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心的义工旅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心的义工旅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7 05:5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心的义工旅行》经典读后感10篇

  《安心义工旅行》是一本由安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一):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365天,5个国家,超过8个义工项目,22岁独自上路,两个专栏,一部5集纪录片,一本13万字的书

  “她曾立志出国考取北美精算师,却在毕业之际选择义工旅行,365天,5个国家,超过8个义工项目。在西藏志愿者之家烧火做饭,在尼泊尔儿童之家陪孩子们学习游戏,在印度特蕾莎修女之家照顾临终病人,在泰国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英语,在自闭症中心陪伴遥远星球孩子。”

  “在旅行中,你总能遇见不同人生。他们睁不开双眼,却希望看到最美的世界。他们没有双臂,却渴望拥抱所爱的人。他们不能说话,却期待讲述自己心声身体无法承载梦想心灵依旧精彩绽放!”

  这是旅游卫视行者栏目5集纪录片《安心之旅300天》的宣传语,也是新书《安心的义工旅行》封面勒口处的文案

  从两年前萌发一个出去走走做义工,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念头,到今天书的顺产,额外还比预期多了一部纪录片,也在云信公益周刊评论专栏上耕耘了一年。过去的365天里,有很多人划过我的生命旅途中的陌路人,四川震后的穷困孩子,西藏的守山老师,广州的艾滋病人,尼泊尔儿童之家的孤儿,印度临终关怀的病人,泰国的盲童,孤独症儿童,我的学生们,共事过的各国志愿者们。我不断地在讲述他们的故事,却很少在书里或者片子里提到自己。

  嗯,这是我第一次写自己,或者说,其实我自己的影子是可以在《安心的义工旅行》一书中察觉到的,你记录的,拍摄的,写下的,捕捉的,某种程度上而言,可能就是你内心需求偏好的投射。关于自己,我想说三部分,分别是自我教育认识自我与放下自我。

  -------------------

  关于自我教育

  ------------------

  —有的人会说,又出书又拍片,一定是文科生。

  这是最糟糕年代。糟糕的是我们的天性总是被各种应付性的考试,填鸭式的教学被动型的计划束缚压抑着。但这也是最美好的年代,美好在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而反抗本身,就会是一曲妙趣横生交响乐。学了十年的理科大学又是统计精算,大学里整天围着一堆data,琢磨着如何抽丝剥茧地挖掘它们内在的联系。尽管每年都拿着一等奖奖学金,可是长期以来我学得并不是那么的开心,于是我一个人偷偷地去旁听了很多课,国际学院的项目管理课,西方哲学课,文学系的现代主义研究历史系的战后国际关系,西方文明史,也一个人从学校坐车去中山大学,旁听过公民社会研究课。到最后,发现

  道理都是相通的,一个观点数学,哲学,科学艺术,历史,管理,商业,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与故事去诠释。当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道理后,再用你自己的故事去诠释,就足够了。不必你追我赶式地相互比较,不必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后来机缘巧合被选去南方周末实习。那时候,很多学生都觉得,在大媒体里实习一个月,接触不到前线,无非就是坐在办公室报纸。的确如此,刚进去的时候,我被分去了资讯室,里面都是堆积如山的报纸和内刊。而新闻部里的实习生,都是港大或者北大再或者就是科班出身的学生。那一个月,我总是最晚离开的人,废寝忘食地翻完了二十年的南方周末,看完了我能够找到所有内刊。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你能够在纷繁复杂现象中,抽象原本的并且不为人类意志所转移的规律,并且能够将这种规律应用于其他,那么你的学习速度突飞猛进

  规律,我看到了规律。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一次例会的发言,傅剑锋老师发现了我,把我带去了新闻部。此后才有了大家看到的我在南方周末新闻部的半年生活,才有了多次独立撰稿,才有了那些在传媒学生眼里,一次不错的实习光环

  —关于纪录片的拍摄,有人问我,是不是旅游卫视的团队在你后面全程跟拍的?

  其实我很感谢这次机会,它给我打开了另一扇门。一边做义工,一边写文章,当然这也是那时我从南方周末出来后唯一会的事情。就在我要去西藏之前,旅游卫视的编导在网上看到了我的一篇演讲稿,把我叫去,问我愿不愿意把以后的行程拍摄下来。我心里很没底,因为我虽然能拍些照片,但连光圈与快门都弄不明白,更别说摄像了。

  “这不是你从小就渴望的么?任何和艺术发生关系的事情。”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心底升起。

  于是我应了下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不断地看纪录片,看摄像方面的书,就出发了。规律,我再次感觉到了规律。

  后来在泰国,我遇到了一位73岁的老人,他曾是ABC的制片人,也曾和张艺谋一起筹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他在基金会开设了摄像课。于是那两个月里,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八点去旁听他的课,从最基本的推拉摇移,到机位设置,再到后期剪辑,十点去日照中心教英文,十二半吃过饭后去工作中心叠筹款信,一点半又去媒体中心练习后期剪辑,两点半和其他志愿者一块去盲童学校工作,四点半结束休息小时,五点开始辅助身体障碍者复建,六点半吃完饭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整理一天拍摄的视频材料,写文字记录。

  一周七天,六天如此,剩余的一天也是去海边练习拍摄。所以在最后的纪录片里,凡事有我出现镜头,都是我自己摆放了三脚架在对面或是请路人帮忙完成的。

  以至于后来,朋友见面,总会拿我在泰国芭堤雅,世界的性都住了六个月这件事调侃。可上面的这些才是我最真实生活状态从无到有过程,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来,让你一夜之间收获你想要的,你需要付出,付出时间与精力,而且要懂得沉默与隐忍。好东西都是在沉默中完成的。默默地去做,直到长出青苔

  在这两年不断摸索,不断尝试着自我教育,完成从理科到文科的跨越里,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分享给大家:

  (1) 生活是一个趋势,不是靠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就能让你充实,而是你要把一件对你而言正确有价值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

  (2) 只管去做,很多问题答案不是靠想便能够获得的,而是靠行动,在有效率的行动里,自然而然地就会明白。

  (3) 如果你抵抗主流,必将受苦,如果你接受主流,或许会福乐自生。我们有的是时间重蹈覆辙,但改过迁善,一次足以。如果和尚说的对,万般皆有因,那么受苦将赐我们更接近神,教导我们,软弱时要坚强恐惧时要勇敢迷惑时要明智

  ------------------

  关于认识自我

  ------------------

  其实,从逻辑上来说,认识自我应该是在自我教育之前,似乎只有认识到自己,才能够付诸于行动去自我教育。但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大时代里,刻板教育带来的创造力缺失、公共事件频发导致的安全感缺失、资源分布不公导致的超常生存压力,以及夸张贫富差和蚁族现象、屌丝文化等等,我们这些80后90后甚至00后,连自我是什么都已经逐渐模糊了。我想,看这篇文章的大部分人同我一样,都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资源会相对较少,但这个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教育,是有可能让自己的想法清晰核心思路更明确,从而将周围的资源向内收敛,而非茫然不知所措地向外发散。既然不知道,就先去尝试。只有去尝试了,才会知道是什么。这个过程中,自我便会一点一滴地浮现出来。

  关于自我,会是个永恒话题。它具体得可以做个SWOT分析,抽象得虚无缥缈让你抓不住。但无论从纵向的时间维度还是横向地理空间维度去看,大伙儿争来论去都是围绕着那几个点:

  欲望(禁欲,纵欲,或是无欲)、财富(度的问题)、情感(渴爱,贪爱,热恋与失恋)、时间(过去,现在与未来)、空间(去这里,去那里,还是原地踏步)

  人的复杂性在于它的一体两面,甚至多面。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会发生关系相互影响,于是一分为二,人的自身可以包括两方面:软件硬件

  软件是心,包括同理心、耐心意志力等,硬件是社会能力沟通力、协调力、执行力风险管控的能力等等。

  为什么我说自我教育会先行于自我认识,因为在真正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是告诉自己方法是什么,也不是用方法去引导自己成为什么。而是用方法去引导自己重新发现想要去创造能量,也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发动机。为什么这个发动机如此重要?因为从外面所收获的,可以是朋友、亲人、甚至是陌路人给你的爱和能量,但只有你内部自己生长出的能量,才能源源不断地促使你前行

  —也有人问,是什么让你不断行走,去做这些事情,什么才是你的原动力

  坦白地说,这个涉及自我认知的问题也曾经让我困惑过。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单单是一个原因就可以对应着解释清楚的。一个果的产生,会由多个因所致;而一个因,亦会产生多个果。

  直到前不久参加中国“爱滋徒步”的新闻发布会作为嘉宾上台演讲。原本是准备了另一套说辞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实在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从头至尾地把自己曾经的困惑说了出来。结束后,我看到有的人眼里噙着泪水,而后我自己的眼睛了。

  是经历,经历让人成长,叫人明白。

  至于具体的经历,时过境迁往事随风,已是不必再过多累赘。只是我曾经因为质疑自己而极度难过挣扎痛苦迷茫过,当我睁开眼时,我发现其实人人都是弱势群体,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女生会有性别上的不平等困扰,是某种程度上的弱势群体,男生,又会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下,背负着买房买车的压力,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弱势群体?明白这一点后,随之生长出来的,便是同理心。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人会宽容许多。这个世界上,也太多的社会现象我们无法解释,既然如此,何不去尊重那些不同的人?有太多的问题我们无力解决,既然如此,何不先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后,你是怎样,这个社会才会是怎样。

  是同理心,让我在与盲童,孤独症儿童,身体障碍者,性工作者,与孤儿们相处时,察觉到了大多数人注意不到的地方,随后呈现在了《安心的义工旅行》一书和纪录片《安心之旅300天 》里。

  用心去做一些事情,用心去对待一些人,自然而然地,无论你是否科班出身,就会知道如何写文章,如何拍照,如何摄像,以及怎样生活。

  以前有段时间由于质疑自己,我活于黑暗,是我的家人、朋友以及一路走来的那些贫民窟小孩、震后小孩、艾滋病人、藏族小孩、尼泊尔孤儿、印度临终关怀时的病人、泰国的盲童和自闭症小孩,还有那些身体障碍者,我采访过的性工作者们,是他们照亮了我,让我得以看见自己的轮廓,看到自己的模样。终有一天,他们会纷纷离去,我重归黑暗,到时候,我也会重新燃亮自己,像他们一样,不遗余力地去照亮他人。

  —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对认识我自己非常重要的人的故事:

  一个是73岁的那位美国ABC电视台三十年制片人生涯的老人,08年与张艺谋合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与他在泰国基金会相处了半年,他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他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些拍摄技巧,更多的是软件—心。

  他曾经问了我三个问题:

  ①如果一个盲童问你,什么是蓝颜色,你会怎么回答?②那如果什么是蓝颜铅笔呢?③那什么又是颜色呢?

  当我找到这三个问题答案的入口时,浮躁的心便沉了下来,至少明白该如何去做了。

  随后他告诉我当年他拿到美国大学全额奖学金入学(仅提供给两人)时,只有一道考题: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当我逐渐想明白并且体会到时,也明白了该以怎样的心态做事了。活在当下,未来是抓不住的,过去是抓不回来的。

  这些细节描述,都会在《安心的义工旅行》里具体讲述,在此就不多言了。

  他让我明白了:

  抓不住的要放手。永久的胜利是在心中赢得,而非在一片土地上,一个人身上,或者是一件事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路要去走。有的人快一步,有的人慢一些,因此每个人的目的地或者说目标都是不尽相同的,不必相互苛责,相互树立标杆,因为没有真正的标准可言,大家都在盲人摸象,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另一个同样也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他是我的母校创业学院的院长,也是我的恩师之一。

  我是一个喜欢事儿给自己找事儿的人。十八岁的时候,觉得刻板的教育满足不了自己,于是折腾了一个线下的商业模式,创造了每小时1400元的纯利润,自己也小赚一笔。正因为这件事,他把我带进了创业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们一块学习,做项目。

  他会把分文不带的我们抛到中山,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回去;他也会让我们去体验擦皮鞋的生活,于是我就自己组织学生去卖旅游票,去卖教材。他说,这个社会被无形地划分出了很多阶层,而每一个阶层,你都需要去体验一次,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地从不同角度出发去看问题,从而变得更包容,更大度,而当你的心胸宽广到一定程度,视野自然而然就宽广了。

  于是我去到了第一线,那个链条的最底端,去做志愿者,然后在一旁观察,再在云信公益周刊的评论版写文章,关于NGO的志愿者管理、运营模式、宣传方式、筹款渠道、可持续点等等。回国后,与联合国的前辈们交流,他们又带着我从政府政策制定,项目执行,各方合作的宏观层面思考。

  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义工旅行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出走,更多的是思维方式与体系的不断推翻,重新洗牌,再从头建立。

  这位老人,教会我最多的是一些基本的社会能力。分清楚生活的主次脉络,专注于手中的事情,否则留下来的只能是一栋栋半途而废的烂尾楼,学会时间管理,有规律地去生活,运动、健身、工作、学习都是围绕心态进行的,严谨的思维方式是从已知到未知,先考虑重大事情的节点,再考虑整件事情里面哪些因素会导致改变,那么应该如何控制这些变数。

  而这些,于我而言,都来源于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中的的摸爬滚打。惟其如此,人的潜能才会被激发。

  一位去南极跳冰水的朋友,她告诉我,人类有很多自身的弱点、自身的恐惧,有时黑夜中面对自己,竟会蜷缩一团不敢直视。世事不可能完美得如你所愿,低下自己骄傲的头承认错误、承认失败、承认有很多事情非自己可控制范围之内,接受自己最差最黑暗的一面,在泪流满面之后便会淡然。

  我问她,然后呢?

  然后,去拥抱生活。

  在我的第一套明信片背面上,有这么一句话:最美的人生,是勇敢地为自己站出来,表达最真实的想法,委婉地和他们说不,最后将冰雪都融化。

  那雪化了是什么呢?雪化了是春天。

  ------------------

  关于放下自我

  -----------------

  有时候,我们都可以用一句话去浓缩,如果要我用一句话去概括义工旅行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影响过我的人,大抵会是这样:

  春节时收留我的马来西亚餐馆老板娘:是信仰,让她知足常乐,在日本美容事业最顶峰时期,懂得激流勇进,回到家乡马来西亚创办餐馆,同时定期义务给流浪汉,赌徒们分享故事。

  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安猪:谦卑为人,脚踏实地,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神山志愿者之家的年过半百在西藏收养孤儿的任老师:众口难调,专注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在意别人的想法。

  尼泊尔的欧洲志愿者与孩子相处:爱与欲望是不同的,真正的爱是不会伤害到我们的,真正伤害我们的是欲望、控制、冲突。

  印度的那位中国90后留学生:换一种眼光去看待世界。当你看到一个扫大街的人很脏不愿意靠近的时候,也许这份工作对于他而言,就是满足的,也许对他而言,这就是美啊。当你觉得瞧不起他的时候,也许你毕业出来的工作还不如他,毕竟这个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交流沟通。

  英国瑜伽教练Maria:不要问自己做了什么,而是问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

  等等等等,具体的故事 《安心的义工旅行》中详述。

  我就是这样,有时候沉默得一言不发,有时候言简意赅地说那么一两句,有时候又会疯疯癫癫地侃上一整天。

  话扯远了,再扯回来。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回馈他人。

  为什么回馈他人如此重要?其实爱就像一枚硬币那样,获得与付出是爱这枚硬币的两面,得到过爱的人才会成长,才会懂得如何去付出爱。其实每一个人,无论屌丝还是富二代,都得到过爱,父母的爱,朋友的爱,同学的爱,同事的爱。另一方面,付出爱也能让人成长,而且是唯一能让你自足的方法。当你真的爱着一个人,没有其他任何目的和意图地为它付出,因为你不乞求任何结果,你根本不在意是否得到,而仅仅是在做你觉得应该做、愿意做、想去做,一件你觉得是很美好的事情,那种感觉便是你发自内心深处的满足。公益和义工大抵是这样一个道理的浅显体现。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得到过的爱实在太多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在14-22岁这个三观模糊形成的过程中尝试去付出爱,看以怎样的方式。

  —有的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你做了一段时间国内的志愿者,就跑去国外了,中国那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你怎么不去做。

  我想讲几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两年前我坐在南方周末新闻部,接到了一个又一个投诉电话。一次,一个姑娘说,她的妈妈因为某些原因被抓了,我安慰了几句。第二次,她打过来,沉默了很久,然后突然哭泣,说,她的妈妈莫名其妙的就死了。

  我哽咽了,却说不上话来,因为我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以及媒体可以做什么。太多的故事不断地重复发生,已经不再是新闻,于是只能退出媒体的视野。而这些故事本身,是应该去记录的。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如果我疯狂地在国内做公益,讲故事,又会有多少人去关注这些群体?大众需要调味剂,所以我一再强调,旅行于我而言,只是载体,而非全部。

  再有一次,我认识了位台湾老师,与她共同发起义卖明信片筹款活动,去帮助一个四川震后的先生安装义肢。中间有人跳出来质疑,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你这样做等于白费力。其实我以为,只管去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要走,做了,就会明白。这一次,我做一对一的工作,或许下一次,我做一对多的事情,但后者一定是基于前者的,否则会被人类自身的欲望反噬。

  所以我想到了做思想的市场。可能今年我在国内做一些事情,与社会创新有关,与社会企业沾边,又或者与传播挂钩,明年我又去非洲去柬埔寨去印尼甚至是南极做志愿者了。但唯一不会变化的是,我会源源不断地带回新的东西,汇聚国内不同领域有着同样想法的年轻人,共同去影响,只要我们有想法,就要想方设法将它实现。

  借别人的风景,看自己

  我从年轻人这个群体中走出,最终也还是会回到这个群体,为这个群体做一些事情。当我回国后,不断地认识新的朋友,与各个领域的前辈交流,我发现,其实,在中国大陆这片土地上,有着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他们分布在公益、社会创新、社会企业、世界游牧族等等领域,他们正在做着各种好玩而又创新的事情。

  长期一个人做事情,每天的生活都有条不紊地塞满了安排,走在路上或者坐在地铁里,脑袋里想得最多的是下一计划如何执行,现在的事情进展如何,等等。这样的生活锻炼的是独立能力,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样的状态,未必心理会是最健康的状态。这就是团队和协同作用的重要性所在:分享、分担与倾述。

  我很庆幸在这个时候遇到了一个好的搭档。于是,一个好的idea+一个不错的组合=i呀!=衷声(Yeti)+安芯(Anita)

  衷声

  “i呀!”联合发起人,《城市画报》编辑、记者。

  四年经验的媒体人和跨界观察者。用社会学方法观察、记录、传播中国本土年轻人正在形塑的新价值观。由此记录一系列有边缘感、前卫价值观的年轻群体:“怪青年”(爱好极小众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思奔季人”(中国第一批间隔年实践者)、“80后港漂”(中国第一批内地往香港移民者)、善经济人(社会企业创业者)、世界游牧族(利用全球游历构建自我教育的中国年轻人)……

  2010年聚焦青年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领域。2011年,成为全球创新投资平台Global Forum中国区创新加速项目“你我他她”001号会员及合作执行人。

  长期关注青年摄影及艺术领域,关注青年及工薪族收藏趋势,2008年开始收藏摄影作品。

  相信心比大脑更强大。相信世上没有名为杂草的植物。相信群体智慧的涌现不可估量。

  i=每一个与众不同的我。我们期望通过记录传播分享,汇聚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让更多的人与众不同。

  衷声说,我们记录的人他们永远会认为自己依然年轻。仍然敢尝试失败、尝试职业、尝试青春。仍然在自我教育、保有好奇、不肯定型、跟自己跟社会较劲、总想把某些东西变得更美更好、总把自己看成永远的Twenty something。他们更相信科技,更相信个人自主实践,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他们在用持续而充满烈度的行动力,达成梦想。而当有人对他们说:“在中国,年轻人采取行动的成本过高”,他们会说,“年轻人能付出的最高成本,是用上一代的资源和思维模式行事。”风险之下,传统经验不再可靠。于是,他们成了改变世界的那一小撮人。

  换言之,这类人符合以下特点:

  (1) 创新,思不同,做迥异,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纯商业、社会企业、公益、世界游牧族等;

  (2) 回馈他人,社会效益最大化;

  (3) 年轻,我们80后90后,就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不是一次个人秀或者光环式的记录,而是深入个体故事,探索他们背后的规律,是哪些经历或者特点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与众不同。

  这次记录分为两部分:

  art One:采访对象的故事深度展现,并总结TA成长轨迹中的方法论

  art Two:“他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以飞行棋信息黄页集合的方式,分享对采访对象有过重要形塑的人、书、电影、组织、网站。

  如果说过去一年的义工旅行是脚步的行走、生活的感知、地域和认知的超越,是观众可观可感的实际行动,那么第二本书就是对人生的深入了解,是给自己也是给大家更多可知可悟的人生体验,给大家呈现人生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我并不倡导间隔年就一定要去义工旅行,而是期望通过义工旅行这件事情本身,去传递一种精神,去点燃更多人心中的发动机,或者是能量。我心光明,此地再无黑暗。从而去经历那个特别的属于你自己的路。

  人生需要不断去尝试开拓边界,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学会感受这复杂多变却也美妙无比的世界。

  无论你是屌丝还是迷茫不知所措的人,无论你处于哪个阶段,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困惑,只要你想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这些所谓的“生活尚不能自理,自私的80后”以及“脑残的90后”的声音。

  请将这些写下来,发送给我们:iyaer.me@gmail.com

  我们会定期回复以及选择性刊登在第二本书里,让更多的人听见。

  更多的信息,亦可关注:

  新浪微博:@安芯_Anita @衷声_Yeti

  安芯 敬上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二):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年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苏轼牵连,被贬到岭南荒芜之地,时隔三年两人再见面,苏轼发现王巩仍然神采飞扬,毫无落魄之感,便问王巩的随身侍妾柔奴:“广南风土应不好?”柔奴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让苏轼大为触动。

  起初记住这句诗,是觉得一个区区小妾,能如此重情重义,在主人落魄之时不离不弃,在穷乡僻壤相互陪伴过苦日子,了不起。而且“柔奴”这名字,读起来就是一个温柔万种、仙袂飘飘举的可人儿。但后来再碰到这诗,感触最深的却是柔奴的内心之强大。年龄渐长,承担的事情渐多,才越来越发现,“心安”原来是个多宏大、多不易实现的目标,甚至可谓毕生追求的终极状态。我就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能心安神宁走向终老,我一定会振臂高呼:洒家这辈子值了……值了……了……

  这本书,也许从看到书名开始,我的注意力就落到了“安心”俩字上。是“心不安”所以上路,还是义工旅行让她安心了?作者的名儿也很讨巧,我想她给自己取名“安芯”,也是想要自己心有所依吧。“义工旅行”说起来算是个比较新的概念,一年的时间,5个国家,8个义工项目,非常的正能量——但我最想了解的其实是如何在行善、行走的过程中,找到心安之道。

  付出、收获、爱,作者没有大谈这些大而抽象的词儿,而是写了很多小细节,其中一处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在尼泊尔儿童之家的时候,孩子们与义工们都没什么距离感。一天午休时,一个两三岁的小不点悄悄推开房门,笨拙地爬上了床,掀开安芯的被子钻到了她身旁,并吃力地搬开她的一只胳膊,躺到她怀里。“我忍不住翻过身抱着她合上眼睛继续睡,不时我会睁开一只眼偷看她的举动,她则瞪着一双圆溜溜的漂亮眼睛凝神注视着我。……那一瞬间,房间里忽地安静下来,静得连呼吸的声音都听得见。”

  这一段尤其具有画面感,我似乎都能感觉到那种臂弯里的柔软,那一刻安静的呼吸声,仿佛全世界都只是个香甜的美梦。如果说何为“在付出爱的过程中也收获幸福”,我说不清楚,但这一画面中那个给予臂膀的人的感觉,我想曾有过抱着亲人、爱人、孩子入睡的人,都懂。

  还有一处,在泰国自闭症中心,作者接触到那些“来自孤独星球的孩子们”(其中有些是盲童),才开始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世界上很多常人自以为最基本的东西,也并非人人都需要的。比如手表或手机是我们的必备之物,以确定时间。但对于那里的盲童来说,却并非必需,只要头顶的吃饭铃一响,他们就会兴奋地从地上爬起来,相互牵着走向饭堂。“只是,现在的人不仅需要认识时间,更需要知道认识时间的这个载体是不是出身于百达翡丽、欧米茄、江诗丹顿、卡地亚等家族。这真是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的伟大发明——分类标志。”

  心不安很多时候是因为装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我们钟情于追逐各种名牌,但实际上我们的初衷只是想知道时间而已。又比如我们只是希望过得幸福,却因此把指标量化成车子、房子、票子,焦虑未来,患得患失,安全感严重缺失,反而毫无幸福可言。无谓的东西占用了太多的心力和精力,所以心会累,会不安。

  旅行也是一样,从一种个人的选择,逐渐变成了一种奢侈品式的诱惑和时尚。小鹏曾在微博上征集“我们为什么旅行?”答案五花八门,“梦想、趁年轻去流浪”貌似是出镜率最高的几个词儿,也难怪现在的旅行书趋之若鹜,满篇广告语都“八零、九零、零零、背包、辞职、梦想、疗愈”,让人审美疲劳,心生厌恶——除了苦逼变牛逼,我们还能读到什么?也不乏有很大比例的人吐槽“旅行是因为空虚,缺乏安全感,想要自由,渴望解脱……”我想,在路上,也许真的可以找到充实、安全感、自由和解脱,但除非这些可以触动你内心的变化,否则不论身行多远,在回归的那一刻,心仍旧是不安定的,是恐惧的。路上的奇人奇事只是暂时的调节剂,但一种安定的心态,才是别人偷不走、夺不去的幸福法宝。

  还有人说,青春之心、生命之心正是不安之心,怎么要“安心”呢?我想这个“不安”应该理解为始终对生活充满好奇心,始终对新事物的挑战心怀热情。就像一棵树,要不断地生枝发芽,争取阳光雨露,但根却要越扎越深,越扎越稳,才撑得住整个生命的枝繁叶茂。我们都是行走的树,安心之处不一定是生长的地方,但也不一定非要到遥远的别处来寻找归属感。

  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又何处不是在路上?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三):看上去便很美——《安心的义工旅行》

  一.

  初识安芯,始于Blog。那时微博还不如现在这般盛行,大家还习惯花一,两小时,写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文章。即使阅读量还不到三位数,但还是将Blog作为安放思想与灵魂的港湾。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入口,进入了安芯的blog,看来一篇文章后,便加进了google reader。

  那时我们也喜欢设置背景音乐,不加掩饰地将Blog装扮成充满个性的独立空间。安心的背景音乐有两首歌,一首是“True colours”,另一首是James Blunt的“you're beautiful”。

  “My life is brilliant.”,第一句歌词便道出了博主的心声,的确她也是这样做的。点开一篇文章,Blunt唱到“My love is pure.”,恰恰于博客里的大多文章所传递的心情相符。安芯用她纯净的心灵去关照这个社会,不论是在《南周》、《云信》做实习记者写的文章,还是个人的生活随想,都包含着对周围生灵,个体价值和生命体验的理解与尊重,关爱和包容。

  继续读下去,文风细腻,用词到位,比喻也幽默老道。若不是在介绍栏写了“89年生”,以为是某个有丰富人生阅历和感情经历的专栏作者。不过年龄也并不一定代表成熟。有的人虽然年纪不小,但想法却很幼稚。而那时才大三的却有着超出大多数童年人的经历,心境也更加平和。

  二.

  之后得知安心要去Gap year,做环球义工旅行。环球、义工、旅行,还有Gap year,任何一个词拿出来,都足够触碰到现在年轻人的G点,更别说是8个词的合体。想一想,今夜便无人入睡。

  从流浪在沙漠中的三毛,到彼得·海斯勒《寻路中国》,再到最近“出一本火一本",类似“辞职旅行”,“打工环游世界”等等标题党盛行,内容又同质化严重的畅销书,都让年轻人躁动不已,备受蛊惑,恨不得立马结束学业,抛弃工作与家庭,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绝大多数这类书都只说了“走出去”,却很少提及“如何回来”,殊不知,买一张单程机票走出去很容易,如何“走回来”处理一次次与现实的融合,却很难。

  我相信安芯也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她的bolg中,她的书中,几乎没有盲目地推荐年轻人不顾一切地“走出去”,更没有把外面的世界描绘成一片繁花似锦。更多的是安心对生活的思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心灵的沉淀和对梦想的执着。但说实话,那时我还不知道安心会怎么经营她的义工旅行。

  三.

  于是在毕业后,安心开始了她的Gap year。由于我的毕业季也开始,求职、旅行、聚会也占据了大多数时间,并未一直“追剧”。但偶尔还是会想起这位“一直在路上”的女生,甚至有时会担心她一个人在异域是否安全。

  我也算一个“折腾青年”,大学期间也做过几件与公益相关的事。大一去云南沧源支教,开始思考短期支教的效用和意义。返校后,与复旦的几位同学,创立了复旦彩云支南志愿者协会,搭建了一个现在每年在云南和西藏五个长期支教点,平均输送100余人的支教平台。大三时,也用去英国交流前空出的一个月,只身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附近村落的孤儿院,做了一个月的义工。毕业后,也差点成为了2012届“美丽中国计划”的两年期老师。

  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经历与安心类似,所以能相较于其他读者更容易与她的文字产生共鸣。不过出于对“畅销书”的某种不成熟的偏见,迟迟未翻开安芯的新书《安心的义工旅行》,直到今天。其实更多是怕她写的是一本畅销书,很容易写得“标题党”,“假大空”和强势的价值观的灌输,破坏了对她一贯的好印象。

  不过,才读完前言和第一章,便打消了之前的顾虑。安心还是最初写Blog的那个安心。

  四.

  说了一堆没用的话,才回到正题——这本书的读后感,对几个细节印象很深。

  首先是安心自己的经历和思想的变化。从随大流填的热门专业,去美国交换时对精算行业的念想——毕业后有一份稳定,高薪,体面的工作,就像身边的大多数人那样。随后参加了“TED”和“多背一公斤”的活动,种下了“公益”的种子;再到毕业季,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安心将保研申请表和出国推荐表缩在柜子里,开始品鉴那份“义工旅行套餐”。

  由于也经历过毕业,所以很能理解安心对选择的纠结与矛盾。毕竟,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保研出国,面对触手可及的“十万年薪”,一份光明可见的“Career Path”与自己坚守追求寻之间的冲突,无论内心多么强大,终归还是会有些动摇。

  不过安心守住了自己的追寻,把那些很多人趋之若鹜的文书锁进了柜子。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为自己打开了另一把锁。这让我想起于娟在《此生未完成》中的一句感叹:“人生路有千万条,但每个人只能选择一条”。的确,选择某一条路,意味着对其他路的放弃,正如“机会成本”。

  其次是,书中有很多耐读,有趣的故事。做媒体的朋友可能最清楚,讲道理写评论很简单,但写好一个故事却很难。流芳百世的书多为故事,如《圣经》,《维摩诘经》和《一千零一夜》。而安心的书大多在呈现一个个故事与对话,对于一本书来说,这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很容易写无聊和口水话。

  不过安心的书,从在马来西亚与博物馆馆长的邂逅和对话到“21小时的转山惊魂”,再到在印度特丽莎修女之家陪伴即将逝去的生命,安心用一个个故事将书充实起来,非常有可读性,情绪的推动,也让阅读体验非常舒服。我相信,这是她拿捏文字的天赋。

  同时,写人,特别是别人的故事,又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人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无论是多么资深,专业的记者和作家,都难以让他人将内心的想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安心在文中透露出的友善和真诚,为她在了解他们时加了不少分。我相信,若安心做记者,也是很好的倾听者和记录者。

  第三是安心对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的理解和尊重。安心行走在文化与价值观截然不同的西藏、马来西亚、印度和泰国,接触自闭症、同性恋,濒死人群,但很少看到安心对他们主观上的判断,更多的是完整的记录他们的生活。这也和她行走的初衷想吻合——遇见不同的人生,体验不同的生命旅程,最终反观自己的生活,找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正如她在书的结尾提到的那句话一样,”回到初心,像孩子般去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宇宙。《圣经》上说,人若不翻转成孩子的样子,便不能走进天堂。” 也许行走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让新的经历冲击“我执”和刻板印象,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开阔。

  这也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人天天在向上帝祷告:“我想要幸福”,却一直不幸福,快乐。有一天,上帝见他如此虔诚,便将幸福的秘密诉之:"首先,你要把“我”擦去,要放下“自我”。之后再将“想要”擦去,这是欲念。当“自我”和“欲念”被擦去之后,便只剩下“幸福”二字,于是你便得到了幸福。”

  五.

  我想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无论你是刚进大学的新生,还是即将面临毕业选择的大四同学,甚至是家长父母,你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这本书并不能教你“如何去做”,如何去"获得一份国际义工的机会”,更不会教你如何用很少的钱去更多的地方。这不是一本攻略,而是一本实在的记录。

  这本书也不是一本“厕所读物”,它更适合放在枕边,用一个个故事陪你入睡,安芯的书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这本书,会像于娟的《此生未完成》一样,我一口气买十本,然后寄给那些我最珍视的朋友的一本书。这两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追寻生命的意义。

  谢谢安芯和她的《安心的义工旅行》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四):看过介绍的视频再来看书的

  看完了介绍这次活动的视频,也看完了书,安芯的旅行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原来人去做义工不仅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书里面的文字比较犀利,实在是翻翻墙才能facebook,书附送的小册子提供了详细的义工旅行的介绍。会啃老吗?你认为一个统计专业的需要去啃老吗?

  不去说带来什么正能量,你看完了,不管你是否要学着做,通过国内的组织渠道,去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还是可以的。

  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失独者(家里的独生子女过世,但是已经过生育年龄的),不孕不育者,去领养那些父母都过世的孤儿,你们需要孩子,他们需要家长,不是很好的办法吗?

  需要做点事情了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五):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我喜欢的这样的旅行:走向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不一定有许多旅游景点的地方,小住一段时间,和当地人攀谈,然后发现在这世上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发现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过不平凡的经历,然后,重视自己、重视社会、重视曾经的价值观。安芯用近一年的时间,走到五个国家,利用义工项目和种种机缘巧合的相遇,实现了我心中的想法。我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只有两百多面的《安心的义工旅行》。读书的速度大致是和质量成反比的,越能给我启示、引起思考的书,读得越慢。按此标准,“义工旅行”算得上是本读得较慢的书,并且一读完,我就回到寝室写下这篇感想,可见我对它的欣赏。

  一、重看义工项目

  对于义工项目,很多人质疑道:短暂的帮助,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有人觉得,在老人之家花几个小时帮那里的老人清洗床单,与在家帮父母做做家务,有什么差别?网上也有帖子说,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真倒霉,明明放暑假了还要被支教。义工的投入与产出,看上去的确不合理。

  不过,在考虑投入产出时,我们是否漏掉了志愿服务对义工产生的价值?服务的经历,对大多数义工来说,可以将过去二手的经验转化为切身体会,甚至产生对社会新的发现。“因为我们所拥有,所以我们都自然会对某些值得关注却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东西淡漠。”你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但只有在大雪天鞋里进了水却没法换体验到彻骨的寒冷时才能真正了解她的境遇;你知道有些山里学校的孩子每天翻山越岭花两个小时去上学,却只有自己筋疲力尽地走了两小时山路后才感受得到他们的艰难。二手的信息再丰富,也需要通过亲身体验这个神奇的过程,才能真正认识问题。义工的目的不只是帮助,还有学习。

  志愿活动是学习,你不要带着优越感,给要帮助的人做好预判、贴上标签。书中有一章讲得是照顾自闭症儿童的经历,很凑巧的,在我为数不多的志愿者活动中也曾去陪伴过自闭症儿童。我曾带着满腔的怜悯去凝视他们,观察他们反常的一举一动,因为那些陪护阿姨告诉我,这些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我怜悯他们;仅仅由于他们的大脑结构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就认定他们是残缺的。然而安芯却不同。她相信那些被称为“遥远星球的孩子”并非没有交流能力,而只是具有和我们不同的交流方式。她试图以音乐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尽管并不那么顺利,但她依旧坚持寻找着道路,因为——

  “因为它存在,因为他们只是和大部分人不同而已,所以我要跪在地上去摸索那根牵引着我进入这些孩子世界的绳索,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和他们交流,然后再静悄悄地走出来,告诉大家,他们真的只是和我们不太相同,仅此而已。”

  二、一定要像现在这样生活吗?

  我已生活了二十年,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过着没有传奇的生活。大家都在不停地忙着考试、升学,做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谈着实习就业,以院校的排名衡量着自己和他人。偶尔有些人不满这一切,仿佛抗战宣言似的发誓“不要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昨天看到某位好友的日志中,感叹“体制化”是要伴随一生无处可逃了。比起“体制化”,我以为“社会化”一词更加合适些。人既生活在社会中,便免不了要受到些束缚,被社会以各种标准规范化。

  然而,当你觉得社会化使你无处可逃,让你觉得因为社会无法改变因而你能做的只有无奈陷入绝望时,你不妨想想,这世界上难道只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吗?在西藏神山,有一群为了宗教信仰苦行生活的人;在印度,叶培作了十年的义工并最终定居;尼泊尔儿童是怎样生活的?印度尼西亚人是如何看待人生的?也许,只有走了许多路后才能感受到,在这五花八门的路径中,没有哪一条是被选定的正确的路。以前听说日本人过六十岁生日有个习俗,要送给老人一块红布,老人披在身上,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沿着一种方式生活了六十年后,要开始一段不同的生活。这世上的生活方式有千千万万种,我真希望能多尝试些,至少,多见识些。那时我也许就将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我十几年如一日地反感太过于专注现实的人,比如满口不离工作啊薪水啊,一开人人就被他们分享的职场信息刷屏啊,一副社会精英的派头,借用我以前评价某同学的话来说:“就差点根烟了。”同样地,我也一如既往地反感学霸考霸们,特别是那种中学时期拿分数当目标、进了大学成绩没那么重要了就拿奖学金评定标准当生活准则的人。我之所以反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偏好职场或学业;事实上,如果这是人家兴趣所在,是他们的道路,我真是羡慕得很。但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并不是在了解、认识到多种可能性后的选择;从头到尾他们只知道一种既定的生活模式:高分、高薪、赢过邻居家的孩子。我所厌恶的,就是这样一种盲目的生活。更可怕的是,如果你只知道这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有一天它出了些问题,走不动了,轻则产生抱怨,重则产生绝望。

  你想要对这样的生活反抗。想要反抗体制,却又不愿放弃体制许给你的未来——那未来里有社会所认可的成功标准——自然会产生不满。别去管那些标准,别去管还没到来的焦虑,不妨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社会化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自我更新,去社会化,方能洞察到精微美妙之处。”去一个陌生的环境,认清那些被我们这个社会当做“常识”、因而让你不假思索地去遵循的模式,再来选择自己的道路吧。

  最后,说起来,我喜欢这样的旅行方式,却知道自己现在还难以像作者一样。我很羡慕她拥有这样的能力:走到哪里都能和人容易地攀谈起来。我喜欢别人的故事,那里有我好奇、却没法一一经历的人生。一次重要考试的前一天,我约了一个同学出来聊聊天,想冲减一下考试前的压力,没想到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她的家庭。她家里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从小就被送到别人家抚养,大学以后才和家里人渐渐熟悉。我本以为,这样的环境,这样缺爱的童年,一定会早就愤世嫉俗缺乏安全感的性格。然而我错了。她对所有人都有着近乎虔诚的善意,每次新认识一个人,总是最先发现别人的优点。她说,“我相信自己真心地对别人好,别人也就会对我好,人际关系就是这么简单。”我吹着东湖的风感动地听她讲述对生活的种种爱和期待,心想我要多听些别人的故事,因为我还对这个世界和世界的人们一无所知。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六):感受到另一种在路上的感觉

  之前间隔年的书也看了不少,大部分是旅游的,资金问题也是很大 一个主要问题,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博爱,义工,这个感觉和自己不是那么接近的词,拖到现在入了这本书,一直也没翻开,直到在微博上看到安心的一个微博,才有了冲动把这本书拆封,可是却被舍友制止说先把其他的书看完,过了几天,重新拿起来,我毫不犹豫的拆了它,翻看,看序,忽然觉得这个社会不允许我太过的多情和软弱,不会给你示弱的机会,必须得坚强,自己都照顾不好,义工,不敢去担待,总感觉不是单纯的去当义工当志愿者,而是怀着别的目的的去做,不是因为想做而做,而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去做。

  看完序,觉得也许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真正的情感释放出来。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七):安心的义工旅行

  从马来西亚农场到西藏儿童村,从阿里神山到尼泊尔儿童之家,从泰国日照雷神父基金会到芭提雅自闭症中心再到印度特里莎修女之家,安芯说,“一路走来,比起自己的付出,我收获的东西要多得多。”300多个日日夜夜,5个国家,8个义工项目,这些特别的经历帮她“找到了自己”,也帮助我学习如何经历和思考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在盲童学校自闭中心,孤独症儿童害怕人群,害怕孤单,他们的心里是恐惧的。Anita,安全感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原本是没有安全感这种东西的,都是人类臆想出来的。因为大部分人容易患得患失、放眼于未来,比如以后我应该去哪里,以后我应该从事什么行业,以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以后的我们会不会在一起,以后我会找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无数种不确定性便扑面而来,撞得自己鼻青脸肿晕头转向。

  既然驾驭不了虚幻,就不如脚踏实地地放眼当下,因为远方有时候遥远得一无所知。当下的事情是否做完,可曾尽力做好?当下的人可有认真对待珍惜?停一停,想想当下的人、事、物,恐怕比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得更真实重要。安全感仅仅只是一种主观情绪,由内而生。没有外在的光可以照亮自己,唯有自己内在升起的光芒,才能够照亮自己,对自己诚实。

  在芭提雅,泰式按摩店的按摩女向你坦露心声,尽诉自己的经历,在异国他乡,还能够相互信任是一件幸运的事情。Anita,我们又该如何评判一个人呢?

  相互信任的前提是彼此平等。

  不要轻易去判断,不要轻易去下定论。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我们并不知道。尽可能拿走内心所有的价值判断,没有经历过她的绝望、无助和孤独,怎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她。

  而且,我们评判一个人,和她的外在、她的工作以及她的过往,有多少关系呢?现在的她有着怎样的一颗心,才是最重要的。

  3个月里,你所到国家的人们大多数是有信仰的,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Anita,我们要有信仰吗,什么是信仰?

  倘若没有信仰,虚无感和功利主义便会趁虚而入,大行其道。没有信仰,只能靠良心,可是良心又能够保持住几分?

  人是要有信仰的,并不一定是要宗教层面的,信仰是精神性的,它是在困境中能够让你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义工旅行结束回国后,你说,“就在那一个月,我活够22年,终将第一个我杀死。我从悬崖上一跃而下,摔得粉身碎骨,而后重新站立起来,和我自己照面。”Anita,我们该如何找到自己?

  光射入水中,定会发生折射,是因为先前那些水的积累。那一点一滴的水便是我们从小到大在特定意识形态的社会下所接受的教育,即所谓的社会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希望我们所看到的。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却被迫淡出我们的视野。正如画板、相机、DV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然而模仿终究是局部的,所截取的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无可否认,没有社会化,是难以习得学问的,但把持原本不放,则更难以看到真相。社会化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自我更新,去社会化,它能洞察到精微美妙之处。很多事情的本质是模仿,关键在于我是否认识到了,认识到以后我选择了怎样的态度。

  我要去认识它,识别它,最后摆脱它。

  改变自己是建立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的,只有洞悉自己的欲念,才能作出相应的调整。然后,离开自己,离开原先所依赖的、不可弃的言行举止。“Living in,thinking out”,内心受洗并非一定要去西藏或者尼泊尔,当真正地向内看时,于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对象,都会有所悟有所得。而真正有心有力向内看时,自会神定。因缘聚合,需要先前的遭遇去积累。

  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为自己,最后放下自己。

  尼采说,路的一端有条河,而在你必须要跨越的生命之河上,没有人能替你搭桥,只能靠你自己。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条仅供自己走的路,它通向何方?不要问,走就是。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八):Humble&Modest&Takin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Love

  Gap year is becoming popular among Chinese students. But what we really know about GAP YEAR?!

  It is not just about traveling in different cities or countries.

  Her experience as a volunteer helps others as well as herself. Sometimes, we need to slow down and observing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us. Joys comes from finding something we love to do rather than living a life others tell us what should do or what is supposed to do.

  《安心的义工旅行》读后感(九):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个人的感受,三星,很好的文笔,加一分,这样的思考,旅行,义工,加一分。

  安心有细致的观察力,细腻的感受力,大胆而心细,加上相当不错的文笔。只是书中的视角,阐述的方式让我微微反感:有些自我和自以为是了。可是转念一想,义工、旅行本就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而那种看事情的自以为是,不正是二十多一点的青年的状态么?开始思辨,用批判的视角看世界,但因为阅历的关系,以为这就是天。自己又何尝不是常常落回这样的状态和模式中。

  鉴于义工为修饰词,而旅行才是主体。可以理解面对很多的现状时,有了解,有接触,有思考,但不够深入,这也是全书洋洋洒洒那么多地方,那么多人,那么多事的描述的普遍状态。

  当然,此行对于安心,更多是看世界,是自我的探寻,而个人的成长,顿悟,深度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需要累积到一个极致再质变的。做到如此,已属不易。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我等皆俗物,出世难,出了以后再入更难。但照着字面意思,怀着出世的心态、道德标准,想要在尘世安然,淡然,混的好,混的舒畅,何其难。只得把出世的状态给碾碎了,细细的揉进血肉之中,遍布身体各处而化之无形,入世的活着才能够舒畅和坦然吧。这,将是何等漫长又美好的修行。

  安心的行动,和她成长中一次一次直面死亡,逼到“生”的悬崖边上,不无关系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