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想不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理想不死》读后感10篇

2018-08-28 05:4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想不死》读后感10篇

  《理想不死》是一本由胡赳赳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理想不死》读后感(一):崩溃那年目睹之怪现状

  关于这本书的内涵表示鄙人智商较低,不太看得懂,但是某些地方,至少在下觉得,实属说出了鄙人的心声。很多时候,我们想到了这些东西,但是无法表述,偶然看到这些无限接近于吐槽加反讽的文字,忽而觉得的确是酱紫。

  “在精神世界遭自我阉割和放逐之后,现在的文坛有名声无作品的伪高潮,有卖相无品相的假high。” 这句话我看了一遍,立马领会了其中的神意,五体投地,然后膜拜。

  很久以前,作家就是作家,那些写书营生的人一直让人觉得高深神奇,那是神的领域普通人无法企及。但是,很久之后,随着网络普及时代的来临,伪文学网站开发,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加入到写书出版的阵营,神似当年的大炼钢铁表面上是那么回事,但是骨子里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合成的。那些书看着看着,便有些食之无味,有些更是惨不忍睹

  因为他们不再是为写作而写作,一味的迎合市场需求大众口味,他们有的,仅仅是尚在这个凌乱世间游荡的尸体

  而,灵魂早就随着上一个时代而去了。

  于是,有一个很可爱书名表现了鄙人此刻这一狼狈而纠结的感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精神世界遭自我阉割和放逐”,这个猥琐而又高尚的词,在心脏深处活蹦乱跳。写书的越来越多,而真正能达到境界的却越来越少,原本有些朝着境界去的人,也在途中看到某些虚假名利繁华,打了个转儿,奔上了大众需要迎合的方向。甚至其中很多的写的那些东西不知道有没有资格称之为垃圾,不过那也是书,或者可能似乎大概也许貌似是“书”吧。

  不是电影苍白,而是对白太弱智。

  此句深得我心。

  每每看到现在的一些所谓的电影,或者翻拍前人经典,都有一种呕吐的冲动人类在进步,科技发展,但是那些给高深智慧的人看的东西却有些神奇,精神文明水平明显物质文明成反比,不知是在彰显他们的弱智,还是要把我们逼成弱智。

  前一段时间,新版的《还珠格格》风靡荧屏,才知道以前的芒果台真是太慈悲了,一部宫廷言情纠结剧,成了一锅不知所谓的大杂烩,愤怒小鸟运动鞋汽车手机等在剧中客串穿越。那几个SB,让人看得非常不爽,而且四处穿帮,放在荧屏上不可谓不是一种放肆

  还有那什么《大笑江湖》和《月光宝盒》,打着搞笑无厘头名号,不知在搞些什么东西,活生生历史和经典毁了容,亲,你这到底是为哪般?

  《画皮》,《四大名捕》,这些不知所谓的所谓经典,被整得面目前非,不知道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东西,最多就是看过之后笑一笑,然后就抛诸脑后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国产电影一再刷新下限

  电影台词弱智,漏洞百出,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一群知道凶手的人在哪里装白痴剧情,最后再在结尾处装恍然大悟,我靠,你们也太能装了。也难怪某某大师说正剧变成闹剧大片变成大便

  先容我去呕吐一番,回来再说。

  《理想不死》读后感(二):一位资深媒体人的美国报海见闻

  一位资深媒体人的美国报海见闻

  ------读胡舒立《访美记》

  文∕程思明

  1704年,当时尚未彻底摆脱宗主国控制的美国,发行其境内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波士顿新闻信》,并此成为美国报业的开端。同样在这个报纸诞生之地,随后一场被历史学家称之为“波士顿倾茶事件”则成为美国独立战争导火索。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中,美国终于在1783年脱离英国的殖民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这一年,距离美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报纸出版刚刚走过79年。

  或许这些巧合事件的背后并没有多少必然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北美报刊在独立战争发挥重大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革命前的反印花税斗争中,报纸就对政府法令坚决抵抗,成为运动主力,而这些因素不容忽视的就是贯穿始终的独立自由宣传理念。深谙其道的美国领导阶层从来没能忘掉这个重要因素,在此后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贯穿于报纸的“独立自由”的精神理念,才因此使得“美国报业”成为各个国家争相模仿对象

  胡舒立的这本《访美记》,其前身作者在1991年所写并出版的《美国报海见闻录》,那本国内首度审视美国媒体与民主关系的中文图书甫一出现,就立马赢得了媒体界的震惊。个种因素自然也无法和当时中国国内报纸传媒所面临的转型欲求发展的特定历史脱离干系。仔细看来,尽管《访美记》的框架内容仍然是采撷于25年前的采访见闻,但作为一种新闻史学和对外交流研究素材,则不难看出美国报业在由大众传媒到疯狂并购前夕的鼎盛发展期。这对于那些要想更进一步了解美国新闻史发展历程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挑剔的研究史料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现在看来也十分经典的新闻著作,在当时出版之时却多次遭到拒版的尴尬,但事实却一再证明,这本当时被冠以“触碰禁区”的读物出版之后,非但没有给作者带来思想批判,反而对国内报业转型起到了启智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这本20多年前就早已付梓的旧书,也大可不必再用时代的眼光去加以挑剔,反而应该站在比较新闻学的研究立场来重新审视这本书的价值。书中的一些见闻及观点虽说在现在来讲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但即便如此,它对于回顾中美两国近二十多年的新闻交流与碰撞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仅从其内容来看,这本《访美记》的再度出版,依然保留了原书陈述访谈的形式,虽经适当的裁剪,但整体结构并无多大差异。这其中,新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结构上大体上分为报人、报纸、报业三个部分,更方面于读者的查阅。应当看到,书中通过对话描绘手法,近乎完整的把当时采访过程细枝末节展现在读者面前,以至于让我们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结构方式新颖,作者在书中用比较方式的探索,更为我们急切了解美国报业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保障。就拿我们今天所熟知国内各大报纸所开展的“社论•言论”而言,作者在当时就发现该报与国内报刊的一些迥异,并以《圣保罗报》为例,为我们展示出美国评论版的典型特征:其一,改版对页左边的言论版不登广告,这主要是表明报纸社论立场不受广告上左右的独特性;其二,读者来信刊登在社论版,这也体现出美国报纸主张保持新闻“客观中立”的原则;其三,喜好刊登新闻漫画。其四,转载文章多,集众家之言。

  这些从当时美国报纸“社论版”所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实际上对于今天的日渐成熟国内报纸而言,显然早已失去了比较的意味。然而,通过对当前国内诸如《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的发展历程作以纵向梳理,也不难看出那种吸收借鉴外域传媒的踪影所在。也就是沿着这个轨迹,我们也同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之前那中国把此书比喻成“八九十年代大陆新闻界的《海国图志》”论调,似乎也并不过分。

  在当时短暂的四个多月的时间内,作者通过对美国25个州,400多人的会晤访谈,逐渐梳理出我国新闻报业发展的新的理念。作者对于美国报纸版面的厚度具有深刻印象,显然不是停留于简单地采访比对,而且也不忘对国内报纸的发展提出建议。曾在惊叹美国报纸“多版面大趋势”的现象之后,作者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没有大篇幅就没有报纸内容的多样化,这实在是我们中国报纸工作者和实业家们应当正视的现实。”这句深刻的理解在当时国内报纸版面方兴未艾的发展过程当中来讲,显然是颇具前瞻性的深度见解

  或许正是得益于那次访美之行,让这位后被《商业周刊》冠以证券界“中国最危险女人” 的胡舒立,在此后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其执掌《财经》的11年间,把严谨扎实专业的重磅报道风格贯穿其中。很难说,她后来具备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来源风格,丝毫没有受到当年那次美国报海见闻的影响

  《理想不死》读后感(三):脆弱坚强

  血红色封面简洁明了的“理想不死”四个大字让这本书在斑马书店柜台上的书堆中格外出众,简单翻了目录,这确实是一本不得不读的书。

  此处的理想,当然是指的新闻理想,自从来到了传媒大学,读了传播学,这个词语就在我生命中第一次出现并且反复出现了。到底什么是新闻理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理想,“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前行”是新闻理想。在作者胡赳赳看来,曾经的新闻理想已经变得摇摇欲坠支离破碎了,但是,脆弱而坚强,这就像是灾难之后破出废墟的一朵花。

  书中开门见山就谈到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破碎化传播和媒介娱乐化所带来的种种后果,最严重的就是被网络颠覆纸质传统。新媒体环境下,手机成了图书馆微博成了书本段子取代了文章,笑声取代了思考,现在的时代,是“浅阅读”的时代。它符合流行文化的一切基本品质迅速享用、迅速愉悦然后迅速抛弃,它也许被人诟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它的出现和流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况且“浅阅读”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吗?信息爆炸的时代,唯有浅阅读,才能从密密麻麻的信息迷宫中找到唯一的出路

  因此,电子媒介猖獗了,在你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划的瞬间,出现在你眼前的,可能是十几份报纸中的新闻,可能是几十个名人名言,可能是几百本小说中的句子,你不用花钱买报纸,不用辛苦翻书。甚至当你和朋友吃饭时,瞟一眼微博,然后你就可以自豪地说,某某在他的某某某中说过......以显得自己很有文化,这难道不好吗?

  因此,纸质媒体衰落了,美国老牌周刊类杂志《新闻周刊》在2012年12月31日出版了它的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丢掉了原有阵地迫不得已转向电子媒体战场。在这个战场中,《新闻周刊》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因为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可以说话。曾经说的是谁掌握媒体,谁赢得未来,而现在,神马媒体都弱爆了,粉丝数量才是王道。在中国,《人民日报》就感到了前所未有危机感,《人民日报》的一位编辑说道,在微博里,姚晨的粉丝是4119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10倍以上。

  胡赳赳是乐观的,他说:“人们对新事物迷恋不会超过两年,偷车的人偷菜去了,偷菜的人玩三国杀去了,瞬息万变但不离其宗,新媒体是不稳定的,技术不稳定,形态不稳定,观念不稳定。所以,趋新不如守旧,电视不会消亡,广播不会消亡,杂志不会消亡,新媒体可以为传统媒体所用。”

  新媒体让我们脆弱,新媒体让我们坚强。

  书的第二部分讲述了传媒学的技艺,就是怎么样做一个记者,怎样做一个传媒人。南非记者凯文·卡特凭借照片秃鹰与女孩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奖,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我不知道凯文·卡特当时是怎么想的,只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在按下快门和营救女孩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在专业精神和良知道德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在一张照片和一个生命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凯文·卡特是怎么想的了,就在普利策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后,因为不堪争议指责,凯文·卡特在约翰内斯堡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

  新闻理论课堂上,老师讲了,作为一个传媒人,一定要坚守媒介专业主义精神,在采访报道中,记者相当于一个局外人,只负责记录事件,留住历史。但这样不对,我希望看到的记者,不是在某城市暴雨时,躲在一旁拍摄骑车人在水中一个个摔倒来告诉大家下雨路滑却不会上前帮忙的冰冷机器,我希望看到记者,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哭得稀里哗啦字不成句不能坚持报道的感性的人。前者也许只是一个合格的记者,但不见得是一个合格的人。

  人活着总是有尊严的,即便做扫街新闻,报道丢井盖这样的小事,也有其专业性、艺术性的原则,对于记者而言,专业即使尊严。丢井盖的新闻永远也上不了头版,但它并不比总统选举次要。很简单,总统不是每次选举都会遭枪击,但井盖丢了却会导致路人受伤。

  “记者既不是为老板工作,也不是为读者工作,而是为自己的良知工作。”

  专业让我们脆弱,道德让我们坚强。

  《理想不死》读后感(四):理想不死,灵魂不死。

  quot;1.书店和报摊,就像百货公司超市区别

  2.在书店永远觉得杂志不贵;"对于这类描述,我深感赞同,并钦佩作者一语见地。

  作者以其犀利的笔法,敏锐目光分析了目前的阅读状况,新闻媒介,文化状态等有关中国传媒的各个方面。自从博客,微博,QQ等科技新宠开始介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阅读方式和媒介传播途径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每个人都互联在媒介社会里,在全球同步的每一刻,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与别人互为主编和读者。"

  当纸质媒体遭遇到新媒体的冲击与颠覆,当传统文学受到网络文学和无厘头文学的冲击,唯有理想没有变更,唯有传播自己内心声音的深切渴望没有削减。

  理想不死,灵魂不死。

  《理想不死》读后感(五):《理想不死》慧眼识媒体,信念久永恒

  在时下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或许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收获着几乎与事件同步的新闻资讯。方法其实很简单。今日的媒体早已经潜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如此之大的威力,褒贬不一的评价,颇有影响力的存在,也日益引起人们对媒体的关注。

  那么对于媒体的定义我们是否知晓呢?根据解释,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而如今,更因为“谁懂得媒体,谁赢得未来”凸显着 “媒体”的重要地位。此时此刻,《理想不死》便是通过一个媒体中人用文字的形式围绕着今日的“媒体”,向我们读者展开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解读活动。

  尽管你我不是媒体中人,却深感媒体的无处不在。虽然现在我们可以无时无刻地获知着周边或者是远隔大洋彼端的信息,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今日的媒体讯息有时候实在有点令人心寒。有些可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无中生有;有些可能为了凸显问题而故意扭曲事实;有些可能实在没有话题而小题大做;有些为了追踪报道而不顾他人的个人隐私----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其实不乏少数。公众在面对此等媒体的传播信息时,其实多少还是大大地有所失落和心寒的。然而,我们今日的媒体真的如此无药可救了吗?其实不然。手中的这本《理想不死》为我揭开了关于今日传媒的方方面面。第一篇章中的没有不道德的传播告知着我们真正的传播其实还是需要形成公众和传播间的“理解,谅解与和解”新型关系。今日的媒体早已经与时俱进,千变万化,形式多样。正如本书中告知的中国当前传媒形态和传播途径在变化中求发展和突破。媒体的真正方向绝对是属于分享最前沿的咨询而非不道德的传播。也正因为如此,本书随后的章节关于传媒学的技艺,大国之媒,你们这些文化人等章节更是深入地对今日的媒体做着相关的反思和深醒。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可能有鱼龙混杂的时刻,但是纵览全局终归还是有如汹涌澎湃的江海滔滔不绝地前行着。对话总编的章节之中,我们更可以看到今日主持大局的那些个典型媒体中人的想法和观念。“有思想的人,哪里都是课堂。存仁心的人,不纠结,也不二。”很是大彻大悟地揭示着今日的媒体大方向。尤其是在书尾声的特别辑录:震灾叙事篇章中,我更是感叹着今日媒体中人面对问题之时的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那份难能可贵的斗志和激励人心的那份士气。面对自然的灾害,新闻媒体勇于在第一时间赶往第一线,为我们外界的人们传播灾区现场的报道,更为灾区人民迎来无数外界人们给予的援助。

  豪情满怀的《理想不死》带领着你我见证来自于媒体催生的巨大力量。与此同时,我们其实更感受着来今日媒体的理想定位。媒体中人话媒体,列举不尽的今日媒体,赏鉴不尽的媒体风采。慧眼识媒体,信念久永恒。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更是让我们深入感知着媒体精神的强大独立性和生命力所在。

  《理想不死》读后感(六):因为有话要说。

  原以为《理想不死》是一本励志书,拿到手通本翻看一遍,才知道是《新周刊》主笔解读的传媒那些事儿。

  谁懂得媒体,谁赢得未来。这是封面上的文字。不得不说,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而类似微博这样新媒体的崛起和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掌控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于是,每个人都必须有博客,至于写什么无所谓;每个人都必须有手机,至于用手机拍摄什么也不重要;每个人都必须在线,至于接入到互联网做什么,很少人能够立即作出反应。

  一个全民创意表达,信息传播的空间如此正在出现。正如全世界最大的媒体艺术中心ZKM总裁彼得韦伯说:“随着消费者变为行动家,创造与革新的民主化时代来临了。”

  同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们构成了被解放的一代,人人都在阅读信息,人人都在创造信息。不管如何定义眼下的这种新媒体的发展形势,世界正在发生加速度的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艺术也不再仅限于少数人的创作模式,信息世界里正在无声无息地发生原子弹式的聚合爆炸,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人都是艺术家。

  于是,我们充斥在洪流般的信息中,不仅需要提醒自己对任何看到、听到、读到或观察到的事物持怀疑态度:这些事物是否是别人创造财富的工具,这些技术或传播是否会对我的隐私乃至安全有潜在的威胁。

  曾看过一个国外的占卜视频:很多人为寻求对未来的建议去拜访一个远近闻名的卜占师,在交谈中他们发现卜占师对他们的过去了如指掌。当所有前来卜卦的人大呼不可思议时,旁边的帘幕落下来,原来是一个团队在互联网上通过twitter,blog,MSN等搜寻他们的各种信息。这其实是一则广告,但现今的新媒体环境,让我们过多的将自己的生活、情绪暴露在公众面前,我们是否还会有更多地隐私?

  当更年轻的新生代正在崛起,当80后理想主义的色彩正在渐褪,90后的一代人已经开始有他们更为独特的处事方式、行为准则和生活目标。新媒体的世界里,个人主义的旗帜日炽,完好地表达个体的生命和见解,这也许是最好的方式吧?

  重要的不是我们是否曾经作为新媒体洪流中的一员,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用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个体的声音表达出我们自己的想法,因为个性始终是应该得到尊重和发扬的。

  如此去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加入,让更多的人来认同“我”。这也许就是当新媒体与个人隐私发生矛盾时,我们依旧会站在个性的角度,做虚拟世界的英雄的理由吧!

  《理想不死》读后感(七):理想Style

  现在的文艺青年很孤独。有同感吗?

  电子书(或者又被称作电纸书)大行其道,手机屏幕逐渐变宽变长,方块字被塞进了机器,可能只有文艺青年还在坚守着纸质书这一传统的阅读方式。当最炫民族风响彻大江南北,老幼妇孺大跳广场舞,恐怕只有文艺青年会嫌弃地捂住耳朵,躲避在小众音乐的旋律之下。还有铺天盖地的肥皂剧,谍战剧,甚至大小制作噱头做足的垃圾电影,收视与票房,一堆数字也能杀掉一批人,然而文艺青年宁可买最便宜的票,坐在小剧场的最后一排,去用心欣赏一部话剧。

  文艺青年像是一个标签,贴上则意味着与众不同,意味着另类,甚至是异类。有个冷笑话说冰箱里的鸡蛋们看到了一个长了毛的鸡蛋,惊讶,不解,其实那颗无辜的“鸡蛋”是猕猴桃。鸡蛋可以充饥,而猕猴桃却填不饱肚子。所以也不难理解书中作者提到的关于文学,关于作家的现状。

  现在同样大行其道的是各种style,也许文艺青年已经成为一种style,文艺青年的理想,是即便小众,也不至被扼杀,只要有一线存活的希望,还是会如峭壁上的星点绿植努力顽强汲取阳光和雨露。理想style,小众流行,茁壮生长。

  《理想不死》读后感(八):你无法阻止一个有理想的人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满脑子都是

  新周刊新周刊新周刊……

  翻看了目录后还是很有阅读欲望的

  从文字一开始就直指阅读本身,你是如何选择阅读终端的?作者分析每一种阅读终端背后的那段故事或回忆,在浅阅读盛行的时代,怎样阅读?阅读什么?

  你每天都在接收各种内容传播,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电视电影,但有多少次你可以做到接收但不接受?也许是时间紧张,真的没有过滤的时间和精力,也许是根本不知该如何筛选,索性囫囵吞枣,反而觉得满足充实?

  作者在书里提到弱智的电影台词和文学的假high时代,这不正是目前很多人引以为傲的所谓精神食粮?

  这就是这本书的优点,他只负责点破,其他,随你去琢磨吧。

  《理想不死》读后感(九):原谅我是个话唠

  未拿到此书时已被网上所见的火红封面感染。加上“理想不死”这四个字,乍一看还以为是本励志书,再加上胡赳赳的名字。好吧,对于火热的白羊座来说,无处不撩拨着我的视觉神经。

  总体翻了一遍,倒是对最开头的序中一位研究生美眉的评论赞同几分。“它太乱,形似文集,却偏偏弄了几个略有牵强的大标题来支撑。”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还是不习惯看形散的文,即使看到最后神还是集中统一的,我的耐力与记忆力确实还需要锻炼。不过我承认在这本书中我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散。

  对于传媒我了解的并不多,也不好下定论。但我愿意分享一些阅读中一些跳跃的思绪,还好我用钢笔速记下来。当然,这些也是散乱的。也请允许我以形散或者神也散了的方式写下一些读后的感慨:

  关于阅读:

  生在小城里,记忆里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是花两毛五元钱在旧书摊买的《皮皮鲁全传》,就那样一本扉页已签了别人名字的书却被我当宝似的读了又读。再后来就开始翻看老爸的书柜,由于家父是个资深军事迷,导致书柜中的书实在让我很无奈,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就像饿极了的素食动物在一摊肉前面无从下手。就这样我在这样的环境下翻出了我唯一能看懂的书,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对自己提前进行启蒙教育了——《青年生活指南》。再后来就经历了学校外的租书屋,租日系“有色”漫画;还记得第一次订阅《读者》时的激动;再到后来可以足不出户网上购书,到近几年特别流行的电子书。这一切都想说明随着岁月变迁,我们阅读的方式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

  关于书:

  我之所以把阅读与书分开了,是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突然想起了一件身边的事。一个朋友前几天在网上卖书,然后把卖了书的钱换成Kindle,几天后他向我诉说了在电子阅览器上读书的种种快感。这件事让我很诧异,因为一直以来我以为他是喜欢书的,曾经幻想着开书店,幻想着家里摆着多么独特的书柜。我以为他喜欢的是书香,是那种通过油印散发的清香;或者喜欢的是封皮,尤其是精装的质感;再或者是拿在手中那厚实的存在感。可是他的行为告诉我,我又主观的臆想了。我开始反思我们更在意的究竟是书的实体,还是书中的实质内容。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现象又怎么解释?

  我开始问自己:他是喜欢阅读,还是喜欢书。这分明是两码事儿。

  关于隐身:

  在网络交际盛行的时代,隐身的人不在少数。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网络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大家都在线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渴望与人交流,哪怕一两句调侃。倒是现在网络通讯大肆发展后,人们倒是矜持了。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那种隐身久了就不太敢上线的感觉我能了解,这种习惯性隐身的感觉真是不能用一两句话说明白。前一阵子翻看通讯录里的头像,恰好翻到一个学长的头像那里,背后忽觉凉意。这位学长暑假时因为过度劳累在深夜猝死了。恩,我要说的就是这样,他从来没有上线过,只是看到黑色头像下的签名偶尔更换下。从认识以来,到未来的日子里再也不会见到这个头像亮起了。

  如果有一天自己也突然消失了,签名会改成什么?或者说保留空白,让他人肆意猜测。

  网络中的两个我:

  你可能在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交际圈子。你可能早已分不清哪个才是最真实的自己。网络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表现自己或隐匿自己的途径。为你的多重身份做了最好的掩护,你可能在此与人一本正经,转身已对他人油嘴滑舌。相同的,媒体也同样以各种姿态隐匿在各种绚丽的包装下。放聪明点,你要认清这场假面舞会。

  与其说,网络存在于你的现实生活中,倒不如说真实的你存活在网络中。身处于媒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因之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关于交谈:

  想要发现生活中的新鲜血液么?去和陌生人交谈吧。我喜欢作者的那句话。“我决定把剩下的时间用来忠于自己的内心:游手好闲或者去跟陌生人交谈。”我是个喜欢一对一交谈的人。这也让我在每次做调研时更喜欢用访谈法。我喜欢那种面对面,慢慢潜入对方内心的交谈。你不可能直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你必须发出一个个小问题,看似漫不经心的过程中试着一把又一把钥匙,直到最后开启那扇门,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世间百态,无论是政客还是明星,亦或是最普通的人,好的一次访谈就是一场心理旅行。

  关于传媒:

  扯了这么远,我终于回归到正题了,这不是本励志书或是心灵鸡汤。这是一本创意、广告、营销及大众文化诸阶层人士所需要了解的、来自中国传媒内部的报告。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媒体,展示给我们一个完整的中国式媒体。我对媒体了解的并不多,身边倒是有几个做记者和编辑的朋友,有个还因为在敏感时期,过于忠于自己的言论,被请去喝茶。在这个大环境下,万变不离其政策,政策才是祖宗。中国的传媒模式不可能完全复制西方的传媒模式,中国的传媒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式——能否称其为带有中国特色的传媒模式。这是个习惯了中庸的国度,惯行拿来主义,或许为了保全自己,或许为了方便自己。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每挪动一小步都是挑战,在保全自己的同时还要游刃有余。

  请原谅我粗糙且浅薄的观后感,引用封新城的一句话作为总结:“这一代传媒人的发展是磕磕绊绊的,中国整个媒体的发展也是一样。有些问题可以存疑,时间会替我们解决一切。”

  《理想不死》读后感(十):有理想 就有力量

  □木木勺

  好像骑马舞还没过时,航母style又来了,这些热门话题散播速度极快,似乎一夜之间就能传遍世界。不管你愿与不愿,你都不得不面对、关注它们,要不然当朋友们聊起来的时候,你只能在一边傻站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传统媒体,搞怪乱来的纯娱乐方式逐渐被大众习惯接受。

  新媒体聚集越来越多公众视线的同时,传统媒体阵地也正不断沦陷。商家收买包装伪专家推荐产品的一套把戏基本没什么市场了,但却造成了权威的公信度创下历史新低。于是人们渐渐将媒体和营销挂钩,把炒作和宣传混为一谈,常常以“贱民”、“屌丝”自称,对“砖家”和“叫兽”则大肆嘲讽。

  “主流媒体”的风光已不复从前,但传媒并没有因此有丝毫衰败,相反,这实在是一个传媒空前繁荣的盛世。“自媒体”时代,人们对传媒表现出更强烈的依赖,为数众多的人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刷微博、玩微信,好像不这样就会被世界遗忘。昔日的被动受众变成了自发积极的传播者。媒介无处不在,将所有人囊括其中,变得更加神秘莫测,几乎裹挟了所有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趋势。

  适逢如此良机,大量资金和人才不断涌进传媒业,又缺乏行业伦理道德监管,一时难免乱象丛生。新闻也要讲包装,记者难免被打伤,庸俗才会有读者,不能得罪赞助商……这本胡赳赳的《理想不死》就记录了2000-2010年的本土传媒和中国现实,描述了媒体人在媒体圈里的生存现状和众生相。

  得说《理想不死》是一本很奇特的书。有观点,又幽默,既能给你启发,又能给你阅读的快乐,符合“深度、趣味、信息量”三原则,又如此与众不同,适合所有关心传媒和社会的读者。

  乍看之下,这书确实有点散乱。一会说网站,一会说格子间;既有对不靠谱媒体的批判,也有对同行的调侃;既有对流行词的解读,也有对实习生的规劝;有周云蓬、黄健翔和徐静蕾,也有王小波和各大媒体总编。让人摸不清体系脉络,实在串不起来。但你要是绞尽脑汁,思索其中的玄虚和奥义,估计多半会白费力气。也许作者根本就没什么深层的用意,可能这种“杂烩”的丰富和随便才正是他喜欢的。有些人就是不愿被归类,就像他们不愿意盲从。

  类似《新周刊》的新锐风格,这本书带有浓烈的胡氏色彩,文字上凌厉冷峻,引申论证有气势,力求语句的惊人和工整,精神上又怀着热切的渴望。手法有点像科幻电影,明明是对于未来的忧虑,充满悲悯情怀,表达出来却让人恐惧警醒。

  《对话杨斌》一文谈到了理想,这位《新京报》杨总编认为他们的团队文化里最核心的还是有理想,他说,理想是原始动力,也是终极目标,是一个魂魄。有了理想才有其他的品质,其他一切好的品质最终都会消亡,但是理想不会。

  作者胡赳赳不死的理想是什么呢?他没有明说,我想让媒体有精神领袖,让媒体人有所担当,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普照自由文明的阳光,或许正是他作为一个传媒人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吧。坚持不屈的理想,才会有顽强的力量。这么理解的话,这本《理想不死》所传达的不仅是胡氏的自我激励,还有更加重要的对于未来的我们的期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