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市的胜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城市的胜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5 05:5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市的胜利经典读后感10篇

  《城市胜利》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格莱泽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4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一):人类文明与城市乱象

  在人类发展史上,无数的城市兴起,无数城市消亡,无数城市淹没于历史之中,成为默默无闻黄沙之地。孔尚任的《桃花扇》里唱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如过眼烟云,但看一切浮光略影。城市的诞生与发展逃不开这样的命运,想千百年前的楼兰古城,想曾经恢弘的罗马帝国,如今皆是遗迹。 最初因人口集中而聚集而成的城市,在随着文明的发展,以及城市各种职能具体细划,全球各地的城市也慢慢延伸出各种形态工业化发展伴生着不可阻挡的城市化进程探讨人类的城市化,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学话题

  《城市的胜利》作者格莱泽作为城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领军者将全球城市收入视线之中,纵观历史,横看社会文化原本应该比较枯燥的全球城市盛衰史,在他笔下也显得特别有趣味,让人在阅读之中,渐渐忽略这是一本经济类学术著作,回归大众社会经济生活。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城市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的相辅相承的关联,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城市兴起、发展、衰败的因果。非常启发现今我们对城市化发展的思路

  人类共同的努力共同创造了城市的文明,在城市的文明发展之中,城市与乡村相比也意味着更先进的文明,比如8世纪时,亚洲发达的文明城市崛起,而同期的欧洲还处在天然停滞不前农村境地---在1000年前,欧洲只有4座居住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城市。 对人类文明来说,城市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繁荣财富活力,另一方面是更多的贫困疾病混乱。作者重点分析了几大特色城市:班加罗尔、硅谷、底特律、里约热内卢、纽约、金沙萨、伦敦、巴黎、孟买、东京等。这些城市中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典型产物,这些城市的精英们既创造了奇迹,也付出代价。从作者的分析之中,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全球城市通盘印象;而那些对城市文明的反思光明背后的黑暗思考则更提示着我们关注城市的方向角度。-----作者为我们打开了重新看待城市发展的一扇窗。

  《创世纪》中巴别塔的建设者宣布“来吧,让我们为自己建设一座城市和一座高塔吧,它的高度可以通往天国;让我们为自己传扬名声吧,以免我们被分散地球表面上”。《创世纪》的先知们告知我们,城市最终是人与人的联结,是人类力量的汇聚,人类对居住空间向往永远向上最高最远最舒适的天国进发。地球各个群族不同的城市发展愿景,最终让不同形态的城市在地球散叶开花。看这本书,也常让人畅想起古文明那些令人震惊的传说中体量巨大建筑或者一些文化遗迹------这些早已成为人类关于文明与存在寄托想象

  在全书之中,作者始终以一种绿色环保思想贯穿全文,在反思现今城市的过去、现在时,总不忘为我们提供一种环保的观照方式。从环保的角度对城市得失进行考察,也为城市建设者们回归城市最初宜居的愿景。而绿色城市的探讨,城市的环保化,相信不仅是为解决当下各种城市问题,更是为了人类未来繁荣发展的一个可行性方向。 2012-12-08 20:11:00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二):城市人群的胜利

  我拿着最新版的城市地图,寻找从家到目的地路线。依次要经过八个十字路口,数个管理规范住宅小区,沃尔玛、麦德龙、北山等大型超市,以及一个需要先打左转向灯再打右转向灯才能驶过的转盘。

  不知不觉,由小城市的最初阡陌确定纵横血脉,在逐渐扩张走向中慢慢渗入了努力变身的药剂。道路扩宽、刷黑、交通线明晰桥梁、隧洞、快速公交线继续建设,新闻里说起又有九个城市将告别“无地铁时代,交通必然承载着城市发展越行越远。

  渐换新颜的城市方便有益,吸引更多的人们入住,拼搏,安身立命。不可否认,发展程度越高的城市,可提供给居住者的公共设施和共享资源就越多。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势才显出劣态来。乘上地铁到免费图书馆悠然地看上一本书,然后去公共游泳馆畅游一番,再携友人去shopping mall里享用一顿晚餐……这样的日子普通人一年到头也就寥寥数次,为生存奔波的人,没有太多休闲的时间金钱

  生存。一个词道尽城市的心酸。已在城里的人大多碌碌营营,未进城里的人满心期待。于是,旧主与新人麻木与雀跃,繁荣与贫困,白天的拥挤与夜晚的安静,都形成鲜明对比,一边对抗却又交织在一块儿。——城市是矛盾综合体。

  爱德华•格莱泽看过许多全球的大城市,感受了每个城市的矛盾所在,但依然对似乎充斥着负面代名词的城市给予了毫无保留热爱之情。一切在厌倦城市的喧嚣而向往山水静谧的人眼里的缺陷脏乱、高密度人口、贫困等等,在《城市的胜利》里都成为了发展的必由通道。“在较为贫穷国家地区,城市正在急剧地扩张,因为城市的人口密度为人们从贫困走向繁荣提供了最为便捷途径。”不同于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爱德华•格莱泽的观点充斥着对城市发展历程及其中个体体验到的辛酸历练肯定。正如书名所言,“城市的胜利”。

  抛开对现在生存的城市状况不满,跟随爱德华•格莱泽的脚步看看贫困和人口众多背后的因素区域性人口密集正说明了城市的创新力度。交通四通发达,人口才自由流动,“城市的结构可以几个世纪保持不变,但城市人口是流动的”,如果连抵达他处的道路都不通畅,也就不存在蜂拥而至某座城市的状况了。人口流动引发实地交流,进而产生文化、观点、技术方式等的交融启动创新发动机,一路奔跑着诞生了如今触手可及的进步。

  是的,一切重点在于人们高密度的实地交流,向边缘去无限扩展的扁平式的城市模式并不被格莱泽推崇,他认为围绕摩天大楼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还能刺激创新。简单点说,《城市的胜利》绘就了纵向发展而非横向扩张的“胜利”发展道路。

  只不过,他所列举的城市都是世界久负盛名的典型城市,终归还是因为是学术研究而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谈问题。这世界上还有太多的城市,不那么宏大,也在复杂艰难地进行着城市化进程,迫于人口压力而密集进行着范围扩张、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城市大事。看《城市的胜利》,了解知名大城市的繁荣,观察自己身处的城市,体会蝶变的脉搏。相信格莱泽也会赞同,城市的胜利其实是城市人群的胜利,他们塑造城市,且家在城中。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三):谁卷走了你的幸福

  玩大师席德梅尔的名作《文明IV》6年来,每次启动游戏,我总会认真地看完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开场MV:在醇厚辽远的非洲斯瓦希里族土著歌曲《Baba Yetu》(华语玩家根据发音昵称其为《爸爸野猪之歌》,2011年成为史上首获葛莱美奖的游戏音乐)声中,夕阳缓缓从地平线上落下。随着夜幕降临,地球大陆上一个个城市犹如盏盏明灯渐次点亮,随着乐曲层次高潮迭起在眼前壮阔无垠地迅速展开,直至星星点点灯光终于铺陈连缀形成炫目璀璨的星阵,映照出非洲大草原、红海、亚平宁半岛、爱琴海、美索不达米亚、高加索、恒河、黄河、美洲乃至全球陆地山脉河流海洋轮廓

  显而易见,人类的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由于经济个体与生俱来利益多元性,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后,继续维持原始的扁平化增长模式几乎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无序化和低效能。城市于是顺其自然应运而生

  正如《城市的胜利》作者爱德华•格莱泽在书中所说:“城市的人口密度为人们从贫困走向繁荣提供了最为便捷的途径。”人口和产业的集中及分工生产模式的确立,让城市成为各种资源的高效生产地和集散地,并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而距离亲近,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能激发更多的创意动力,从而推动城市自身发展和增长极的交替出现

  事实上,格莱泽书中的理论并非独创,它与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和美国经济学家斯科特提出的“经济马赛克”模型颇有相似之处。后者认为,在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的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而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在这些块状区域内制造出来。

  从格莱泽热情洋溢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自小生长在曼哈顿的哈佛天才教授对城市的无限热爱和期待。然而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城市可能会获胜,但居住在城市里市民似乎往往会遭遇失败。”撇开诸如环境污染、就业紧张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等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问题,格莱泽在书中提出不少颇有创意的看法,令人不禁眼前一亮。譬如,他引用里约热内卢和纽约等城市的实例,雄辩地论证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贫困通常是一座城市成功标志。”他进而分析道:“如果政府只在城市里提供医疗保健和教育,而没有扩展到农村地区,那么这些服务将会吸引更多的贫困人口涌入城市。任何试图降低某一座城市贫困水平的努力都有可能弄巧成拙,因为更多的贫困人口受到吸引,反而会提高这座城市的贫困水平。”

  实际上,城市带来的问题不止于此。早在两百年前马尔萨斯就发现,城市的个体劳动生产率往往随技术进步、分工和贸易发展而降低。其起因是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土地工具等生产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单位劳动产出不断减少。更为严峻的是,分工和贸易的发展更加拓展了通过追加劳动投入获得产出的潜力,因而也进一步压缩了个体的闲暇时间,于是日夜操劳的市民自然对“你幸福吗?”这样的问题感到很无语。这种被后世经济史家称为“马尔萨斯型增长”(20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内卷化”概念,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的经济模式,因其贴近处于城市化进程初期的中国现状而引起国内经济学界的关注和担忧

  《圣经》有云:“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大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马太福音》六章二十八至二十九节)人类文明和社会毕竟是向前发展的,中国自不例外。所以身为芸芸众生的我们完全理由可与格莱泽一道,以谨慎乐观态度享受城市和生活的馈赠,用平常心静观世事起伏变迁作家杨葵说得好,对于世俗纷扰,如果你过分介意,“它就全是烦恼,如果你不介意,它就是沸腾的生活,海潮一般,浪涛相继,生生不息。”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四):人是人最大的乐趣,因此城市必胜

  几乎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做了书摘,重新编排了书摘的顺序,快捷生成一篇书评,这些书摘足以说明这本书有多好:

  城市放大了人类的力量。我们人类最重要能力就是相互学习的能力。当我们面对面地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学习就会更加深入和彻底。

  城市提供了合作的可能……在班加罗尔和伦敦人口密集的走廊里,思想可以很方便地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人们愿意忍受城市里的高房价,正是为了与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生活在一起,其中有些人的知识将会对高房价作出补偿。(P228)

  城市为那种让人类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的合作提供了可能。人们往往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因此,我们周围的人越多,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城市让观察、倾听和学习变得更加方便。人类的基本特征是我们相互学习的能力,因此,城市让我们更加成其为人。

  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它只有在与通过面对面方式取得的知识相互配合时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P229 )

  雅各布斯支持多样性。她肯定了城市在传播知识和思想、创造经济增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P135 )

  中年人离开城市并不稀奇。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样,城市对于年轻人有着非同寻常吸引力。(P155 )

  将来肯定有那么一天,城市被普遍地认为是教育我们孩子的最佳选择。(P183 )

  郊区的写字楼飞地是否能够像传统中心城区一样产生同等程度的知识碰撞。这些地方很少发生随机的交流,

  人才通常在传统的学校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尽管他们最重要的知识通常是从学校毕业之后取得的。……最好的城市拥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它为白手起家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P207 )

  重视教育的悠久传统

  各种人才都是为了追求生活质量而来的——生活品味让巴黎脱颖而出

  217 波士顿的企业处在彼此孤立的写字楼里,失去了城市人口密集所具有的优势。

  219 明尼阿波利斯……路德派教徒带来了对知识的信仰,

  222 温哥华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它的特点是开阔的空间、又高又细的摩天大楼,它们可以提供宽阔的视野和完善的公共交通。……优秀的城市规划加上加拿大采取的非常合理的移民政策,……移民素质非常高……大量的签证被发放给了所谓的独立移民。这些移民是根据一个评分系统得到批准的,……移民帮助……在经济上更加富有活力。对亚洲人特别有吸引力

  休斯敦……建造住房可以让一个城市得到发展,并吸引怀有梦想的人们。

  地中海沿岸的艺术家和学者纷纷聚集到这座城市里,这里为他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接近性和自由。这一辉煌的历史时期不仅诞生了西方哲学,还诞生了戏剧和历史。有些随机性事件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们的效应因为城市的互动而成倍地放大,雅典因此变得繁荣起来。一位智者遇到另一位智者,他们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他们的思想给其他人带来了启发,于是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突然发生了。雅典获得成功的最终原因也许显得有些神秘,但过程是十分清楚的。思想在居住于人口密集的城市空间里的人们当中交流,这种交流有时会产生人类创造力的奇迹。

  那些从事贸易的荷兰定居者聚集在一起,因为接近性使得商品和思想的交流更加方便,而且这个小镇的保护墙(即现在的华尔街)给人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现在,在从曼哈顿第41大街到第59大街之间长达1英里的区域内,分布着5个邮政编码区域;在这里工作的雇员多达60万人(超过了新罕布什尔州或缅因州),他们的人均工资超过了10万美元,从而使得这块弹丸之地每年发放的薪资总额超过了俄勒冈州或内华达州。

  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已经给那些提出理念的企业家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因为他们现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利润。

  城市使人员和公司之间物理距离的消失。它们代表了接近性、人口密度和亲近性。它们使得我们能够在一起工作和娱乐,它们的成功取决于实地交流的需要。在20世纪中期,交通方式的进步削弱了把工厂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的好处,许多城市因此出现了衰落,如纽约。在最近30年里,由于技术的进步,更加适合于人们在近距离接触中产生的知识得到了更多的回报,有些城市出现了复兴,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五):城市的胜利与更美好的生活

  《城市的胜利》是最近几年来,让我的观念有最大改变的书。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当然更倾向于保护好古迹文物,甚至也认同为了保护可以“反发展”,当人问我“那么以后所有的建筑都成了文物,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要住到哪儿去”,我心里虽然会有“你怎么不懂古迹的价值”的嘟囔,嘴上有一套关于文物判定和价值评估冗长的专业理论,但是,真的静下来,我也会想,空间如此有限,保护的限度在哪儿,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城市以后该怎么办。想保护好旧城和古建筑,认为高层建筑破坏景观、有碍观瞻、缺乏亲和力,但同时又反对城市“摊大饼”,控诉上下班地铁的拥挤……这就像一个悖论,除非减少城市人口,可《城市的胜利》里让我相信一个在兴旺成长的大城市必然会涌入更多的人。这些人虽然穷,他们的贫困和在发展停滞的农村的贫困比起来仍然是相对富裕的,他们受到城市活力的吸引满怀希望而来。

  作者爱德华·格莱泽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研究重点是城市问题,他用易懂的语言、有说服力的数字和实例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比如,作者提到了经济动力对居住者的引导。让我想到,我们一直在说的北京旧城改造。要想好好保留胡同,就必须重新清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私搭乱建,但减少这些建筑的前提条件是减少居住人口。这几年,胡同院落的买卖就像在用经济办法来稀释人口,有产权却没有钱修缮房屋的家庭迁出了旧城,换来了居住人口较少同时相对富裕的家庭。

  城市的经济研究在这本书里,既为解释现象提供了依据,也指引了改善城市生活的方法。从班加罗尔、硅谷、洛杉矶、底特律、纽约、东京、孟买、巴黎等等城市身上能看到很多与中国的城市密切相关、常常在国内媒体上讨论的问题:人口激增、贫困、城市衰退、犯罪率、安全感、交通拥堵、郊区化、卫星城、花园城市、环保、低碳等等,通常我们讨论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时候,都假设它们彼此是不相关的,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案常常相当感情用事,细想之下会发现只能引起其他的问题,根本行不通,但在《城市的胜利》里,格莱泽将城市的经济放在了首位,这是一个很好也很简单的标准,同时参与影响城市决策的还有很现实的政治因素、社会情感以及环境保护。优秀的城市在这些要素之间取得了平衡,并且具有了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确保在城市中生活的人能够不断提高生活的水准。“城市不等于城市的建筑,而是城市中的人。”这是《城市的胜利》最核心的观念,所以,解决交通拥堵应该为了城市中的人,保护古建筑应该为了城市中的人,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也是为了城市中的人。为了这些目标,格莱泽提出应该以收费——因为每个开车上街的人也在用增加拥堵的方式浪费他人的时间——来治理收费,这在伦敦、新加坡都取得了成功;保护古建筑应该有取舍而不是无限制;修造、使用摩天大楼、居住在城市而不是郊区将更有利于城市环境。按照他的描述,我想象中的理想城市应该更便利、更紧凑,容纳着相当多的人。《城市的胜利》写得特别妙的部分是,他颠覆了我对写《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简·雅各布斯和《瓦尔登湖》的梭罗的信任。简·雅各布斯教人去保护自己家周围的公园,主张低矮建筑、社区交流的重要,反对摩天大楼。格莱泽却暗示她的主张已经过时,限制城市向竖向发展、限制建设,最后是城市要么走向衰退,要么房价激增、阶级分化,要么必要的扩张只能横向铺开,所有人都要为耗时、耗碳的交通买单,抗议和阻挡建设的“邻避主义”如同诅咒,只能让状况恶化。而梭罗本人是引起森林火灾的祸首,他带着乡愿的隐居在当代只能意味着消耗更多碳、更污染环境,格莱泽的观点很明确:“如果你热爱自然,就搬到城里来。”

  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城市问题,引用了很多经济、环境方面的数据,正规的注释、参考书目和索引占据了最后将近100页的篇幅,但它不是一本给小圈子小部分学者看的书,而是通俗易懂的读物,每一个在城市里生活或者想要脱离城市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和自己有关或自己关心的内容:在哪儿居住、薪酬水平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家隔壁要盖摩天大楼该怎么办,从书中能看到自己在城市里扮演的社会角色,重新考虑自己该如何选择。

  最后一点,在城市之外的问题上,这本书也对我有启发。在讨论硅谷和班加罗尔的发展模式时,作者有一个小片段简要叙述了即使在电子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面对面交流仍然不可替代。我重新考虑了一下我靠邮件、短信、微博来与朋友联系的方式,拿起了电话,和他们说“有空见个面吧”。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六):城市,诞生奇迹

  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顶尖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格莱泽教授欢呼,"城市胜出了"。尽管有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革命以及廉价的机票,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都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得越来越近"。该书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向我们证明了经济力量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城市。格莱泽认为,正是城市生活的紧密感和其所提供的面对面互动机会让城市变得如此富有活力而令人兴奋,不断吸引着更多的穷人和富人到城里定居。

  格莱泽彻底颠覆了一些大家引以为常识的观点,比如传统论调“城市是不平等和被剥夺的地方”。在格莱泽看来,城市中存在的贫民区事实上体现了城市的优势,而非劣势,“城市里充满了贫困人口,但并非是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 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感受也许没有那些从农村来大城市发展的人们的感受深刻。在农村人看来,城市的繁华、便利是乡下环境无法比拟的。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因为这里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发财致富的契机,也提高了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

  梭罗的《瓦尔登湖》代表着人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愿望,但格莱泽用300英亩森林的被烧毁证明了人类是天生的环境破坏者,解构了瓦尔登湖的神话。因此,倡导融入自然实际上是在破坏自然,最好的办法不是倒自然中去,而是离自然越远越好。

  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大胆的论述开阔了读者的思路,在书中,作者一直秉持着一个观点:真正的城市是由居民而非由混凝土组成的。人们必须从“把城市看做是城市中的建筑”这种倾向中摆脱出来。 与其大兴土木,不如花钱培养人口的技能:"真正构成城市的是人的血肉,而不是砖石水泥。"因为创造力、群集度和对新观点的热爱才是城市成功的关键。

  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

  这里,诞生奇迹。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七):城市代表了先进生产力,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城市的胜利是用人们脚投票的最自然不过的体现,每一个做出“城市应该如何如何”“人们应该如何如何”判断的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没有一个人是出于主动的愚蠢而选择自己的道路,城市有很多问题,但至少有如此多的人怀着热情渴望理想涌向它,以至于人类今天可以被称为是城市动物了。

  身边“反城市”朋友常说的,就是“或许很多偏居乡野的人根本不希望城市化”,先不论这个“或许”里蕴含了多少城市人的叶公好龙,也不是说保护多样化多生态不够重要,但在城市早已成为这个星球上人类生活方式的最普遍一种的今天,在文明进化几乎总是与失败和弯路并行的条件下,思考与建设的力量总是有限的,那么更多的去思考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好而不是如何让乡村成为传统生活的桃花源,才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不论对城市喜欢与否,都不得不承认。

  本书最好的地方大概是通过翔实的数据提供了很多不同于常规的思考方向,让我们能够从宏观角度去看待我们生活的方式与环境。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八):城市何以走向胜利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早在2005年,城市人口就已达到世界总人口的一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今天,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在城市中生活了。这个历史大趋势自然不是什么新发现,但在阅读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的新作《城市的胜利》的过程中,我依然感到了那种展望未来的兴奋,以及随之而来的困惑与思考。

  格莱泽对城市最大的信心,就在于相信城市对人类智慧的激发与聚合作用。人类的思想来自彼此的影响、启发,甚至辩难。城市作为浓缩的空间,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挤压得更近,这种密集性非常有利于思想的创造。书中以三个城市为例:古希腊时代的雅典、印度高速发展的班加罗尔与美国的硅谷。这是三个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城市,但它们的繁荣兴盛都得益于那种智力上的启发与合作,因此也才有了雅典的哲学家、班加罗尔的工程师与硅谷的技术奇迹。

  也许,许多人会认为高科技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面对面”同样可以通过通讯与信息技术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这样一来,人们不是不必拥挤在城市里边也可以创新吗?格莱泽对此展开了辩驳:近些年,虽然电子邮件、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越来越流行,但商务旅行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出现了急剧的增长。这就说明,人们对真正“面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觉得,在这里还应该提及城市生活的可能性,也就是下一秒你不知道会和什么人交谈,这种可能性是城市激发思想的重要方式。

  格莱泽将西方衰败的工业城市形象地戏称为“铁锈地带”。近年来,克利夫兰、底特律、新奥尔良、匹兹堡和圣路易斯等一些美国曾经最大的城市,其人口都下降了近一半以上。在欧洲,利物浦、格拉斯哥、鹿特丹、不莱梅等城市也大不如前。这些城市衰败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工业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制造业正在转移到新兴的发展中国家。

  这些衰败的城市需要彻底与工业时代的铁锈告别,需要华丽的转身与蜕变。格莱泽在书中强调,这种蜕变将会是非常彻底的。以纽约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末,它还是一座巨大的工业城市,是全美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它雇佣的工人比底特律汽车业雇佣的工人还要多出一半。但到了今天,这个世界最大的超级都市,已经成了世界经济金融中心。除非查阅史料,否则你无法联想到它的过去。

  面对城市发展遇到的种种问题,格莱泽乐观面对,并提出了应对之法。

  对城市的贫困问题,他认为城市的贫困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座城市成功的标志。这种提法对我们以往的认知而言自然是一种挑战。他认为,城市正是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贫困人口,接着给予他们发展的机会,最终目送着他们走向成功,然后又开始迎接下一批贫困人口的到来。国家的政策是要帮助穷人,而非贫困地区。你仔细琢磨这些观点之后,会发现它们很有道理。想想中国的打工大潮就会明白。因此,要真正消灭贫困,出路还是在城市的发展上。

  对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格莱泽以新加坡和伦敦为例提出了对策。1975年,新加坡向在中心城区驾车者征收交通拥堵费,使这座城市成功消灭了交通拥堵。2003年,伦敦开始征收交通拥堵费,也导致了交通流量的大幅度下降。

  对城市的建设、拆迁、保护等问题,格莱泽同样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他认为,立体发展、向高空拓展,是城市重要的资本之一。如果旧城保护政策过于严苛,那不但会造成高房价,而且还使得城市只能在平面上扩张,从而加剧各种交通问题。未来,人们应该居住在“围绕着电梯修建”的密集城市里,而非居住在“围绕着汽车修建”的平面扩展地区(现在的美式生活)。尤其是中国与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果能够采取前一种生活方式,那对全球环境与资源来说将是一大福音。

  结尾和开篇一样,以三座城市为例。意大利的米兰不仅仅是生产服装和提包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消费的圣地,充满了活力、时尚与快乐,是城市成功蜕变的一个绝佳例子。加拿大的温哥华不但有着优秀的城市规划,更重要的是,其合理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他们成为了这座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对迪拜,格莱泽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迪拜好大喜功,应该脚踏实地,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而不是只着眼于商业上的哗众取宠。

  读完此书,感觉很过瘾,你会被他那种乐观深深吸引。遇到问题,迎难而上去解决,而不是退缩,这点令人赞赏。不过遗憾的是,格莱泽没有提到现代城市的诞生是与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紧密联系的,城市的地位与角色往往取决于在这个体系中的博弈。比如,他认为城市密集的人口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创新,但是像曼谷、雅加达及马尼拉的人口都远远超过一千万,创造力和影响力却是微弱的。

  乔尔·克特金在其名著《城市的历史》中考察千年以来的城市历史,总结出城市成功的三大特性:神圣、安全、繁荣之地。也就是公民身份的认同、生活安全的保障以及自由的商业贸易。这恰好补充了本书的论点。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这三点,城市才能更好地聚合与激发人们的思想,从而步入伟大,而不止是庞大。这些问题对于正在快速兴起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来说,需要认真思考与面对。

  《城市的胜利》,[美]爱德华·格莱泽/著,刘润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2a130102e7k1.html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九):为何逆城市化运动注定失败

  所谓“逆城市化运动”,兴起于“二战”结束之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高峰。以底特律为例,1950年人口接近185万人,如今只剩下71万,纽约1950年时人口为789万多,1990年时降至732万,费城1950年时人口超过200万,如今只剩下152万多。

  随着交通日益发达,郊区硬件设置的提升,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希望到亲近自然的郊区去安家,导致许多传统大城市日渐“空心化”。

  在今天,有了微博和Facebook,天天见面似乎已成多余,既然面对面的交流不再重要,甚至成为最低效率的沟通方式,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居住在城里呢?为什么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其实,这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非城市化运动,早在1900年,随着电话的普及,美国便兴起了“去郊区住”的主张。

  作为大陆民族,美国人天性中便有厌恶城市的一面,在开国诸公中,杰佛逊明确反对工业化,他认为工厂式劳动割裂了人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失去了道德实践的基础,这必将带来人性的堕落。华盛顿也认为,工厂式劳动会培养人的奴性,他甚至曾建议增加工厂的税收。当美国诞生时,国父们所期望的是一个农业为本的传统国家,而非后来的工业巨人。

  翻开每个民族的历史,都充斥着这样的神话:土地给人类带来自由、美德、尊严,只有回归土地,你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

  正如大卫•梭罗所说:“青年人除了立即进行生活实践,怎能有更好的方法来学习生活呢?围绕着一个诚实人的田地的短短的一道石墙,要比那座远远脱离真正生活目的的、有一百个城门的底比斯城更得体。”吊诡的是,在梭罗曾隐居的瓦尔登湖,由于仰慕他并选择到此隐居的人们太多,导致它已陷入生态灾难中。

  然而,对于爱德华•格莱泽来说,一切并不这么简单浪漫,他写作的《城市的胜利》被评为2011年《经济学人》非虚构类最佳图书,在书中,他描绘了一个相反的童话:因为城市,人类文明才得以进步,现代人呆在城市比留在乡村更有利于自然,也更有利于自己。

  爱德华•格莱泽看到的是这样的数据:纽约人口到2010年又上涨到817万多,这意味着,“逆城市化运动”事实上正在走向末路,

  为什么逆城市化注定失败?这与“杰文斯互补原理”息息相关。

  “杰文斯互补原理”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最早提出来的,他生于1835年,逝于1882年,他是第一个系统提出边际理论的学者,从而开创了经济学思想的全新时代。在今天,当我们提起什么“经济学家的思维”时,会不会从边际效益角度看问题,是一个基本的标尺。

  “杰文斯互补原理”的意思是:使用效率更高的蒸汽机不会降低煤炭整体的消耗量。这是他在1865年完成的著名论文《煤炭问题》中提出来的。其原理是:虽然效率更高的蒸汽机会节省煤炭的消耗量,但由于成本降低了,人们会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蒸汽机,结果反而会加大煤炭的总消耗量。

  这个例子可以套入马克思戒烟的故事中,马克思在经济困难时曾不得不选择抽廉价雪茄,他说每抽一支,就相当于节省了一笔钱,这意味着抽得越多,他节省下来的钱就会更多。但事实并不如此,由于吸烟量增加,他的整体花销反而增长了。同样的例子是低热量食品可能会导致更粗的腰围,而低油耗汽车反而会消耗更多的汽油。

  通过“杰文斯互补原理”我们就能明白,互联网不会压缩我们面对面交往的时间,微博等技术越发达,人类面对面交往的欲望就会越强,其结果是,我们见面的次数更频繁了,而不是减少了。正如微博本身,它原本是为了节省人们浏览网络新闻的时间而设计,可事实是,今天人们花在微博上的时间远超过看网络新闻的时间,同样,电子书的免费下载大大方便了读者,可结果却是:我们下载电子书所用的时间远远超过我们阅读它们的时间。

  “杰文斯互补原理”告诉我们,提高效率的行为本身将带来更多的消耗,我们不会因此获得自由,相反,我们会产生更深的依赖感。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力量,植根在人性的缺陷中,它牢牢地锁定了我们。

  在自己的书中,爱德华•格莱泽列举了城市的诸多好处:

  在美国,在大都市的大都会区工作的工人收入高过不在此区工作的人的30%,虽然更高的房租几乎抵消了这个优势,但生活的压力会让他们的生产效率高出50%。

  城市的好处并不仅仅体现在美国,印度城市人口每增长10%,人均产值就会增长30%,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口的4倍。

  爱德华•格莱泽还对比了日本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两国都有沉重的传统,所不同的是,日本有长崎,1543年荷兰人在这里登陆,以后的300多年,这里成了日本连接西方的窗口,即使是极端排外的年代,“兰学”在日本依然可以合法传播。爱德华•格莱泽认为,这是日本后来更快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毫无疑问,爱德华•格莱泽对此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其实只需查阅最简单的材料就能明白,到1895年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失败时止,整个大清帝国真正通晓西方语言的人才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外国书籍的“翻译”依然是靠西方传教士口述、中方人员记录完成的,而日本在开国之初,便已有50名以上的通译人才。由于翻译不准确,两次鸦片战争的谈判给清政府造成巨大损失。

  中日的差距不完全是民族心态造成的,也与两国的城市形态相关。日本的江户(即东京)是一个开放型的城市,皇家城墙保护范围很小,町人区(商人区)自由发展。而清王朝的北京是一个封闭型的城市,城墙锁死了内外联系,最初内城只能满人居住,后由于八旗日渐贫穷,许多旗房被私下卖给汉族商人,但这种交易在制度上没有任何保障,康熙见内城居然出现了商业街,大为震怒,曾一次惩罚百余名“不法”商家,直到嘉庆时,清政府在表面上依然不允许汉人进内城经商。

  中国的传统城市多是军事、政治城市,许多并不处于商业要津,城墙是一笔巨大的公共开支,它们不断被修葺,在防守之外,它更直接的作用是给流通带来麻烦。

  爱德华•格莱泽这样解释城市对现代化的重要性:城市可以将各种各样的人才聚集起来,而许多伟大的发明不过是对旧发明的整合而已,比如汽车,不过是发动机和马车二者的简单结合而已,但只有在城市,才能孕育出这样的创新机会。人类的每一次发明,都推动了城市文明的进步,而城市文明的进步,又给新的发明提供了契机,这用“杰文斯互补原理”同样能解释得通。

  那么,为什么在纽约等城市,逆城市化运动会失败,而在费城、底特律等城市,逆城市化运动却会成功呢?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新城市运动”的推动,它改变了城市治安、卫生环境,同时更重视城市肌理的打造,传统的工业城市一味强调效率,导致马路宽阔、高楼林立、绿地缺乏,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来说,这样的城市没有亲近感,因为他们连过个马路都会遭遇危险。而“新城市”则更重视细节——人车分流,营造人与城市互动的空间,以及提供生活的各种方便。

  但,这只是外在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城市自己。底特律、费城等都是产业单一化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将大量的产业工人组织起来,但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廉价的中国工人和低成本的全球化物流,使地理上的距离被“杀死”,许多还没来得及形成性格的大都市因此走上末路。

  一个城市可以靠组织劳动力成本更低而迅速发达起来,但这注定是短命的,城市真正的活力在于多元化,在于不同行业互动形成的创造力,纽约原本是服装之都,也偏重于生产,它之所以能战胜“逆城市化运动”,因为它已升格为服装设计之都。

  能展现创造力的城市,才能取得胜利,从传统都市转型为现代城市,Idea是最重要的力量,硅谷的崛起便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而这似乎环境无关,比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即使它的先天条件算不上优越,但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更低的生产成本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创造力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可问题是:越是成功的IT大佬们,不是越喜欢把公司搬到郊外吗?他们恰恰是逆城市化的先锋啊?

  爱德华•格莱泽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因为城市人能源消耗明显低于郊区,他们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而不是私家车,住到郊外,意味着增加88%的用电量,仅私家车一项,每年就要多排放6700磅二氧化碳。

  如果你热爱自然,你就应该住在城市,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十):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北京的人口调控

  上周,《财经》的一则消息——保定被初步选定为政治副中心,在原本就潜流涌动的湖面上激起了新的涟漪。分都的目的人所共知,是为了控制北京的人口规模。就如习总所形容的那样,北京太胖了。针对首都规模不断加速膨胀的问题,分都不是唯一的被提出的解决方案。其他的解决方案还有诸如迁都、限制人口准入等。

  作为一个毕业后即在北京打拼的85后,北京规模太大导致的拥堵和高房价之痛,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既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然而今年春节期间翻阅的一本书——《城市的胜利》,让我对大城市的肥胖症有了新的看法。这本书曾被评为2011年《经济学人》非虚构类最佳图书,作者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此前社会学家、城市发展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次经济学家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呢?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清楚简洁地陈述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城市是谁的城市?城市是用来做什么的?作为新城市主义的倡导者,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这本书里,开宗明义道:城市是人的城市,而非由冷冰冰的混凝土建筑构成的。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最美好的希望。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能够带来创新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循着这些观点背后的逻辑和脉络,我们不妨尝试着理解并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

  在北京的生存压力和生活成本日渐上涨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北京。他们当然不是为了畅吸PM2.5,为了体验人生感受北京的拥堵而来的。来到北京并在这打拼下去的人,只有一个理由支撑着他,那就是这个城市带给他的收益高于成本。北京固然有着很多的不便,但是这个城市更有着二三线城市所不能提供的职位和机会。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多是事业单位,公务员,乃至国企的岗位。能与大学专业相对接的职位,大多存在于北上广。这也是大学生蜂拥而至的原因所在。他们在这座城市努力打拼,不断成长,既给自己带来了命运的转机,也让这座城市越来越富有活力,经济的效率越来越高。

  根据爱德华•格莱泽的观点,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便利了信息的流动和智慧的碰撞,这种碰撞带来一种正的外部性,所以有人的地方才有活力,才有创新的出现。人才的聚集成就了硅谷,成就了中关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让远距离沟通成为可行,但它反而增加了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就好像杰文斯互补定理说的那样,节煤技术的发明,不仅没有降低煤炭的使用量,反而提高了煤炭的使用量。经济学家发现,如果城市的规模扩大一倍,创新的数量、人均工资水平都将提高15%。这一切其实都说明了,北京人口的越来越多,恰恰是这个城市愈来愈有活力的征兆,恰恰是这个城市的经济效率和创新力提高的征兆。

  再者,我们也看到北京也吸引了大量低学历务工人员。就像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里所说的:贫民窟通常是一个城市成功的标志。虽然这些务工人员中很多人收入并不高,但却比在贫困的农村高得多。这些人员的增多,其实从整体上改善了国民的福利状况。他们做着最底层最艰辛的工作,为北京的发展做着不可或缺的贡献,他们的子女们也得到了比在贫困地方更好的视野和成长条件,这一切都滋生着进步的希冀。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地回答开头所提的两个问题:北京不只是一部分人的首都,它应该是所有国民的首都,它应该提供给所有人以机会,而不是封闭自守。在开放和兼容并蓄的过程中,不仅它自己得以提升竞争力,而且整个国民的福利状况也得到了帕累托改进。

  如果说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的根本原因,是北京地区环境承载力有限。那么我们也可以推测道,现在即使分散掉一部分北京的政治职能,短期内拥堵会得到改善,房价会下降,但这立即就能吸引大量的人来到北京。因为北京已经形成相当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产业结构、产业积聚,即使丢掉政治职能,它还是能够遵循了既有的道路,而发展成为像纽约那样的经济文化大都市。所以分都之后,环境承载力的瓶颈依然存在着。所以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我们如何改善北京的城市治理和产业结构,让其能够适应北方缺水干旱的环境瓶颈?

  不难看出,分都不是解决北京环境瓶颈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当然分散掉政治职能,是有利于北京城市结构的更加合理化,更加可持续化。其实放眼于世界,专注他山之玉,我们也可以看到,东瀛岛国上的东京就是一个多功能的大都市,兼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于一体。这些国际化的大都市,有过限制人口规模的提法吗?所以我们要反思的是我们治理城市的水平,让城市的布局更加科学,让城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加绿色,而不是一味地纠结于所谓的大城市病。

  人类的所有技术进步和文艺复兴都是在城市里产生的,城市让这个世界更加环保、更加绿色、更加健康、更加富裕,而不是相反。那些动辄提出要限制人口规模实施人口准入的人们,没有认识到大城市的拥堵高物价的另一面,是活力和创新。这些益处远远超过了城市所带来的些许负面因素。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善我们的城市治理,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可持续,而不是因噎废食,把现有的种种问题当成城市的固有顽疾,一堵了事。这就好像有人把贫富分化的罪责归因到市场经济身上一样,事实上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市场在分配方面是公平的。相反,贫富分化之所以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市场化的不规范不彻底。同理,所谓的大城市病,不正是因为我们治理的不够好吗?所以限制城市人口规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伪命题。

  再者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国家开始新型城镇化建设,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避免人们一窝蜂地涌向大城市。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如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那么可以预见到会大大缓解现在首都的规模膨胀问题。问题是发展产生的,也必然要在发展中解决。如果现在就搞什么限制进入、人口调控,既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的福利状况优化。

  城市的胜利,其实是人的胜利。城市是创新的源泉,文明的火车头,人类的命脉所在。城市也应该是全体国民的城市,而不只是一部分人的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不应该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从全局出发,从改善整体经济效率着眼,从改善国民福利状况着想。而这其实就是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胸怀天下,经国济民。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是所有人的愿望,但这需要冷静的思考作为支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