程监控、数字健康档案及虚拟家庭出诊,以最直接的最小的时间成本进行诊治;

  5、牙科医生面临的变革,可能远远需要十年二十年,如何使用碎片时间进行诊疗,如何获得更多的医患沟通机会以提升个体的影响力,将成为未来牙医的竞争归宿。或许,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后,会回归到私人牙医的原点。

  《颠覆医疗》读后感(七):新技术促进旧体制的改革

  计算机互联网背景的我看这本书过程中有很多生理、心理的不适,会害怕自己也得书中描述的病,中间停了一段时间,然后接着看完。

  作者是美国优秀的基因科学家,因为对默克制药的万络药物的副作用提出质疑,让巨额利润的药品下架,受到死亡威胁,被夺取行政职务。书中描述了美国医疗体系的现状,以及可以结合智能无线传感器(包括智能手机)、基因测序、电子病历、影像学、社交网络、数据等先进技术改进整个医疗现状。

  美国是医疗大国,中国也是,美国有医疗体制问题,中国更加严重,每年都花费巨额医疗费用。作者从现代循证医学入手,阐述观察的问题,比如:把有效性只有10%左右的药物通过审查,在发病率只有5%左右的疾病在人群中大规模筛查,还有很多假阳性产生,浪费大量医疗资源,也给患者带来无尽的副作用和痛苦。每个人性别、年龄、种族、生活环境、基因特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循证医学是从统计入手,所以就产生了如上所说的冲突。

  那怎么办呢?

  网络的兴起意外着消费者权利的崛起。病人可以上patients like me 这样的社交网站来讨论病情,公开医院的死亡率、并发症数、重复收治率、对医疗服务评分等重要数据,公开医生的累积病例数、并发症数据、发表的文章等评价数据,寻求更高明医生的第二意见。这些方式尽管科学又富有竞争性,但把患者当ATM取款机的医疗机构和医药公司不会公开这些东西。

  还有什么办法?数字化人体,颠覆式创新。

  1.通过无线传感器监控生理指标:血压、血糖、心率、每天步数、睡眠状况,达到改善生活习惯,预防危险状况的目的。不远的将来能结合更加精确方便的硬件,更加智能的数据处理,做到实时监控多种人体状况的理想。

  2.基因组测序,能够发现除了孟德尔显隐性遗传疾病之外的其他80%多的遗传疾病,这方面仍然在探索。基因药物学有一定发展,现在已经发现很多跟特定基因变异、分型相关的药物有效或副作用特性。测序竞赛加速发展,成本降低、靶向治疗癌症,但什么样的病人应该测哪部分的序,测序中大量病人与大量正常人对照,发现某种疾病跟基因的关系,这样的实验以及数据分析都存在难度。现在临床医生知识无法把基因组学引入临床实践,基因相应的隐私与安全还没有好的管理方法。

  3.现代高分辨成像技术,结合3D打印,将来有可能打印人体器官。但需要注意电离辐射成像对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心脏的放射性核素灌注显像和脑扫描。

  4.电子病历和医疗信息技术。试想如果有大数据处理以及全民的医疗数据反馈系统,那么根据症状的检查,根据检查的诊断,根据诊断的用药,用药和治疗情况的反馈数据都能给医生指导,减少误诊、误治、配药错误、医疗差错的发生。这样互通的医疗信息监测、记录、反馈系统,能极大改善当下医疗服务准确性状况。这些资料的录入要花不少人力成本,同时需要保证数据安全性、隐私性,患者不会遭到歧视、遭到保险企业的拒绝。

  通过互联网技术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优化了现有的就医过程和体验。

  在新型药物巨额的研发成本面前,各大药企之间、药企和高校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甚至产生了维基医学、担保药效的新模式。医疗教学形式和内容(包括跟患者的沟通)也在结合互联网发生着改变。

  现有的技术和新的方式,能够颠覆旧体制,让医疗系统焕发光芒。现有体系难以融入这些发展中、部分很成熟的技术,正是我们要去推动和努力的地方。医学的详细分工与专业化需要更多优秀的医生一起参与颠覆。

  《颠覆医疗》读后感(八):摘录

  医生们开着自己不太熟悉的药,

  诊治着自己不甚了解的病情,

  评判着自己一无所知的人体.

  除却多任务并行处理与短暂的注意力,持续不断的在线状态也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为了处理随处而来的大量数据,我们在思考时更倾向于网状思维而非线性思维。

  尼克-比尔顿(I live in the future):信任的转移是其中一个原因,我想,我们的注意力与信心正在转向网络中的个体,而远离传统的公司与他们的品牌。

  消费者的权利崛起潮流正在汹涌而来。

  广泛使用抑制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替代终点”(surrogate end point)。替代(surrogate)意味着“使用其他东西来代替原本的东西”。“替代终点”这个词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尽管医生为患者开具抑制剂的目的是预防心脏病/中风/死亡(真正的终点),而血胆固醇指标则是很好的度量衡。医生会将“替代终点”----降低血胆固醇作为患者的治疗目标。

  即使一个假设能够被证明,这也并不代表它就是正确的。

  我不想过于消极,但是在对待任何新数据时,消费者的正确态度都应该是质疑,而不是简单的接受。不像我们的法律系统,被告在认定有罪之前都会被认为是清白的,新的科学数据或者医学数据必须驳斥和超越所谓的“虚无假设”。换言之,由于默认研究假设中的预期疗效是无效的或不存在的,所以实验的数据所表明的趋势必须绝对占优,才能得出使人彻底信服的证据,从而推翻默认的虚无假设。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当我手握榔头的时候,我看什么都是钉子。”

  在全部的600万碱基中,只有1.5%的碱基真正是编码的要素,称作基因外显子。

  大多数基因组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而是在做调节。基因中的激活子和内含子,也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激活子启动和关闭外显子DNA复制为信使RMA的转录过程,自身读序并转译为氨基酸和蛋白质。内含子也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虽然内含子转录为信使RNA的前体,但内含子在最后形成和翻译成熟的信使RNA(mRNA)过程中会进行编辑(拼接)删除。

  基因组中特定的碱基在不同人之间也不同。最简单也是最普通的差别形式就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现代成像诊断技术分两大类:一类是依靠某种电离辐射成像(包括X射线成像设备或电子粒子成像设备);一类是不依靠电离辐射成像(超声波/磁共振成像MRI)。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患者在制造或分泌胰岛素时遇到问题;另一类患者是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出现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胰岛素耐受性出了问题。

  《颠覆医疗》读后感(九):拥抱数字创新 颠覆传统医疗

  拥抱数字创新 颠覆传统医疗

  作者:游苏宁

  随着岁月的更迭,又到了辞旧迎新的农历新年。按照传统说法,辞别金蛇狂舞之冬,必将喜迎万马奔腾之春。就在归心似箭的人们为了举家团圆而卷入拥挤不堪、一票难求的36亿人次的全民大迁徙洪流之中时,习惯于几乎所有周末都浪迹天涯的笔者,依旧秉承多年的习惯,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在温暖的阳台上潜心读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享受春节的长假。

  假期中令自己感触最深的书是美国人埃里克·托普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新书《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脏病学家,毕业于美国Johns Hopkins 大学,曾任Cleveland Clinic的心血管科主任,现任加州Scripps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的创新药物研究教授兼主任。他曾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基因银行,是一位具备科学素养、敢于挑战现有体制、勇于拥抱现代科技的创新推动者。本书作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性破坏”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数字时代,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被数字化了。然而,或许是由于其本身的根深蒂固,也许是由于它天然地排斥新生事物,只有我们安身立命的医疗行业却从未真正被数字化浪潮所影响。本书所涉及的,就是一个即将被“创造性破坏”并被颠覆的产业。iPhone、云计算、3D打印、基因测序、无线传感器、超级计算机,这些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事物,将再一次地融合起来,对医学进行一次“创造性破坏”。在这超级融合之下,权力第一次交回到我们手中,而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将这场医学革命进行下去,颠覆医疗。该书一经面市,就被《纽约时报》《福布斯》《柳叶刀》等推荐为上榜图书。窃以为,尽管本书中所叙述的资料与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存有差距,也许我们难以完全赞同作者耸人听闻的各种表述,但如果秉承以史为镜,以夷为鉴的精神,阅读后一定会令读者眼界大开,难以忘怀,我们也必定会赞同作者的行事准则:想得更远,做的更好!

  颠覆医疗的开山之作

  20世纪中期,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其最著名的理论“创造性破坏”,以此表示伴随根本性创新而发生的转型。当一个产业在革新之时,都需要大规模地破旧创新。电器之于火器、汽车之于马车、个人计算机之于照排系统,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性破坏”。近些年来,我们的世界已经“熊彼特化”了。数字化设备大规模高强度地渗透入日常生活,我们也因此根本性、一次性的改变了彼此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交网络的沟通方式。但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健康,却至今未受到本质的影响,成为数字化革命大潮之中的孤岛。究其缘由,医学是一门极端保守、甚至僵化的学问。医生对改变心存抵触情绪,而生命科学产业以及政府监管机构都处于一种近乎瘫痪的状态,无法从问题重重的产品开发和商业批准模式中挣脱出来。由于医疗保健成本残酷地呈指数级上涨,使我们的生活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为此,我们需要越狱,但我们却并没有接纳或利用数字化来为医疗服务。这种现象即将发生变化,医学就要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颠覆。在这本颠覆医疗的开山之作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医学将如何在未来不可避免地被“熊彼特化”,为何消费者的充分参与十分必要。这场革命中,如果没有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其进程必将放缓。其他所有相关群体,包括医生、生命科学产业、政府和健康保险公司,都无法成为这场变革的催化剂。与此同时,医学的民主化大发展正在起步,我们需要消费者来推动这一理念从梦想变为现实。

  数字时代的日新月异

  数字时代最伟大的、未曾被预料到的成就之一就是将人们通过共同目的而汇聚起来。1965年,闻名遐迩的摩尔定律就指出数字设备的性能每24个月就提升1倍,以后又将这一时间调整为18个月。1973年移动电话发明时,无人预计到2012年其在全球的数量会突破60亿部;1975年崭露头角的个人计算机,2008年使用数量就突破10亿台。2004年创立的社交网站Facebook,2012年注册用户就超过10亿人,每天新增超过200亿条内容和2亿张照片,站内存储的照片超过900亿张。借助Facebook,你可以一键将自己的信息分享给世界上75种不同的语言环境、直达全球98%的网民。当下,对许多人来说,手机比食物、居所和水更为重要,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70%的人在入睡时床边会放着手机,这个比例对年龄小于30岁的“数码一代”则上升到90%。2011年,名为沃森的IBM计算机在电视游戏中击败了人类的冠军。

  当然,数字时代是利弊并存的,其弊端在于互联网对人大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我们正在将自己的大脑外包给云端。研究显示,通过搜索得到的信息很难被记住,而且海量内容之间的边界模糊是失去焦点的原因。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海量数据的世界中,从人类文明的第一道曙光,一直到2003年,人类积累的信息不过是10亿GB(10的9次方字节)。而如今,我们每年都会生成数万亿GB的信息,并将于2020年突破35万亿GB,相当于2500亿张DVD上储存的数据。2009年,沃顿商学院总结出过去30年中对改变人们生活最为瞩目的创新依次是:互联网和宽带,个人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邮件,DNA检测与测序。如今,智能手机已经融合了其中4项技术,它正走在融合第5项技术的路上。就如同朔日望日时,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运转到同一条直线上,我们必定会将成熟的互联网、不断拓宽的带宽、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以及无与伦比的微型计算机融合进手机之中,再加之数据存储与处理强化的云计算。在这片星空下,浑然不觉中,这个星球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受到迅速而深刻的影响。

  医疗保健的残酷现实

  250多年前,先哲就对传统医疗有过入木三分的描述:医生们开着自己不太熟悉的药,诊治着自己不甚了解的病情,评判着自己一无所知的人体。1/4世纪过去了,当年的这种状况似乎并无实质性地改善。1998年以前,一名全科医生收到的各种指南合计重量达到22公斤。如今已,一名内科医生如果想跟踪更新知识,每天需要读19篇文献。以前,一位医学大师可以掌握80%以上的医学知识,具有绝对权威。而现代医学越来越依赖于具体数据的采集和判断。目前的医学是非常不精准的,绝大多数筛查试验和治疗都在错误的个体身上过度使用,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关于加快对疾病的真正预防,医学界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在这个电子时代,我们自己正在逐渐转变为信息的一种,成为意识的技术延伸。医疗领域最大的飞跃发生在21世纪的头10年中,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使得大部分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各种神经疾病等超过100种常见疾病潜在的致病机制显露无遗。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数字化基础,甚至很难对医疗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医学界的亘古不变,让日常的医疗实践与如火如荼的信息化相距甚远,数字革命与医学领域几乎是处在两个并行不悖的世界中,正是由于医疗健康系统的积重难返,导致世上的医疗与健康信息的来源正在远离医生,日益被人们所信赖的社交网络众包与友包。为了顺应数字化的洪流,我们迫切需要数字世界入侵医学之茧,充分利用数字化人体这一崭新而激动人心的技术能力,来突破医学领域的壁垒。

  盲人摸象的艰难前行

  如果有某个群体以缺乏可塑性为标志,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医生。医生与医疗界与生俱来的“坚韧”,使得他们很难适应数字世界。尽管在医学界“循证”一词广为流行并显得有很强的学术性,且65%的民众深信自己所接受的医疗服务几乎都有明确的科学证据。然而,医者扪心自问的回答是,他们在行医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坚实证据支持者不到一半。统计数据显示:现有的3800万份公开发表的文献中,被他人引用超过200次的仅有0.5%,而有一半论文从来没有被引用过。循证医学强调的是严格实验条件下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测试以及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对降脂药预防心脏病发作的大规模研究表明,每100位服药者中仅1位能够受益于药物的疗效,而其他99位终身服药者每年花费1500美元后一无所获。权威部门最近回顾了包括34000名患者的14个随机化试验的全部数据后得出结论:对先前并未遭受心脏疾病困扰的人而言,降脂药的整体净效益为零。这一结论提醒我们,依照循证医学进行的诊疗方法,只能有利于一个抽象的群体,而无法惠及具体的个人。尤其是在药物剂量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因人而异地改变剂量的行为非常罕见,况且美国只有50%的患者真正遵循医嘱。

  1970年,理查德·埃布林医生发明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检测,40年后,他在《纽约时报》发表了“关于前列腺的大错误”一文,指出PSA检测的流行引发了一场劳民伤财的公众健康灾难。前列腺癌在男性极为常见,其中15%会被确诊,但在全部男性中死于该病者只有3%,仅PSA检测的费用每年超过30亿美元。同样,参加乳房造影术筛查乳腺癌检查者中,每2000位中仅1人由此免除因乳腺癌所致的死亡。每年,美国要在患者体内植入总价值60亿美元的25万个除颤器,但只有10%的设备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为何大多数公开发表的研究发现都是错误的,作者认为研究发现准确度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4点:研究规模小,药物或疗法的效应低,与研究有关的利益纠葛复杂,研究领域热门。因此,大规模的筛查反映了人口医学不顾个体间的差异,一味倡导非必要的医学测试和手术治疗的事实。

  科学严谨的大众科普

  与对生命、自由、幸福的追求一样,对健康的追求是每个人不可被剥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知晓自己的身体,了解健康的状况。超过80%的美国人会在网上查询与健康有关的问题,而接近1/3的网民不会与他们的医生分享健康信息。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人体更神奇了。人类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每对染色体各有30亿个以上的碱基,按双螺旋排列。在人的一生中,心脏要始终如一地收缩跳动30亿次,人要呼吸6亿多次,大脑中上千亿个神经元通过千万亿个突触相互连接。随着技术的进步,将普通的皮肤细胞或血细胞培养成多能干细胞,只需要修改4个基因。

  普通民众对医学专家具有根深蒂固的权威崇拜,而缺乏足够证据的专家意见会误导大众的医药决策。2008年,没有行医执照的人工心脏先驱罗伯特·贾维克,在接受药厂135万美元的代言费后,在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中铺天盖地地宣传一种降脂新药,导致该药在全球年销售额高达130亿美元。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误导涉及针对女性的激素替代治疗,它曾经以预防心脏病的名义而风靡数十年。制药公司通过捉刀人在专业期刊上的代笔宣传和推广这种疗法,然而最终的随机化研究证明实验组女性患乳腺癌、心脏病、中风以及高风险血栓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代价远远盖过激素替代的益处。已有的研究表明:替代医学的产业中,95%的产出是噱头,它的出色之处只在于安慰剂的分销服务。因此,作者建议对待任何新的数据,正确的态度都应该是质疑,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恪守良知的正义之士

  医学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于任何时候医生都是根据可怜的不完整的资料做出决定,医学程序的不当使用甚至滥用是一颗难以砸开的坚果。药物无处不在,美国成人中有48%每天服用至少1种药物。制药业是生命科学产业中规模最大的部分,包括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和诊断学。这个曾经利润丰厚的蓝筹股代表,已经从当年的一鸣惊人蜕变到如今的萎靡不振。15年来,批准一种新药的费用从2.5亿美元暴涨到40多亿美元,翻了16倍。2010年美国的调查显示:制药业每年要花费140亿美元去影响开药的医生,难怪70%的消费者认为医药公司对医生的处方行为有巨大影响,超过80%的人相信医生能从特定的处方中获益。在有些医生的潜意识中,患者就是一台移动的取款机。由于利益的驱使,2010年在美国诞生了支架手术的“奥林匹克记录”:一位患者10年内接受了28次冠状动脉造影、植入16个支架并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作为知名的心胀病学专家,本书的作者长期主持了许多关键的心脏病临床试验,与几乎所有著名的制药大亨都有过合作。正是出于医者的良知,作者发表了有关万洛可能引起突发心脏病的论文,导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药物下架事件。截至此时,已有2000多万人使用过万洛,前一年的销售额高达25亿美元。在这一事件中,作者始终受到多方面的攻击和指责,接到过死亡威胁电话,最终失去工作和多种学术职务,然而,医者的良知使作者无所畏惧。时至今日,作者认为它依然具有象征意义,公然揭发出药物开发流程中的各种错误手段:向公众隐瞒数据,在实验中操纵数据,请捉刀人代笔写作,在顶级杂志发表有利于研究的论文,对调查员和意见领袖施加巨大压力,始终采取过激的销售和营销战术。

  医院职能的必然让渡

  美国的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有8万种在医院发生的危险感染,每年发生15万起不必要的手术和医疗事故,死于可以避免的医疗差错事故者为5万到10万人,涉及金额为170亿到290亿美元,42%的美国人家中存在医疗事故的受害者。如今的医院依旧可以称为:坟墓的接待室。从2010年开始,美国医院患者的就诊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最近几年大型综合医院的患者量减少了11%。第三方报告显示患者就医的次数减少了7.6%,住院患者量降低了2%。未来对医院的需求将大幅缩水,仅限于需要特别护理和监控的重症患者。远程医疗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双向视频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直接的眼神交流尤为重要,至少50%的面对面问诊没有必要。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上网寻求帮助,安全的电子邮件减少了26%的患者就诊量。但只有不到7%的医生经常与患者采用电子邮件沟通,仅44%的医生愿意使用患者个人健康记录作为医疗过程的一部分。就在已经确定个体基因组中的所有60亿个生命代码后,仍有90%的医生不愿意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做出医疗决策。

  互联网运动的本质是开放和分享,基础是信息的标准化传递。医疗领域是最慢和最艰难的,这里有体制、固有观念、医学知识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21世纪开始,医生在医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和家长式的地位正在动摇,病人通过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各类工具,更多地参与自我医疗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决策。对超过50个国家的25000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90%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采纳朋友、家人或同伴的推荐。未来的医生不是扮演知识仓库的角色,而是成为知识管理者,应更多地与病人沟通并提供关怀,为病人提供决策咨询,或帮病人决策,成为聪明病人的伙伴。符合未来构想的个人数字化档案模式的4个数字化领域标志为:基因组学、无限传感器、数字化成像和医疗信息技术。

  数字医疗的美好愿景

  之所以确定这场“创造性破坏”准备就绪,是因为我们需要针对个体而非群体的实验数据,人们已经拥有了数字化人体的能力。数字化人体,是确定个体基因组中的所有生命代码,是拥有远程持续监控每次心跳、每时每刻的血压读数、呼吸频率与深度、体温、血氧浓度、血糖、脑电波、各种活动、心情等所有生命与生活指征的能力;是对身体任何部位进行成像处理,进行三维重建,并最终实现打印器官的能力;是利用小型手持高分辨率成像设备,在任何地方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是将从无线生物传感器、基因组测序或成像设备中收集的个体信息,与传统医学数据相结合,并不断更新的过程。现在,我们业已拥有了对人体进行高分辨率、高精细度数字化处理的技术,这是关于一场前所未有的超级大融合的故事。如果数字世界的技术没有成熟,就不可能实现。这些技术包括智能手机、宽带、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以及社交网络的普及。除此之外,数字化风暴还包括通过云服务器集群实现的无限大的计算能力,超强的生物传感器、基因组测序、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健康信息系统。

  以手机为例,除发送短信、电子邮件、打电话外,它是电信融合的枢纽,也是多种设备集成于一体的工具。手机就如同一个多能干细胞,装上应用之后,它就拥有了从手电到放大镜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再将手机与无线网络相连,这部精巧的设备就接入全世界知识宝库的大门。如果将手机装配上医学能力,就可以实时显示个体所有的生命体征,进行实验室分析,对个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甚至获取个体心脏、腹部或尚未出世胎儿的超声图像。在医学新时代中,每个人都能充分地在个体层面进行定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去建立生物或生理特征的个体性。而个体性代表着数字革命的下一个前沿,最终能应对我们最为重要、也是至今与数字革命相隔离的领域——医疗健康。

  游苏宁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

  《颠覆医疗》读后感(十):读后感

  朋友一直推荐这本书给我,最近终于在读远上下载阅读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1世纪,很多观念将会被颠覆,医疗也不例外。医疗一直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到器官移植小到发烧感冒,科技在进步,生活节奏在加快,太多奔赴在工作一线的人们,身体的健康程度正在一步一步衰退,很多人出现了过劳死和早衰,为了不被这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太多人正在拿命换钱。对于医疗知识知之甚少,完全把身体交给医生,自己不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太多人不了解疾病、药物及治疗方法,只知道挣钱来迎接医疗成本日益昂贵的今天,看病难、看病贵,还要被大量的药物和保健品的铺天盖地的广告所笼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忍受医疗所带来的高成本的支出和不当的药物和手术造成的并发症,其实好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建议大家广泛阅读医学知识,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即使成为不了医生,也应该对于疾病和人体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颠覆医疗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