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冲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冲击读后感10篇

2022-05-14 12:14: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冲击读后感10篇

  《中国冲击》是一本由【德】弗朗克·泽林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4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冲击》读后感(一):中国崛起的德国视角

  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原德国《经济周刊》《时代周报》驻京记者,自1994年至今居住在北京,现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时代周报》等报刊特约撰稿人,纪录片制片人,被誉为“德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伦敦《泰晤士报》)。

  “埃蒂安大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我们的谈话不断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而我则比他吃力得多。春天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令人心旷神怡。在泛泛几句寒暄之后,我单刀直入地问道:‘中国在非洲所做的事情,是不是新殖民主义?’

  大使坐直身子,同样毫不客气和直截了当:‘这种说法对中国和非洲都是一种污辱,中非关系和殖民主义没有丝毫关系。’

  ‘那为什么西方总是这么说呢?’

  ‘我不知道。也许是出于傲慢,也许是因为愚蠢或者嫉妒,要么就是想找我们的茬儿。我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早已过去,现在确实有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比如说美国目前的所做所为,就可以称作是新形式的经济殖民主义。’

  ‘但是您不担心被中国控制吗?中国如今已是一个强国,而很多非洲国家却很弱小。’

  ‘任何一种刚刚建立起来的关系,都不可能只有阳光的一面,必然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发矿产资源,却不在我们这里加工。另外,他们向非洲出口许多廉价产品,而不是在这里生产。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以上对话摘自本书,这段对话可以很好的反映本书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其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可归纳如下:

  中国的迅猛发展令世界为之瞩目,同时也给西方国家带来巨大冲击,引起不小恐慌。近年来,面对中国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迅猛增长,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将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暴涨归咎于中国;而中国与非洲国家经贸关系的积极发展,更被指责为“新殖民主义”。

  作为一名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西方记者,弗朗克?泽林对此另有看法。他以记者的身份走访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与中国关系较为密切的石油、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采访了众多政界和经济界人士以及当地的中国企业,结合新闻报道与政论的形式,依据翔实的史料和现场采访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详尽分析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经济往来的真实现状。通过分析,作者得出如下结论:

  中国与非洲等国家关系的发展带来的是双赢的结果,它使世界变得更加公平、更加多元化;中国的国际化战略真正顺应了全球化浪潮,中国的崛起势在必然。

  相反,西方国家却迟迟不愿接受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格局变化,只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傲慢姿态,一味地将矛头指向中国。如果不积极面对全球化,改变自身态度和做法,以公平坦然的心态面对中国崛起,西方很可能将成为全球化的最大输家,在竞争中被中国甩在身后。

  《中国冲击》读后感(二):很好的书,从中也可以透视未来

  很好的一本书,原书出版于2008年,即使是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毫无过时之感,这对于一本新闻记者的著作而言真是很难得了。当然,作者不是专业学者,书中某些历史记述偶有错误,但瑕不掩瑜,总的还是很不错了,特别是最后的一章的反思,不乏深度,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也可以对自己多一些反思。

  虽然全书给中国也说了不少好话,但作者更关切还是西方人如何应对中国冲击的未来命运,但也正因此,总的来说,作者的态度还算不偏不倚,对于我们反思本国也很有帮助。通观全书,对于中国人过去取得的成就深感欣慰(跟很多发展中国家比起来)的同时,恐怕也应看到如下的可能性:

  1.中国必将在未来非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却并不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非洲国家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他们在渡过起步阶段的艰难、建立起足够的消费力和市场容量,并在制度建设上更加正规后,恐怕还是会更倾向于与发达国家拓展贸易。中国在未来非洲(也许还有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极有可能就与我们自己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台湾、甚至日本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一样,虽然赶了个早集,却未必能一直保持收获者的地位。

  2.非洲国民确实真心感谢中国对他们发展的帮助,但是西方世界作为现代化社会的典范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国人对此应有清醒的认知,不要对自己的影响力和软实力作出过头的估计。千万别以为我们现在真可以强大到能够输出什么“中国模式”,缺乏应有的自知之明可不是什么好事。包括一带一路的设想固然好,但也要警惕让那些发展中小国背上高债务发展的模式,如此不仅对他们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中国自己也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有节制的自信是一门艺术!

  3.中国与伊朗的关系未来可以期待。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伊朗与中国彼此都太缺乏了解,媒体片面化的报道无助于我们真实的理解,反而加深了各种偏见。透过书中所见,可知今天伊朗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我们过去了解得太片面了。虽然伊朗国家的道路最终还是要由伊朗人自己来决定,但相信波斯民族一定会在未来的中东世界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各类看似热闹实则内容空洞的学术文章充斥的今天,我们太缺少这样这样有真实内容的东西了。另外该赞的是,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书中的某些内容也可谓相当大胆了,居然没被删节。此外对中国过去在非洲中东的外交事迹的一些交待,也很可以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我们的教科书可从没教过这些,想想也是悲哀,国人了解本国的当代历史居然还要借助于外国人的书!

  《中国冲击》读后感(三):中文版序

  这本书原是写给德国读者的,写给那些希望了解全球化演变,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德国人。但是对中国读者而言,这本书或许也不失其趣。作为本书作者,我已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如果这20年我是在美国度过的,我大概早已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着德国血统的美国人,衣兜里或许也已经揣着一本美国护照。虽然每次在机场填写那张淡黄色的入境卡时,我都会不加思考地在“return home(回家)”一栏前面打上勾,但我从未曾幻想自己有一天会变成中国人,尽管论魅力,中国至少不在美国之下。

  原因很简单: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在这里,没有人会期待把一个长着一头卷发的大鼻子变成自己的同胞。也许这正是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最大的不同点: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是后者赖以存在之基础。

  从这一角度看,中国是保守而封闭的。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但于我却也不乏好处。因为没有被同化,我在中国始终是一个局外人。作为中国的“常客”,我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观察它的变化。我所处的位置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甄别哪些变化是长期的,哪些是暂时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则无关紧要。对中国的发展作出判断,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我们应当避免孤立地观察中国,因为中国的崛起同时也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而言,德国和西方也渐渐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异乡”。在那里,我同样是一个“外来客”。我在观察西方的变化时,也是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

  当我从自己所在的“制高点”上,瞭望各个国家的“营盘”时,我愈加清楚地看到,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普遍低估了金砖国家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尤其低估了上述国家政治影响力的变化对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有史以来,西方第一次不得不向一群非西方对手让渡自己的权力。所有曾经被西方奉为圭臬的事物都逐渐受到质疑,其中既包括工业标准,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民主。

  反过来,中国也没能充分意识到,它所拥有的全球决策权的增长,与其影响力的上升并不同步。中国的强国梦与90年代的美国梦或者中国历史上的“中央帝国”之梦一样,都是难以成真的。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里,没有哪个国家还能够做到独霸天下,像20世纪的美国,19世纪的英国,或者18世纪的西班牙一样。

  多极化秩序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对自身的调整,以及对妥协的认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各方都能认清,在全球化游戏中,自己并不是唯一的玩家,而是更大的国际体系当中的一员。但是对每一位参与者而言,要放弃世代沿袭的陈念旧习,却不是一件易事。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中欧光伏之争,该争端堪称是中欧贸易史上最大的一次摩擦。从这场争端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全球化网络已经发展到多么紧密而复杂的程度。

  这场风波于2013年夏天达到白热化,其争执的焦点是一种看似平常的产品:光伏板。中国每年向欧盟出口的光伏产品价值超过200亿欧元,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约6%。欧盟委员会指责中国政府为本国光伏企业提供巨额补贴,并以此对欧洲经济造成损害。这一指责并非毫无根据。中国方面则强调,欧洲特别是德国也以电价补贴的形式对太阳能行业予以扶植。这种说法同样是有根据的。换句话说,指责与被指责方都各据其理。但是,另一个事实也不容置疑:中国太阳能行业的繁荣同时也给德国供应商带来了巨大好处。凭心而论,甚至可以说,中国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实际上是帮了欧洲经济的忙。仅仅这些关联便已足够复杂,而问题的复杂性还远不止于此。除了经济利益的纠葛之外,欧盟与中国之间还有政治方面的问题在作祟。

  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夏初首次出访欧洲时,选择了实力最强的德国,而把布鲁塞尔撇在了一边。从中国自身角度看,这一选择是可以理解的。欧盟迄今仍是一个缺乏领导力的机构,在方向性问题上也总是表现得犹豫不决,因此没有人愿意在这样一个机构身上浪费太多时间。从另一方面讲,布鲁塞尔为受到冷落而感到不快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它毕竟是由欧洲人选出的宪法机构。于是,布鲁塞尔寻找机会对中国的外交挑衅实行报复,并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

  但是欧盟显然并没有在事先准备好一套合理的战略。面对最后的结果,没有一方感到满意。欧洲太阳能行业认为,欧盟的妥协令人沮丧,并指责目前达成的价格无异于一种销售保障,未来欧洲市场的七成将继续被倾销价格的产品所占据,而这必将对欧洲的就业造成威胁。为中方提供原料的德国供应商认为其产品的销售额将会减少,因而也感到不满。而北京政府则由此看到,自己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布鲁塞尔的确是一个轻易不要招惹的麻烦。一场权力博弈很快有了结果:当北京宣布将对欧盟进口葡萄酒展开反倾销调查后,布鲁塞尔被迫屈服。然而,这场权力较量并没有真正的赢家。事情难道必须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政府应当接受必须与布鲁塞尔打交道的现实,无论欧盟机构是否弱势,是否有先天不足的缺陷,但它毕竟是欧洲人的自主选择。中国新任总理首次出访欧洲时顺路访问布鲁塞尔,似乎是理所应当的。此外,中国政府还应当看到,虽然崛起中的中国越来越强大,却也无法让所有对本国有益的事情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反之,欧盟则应当认识到,西方统治世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发展中国家不再像过去一样,可以任西方随意摆布。有一句民谚对西方来说相当适用:坐在玻璃房里的人不要乱丢石块。此外,欧盟还应当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有所意识。全球经济领域的问题,已无法再用“你”“我”的简单概念来加以判定。今天,如果谁还用民主和非民主、市场和非市场经济来划分世界,那么他对世界格局的判断一定是错误的。

  中欧光伏之争使人们看到:世界正在一天天变得复杂。但是,只要我们努力摒弃自身所固有的僵化思想,学会彼此和睦相处并不是一个空想。

  新世界应该是怎样一幅景象?

  在新世界里,利益同盟的组合变化将成为一种常态。欧洲很可能在某一问题上与中国有更多的利益交集,而在另一问题上却与美国或巴西站在一边。

  中欧双方特别是欧洲还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没有共同利益的联合,任何事都将行不通。欧洲不应再对自身强势抱有幻想。到2050年,欧洲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将减少到5%至7%。这意味着,欧洲只有通过与他人联合,才可能使自己的意志得到实现,而联合的对象将必然是非西方国家,因为欧洲的西方盟国在人口上目前已然处于劣势。另外,对利益联盟发挥支撑作用的稳定可靠的全球性机构也在发生变化,它们将不再像过去一样,成为西方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

  我希望通过这本拙作,使更多的东西方有识之士加入到这场改变世界的进程中来。所谓有识之士,是那些不相信一个国家可以只顾一己之利而不用考虑别国利益的人;是那些有能力对自身地位做出现实判断并愿意做出让步的人;是那些从利益联盟不断演变的角度来思考,致力于建设符合各国共同利益,而非受部分国家操纵的全球性机构的人。

  弗朗克•泽林

  2013年8月

  《中国冲击》读后感(四):西方统治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今天,如果有谁还用民主和非民主、市场和非市场经济来划分世界,那么他对世界格局的判断一定是错误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增加而是减少了。虽然示威抗议频发但大规模动乱并没有发生,国家是稳定的。只要中国持续发展,这一点就难有改变。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如今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好。

  有史以来,中国对待异见人士的态度从未像今天这样宽松。只有那些对经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才会由人权问题得出中国即将崩溃的论断。

  非洲有句谚语:“狼警告羊小心狮子。”非洲人不禁问自己,我们之间做生意,为什么要和欧洲人讨论游戏规则呢?要求遵守共同游戏规则的人,往往是弱者。过去是非洲人,现在则是欧洲人。

  如果说言论自由比读书识字更重要,如果民主价值比一日三餐更重要,那么这些崛起中的国家难免会产生怀疑:你所关心的是意识形态,而不是人的疾苦;是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对失去这一地位的恐惧。

  中国积极发展对非关系令西方非常不安。毋庸讳言,的确有一些铜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确有一些水坝对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一些腐败的独裁者无视人民的死活,然而那些无以计数的电站、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工厂带给非洲人的好处不是更大吗?

  这些领域涉及消除贫困、发展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三个领域里,中国都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专家。

  “如果真正把人放在第一位,就肯定可以得到选民的支持。同时要让大家明白,经济政策首先是发展,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帮助远比虚情假意的人道主义大得多。我现在反对那些动辄几十亿的发展援助,我主张实行一种积极的外贸政策。能够给双方带来好处、着眼长远的经济合作才是对非洲最好的帮助。”

  “从来没有人出于种族或宗教原因,计划对某个族群实行大规模屠杀,而是各种集团为了全力斗争二队冲突采取放任态度”,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表示。

  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与当年那些民族国家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颇为相似,也是少数既得利益者统治着众多野心勃勃的后起之辈,而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处境也与当年的贵族阶层一样岌岌可危。西方便是当今的世界贵族。

  大势已去者有一个通病,他们不愿认真分析其基础崩溃的内在原因,而是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罪责。他们攻击的目标永远是那些同时代最有成就、最聪明的后起之秀,当年是生意上聪慧过人的犹太人,今天则是头脑精明的中国人。

  中国成功的秘诀在于务实。他们从不为树立理想浪费时间,而是把一切有利时机都抓在手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在国家实现政治经济稳定之前,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是不可或缺的。对外界来说,人民很难做出判断,何时是结束强权、推行民主的适当时机。

  “世界贵族”忘记了一点: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统一的认识,认为世界命运应交给美国和欧洲来掌握,认为西方的价值观是普遍适用的标准。其实用我们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衡量,我们都会变得理屈词穷。如果在全世界采用“one man,one vote”(一人一票)的原则,西方将不再有任何发言权。

  j

  《中国冲击》读后感(五):“征服”or“改变”?

  “征服”or“改变”?

  “作者从德国来到中国,十五年的时间里,一边生活一边思考与观察。这一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他去了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于是,在他的笔下,用时间路程和头脑刻画出的中国,让世界多了份了解,让中国人多了些陌生。这了解这陌生,正是本书的吸引力所在。相信中国人不会因为这陌生而有太多盲目的自大,世界也不会因为更多的了解而放大来自中国的威胁。因为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在世界和中国之间,他的文字不仅是桥梁,更是一面镜子,帮助人们彼此参照并能真正的了解自己。”

  这是白岩松为《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一书所作的推荐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书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个意图就是让西方人摒弃固有的僵化思想,学会与日益强大的中国和睦相处,并促使更多的东西方有识之士加入到改变世界的进程中。

  据《环球时报》所载可知:自进入21世纪以来,以德国为典型代表的欧洲各大书店中开始出现一系列有关中国政治、经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著作。这些专著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有着自己的看法,其中与以往最为不同的一种观点是主动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认为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是对世界稳定发展的最大贡献。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且不追求霸权。这些著作中就包括原德国经济周刊驻华记者弗朗克•泽林的作品。

  《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一位什么样的作者会这样来看待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该书作者弗朗克• 泽林(Frank Sieren),是当今德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撰写的每一本书都会给德国乃至欧洲带来不小的思想震动,而《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以下简称《冲击》)正是弗朗克• 泽林的代表作,也是继《中国密码》(Der China Code :Wie das boomende Reich der Mitte Deutschland verändert)之后又一中文译本。泽林以其多年担任驻华记者的便利及出身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独特观察力,将中国这十几年的崛起过程一一记录在案。其观点、视角“同主流的西方对华政策倾向十分不同,可能出乎西方多数习惯了对中国猜忌、恐惧、偏见、防备的读者的意料”(史世伟语)。泽林的观点在他一系列论著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引发德国乃至欧洲人对中国的重新思考。诚如其在《冲击》中所说:“作为中国的‘常客’,我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观察它的变化。”“我们应避免孤立地观察中国,因为中国的崛起同时也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乃至欧洲低估了中国政治影响力的变化对世界”。

  《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的德文书名为DER CHINA SCHOCK:Wie Peking sich die Welt gefügig macht,其中“Welt gefügig macht”是使世界服从的意思,即中国如何征服这个世界。虽然作者是怀着较为善意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崛起及对世界的影响,但还是不免流露出对中国的一丝担忧,这种担忧是从西方国家实力日益削弱的境况中表达出来。中国到底是在“改变”世界,还是在“征服”世界。中国的发展是对现有世界体系的冲击。

  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冷战格局建立。当时的中国政府试图走第三条路线,即不结盟运动和联合第三世界国家。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两极格局随之瓦解,出现了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个时候的中国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实行“韬光养晦”政策,但同时保持“有所作为”。中国官方宣传的重点是“韬光养晦”而非“有所作为”。但实际情况却非如此。从《冲击》一书中即可看出中国政府不仅仅是“韬光养晦”,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一直是“有所作为”的。这也正是白岩松所讲的“让中国人多了些陌生”,这些“陌生”原本是不为我们所知的。泽林的描述其实是在帮我们还原历史的事实,看清我们自己发展的本相。

  当今的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种复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恢复近代中国不断下降的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恢复中国传统社会那种世界中心的地位和被人尊敬的感觉。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带来了机遇。金融危机过后,西方世界陷于一片衰退之中,可对中国来说却成为了一个机遇。原有的“韬光养晦”政策和宣传已难以为继,西方各国开始要求中国“有所作为”,并且要“大有作为”,这无疑客观的提高了中国自身的国际地位。这可能就是作者所说的“Welt gefügig macht”,中国使世界服从,中国要征服这个世界,即全世界都要让中国来领导。由于实力的再次逆转,西方国家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让渡自己手中的权力,同时也生出对中国的恐惧感,觉得自己要被另一个蒙元帝国所征服。但事实并非如此。如今,弗朗克•泽林就视中国为欲征服世界之蒙元帝国,他把中国与蒙古、安哥拉、尼日利亚、苏丹、伊朗等亚非国家的经贸和政治往来作为证据,将中国大规模地投资与援助视为是对亚非拉势力的扩展,来证明中国欲征服世界的态势。这之间没有西方势力的身形,没有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远远将之抛在身后。

  《冲击》的德文版本是为西方读者打造,使他们更多的了解全球化的演变,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遗憾的是,西方人的现代中国观是否就如他眼中所认为的一般“征服”?我想本书的译者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中国绝非“征服”世界,而是尝试去努力“改变”,让这个世界的梦想实现。

  《中国冲击》读后感(六):序言的翻译错误?

  看了

  其中提到了“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里,没有哪个国家还能够做到独霸天下,像20世纪的美国,19世纪的英国,或者18世纪的西班牙一样。”

  但怀疑其中的西班牙是作者的错误或者是翻译的错误?? 因为在国际关系史上,没有哪个学者或理论认为那时的西班牙还是霸权国家了

  《中国冲击》读后感(七):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持续为读者奉献好书!

  2013年甲骨文图书系列图书:

  1.《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卡尔•波兰尼 著 黄树民 译)(已出)

  2.《罗马帝国的崛起》(The Histories or The Rise of the Roman Empire)(波里比阿 著 翁嘉声 译)(已出)

  3.《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 Untersuchungen zu einer Kategorie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哈贝马斯著)

  4.《斯大林的战争》(stalin's wars: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1939-1953)(罗伯茨•杰弗里 著)(已出)

  5.《自由的权利》(Das Recht der Freiheit)( 阿克塞尔•霍耐特 著 王旭 译)(已出)

  6.《资本的世界内部空间》(Im Welt-innenraum des Kapitals )(彼德•斯洛特戴克 著)(即将出版)

  7.《冷战》(The Cold War: A New History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著)(已出)

  8.《乔治•凯南》(George F. Kennan: An American Life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著)

  9.《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裴士锋 著)

  10.《血色大地》(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 )(蒂莫西•斯奈德 著)

  11.《1453》(1453: 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罗杰•克劳利 著)

  12.《财富之城》(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and Lost a Naval Empire)(罗杰•克劳利 著)

  13.《海洋帝国》(Empires of the Sea: The Siege of Malta, the Battle of Lepanto,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罗杰•克劳利著)

  14.《当美国首次遭遇中国》(When America First Met China: An Exotic History of Tea, Drugs, and Money in the Age of Sail)(埃里克•杰•多林著)(即将出版)

  15.《上帝与黄金》(God and Gold: Britain, Americ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瓦尔特•拉塞尔•米德著)

  16.《忽必烈的挑战:蒙古与世界史的大转向》(クビライの挑戦 モンゴルによる世界史の大転回 )(衫山正明 著 周俊宇 译)(已出)

  17.《中国震惊: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修订版)(DER CHINA SCHOCK: WIE PEKING SICH DIE WELT GEFUGIG MACHT)(弗兰克•泽林 著)(即将出版)

  18.《原始的叛乱》(Primitive Rebels)(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著)(即将出版)

  19.《亚洲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Die Entzauberung Asiens: Europa und die asiatischen Reiche im 18. Jahrhundert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尔 著)

  20.《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The Relentless Revolution: A History of Capitalism )(乔伊斯•奥尔德姆•阿普尔比 著)

  21.《希特勒与20世纪德国》(Zur Geschichte Deutschlands im 20. Jahrhundert:Demokratie,Diktatur,Widerstand)(汉斯•莫姆森 著 赵涟 译)(已出)

  22.《美国大外交》(American Diplomacy)(乔治•凯南 著)(即将出版)

  23 《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禁书的审查与传播》(Heimliche Leser in der DDR)(即将出版)

  更多好书,甲骨文将陆续为您奉上!

  《中国冲击》读后感(八):ioracode上线,请订阅关注!

  甲骨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ioracode(oracode为甲骨文品牌英文名称)现已上线!甲骨文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关于书、关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平台。欢迎各位书友订阅关注! ID ioracode

  Ioracode招募公告

  ioracode 是甲骨文即将推出的甲骨文微信公众号。甲骨文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关于书、关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平台。ioracode正在寻找志同道合者,诚邀加盟。

  成为ioracode 书评家

  ioracode是一个以书为媒的平台,我们希望在这一平台上刊登各种“好书”的书评(不局限于甲骨文的图书),如果你自信自己可以写出关于好书的好书评,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书评家”。

  成为ioracode 观察家

  甲骨文所出图书以翻译类图书为主,我们尤为关注国外思想文化界的动态。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关注此类动态,有阅读和翻译外文的能力,能够给读者提供新鲜、有料的信息。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观察家”。

  成为ioracode 翻译家

  一个时常困扰甲骨文君的问题是,一部好的翻译作品出版后,往往难以约到与书匹配的书评。而这些作品在原出版地往往有不止一个“大家”写书评评价。如果你有阅读《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国外媒体书评版的习惯,并且有能力翻译这些书评,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翻译家”。

  成为ioracode 鉴赏家

  好书值得看,但时时刻刻都思考这些博大精深的内容是不是太枯燥,太乏味?而且,生活中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如果你经常关注国内外那些好玩、有品的信息(比如设计、电影、戏剧、绘画、游戏……)并能对其加以评点,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鉴赏家”。

  关于报酬

  作品一经在ioracode平台上发表,高大上的甲骨文新书送你,如果是有限量版的,非限量版不送。

  志同道合的你,准备好了吗?如有意,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作品(作品要与应聘职位相关,且保证原创)发送至oracode@163.com 。

  《中国冲击》读后感(九):甲骨文图书2014年拟出版书目

  甲骨文图书2014年开年新书

  1.《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When America First Met China: An Exotic History of Tea, Drugs, and Money in the Age of Sail)(埃里克•杰•多林著 朱颖 译)

  2.《原始的叛乱》(Primitive Rebels)(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著 杨德睿 译)

  3. 《迷一样的清明上河图》(谜の名画・清明上河図 )(野岛刚著 张慧君 译)

  4.《法兰克福学派史》(Geschichte der Frankfurter Schule: Kritische Theorie und Politik)(埃米尔•瓦尔特-布什 著 郭力 译)(莱茵译丛)

  5.《资本的内部》(Im Welt-innenraum des Kapitals )(彼德•斯洛特戴克 著 常喧 译)(莱茵译丛)

  甲骨文图书2014年拟出版图书

  1.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1453: 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罗杰•克劳利 著 陆大鹏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2.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的兴衰(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and Lost a Naval Empire)(罗杰•克劳利 著 陈磊 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3.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Empires of the Sea: The Siege of Malta, the Battle of Lepanto,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Center of the World)(罗杰•克劳利 著 陆大鹏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4.血色大地: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的欧洲(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蒂莫西•斯奈德 著 黎英亮 冯茵 译)

  5.失败的帝国(Failed Empire)(弗拉迪斯拉夫•祖博克 著 李晓江 译)

  6.乔治•凯南:冷战之父的传奇人生(George F. Kennan: An American Life)(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著 何慧 董风云 王睿恒 译)

  7.午夜将至: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肯尼迪、赫鲁晓夫和卡斯特罗(One Minute to Midnight: kennedy khrushchev and castro on the brink of nuclear war)(米歇尔•多布斯 著 陶泽慧 赵进生 译)

  8.前朝旧人:俄国贵族的最后岁月(Former People: The Final Days of the Russian Aristocracy)(道格拉斯•史密斯 著 杜然 译)

  9.大师与市场:西方思想中的资本主义(The Mind and the Market: Capitalism in Western Thought)(杰里•穆勒 著 佘欣承 译)

  10.上帝与黄金:西方与现代世界的塑造(God and Gold: Britain, Americ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瓦尔特•拉塞尔•米德 著 涂怡超 译)

  11.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The Relentless Revolution: A History of Capitalism)(乔伊斯•阿普尔比 著 宋非 译)

  12.机械宇宙: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The Clockwork Universe: Isaac Newton, the Royal Society, and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爱德华•多尔尼克 著 )

  13.摩登时代(Modern Times: The World from the Twenties to the Nineties)(保罗•约翰逊 著 秦传安 译)

  14.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与现代中东的形成(Lawrence in Arabia: War, Deceit, Imperial Folly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斯科特•安德森 著 陆大鹏 译)

  15.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裵士锋(Stephen R. Platt) 著 黄中宪 译 】

  16.中国通(China Hand: An Autobiography)(小约翰•派顿•戴维斯 著 李敏 译)

  17.中国的翅膀(China’s Wings: War, Intrigue, Romance, and Adventure in the Middle Kingdom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Flight )(格雷戈里•克劳奇 著 陈安琪 译)

  18.亚洲的去魔化:十八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Die Entzauberung Asiens: Europa und die asiatischen Reiche im 18. Jahrhundert)(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刘兴华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19.中国与世界:十八世纪至当代(China und die Weltgesellschaft. Vom 18. Jahrhundert bis in unsere Zeit)(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孟钟捷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20.世界的演变:十九世纪史(Die Verwandlung der Welt: eine Geschichte des 19. Jahrhunderts)(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强朝晖 孟钟捷 刘风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21.存在的力量:享乐主义宣言(La Puissance d'exister : Manifeste hédoniste)(米歇尔•安弗哈伊 著 刘成富 王奕涵 译)

  22.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Power and Privilege: 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格尔哈特•伦斯基 著 关信平 译)

  23.伊丽莎白女王(Elizabeth the Queen)(艾莉森•威尔 著 董宴廷 译)

  24坎奈的幽灵: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的黑暗时刻(The Ghosts of Cannae: Hannibal and the Darkest Hour of the Roman Republic)(罗伯特•奥康纳 著)

  25.疯狂的郁金香(Tulipomania :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Flower & the Extraordinary Passions It Aroused)(麦克•戴什 著)

  26.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叶(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How England Stole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 and Changed History)(萨拉•萝斯 著 孟驰 译)

  27.哈贝马斯手册(Habermas Handbuch)(豪克•布伦霍斯特 著 曹卫东 译)(莱茵译丛)

  28.汉娜•阿伦特手册(Arendt-Handbuch)(Wolfgang Heuer 等著 寇瑛 王旭 译)(莱茵译丛)

  29.德意志灵魂(Die deutsche Seele)(Dorn, Thea Wagner, Richard 等 著 丁娜 等 译)(莱茵译丛)

  30.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 Untersuchungen zu einer Kategorie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哈贝马斯 著 曹卫东 译)

  31.德意志文化(1945-2000)(Deutsche Kultur 1945 – 2000)(赫尔曼•格拉泽 著 周睿睿 等 译)

  32.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真实的战争与和平(Russia Against Napoleon: The True Story of the Campaigns of War and Peace)(多米尼克•列文 著 吴田甜 王晨燕 译)

  33.当总统撒谎(When Presidents Lie: A History of Official Decep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埃里克•奥特曼 著 王本涛 译)

  34.杀戮与文化:强权兴起的决定性战役(Carnage and Culture: Landmark Battles in the Rise to Western Power)(维克多•戴维斯•汉森 著 傅翀 译)

  35.隐形军队:游击战的历史(Invisible Armies: An Epic History of Guerrilla Warfar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马克斯•布特 著 赵国星 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中国冲击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