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光的旅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光的旅行》读后感10篇

2022-05-25 02:05: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光的旅行》读后感10篇

  《时光的旅行》是一本由慕容引刀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的旅行》读后感(一):让远方的风穿膛而过,让时光雕刻旅行者的模样

  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刀刀,喜欢那只卖萌撒娇,又会时不时蹦出几句人生金句的小狗。现在都还保存着当年的笔记本,上面有十多条同学帮我画的刀刀。好几年过去了,所有的人和事都在时光的洪荒中沉浮,而刀刀却停驻在那里。刀爸说,刀刀最大的优点就是永远不会老,永远保有赤子之心。

  而这部绘本中却很少出现刀刀的身影。刀爸解释说他并不是刀刀,而是个“靠谱、正经,笑得很大声、吃得很持久,聪明和愚蠢相映成辉、机灵和呆萌比翼双飞的人”,是个比刀刀复杂得多的人。他会继续画刀刀,但也会继续旅行,只为了成为更加真实的自己。

  每个旅行者都有不同的习惯。有人旅行时拍照片,有人旅行时写微博,也有人旅行时写明信片。有人旅行时喜欢拍下地标证明到此一游,有人旅行时喜欢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没有好坏之分,仅仅取决于自己内心的节奏。而刀爸是那个画漫画的人,内心淡定而缓和。

  刀爸骑着单车,游荡在陌生的城市和街道,好像任何名胜古迹都可有可无。他看见、并且细细描绘了那些琐碎的、容易被人忽略的美好。比如京都天龙寺爱之泉里,陪伴着青蛙的蟾蜍雕像;小樽街边长椅上慵懒的猫猫狗狗;济州岛上“被憨豆先生附体”的石头爷爷;首尔屋顶上无处不在的小女生和兔子先生雕塑;台北街头从阳台伸出来的大树……

  他也观察着各式各样的人,听不同的故事,描摹出一张张平静坦然、没有戾气的脸,想象着他们的人生。时光如水般缓缓流淌,仿佛空气中也弥漫着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幸福。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怀着惬意的心绪,慢慢翻阅这本小书,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时光的旅行》读后感(二):与刀刀无关

  这是一本旅行绘本,与刀刀无关,因为刀刀也就是偶尔露下脸。

  这是一本讲旅行的书,温暖平和,看起来读起来都很舒适,但是也就仅限于舒适之中,不会再出现那个满脑子哲理短句的刀刀狗了。

  喜欢刀刀,也就看看慕容引刀。京都,济州岛,台湾,都是没有到过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向往,不知何时有机会可以到达那些地方。不知为何,突然想到自己上学的那个地方,离开时没有丝毫留念,如今冷不丁的却又还念起来,也许还是真心的喜欢那个地方吧。

  不知为何旅行,也许是因为别人喜欢,自己也就突然喜欢起来了吧,不知会走多远,愿意走时希望可以多走走。

  《时光的旅行》读后感(三):但凡入眼处,皆可入文章。

  现在的游记实在是太多了,好像每个人只要稍微往远处转转,回到家里就能写一本书。书的作者大多为二三十岁的知识分子(记得也有一对老年夫妻),他们或坐飞机,或徒步、或骑单车、或者学外国人那样到处搭便车,总之都是清一色的自助游。他们或许去柏林,或许去印度,或许去鲜有人去的非洲,然后在书里大肆宣扬当地的美景,述说着这一路上的辛苦与快乐,同时向读者灌输这样一个概念(虽然几乎没有一位作者明说):世界这么美,你怎么还呆在家里不挪窝!和我一样出来转转啊!不要畏手畏脚,只要你下定决心出门了,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这种书我一般碰都不敢碰,知道看完后我一定会为现在平庸的生活而后悔。二十出头,没去过远的地方,怎么能和作者相比。没钱没伴没胆量,也不想在国外旅游时住太差劲的旅馆,还不想跟团,估计一辈子我都没有出发的可能。与其看这些书,给自己带来苦恼,还不如坐井观天更好。所以除了三毛,几乎没看过什么其他作家的游记。

  这本《时光的旅行》,倒是和我上面说的那些书很不一样。当然我主要不是指他的表现形式——绘画,而是指作者特殊的视角,和书中带来的那种从容不迫。

  一上来,刀爸就告诉我们他是有导游的,可能他是跟团去的,至少在京都时是这样。或许自由受限制,或许花费较贵,但是从容。书里也没有那些游记里提及的去某地旅游的注意事项、必看景点、适合穷游一族的旅馆等一系列的内容。刀爸确实提到过一些地名,但也就是点到而止。

  从容,也就使得双眼能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小到钥匙,大到小镇,皆可入画。书中体现最多的还是当地人,很少有人旅行会注意到“单个”的人。有人旅行回来,会说哪里哪里民风淳朴,有时还会那一位接触过,甚至在困难时帮助过的当地人作为例子。有多少人会注意在你眼前擦身而过的陌生人呢。刀刀(其实是慕容引刀)注意到了,给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台湾的那位卖卵石的大爷,还有美女人力车夫、抱着孩子过马路的四口之家、在河边嬉戏的情侣,甚至只是一位匆匆而过的过客。

  我同时佩服的是刀爸的想象力和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日本料理像是文房四宝,客房钥匙像双截棍,爆米花像是苹果皮,还揣测坐在一起的猫猫狗狗各有各的心事。在天龙寺,他发现达摩像想卡通;在台湾,他还特意拍下了水管水表的“倩影”;在白色恋人公园的巧克力工厂里,他在画雕塑时,还恶趣味地给被踩到脸的厨师一个特写。

  不知道刀爸是按着照片还是凭着记忆画出这些图画的。细致的时候,招牌上每个文字的写得清清楚楚;粗糙的时候,几笔就勾勒出了不俗的景致。我认为我最喜欢的是那些用色不多的铅笔画,寥寥几笔,便出深情。

  广度有了,深度也在。总觉得刀刀(当然指的是刀爸)是有深度的,朋友刀刀系列可见一斑。作者可以看见海平面或者火车就能有所感想,看到窗外的一片绿意便会微笑。最令我印象深刻,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84页的那句:不知道该赞叹树的顽强,还是树的宽容?

  说了这么多优点,却没给五星,主要是在副标题上。“跟着刀刀去远方”这个副标题实在是给人一种全书是以刀刀的视角而创作的错觉。我们都知道书的作者是慕容引刀,不是刀刀,不必哪本书都要有那条狗。要相信读者,不会只为了刀刀就去买这本书,书的质量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

  这本薄薄的小书已经在手里放着快两个月了,扉页还有慕容引刀的签名,却一直迟迟未读,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像话了。

  记得第一次认识刀刀,是在高中的物理课上。我们坐在后排的一群人实在不喜欢上物理课,便聊起天来。其中一位拿出了两本漫画书,《让爱点亮》和《被爱路过》。于是那两节课变成了刀刀研讨会。

  之所以喜欢上了刀刀,主要是喜欢上了它的谈吐总是富含哲思,和创意的灵巧。其次就是这只狗实在太可爱了,如果那时候有“萌”这个词的话,我们肯定会用“萌”形容刀刀的。

  上了大学后,也看过几本刀刀漫画,但是缺少了不少共鸣。直到去年上半年,看到了《忘掉自己,做回一条狗吧》,才知道刀刀已经存在十年了。在网上看到了作者序,也小小地感动了一下,也算是第一次了解了画家慕容引刀本人。想把书买下了,可是看了看价格,心想自己又不是铁杆粉,就打消了念头。

  去年年末,偶然听到消息,本地邮局发行了刀刀明信片,而且动漫社邀请了慕容引刀来学校做讲座。想到能看见刀爸,我马上来了兴致,即刻来到邮局,买了明信片。邮局的阿姨显然从来没通过刀刀,一边拿着明信片,一边对旁边的同事说,“你能看出来这是条狗么?这怎么看怎么像耗子。”

  她不知道,刀刀在其中一张漫画里,就是扮成了米老鼠的模样。

  刀爸是在12月21日,也就是玛雅人传说的世界末日的那天下午来的。之前我并不知道他的模样,也没去想要去网上搜索。我曾经搜索过不少喜欢的作家的照片,结果他们的模样总是让我不满意。而且我平常一直不喜欢艺术家,更不喜欢他们那种奇怪、甚至说是不正常的造型。那天下午,我也是怀着好奇的心情,等待他的出现。

  等了二十多分钟(我提前到的教室),真人总算出现了,他看起来比我想象的要“正常”不少。虽然比我想象得要年长一些,但是脸庞上并没有展露出太多岁月的痕迹。总之,他的模样使我感到满意。

  在讲座上,他讲述了自己当初创作刀刀时的经历,我们也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们甚至一起见证了玛雅预言的错误。虽然不记得他讲座的具体内容了,但是这次他的言谈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断定此人并是个有思想的漫画家。

  在提问环节前,他说了一句,除了私人情感问题,什么问题尽管来问。这句话还让我误以为他一直还是单身。后来和一在上海上高中的网友聊天,发现她也是“稻米”,而且她和我说她的一个朋友和刀爸的儿子是“好基友”。这时我才知道,人家早就是孩子他爸了。

  终于到了签名时间了。参加讲座的人不多,只有三四十个。我排在队伍的最后,还是等了一个多小时。主要原因是刀爸几乎满足每一个读者的所有要球:签名、当场画一只(或几只)刀刀、合照。他还说,签名时最怕签日期了,一遇到数字我就会出错。这让我对刀爸越来越有好感。

  回去后没几天,我就在网上购买了一本《忘掉自己,做回一只狗吧》。

  世界读书日那天,我突发奇想,想看看今年图书大厦举办了什么活动没有,结果发现刀爸转天傍晚要来图书大厦签售新书。然后我又发现了一个比较令我遗憾的消息,刀爸在前一天又来我们学校做演讲、宣传新书了。我错过了一次讲座,可不能再错过一次签售会。虽然我脸上还因为前不久的摔伤,贴了一剂创可贴。当天我就网购了一本《时光的旅行》,转天中午到手,下午下课后,立刻狂奔到图书大厦,提前三刻钟来到现场,还好,那时人来的不多,还能排在前面。

  刀爸准时到场,第二次见着他,已没有了多少新鲜感了。排了二十分钟,我来到了他的面前,笨拙地让他给我的两本书上签字。并且告诉他我去年冬天也参加了他的讲座,并告诉他我很遗憾前天没能参加他的新讲座。

  最后刀爸问了我一个问题,但是声音不大,我没听清,有些手忙脚乱的我有点心不在焉,随口“恩”了一句。刀爸对旁边随行的女士复述了他的问题和我的答案,感觉我的答案特别有意思似的。现在我都不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问题,估计他看见我的创可贴,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刚打完架来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和刀爸的第二次接触只有几分钟,让我觉得以后再有到我们学校做讲座的机会,我一定要抓住了。

  《时光的旅行》读后感(四):充满暖意的旅行碎片

  只能用碎片来形容,但许许多多的碎片串联起一整段旅行,而且旅行的精华往往也是一些碎片。比如我能想起第一次去马来西亚,兰卡威一家海滨旅馆的服务生和我在海边唱《海贼王》的片尾曲,他是因为喜欢OP,我是因为喜欢片尾曲的演唱者东方神起。这种零碎的琐事是特别小,但却特别能记得住。

  慕容引刀这本绘本,旅行本身并不是重点,远方的人和事像充满暖意的吉光片羽闪耀在整本书里,令人读来能够会心一笑,也能恍然大悟。书里画到了我喜欢的日料、编辑部同事大赞神似的济州岛石像、同事去过的梨花大学彩绘台阶,还有我即将拜访的台北。是不是也要去师大夜市喝一杯冬瓜茶,找找看有没有那行“跪冰狗”的冷笑话……

  旅行和别人分享起来,有很多难说的地方。“轻松惬意”反而很难得。我喜欢这本书,就如同我喜欢妹尾河童的旅行绘本一样,只是慕容引刀更“碎”,妹尾河童的严谨细致令他的画和文字都足以每一页注目十分钟。虽然用很快的时间读完了《时光的旅行》,但却收获了很多亮点。觉得作者是细致且对生活体察入深的人。包括,他画了台湾内湾线火车站外的小影院。那家影院我知道,之前是火车员工的宿舍。内湾线停止货运之后,员工宿舍就另作他用,变成了小影院,放映一些复古电影,兼售古早味棒冰。看到自己熟悉的场景,即使是画出来的,也觉得很亲切。

  喜欢日韩两部分的画风。台湾部分,画风略显粗糙。

  对一句话印象深刻,日本街头发小广告的女孩,“像阳光下闪着光泽的小苹果”。喜欢这种描述。

  一本好读有意思有诚意的书。推荐。

  《时光的旅行》读后感(五):梦想在望不断的远方

  我的朋友们都很喜欢旅游,他们每次问我:”你最想要去什么地方啊?“

  我总是答不上来的。那么多地方,去哪里都可以,最想要去的,好像真说不出来。

  我以为是我不爱旅游呢,后来想了想,其实是因为去过的地方太少,所以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可以的。

  和我特别多的梦想一样,都在一个个没有抵达过的远方,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所以,出发成为了最重要的概念。

  这几年,零零星星地去过了一些地方,可能也都没有长待,但留在记忆里最生动的,反而不是那些著名的景点,而是拐个弯遇到的小地方。

  可能我和刀爸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吧?他的这个绘本,细细描绘的,都是那最打动人的小地方,从日本、韩国到台湾,一路走过去,你会发现到更多不一样的美好,那种感觉,就像是一路走,一路收集梦想,一路到了一个又一个没有抵达过的远方。

  在这路上,或许能更明白自己。

  和寻常人想比,画家总是要占优势的,旅游中最美的画面,画家画了下来,然后只言片语,就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是一个嘴笨的普通人,可能感慨去过的美景,只能说:”真美啊!“不过这样,也是满有意思的,美,就是最好的形容。

  以前看过刀刀狗的绘本,那只可爱的、忧郁的小狗悄悄地就走进了你的心里,看这本绘本时,刀刀狗已经藏到了角落,我想,这也是慕容引刀在这梦想的路上,有了更多想说的,这些话,用他自己来说,可能更好。

  很明显,刀爸这本书画得很好,说的也很好,这是一本散文般的旅行绘本,应该多看几次。

  ——————————转作者本人的的一个说明————————

  为什么刀刀不是主角?为什么刀刀出现的那么少?为什么是这个叫慕容引刀的人在边走边画?新书发行以来,我被问到了几次。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是这个叫慕容引刀却每每被朋友们唤作刀刀的人。可是,我并不是刀刀呀?

  十一年前,我在城市的夜行车里,仰望着高楼剪影之上那一轮硕大的明月时,想着月亮要是也能看得见我,会看到一个脸贴在车玻璃上,眼巴巴望向她的小孩。

  如此分明的孤单。

  我把这个小孩画了出来,就是这只瞪大了眼睛,看着世界的狗狗。我叫他刀刀。

  刀刀从我的心里走出来,又幸运地走进很多朋友的心里。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日渐长大,心里有那么一点莫名的空白。

  纠结的时候,我喜欢眺望窗外。哪的城市都有雾霾,我望不见。

  18岁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背上行囊,去火车站买了张向西的车,我们就一路向西。一路来到延安的安塞,爬上一座焦黄的山,在烈日下,向着远方眺望。

  我们还想去更远的远方。

  我终于工作了,日常生活填满了我的全部,我甚至忘了还有远方。我跟人说,我很享受这种在原地坐井观天的生活。如果把一条狗送出去环球一周回来,它不还是一条狗么?可如果没有了远方,离不开的天堂是否还是天堂?我是慕容引刀啊,我不是刀刀。

  大部分朋友都说我就该继续不停地画刀刀。深挖他的商业价值。我知道他们说的对。“但我心里有了远方。”我这样回答。我想有一条单独的路,只跟自己相处。每天用新奇的眼光打量周围,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还有想到的,都不再只是刀刀的精神食粮,而是有更复杂丰富的那个慕容引刀的人生被我记录下来。

  我的同事,勤劳善良人品好的同事们,谢谢你们的支持。给我时间和空间,让我一趟趟走向远方。我见到了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回忆起来,都像是在一幕绵绵不断的电影里。

  一路结识的夕阳,树林,林中的旅人。

  你们还好吗?

  山高水长,你们都在望不断的远方。

  亲爱的刀刀:我还会继续画你,不会停。但我也会继续旅行,继续走在不同的路上。我知道,我必须成为更真实的自己。无论未来怎样,这样的人生,才真正对得起在身后默默关爱你的人。

  亲爱的刀刀:我是慕容引刀,我们一起走下去吧,微笑着,彼此守望。

  慕容引刀

  2013年4月27日

  《时光的旅行》读后感(六):跟着刀刀去远方!

  我是来剧透的!

  新书部分大图看这里:

  “跟着刀刀去远方”无水印多尺寸壁纸看这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