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七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第七天读后感10篇

2018-08-07 05:58:04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七天读后感10篇

  《第七天》是一本由余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2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第七天》读后感(一):讲好一个故事,还是讲一个好故事

  余华的作品,我读过的唯一一本便是《活着》,而且现在已经都忘差不多了。除了《活着》之外再没关注过他的作品,这次他的新书《第七天》出来,本没打算买来读的,可这本书在豆瓣首页呆了很久,我逛书店刚好碰到,又没有买到自己想买的书,就把它带了回来。读罢,我在想余华不是写作退化了,就是微博上多了,中段子毒太深。不知道他其它作品如何,反正我的感觉是这本新书还比不上《活着》。这是一本靠堆砌社会热点、卖弄作者名声延续前作特点噱头推销的一本书。

  打开书开始阅读时,余华确实让我一惊。在阅读之前,我不曾料到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要前往的地方竟然是火葬场。刚开始我对情节还有期待,可是继续往后,却让人大为失望,将社会上的热点生硬堆积,感觉像是微博上转发到烂的那种段子——“早上喝一杯三聚氰胺毒牛奶,吃两个硫磺熏的毒馒头,夹着一根河南产的瘦肉猪肉火腿,切一个苏丹红咸鸭蛋,来两口膨化粉做的面包……” 我突然想起小学时常写的一个作文题目“一条小河的自述”。那一条可怜的小河,把上游中游下游各地各种污染事件链接讲述起来,最后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哀叹。可是如果读者常在河边走,这些污染看惯也看透了,众人讨论过了,你再来写这样一篇文章媚俗,读起来只会觉得无聊厌烦。当然了,不是说所有小说都应该是纯文学,只是《第七天》好像出自一个刚学写小说的愤青之手,太过浅俗

  余华这本新书推介语说是“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可是写小说的人,或者说小说家,都是讲故事的人。莫言称自己为讲故事的人,村上春树也认为自己是讲故事的人。既然是讲故事的人,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讲好一个故事,然后才是讲好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荒诞与否,与故事讲得好不好没有必然联系。章诒和的《刘氏女》 就讲了一个妻子杀夫,肢解尸体腌制尸块的故事,故事荒诞离奇可惜章诒和写作回忆录居多,首次尝试把自己经历听闻的故事用小说的形式讲出来时,捏不出丰满角色,也构不出生动的情节,《刘氏女》也算不得小说佳作。余华把现实中的事,嫁接到虚构里,以为这样便能构造出一个荒诞的故事。殊不知,自己提取于现实的素材,才已经是我们看惯了的东西,给这些荒诞的事一个虚构的结构,并不能触动读者。

  村上春树说,故事这东西,要讲就要讲得高明愉快的故事要讲得愉快恐怖的要讲恐怖,荒诞的要讲得荒诞!要说,余华这个故事,讲得真是失败,一味的追求荒诞绝望,却忘了好好的来讲这一个故事。他打算用一个普通人眼光,来审视荒唐世界万象不幸的是,他做得很失败,切面太大,仅仅靠只言片语回忆见闻,建构的故事情节十分狗血塑造出的角色也干瘪无力。

  我作为一个读者,一旦打开一本书,就有义务对这本书负责,有义务尊重作者费心血写下的每一个字。我本着这种义务,坚持把每一本书读到最后一页。可是我发现,总有书会辜负你,比如说这本《第七天》!我好几次说服自己才把它读完,可是却一直失望到最后。这本书宣传说这是写余华时隔七年再度创作长篇小说,好像七年磨一剑般悲壮。可是,我觉得这本书并没有花费作者太多心血,其中也读不出作者的感情,有粗制滥造打公知牌的嫌疑,不值得在这种书上花时间

  《第七天》读后感(二):阳间的情,阴间的缘。

  阳间的情,阴间的缘。

  读着读着仿佛这世间真的有两层空间可以任你穿越。父母亲人爱人友人过客构成了你的独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根本不必为了虚无让自己苟活;你大可以选择自己爱的和爱自己方式潇洒重生

  原来死无葬身之地亦是“永生”。

  推荐这本冥冥之中奇妙之旅。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第五戒:天下古今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第七天》读后感(三):死而后生 ——读余华《第七天》

  死如进天堂,生如在地狱

  不知作者为何要将书名定为第七天,我觉得如叫《浮生七日》、《死亡笔记》抑或者《灵与肉》、《梦溪笔谈》之类的都不错呢,是因为第七天的时候上帝安息了,是想说明大地的一切都死亡了嘛。这个我不知。

  余华的作品故事很荒诞,但我很喜欢读,书不释卷,一早上便读完了。总为他写故事的新意手法惊喜,这本书的构思很是新颖,用一个死亡之人的不断寻找和不断遇见新的死亡之人来叙说当下的社会问题,它所反映的正是社会的悲哀中国的阵痛,作者可以将这些社会现实借由死人之口说出,又该是怎样的无奈和悲哀,那些底层的想要好生活的在现实中却无处容身,那些依权仗势的,财大气粗的,即使死了也依旧傲然,待遇不同

  作品中反映的这些社会问题,是我们所最常见,身边常有的,作者一说,真如历历在目。虚无缥缈间的杨飞,一路需找父亲,一路揭露社会黑暗,只是在这社会黑暗间人类温情更显得动人,即使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欺辱胁迫,可骨骼与骨骼之间相亲相爱,没有仇恨。强拆、霸王吃喝、陪酒公关墓地太贵、特权尤甚、黑市卖肾、医院黑幕、扫黄打黑、上访等等,一幢幢、一件件,都将这些可怜的人送进地狱,哦,不,天堂,应该说他们是从地狱解脱出来。

  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正是通过在人间不能好好活,死了反倒活的怡然自得展现的。如鼠妹和伍超,平凡简单的一对,只想要通过自己好好的努力找一份工作,填饱肚子,并对未来有点小小的渴望,那就是挣了钱了,买一套房子结婚,每个正常人的最基本的梦想,可这个社会却容不得他们,将他们一次次嘲弄,一次次欺辱,直到讨饭,直到死亡,即使死也是奢侈的,因为那块墓地需要用最珍贵的东西才能换来,这又是多么可笑和荒诞,但这样的可笑和荒诞却恰恰是事实,是现在就在发生着并愈演愈烈,这不是他们的悲哀,这是整个中国底层人民的悲哀。

  我和父亲之间的这段亲情,李月珍视遗弃的二十七个孩子如自己的孩子般的疼爱,伍超对刘梅的爱,寒风瑟瑟中小女孩对父母回家的渴望,这些让我在这个绝望的社会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人世间美好的爱,而这就如黑暗中的一束亮光,虽然很微弱,但我却从不放弃,我知道,这束光终有一天会驱散这黑暗。

  活着的人永远为了死亡的人痛苦,而死亡的人发现活着才是痛苦。如是而已。

  《第七天》读后感(四):虽然只是这样

  《第七天》这部小说是作者余华在2013年最新推出的一部小说。小说出版之后,在社会中的销量是非常不错的,可是就口碑而言,反倒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评价说这部小说是余华的败品,有的说它“匆匆忙代表着中国”,有是说“对余华特别失望”;另一种声音,说“把中国人的悲哀和善良都写绝了。”我的感受后一种,认为这部小说用虚幻手法写活了中国当代社会人内心悲凉及与现实碰撞之后的“无处安放情感”。

  不能否认的是当初买下这本书就是冲着余华这位响当当的作者去的,看过之后顿觉得买得值得。小说用虚幻的手法讲述了一位已死之人带着灵魂游荡在社会上的七天,有回忆,有情感,有故事,情节虽然荒诞,但是“袭警”、“拆迁”、“弃婴”、“卖肾”这些现实话题却离我们又非常近。

  小说中的主角,是一个飘荡在冥界的灵魂,它小心翼翼的寻找着自己在这个社会出现过的痕迹,你会发现它其实寻找的是一种存在感,一种现实感,一种无助感,也许在这部小说中有余华对这个社会的绝望。小说中夹杂着作者的抒情叙事风格,这是在他的一般作品之中难得一见的情感表达。有的评论对作者一直以来强有力的现实叙事所折服,不喜欢这种抒情表达方式,但是我却认为这种抒情不矫揉造作,不浮夸,用于小说中的几个情节之中大有顺势而为的浑然天成

  总之,看完小说,让我泪流满面。在我心中,能打动读者的小说,就是好小说。

  《第七天》读后感(五):还是那个余华

  坐在西宁的天堂时关旅行书店里,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 余华还是那个余华,在人本恶的前提下,营造着个人文字王国。余华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是赤裸裸的剥离人性本质,放在在世人餐桌上,不管那位世俗者遇到了,都是深深的刺痛。这种刺痛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在一定大环境的围观中展示出,独自的要义。

  中国不缺人,不缺坏人。到缺的是把一定的劣根杂糅在文化基因中,让世人警悟的清醒者,吃口大蒜,不是为了自己,是让世人感到大蒜的味道是这样的一种触觉

  书中描写主人公去世后的前因后果,在文字表面下的各种的人物先后登场,世界是这样的,世界是那样的,手拿把刀子切割给看官看看

  《第七天》读后感(六):最美好的地方,不过是死无葬身之地

  近来恋上看书,但囊中羞涩,便将魔爪伸向市图书馆,在网上查好相关信息,便一路狂奔,书儿们,我来了~

  市图书馆的书挺多,但不及学校图书馆。说到这,第N+1次感慨自己在校的时候怎么那么笨,不会好好利用资源和时间把书看个够。第一眼看见余华的《第七天》,便急不可耐的拿到手里,生怕一转眼就被别人抢了去,就像王菲唱的那首传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再也不能忘记容颜……”早在逛亚马逊的时候,我就看到这本书宣传得很火爆,诸如什么: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

  以前读过《活着》,印象很深那句“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整本书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余华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作家,他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而《活着》正是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有了《活着》的铺垫,便更加对《第七天》充满了期待,所以,你是无法想象我看到这本书的狂喜

  《第七天》讲的是主人公杨飞死后七天内肉体经历的故事。

  用“我”死去的肉体在尘世中行走,去经历和回忆天价墓地、贫富差距、卖肾、金钱权利面前让位、过着老鼠一般窘困生活的年轻人、死婴儿政府火灾发生后谎报死亡人数……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来揭示中国当今社会的现状

  余华的想象力丰富,比如:商场烧死的三十八个人在死后会成为一个整体,所有的女人都是小女孩的妈妈,所有的男人都是小女孩爸爸;那些躺在树叶上的只剩下骨骼的婴儿会发出夜莺一般美妙歌声;鼠妹要前往安息之地时,人们轮流用树叶捧着水虔诚的洒向她裸露的身体,为她净身,带给她祝福;有一个人人生而平等、犹如天堂一样的地方,却叫做“死无葬身之地”;活着就像生活在地狱,死了却似乎是永生……

  很多人都评价说《第七天》语言粗糙,毫无可取之处,故事不过是中国社会现实新闻的堆叠,这些说法到底是基于对作品怎样的了解产生的,是通读数遍,还是读了一遍就急不可耐的想阐述自己浅薄看法。我觉得,作者对于残酷现实的描写,不仅仅是新闻的简单堆叠,更像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印记,是对这个时代历史、现实社会的记录,写出来也许更能让麻木的、司空见惯的中国人深入的去思考。我们能做的微乎其微,思考与关注是否也是一种力量

  我无法评价别人的评价,只是会有一些疑问

  比如在第一天中“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我在持续的轰然声里似睡非睡,天亮后打开屋门时轰然声突然消失,我开门的动作似乎是关上轰然声的开关。”

  倒塌的轰然声代表着什么?是跟人死后与这个世界逐渐隔绝的声音?

  房屋又为何疲惫不堪?是采用魔幻的手法来表达一种夸张的效果,没有实际意义?还是有更深层的意义?

  我开门的动作似乎是关上轰然声的开关又象征着什么?诸如此类

  故事越往后发展让人感动和绝望。

  感动是因为“我”——杨飞和他父亲杨金彪的故事,我在这个故事里看见了自身经历的影子,那些辛酸和爱都会直抵人心

  而绝望则是因为发生在“我”周围的故事都是当今中国社会残忍的现实,全文几乎每个出现过的人物都会有一个感受:累。这种累是基于打碎人所怀有的美好希望的社会培养出来的,是无可奈何的,是让人绝望的。

  《第七天》我看了两遍,看第一遍的时候几乎一直处于那种把心放在钝刀上慢慢磨的疼痛感中,看一天,落泪一天。看第二遍时会觉得,故事虽然很好,但因是随处可见的新闻,便无法觉得新奇,若是其他新秀写出这样的小说,那实在值得称赞,但对于余华这样一位我们寄予更多期望的小说家来说,这样的作品实在不能说是历经七年、呕心沥血之作。如此看来,我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这部小说可能更多面对的是除中国以外的外国读者,毕竟这样的内容将令西方世界感到多么新奇和惊讶!

  《第七天》读后感(七):小感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十分美好!”——余华

  相较读起来心如刀割的《活着》,余华的《第七天》更多的继受了《兄弟》下的荒诞与冷酷。读完《第七天》的那一刻,内心五味杂陈,感慨当下的社会…《第七天》涉及了一些社会黑暗面:暴力拆迁、社会鼠族、卖淫嫖娼、医院内幕、刑讯逼供等,但也不乏温暖与真善美的部分:杨金彪的无私、敬业爱岗及伍超对鼠妹真挚的爱等。

  总的来说,缺乏有力的情感催泪与悲痛压抑的《第七天》,更多的注重以超现实的黑色幽默来暗讽批判社会上的暴力执法、道德沦丧、贫富分化、价值观畸化等现象。

  看完豆瓣及知乎上的热评,多半是对《第七天》的否定,内心多为余华感到不平,也不时从评论人的言语中,心生出一种恐惧——是否社会渐渐处在这样一种境况,即人们在内心中已经播下了对当代社会黑暗面的麻木及冷漠的种子,并且已经亭亭如盖,丧失了对该种现象的研判能力了呢?

  平心而论,窃以为《第七天》之作,余华更多的是在于唤醒我们的问题意识,以及告诉社会尽管黑暗,但也依旧温暖美好。我相信,《第七天》之作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第七天》读后感(八):荒诞背后的荒凉

  我们走在寂静里,这个寂静的名字叫死亡。我们不再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再前行。这是隔世记忆,斑驳陆离,虚无又真实。

  ——《第七天》

  《第七天》像是一本预备着给外国人看的小说。圣经取题与开篇,冷淡的叙事语调和当代中国的社会寻常故事,足以在西方世界引以为新鲜和新奇。假若一本小说的意义仅在于此,它至少是一本现时的小说;当然,如果它另有深意,也必将为历史的小说。

  《兄弟》仿佛是余华小说的转折,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社会的荒诞情节。有人以为余华是要颠覆人们对他的崇敬与珍惜,以为那个描写苦难的作者江郎才尽,被时代裹挟了。可是,余华的小说什么时候离开过荒诞的故事呢?《活着》福贵凄惨一生,不过是隔离了一段时空,因为未曾经历,所以可以理解和观看。《兄弟》、《第七天》等若在你我作古之后被写出,大概不至于遭受此刻如此众多的谩骂、嘲讽和不解。这也是《第七天》为什么像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原因,时间上做不到的,勉强用空间替代。

  讲述死后亡灵的游荡,并不是要探寻死后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是采用了一个与世相隔的、更自由的、更冷静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然而,世界如此庞大,不可尽然于胸。于是,余华选择了一个充满了非正常死亡的隔世记忆之旅来构建整个故事,以荒诞来写真实,是因为真实便是荒诞,这是一本绝望的小说。

  亡灵杨飞是一个不寻常的集合体,从出生、成长、婚恋、死亡,他的人生充满了不寻常。而他死后七日对前世的记忆里,冷峻散淡、毫无情绪的铺开他的非常人世,如果抛开穿插其间别的人的死亡故事,这本身也足以让人惊讶了。

  这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活着》,只不过《活着》里的那些不寻常披上了“苦难”的外套,而这个“苦难”分明可见时代更迭对生活其中的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苦难”其实就是外在强力投射在个体身上的显现,我们在觉得福贵很惨的同时真真能感受到这种外力的强压,因而更容易感同身受。杨飞不是生活在时代变更的时段里,他就活在某个时代中,因此他本身的那些不寻常很难引发人们的同感。人们只会觉得他的不寻常只是一个个偶然,他不具备代表性。于是,投以他的充其量不过是饭后谈资,浅浅一笑而已。

  假如余华用《活着》的语调来叙述杨飞的故事,至少能在感情上博得读者的同情。然而,他选择了不含感情的冷调叙事。因为博人一时同情不如直接描绘世人的内心——我们就是这样冷漠对待与自己不相关的他人故事的。温情社会哪怕外力异常凶猛,人心总有一丝脉脉;绝情社会哪怕外力并无大碍,人心早已荒凉隔绝。

  光有杨飞的故事还不够。于是其中就有了各种各样非正常死亡的故事,火灾、车祸、强拆、殉情、卖肾、袭警、殉职……这是一个个曾经并还将继续充斥我们周身的社会新闻。当它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社会事件,人们或感叹或愤怒,媒体煞有介事的挖掘做所谓的深入报道,之后呢?烟消云散,不了了之,有谁还会记得?然而,将所有这些故事集合在一起时,难道这背后没有共同点吗?我想,余华之所以这样做,只是想抽出在偶然背后、在制度不合理背后、在社会风气败坏背后……还有一个关键处,那就是人心冷了,世道也就如此了。

  然而,这并不是一本批评小说,而是一本描述小说。这是最令人沉痛的。作者无意批评什么,只是冷冷的、客观的描述着,这种冷透着一股刺骨的绝望。

  绝望里不是没有希望,只是希望在死后——那片被称为“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那里,是所有非正常死亡者、被删除者的乐园。即便是生前互殴致死的两个人也能坐在一起下棋。他们解开了一切束缚,完全自由,于是反而生发出在人间不复存在的温情。这希望是死的希望。

  《第七天》亡灵的七天游荡,恰是中国人所信的头七灵魂游荡一生。这一点,大概不为西方读者所知,也会觉得很是新鲜吧。

  《第七天》读后感(九):此时当世,难以做出确定的评价

  估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是从《活着》开始关注余华的,当然,《在细雨中呼喊》给了我更巨大的震撼。关注余华的另一个潜在的因素是——体制外作家——如此稀缺——当政者必然招揽文人,但文人却未必效命——不要托辞言论不自由——大师辈出的年代、国度,彼劣于此甚之的决不罕见——于是,与那些一边在体制内追名逐利、一边毫无节操“怪地球没吸引力”的相比,余华不论是否优秀是否正直,都不应被自动忽略。

  还是来说说《第七天》吧。自觉很难用一句好或不好去评价,我想,此时当世也不应当有这样的论断。因为它与我们当下的生存场景和社会角色契合度太高了,高到让读者有一种被眼睛现场窥视的不自在;同时,素材和观点的取舍实在太主观了(这个容后再谈)。于是,我们当下无法给出确定的评价——如同陷入激烈争吵的人无法自行理智分析。

  还是先说说余华的叙述角度吧,我指的不是“你我他”。读《七》,我突然意识到,余华小说的残酷因何而来,他的残酷不同于芥川等人,其实并非残酷,准确说来,是一种让人脊背发冷的凉意笼罩着自己,就象黑暗的森林当中被一只不知是什么的眼睛注视。这种寒意,来自于观察和叙述的视角——以全知视角叙述故事并无任何创见——但余华的全知眼睛既不同于说故事者,又不同于上帝,它超越了正常“人”的观察视角——或者说,叙述和观察没有任何“人”的感情,连不动声色都不是。

  但是这种寒意在《七》中仅仅体现在叙述语言和对死亡的亲切感上,《七》的情节极尽煽情之能事,没有克制。似乎以为这“鬼故事”有希望成为青年教课书。

  说到此,“比活着更绝望”显然是不妥贴的,作者在用无望收拾掉一切的同时,在亲情友情爱情上投入了太多极端笔墨。这些反复的描述显然不是凄凉和绝望能够收伏得了的。

  现在我们说说关于“新闻集锦”的问题。这句戏称无疑是恰当的。不过,正是如此,让我们更难于在此时当世进行自信的评价。

  半截封皮上写着“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余华”第一眼看到时略有诧异,余华怎会将这样一句肤浅的表述放在封皮上?通读全书后,仍然感觉此语肤浅,但也有了另一个猜度:现实的荒诞让作者深深折服,难以加工,或者无法加工,仅仅编一个筐,拼接上热点问题,是最具力度的荒诞。当然,作者也许仅仅出于功利或者懒惰的目的。

  然而,有一个事实我感觉不吐不快:余华对新闻当事人绝无尊重之意——不是因为被描写和被虚构,而是被无端拼接——他们离我们太近了,近到他们身边的人仍然活在世上——显而易见,如果他们还活着,没有哪位作者敢于这样拼接故事——这样说来,此举接近无良。

  《七》是否比《兄弟》更荒诞我不敢说——因为是否更荒诞绝不取决于主人公是活人还是死人。但可以看到,《七》比《兄》更粗糙。远没有《活着》《细雨》寒玉在手的感觉。

  此外,有一个问题是不能被原谅的。尽管由出生至死亡,有此岸到彼岸,由父子到更大的人群,但小说给出的世界是扁平的。太扁平了。当他们一起摆在书架上,《七》身量不如《兄弟》丰满,份量不如《活着》、《细雨》,情绪的连贯性不如《许三观》,小《七》情何以堪。

  最后,余华变了,绝望和冷酷都有些不那么坚定了,对世界的观察也不那么客观和坚定了,取舍带有过份主观的色彩,对于不公、残酷、感情和“死无葬身之地”的过份渲染着力过甚。“死无葬身之地”依然是乌托邦,此为必然。但余华甚至连一个自欺欺人的路径都没能给出来。

  《第七天》读后感(十):"死无葬身之地”

  杨飞说:“树叶在向你招手,石头向你微笑,溪流在向你打招呼。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伍超说:“那里是哪里”

  杨飞说:“死无葬身之地”

  来自豆瓣的评论,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江郎才尽,社会热点大集合”对于我来说 让我值得思考的,有感触的地方就是“前往安息之地便是加入下一个轮回,前往死无葬身之地便是永生”哇,永生尽管才二十岁,一生还很长,但是也知道永生是多么的让人诱惑,但细细想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永生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骨骼人,春去秋来肉体消失殆尽,在我看来那就是用来交换永生的本金。也有无奈,刘梅AND伍超,苦命鸳鸯,余华描述的也很贴近生活,当心爱的她在身边是争吵是常态,离别之后才开始回忆起那些美好,连生气都成为追忆。余华将他们彼此擦肩而过是想说明社会底层的他们生活艰辛已经到了一个人的死才能换来一个人生?张刚和李姓先生跨越两届的缘分真的是纠缠到死,永远的剪不断理还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谭家鑫堵住菜馆要求顾客先付帐在逃生,荒谬第一印象但是他挡住的何止是账单,他在拦截自己一家人生存的本钱啊。那是他的责任,更是他动物的本能。刘月珍揭发举报惨遭杀害换回来二十七个孩子。或许作者也是出于不忍心吧。将他们安排在了死无藏身之地。死无藏身之地除了肉体还失去了什,希望,不明白,但是我对死无藏身之地有一种好感也敬而远之。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保留了也失去了。

  我要前往那死无藏身之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第七天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