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有人看见的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有人看见的美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24 03:03: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有人看见的美经典读后感10篇

  《少有人看见的美》是一本由苏缨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一):真正的欣赏来自感性与理性的交融

  总有人把感性归结为自怜自艾、幻想、虚无、感受等等无法被描述的心理层面,理性则总结成线条、形状、结构、事实等视觉或者逻辑层面,但是读过这本书,从艺术的角度,似乎告诫着我们,感性和理性不应是对立,而是一种成熟的趋势,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感性和理性是交差着存在,而不是一种纯粹的状态。

  好像对于画作的本身,当我们看到的时候,只能从绘画的技术和历史记载中去获取一切信息,关于真实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态,就算是极其完整的纪实,恐怕也无法百分百准确地去推断,所以,在一切证据之下,我们带着推理,带着幻想去看待、去评判,而判断之后,回归于本身的技术能力之上,去给予应有的价值,这个过程,我们不能说是纯粹感性的,推断的猜测性,也不能说是绝对理性的,这是一个微妙的过程,让我们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这本书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去在欣赏中找寻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点,并让这种融合动态的表现最终波动性地感染我们, 去感受来自现实包围的推断和体验。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二):没有人看见的美

  罗辑思维上有一本书——《少有人看见的美》,书中用12章节讲了西方一系列画,作者是位很有趣的人,一方面探讨画的十二星座,一方面又通过画讲灵魂的重量,这之后又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说「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一条河里」。今天抛砖引玉,随意说说书的内容,如果你喜欢,可以去读读这本书。

  对美而言,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生时,都会从色彩、色块、明暗等方面教导学生。这是学画画阶段,也是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学美术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枯燥的事情。大多数的画家,包括我们现在所知的,都是老师一步一步带起来。也就是说,如果要学习美术,就必须要拜师。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美术生挤破头都想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生这一辈子能得到名师指点很重要。

  当然,光会画画也不行,因为要成为伟大的画家,还需要对这个世界有态度。我们看西方美术,会发现很多画家都喜欢画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人物或神话故事,其实都是在借他们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当然也有那些画风景的,我想他们也是在或多或少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

  表现实际事物,画家有办法处理,那要表现灵魂,应怎样处理?要知道西方与我们国家思考问题,有很大差别。西方的两大哲学家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前者喜欢探讨「永恒」,他的「思想体系是借由逻辑推演而超然物外的」。后者的思想体系则来源于观察与经验(见下图《雅典学院》,左边的柏拉图手指天,右边的亚里士多德手心向地,就是这个意思)。

  东方世界受「子不语外力怪神」、「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则比较务实,一般不会去讨论神神叨叨的事情。唯有外来佛教才有轮回、因缘之说。也因这一点(其中一点),才会有中国无哲学的讨论。还有一点讨论就是:我们国家几乎没有为真理而献身的哲人,盛赞忠君爱国、精忠报国的将帅才是我们国家的主旋律。

  「永恒」一直贯穿于西方世界,如何用画表现,成了一大难题。作为一直追求逻辑的西方人,想破了脑袋,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把「永恒」换算成灵魂。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如果有灵魂,那灵魂就应该是有重量的,这又该怎么办?这时候天堂、地狱之类的环境因素就开始出现。如果一个人的灵魂轻,那么就会上天堂,如果灵魂重,就下地狱。西方人在表现灵魂人时,都是衣不蔽体,也就是赤裸着身子,因为一个人的灵魂是不能穿衣服的。并不像我们国家这样可以大而化之的把它处理掉。

  于是乎,我们就能看见这样一系列称灵魂重量的画作:

  当灵魂有了重量,执着的西方人又开始抛出另一个问题:那么它的重量有多少呢?答案是:21克。这个重量来源于190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名叫邓肯·麦克道格尔医生做的一项实验。他用6名濒临死亡的人和狗来做了实验,这份实验被发表在《美国医学》上,但可惜的是,这个实验迄今为止没有被其他学者以同样手段重现过(1)。

  那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或者灵魂的重量到底是多少,究竟有谁证实?或许修改下这本书背后的这句,我想更能说明问题: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灵魂本身。唯一不朽的,是一个人所留下的,令人敬仰的知识和财富。无论那是一幅画,还是一本书,我想这才是灵魂真正的重量。

  注(1):来源于《少有人看见的美》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三):像和长辈一起逛画廊

  很久之前就“想读”终于拿到书了,反而犹豫了,最后还是决定放到阳光明媚的午后再看,期待太多,只有午后晒的暖洋洋的阳台才能有和这本书相对应的风景,看到自序的时候,作者引用了程雨城在《纸上卧游记》里的一段话“人在上了年纪以后,在阅读量有了质的飞跃以后,欣赏趣味自然会和以前不同——以我的观察,很多人都会从感性审美转入理性审美,兴趣点从文学转向历史学和哲学等等,所以他们在成熟之后写出的作品也往往因为缺乏感性色彩,兴趣点和普通者不再能够产生共鸣而失去了以前的很多读者。”

  读这本书像和朋友徜徉于画廊,而作者像一位饱学的长者,娓娓道来每幅画的由来意境、时代背景、前应后果,穿插着作者引经据典的感叹、引申、释义,就像封面解释的每幅名画,既是美的凝固,也是谜的布局。你在看画,而作者在帮你绘制画家们的灵魂,画中人物的灵魂。

  很佩服作者的博学和理解力,在《上帝的时间视角》章节中,作者分别分析了孔子和古埃及人对时间的不同看法。在孔子眼里时间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当你注视它时,它在流逝;当你忘记它时,它同样在流逝。它有固定不变的节奏,在你经意或不经意间以不疾不徐的速度蚕食你的生命,你永远拿它没有办法。而古埃及却相信时间是环形的东西,一遍又一遍的往复轮回,如同四季更迭或尼罗河水一年一度的泛滥。

  就像自序中写的,人成长到不同的阶段的时候,写的东西会从文学转向历史学和哲学等,听作者这长者一起在一幅幅画中穿梭,细细的听她讲那些画里的故事,那个时代的背景,那个国家、社会、环境的局限,而长辈的重点不在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中的浑厚的背景、历史、哲学学义。作家用她的厚重的知识,在时间的长河中,向我们展示少有人看见的美。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四):用逻辑和理想看画

  绘画艺术可以是一种理智所操控的周密构思的数学般的呈现,不是什么情感宣泄,不是什么天马星空。这是本书颠覆我认识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本书对于那些画作的精彩解读——宗教符号、哲学思想以及社会思潮。

  原来我不明白西方的大学会有神学这种专业,就像是把迷信和科学等同一样的令人迷惑。这本书虽然是讲绘画的,可西方的绘画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讲述画作中的宗教符号以及隐藏在画作中的宗教理念。我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西方的宗教不同于东方宗教的最重要的不同,有一种强烈的对逻辑的执着,使得其看起来不像虚幻的神神鬼鬼,反倒充斥着科学的影子。

  每本书就像一个自有气场的人,这本书给我感觉是一个严肃的画作欣赏者,不是轻松幽默的小品型文字(像《小顾聊绘画》系列),而是包含着很多信息和专业背景知识的画作解读。对于一个专业艺术之外的普通人而言,这些画作基本都没听说过,不是大家多少看到听到有点印象的莫奈啊毕加索啊。所以读起来稍有些晦涩,但是我觉得既然对一样事物(绘画)感兴趣,就不能只读一些难度低的读物。

  这样的书阅读起来也是一种尝试和挑战,让自己对有些东西有个初步的概念,不至于看画无感,那些画成型背后的时代背景、画作中出现的人物的命运甚至其所代表的符号意义。有很多东西是很难体会的,因为并不生活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文化氛围中,虽然与我们不同,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想要去了解“异己”的心。

  那些画作中存在的纠结的命运信息简直就像上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舞台,我们隔着画框观看着一切。通常这种信息量巨大的书,我都会读很长时间,并不是在假装自己在慢慢品味八二年的拉菲,而是读一部分就需要歇歇,很难集中长时间地大篇幅地进行阅读。读书也是一项运动啊。读到后来就会越来越适应作者的节奏,有很多让人心里大呼精彩的地方。

  作者对于画作像显微镜下看切片一样的研究,让我看到原来看不到的一些东西,这是很让人满足觉得充实的一种阅读体验。刚看完,所以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大卫的篇幅。单说其名字,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是提到历史课本上大家熟知的那幅画《拿破仑的加冕礼》,想必大家都有印象。这位在法国大革命中经历人生起伏的画家,挨过生命中的激情阶段,走向了沉静和深刻,就像动态十足、激情四射、冲突与张力无处不在的巴洛克风格向宁静、秩序、内敛的古典主义的转变。作者从大卫的早期画作《贺拉斯兄弟之誓》、《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图斯》到晚期的《萨宾女人的干预》、《阿喀琉斯的愤怒》,讲到了由乌合之众造就的等同于暴民政治的古代民主这一处于政治激情中的创作心理背景,也讲到了作者思想心态的转变在一幅幅画作中的体现。作者对于《萨宾女人的干预》的评价:稳重的构图、清晰的线条,毫不张扬的用色,强大的冲击力收敛在平稳与均衡之内;对《阿喀琉斯的愤怒》评价:明亮的色彩与充实的人物;这些对照画作切贴的评价让人能真的看懂一幅画,有着不同以往的观画体验。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五):美学与哲学的约会

  “璀璨的艺术杰作、成串的悖论和诘难再加上令人眩目的谜案,这本书送给你的,乃是一场高智商的恋爱。" ——毛晓雯

  可惜,我就是一个傻瓜,一直读不懂这场恋爱。

  可能是年轻,可能是单纯,可是更可能却是浮躁的内心。正如当时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样,一碰到哲学类的书,总是难以真正彻悟作者的呓语,更难平静的感受人生的种种未知。

  但是,这也不能组织我为这本书评下高分。我一直相信一本书的好坏在于作者倾注的心血。每一本好的书都是作者多少个日夜的结晶,而这也是为什么网络小说虽然精彩却永远成不了经典。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每一段文字后都能附上相关插图,并且每一字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字斟句酌。作者之诚意,可见一斑。

  至于书的内容,这是一本鉴赏偏哲学的书。对于一本小说,这是枯燥的。而对于一本普通的美术鉴赏,这又是睿智的。如果,能静下心来,这是一本很好的升华自己想法的书籍,如果静不下心来,这是一本你可以在任何时刻拿起来翻阅的书籍。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六):短评以前不是可以超过140的吗?????

  挤地铁的路上,关灯前的床上,我大都会捧着这本书。苏缨或者熊逸,依旧博学多识的让人佩服不已。这本书蛮像是一个艺术史专栏的合计,各章间最大的联系就是西洋绘画,然后围绕着灵魂、画上的城市……这些主题,陈述着相关的画作和变迁的历史。尤其是画家的立场四章,对画家路易·大卫不同阶段画作的解读配合给出的那时的画家背景,让我们欣赏画作的同时更容易代入当时画家自身的感情。

  当然,得承认,看完后好像没啥子大的收获。不过西洋绘画能多大程度上看懂,其实我也没什么底,古希腊的神话、罗马的历史和圣经的故事作为西洋绘画的三大重要主题,并不熟悉,又能怎么看呐。通过这些书籍,碰见一些感兴趣的画作也挺好的。

  暂时记录一下,本书提到的有兴趣的画作。

  自序

  [捷克]阿尔丰斯·穆夏,《时代》三部曲

  1.灵魂的重量。

  [意]费尔康捏托 《黄道十二宫》

  2.理想城市

  [意]夫拉·卡内瓦莱《理想城市》

  3.上帝时间的视角

  [意]布隆奇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全部的历史只有一页》

  [美]托马斯·科尔,《“帝国之路”系列》

  4.画家的立场。以雅克-路易·大卫的画作。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七):当灵魂挣脱尘世束缚自己的枷锁

  这是一本“完完全全”的艺术读物,让我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科研民工来评价,恐怕难免偏颇。不过如毛晓雯所说,“阅读是战争,作者是挑战者,用文字排兵布阵,力图俘获越来越多的灵魂”,作为一名不幸被作者俘获的读者,我情愿为此书留下一点点笔墨。

  我最喜欢的是本书第30页的普鲁东的画作《灵魂打碎了将自己束缚在尘世的枷锁》:http://t0mbs.tumblr.com/post/51605679478/the-soul-breaking-the-bonds-that-attach-to-the。扮演着上帝的画家们挣脱现实的枷锁,僭用了神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情、理性、哲学融入了一幅幅的经典画作中,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理性的背后散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辉。这里我摘录一些最触动自己的句子,并附上几幅最喜欢的画作(个人品味,非艺术角度)。

  1.柏拉图《斐德罗篇》:“如果灵魂是完善的,羽翼丰满,他就在高天飞行,主宰全世界;但若有灵魂失去了羽翼,它就像下落,直到碰上坚硬的东西,然后它就附着于凡俗的肉体。” P28

  普鲁东-《灵魂打碎了将自己束缚在尘世的枷锁》

  施迪夫特-《梦的寓言》

  2.人生在世,也许最应该学会的一项本领是妥协。选择某一样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可能,放弃就是妥协。我们不但会像各种各样的社会标准妥协,也会不断的像自己妥协。P44(此句对人生的点评最为精辟)

  布朗尼克服-《毕达哥拉斯学派礼赞日出》

  3.扮演上帝的画家:画家们竟然僭用了神的语言,以数学的理性而非谦卑的虔敬构建出自己的乌托邦来。他们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P59

  4.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拥有着远远超越于其他物种的语言能力。P66(以语言能力为代表的沟通交流,包括知识、技能和思想)

  5.要想让政治做出平稳的国度,大刀阔斧地斩断传统远不如旧瓶装新酒来的稳妥。P86

  6.易卜生-《培尔·金特》倘若你把整个世界弄到手,却丢了“自我”,那就等于把王冠扣在苦笑着的骷髅上。P112

  胡塞佩·德·里贝拉-《一位剥洋葱的老人》

  7.生活本身一定是一种混沌状态,一旦想在这混沌中看清什么,我们就不仅会在大失所望中徒劳而反,还会惹出更多令人心焦的困惑。

  8.我们天生就是混沌的生物。我们是鱼,混沌是我们的海洋。P116(科学探索常常试图在混沌中寻找逻辑和清晰)

  9.幸福感与炫耀性是紧密相关的,攀比是人类最不可磨灭的天性之一。P118(入木三分)

  10.隐逸在白云深处总还算容易,而在闹市中坚持不合流俗的生活态度才是最艰难的。P120(这是我一直尝试努力的)

  沃特豪斯-《第欧根尼》

  11.我们的人生之事这无垠直线上某条小小的线段,和其他无数条线段或多或少地重合着,那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同伴,以及擦肩而过或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P146(此句深得我心,淡然和从容,平静和深刻)

  12.只要我们足够耐心,时间终将辨明对错,揭示真理。P155

  13.时间与空间与其说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如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认知模式。(任何物体都存在与某个时空之中)P163

  14.所有的新闻都是旧事的重演...历史虽然典籍浩繁,其实内容只有一页。P186

  15.日中必昃,月满必亏。P197(珍惜拥有,保持谦逊)

  16.人性天生渴望宗教,因为只有宗教才能让然最大限度地解决现实生存中纷繁复杂、至关重要却令人手足无措的不确定性。P211

  17.沉默吧,除非你的话比沉默更有价值。P245(多问问别人,少谈谈自己)

  18.群众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P260

  19.新古典主义画风从来都强调理性、秩序、和谐、内敛,然而政治舞台从来都是巴洛克风格的,激情、狂野、喧哗以及波诡云谲。P295

  20.人的一生里,永远是激情最先出现,沉静与深刻最后出现。最后出现的东西自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等。——雅克·路易·大卫 P299(乱世的跌宕起伏洗礼了大卫的身心,一切归于风平浪静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雅克·路易·大卫-《苏格拉底之死》、《马拉之死》

  “一幅名画只是露在海面之上的冰山一角,海面下面是画家本人以及画家所生活的社会”,非常感谢苏缨在旁征博引中带我畅游艺术的殿堂,她在举例、比喻、引述中徐徐道来画作背后的文学、史学、哲学,与作者的博学多才相比我的笔记实在是显得班门弄斧了。

  hanghai time, 21:08

  09.30.2013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八):画中意蕴,画外哲思

  《少有人看见的美》真让人惊喜!我没数错的话,书中收录了162幅绘画作品,作者逐一解说,不少更是细数其前世今生,却又不能据此认为这是一本美术鉴赏读物,因为162幅绘画作品被作者归入了若干宏大人文主题:占星与灵魂、理想城市、人类的雄心与谦卑、政府宣传画中的宗教元素、时间流变中的事物与生命的悖论、人类对“多余”的向往、上帝的时间视角、历史的终点、画家的政治立场等等,文比画要多得多,其中又尤以思想性的文字为重。引领读者赏鉴绘画作品,只是此书最基本最直接最外化的功能。解析画面上那些极易被忽视或者根本会被视而不见的精微细节的深刻意蕴,虽仍属就画说画的范畴,已经惊喜连连了——原来每幅名画都是大有讲头的!细数画作背后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文学……才是这本书最让人惊喜和称奇的部分!其内容之丰饶!可要我说,与其以为作者以画为线索,不如猜想是主题先立;画,是来作论据的。所以,一定要简单归类的话,说这是一本带插图的哲学书更恰当。虽偶有结论略显下得不够审慎,但不影响整本书不俗的哲学思辨意趣。作者在《自序》中说,由于对理性和智慧的强烈个人偏好,只对“富有理性趣味的画作”有兴趣,并且“不是从艺术角度,而是从思想角度进入”。并以冰山在海平面以下的庞大身躯来比喻其要“着力描摹与分析的”:“那些由毕达格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等等伟大哲人们无声浸润于社会与艺术之内的诸般奇异哲思”。 这个初衷,实现得非常好。

  苏缨是谁?书读不久便生出这个大好奇来,可是如此发达的互联网所能查到的作者信息竟然少得可怜,甚至性别都是迷,“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写过一堆纳兰词的专著,完全看不出为何如此熟谙西方美术史,岂止,宗教、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学也都广厚不可测,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且在在游刃有余得很。列举、引述、介绍的著作之多之频,先我还一五一十地作笔记,想来个按图索骥,一一读过去,后来作罢,因为自知即便即日起努力做个读霸,恐怕也读不完、读不通那些著作。至于其谈到的哲学家、神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他们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令我一再感叹:地球上最浩瀚的海洋是知识的海洋。

  全书九大主题,其中“画家的立场”,以“法国绘画天才,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为线索,一拆四——内中小编号也是连续的——共占全书三分之一多的篇幅。雅克•路易•大卫“一生对政治怀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其作品主题往往紧贴时政,带有强烈思想倾向,“将绘画当作思想宣言来展示”,又身逢法国大革命前后空前动荡时期,其作品与其人生遭际密不可分。荣也政治,辱也政治,最终的彻悟也脱胎于政治。苏缨选取了大卫23岁至77岁间的18幅作品,以四部分递进讲画、说史、议政治、论人生。其一:西方艺术史上,画家背负的最沉重的镣铐,是无所不在的文艺审查制度。侥幸合拍,被政权相中为宣传工具,又可能出现“当天真的画家试图以画笔记录时政大事的时候,并没想到绘画的速度赶不上时政变化的速度”的尴尬。后世艺术家若真能从中习得谨慎,与“时政大事”保持应有距离,至少在艺术家个人回首往事时,心绪中会少些块垒,呼吸畅达些。其二:在西方社会传统里,在现代民主制诞生之前,“民主”几乎可以等同于“暴民政治”。“单个看起来都是朴实无害的人,一旦聚集成群就会成癫成魔”。苏缨在这一部分中,从东西方两个角度阐述不完美、但“忠于人性”的人弥足珍贵,而永远站在“正确”行列里,浩浩荡荡的“人民”对文明的巨大摧毁力。其三:作为罗伯斯庇尔的挚友,雅各宾党名流的大卫,在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后入狱。牢狱之灾以及离婚妻子的探监,深深震动了他,以至于令他的绘画观念发生巨变:政治退后,人性靠前。他说:“人的一生里,永远是激情最先出现,沉静与深刻最后出现。最后出现的东西自然需花大把的时间去等。”其四:通过大卫革命性的画作《阿喀琉斯的愤怒》,进一步呈现历经劫波后的老画家的思想转型:关怀取代了冷漠。大卫的收山之作是《战神马尔斯被维纳斯与美惠三女神的缴械》,他想告诉观者的是:“只有在爱神面前主动缴械而不是因为懈怠与意乱神迷才缴械的战神才是真正当得王者称号的战神,那个一旦顶盔贯甲横扫千军、六亲不认的战神,其实只是一名屠夫罢了。”

  网罗同主题画作进行对比鉴赏,是此书的又一大特点,在“画家的立场”中,这一手法运用至极致:明明主角是大卫,但大卫的画作总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关子卖得十分扎实,我沉不住气的,每每速速后翻,很惊艳地看在眼里,心才能定下来。作者每起头一个新主题,总是从远远的地方绕进来,绝不单刀直入。这种写法呢,读者开头可能得稍稍耐住点性子,放心,接下去是一个又一个佳景!

  几乎每个主题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灵魂的重量”,画家笔下的灵魂,是缩小的裸体的你。灵魂出离躯体后,会排着队等神称重,轻的上天堂,重的下地狱,地狱很拥挤,“我们的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都与我们对灵魂所持的态度或信念有关。”我想,凡是对生之眷恋的人,都愿意相信灵魂存在吧,阳寿再长也短,唯有灵魂能在生命终结后的无尽时间长河里,与这个世界保持关联,她至少让生命不那么徒劳。我跟亲密友人聊天聊到情浓意浓时,往往感慨:养育、呵护身体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养育、呵护灵魂啊——

  比如“理想的城市”,上海世博会期间,“城市足迹馆”中就有个“理想城市”的展出区块,有模型有沙盘,更多的便是满墙满壁“理想城市”绘画的复制品,记得也驻足良久仰视来着,读罢这一章,真想穿越回去再看看。这样想来,一个人精神空间的大小,几乎等于拥有学识的多少。

  比如“巴别塔”,一座半途而废的通天塔,“巴别”,“变乱”之意,变乱之手是上帝之手,被变乱的是人类的语言,当人类不再有统一的语言时,便不再能齐心合力建成一座通天之塔了。苏缨认为关于巴别塔最著名的真知灼见,当属奥克肖特的名篇《巴别塔》,他概述为:“每个人都不妨去追求各自的梦想,但一个社会千万不要齐心协力地追求某个共同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什么,无论这个梦想听上去究竟有多么美好。”

  比如“上帝的时间视角”,苏缨用了很多幅画让读者见识“时间老人”:背生双翅,手握巨镰。翅膀喻时光飞逝,巨镰喻时间摧毁一切的力量。“时间是线性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所谓“永恒”,常人想象的永恒,“无非是在时间流逝中长存不灭”。柏拉图认为理念永恒,超越时空。苏缨认为,不,是哲学、宗教、艺术所达成的共识:要想超越时间,达到永恒,要么成为虔诚的宗教徒,要么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关于后者,“在物我两忘的审美直观里窥见永恒的理念。”哈!

  问题来了:有了这样的“读画”享受,以后如何是好?难不成回回急唤:苏缨,您给讲讲。比如我建过一个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品的相册,这幅《女人的三个时期》: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655887874/我只看到时间的可怖、残酷,尤其对女人。却全然想不到,这看时间的视角,原来是“上帝的视角”——只有超越于时间之外的上帝,才能在同一时间里看到若干个时间切面。画家的别具匠心,已然构成对上帝的大不敬!

  (请勿转载)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九):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我一直在看一个罗胖子的知识性脱口秀节目,有一节就叫“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开篇就讲一个大学里新开了两门选修课,一门是植物学,一门是动物学。这植物学的老师一上来就做广告了,说同学们,你们选植物学吧,植物学多好啊,学好了,在学校里跟女孩约会的时候,面对着那么多花花草草,就可以告诉她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显得自己多有学问啊!学动物学有什么用呢?难道你们要去动物园追女孩子吗?

  于是乎,植物学课堂上学生爆满,动物学课堂上寂寂无人···

  在我们爱书人的传统价值观里,读书是不应该带功利性质的,似乎无形中给自己带了一套枷锁。

  但我渐渐发现,如果有一个目的能够鼓励我多读书,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我觉得真的是件美事。总比曲高和寡,顾影自怜好得多了。

  那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虽然我是女性,但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去看画展,自己一头雾水的时候,有位男士能给我像这样有深度有新意地解读一幅画,我当然会愿意跟他多聊两句了呵呵···

  言归正传,我写这篇文想说的其实是:永远保有发现美的能力,你就能永远保持年轻。

  一幅画作的美,不仅仅是它在视觉上带给你的享受,还有它更深处的东西。

  这本书带领我重新“阅读”了那些名画。我感到我的眼球像是被重新打磨过一样,开始变得透亮起来。能看见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你就可以一直盯着它看到尽头,随之引来的,是大脑的爆炸,心灵的震颤。

  作者在自序中说,她如今更加偏爱潜藏着理性趣味的作品,无论是音乐、文学或美术,概莫能外。

  她怀疑自己这是不是衰老的标志。我说不是,尽管我们已经不像少年时那样因为一部感性的作品而疯狂迷恋。但日益活跃的大脑告诉我们,我们因思考而年轻着,因发现而年轻着。

  试想一下,即使有一天我们老了,但在听到一首曲子,看见一幅画作,读到一部小说的时候,我们仍然在与人讨论这作品是否潜藏了什么,我们在思考这作品在传递什么,在争论哪一种价值观才更正确···那时的我们,眼睛里肯定是闪烁光芒的,是年轻的。

  我们保有这种发现美的能力,我们就能保有年轻。

  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大卫的那幅《战神马尔斯被维纳斯与美惠三女神缴械》。

  这是我想说的另外一个保有年轻的法子,那就是保有仁慈之心。

  在那幅画里,战神虽然被解除了武装,虽然放松了身体,但依旧不失威严。三个女神虽然拿走了战神的头盔、盾牌和弓箭,但我们会从战神左手递出佩剑的姿势领会到:所有的武装都不是”被解除“的,而是出于战神的主动。

  大卫似乎是想告诉观者,只有在爱神面前主动缴械而不是因为懈怠与意乱神迷才缴械的战神才是真正当得起王者称号的战神,那个一旦顶盔掼甲便横扫千军、六亲不认的战神,其实只是一名屠夫罢了。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十):背后的故事

  合上最后一页,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有意犹未尽的惆怅,有放下后的轻松。这是一本读了很久很久的书,一页页翻着,美好的画面,隐含在画面背后的故事,都那样地让我着迷。

  我想写一篇荡气回肠的评论,以此表达因这书而有过的心灵震撼,只可惜在艺术的殿堂里,我是个彻底的门外汉,严重缺乏与此相关的积累和沉淀,甚至都害怕我的文字亵渎了书中的美好。跟随着作者的笔墨,听着她将藏在名画背后故事娓娓道来,宗教信仰、希腊神话、罗马文明、文艺复兴,一点点从浩瀚的海洋中露出水面,可那只是冰山之一角,让我忍不住想去拉开历史的面纱,看到冰山的全貌。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功底,真是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啊。

  “诗歌是戴着镣铐舞蹈”“画家们同样在戴着镣铐舞蹈”,艺术同样没有所谓的纯粹之美吧,“画外之美,在于画家的灵魂、时代的低语”。了解名画背后的故事,再去欣赏画作,能看到的将是更深含义的东西,是画的理性之美。

  等有时间,定要把欧洲史好好看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