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失忆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4: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忆的读后感10篇

  《失忆》是一本由[瑞典] 谢尔·埃斯普马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忆》读后感(一):《失忆》中文版序

  这个小说系列包括七部比较短的长篇小说,形成贯穿现代社会的一个横截面。小说是从一个瑞典人的视角去观察的,但所呈现的图像在全世界都应该是有效的。人们应该记得,杰出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最近还把我们的时代称为“遗忘的时代”。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有人表达过相同的看法,从米兰•昆德拉一直到戈尔•维达尔:昆德拉揭示过占领捷克的前苏联当权者是如何抹杀他的祖国的历史,而维达尔把自己的祖国美国叫做“健忘症合众国”。但是,把这个重要现象当作一个系列长篇小说的主线,这大概还是第一次。

  在《失忆的时代》里,作家转动着透镜聚焦,向我们展示这种情境,用的是讽刺漫画式的尖锐笔法——记忆在这里只有四个小时的长度。这意味着,昨天你在哪里工作今天你就不知道了;今天你是脑外科医生,昨天也许是汽车修理工。今天晚上已经没有人记得前一个夜晚是和谁在一起度过的。当你按一个门铃的时候,你会有疑问:开门的这个女人,会不会是我的太太?而站在她后面的孩子,会不会是我的孩子?这个系列几乎所有长篇小说里,都贯穿着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亲人或情人的苦恼。

  失忆是很适合政治权力的一种状态——也是指和经济活动纠缠在一起的那种权力——可谓如鱼得水。因为有了失忆,就没有什么昨天的法律和承诺还能限制今天的权力活动的空间。你再也不用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只要你成功地逃出了舆论的风暴四个小时,你就得救了。

  这个系列的七部作品都可以单独成篇,也是对这个社会语境的七个不同的切入视角。第一个见证人——《失忆》中的主角——是一个负责教育的官僚,至少对这方面的灾难好像负有部分责任。第二个见证人是一个喜欢收买人心的报刊主编,好像对于文化方面的状况负有部分责任(《误解》)。第三个见证人是一位母亲,为了两个儿子牺牲了一切;儿子们则要在社会中出人头地,还给母亲一个公道(《蔑视》);第四位见证人是一个建筑工人,也是工人运动的化身,而他现在开始自我检讨,评价自己的运动正确与否(《忠诚》)。下一个声音则是一位被谋杀的首相,为我们提供了他本人作为政治家的生存状况的版本(《仇恨》)。随后的两个见证人,一个是年轻的金融巨头,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经济活动做出描述(《复仇》),另一个则是备受打击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妇女,为我们提供她在社会之外的生活状况的感受(《欢乐》)。

  这个系列每部小说都是一幅个人肖像的细密刻画——但也能概括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好像一部社会史诗,浓缩在一个单独的、用尖锐笔触刻画的人物身上。这是那些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如巴尔扎克曾经一度想实现的目标。但这个系列写作计划没有这样去复制社会现实的雄心,而只是想给社会做一次X光透视,展示一张现代人内心生活的图片——她展示人的焦虑不安、人的热情渴望、人的茫然失措,这些都能在我们眼前成为具体而感性的形象。其结果自然而然就是一部黑色喜剧。

  这七个人物,每一个都会向你发起攻击,不仅试图说服你,也许还想欺骗你,就像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那些人物。但是,这些小说里真正的主人公,穿过这个明显带有地狱色彩的社会的漫游者——其实还是你。

  埃斯普马克

  2012年9月

  《失忆》读后感(二):对世界的困惑和焦虑

  《失忆》是瑞典著名作家埃斯普马克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遗忘的年代》中的第一部作品。小说设定了一个奇特的世界背景,在这里,每个人的记忆只能维持短短的四小时,这意味着人们不记得自己的家在哪儿,不记得自己的工作是什么,甚至不记得自己的妻儿家人是谁。

  而《失忆》中的主人公,一个或许是某教育机构官僚的人物,则担负起了调查“失忆”这一现象的重任,并且在不断的调查过程中他还夹杂了他的私心,想要寻找一个记不得音容样貌,却只留有深刻思念的她——L。这是一部充满了丰富想象与细密刻画的小说,全篇以我的口吻我的视角来叙述这一社会背景所产生的不安、矛盾与种种复杂的情绪。切入的视角是私人化的是窄小的,可是通过这样一个人物的细致刻画,作者带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如今的社会依旧存在的颇为宏观的问题。人物对于个人感情的困惑,对于官僚体制的困惑无不影射着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

  如果人的记忆只有四个小时,一切感情就形同虚无,承诺成为了一种空谈,就如同法律失去了其约束力,政府与权力成为了随时更替的只能享受几小时的英雄。人们或许变得自由变得无拘无束,却也同样失去了保护与基本的社会关系与人情羁绊,社会成为了一盘散沙,人们只会享有几小时的狂热与暂时的冲动,却在更多的时间被茫然与不安所包围。就好像本篇小说的主人公,他试图寻找失忆的突破口,在各种细碎的记忆碎片中寻找曾经的自己,寻找他向往的那个人,他有着骄傲,有着焦虑,有着怀疑,有着矛盾,他的每一件举证似乎都充满了可能与希望,却最终回归原点。所谓忠诚与背叛,所谓约束与自由,也许大多数时间就是两个连体婴儿,只有在一起寻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使得这个社会正常地运转。

  作者带给我们的文字是清晰的,情绪是复杂的,而每个人所能获得的感悟或许又是不同的,这也是这篇小说的魅力之一。

  《失忆》读后感(三):“失忆的年代”

  《失忆》读后感(四):余华评论小说《失忆》——在埃斯普马克《失忆》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今年六月在北京的时候,我的老朋友万之说他把瑞典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翻译成了中文,同时邀请我参加今天的会议。然后,我读到了《失忆》。

  这是一部细致入微的书,里面的优美让我想起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里面的不安让我想起了弗洛伊德的《释梦》,里面时时出现的幽默让我想起了微笑。一个失忆者在滔滔不绝的讲述里(也是自言自语)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痕迹:不可知的文件箱,一个新鲜的伤口,几个日期,一封信,一个地址,一份发言稿,旧日历等等生活的碎片,它们之间缺少值得信任的联结,而且这些碎片是否真实也是可疑的,但是这些碎片比失忆者更了解他自己,作者在写到一堆钥匙时说:“其中一把钥匙比我自己更知道我的底细。”

  我的阅读过程十分奇妙,就像我离家时锁上了门,可是在路上突然询问自己锁门了没有?门没有锁上的念头就会逐渐控制我的思维,我会无休止地在门是否锁上的思维里挣扎。或者说我在记忆深处寻找某个名字或者某一件往事,当我觉得自己已经接近了的时候,有人在旁边说出了一个错误的名字或者错误的事件时,我一下子又远离了。

  我似乎读到了真相,接着又读到了怀疑;我似乎读到了肯定,接着又读到了否定。这样的感觉像是在读中国的历史:建立一个朝代,推翻一个朝代,再建立一个,再推翻一个,周而复始。

  因此我要告诉大家,这不是一部用银行点钞机的方式可以阅读的书,而是一部应该用警察在作案现场采取指纹的方式来阅读的书。或者说不是用喝的方式来阅读的书,应该是用品尝的方式来阅读的书。喝是迅速的,但是味觉是少量的;品尝是慢条斯理的,但是味觉是无限的。

  埃斯普马克似乎指出了人是失去语法的,而这个世界是被语法规定好的,世界对于人来说就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困境。而语法,在这部书中意味着很多,是权力,是历史,是现实等等,糟糕的是它们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陷阱。这也是今天的主题,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埃斯普马克的这部小说,既是观察自己的显微镜,也是观察社会的放大镜。

  埃斯普马克比我年长三十来岁,他和我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文化里,可是《失忆》像是闹钟一样唤醒了我一些沉睡中的记忆,有的甚至是拿到了死亡证书的记忆。我想这就是文学的意义,这也是我喜欢《失忆》的原因。

  我在此举一个例子说明。书中的失忆者始终在寻找一个L的妻子(也许仍然是一个临时妻子),失忆者几乎完全忘记了L的一切,但是“我的感官记住了她的头发垂下的样子” 。

  女性的头发对我和埃斯普马克来说是同样的迷人。时尚杂志总是对女性的三围津津乐道,当然三围也不错。然而对于埃斯普马克和我这样的男人来说,女性头发的记忆比三围美好得多。我有一个真实的经历,我二十来岁的时候,没有女朋友,当然也没有结婚,曾经在一个地方,我忘记是哪里了,只记得自己正在走上一个台阶,一个姑娘走下来,可能是有人叫她的名字,她急速转身时辫子飘扬起来了,辫梢从我脸上扫过,那个瞬间我的感官记住了她的辫梢,对于她的容貌和衣服的颜色,我一点也想不起来。这应该是我对女性最为美好的记忆之一,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毕竟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埃斯普马克让这个美好的记忆回到我身旁。

  谢谢你!埃斯普马克。

  还有你,万之,我的老朋友,你的译文棒极了!昨晚我和思和一起赞扬了你中文的叙述才华。二十多年前你从北京坐上火车摇摇晃晃去了挪威,然后又去了瑞典,开始了你远离中文的漂泊生涯。可是读完中文版的《失忆》,让我觉得你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中国,我怀疑你在遥远北欧的生活是你虚构出来的。

  y 余华

  《失忆》读后感(五):冷暖之忆

  瑞典文学家埃斯普马克先生的《失忆》让我读了许久,不是因为太厚,而是这种阅读的感受需要时间沉淀,也希望阅读之悦能够延续久长。客观上来说,《失忆》一书并不是现代社会的快餐书籍,在我看来,是当下中国最缺乏的一类书:对人与社会深刻探讨的厚重文学。说是厚重,却写在这浅浅的七万字中,书价不贵,精美文艺的装帧也很显亲和力。当然,这本《失忆》是埃斯普马克七本系列小说的第一本,但完全可以独立地来看。

  我们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记忆真实吗?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记忆坚信不疑,但要再一步分辨,有参照物的对比,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失忆》的主人公以一种类似意识流的“语言流”自言自语的表达思绪,关于记忆,关于失忆。他会对有些东西似曾相识,像是遥远的某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又像是昨天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记忆忽冷忽暖,无法捉摸。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曾经说:记忆从来是不真实的,后来才想到,也许记忆骗了我。我们会将自己希望的情感加进记忆,而记忆被塑造,失去了原貌,我们也就记不清原貌,而只能坚信新的记忆。我们的时代需要沉静的思考,而身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埃斯普马克先生似乎从那片土地带给了我们某些思维。中国作家虽然也能写意识流小说,但毕竟思维和经验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失忆是一种物质满足的社会中人群的普遍现象的话,欧洲社会所经历的“失忆”,我们才刚刚开始。快节奏和功利方向的选择让我们记忆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没耐心去记忆,去思考。这也许意味着,昨天你在哪里工作今天你就不知道了;今天你是脑外科医生,昨天也许是汽车修理工;今天晚上已经没有人记得前一个夜晚是和谁在一起度过的。想想其实还挺悲哀的,失去记忆不就是失去自我吗?我们靠什么成就生命的厚度?不也是记忆吗?

  很庆幸自己独到这样一本书,译者万之在后记中表示,即使这部书在国内销售萧条,他也不感到奇怪。他对这本书的定义是“学院派作家的,知识分子作家的小说”,但实际上未必如此。此书诚然是不多的文人气很浓的高端文学作品,但这样的“阳春白雪”在七十年代以来推行“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学环境中也算是眼前一亮,似一股清新之风吹过,勾起的是每个人的深层审美意识。我自然不如一些作家读《失忆》那样有纯文学之阅趣,但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新的思维和新的文学面貌。

  应该说,作者以全球视野的文学形式,表现的也是世界性的话题。所谓记忆,忽冷忽暖,在真是与虚构间行走,记不清其中哪些是真实发生过的,只能以触觉和感官下意识地想起某些片段。也因此,我们的人生并不简单,那些逝去的需要用生命去追寻。

  《失忆》读后感(六):跨越时代国界的思考

  《失忆》作者埃斯普马克是瑞典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终身院士。或许是他诗人的特质,使整篇小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又窜动着不安的灵魂。从充满张力的文字中所透露的各种情绪仿佛拥有生命力般,反映出眼前的现实,让人咀嚼,让人思索,从不长的行文篇幅中影射出的是更具现实价值的社会主题,能跨越时代与国界的界线,唤起更多的思考与感悟,也足见作者的不凡的思想。

  如果说,你的记忆只有四个小时,那么你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你的周遭和世界又会怎样?埃斯普马克的《失忆》是整个“遗忘的年代”中的一部,以一个教育官员调查失忆这样一个过程,以一个手提箱里种种物件和痕迹的提示,意识流动地、碎片般地拼接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单位,在社会,在家庭;面对同事,面对情人,面对体制。个人的无助、不安、矛盾、焦虑、茫然、怀疑,都淋漓尽致地有所表现,忠诚和背叛、约束和责任、历史和当下、意识与遗忘,这一对对组合都在矛盾中得以体现。小说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作品,不仅其表现手法让人想到了卡夫卡和加缪一路以来的欧洲文学传统,还可见昆德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式的思考,这些对国内文坛来说尚不多见。

  《失忆》读后感(七):埃斯普马克与《失忆》

  在《失忆》中,作者以知识分子的思考,以意识流的笔调,以失忆状态中人物的思维碎片,为我们拼接了一张人的内心的画图,其中有热情渴望,有焦虑不安,也有茫然失措。它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体现和一部具有黑色幽默的喜剧。其对人性的刻画,对社会的剖析,多多少少让我们看到了《变形记》和《局外人》的意味。

  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知识分子立场和思考。我们从“失忆”这一现象中似乎可以进入更深一步的思考。因为,今天的世界似乎就如作者的书名所说,多多少少就生活在一个“失忆的时代”。 一如埃斯普马克自己所说:“从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命运出发,透视文化、政治及经济的状况,而这一切都是在遍布世界的集体失忆的象征中表现。”译者万之说得好,三十年前,我们曾经热衷于谈论“异化”,而如今当异化成为我们生活的普遍词之时,我们却反而“失忆”了。

  《失忆》读后感(八):失忆,如蒙大赦

  失忆,与健忘不尽然相同。

  任何一件琐屑的小事都可能唤醒健忘者沉睡中的记忆,他会突然拍着脑门说:噢!我忘了……健忘者从未真正失去对过往的记忆。所以“我”更喜欢用“健忘症”这个词。可事实上,“我”失忆了,“我”不再知道“我”是谁。

  失忆者眼中,曾经串联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是似曾相识。“我”看着照片,根据其中男孩儿的脸,“我敢说这张照片照的是我。”可照片中的真是“我”吗?“我”在这房间里办公吗?旧年的成绩单说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呢?一张母子三人的合影告诉“我”自己的出身了吗?“我”的孩子是谁?或许,最要紧的,与“我”相关的那个女人,她去哪儿了?“我”爱她吗?—— “我”甚至想不起来她叫什么,姑且用“L”来标记她吧——她是同一个人吗……“我”想不起来了,打开“我”记忆的所有线索装在一个手提箱里,是的,一个手提箱就足够了,而且还装不满。

  这就是小说《失忆》中的主人公,一个没名没姓的“我”,一个只有你耐心读完整部小说才能从细枝末节中推敲出其身份的“我”。

  一个属于失忆的时代。不用为今天的失态而耿耿于怀,到明天,不会有人记得今天发生过什么,洪流般的信息迅速湮没上一秒闯入人们记忆的东西,你来不及回味,来不及消化,它已然过去。他人的关注,转瞬即逝,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眼球,而人们早已对新奇产生审美疲劳。埃斯普马克说:任何人,任何事,只要逃离舆论风暴四个小时,就成功获救。如词语拼写本身的近似:失忆,如蒙大赦。

  《失忆》读后感(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遗忘或者失忆,是一个生命体在生命的历程中或早或晚都会遭遇的现象。从主体来说,这也许意味着衰老的开始,也许还是主动选择的一种逃避手段,这也不失为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方式,其中透露的底色是无奈。但还有一种来自外部的、让你失忆的力量则令人恐怖——这样的情况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在失忆状态中,如果人是自醒的,那寻找记忆的过程则焦虑与你始终为伍;如果你是苟且的,那么失忆则反倒使人轻松,历史、责任成了空白,甚至欺骗都会大行其道。失忆者的集合对社会意味着什么?作品也许向我们提出了这个思索。可此刻我却想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此说来,背叛固然可恶,但让人失忆,则几乎与谋杀同体了。

  失忆割断了历史,抹杀了身份。对此,应该有足够的警惕,用我们的意识抗争。而小说《失忆》也许恰恰能够让人知晓失忆所带来的一切,从而提供了对人性、对社会更多思考的角度。

  《失忆》读后感(十):《失忆》的独有魅力

  《失忆》是瑞典著名作家埃斯普马克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失忆的年代》中的第一部作品。

  小说设定了一个奇特的世界背景。在这里,每个人的记忆只能维持短短的四小时,这意味着人们不记得自己的家在哪儿,不记得自己的工作是什么,甚至不记得自己的妻儿家人是谁。而《失忆》中的主人公,一个或许是某教育机构官僚的人物,则担负起了调查“失忆”这一现象的重任,并且在不断的调查过程中他还夹杂了他的私心,想要寻找一个记不得音容样貌,却只留有深刻思念的她——L。这是一部充满了丰富想象与细密刻画的小说,全篇以我的口吻我的视角来叙述这一社会背景所产生的不安、矛盾与种种复杂的情绪。切入的视角是私人化的是窄小的,可是通过这样一个人物的细致刻画,作者带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如今的社会依旧存在的颇为宏观的问题。人物对于个人感情的困惑,对于官僚体制的困惑无不影射着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

  如果人的记忆只有四个小时,一切感情就形同虚无,承诺成为了一种空谈,就如同法律失去了其约束力,政府与权力成为了随时更替的只能享受几小时的英雄。人们或许变得自由变得无拘无束,却也同样失去了保护与基本的社会关系与人情羁绊,社会成为了一盘散沙,人们只会享有几小时的狂热与暂时的冲动,却在更多的时间被茫然与不安所包围。就好像本篇小说的主人公,他试图寻找失忆的突破口,在各种细碎的记忆碎片中寻找曾经的自己,寻找他向往的那个人,他有着骄傲,有着焦虑,有着怀疑,有着矛盾,他的每一件举证似乎都充满了可能与希望,却最终回归原点。所谓忠诚与背叛,所谓约束与自由,也许大多数时间就是两个连体婴儿,只有在一起寻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使得这个社会正常地运转。作者带给我们的文字是清晰的,情绪是复杂的,而每个人所能获得的感悟或许又是不同的,这也是这篇小说的魅力之一。

  作者埃斯普马克是瑞典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终身院士。或许是他诗人的特质,使整篇小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又窜动着不安的灵魂。从充满张力的文字中所透露的各种情绪仿佛拥有生命力般,反映出眼前的现实,让人咀嚼,让人思索,从不长的行文篇幅中影射出的是更具现实价值的社会主题,能跨越时代与国界的界线,唤起更多的思考与感悟,也足见作者的不凡的思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失忆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