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众生的悲心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众生的悲心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5 05: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众生的悲心经典读后感10篇

  《为众生的悲心》是一本由[台]许达然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一):沉重慈悲

  喧嚣尘世中,谁愿意在宁静中驻足,聆听世间万物微微的声音

  或许有的。当雨滴坠落在荷叶上,当花儿颤微微地开放,当林中的鸟儿清脆歌唱,我们满心欢喜地聆听,因为那些带给我们美好欢乐

  我们总是为着自己心中的美好与欢乐,把那只会唱歌的小鸟困在漂亮金丝笼里,把芳香花朵摆弄在玻璃瓶里,时时欣赏与把玩,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这时便关住了耳朵,听不到鸟儿的不悦,也听不到花朵的哭泣。人总是如此,为了一已之乐,束缚众生的自由

  做为食物最高端的生物人们已然把自己当成了万物的主宰。世间的一切不过是人类的食物和玩物,可贪心的人类除了温饱还要追求莫名虚荣。看到名贵的鱼翅,却看不到流着血的鲸,被残忍地剪去鳍,又被扔进大海里,任它沉入海底自生自灭。人类只知熊胆可入药,却不闻被铁甲桎梏的黑熊凄惨的悲鸣。

  许达然从动物的眼里观察着人类和他们的文明,他没有撕心裂肺的控诉,也没有流下同情泪水。他用寓言式的隐喻,借动物或没有生命的物的口,用的只是朴实的话和淡漠语言表达情感却十分凝重,象一团团浓雾郁结在心,让人难以呼吸,让人悲的痛心

  象《一生》里的那只大猩猩的喃喃自语,“真没意思。连鸟、蝴蝶落叶都不飞入,而苍蝇进来只是舔大便。所以阳伞光下午来时他都枯坐在铁条和自己交错的影子上看天空。风怎样吹都不动,动的人却不动人,他已无兴趣看了”。猩猩的一生只在这个牢笼里,无人知他失去自由的痛苦寂寞,饲养员只会对他说,该醒啦,今天来看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会喜欢的。

  而《砚倦》里的那块石头原本自然享受阳光照耀雨露滋润小溪清凉,却被人拿回去又磨又凿,做成一块砚台,这块砚台也没有得到珍视,只是那人的一时兴起,砚台被扔进了抽屉。“抽屉不是原野,我厌倦这暗无天日荒凉”,这块石头无脚无口,无人知它的无奈

  许达然怀着这样一颗慈悲之心,看到人们视而不见哀伤,用他深刻震撼人心笔触,唤醒人们已然麻木冷漠良知。他的散文不若其他人的清丽华美,读起来也会有些涩口,可他善于使用的反语和谐音,让人从最简短词语体会到最深刻的喻意,以小博大诉说环境社会、人与动物的大爱与慈悲。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二):《为众生的悲心》编辑手记

  许达然,一个来自台湾,遥远陌生名字。第一次听说,是朋友的极力推荐。一篇《失去的森林》在办公室里传看。这篇写被主人囚禁一生的猴子的文章,让一向热闹屋子整个下午都很安静,大家仿佛约好了一起沉默。我偷偷看到几个同事红红的眼圈

  那天下午的状态,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柔软。许达然的文字有这样的魔力,让每一颗心变得柔软,带给人灵魂深处的感动。这种感动和落泪不是被煽情,也并非关于人间悲喜。而关于一个人怎样看待生命,怎样看待宇宙万物,怎样看待生死。我们并非被故事打动,而是这样的文字让每个人都深深地往自己的内心世界瞧去。也许,这也是慈悲真正的含义吧。几个朋友曾戏言,如果释迦穆尼写散文,应该就是许达然的样子。他简直是替佛陀书写的人,一下笔,就是苍生花鸟鱼虫、老树古道猴子、猩猩、牛、骆驼山羊,甚至一块砚台。到了他笔下都会说话,有回忆,有故事。像人。懂得疼、懂得爱。山川大地,河泽草木都有人的性情脾气。芝加哥动物园里被幽囚的猩猩、被幽禁抽屉却怀念风日阳光的砚石、一张被迫夹在厚重书页中的红叶,被绑赴刑场的猪只,终身被牢笼缰锁的牛;《习题》、《经历》里的政治犯。东门城下的摊贩、废气污染下枯黄的木麻黄、被强制拆屋的住户垃圾堆中的人生,均在他的文章中有了不一样境界。在《砚倦》中被弃置抽屉的砚石,在长久的雕琢器用后,想望当年阳光风日的天然,“抽屉不是原野,我厌倦这暗无天日的荒凉”,现代人的异化与心中的荒原被一块砚台缓缓道出。而最可贵的,这块砚台有感情、有愿望,那么像一个人,但写完后,它还是一块砚台,你只是随着它去了原野,去了小溪,去了大江,去了山巅,去了工厂,去了一个少年书桌,去了书架,被锁在抽屉。你对它有了深深的理解

  后来辗转从台湾找到许达然作品版权,才得知尽管许达然屡屡斩获台湾文坛重要奖项,但并非专业作家文学之外,他是哈佛、牛津的历史学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除了用诗人的热肠看待社会现实,他更以历史哲学的冷肃面对花花世界,他鄙视那些“把残酷的现实当笼鸟玩弄”的抒情散文和“以自为我中心,以闲适格调”的名士小品。所以他散文呈现的不是闲适的、清雅的文士生活,而是一个淡然、哲意、残酷、现实、偶尔会让人悚然背后生汗的人间。他与当下流俗的那些小情小调们仿佛不是生活在一个空间时间。“他们”看不见的,他都能看见。

  曾有一段时间沉浸在许达然创造的文字世界里。看谁的书都比不上许达然,包括一些民国大家的名作。后来偶然买到一套木心的作品,终于廓然走出许达然的情绪阴影”。他们两位均是“与时代相处得不太好”的作家。上世纪60年代,木心被囚禁18个月,他却在写交代材料白纸上写诗。而同时期的许达然则在台湾偷偷读时为禁书的马克思著作。他被马克思深深打动而成为散文中最早写动物题材弱势族群的台湾作家。后来,许达然成为以社会主义人道关怀余光中、杨牧式抒情美文分辟蹊径的领导者。当然,我无意用任何主义诠释许达然与木心,那都将是不恰当的。他们对生命与宇宙的思考,都足以震撼每颗心灵。他们超越时代,也都深深爱着世界,以悲伤目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不过,许达然的文章绝不是甜美速读系。他在文字上依然是讲究文字的浓缩、讲究炼字的老派做风。特别擅长结构精简,寓言式的隐喻。有些文章具有很大的联想性和跳跃度。读的人若不放慢速度,很容易错过其中寓意。他曾自白文学理念:“我觉得写作很痛苦,只因不愿仅写感觉,那些讨人欢喜的;而喜欢思想,那些隐喻消息的。”“艺术手段,是要使事物陌生起来,以便延长感知困难和时间,而从中获得美。”

  在编辑这部分风格强烈的文字时,我们编辑部的同事有过争议

  “这种年代,谁会有心思读这种拗口的文章?这部分删了吧!”

  “你又何必小看读者呢?高手民间呢,我们出了,就会有人懂!”

  “有没有人觉得这部分让人兴起朗诵冲动?许达然的很多名篇写在50年前,而今天读来还是那么有新意,台湾读者都没有淘汰这些文章,我们何必杞人忧天呢?”

  是啊,当代散文中,文章流传三十年后读来仍不觉无趣的人不多,而许达然的文字流传了50年后读者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台湾和大陆的学界研究他的文章也已经足够出厚厚的几本书了,他在影响一代代的台湾作家成长,吴晟、王灏、陈列、萧萧,阿盛、林双不、古蒙仁。这一批批深受许达然影响的作家们也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文学的另一些流派,另一种可能。我相信,许达然的文章,100年后还会有新味出来,只不知谁有那个福气,享受100年后的回甘。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三):芬芳月亮

  从前台南中正路的店面大概“度小月”最寒酸,然而它开着时,担仔面、米粉、或粿都是暖香的。

  “度小月”就在我家斜对面。那时我没进去吃过,因为已在家吃饱了。反正要品尝,随时都可去。那时自以为忙得不得了,没空坐下来欣赏。年纪虽小,想象格局可都很大。日子要过就度大月,晚间仰望也要欣赏大的。月娘三十五亿岁,比地球老而美。在地球上,即使不能度大月也要看小月!

  然而我们都无法经常度大月。听说从前有个渔夫,大月讨海,小月卖面,就把面担叫“度小月”。讨海要远离家当然比卖面苦,卖面若离家太远就没味道。台湾被割给日本那年就真的天天度小月了。我虽天天经过,都不注意。后来听说那个陶锅长年不洗,就好奇瞟了一眼,看到陶锅上面挂个像圆月的灯笼,被肉臊熏得朦胧,店内恍惚弥漫着苍茫的暮色。我已抑郁,不愿再看见月感伤。但偶尔驻足,看一样的格局坐着不同姿势的人:

  汗涔涔吃着的老头三轮车夫。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猜想是一家人,摆着脸孔吃的中年人俨然小学老师斯文谈的一对大概正谈恋爱。有女的脸涂得不像画。有年纪和我差不多的,不知干什么,看着碗发呆,不知已吃完还是未吃?

  正在吃的,话也随肉臊香味喷出来:

  “淡泊就好,胡椒免放太多。”

  “头路难找,有就好啦!再艰苦也过一世。”

  “喂!你箸拿颠倒反啦!”

  “不要乱讲,会被捉去哦!”

  “生意已经难做,哪有不漏税的?”

  “开饭店惊人吃,不可能啦!”

  “少年仔,只看不知影,滋味要试才知啦!”

  “今天轮到我请。再争来争去大家就都饿了。”

  那夜依依不饿,我第一次进“度小月”,叫一碗米粉汤。看到汤内米粉上,一叶茼蒿、两个虾仁,几根黄芽,几粒肉臊、几点蒜醋。闻着熟悉的味道,我慢慢啜着汤。感到连虾仁都多余老板却还怂恿加个卤蛋,我摇摇头,不愿那个圆圆的破坏情调。吃下后觉得真不错,却道不出什么味。家乡菜就是好,但描述不出什么味道。小小一碗,给不在家的吃了既不肥也饿不死,几口下去都还要再吃,但若真的继续吃可就没完没了。要饱大概需要四五碗,那就把一天所赚的吃掉了。品尝一碗,反而可回想,想起来又温暖又芬芳。美不一定大,不必圆;又大又圆,太亮就没有想象的空间了,再小也隐约美的。

  从“度小月”出来,月,很有味道,跟我回家。我把那个小月装进行李离开家乡。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四):眼睛后的眼睛 字后边的字

  有一种骂人,不带脏字,但却有力

  有一种眼睛,背后还有眼睛,读懂读不懂两重天地

  更有一种文字,力透纸背,隐喻非凡,字后边还有字,懂与不懂禅机无限。

  《为众生的悲心》是这样一本字透字、字非字、字压字的书,作者许达然一定属于眼睛背后还长眼睛的人。

  这书读来,痛、彻、心、扉。

  是因为我读懂了么?却也未必。

  《为众生的悲心》的确不是一本讲佛理的书,是一本本本真真写现实的书。

  悲竟从何而来呢?

  悲一,作者的文字,有着扼腕而叹的干净利落,不给你留任何松口的余地。语言干硬?的确是这种感觉。这样的文字,让我读了每一篇书中的短文之后,都觉得牙根痒痒。

  如,写一只猩猩的《一生》中有这样的句子:“日子重复着铁栏相似的外景,不同的只是肉做的脸。日子重复着铁栏相似的内容,不同的只是铁生的锈”。“活着很累,然后不自杀,再受不了也活。”“已住过三十年的地方虽是铁栏也算老家,家设备再好,也是没有树林牢房。他又回旧牢房后也觉得老了。只背向人坐着,目中无人。”

  我觉得牙根痒痒,是因为我虽然对他文字的痛有些觉得太过干冷,却又觉得,奈何不了他。因为他讲的故事,冷静、甚至冷酷,剖开了世间的真切,让你别拿糖水糊弄人。

  悲二, 作者往往在文字中都隐身,都不讲他的感觉、感触感悟或者感动。什么都没有,就是大地白茫茫一片,然后有黑白的历史片段上演,然后是直勾勾的单镜头

  如这一段:“很多树为很多书而倒下,但有多少书为倒下的人而写?很多书非但未能使人振作起来,反如伏尔泰所讽刺的使人愚昧。”

  再如这一段:“巷像狭隘人间,一横无计划秩序,一列亲切简陋。简陋里不少人生长劳碌,死后才被抬出;简陋里展开了我的童稚世界。”

  悲三,不能仔细琢磨作者文字背后的玄机,一琢磨你就上了作者的当。因为你发现你自己、周遭的人,都是作者眼中的众生,是作者笔下的猩猩、牛、破鞋、瀑布、石头,等等作者所拟写的,在众生的身上都有影子,都有烙印,都有惨淡的现实,绝望的黑白。

  为众生的悲心啊,你听:“在我有声有色风景里,你是还未被别人发现的瀑布,清高洁白。就是因为那样清高才跌得那么惨,白白把自己交给山谷。。。。。。”

  你再听:“因为是水,跌不死,所以才总是那么壮烈。其实你并没有自己,只是水总在推,只好向前,不能再向前时,只好嚷嚷着向下跳。总是跳跃,无时间思考,你觉得没什么赞美。”

  行文如此,淡漠也好,写实也罢,总归是属于读着并不轻松想想会觉懵懂,警醒的毕竟该是少数,但一旦触及你懂了的地步,过目难忘

  这种文风,必是上一代学者的修养了,或者已成绝迹。木心的字,读后会让我有想去跟他谈场恋爱的冲动;许达然的字,读着读着,觉得他似一个屠夫,立斩绝地清醒淡漠,我很想摸一摸他的悲心是否温暖,也更想跟他聊聊文字的散漫与干脆利落

  灯下,有谁听见在周身起伏的

  那痛苦的,人世的喧声?

  被冲击在今夜的隅落里。而我

  望着等待我的蔷薇花路,沉默

  ---穆旦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五):转弯

  学校修在郊区,一开始很荒芜,现在校园外面已经有了很多小区。新房子入住率并不高,至少晚上亮灯的房子不多。有天晚上跑到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看到很多空地都被圈了起来,从成都到温江,一路上也是被开发商圈好了的地。我相信不仅是温江,全国有地可圈的地方大概都是这样吧。

  成都地势平坦,稍微高一点的建筑就能挡住视野,杜甫以前写过“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样的句子,换到现在的草堂,周围高大的建筑那么多,成都又多是阴霾天,再看见西岭雪山是很难的事情。

  我们不用再在刮大风的时候担心屋顶的茅草被风吹走,但是现在亲近大自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在为这种享受付出这代价。

  我不知道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

  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杀害动物没什么错。人的残忍在于在他们吃饱了之后,还会去伤害其他生物。

  曾经在动物园看到过猴子吃了小朋友扔的奇奇怪怪的东西而开刀动手术的消息,也有看到过众人围着一只孔雀,想尽办法让人家开屏的情景。一种生物迫害另一种生物,多是迫于生计。也许只有人类才会把另一种生物拿来娱乐。

  书里很多次写到一些被关起来的动物。那个时候真觉得人类残忍极了。

  很喜欢书里那篇《转弯》。作者讲到他的几个朋友,都用“他很欢喜”来形容。

  自己很少见到成年人的欢喜了。身边的朋友多是二十出头的青年,考研的同学这担心只有九十多天就考试了自己还没复习好,找工作的同学呢,大多会担忧自己找不到一个称心的工作。三十多、四十多的人更不说了,我不记得我是不是见过这些人欢喜的样子。

  能够转过弯找到欢喜的人怕是少之又少。我想看到更多欢喜的人。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六):向众生诉说众生事

  看到题目我以为这是本谈经说法的集子,可本人佛理不通,有何话可说。可寄的人说它与佛法无关,倒全是人间烟火,那寄就寄来吧。

  我原以为这是本历史学者的玩票散文集,读完呆楞许久,倒不是为自己不识此人羞愧,——毕竟他着实是个低调得可以的七十岁老人——而是对写作的认识又有了偏差。

  究竟什么算好的文字,好的文章,好的写作?他一方面说着文学是社会行为 ,是与人交流,所以要避免只写有关自己的东西,一方面有坚持着使熟悉事物陌生化的执拗文风;一方面说着不在乎读者的数量只在乎读者是否能够欣赏,一方面又对读者的水平寄予厚望;一方面字斟句酌近乎苛刻,一方面又勇于把玩文字,并且似乎并不羞于重刊少作……这是个本能写出一车美文却偏偏要定量加壳供应的矛盾体吗?

  然而从文字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并不古怪,他只是不愿意让文字成为复读机或者墙纸。

  这册集子定名“为众生的悲心”,他眼里的众生从动物到山水土石,都与人一样有经历念头,而所谓悲心,则是能见人生大滋味的前提。至美的东西人见人爱,而寻常日的流散悲寥却是寻常不不愿记也写不好的,可恰恰是它们维系着艺术、写作和不至于无聊至死的生存。所以他即使写贝多芬梵高文化革命大屠杀小事故也不悲壮,淡然却不致疏离。这点让人想起前几日看过的希梅内斯,用短小而极生动细致的描写直指爱与死的宏大主题却并不做作,风格虽不相似,但大概都相信写作“主要目的是要表达得更好,而不是要装饰得更好。”

  不过——不过我估计,他不多写散文的理由并不全是对自己作品的严苛。他二三十岁时的某些文字实在已经值得流传,后来再多写也不见得能再出名篇。而这时代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能忍受他拆碎文字的七宝楼台重砌的人更少,倒不如把做不完的社会史研究再精细些。

  他用学者的标准、审慎与广博编选范围相对狭窄的台湾当代散文精选一事也很值得玩味。文字江湖也如武侠江湖般需要编排兵器谱的人,此等角色常低调地列在谱前一角,然而那也是高位啊。

  突然想起前一阵看纪录片里并不孤僻的王文兴却每小时几个字地与文字以命相搏,成果吓退众人,却因为跟拍的镜头而广为人知。也许相较之下许达然只是略有崎岖的小文也能因这一本书而被更多人了解。

  说此册每文皆精那是假的,说它没有一篇能入眼入心也是假的。他说他自己不写小说倒是真的,可大半篇章从上帝视角摇至主视角后,分明就是在向众生诉说众生的故事。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七):自拍多了,也来看看人像大师吧

  1

  有些问题,总是有前人做了精准的回答。

  比如一直觉得,写东西这件事情,不能太过于写自己。尤其最近感觉出书好像越来越简单了,多少本职并不是作家的人,都纷纷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畅销书。这里面当然有很多精品,但是有一些,读上去通篇的“我”看上去总是有些怪,但是具体又说不上来怪在哪里。

  看这本书,终于找到了一个清楚明白的答案:

  “文学本身就是社会行为,从事文学创作是为了要交流,逃避不了的。即使写给自己看,也是社会行为。既是与人交流,就需言之有物,最好避免只写有关自己的东西。”

  另外一个问题,也是心里混沌了好久,有想法但是表达不出的,许先生的说法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艺术的手段,是要使事物陌生起来,以便延长感知的困难和时间,而从中获得美。”(许先生管这叫“陌生化理论”。)

  以及补充说明:

  “我总觉得创作,一看就懂的,不是很深入,要经过读者的联想,理解作者想要写的,才是好创作。一看就懂,这并不是很深入。理想的散文,一定要是一种metaphor。”

  看完之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2

  四辑五十二篇里,最有同在一个频率的感觉的是两篇——《跫然想起散步》以及《远近》。

  《远近》里,因为有相似的经历,看到许先生以那种不多见的“一字多义、一物多用、同音复义、将中文的特性都俭省到极致”的写法写出来,感觉尤其地美、格外地打动人心又畅快淋漓。

  比如写出外求学:“后来我去去去,去上学;来来来,来读书。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读书。”(很类似于国画里对千军万马的处理方法。)

  比如写走到外面的世界:“我走去小火车站,我走去大火车站。我走去延平郡王祠,我走去马公庙,很多庙,很多妙妙妙。”……“我知道我在哪里?我知道我在,哪里?我知道我,在哪里?我知道我?在哪里?我知道,我在哪里?我知,道、我在,哪里?我知道?我在哪里。我知道我在哪里!”

  比如写走得太远:“我在树下看雨,雨雨雨,要是我做的是伞拿来的是伞,就不用避雨了。愚愚愚,要是我在家附近放风筝,就不会淋得这么狼狈了。我走得太远了。”

  在许先生这样的人手里,汉字才真是担着“美”这个字。

  另外,觉得《跫然想起散步》很棒,则是因为批判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文章实在是太多,而能写得还是接地气、没有脱离这个社会、不让人反感、又能切实传达四季之美万物之喜的,实在不多。这篇应该收入教科书作为典范。

  3

  看豆瓣上其他的书评,书里包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不再重复。

  4

  还有许多篇没有读懂读透。放在床头,夜深时再拿出来翻翻,也许可以打通。不通也不强求,有两篇能远远地看到,值回票价了。

  2013年11月17日

  @上海LS

  ---------

  微信公众号:shaosling

  私人微信号:shawsling/个人微博:邵司令呀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八):世间万物,皆存悲心

  一块石头,一缕风,一头牛,一棵树,它们有心吗?当人类创造了语言与思想,万物便都被我们凌驾其上了,久而久之,现代文明又使人类失去了接近万物的机会。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用心与万物对话,信着万物皆有灵,愿用一缕悲心来替它们说话。

  许达然的文字正是如此。

  他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心来表达,仿若那是他识得的朋友。一只猩猩的一生,不说人在牢笼外看到他的种种乐趣,而是从他进入笼子那一刻起所见所遇所思所想。我想起我们的教育中写作文这一课,总是要孩子们去写去公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好玩的动物,总是以这样快乐的简单的想法来灌输到孩子头脑中,但是从来没有一种教育告诉孩子们,被关在笼子里的他们,是有着什么样的心情。而这种悲悯,我们总是在长大成人后才有可能自己重新领悟。

  作者的思想是默默的,淡然的,现实的,甚至是有些悚然的,因为他看得见众生那沉默中的语言,也读得出万物中那沉默中的悲怆。以物喻心,以物感怀,有时写万物时,又未尝不是在写着作者自己。《砚倦》以砚的视角来叹这流动的世界,来怀念好运曾经的原野,〈牢〉又是叹那牛的一生,讽那现实的世界。

  在作者的笔下,故乡是一个永恒而沉重的题材,故乡的榕树,故乡的月亮,故乡的乡亲,他们总是以每一个不同的侧面来触痛作者的心扉。在作者笔下,童年的回响,童年的小巷,无论如何也走不出文字的纠缠。“我怏怏踢走石粒,石粒早被碾得太小,砸不响巷内的热闹”,仿佛让人看到那孤独的身影,内心却回响着整个童年。

  文字是这样一种神奇的东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内心创造自己的另一个世界,真正热爱文字的人,应该是沉静的,执著的,永远在文字里思想着的。读许达然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冷峻的世界,那里有许多我们忽略了的东西。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九):生硬而温情的关怀

  生硬和温情是反义词吗?我想了半天应该不算。硬汉也有温情。所以生硬和温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这正是我读了许达然《为众生的悲心》的感受。

  之前我对许达然了解不多,记得在九歌的网站上看到过许达然的文章,内容忘了。这本集子拿到手后,看了两篇,有点硬,有点深奥。不是诲涩,就是感觉读一遍没读懂。生硬,却不如梗在喉,而是像压缩饼干,是由软的东西拼成的硬样子。或许这样的文章需要反复多读才好。

  与当前流行的情感类小资文相比,我想许达然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应该很难让文艺青年接受。但是,我反复读了几篇后,觉得这里面充满了人文关怀。比如《失去的森林》,比如《想巷》,以及《牛津街巷》。他的人文情怀表述的也不是很明确,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总觉得创作,一看就懂的,不是很深入,要经过读者的联想,理解作者想要写的,才是好创作。一看就懂,这并不是很深入。理想的散文,一定要是一种metaphor。

  他在诗文中屡用谐音双关隐喻。我认为《想巷》也有这样的成分。写的是巷,想的是巷,也给人更多的想像空间。这样的散文,貌似在流行“无脑转发”的大陆,鲜有读者会喜欢的。

  关于文学创作,许达然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可。他说,文学本身就是社会行为。从事文学创作是为了要交流,逃避不了的。即使写给自己看,也是社会行为。既是与人交流,就需言之有物。最好避免只写有关自己的东西。文学若要有新的形式,主要目的是要表达得更好,而不是要装饰得更好。

  白居易也曾说,文应时而作,歌为时而著。这大概是同一个意思

  不同的文章表达相同的主题,读者喜欢与否只是一个参数而已。真正的人文关怀,还是要经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的。我想以上的两个观点值得我们这些写作者借鉴。

  我相信许达然能够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十):失去的森林

  你大概还记得我那只猴子阿山。你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带你上楼看它,它张大着嘴与眼睛凶狠瞪着你的友善。我说你常来,它就会很和气了。

  可是我不常回台南,你不常来。

  那时我在台中做事。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就读自己喜欢读的书。那时薪水用来吃饭买书后已没有剩钱回家,回家对我竟然是一种奢侈。即使有钱回家,也难得看到为了养活家跑南跑北的父亲与为了点知识背东背西的五个弟妹。即使看到,也难得谈谈。即使谈谈,谈东谈西也谈不出东西来。回家时总还可以看得到的是母亲,因为家事是她的工作;还有阿山,因为跑不了的它总是被关在楼上。但我因太久没回家,它看到我时,张大着嘴与眼睛陌生瞪着我的亲切;摸摸头,好像想些什么,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我这个不常回家的人。即使它还认得我,我也只能和它一起看天,而不能和它聊天。猴子就是猴子,和人之间少了些“组织化的噪音”—语言。这些噪音竟然是很长的文明。它不稀罕文明,但却被关在文明里,被迫看不是猴子的人人人人人人;看人和人争挤,人早认为猴子输了,不愿再和它打架。而且人看久了也没有什么可看的,所以我回家,对它只多了一个没有什么可看的人。在家三四天,我和它又混熟时,就又离家了。我说我走了,它张大着眼睛淡漠看着我这个自言自语的文明。

  我离家后,大家都不得不忙些什么,只有母亲愿意告诉我阿山的生活,但母亲不识字。

  其实猴子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可以特别叙述的。活着不一定平安,平安不一定快乐。而要让猴子在人的世界里快乐不一定是它所愿意的文明。我没问过阿山快乐不快乐,是因为它听不懂这噪音,也是因为我一向不问那个问题。记得从前有人问卡夫卡是不是和某某人一样寂寞,卡夫卡笑了笑说他本人就和卡夫卡一样寂寞。阿山就和阿山一样寂寞;它的世界在森林,但我不知道它的森林在哪里。而我又不能给它森林,我不但没有一棵树,我连种树的地方都没有。

  我就知道它在一个不属于它的地方,一条不应属于它的铁链内活着。是我们给它铁链,它戴上后才知道那就是文明。是我们强迫它活着,它活着才知道忍受文明是什么一回事。我们既自私又残酷,却标榜慈悲,不但关人也关动物。

  后来接连有两个冷冷的礼拜,它都静坐一个角落,不理睬任何人。连我母亲拿饭给它吃时,它也没像以前那样兴奋蹦跳,而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吃着。母亲以为天气转冷它不大想动,但猴子突然的斯文反使她感到奇怪了。有一次要给它洗澡抱起它时,才发觉铁链的一段已在它的颈内。兽医把阿山颈内那段铁链拿出来的时候;血,从它颈内喷出,从铁链滴下……

  我仿佛又看到它无可奈何的成长。长大不长大对它都一样的,只是老而已;但我们仍强迫它长大。颈上的铁链会生锈却不会长大。它要摆脱那条铁链,但它越挣扎铁链就越磨擦它的颈,颈越磨擦血就越流,血流得越多铁链就越生锈。颈越破越大,生锈铁链的一段就渗进颈内了。日子久了,肉包住了铁。它痛,所以叫;它叫,可是常没有人听到。偶尔有人来看猴子,但看它并不就是关心它。他们偶尔听到它叫,听不懂,就骂:“吃得饱饱的,还叫什么?”后来,它也就不叫了。可是不叫并不表示不痛。它痛,却只好坐在那里忍受。人忍受是为了些什么,它忍受是为了些什么?它忍受,所以它活着;它活着,所以它忍受。

  如果铁是寂寞,它拔不出来,竟任血肉包住它。用血肉包住一块又硬又锈的寂寞只是越包越痛苦而已。也许那块铁是抗议,但拿不出来的抗议却使它越挣扎越软弱。也许那块铁是希望,那只能使它发脓发炎发呆的希望。

  铁是铁不是寂寞不是抗议不是希望,所以拿出来后,它依旧无力和寂寞坐着和抗议坐着和希望坐着。生命对它已不再是原地跳跳跑跑走走的荒谬,而是坐坐坐的无聊。荒谬的不一定无聊,但对于它无聊不过是静的荒谬而已。往上看,是那个怎样变都变不出什么花样的天;就算晚上冒出很多星,夜虽不是它们的铁链,它们也不敢乱跑。老是在那里的它看着老是在那里的天,也就无兴趣叫它了;就是向它鼓掌,天无目也看不见。往下看,是那条吃血后只会生锈的铁链。可是它已不愿再跟圈住它生命的文明玩了。从前它常和铁链玩,因为一伸手就摸到它,如果不和铁链玩,它和什么玩?和铁链玩是和自己玩,和自己玩是欺负自己;后来它连欺负自己的力气都没有了。往前看或往后看对它都是一样的,它看到自己除了黑以外没有什么意义的影子。但那黑不是颜料,它不能用来画图。而就连它这点影子夜也常要夺去。夜逼不了它睡,而它醒并不是它要醒。时间过去,时间又来。时间是它的寂寞,寂寞是它的铁链,这长时与铁链坐着与无聊坐着的文静决不是从前阿山的画像。

  可是母亲一个朋友很喜欢阿山的文静,一再希望我们把它送给她。可是母亲舍不得这养了七年已成了我们家一部分的阿山,一直都没答应。

  可是后来母亲想起我们这六个孩子,女的出嫁了,男的在外当兵在外做事在外读书,从前肯跟阿山在一起玩的都走了,留下也长大了的它看守自己跑不了的影子。家里除了我父母亲外,它看不到一些从前熟悉的面孔。它不知道我们在哪里?我们知道它在那里,但并不在家,母亲每次看到它,就会想起从前我们这六个孩子和它玩的情趣而更加挂念着不在家的我们。母亲想起我们也忧心着阿山。想起阿山一向很喜欢小孩。想起把它送给那位有好几个还未长大离家的小孩的朋友,也许它可以得到更细心的照顾而会开心点,就把它送给朋友了。

  不久,阿山就死了。

  可是你一定还记得活着的阿山。你最后一次来的时候,我带你上楼看它,它张大着的眼睛映着八站台南的阴天和你我的离愁。我说我这次远行,再回家时它一定又不认得我了,我说要是我们常来看它,虽然它还是不会快乐,但就不会那么寂寞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