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智行动的艺术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明智行动的艺术的读后感10篇

2018-07-30 05: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智行动的艺术的读后感10篇

  《明智行动艺术》是一本由[德]罗尔夫•多贝里(Rolf Dobelli)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一):在做重大决定时候根据思维错误清单,逐一排查,确保自己的决定是理性的明智的清醒的。

  1.为什么读这本书?

  根据《经验人士推荐运营书单》买了一批书,这是其中一本。当时吸引我的推荐语,通过了解这些思维错误,避开思维陷阱,从而更少犯错误。作为清醒思考姐妹篇,就一起入手了。

  2.读了这本书有什么收获

  @理由是什么并不重要

  必须要有"因为",这个不起眼的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滑剂。你要尽可能多地去使用它。

  @废话倾向

  滔滔不绝可以掩饰无知。如果一些内容没有清楚表达,其实是说话者自己不知道在说什么。语言表达是思想镜子

  如果没什么可求你了,就什么都别说。简单生活这条艰难长路的终结点,而不是起始点。

  @谨慎对待你的期望

  不可以过一种毫无期望的生活,但可以更谨慎对待。使自己远离不好的意外的最佳方式就是去期待意外。

  @选择盲目

  当面对选项A和现状时,习惯于将选择A与现状进行对比,这是错误的。要做些功课,将选项A与其他选项对比,否则你会被引入歧途。举例,空地体育场,支持的人认为体育场比空地带来很多益处。但是这两者比较不对的,正确的方式是与其他可能性对比,除了建体育场,学校医院,消防站等。

  @克服拖延症

  1自我控制力不可以持续一整天,它需要放松,需要充电。

  2阻止使我们分心的因素。比如关闭网络。

  3制定时间计划,分解目标

  @理性和直觉

  如果是很熟练,尤其是已自动掌握能力,或者已经回答了上千次的问题,那最好不要去思考,思考会破坏直觉可以找到的解决方案。直觉用于对食物感觉,对朋友的选择,信任谁等等。

  人类进化史上还未出现情况,比如投资决定,就需要理性思考。

  如何理性思考做决策???

  把优缺点罗列出来,乘以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优点期望值大于缺点期望值,你就是支持优点一方的。

  @移民效应

  只是内部协调,就使得数值更好看

  A基金利润,B一般,C很低。把低于A基金平均利润但仍有利润的推荐给B和C。这样3只基金都成功

  @福勒效应

  为什么占星学,塔罗牌,手相发展得很好?

  就是因为他们的话大部分内容具有普遍性,适用于各种情况。

  其次,这段话里没有否定说法

  再者,我们会接受符合自身特征描述部分,把其他部分无意识地过滤掉,从而留下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性格评语,这属于证实倾向。

  @睡眠者效应

  为什么广告会有效果,时间久了往往忘记信息出处,却依旧记得信息内容。

  如何避开?

  1不要接受未经你要求而得到的建议

  2尽可能躲开广告宣传的信息

  3回忆你熟知的说法来源判断这是对谁有利的,使你更加清醒。

  @放血效应

  放血治疗身体根本是错误的,没有放弃这个存在了2000年的学说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理论出现。

  @策略性虚报适用情况如下

  1大型项目,没有人能承担完全责任

  2与很多企业关联的项目,可以互相推诿

  3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的项目

  3.如何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的目录清晰标题+副标题,一共52篇。就挑选感兴趣题目阅读,不用按照顺序,那样反而没有乐趣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有些标题就是那么吸引我,以为自己没看过这篇翻进去看到中间才记起来这个是自己看过的。

  为什么说要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看呢?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是带着问题去阅读的,可能自己正困惑这种思维错误,那么阅读这文章就能帮助自己理清思路,给自己敲敲醒。

  和姐妹篇《清醒思考的艺术》一起看吧,一共104个错误,都犯过和都没犯过都不正常。就像作者说的,这些错误不是病理学毛病,就算犯了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回避思维错误很麻烦,在后果影响很大的情况下,作者才会设法尽可能理想的做决定。他是怎么做的呢?——根据思维错误清单,逐一核对,仔细检查重要决定。如果是后果影响很小的情况,就放弃理性,听从直觉。

  4.推荐给哪些人读这本书?

  想要明智行动的人。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根据思维错误清单,逐一排查,确保自己的决定是理性的明智的清醒的。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二):短投入,高输出

  《明智行动的艺术》才200页不到,列举了52个常见的思维谬误,令人脑洞大开,可谓是短投入(单指文字),高输出(思维模式),很喜欢这样干练简洁文风

  我一直在乎从书中得到什么,带有功利性的看书,我花了时间阅读,并且是正确的态度阅读,如果没让我有所得,我是觉得这本书很失败的。我所说的只针对我,不代表大众意见,因为经历过的事和思考过的东西不同,人对外界认知能力也会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物(例如书)都会有不一样感受,不正有言:“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么?”

  至于对读书的认知,我觉得有三种。

  其一是了解未知知识,弥补内心好奇渴望,比如我看《毛泽东传》,看《第三帝国的兴起》,看《浪潮之巅》等历史读物都是为了弥补自己的无知。

  其二是了解模糊的知识,或者说是已知但又不确定的知识,这个涉及经验论,就像《明智》里面讲到的,能用语言写出来的知识是确定的,非语言能描述清楚的知识是模糊的,我们都或多或少知道些模糊的知识,但是却说不清楚,看一些思维清晰的人写的文字,就能较为了解清楚这些模糊的知识。

  其三是深度理解知识,不仅是要知道知识本身,还要有迁移出去运用实践本领,并反复在实践与理论间迭代更新,这是读书认知的最高境界

  很高兴我的经验还没足够到涵盖《明智》涉及到的思维领域,本书属于前面提到的三种认知中的第二种,它让我把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了,所以读完此书有所得,亦认为该书很成功。

  当然,若是能深度消化理解该书的知识,认知程度是可以上升到第三种的,这个得建立在实践上,但往往很可惜的是,生活中我们并不会留意知识的运用,除了缺乏必要环境外(其实会思考的人是能创造环境的),一切都源于我们的迟钝与懒于思考。

  保持敏感,更兼开放,承认不足改过自新,是有感。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三):不要相信你最先凭感觉想到的内容

  坦白讲呢,图书的封面和里面的绘图真的让我对这本书冷淡了几天。实在觉得不是我的菜。

  可是这几天需要频繁坐车地铁,在路上的时间占据了一天很多的时间,也就沉下心来好好的看书了。

  内容真心赞~~~五分好评截图留存哦。

  如何让一本书让人有欲望读下去,开篇写的必须够有吸引力。正如如何让一个男人有欲望,妹子足够美身材足够正点。而做到了诶。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别人在和你吵架或者挑衅的时候质问你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人去看电影?为什么不接电话。而此时相信我们都明白沉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们都会说,因为~因为。到底因为什么,重要吗?不重要的,关键的就是你用这个因为去解释了。

  我爱级了书中的那个例子:作者看见妻子黑色衣服蓝色衣服分开洗,他觉得很无厘头。就问:“为什么要把黑色和蓝色衣服分开洗呢?”而妻子的回答更秒:“因为我想分开洗”而因为有这个因为就足够了。看多么简单啊

  作为要在职场生活的人,我也爱那个第七条:作为经理你如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让数值看上去更好。xxd我之前居然都没想到这样的小手段可以减轻自己多少压力烦恼。xxd

  而在我们为什么要爱经历痛苦才得到的事物的时候,我在想啊。做人如果真的可以做到完全这样似乎太过理智了。好还是不好也没办法说。可是会生活的很轻松吧。maybe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四):不幸福之路

  作者开宗明义地说:“我们并不明确地知道什么导致成功和幸福,但是却可以知道什么会导致不成功不幸福”。所以这本书。不是关于应该做什么,而是关于不该做什么 每章的模式都是以一个小故事引出一个思维谬误,再列一两个相关研究得出谬误的确存在的结论,并说明应该如何避免。 52 个谬误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可以从任意章节看起,可以随时停下,适合碎片时间阅读。 几个我印象深刻例子。 “平均数不可靠”。一辆公交车上来了一位新乘客考虑所有乘客平均体重和平身价变化会发现,平均体重是有意义的,但平均身价可能会毫无意义。因为人的体重相差多少会在合理范围内,身价却可能有天壤之别。对于幂律分布的数据,平均值需要被谨慎看待。 另一个平均值不可靠的情况是在不同的量级下的比较。假设一个超市集团闹市区和郊区有两个分店,闹市区有上百员工,郊区有两名员工。那么针对各分店员工平均体重的对比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志愿者愚蠢”。休息日的时候你愿意去志愿工作,做一些打扫街道清理小广告之类的活动吗?这是无私行为,对高尚追求的你当然不介意。但是如果时薪几百上千的你选择用时间工作,然后雇佣专业清洁人员呢?结果是比你自己效果好,而且创造了就业机会。(注意,作者不是说志愿者是愚蠢的,详见原文) “关联谬误”:你不会愿意穿希特勒穿过的毛衣,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劳动力辩证现象”:你会认为经过劳动和痛苦获得的东西更珍贵,这也是错误的。 简而言之,是一些心理学统计学,决策论可以实际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方,挺有意思的。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五):想到就做

  当你面临很多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我考虑选择先梳理一下思路,然后在行动,这是普遍的做法吧。可是思路梳理完之后,不断有新的想法冒出来,我又会因此开始思前顾后,踌躇不前。我知道我的底细,刻意追求创新,同时希望完美主义,最终导致事情越积越多。

  我对我自己说,先别管它吧。于是我就去跑步了。今天跑的速度很慢,量也不少很大,一会儿就下山了。中间有个念头涌出来,那就是倘若我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那会怎么样。

  我想到马上去吃饭,然后就吃完饭了。换作以往,我要回到家里,玩一会儿手机,洗完澡,然后在下去吃饭。今晚虽然有汗,但胃口奇大,关键是运动完马上吃饭,对增肌效果好。这个知识从开始运动那天就知道,但少有遵行。

  吃完饭后,拐过街角原本去喝糖水,经过一家专业按摩店。去年体检的时候,查出颈部钙化,医生建议要多按摩。由于不是什么大病,我没有放在心上。之前有的几次按摩,却不是专业,早有要到专业按摩推拿的地方看看,也知道这店是医院医生坐诊,之前喝糖水经过时看到介绍,就是没有进去,要么就是喝完糖水肚子胀,要么就是要耗时那么长,终究错过了很多体验的机会。今天我想到了,二话不说,进去体验了。真的是专业,真的脖子改善,我感谢刚才想都不想就进来体验的决定。

  我感受到想到马上就做所带来的愉悦感,想法变成现实的感觉很爽,让我很有存在感。我如法炮制,不断的让我的想法涌现,并马上去做。我回去马上洗澡,我马上看教练技术的书,我马上喝水,我马上洗澡,我马上写文章,我马上不玩手机,我马上睡觉。这些生活的琐碎事情,看似是没有任何挑战就可以完成,但是我今天可以去关注我的想法,而以上都是我的想法,都一一变成现实了。

  我从事的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每天总会千千万万的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有些想法变成了现实,有些想法烂死在脑里。这里面也许有很多有创造性的想法,只是因为我的忽视,就让它夭折了。经过今晚突然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想到就做的快感。想到就做,能将一切的乱麻通通斩光,变成一道道清晰可见的可利用的麻树杆。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六):如说

  quot;如果我们给自己的行为一个理由,就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令人吃惊的是,理由是否充分并不那么重要,只要有“因为”这个简单的词就够了"

  quot;意志力就像电池,在一段时间之后它需要充电。怎么充电呢?人们需要休息,需要放松,需要吃些东西。如果血液循环中的血糖含量过少,那么意志力就会变弱。宜家家居就深谙此道:在其拥有一万件商品的环形购物通道中,消费者肯定会"

  quot;总使用平均值来考虑事情很可能会是有害的,因为平均值掩盖了事情背后真实的分布情况"

  quot;金钱的激励将排挤非金钱的动力,你的员工将对与奖金无关的内容不再感兴趣。无论是对公司的名誉还是公司的理念,你的员工都将不再关心"

  quot;如果你刚刚成立公司,在招兵买马,那么你最好先将你的公司赋予一定的意义,而不必急着用储备资金来给员工提供很高的奖金"

  quot;我们在掩饰时说得越多,其实越容易失败"

  quot;滔滔不绝可以掩饰无知。如果一些内容没有清楚地表达,其实是说话者自己不知道在说什么。语言表达是思想的镜子:清晰的思想会带来清楚的表达,糊涂的思想结果只会是废话连篇"

  quot;没有比自己的信念更令人确信的事情。如果你不惜一切代价去相信并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它肯定是最确定的,但这样也是危险的。窥视自己内心的这种自省,大部分是虚构出来的。如果你太过相信自己,一直相信自己,那么清醒过来的那一刻对你来说就会更加残忍。越是你深信不疑的事情,你越是要多一些怀疑。作为聪明人你不需要信奉任何教条,你要做自己的异教徒"

  quot;我们会陶醉在自己的想法中。为了能够再次清醒,请你适时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回过头去审视你那些想法:在过去10年里有哪些想法是真的很超群?——你要这样问自己"

  quot;对于陌生人的偏见和厌恶是生物学上的事实。对一个群体的认同感会扭曲你对事实的看法。如果你什么时候被送到前线去,那你还是当逃兵吧,为了其他人而奔赴战场首先就不是勇敢——而是愚蠢"

  quot;想要清醒思考的人必须理解风险和模糊之间的区别。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清楚地算出风险概率,大多时候我们只有这种令人厌恶的模糊,你要学着去忍"

  quot;  妒忌一旦出现,就不容易消失。但你可以避免它。首先,你要停止与其他人比较;第二,找到你自己擅长的事物,建立起以你自己为主导的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无关紧要,只要你是其中的国王就行。"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七):边读边笔记

  1. 无论如何给个理由吧

  2.做决定耗力,争取赶早

  3.敬畏之心的忌讳

  4.过分迷信平均会出大问题

  5.金钱激励会排挤非金钱动力

  6.如果没什么可说的,就什么也别说

  7.收视率好的电视台A和差的B,把A中低于平均的节目换到B,会同时提高两个电台的平均收视率

  8.不要浪费大量时间在搜集信息上

  9.要相信很多偶然的组成

  10.劳力辩证,付出很多后的觉得更好

  11.小数定律

  12.期望值的正负效应

  13.小心第一感觉的简单推理

  14.福勒效应,适用于所有人的评估

  15.志愿者的动机其实是共同塑造社会,否则就该直接捐钱

  16.往往会依赖情绪做出复杂的重大决定

  17.有时自己做出一个判断,会不断说服自己

  18.断了后路拼尽全力

  19.长久保持的事物及生活方式不会太大改变,不要被一阵的新事物流行迷惑

  20.大脑忘掉信息的来源要比忘掉信息快,宣传的睡眠者效应。要学会思考想法的来源

  21.选择盲目,不要拿选项与现状比而是和第二选项比

  22.排他效应,应避免这样把人才往外推

  23.第一评论会影响决定

  24.我们很难处于一种理论观点的真空期,当否定一种观点时势必在接受另一种观点中

  25.通常会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最好的

  26.黑天鹅,意外有产生巨大改变的事件或物

  27.依赖域现象,不能把自己熟知的理论用于一个不熟悉的领域

  28.虚假同感偏差,误会其他人与自己一致观点的居多

  29.我们会篡改历史记忆,误以为多年前的观点与现在一致

  30.群体内外偏见,会对圈外的观点产生偏见,或为了迎合群体牺牲自己的观点

  31.模糊不容性,医学可以模糊,经济学却不适用。风险和模糊的平衡必须学会忍受

  32.默认效应,源于对损失的规避心理

  33.由于害怕失败的后悔感,会倾向于保守的行动;甚至因为怕错过最后机会而盲目行动

  34.凸显效应,避免让异乎寻常的点更抓眼球

  35.语言类经验只能起有限的作用,实践出真知

  36.赌场盈利效应,花赢来的钱更容易,要想清楚手头的财富是多少就是多少,而不是区分他们怎么来的

  37.自我控制会消耗意志力,对于任务给出期限能防止拖延

  38.嫉妒,会让人愚蠢得希望别人失去些自己所没有的东西。避免方法是,停止比较而发现自己优势,找到自己圈子

  39.故事比数据的影响力反而大,源于原始社会群居生活中的群体感受功能

  40.挺过危机会更强大会是谬论,只能说明之前没有获得现在当下的经验

  41.大猩猩实验,不要忽视我们没注意的那些异常情况

  42.大型/常期/牵涉多人的项目,市场会用到策略性虚报,先抢占先机

  43.熟练掌握的能力放心交给感觉去行动,而一些复杂的选择可以理性的思考,反之则会出现问题

  44.计划谬误,根据以往类似的经验,预估出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范围

  45.专业偏见,请尽量多的增加另一个领域的思维方式,以规避你总是一种熟悉的专业领域思维看待问题

  46.已完成的任务会迅速从记忆中消失,写下计划会等同于任务完成后的平静

  47.能力错觉,某些领域的成功完全是偶然性的

  48.正面效应,容易发现有什么而很少会去想没有什么

  49.挑葡萄干现象,展示美好的已拥有的,注意要去核对最初的目标有没有被偷换

  50.单一因果谬误,大部分的事情总是多因素造成的

  51.意向性治疗谬误,负债越多的公司赚钱缺越多,从数据来看好像负债这个行为会有利赚钱,其实是负债越多的公司被银行授予贷款时本身通过审查几率高,要小心那些被绕开的原因

  52.我们对于新闻会有强烈抽象反应而做出误判,周围的朋友可以起到新闻过滤器作用

  完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八):我们总是低估行动的重要性

  相比《清醒思考的艺术》,我更喜欢这本《明智行动的艺术》,我崇尚思考尤其是独立思考,不过思考不是级极目的,思考有助于明智行动,但如果止于思考,那么,仍然不会见效。

  不过我不太喜欢这本书的副题“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行为错误”,在我的观念里,最好大家都不要去犯错误,尤其是在一个团队里,别人的错误,会对整个团队的成效造成影响,而在这个地球上,别人的错误也可能造成对他自身和世界的损害。

  虽然《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已经几乎罗列全的思维错误,这本书仍然值得阅读。问答集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对症下药,所以阅读这本书,不需要从头到尾读,先看自己最关注的问题,思考、寻找答案、辅助行动。

  书的结构非常清晰,问、分析、结论,这种结构不易让读者思路含混,只是,如果想要产生更好的效果,需要把结论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如果作者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读书学习也未免太简单。有些结论我并不能同意,比如《为什么我们的知识不能延伸》一节中,指出,“将知识从职业领域延伸到个人生活中是尤其困难的”,这只是举了一个例子,然后“从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论点而去寻找论据,这在议论文里常见,但我却见过不少可以延伸的例子,事实上,一个人的职业往往对其生活形成很大影响,比如会计人员通常来说在算账、理财方面比一般人精通。

  行动比思考难的原因之一是,思考往往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而行动不是这样,思考也不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而行动往往需要冒险。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职业经历教会我,快速行动,发现错误快速纠正,这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在行动之前,多掌握一些方法,可以更好地保障行动的效果。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九):我们只要更少的愚蠢

  我按照目录的顺序和页数,写了每章我自己的总结。那些和豆瓣展示目录的部分不一样的,我核对过了,真的是有的章节的题目和页码都改变了,不是我打错了。为什么这么写的原因,不是因为我糊弄,我觉得吧,是这本书真的就是个思维逻辑误区的解读加上行动上的指导,没什么可写的,如果延伸到感受就没完没了了,不如直接归纳一下,让没看过的,大概了解一下内容。很多问题每个案例里面,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为什么很差的理由也往往够用——用理由辩护 5

  :必须要有“因为”,尽可能多地去使用它。

  为什么做的决定越少,效果会越好——选择疲劳症 9

  :你到底要选择哪个时间向总裁介绍你的项目。

  为什么您不会穿希特勒穿过的羊毛衫——关联谬误 13

  :人与物的关联不容忽视。

  为什么没有平均的战争——平均数的问题17

  :平均的概念在特殊情况下没有意义吗??

  您如何用钱毁掉了动力——激励排挤效应21

  :不要用金钱作为奖励。

  如果没有可说的,就什么都别说——废话倾向25

  :简单是生活这条艰难长路的终结点,而不是起始点。

  作为经理您如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使数值看上去更好——威尔•罗格斯现象29

  :病期移行

  如果您有敌人,那就提供给他大量信息——信息偏倚 33

  :用最少的信息来生活

  为什么在满月时会看到人脸——聚集性幻觉 37

  :坚持怀疑精神

  我们为什么要爱着曾为此承受过痛苦的事物——劳力辩证现象 41

  :宜家效应

  为什么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小数定律 45

  :偶然事件分布

  请谨慎对待您的期望——期望的正负效应49

  :期待意外

  不要相信您最先凭直觉想到的内容——简单逻辑 52

  :不要回答的太快

  如何揭穿江湖骗子——福勒效果 57

  :普遍性

  为什么志愿工作只对明星适用——志愿者的愚蠢 61

  :从众效应

  为什么您是情感的傀儡——情绪激发学 65

  :依赖感情做出自己的决定

  您为什么要和自己唱反调?——内省错觉 69

  :做自己的异教徒

  为什么您要断了自己的后路——缺乏关门的能力 73

  :制定一套自己的生活策略

  为什么我们要用新的换取好的——对新事物的狂热 77

  :别往窗外探的太深

  为什么煽动宣传会有效果——睡眠者效应81

  :不接受未经要求的建议

  为什么您对于哪个是最好的很盲目——选择盲目症 85

  :不要引入歧途

  为什么我们会说后起之秀的坏话 ——竞争偏见89

  :请对比你有才华的人给予支持

  为什么第一印象有欺骗性——最初效应和近因效应 93

  :不要先入为主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未知的事物 ——放血效应97

  :整体思考

  为什么自己做的菜吃起来更香——非我发明症候群 101

  :检查投资策略、生活理念和对他人的看法

  您如何来利用不可想象的事情 ——黑天鹅效应 105

  :不要沉溺在奢华生活里

  为什么我们的知识不能通用——依赖域现象 109

  :想想你们班最好的学生

  为什么您会认为其他人和您想得一样——虚假同感效应 113

  :先怀疑自己

  为什么您总是有道理的——历史篡改117

  :为自己才是不愚蠢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天马行空——模糊不容性121

  :学会忍受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现状最好——默认效应125

  :感觉上的净损失

  您为什么会喜欢“最后的机会”——害怕后悔 129

  :对做错决定的一种感觉

  为什么显眼的不等于是重要的——凸显效应 133

  :特别的影响

  为什么实践高于研究——知识的另一面 137

  :重要的知识在实践中

  为什么钱不是赤裸裸的——赌场赢利效应 141

  :存钱

  为什么新年时下的决心很难实现——拖延症 145

  :公开的设定

  为什么您需要自己的王国——妒忌 149

  :以你自己为主导

  为什么您宁可读小说也不想看统计数据心智理论效应 153

  :看清背后的数据

  为什么危机很少会是机会——“没有杀死我”谬误 157

  :谨慎对待危机中公司的经营情况

  为什么您偶尔应关注焦点之外的内容——注意力错觉 161

  :获得注意力的保证

  为什么大话也有说服力——策略性虚报165

  :加入超支和罚款成本

  为什么有时候您应该关上大脑——想得太多 169

  :逻辑比直觉重要

  为什么您打算要做的事情过多——计划谬误177

  拿锤子的人会把一切看成钉子——专业偏见181

  为什么计划使人感到安心——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185

  您坐哪条船比您划桨用多少力气更重要——能力错觉 189

  为什么检验清单使人盲目——正面效应 193

  为什么会绕着箭画靶心——“挑葡萄干现象” 197

  石器时代对替罪羊的猎捕——

  为什么开车飞快的人会开得更安全——意向性治疗谬误205

  为什么您不应该读新闻——新闻错觉209

  《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感(十):明智行动的艺术,我们离生活这么近,又那么远

  明智行动的艺术,我们离生活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这本书系统性的归纳了一下我们时常陷入的52个行动与思维误区。感受比较深的还是可以分为以下一些方面:

  @1个人管理

  对于如何磨练与充分利用自己的意志电池,可以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的放矢,收放自如。这让我想到很久之前看到的精进就是那两个小时出来浪费,我觉得很有必要。而商业生活中,商人常常使用休息区缓解顾客的意志电池的疲劳,便于做出重大购买决策。而使用期望的正负效应,激励与调整心态便可以如鱼得水。对于可控的计划要稍稍提高期望,对于不可控的也需要接受其不确定性。

  听任身体的声音,情绪激发往往可以用来处理复杂的决定,相信自己直觉;而直觉的形成与之大相径庭,能力圈之内的事情,最好不用思考,能力圈之外,你需要理性的思考。面对悬而未决的事情,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忽略一些可能性,学会关门的能力。而选择性盲目告诉我们,当我们纠结与选择之中要能够跳出来,发现新的可能。

  内省错觉的存在则告诉我们那些你深信不疑的观点往往更值得你去怀疑。

  如何去战胜妒忌,建立自己的王国,做自己的国王。找到自己的长处

  @2商业应用

  默认效应告诉我们常常安于现状,所以我们常常不假思索的接受他们的默认设置,比如默认的红葡萄酒。而面对煽动效应(人对目的来源的认知要比对表达论据认知减弱的快),不断的重复也就是所谓的洗脑,所以你要做的便是像侦探那样去思考。而激励排挤效应的赌场盈利效应有让人切实的重新认知了一下金钱。激励排挤效应用于团队管理倒是可以用来平衡情感与金钱之间的关系。

  即时的群体划分,往往能够诱发群体认同感。

  @3认知生活的表象

  平均数效应高数我们,平均数往往蒙蔽背后的整体情况。移民效应则有一种移花接木的感觉,往往是统计数据的转移而产生虚假的数据结果。同样的统计数据的时候,有人又往往使用小数定律断章取义。意向性治疗谬误则告诉我们统计过程中,数据样品中往往由于某些原因悄悄避开作为样品数据了。劳力辩证现象的存在则告诉我们面对结果应该放宽心,每一段过程都应值得审视。要警惕生活中那些以简单逻辑的开始的事物,因为你的感觉往往会欺骗你。那些未经审视的新兴事物往往使人狂热。

  而人性中对于后悔的害怕,我们常常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虚假同感偏差强调的便是先怀疑自己,而盲目从众也强调的是怀疑他人。正面效应掩饰了不存在的事情,这往往可以用来安慰与逆向思维。

  @4沟通

  quot;因为"的润滑剂效应

  金钱与人际关系间的激励排挤效应

  言多必失的废话倾向告诉我们清晰的思想会带来清除的表达,糊涂的思想往往只是废话连篇,这又应验了老祖宗雄辩是银,沉默是金的观点。以前一直想要探寻着简单的生活,简单的认知,却不知简单源于复杂,更是生活的究极目标。运用最初效应(内存)和近因效应(闪存)往往能够锚定好信息的重点,成功表达自己所想传递出来的消息。而往往普适性的冷读术会蒙蔽你的双眼,但是适当的采用福勒效应往往又能拉近人际关系。心智理论(对他人如何思考,如何感觉形成的精细感受)告诉我们要以人为本,同时也应该审视数据。策略性虚报的存在告诉我们诚实往往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同时,面对策略性虚报,我们可以做的应该是关注他过去做了些什么。

  @5信息的处理

  互联网大潮中,存在的噪音太多,往往造成信息偏奇。所以试着用最少的信息来生活吧,这样你可以更好的做出决定

  反观之,面对不知的未知,我们要做的便是进行不断的调整自己去应对那些放血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篡改历史现象则告诉我们我们的记忆往往被错误充斥。记忆也来自你内心的投射。

  模糊不容性告诉我们风险(已知的可能性)与模糊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凸显效应往往使我们先入为主(吸引注意力),而忽视事情的本质。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危机永远只是危机,你并不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总结,借用他山之石。最后,我们往往会被新闻所奴隶,理解世界的,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方法了。

  @6知识结构

  依赖域的存在,往往使得自己思维受限。所以我们要训练多种思维方式,而学习一个领域的思维方式,往往需要一年的时间。在知识与实践之中,非语言描述的知识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可以开始一些可能会失败的尝试。

  总而言之,最让人收益的还是战胜拖延症的环节,1利用意志电池不停的充电与放电,2避免分心3制定时间计划,任务分解,每一步都有时间期限(成文的计划让人感到安心)。而计划谬误又告诉我们细致的计划往往无法应对生活中不期而至的黑天鹅。所以要让自己的计划更为机动,更好的办法是确认下情况有哪些发展的可能性。能力错觉有告诉我们,对于未知的未来,选择往往比能力更重要。我们应该寻找具有积极意义的黑天鹅,去迎接这世界上的不确定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