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歌读后感精选10篇
《恋歌》是一本由[澳] 亚历克斯·米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动我的不是萨碧雅和约翰的恋情。而是萨对祖母和父亲深深的依恋和信任。引起我思考的是约翰自始至终对归属感的寻觅。人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最开始的地方才会有真正的归属感。
我怀疑萨碧雅婚后的感情还是不是爱情。也许,约翰对萨碧雅是的。但我肯定萨对约翰更多的是一种可靠的安全感。她的爱只属于外祖母、父亲和她的小女儿。其实她的爱只属于她自己。她是一个不知足的人,不知足是因为她想要自己需要的安全感是自己给的,而不是约翰。但矛盾的是,不知足的人永远不会有安全感。
约翰也在写着这个故事,我真希望可以读到一个故事的两个版本。它们会是怎样的大相径庭,这让我想感叹或是讥讽人的自私。因为永远只有自己才会最明白自己的感受,人永远会为自己说话。
我想知道萨碧雅和长大了的小女儿会是怎样的一种相处模式。她对小女儿的爱是不是还夹杂了对布鲁诺的一丝丝爱和愧疚。
谁又能说,胡莉雅的存在不会又是萨碧雅想要杀死的一只野兽呢?因为不知足的人永远不会停止折磨自己。她们或是我们这些不知足的人不能满足的其实是内心的平静。换种说法,内心平静的人已经脱离了不知足的状态。
《恋歌》读后感(二):一点西红柿味都无
这是我读过的第四本澳大利亚小说。和很多这几年流行的外国爱情小说一样,书封上的噱头很大,一定要牵扯到战争、宗教、沦落异地以及几代人的家族历史。可惜作品的质感往往无法强装,要有足够的耐力,才能让文字支撑起作品的野心。
这本小说还算是差强人意。如果作者对萨碧雅的描摹能比“异域风情,皮肤黝黑,非常漂亮”再具体一些;对她执念的设定能再柔和一些,那段出轨就不会显得这么刻意。
为了实现祖孙三人的画面,为了得到一个自己的孩子,萨碧雅一直处在悲伤决绝而又沉重的心绪里。可是她却一向没有力量去负担他人心里的沉重,她想要的是一起欢笑一起奔跑,就像小孩子一样。所以她决定借用布鲁诺来实现自己的计划——一个沉闷而强壮的西红柿商人,有结实的腹肌和手臂,从不看书,百发百中地得到了十一个孩子的满分男人。浓郁深刻的情感似乎与他无关。
然而让我和萨碧雅都大为惊讶的是这个男人被萨碧雅引诱之后所表现出的那种缠绵感伤的态度,他一落泪,本该存在的西红柿味儿刹那间消散无踪。无论是眼泪还是充满爱意的温柔动作,萨碧雅看来都是意料之外的折磨。甚至他乖乖地坐在桌上吃饭,为了她而压抑激情的样子也让她有一种羞耻感。布鲁诺不再是以前那个无所挂碍的人了,他已经失去尊严。他本来应该感到暗喜,“我艳福不浅,是吧”,或被冒犯、轻蔑甚至勃然大怒,然而他偏要选择最差的那种柔弱的哀伤,偏要用“看着天上的云和月亮,我叫着你的名字,问你在做什么,是不是也睡不着,也在看着月亮”来取代一串咒骂。
我认为并非布鲁诺的性格有两面,所谓他找到了隐藏的另一个自己,而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忘记了原先的人物设定,好像一种脉络忽然折断了。
《恋歌》读后感(三):#雨枫试读# 超出我们意识的爱情 の《恋歌》
“这不是婚外情,我只是想要个孩子”,仅仅是看到了这句话,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本书,我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
小说里,女主角萨莉亚与男主角约翰,一见钟情,那年的她,21岁,从突尼斯到巴黎,那年的他,27岁,从澳大利亚乘错火车到了巴黎,于是在一个下雨的天气,他到了她的姑姑开的小店里避雨,于是,爱情的种子由此生根发芽,此后很多年,她和他,从来想不到会一直生活在巴黎,一直经营这她姑姑的“唐之家”。
萨莉亚和约翰,彼此相爱,看似完美的爱情,可是,没有孩子,让他们的婚姻变得敏感脆弱。从他们第一次接吻开始,萨总是觉得会有个孩子存在在她的身体里,无数次的失望之后,她似乎承认了这个事实,可是,当她知道她父亲病重的消息之后,她心底对孩子的渴望又重新升腾,她唱着外祖母的歌给自己力量,她爱着约翰,可是她想要个孩子,于是她去找了布鲁诺。虽然她也矛盾,害怕,担心,但是她想做个母亲的想法让她甘愿去冒险。最后,布鲁诺到底为何而死,或许只有萨莉亚心底最清楚,当布鲁诺的大儿子抱着一箱西红柿来感谢她的时候,她说“我不能接受你的礼物”,眼泪却顺着脸颊淌下来。
故事里,约翰一直没有表态,或许他知道这个孩子不是他的,也或许他以为这个孩子是他的,可是不管如何,约翰都很爱这个叫胡莉娅的孩子。或许,约翰真正解释了爱的含义。约翰的爱,如此的纯粹,爱一个人,就爱一个人的全部,虽然他也会郁闷,可是他从未在萨莉亚面前表露难堪。
这是婚外情么?或许是吧,一个已婚女人,为了要个孩子,而跟另外的男人发生关系,最后居然真的有个孩子,这放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都会觉得这绿帽子戴的是实实在在,而约翰居然可以默认并接受这一切,带着她和孩子,离开巴黎,回到澳大利亚从新开始。或许,他觉得他不能给深爱的女人一个孩子,是他自己做的不够好,可是无论如何,这份对爱情的宽容和勇气,是一般男人不曾拥有的。萨莉亚完全的拥有约翰全部的爱,也是个幸福的女人吧~~~
小说里,作者的文笔很细腻,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生活的场景刻画的很真实,读着文字,脑海里会出现作者所描述的场景,像是萨莉亚跟约翰生活在眼前一样。初遇爱情的欣喜,久未有孕的失落,为了得到孩子而做出的身体背叛,所有的描绘都细致入微,一个表情,一点点心灵的震动,都被作者活跃纸上。
故事的最后,萨莉亚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很好,继续开着甜品糕点店,或许她为了孩子所作的在道德上是不允许的,所以她也会惩罚自己,会迷茫不适应,可是,最后她找到了内心平和的方法,她面对顾客的时候,那脸上祥和的笑容,抚平了人心里的焦虑和忧伤~~
对于任何悲伤的事情,时间都是最好的良药,很多事情,经历过,悲伤过,彷徨过,当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当心里真的悟出生活的真谛的时候,那些曾经的悲伤,曾经的彷徨,都会被沉淀成厚厚的生活积累,这些积累会让人不在计较那些所谓的得失,会让人真的在心底获得安宁,然后会过着一种无论怎样都散发着一种宁静温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