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10篇

2022-05-18 02:06: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10篇

  《忽必烈的挑战》是一本由【日】杉山正明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一):读这本书也是挑战

  首先,多谢赠书啦,由于最近夜读废了,所以读了很慢,真的很颠覆,与其说是忽必烈倒不如说是,按原文,忽必烈及其策士的挑战。全书着重介绍从成吉思汗以来获得的疆土,到忽必烈时,是如何通过经济贸易来发展及控制欧亚大陆,并对元朝,不对,书中应该说的是蒙古帝国的高度评价,对其促进商品长途贸易,将东方的珍品出口到国外,并用了极度先进的思想(就当时而言)融合了东西方。与中国重农轻商的传统思想不同,认为中国自古就是自大的国家,不愿与别人交流。

  对元朝时代文人的打压并没有太多书写。倒是大书特书忽必烈帐内伊斯兰群体对国家做出的贡献,为了增大其对忽必烈王朝的赞誉,甚至说明代朱棣实为忽必烈后人,郑和七下西洋也被拉上了忽必烈时代伊斯兰人的后裔之名,说得明朝不过是照搬了元朝的东西而没有任何重大发展,反而修筑长城,不与外交流。连清朝的开元大将也是忽必烈的后人,说得明清也是另一种血脉的延续。

  更是把被忽必烈侵入的南宋其实腐朽不堪,元朝的中国只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并无出色地方。

  如此颠覆的说法,的确让我阅读的很挑战的感觉,总觉得是否太过异想天开脱离现实了,但也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元朝,或许之后会多看百家对元代的研究,似乎这样才能够全面认识吧~

  ,图书装订不错,很喜欢~~哈哈

  敢于出版这种不一样的声音,出版社的确需要赞一个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二):趣味和常识之作

  书是本来打算自己去买的,结果在微博上看到有赠书的活动,就侥幸参加了,没想到真的收到了书。既然是赠书,似乎就有股无形的压力催我赶紧看完,然后来分享一些体会,聊作感谢。

  蒙元史之前基本基本没有读过,只看过和南宋相关的一点点,以及和明初相关的一点点。之所以说这本书有趣,恰是在对我这个尚无历史成见的人来说,成吉思汗未必有多么伟大、蒙古人对华夏的统治也未必有多么残暴的前提下,作者呈现给我的,居然是一个开放融合的蒙古大帝国,甚至差点就提前开启了商业全球化。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蒙古人未能征服日本列岛,实在是天命使然。

  从一开始,作者就否认蒙古史中国文明的破坏者,也没有给中亚、伊朗、俄罗斯等等带来毁灭性的的灾难。不过我觉得,这部分的论证还是显得单薄了,但考虑到本书的重点在于蒙古帝国对于世界史走向的影响,还是可以接受的。随后,作者开始讲述忽必烈政权崛起的过程,并着重描写统治阶层大力发展商业、减少行政干预、淡化意识形态、促进文化自由交流等一系列全新改革,对此作者给予的评价是:“国家与国界、民族与人种,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无国界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二十世纪都是不存在的。”正是因为太超前了,所以在改变欧亚大陆的命运走向后成为昙花一现。这个评价是否公允,视角是否过度奇特,还是要把这本书完整的看一遍后再做评价。

  其实对于我这种通俗历史爱好者,观点新颖也并不是吸引我的最大地方。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有几段精彩的常识论述,我觉得才是值得反复琢磨和加深理解的,也更需要在其他历史阅读中进行体会。现摘录如下:

  53:“预先在脑海中准备好带有结论意味的评价,强行推销造语(指鞑靼一词,拉丁语中有地狱的意思)和印象,那是误解之源,只是扩大了混乱而已。

  “在历史上,不当的过小评价或曲解,抑或不尽于理的非难与断罪皆不妥。但是虽说如此,太过头的善评与美化,莫名其妙的赞美与颂扬也令人可怕。因为那皆是过度深信,有其目的,有时也是一种明知故犯的谎言。(说的好像就是某国混乱、伪造的近代史一样)

  “将现代的价值观或印象过渡套用在过去,凭借一些当时的方便来解释,也只能让我们离真实存在的历史愈来愈远。”

  顺带提一句,本书翻译过来的中文仍旧带有浓烈的日本腔调,可算原汁原味。而日本学者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独立的研究精神,真是会让不少国内的专家教授汗颜吧。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三):甲骨文图书2014年拟出版书目

  甲骨文图书2014年开年新书

  1.《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When America First Met China: An Exotic History of Tea, Drugs, and Money in the Age of Sail)(埃里克•杰•多林著 朱颖 译)

  2.《原始的叛乱》(Primitive Rebels)(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著 杨德睿 译)

  3. 《迷一样的清明上河图》(谜の名画・清明上河図 )(野岛刚著 张慧君 译)

  4.《法兰克福学派史》(Geschichte der Frankfurter Schule: Kritische Theorie und Politik)(埃米尔•瓦尔特-布什 著 郭力 译)(莱茵译丛)

  5.《资本的内部》(Im Welt-innenraum des Kapitals )(彼德•斯洛特戴克 著 常喧 译)(莱茵译丛)

  甲骨文图书2014年拟出版图书

  1.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1453: 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罗杰•克劳利 著 陆大鹏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2.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的兴衰(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and Lost a Naval Empire)(罗杰•克劳利 著 陈磊 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3.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Empires of the Sea: The Siege of Malta, the Battle of Lepanto,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Center of the World)(罗杰•克劳利 著 陆大鹏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4.血色大地: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的欧洲(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蒂莫西•斯奈德 著 黎英亮 冯茵 译)

  5.失败的帝国(Failed Empire)(弗拉迪斯拉夫•祖博克 著 李晓江 译)

  6.乔治•凯南:冷战之父的传奇人生(George F. Kennan: An American Life)(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著 何慧 董风云 王睿恒 译)

  7.午夜将至: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肯尼迪、赫鲁晓夫和卡斯特罗(One Minute to Midnight: kennedy khrushchev and castro on the brink of nuclear war)(米歇尔•多布斯 著 陶泽慧 赵进生 译)

  8.前朝旧人:俄国贵族的最后岁月(Former People: The Final Days of the Russian Aristocracy)(道格拉斯•史密斯 著 杜然 译)

  9.大师与市场:西方思想中的资本主义(The Mind and the Market: Capitalism in Western Thought)(杰里•穆勒 著 佘欣承 译)

  10.上帝与黄金:西方与现代世界的塑造(God and Gold: Britain, Americ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瓦尔特•拉塞尔•米德 著 涂怡超 译)

  11.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The Relentless Revolution: A History of Capitalism)(乔伊斯•阿普尔比 著 宋非 译)

  12.机械宇宙: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The Clockwork Universe: Isaac Newton, the Royal Society, and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爱德华•多尔尼克 著 )

  13.摩登时代(Modern Times: The World from the Twenties to the Nineties)(保罗•约翰逊 著 秦传安 译)

  14.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与现代中东的形成(Lawrence in Arabia: War, Deceit, Imperial Folly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斯科特•安德森 著 陆大鹏 译)

  15.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裵士锋(Stephen R. Platt) 著 黄中宪 译 】

  16.中国通(China Hand: An Autobiography)(小约翰•派顿•戴维斯 著 李敏 译)

  17.中国的翅膀(China’s Wings: War, Intrigue, Romance, and Adventure in the Middle Kingdom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Flight )(格雷戈里•克劳奇 著 陈安琪 译)

  18.亚洲的去魔化:十八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Die Entzauberung Asiens: Europa und die asiatischen Reiche im 18. Jahrhundert)(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刘兴华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19.中国与世界:十八世纪至当代(China und die Weltgesellschaft. Vom 18. Jahrhundert bis in unsere Zeit)(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孟钟捷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20.世界的演变:十九世纪史(Die Verwandlung der Welt: eine Geschichte des 19. Jahrhunderts)(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强朝晖 孟钟捷 刘风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21.存在的力量:享乐主义宣言(La Puissance d'exister : Manifeste hédoniste)(米歇尔•安弗哈伊 著 刘成富 王奕涵 译)

  22.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Power and Privilege: 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格尔哈特•伦斯基 著 关信平 译)

  23.伊丽莎白女王(Elizabeth the Queen)(艾莉森•威尔 著 董宴廷 译)

  24坎奈的幽灵: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的黑暗时刻(The Ghosts of Cannae: Hannibal and the Darkest Hour of the Roman Republic)(罗伯特•奥康纳 著)

  25.疯狂的郁金香(Tulipomania :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Flower & the Extraordinary Passions It Aroused)(麦克•戴什 著)

  26.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叶(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How England Stole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 and Changed History)(萨拉•萝斯 著 孟驰 译)

  27.哈贝马斯手册(Habermas Handbuch)(豪克•布伦霍斯特 著 曹卫东 译)(莱茵译丛)

  28.汉娜•阿伦特手册(Arendt-Handbuch)(Wolfgang Heuer 等著 寇瑛 王旭 译)(莱茵译丛)

  29.德意志灵魂(Die deutsche Seele)(Dorn, Thea Wagner, Richard 等 著 丁娜 等 译)(莱茵译丛)

  30.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 Untersuchungen zu einer Kategorie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哈贝马斯 著 曹卫东 译)

  31.德意志文化(1945-2000)(Deutsche Kultur 1945 – 2000)(赫尔曼•格拉泽 著 周睿睿 等 译)

  32.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真实的战争与和平(Russia Against Napoleon: The True Story of the Campaigns of War and Peace)(多米尼克•列文 著 吴田甜 王晨燕 译)

  33.当总统撒谎(When Presidents Lie: A History of Official Decep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埃里克•奥特曼 著 王本涛 译)

  34.杀戮与文化:强权兴起的决定性战役(Carnage and Culture: Landmark Battles in the Rise to Western Power)(维克多•戴维斯•汉森 著 傅翀 译)

  35.隐形军队:游击战的历史(Invisible Armies: An Epic History of Guerrilla Warfar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马克斯•布特 著 赵国星 译)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四):历史与想象中的忽必烈汗

  最近读杉山正明的《忽必烈的挑战》之余,顺着又往下读了罗沙比、杨志玖、尚刚等几位蒙元史相关学者的著作,连带着读了一部分书中辟专章批判的《现代世界体系》。此书对《现代世界体系》的反动及其理论上的创建,罗新在《元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一文论述颇详。需要补充的是,这本书于1995年在哈佛完成,其摆脱西方中心以及汉族中心的叙事,回归东亚(蒙古)为中心,似乎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端的新清史学派的研究理路有着内在共通之处。近年在美国举行的两次有关元史的国际学术会议,主题都是从世界史的角度重新认识元代历史,也说明了杉山正明的前瞻眼光。

  不过,我更想讨论的是从这本书生发出来的几个问题。首先是《看不见的城市》——杉山正明这本书没读完,我就忍不住将其从书堆里面翻了出来。卡尔维诺笔下的忽必烈汗异常忧郁:他叼着镶着琥珀色嘴子的烟斗,胡须垂到紫金项链上,脚趾在缎子拖鞋里紧张地弓起,眼皮都不抬一下,听马可波罗汇报四方游历所经过的城市。手握无边的权力,他却发现自己的帝国不过是一个既无止境又无形状的废墟——整个世界正在崩塌。只有马可波罗的报告,能够让他从绝望的深渊中片刻抽离,依稀看见那些幸免于白蚁啃噬的雕花窗格。

  卡尔维诺自承并非专业人士,但他这段马可波罗奉命出使的故事,却并非全然向壁虚造——他的根据是《马可波罗游记》:“当他(马可波罗)出使时,就十分注意依次记下往还所历诸地听到和看到的所有奇闻异事,因而在他回朝时就能够向大汗讲述这些见闻以满足圣意。”蔡美彪和杨志玖认为,马可波罗兼具大汗的使者和斡脱商人双重角色。这个细节在汉文史料中也能得到佐证:1297年,元人虞集在董士选家中遇到忽必烈宫中侍卫,听闻忽必烈曾持续不断地遣使四方,“从容问所过丰凶、险易,民情习俗,有无人才治迹”。(《道园类稿》卷一九)

  十四世纪八十年代,马可波罗的手稿印刷成书,极大地刺激了西方人对遥远东方的好奇心。哥伦布读完这本书后深受震撼,他在杭州和扬州等繁荣的商业城市做了记号,并在汗八里(即大都)批下几个字:商机无限。可以说,这本《马可波罗游记》激发了欧洲人探索东方的热情,间接催生了大航海时代之后沃勒斯坦所谓“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此外,它还影响到柯勒律治、卡夫卡、卡尔维诺、布扎迪等人的文学创作。

  杉山正明却几乎完全摒弃马可波罗所提供的材料。因为他对这个人是否存在“抱有根本性的疑问”——甚至连《马可波罗游记》是否能够将其视作一本书,他也心存疑虑。在“欧亚世界通商圈”一节,他还不忘提醒“搭上将蒙古贵妃从大元汗国处送到旭烈兀家的使节团船队便船的波罗一家身影只在《百万之书》中可以看到”。相较而言,比他稍早的美国中亚史家罗沙比显得更加谨慎:在《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中,他倾向于认同德国蒙古学者傅海波的观点,即“在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我们只好作善意解释,假定(姑且认为)他还是到过中国”。

  杉山正明一再强调蒙古史研究的复杂性和高难度,“有关蒙古帝国及其时代的文献史料多达二十多国语言”,并以此来讥刺沃勒斯坦在构建“现代世界体系”时,他的“视野里头没有蒙古”。稍后他又着重指出西方研究者处理了以波斯文为中心的西方史料,而中日两国学者则主要依据以汉文文献为中心的东方史料做研究这一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分工。在这本书中,他确实也使用了不少波斯文、阿拉伯文等西方史料,但在马可波罗这一问题上,他并没有尽到自己分工的本分——至少对现存汉文史料以及既有学者的研究,他并没有给予足够多的关注。

  对于马可波罗身份的疑问,也并非始自杉山正明。在他活着的时候,由于书中充满了人所未知的奇闻异事,就饱受质疑;1829年,德国学者徐尔曼也认为他的游记是一部教会传奇故事;七十年代美国学者海格尔怀疑马可波罗只到过中国北方,到了八十年代英国学者克鲁纳斯干脆就直接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件事,1995年英国学者吴芳思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杉山正明书中对马可波罗的问题如此保守,或许也与八九十年代这股怀疑风潮有关。

  据伯希和与穆尔统计,自1351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世的《马可波罗游记》版本多达143种,但原始的手稿早已遗失。吴芳思经分析认为,现存版本有不少后人在原版上添加、篡改的部分。这个问题在中国古籍形成史上也是很常见的,严谨的学者所做的应该是在比对诸文本的基础上,尽量还原出可靠文本,并对其所涉史实进行考订以资利用,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就是一个范例。针对《马可波罗游记》文本中所存在的问题,集大成者是伯希和与穆尔编订的“百衲本”《马可波罗寰宇记》,以及未完稿《马可波罗注》,后经其学生韩百诗整理于1959年出版。翁独健认为伯希和是希望通过这本书总括其毕生的学术成果,陈得芝则称之为“最全面、最具权威性”。此外,陈得芝、杨志玖等中国学者对书中涉及到的诸项问题也有诸多讨论、补订。杉山正明贸然否定这本游记,显得过于马虎。比如他书中提到马可波罗护送阔阔真到伊儿汗国一事,就并非仅见于“游记”。1941年,中国学者杨志玖就在《永乐大典》所引元朝《经世大典·站赤门》发现一条公文也记载了此事,其中提到的三位使者的名称与“游记”完全相同。杨志玖据此考证出马可波罗离华的时间在1291年初,这与伯希和注解“阔阔真”条用西方文献所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详见杨志玖《元史三论》)。

  杉山正明书中的忽必烈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以武力为后盾,从地中海到西太平洋编织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水陆贸易网络,其中的核心就是穆斯林群体为主的“斡鲁托克商人”。可是,面对他构建出来的这一套金光闪闪的“体系”,难免让人产生几分建构过度的失真感。真实的历史比杉山正明的描述远为复杂:忽必烈晚年迫于财政压力增税,他的财务大臣回回人阿合马因这一政策产生的冲突被汉人刺杀。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汉文史料以及马可波罗的描述中,阿合马都是压迫汉人的奸臣,拉施都丁书写的波斯文献中他却是个促进中国与穆斯林世界贸易的好人,“光荣地履行了丞相职责约二十五年”。据罗沙比描述,整个十三世纪八十年代,忽必烈与穆斯林群体关系一直紧张,甚至敌对。

  此外,我比较好奇的是忽必烈的长相,可惜杉山正明这本书中没有配插图,好在罗沙比《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中有不少,恰好可以佐证西方人对忽必烈的想象。在伊儿汗国宰相拉施都丁主持编纂的《史集》手稿插画中,忽必烈是一幅伊斯兰人的形象;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波罗兄弟觐见忽必烈》,他高鼻深目,俨然欧洲帝王;比较符合真相的是刘贯道1280年《出猎图》里面的形象,65岁的忽必烈身材肥硕,和《马可波罗游记》中“筋肉四肢,配置适宜”的描述相去甚远。

  1798年,大烟鬼柯勒律治批阅《帕切斯游记》,读到“忽必烈汗下令在此兴建皇宫和豪华御苑,于是十里膏腴之地都被圈入围墙”时睡去,梦中文思泉涌,作诗二三百首,醒来后记忆清晰,正拿笔誊录,忽然有客来访被打断,只留下54行的残篇《忽必烈汗》。这是杨德豫先生翻译《柯勒律治诗选》注释中的一个小故事,行文至此我实在忍不住将其摘录下来,因为我也曾有过柯勒律治般“梦中诗千行,醒来全忘光”的悲惨经历,一叹。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五):流行的历史读物,翻译的有点糟糕

  基本来说,这不是一本严肃的历史著作,其中的一些观点在缺乏史料检索的情况下,只能让人半信半疑。不知道是翻译的缘故还是著作本身的问题,我觉得作者所下的某些判定和结论并不能从其所给出的简单的材料中获得,虽然对于元和蒙古时代的东西了解的不多,但是这本书中很多方面的结论还是同曾经所获取的了解完全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试图扭转一贯以来被普遍接受的“野蛮的鞑靼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今日正以某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方式持续影响人类文明进程”这一观点。

  其实从我个人国际关系的学术背景角度出发,作者所提出的“蒙古体系”这一看法还是很有新意的,而且也还是很吸引人的。以军事力量为核心崛起,却以贸易和经济力量为帝国发展和运作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其在时间上的超前性以及军事和经济之间关系的互动性本身就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按照作者的论述,以自由贸易和无障碍流通为基础的忽必烈政权在贸易方式、贸易范围、国家间关系、海路建构、货币模式、文化交流、城市塑造等诸多方面都成为了后世模仿的对象,甚至很多的发展达至于西方资本主义鼎盛之前的极致,这无论是在中国史、世界史还是国际关系方面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发现,对西方学者,尤其是作者特别提到的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在时间性和解释性方面都是一种挑战。

  还是期望看到更严肃的历史著作,因为作者的结论在很多方面论证都欠缺充实和严谨,再就是翻译做的的确不是太好,有几处存在明显的语病错误和不通顺之处。既然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主打书系,就应该以更为专业的水准来打造。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六):打破对蒙古帝国认知的偏见

  《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

  日本学者衫山正明所著的《忽必烈的挑战》一书系统的讲述了蒙古帝国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认知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在读这本书之前,对元朝历史的认识充满偏见,惨烈的大屠杀、短命的王朝等等,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这些认识是有问题的。

  很多人认为,元朝是中国文明的破坏者。可是,如果元朝真的对中华文明造成巨大的破坏的话,哪有如何解释元曲的繁荣发展呢?元朝军队在攻陷南宋都城杭州的时候,并没有对杭州百姓的生活和杭州的经济繁荣产生任何影响,正相反,根据书中介绍,在这之后,杭州城的人口反而在增加,这正表明杭州作为一个前朝都城,依旧保持繁荣,正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因为历史上前朝都城大都会毁于一旦,比如朱元璋攻破北京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多数人认为成吉思汗西征对中亚和伊朗这两个地区的文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但是,本书中说明,成吉思汗的铁骑只是在刚开始的战役中坚决彻底的消灭一切敌人,从而最大限度的瓦解后续抵抗部队的意志,并没有针对平民的大规模屠杀。成吉思汗西征之后,迅速扶持当地势力,建立起了强有力的政权,成吉思汗子孙在中亚和伊朗地区建立的政权甚至有的统治达到200年之久。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成吉思汗的西征并没有对俄罗斯全境造成致命的伤害,反而是亚历山大借助蒙古的势力成为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确立了其在俄罗斯的统治地位。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非常有利的促进了中西方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因为从东欧、中东到中国,完全在一个帝国疆域内,通行,交流十分方便,正是在这个时段,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蒙古铁骑所创造的这种陆路通道和航海大发现的价值是等同的。

  看这本书,我们还是要带有批判的眼光开看,说这么多并不是想说明蒙古帝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帝国,什么都是好的,而是要纠正心中关于蒙古帝国什么都是不好的这种偏见。不可否认,元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统治阶层的腐败、大量圈占农田,以至于流民四起,中低层知识分子没有用武之地,这些问题通通存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蒙古帝国和元朝的贡献。

  最后,讲述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庞大帝国在其死后分裂成了两大派系,忽必烈为首的东部派系(中原地区、内蒙、外蒙和远东地区)和旭烈兀为首的西部派系(伊朗、中亚、中东、西欧),虽然都是从蒙古帝国分裂出去的,但是东部大营和西部大营的组织“色彩”却完全不同,忽必烈的东部大营带有浓烈的汉文化气息,而旭烈兀的西部大营却带有浓烈的波斯文化气息。由此可以看来,蒙古铁骑征服的只是领土而已。当地文化并没有因为蒙古帝国的征伐而消亡,反而影响了蒙古帝国的政治经济体系。

  沉舟

  2016年7月1日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七):元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

  罗新 发表于2013-08-11 08:16 《东方早报》

  最近听到的有关蒙古的消息,是乌兰巴托市中心的苏赫巴托尔广场即将改名成吉思汗广场。过去该市以成吉思汗命名的重要地标主要是一家高档饭店和郊区的国际机场,现在最具象征意义的中心广场也要改名了。革命领袖和现代蒙古国缔造人的名字,正从蒙古现代民族国家的主要象征符号中淡出,而遥远过去的蒙古英雄已然孤峰独峙,显示后社会主义时代蒙古的国家认同建构是多么依赖对历史资源的发掘。如果把视野扩大到中国的内蒙古,你轻易就会发现以成吉思汗命名的城市中心广场竟远远多于蒙古国——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鄂尔多斯、锡林浩特、乌兰浩特、乌海……

  最伟大的蒙古英雄没有第二人。不仅蒙古人这样看,在世界范围内,成吉思汗不仅足以当作蒙古的代名词,而且,他甚至比蒙古更有名。

  这是八百年来种种历史发展的结果。内亚史地研究的先驱之一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说过,如果不是因为恰好生在一个适当的时候,以及刚好活动在一个的适当的地理区域,仅仅以成吉思汗的天生禀赋,他本来成不了这么大的气候。这当然比那些一味沉迷在伟人的克里斯玛中寻求神秘历史解释的研究者高明,但其实拉铁摩尔自己也浸润在成吉思汗孤独的伟大传统中:成吉思汗如此伟大,以致于他在蒙古人的历史中成为一个孤独的英雄,一座突兀的高山。

  成吉思汗的这种孤独地位,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特别在元朝不是如此。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忽必烈才是蒙古英雄的天字第一号:“大可汗(忽必烈),是一个最智慧,在各方面看起来,都是一个有天才的人。他是各民族和全国最好的君主。他是一个最贤明的人,鞑靼民族从来所未有的。”虽然马可•波罗没有赶上成吉思汗的时代,但他对忽必烈的赞颂,至少反映了那时元朝宫廷和官僚舆论中,存在着把忽必烈描述为蒙古历史第一人的倾向。这种倾向或史学实践,在忽必烈后裔失去汗位以后,势必发生重大逆转。成吉思汗历史地位的变迁过程,无疑也是蒙古史的一个有趣的课题,那种把今日成吉思汗独特地位视作理所当然的观念,当然是非历史的。

  专业的蒙元史研究者当然不会花心思去给历史人物排座次,但许多学者还是明确表示忽必烈与成吉思汗同等重要。著有《忽必烈传》的李治安教授说:“与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堪称蒙元一代的伟人。……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继承者中最杰出的政治家。”蔡美彪先生说,撰写《忽必烈传》实际上相当于写半部元史。李治安教授的《忽必烈传》的确可以当作半部元史来读。不过,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元史是传统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部传记所写的,也还是中国历史脉络中的忽必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样高度评价忽必烈历史地位的杉山正明教授,在其名著《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史的大转向》中,描摹出一个世界史视野中的忽必烈,迥然有异于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元世祖。杉山这部书当然没有写成半部元史,但可以当作十三世纪后半叶世界史的半部概论来读。

  学界说起杉山正明,一般都会首先提起他的语文能力,他自己也喜欢强调学习和掌握多种语文对于研究蒙元历史的重要性,特别是波斯文,用杉山的话说,对研究蒙元史而言,波斯语文献与汉语文献同样重要。他如此高看非汉文特别是波斯文史料,当然与过去研究者偏多信赖汉文文献有关。Morris Rossabi在1989年出版的《忽必烈汗》中,就已经批评研究者对于汉文以外的史料利用不足。杉山把这一批评推向了极致,而且他自己也似乎努力学习了尽可能多的语言。他说:“有关蒙古时代应该使用的史料经典就多达二十多国语言,并且重要的是,东西方专门研究者的工作,都想要描绘出一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图像。”他认为,以汉文为中心的东方史料与以波斯文为中心的西方史料,把研究者也分成了两个集群,由于“两个文献群各自背负着的巨大文化传统完全不同”,比克服“史料之墙与语言之墙”更困难的,就是跨越“说不定远较前两者为大的意识之墙”。据说杉山的办公室就是蒙元史研究的最佳图书馆,参观者通常会惊骇于如此丰富、如此稀见的多语文史料竟会汇聚在此,也难怪杉山会在书中对哈佛的图书馆颇有微词。

  多语文史料的掌握,当然是杉山蒙元史研究的一大特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使用了不为他人所知的材料。他的著作里的确有很多出自波斯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非汉文的材料,但这些材料本身并不是由他发掘出来第一次使用的。他的确在不少地方巧妙地利用了多语文史料驳斥旧说或建立新论,但这些材料对于其他研究者来说并不是那么陌生。在我看来,杉山是在武装了炫人耳目的多语文工具的同时,和许多成功的历史学家一样,也具备极为开阔的知识视野和求新求变的理论勇气,事实上正是后者使他写出了一系列有着独特视角的历史论著。

  以《忽必烈的挑战》为例,决定了此书一炮打响的,并不是杉山使用了多少条稀见的多语文史料,而是他在书中以习见史料论述了蒙古时代所开创的世界体系这个亚洲史乃至世界史的命题。他所谈的忽必烈,不仅是蒙古的大可汗,也不仅是元朝的创建者,而是塑造了从地中海到西太平洋巨大范围内新型政治经济体系的关键人物,而这就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体系”,蒙古帝国为这个世界体系提供了结构骨架和运转动力。忽必烈不仅继续并完成了成吉思汗所启动的帝国进程,他还重新设计和编织了这个帝国的网络,使得东西世界之间的联系不再是偶发的、随机的和间隔断续的,摆脱了古典丝绸之路情怀的东西交流,第一次具有了整体的、持续的和息息相关的意义。这就是本书副标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的真意所在。因此,这本书超越了传统蒙元史的范畴,而成为一种亚洲本位的世界史论述。

  读者不难发现,作者为了建立这个亚洲本位的世界体系论述,不得不专辟章节批判欧洲本位的世界体系说,这便是华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等社会学家所创建的近代世界体系理论。华勒斯坦认为,自十六世纪开始,世界经济存在着以西欧为中心,以西欧以外为层级递减的边缘的结构。中心区域有国与国的区别,国家内部有地区与阶层的区别,某地区内有城乡的区别。中心与边缘涉及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地理关系及垄断与自由竞争的关系。近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主导世界体系,把全世界各边远地区都吸纳进这个世界体系的过程。世界体系的发端可追溯至十五世纪末的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从那以来的历史可以说就是这个世界体系实现和展开的过程。杉山在书中批评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是“不确切的体系论”,但他并没有从理论上加以辩驳,而只是指出华勒斯坦理论对亚洲历史的关照过于薄弱,过于“图式主义”,在史料和具体论证上不具有说服力,“特别是连东亚与中亚,甚至是中东伊斯兰世界及俄罗斯方面,都欠缺基本的历史知识与认识”。因此,给出一个充分考察了亚洲历史经验的世界史论述就变得必要。在浮皮潦草地批评了流行的世界体系论之后,杉山就可以开始建立自己的新世界体系论了。

  有趣的是,杉山对华勒斯坦的批评,不但在学理上无多新意,而且也部分地掩盖了他自己的世界体系的来源。在我看来,杉山本人深受华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影响,这本《忽必烈的挑战》不仅写作灵感来自华勒斯坦,而且其具体论述也有赖于世界体系论原有的海上通商、中心边缘、金融网络和分工物流等重要概念。当然杉山并没有掩饰华勒斯坦学说给他的冲击,“这真是一套波澜壮阔的历史论述,……对读者而言真的是有不容招架的压倒性魅力”,而他的回应则是以华勒斯坦的概念与方法,本着“以全球的视野来总括亚洲全体”的目的,建立一套新的世界体系论述。这个新的世界体系,就是蒙古时代以忽必烈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其基本杠杆是蒙古人的军事力、中华社会的生产力及中东和中亚穆斯林商团的营商力。

  受到华勒斯坦世界体系论冲击的杉山,把这一套分析方法和论述模式应用到他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就诞生了本书所表述的蒙古时代世界体系观。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是以欧洲特别是西欧为基点的,是一种欧洲本位的世界体系;杉山的蒙古时代世界体系,以蒙古帝国为核心展开,是一种亚洲本位的世界体系。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开启于十五世纪末的大航海时代,勃发于十六世纪,前波后浪连绵不绝以至于今;杉山的世界体系则提前至十三世纪后半叶,虽然维持的时间不太长,但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历史,至少间接地影响了十四世纪以后东西方历史的进程,特别是近代世界体系重构的进程。

  杉山一方面赞赏华勒斯坦的“(历史)书写真的是可怖的”,另一方面指出由于“他不了解蒙古”,所以不知道“国家在其和缓的主导下,拥有组织力主动掌控物流,自身也凭藉通商利润而存立的这个模式,在世界史上忽必烈国家恐怕是第一个”。杉山从多角度论证忽必烈的通商帝国“以世界规模而展开”,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历史论述,这一论述足以借助世界体系这样时髦的理论解说,把忽必烈时代蒙元史的意义充分放大,空间上不仅超越中国史,还超越亚洲史,时间上则不仅超越忽必烈个人的统治时期,还超越蒙元时代,与近代的全球史直接连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写作计划。还不得不说,杉山基本上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计划。

  《忽必烈的挑战》与杉山其他广受好评的著作一样,可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堪称圆融完满。杉山著作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的视野开阔和知识丰富,在欧亚大陆的东西南北之间跳跃来去毫无窒碍,细节叙述妙趣横生。姚大力先生说:“就我记忆所及,他前后写过近十种性质类似、话题或聚焦点略有不同的历史读物,每本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独特视角与新鲜见解。”(姚大力:《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见2013年1月6日《上海书评》)姚先生所说的“独特视角与新鲜见解”,正是杉山最成功的地方。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他的著作都有或明或暗的理论来历,都受到国际学界某种流行议题的影响或启发,而且都是对这些议题某种程度的回应。在蒙元史领域的学者中,不仅日本,即使世界范围内,他这个类型的也相当罕见。对后辈特别是年轻学者来说,注意到杉山正明这样无时不在标榜语文和语言重要性的成功者,其实在多大程度上关注着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在内的国际学术新说,并且在自己的写作中接受其影响的同时又积极予以回应,也许会是更有启发的。

  当然这不是赞赏或提倡理论先行、以论带史,杉山的著作之所以成功,恰恰在于他处理好了理论与实证的关系,他的某些著作甚至表面上并没有理论追求,或没有受理论影响的明显痕迹,他挑选的细节才是抓住读者的第一因素。但他能成为如此一个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历史学家,理论关怀与理论勇气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我不是蒙元史专家,本没有资格判断杉山的世界体系论是否在史学上成立。从一个读者的阅读体验说,我觉得有点浪漫,把机会主义的财富追求说成深思熟虑的经济规划,把沟壑纵横彼此对立的蒙古政治说成共享帝国成果的太平世界,多多少少,是证成并拔高了他自己批评过的Pax Mongolic。杉山笔下的忽必烈,对西起地中海东至太平洋的广大世界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能够制作超越时空局限的经济与政治的战略安排,总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惊讶。那样的历史人物是难以理解的。当然,《忽必烈的挑战》所论述的蒙古时代的世界体系,多大程度上是杉山发现的,又在多大程度是他发明的,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能够挑起这个话题,这本书就已经成功了。

  我对忽必烈的兴趣当然与我自己的知识局限直接相关。接着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问题,即忽必烈与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的比较,我想,先不管当时及后世的评价(那必是各执一词、言人人殊的),我们应该看看忽必烈自己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或者说,他对自己的历史地位是如何预期的。

  忽必烈对中国历史很有兴趣,在漠北时已然。徐世隆说:“上之在潜邸也,好访问前代帝王事迹。”由于完全依靠翻译和听讲,他的历史理解能到什么程度,当然不可估计太高,但哪怕有限的知识也大有助于他日后进入中原后的施政与统治。虽然有材料说他尤为钦佩唐太宗,对唐代历史特有兴趣,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但研究者都同意,对他施政影响最大的主要是金代历史知识,《大定政要》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而元朝是由草原南下的征服者所建立的这个事实,不可能在忽必烈的历史兴趣中无所反映。那么,他对辽金之前情形类似的北魏的历史有多少了解,或有多少兴趣呢?

  许衡建议忽必烈推行汉法时,就是从北族政权统治华夏这个角度说的:“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可以久长。”中国历史上,这种以草原征服者的身份“奄有中夏”的前代王朝,有哪些是成功的呢?就是拓跋魏、契丹辽和女真金。许衡说:“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使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显然,北魏成功的历史经验早已进入忽必烈的知识视野。郝经对忽必烈说:“昔元魏始有代地,便参用汉法,至孝文迁都洛阳,一以汉法为政,典章文物,灿然与前代比隆。”

  我在这里讨论忽必烈对北魏历史的了解,或他对北魏历史的兴趣,目的是想解释他具体从北魏历史里学习了什么。他以“元”为国号,或许真的如他自己的解释直接出自《周易》彖辞的“大哉乾元”,其灵感并不来自北魏孝文帝为拓跋皇室改姓为“元”的故事,但另外一个看似巧合的一致,就值得深思了。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初定太庙七室之制”,尊皇祖成吉思汗为太祖。五年后又定太庙为八室,加上皇曾祖也速该•把阿秃儿,尊为烈祖,并给太祖成吉思汗上谥号为圣武帝,给烈祖也速该•把阿秃儿上谥号为神元帝。这种谥号在以前王朝的帝王谥号里并无重复,除了北魏。北魏始祖拓跋力微的谥号是神元帝,力微之父诘汾的谥号是圣武帝,这些都是北魏开国君主太武帝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年)追赠的谥号。力微与其父被谥为神元帝、圣武帝,成吉思汗与其父被谥为圣武帝、神元帝,看起来似是一种巧合,但一个难以抗拒的联想,就是忽必烈和他的谋士从北魏史获得了灵感。

  这个联想最大的史学价值,即忽必烈怎么看成吉思汗。他是否把成吉思汗看成完成建国大业的人呢?元代文士奏疏文字里,说起“国朝奄有天下”的具体年数,多是从灭金算起的,而那时成吉思汗已经不在,实现灭金大业的蒙古大汗是窝阔台。这种算法一定反映了忽必烈本人对蒙元历史的认识。在忽必烈的蒙元历史观里,成吉思汗大致相当于北魏历史上的拓跋力微,创立了草原时代的伟业;窝阔台至蒙哥等,大致上相当于北魏道武帝以下平城诸帝;而他自己,应该就是要以孝文帝的气概,创造远超孝文帝的事业。在这个历史观里,忽必烈本人是把自己看作蒙元历史第一人的。

  杉山在《忽必烈的挑战》中一再强调元朝并不是一个中国的王朝,可是回到忽必烈本人的历史认识中,我们看看,他在三代至宋金的历史之外寻找任何历史认同了吗?他建立的元朝,不就是要接续宋金的历史吗?他并没有企图否定或遮掩元朝的草原起源,但他显然把草原时代的历史与灭金以后入主中原的历史分成了截然不同的阶段。成吉思汗只是草原创业时代的英雄,而蒙古最伟大的事业还有待元朝的建立与传承,这在以往的历史中已有很多先例可循,其中拓跋鲜卑所建立的北魏,就是一个榜样。正因为这样,他才把拓跋力微父子的谥号同样施用于成吉思汗父子,透露出他对成吉思汗及他自己历史地位的认识或期待。

  据说忽必烈特别推崇唐太宗。唐太宗不是唐朝的开国君主,却最终获得了唐朝历史第一人的地位。这或许是忽必烈喜欢提到他的原因之一。如果他那时已经具有“世界体系”的眼光,给出一个类似《忽必烈的挑战》的宏大叙事,那他实在不必为自己的历史地位怀有任何疑虑了,因为这种疑虑本身,说明他还是置身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那在杉山的欧亚历史观里当然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局限,可是,从草原帝国的成功转型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超越。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八):元朝政体经济战略反思

  一、主要政治矛盾,决定了经济策略

  一是来自于蒙古黄金家族内部的矛盾:忽必烈的战功、影响力决定的继位合法性存疑;蒙古族的民族特殊地位决定的文化、统治者观念与政策推行的矛盾。主要通过大量的物质资源赏赐和政府引导的利益保障笼络蒙古王公贵族,确保统治阶层的内部稳定。

  二是来自汉民族被统治阶层矛盾:民族情怀决定的被统治者反抗意识;少数民族统治大民族带来的政治体制限制;轻徭薄赋、政府工程、简政放权的策略有效削弱矛盾。特别是少数通知多数导致的政体限制、管理成本、文化差异等有效解决途径,放权不管,此处尤为精彩。

  二、主要经济策略,解决了管理成本

  政府工程:引导大量进行城市化建设,兴建国都(上都、大都),并将大量手工业者、匠人迁移到蒙、汉交界处。此举有三大好处,一是远蒙、近汉,降低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风险、促进蒙汉融合、提高君主集权力;二是集中了手工业者和匠人,通过宏观经济手段推动产业化发展,提高生产力;三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创造经济聚合力。

  增发钞票:通过政府手段赏赐,实现宏观经济增印钞票的效应,大量激发贸易。国家将大量的白银、商品赏赐给蒙古贵族,再由蒙古贵族借贷给阿拉伯人做国际贸易,呈现出经济倍数发展的乘数效应。此举真可谓是绝妙,既笼络了蒙古贵族、实现了内部稳定,同时通过宏观经济的激发实现了贸易倍增的乘数效应。相当于后世通过增加钞票发行量刺激经济的功效,但更绝的是增发的货币集中在国际贸易和中高端商品上面,且主要的民众有固定的粮食收入,通货膨胀得到了非常好的行业保障。

  轻徭薄赋:贸易增幅保障了政府的收入稳定,提供了轻徭薄赋的前提。蒙古人负责统治、国防,但坐收大量的贸易利润,因此在稳定的盐铁专营税(约80%)的补充下,贸易税率不高(约3%)仍然保障了政府的收入来源。汉人作为被统治阶级基本只要做到自给自足就可以了,这也就实现了轻徭薄赋的可能,蒙古人当兵、汉人务农,蒙古人吃贸易收入、汉人吃自己种的粮食,相安无事地实现了最完美的无为而治。

  简政放权:良性循环。由于蒙古族的文化水平落差、以及人数较少,管理成本太高,无法满足庞大的官员队伍和整体体制的要求。另外,作为自尊的蒙古族,无法接受文化交融后被逐渐通化的现实。因此出现了两不相干的简政放权良性循环,政府减少对于地方的管理、简政放权、轻徭薄赋,使得管理成本下降,文化交叉也减少;同时贸易收入保障了政府收入,可以进一步的再轻徭薄赋,从而进一步简政放权,完美的循环出现了。

  三、历史大前提与特定条件的共有产物

  反思发现,其实上述的政策是有大前提的,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外部威胁,蒙古幅员辽阔,具有强大威慑力的军事实力是国家安全的大保障,因此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少,无需顾虑。当然,随着元后期蒙古铁骑的威慑力下降,国家安全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二是内部安定,经济发展并推动政治体系运转的前提就是稳定,所以内部安定尤为重要的。除了国家的安全问题外,内部的灾荒等也是较大的隐患,所有人都有饭吃、税收又少自然稳定,一旦出现灾荒,朝廷有钱但是官僚体系落后很可能导致赈灾无法到位等等问题,治安又不算有力,一旦问题爆发,就会有全盘崩溃的危险,这一论调与元朝免于黑死病瘟疫的观点有互补。

  三是贸易竞争,由于大元朝的统治疆域太大,实际上的贸易竞争太少,换句话说相当于出现了贸易垄断。确保元朝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宏观经济资金刺激,拉动中高端贸易产品的通货膨胀,加快利润的攫取,倘若是在现如今市场信息技术对称、竞争充分的环境下,相对效果就没有这么好了。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九):(吐槽向,慎入)忽必烈下了好大一盘棋(然并卵)

  本书副标题该是“忽必烈下了好大一盘棋”,构造了一幅作者眼中的忽必烈意图打造的帝国蓝图。如此推论,假如元朝没有覆灭,蒙古皇朝会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联通几大文明圈的贸易圈,资本主义萌芽不必等到明末,大航海时代也没欧洲人啥事了。元军的铁蹄并没有造成大量伤亡和文明衰退;相反,明朝接盘元朝才是历史的倒退,导致日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扭转。

  如作者自言,这是一部假设之书,许多地方论证不足(毕竟连引注都没有),有的地方偷换概念,并非严谨的学术著作。因着河北省博那几件精美绝伦的元瓷,后海的镇水神兽和鲁国大长公主的收藏,元朝在我心目中其实不太黑的,但是作者凭论断而非论证来用力给它洗白,反而引起抬杠效果。如果蒙古皇朝果真有如此卓越远见和惊人的行动力,为何占有中国不久后就溃败退出?蒙古皇朝的航海力、军事水平、政治和经济管治体制是否真的足以支撑这样一幅蓝图?如果不可以,那忽必烈就只是空想,意义不大,毕竟好多宗教还许诺一个天国呢,空想谁不会。如果是因为天灾才败退,为何同时受疫病打击更重的欧洲可以满血复活而蒙古却无法卷土重来?如果这是一个有准备有铺垫的计划,为何其后蒙古部族内部却无人继承?难道只是因为忽必烈一人的存在与否就可以造成这么大的差异?倘若某些立场的史料不可靠,难道另一些史料仅仅因为立场不同就会变得更可靠?

  可能更令人不安的是作者所鼓吹的历史观:通过军事和贸易力量建立巨大帝国的构想是伟大的。那么XXX共荣圈是否也是类似的“伟大”构想?讲真,这本书里的主体和蓝图换成XXX共荣圈,毫无违和,尤其是暗搓搓地提到忽必烈营帐内的汉人谋士和跟他联盟南征的汉族军阀,“和平开城”维持了与南宋同样繁荣的元代杭州,南宋的征服之于忽必烈达成目标的重大意义,分分钟跟近代史重叠。

  对了,里面提到第二次襄阳之围仅进行了一个多星期就解围的事,作者说原因未知。告诉你,那是因为杨过和小龙女去解了围呀,还顺便干掉了蒙哥。如果蒙哥没死,忽必烈是否有个好环境发散他的妄想还是个未知之数,所以说杨过和小龙女才是真正改变世界历史的人物呢。

  哦,以上史实引自Y.Jin, the Legend of Condor Heroes。来人啊,快点写本前传《杨过的挑战》(副标题:为她还是为他改变历史),讲一讲杨过是如何和小龙女、忽必烈三人相爱相杀促成一幅巨大帝国蓝图的诞生。

  所以说空想谁不会。——来自看一本假设多多,缺乏论证的书的我的吐槽。

  2017.6.26 补

  手头在看王汎森的《古史辨运动的兴起》,里面有段话很好地总结了本书的最大问题:

  “本来撰史或考史时,运用史料是一项权利,但如果把这项工作建基在一些意见中,依据这些意见来选取符合的史料,把历史事实从它们的历史网络中抽出来,故意回避掉那些与此意见相矛盾的证据,然后按照现实的需要把它们重组。这种作法是不管古代实际状况如何,只管现代要如何的。从而构造出一些可以清清楚楚的回答所有现实问题的历史——而这是正常的历史研究所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当我看到有人给本书高分或者声称本书观点如何新鲜时,还是觉得要指出这个问题:空想和历史研究是两回事。不要被“新鲜”蒙蔽而忽略历史需要多角度地辨析。

  《忽必烈的挑战》读后感(十):正统的挑战

  当我想买台湾繁体版之时,《忽》的简体版刚上市不久,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后者。所谓图书,历史文化书籍不但要有详实的文字,还应搭上各种配图才算合格,这样阅读起来不至于盲头乌蝇般胡乱猜测地理环境,柏杨先生也对此多次强调。

  读罢该作,书名的“挑战”二字似乎是为历来所谓的“正统”而发出的。自古以来,华夷之防尤烈于洪水猛兽,亿万华夏子民绳其祖武,对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向来自视甚高,对胡夷文化嗤之以鼻,视作野蛮落后,却又在世界文明一体化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异域文化消化吸收,化为己用。

  元朝是第一个异族一统天下的大帝国,不管怎样,对自命为前朝遗裔来说,那是一道在心底深处不断渗血的伤口。正如作者所提及到,蒙元在忽必烈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史前未有的大帝国,如北魏、辽、金等异族朝廷都未能成就的大业,缺乏前车之鉴,要实行各种新政尤为艰难。

  黎东方先生也曾说过,要研究蒙元史着实不易,相信很多学者都认同这点。也许是心理创口太深之故,抱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似乎我们对蒙元史的考察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研究蒙元史光通一种语言是行不通的,史料文献的语言驳杂不一,汗牛充栋,要厘清个中千头万绪,非超魄力的学者治史而无功。

  国外研究之所以值得重视,无外乎方法、观点较为新颖,最重要的是用旁观者的角度可能更为客观、明晰。姑且勿论作者籍本书能否消除过去人们对蒙古铁蹄种种负面观感,最起码书中所提到很多论点都引人深思,特别是第三部分,推荐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