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民主的限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10篇

2022-03-14 11:02: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10篇

  《民主的限制》是一本由赵鼎新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一):2013年谈论民主的防身必备

  看完书的第一感受,真可以用许纪霖的广告词来形容:“[作者]只是本着自己的学术良知,冷静地告诉世界,其实皇帝和他的造反者,都没有穿衣服。”

  《民主的限制》是一本文集和访谈记录,分别讨论民主,社会运动和媒体,目前处于转型时期中国的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每个话题下面有若干文章或者采访实录,虽然篇幅不长而且没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但都言之有物而自成一体,对于初次接触关于这类话题偏学术性文章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并不困难。

  第一部分讨论民主。简而言之,作者定义“民主”是“一个由民众在定期的、有程序和有规则的竞争性选举中选择国家执政者得政治体制”。作者认为,民主制度并不一定能带来许多提倡者认为加在它上面的公共物(例如经济发展,经济平等,和平,减少腐败等),也具有自身的许多局限性(选举的可操作性和选举结果的非理性、对原有社会结构的强化、媚俗性、忠诚反对和稳定民主的困难性),但仍然比其他政治体制(基于意识形态或者执政绩效)提供稳定的执政合法性,并让精英监督精英,应该建立以民主制度为主体并辅以其他非民主制度的体系。

  第一次系统理清楚了应该如何戳穿流行的谎言:“只有民主才能...”或"民主国家经济发达,腐败少"等等。根据作者的定义,民主是一种“程序”,侧重提供的是合法性。而西方发达民主国家已经达到的指标,例如较为平等的社会、发达的经济、较为廉洁的政府,并不完全只是民主带来的“成果”,所以也不应该被看做是民主本身的特征。

  例如,民主制度不一定带来发达的经济(印度、俄罗斯),威权体制也能带来经济腾飞(亚洲四小龙); 民主制度下也可以腐败问题严重(印度、俄罗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靠科层体制的内服监督非民主手段来对付腐败,媒体只起补充作用;民主国家也可以长年战争(古希腊的城邦之间、巴以冲突、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虽然民众有一定能力阻止一场希特勒似的战争;民主制度下也不一定有经济分配平等(俄罗斯、拉美)。

  作者学贯中西,常有出人意料的惊人见地。例如,作者修改了外国学者经典的执政合法性的三种来源,新加入了“政绩合法性”的概念,并从古代中国的天命观之说找到证据。尽管从意识形态来说“君权神授”,但如果皇帝暴政(政绩不好)就违背了天命,君权可以被取回并重新赐予新的皇帝。

  又如,作者对于中西方媒体在对待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社会运动的截然相反的观察和分析。作者认为,霸权文化的缺失,是导致中国媒体积极参与揭露社会黑暗问题并试图将制度往他们所向往的方向做出改变的主要原因。而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基础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是精英阶层和大多数中产阶级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也就导致了西方媒体的保守性,尤其在2011年伦敦骚乱中主流媒体和政府非受迫性地坚决站在一起体现得最为明显。

  最为精彩的是《微博、政治公共空间和中国的发展》一文,鞭辟入里。作者把微博公共空间里面的人们一方面表现得特别不服从权威,另一方面又在操纵下特别容易对权威产生崇拜甚至盲从的行为与"乌合之众"比较,同时又在近代中国文革中寻找巧合:红卫兵一边喊着打到一切、怀疑一切,一边喊着谁敢反对毛主席我们就打到谁。 作者又以韩寒作品代笔问题为例说明微博论战多涉及意识形态层面,因此基本都是自说自话,无法说服对方改变价值观。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二):民主是个中性词

  (非书评)

  民主,对大部分国人来说是期盼已久的好制度,越得不到的东西,也逐渐容易被神化,中国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民主就是中国民众的G点,如果你敢讨论民主的缺陷,那不好意思,立马你就你被狂热的人群贴上共党五毛的标签然后一顿狂喷,这种遭遇楼主在推特也是经常遇到,很无奈但也理解。人越缺什么,就会越赞美(神化)什么,(像屌丝对女神的跪舔…)一个民族也同理,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又有那些被神化了呢,我觉得先是信仰,现在又是民主,未来可能就是自由主义了…

  民主是个中性词这个概念一直是我想强调的,民主只是一种现代政治制度,被不同的政治运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民主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实现民主来解决,完全是在意淫。。且看印度,民主国家,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依然很严重…

  虽说民主存在这样那样的先天缺陷,但无疑民主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合理优化民主制度,努力减少民主制度存在的先天弊端是未来的道路与目标……因为民主有缺陷就完全被弃用更是没道理的,说这样话的人基本上是真五毛了,而现在理性看待民主的缺陷的人在推上也会被贴上理中客的标签而被各种喷,不过总体来看,推上的民主思潮在趋向成熟,很多人对民斗们不再轻易相信也能看出一二,政治敏感的那部分草尼玛在走向成熟,对下避免大部分民智未开的草尼玛被政治精英忽悠,向上避免政治精英被草尼玛民粹主义绑架,后者可能性较少,现在玩民粹的都是政治精英,但有这些成熟理性的中间缓冲带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赵鼎新在韩寒事件里的争议性先不谈,单说赵鼎新对西学,西方制度的研究和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前段时间被广为流传的那篇《当今中国会不会发生革命》亦能看出作者功力,熟悉赵鼎新的人看这本《民主的限制》,速读即可,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对民主修饰性的词语多花点时间去理解,都是对民主的优化与限制措施,例如宪政民主,代议制民主……使民主不至于走向大部分人的暴政或走向大部分人的平庸,但当然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天然属性(nature),无疑会造成政治精英的边缘化,进步的保守主义的被认同…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三):【笔记】民主就是民主,和公平和平发展腐败毫无直接关系

  0p 我们没有必要通过美化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来兜售一个从来就不完美的中国,或者构想从来就不存在也不会存在的国际秩序或者是理想国。前者表现出的是被近代列强打出来的自卑和逆反;后者反映的则是暴发户心态。

  7p 民主就是一个由民众在定期的、有程序和有规则的**竞争性选举**中选择国家执政者的政治体制。国家的强盛,和民主无直接关系,更不是民主的成果。

  9p 太多的人给民主加上了它本身难以完全提供的公共物,如平等、和平、经济发展、减少腐败等。而实际上,民主和它们没有任何必然的直接联系。比如世界上没有一个实行民主制的第三世界国家转变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国际学界统一认同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一定条件下的政府能力。

  11p 现代民主最为主要的4个意义:各路精英在程序化的权力下达成权力制衡,从而限制了国家权力;有效地解决国家对内和对外(国际)合法性问题;给民众带来了言论和结社自由,同时这种自由也约束了人民的行为,缓解社会矛盾;基于以上而拥有了极强的生命力。

  16p 现代民主的4大局限:选举的可操作性和选举结果的非理性(导致形象和规则比施政纲领更重要);民主对原有社会结构的强化(导致转型困难);民主社会的媚俗性(导致精英边缘化);忠诚反对和稳定民主的困难性(“非忠诚反对”、“非建设性批评”为改革提供障碍)。

  26p 民主改革的目的并不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恰恰相反,而是要让这个政权更加长久健康、稳定繁荣地发展下去。民主转型的目的也不是要形成一个理想的乌托邦,而是一个较为现实社会。所以这个社会不会是一个泛民主制度,而是以民主为主导的混合制度。当然,这些非民主制度(专家制、科层制(法治、行政)、利益集团制、类市场制、抽签制等)的运作也需要一定基础,而且它们的最终合法性也在于公正性和透明性。

  38p 民族的含义可以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但民主选举却是民族最重要的核心。在现代社会中,只有民主选举才能为国家提供稳定的合法性基础,而国家的稳定则是协商民主和决策民主得以发展的基础。民主

  60p 在任何一个政权下,只要社会问题变得严重,人们就会怪罪于政府。

  65p 民主是一个很保守的体制,它的质量反映了社会结构。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就对应着什么样的民主。盲民的盲从就会产生“暴民政治”的民主。

  70p 革命会给社会带来重大危害,但是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却在于政府的错误决策。只有当一个政府既不能笼络主流政治和社会精英,又不能把社会矛盾纳入可持续的体制轨道来解决,革命才可能成功。

  71p 个人体验和读书笔记式的知识不是真理,在各种观点和势力的竞争下所产生的政策才是灵丹妙药。如果按照一家之言的药方走,那只会走向灾难。

  77p 中国缺乏主流价值观,而对一套自己的主流话语和价值观的渴望是“国学热”背后的动力。但是,高喊口号无济于事,“国学热”只会造就商机,出现“于丹现象”。而在缺乏主流价值观的国度建立民主,很容易变成民粹。

  78p 民主要讲程序正义,使得一般老百姓有权通过投票来选择领导,精英层面也能有一个程序性的相互约束机制。

  79p 法律体现的是精英共识,它不可能完全公正。完全公正也不是法律的关键之处,严肃性才是。一旦确立一项法律或制度,就必须执行。

  88p 政府的“亲民”政绩只会提升百姓的欲望,从而产生对政府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还需要避免自己成为老百姓的出气筒。降低老百姓对政府的依赖。

  92p 阶级是从传统等级社会向现代认同感社会转变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大型社会认同之一。在一个社会阶层的阶级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国家的性质及其相应的对待这一社会阶层的政策(特别是对于由这一阶层所引发的抗争性活动的处理方式),对于这一阶层中成员阶级认同感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09p 当政府负起提供某一种公共物的责任时,百姓就会要求政府为此负责,这一公共物的提供于是就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112p 政府能在骚乱面前保持强硬的姿态、高度的意见统一、很强的政策自主性以及高效的平息能力,必须依赖主流媒体的强力支持。二者之间不存在权力的附庸,而是在核心价值认同上的高度一致。

  128p 稳定并不是指社会中不存在的政治性的冲突或社会运动,而在于国家将社会冲突制度化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从而消除发生大规模的、有强烈破坏性的动乱或革命性运动的可能性。

  131p 影响集体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不可能存在某种非历史性的、一成不变的联系。影响和决定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宏观结构有3个因素:变迁(社会变化)、结构(国家结构和社会结构)和话语(意识形态、文化等)。这三个因素之间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逻辑关系。

  189p 政府统一议价,集中分配有很严格的适用范围。靠“钱”管不了社会,要靠社会自我博弈。成熟民主政府具有公信力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百姓“驯化”了政府,更重要的是政府“驯化”了百姓。

  192p 西方媒体对大的当地社会暴力才会报道,而且只就事论事,不主动挖掘社会原因;中国媒体和公共舆论则带有很强烈的价值判断,往往会把问题引到深层社会批判。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源在于当前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

  194p 偏激思想往往是社会缺乏主流价值观和政治不成熟的表现。不同声音如果没有表达的渠道,就会滋生出社会的暴戾情绪。民主是绞杀革命最好的武器。建立制度化来缓解社会矛盾是必要手段。因为,和而不同就是制度化。

  213p 现实主义者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自己的问题和困境,理想主义者则认为乌托邦是可以存在的,而这一点在现实主义者眼里是很可怕的。

  232p 国家不管,该是法律领域内的问题就是法律问题,经济领域内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但是国家一管,一切都成了政治问题。

  272p 微博平台一方面缺乏现实社会中的礼仪和权威关系的约束;另一方面却容易在公司、金钱和国家等操纵下迅速形成虚假舆论和权威。而推特提供多种技术来让其不去取代博客等其他社交工具的地位。

  292p 我们最怕讲什么东西是非理性的了,这就等于说某一事件的愚蠢和不合理性。不要把文科当作理科,机械定义没有任何意义。

  312p 实质公正很重要,但程序公正才是长治久安的关键。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四):如果在政治教育方面能多些这样的书还是很有益处的

  这本书让我对社会制度,民主社会尤其是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了跟深一步的了解。不同的制度适用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环境。现代国人大众都崇洋民主,却不知美国民主做的好也是有诸多牵制因素的,比如法官终身制和公务员考核制是民主国家中存在的非民主成分,而国会代议制和宪法在许多国家中产生的初衷和迄今为止的作用非但不是为了发扬民主,而是为了限制民主。盲目的民主只会形成“多数人暴政”。中国目前正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按照书中所讲国家反倒是希望社会制度更趋于民主化,因为这样国民就更少依赖政府。

  书中第三部分讲的是媒体对国家的影响,欧美的媒体其实更与政府观点保持一致,就算批判性的新闻也是会与政府站在一边,并且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的批判新闻只是以事论事,国内媒体却会深入到事情的更深一层面,引发深思。包括最近流行的微博和国外twitter也有很明显的差异。我们在微博上其实更为自由。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五):只是一条捷径

  我不知道这本书的读者里有多少是以社会学为专业的,但我想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是把这本书当作了一条捷径。这本书的三个大命题,“民主”“社会抗争”以及“媒体”,分别涉及政治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而这本书的目的则是(规范性的)分析当前中国的某些政治/社会问题。一个特点(或者卖点)是作者的学者身份(芝大社会学终身教授),以及这一身份所暗示的“专业,冷静,独立”等特征。

  然而,“芝大社会学终身教授”的身份并不能提供某种质保。作为一个外行,我并不是想要妄议这本书的观点,以及赵鼎新教授的学术水平。我只是想提醒这本书的读者,当下,“民主”等热点问题已经变得像口香糖一样,随便什么人都要嚼上几口,而且嚼完就吐,这这种背景下,“专业,冷静,独立”之类的词儿本身就显得正义凛然,形象高大,笼罩着真理光环,带着一种阳春白雪,与众不同的诱惑性。但是,我想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没有接触过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的专业知识和经典著作,也没有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这本《民主的限制》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条捷径,一个门缝,对相关理论get a flavor, 然后急于看到结论,看到一个“芝大社会学终身教授”如何“专业,冷静,独立”地看待中国的现实问题。

  这种心态很容易造成偏颇,从无知无畏而大言炎炎的极端一下子掉到另一个极端。要知道,任何学者的著述都只是他的一家之言,而“芝大社会学终身教授”也完全没有责任打通并玩转“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尤其,当我们对某一专业领域一无所知时,一个专业人士说得任何话听起来都会显得那么“专业”,那么有道理——这只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其他的“道理”,无从比较,无从判断——让每一个读者都去接受相关的专业训练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起码要保持冷静,明白“捷径”的局限,明白这只是许多声音中的一种。如果真的有兴趣,就去听听更多的声音吧。

  简单的说一说这一本书的一些具体的特征/问题:

  第一 这本书的定位应该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非学术性通俗读物。因此没有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重结论而非论证过程。这就使得书中重要结论的根基显得不那么牢固。一些结论是有隐含的大前提的。比如,几乎所有的重要结论都是建立在“稳定性是最高目标”这一隐含的前提假设下的。

  第二 这本书涉及的理论框架(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太过宏大。我既是外行,也无力评价作者是否有能力驾驭这一宏大的理论框架。但就我的专业(经济学)来看,这本书在涉及到运用某些经济学方法从微观层面分析社会运动时(P144, P147),对其所涉及的经济学概念和方法有着严重的理解偏差。主要集中在对“理性”这一概念的理解上。经济学中的理性是“偏好”的一个限定语。技术上说,偏好仅仅是一种binary relation, 而理性偏好则是指具备completeness和transitivity两个性质的binary relation,所以“理性”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纯positive的概念。作者在书中说,“他们引入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模型,甚至运用博弈论方法计算出,即使是剧院着火后观众惊慌失措、夺门而出以至于相互践踏的行为,都可以是理性行为……尽管这样做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大大地降低了人群疏散的速度,从而给旁观者造成了非理性的印象。”(P144)以及“事实上,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身处剧院里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群牛,我相信,是火之后它们也会惊恐万分的四散奔逃,但是,如果说纽因惊恐而奔逃也是理性选择的结果,那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P147)。

  剧院失火的例子其实是很典型的理性选择结果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例子。博弈论中最基础也最有名的“囚徒困境”说的就是这回事情。亚当斯密认为个体追求自身利益会实现社会最优,但囚徒困境则充当了反例。“理性选择“与”效率“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整个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至于作者所举的”一群牛“的笑话,我个人的解释是:理性并不一定要求人和动物有完全不同的行为(动物需要进食,那么人就不需要了吗?”求生本能“难道不是和进食一样的本能吗?)。如果一定要用博弈论来解释”剧院失火“,那么,之所以在失火后人和动物做出类似的反应,是因为这一”理性计算过程“太简单了,以至于指向的结果近乎动物性本能。”理性“所隐含的一个假设是人可以无成本的完成任意复杂的推理和计算,对于不需要思考的简单的求生问题,人和动物有一样的反应,这似乎并不奇怪。

  这本身只是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但作者却借”剧院失火“的例子否定了”新一代研究者则针锋相对地强调参与社会运动是理性行为“这种社会运动的”理性说“。并且否定的依据其实来自于作者对经济学概念和方法的误解。甚至还以”那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的口吻道出。这使我不得不警惕起来。再次强调,我对本书所涉及的专业内容一窍不通,因此完全无从判断评价。我也不欲以一个经济学上的小问题(虽然误解是根本性的)苛求赵鼎新教授的学术水平和态度(其实在我看来,出点问题完全是正常的)。我只是提请该书的读者们注意到这本书所依赖的宏大理论背景,以及重结论轻论证的非学术性质。”专业,冷静,独立“并不一定意味着”正确“甚至”真理“。这本书毕竟只是一条捷径。

  在开口之前,去听听更多的声音吧。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六):难得的独立和冷静思考

  最早对赵鼎新的了解来自于2005年读大学期间听的赵老师的两场讲座,一场讲民主,一场讲工人运动。说实话,我本人是一个对民主和法治带有很强理想主义信仰的人,赵老师的讲座大大拓展了我对民主政治和工人运动的视野,也第一次打破了我对民主政治包医百病的幻想。这本书名字虽然叫民主的限制,但实际内容却涵盖了民主政治、社会运动、媒体三方面内容,我想出版者起这个名字可能是处于通过出版审查的考虑。实际上,本书中作者对民主的论述是相当客观的,既论述了民主的限制、弱点极其解决方式,又着重阐述了民主的优势,即政权稳定的合法性来源和实现政治精英的相互制衡,作者核心观点对民主政治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民主是现代国家最为稳定的合法性来源。即使是在本书社会运动部分,作者也认为治理社会运动根本途径在于使社会运动制度化,而制度化的根本措施即在于推进民主化进程。当然作者对民主的肯定与我国知识分子理想主义倾向有根本的区别,我认为这正是本书的可贵之处。在我国知识精英群体中,并不缺乏民主思想的启蒙,缺乏的正是对民主政治弊端和局限性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在中国推进民主化进程中合理化制度构建的研究。本书正是在这个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我并不认为本书句句都是真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的观点具有相当大的真理成分。

  不巧的是,前不久网上流传了一段张千帆教授的讲座视频,叫辛亥百年和中国宪政,张千帆是我最为敬佩的学者之一。讲座中张老师分析来许多我们熟知却不敢言的社会现实,但是显然张千帆对民主的推崇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比如他认为解决新疆民族问题根本途径亦在于推行民主。而赵鼎新则指出民主政治推行的前提在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即所谓“忠诚的反对”(如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其实分享的一套共同的价值理念),否则民主的推行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甚至类似南斯拉夫民主化后的种族清洗出现。在我看来赵鼎新的观点更令人信服。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七):一个进步保守主义者的主张

  《民主的限制》是一本文集,共分为三辑,第一辑讨论民主,第二辑讨论社会运动,第三辑讨论媒体。作者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赵鼎新。总体来说,我认为作者是一个进步保守主义者。进步在于,作者主张政府将社会运动制度化,给人们更多与政府讨价还价的权利。保守在于,作者认为“泛民主”并不是一个好东西,主张用其他政治制度来对民主进行限制。正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与广大劳动者的权益和所思所想有着呼吸与共的理解和同情,而与形形色色的精英优越感格格不入;但我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因为我对广大劳动阶层的弱点和可悲之处也有着深切的了解”。读罢此书,我对作者某些观点表示赞成,但对某些观点则无法完全认同。

  从第一辑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民主”是持保守态度的。从精神气质上来说,他比较像美国早期的联邦党人。联邦党人的主张强大的联邦政府,对民主进行限制,以免多数人对少数人施暴;还主张对权力进行分立,以免少数人对多数人施暴。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经说过,民主的作用仅仅是“用野心来制约野心”,形成精英之间的权力平衡。(这一点很像我们现在有人坚决反对全民民主,而提倡“党内民主”一样)。同样的,作者认为“民主”的作用仅仅是提供政权的合法性,并不能推而广之形成一种制度,据说那样会导致民粹主义。他认为,还是要结合宪政、代议制、法官终身制等“精英政治”来限制纯粹的民主。关于这一点我并不能完全赞同。诚然,作者的主张很好地解决了“民粹”和“民主”之间的矛盾,但问题是政府的权力仍然得不到有效的限制。在当今中国,就像秦晖教授指出的,政府权力过大,连一些底线性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所以任何 “泛民主”式的主张其实并不过分,甚至有助于推进政治改革。就像普列汉诺夫曾经批判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民主不能当饭吃”的言论,给人们“抽象的权利”也总比什么都不给要强得多。一句话,别说真正的民主,就是连这种“抽象的权利”和最基本的民主意识,在当今中国都是极度缺乏的。所以,现在提出对民主要加以限制还为时尚早。这就好像告诉一个枯瘦如柴的人,平时要节制,不要暴饮暴食,那样对身体不好一样。另外,美国的例子并不值得中国借鉴。因为美国这个民主早熟的国家,人们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去争论民主的限度究竟要多大。美国人一开始就对民主有清晰的认识,但这种条件在当今中国还不具备。但是,作者对这种“恶补民主”的说法还是相当不以为然的,他举出南美洲的例子,来说明最初的民主化会导致路径依赖,最终民粹的浪潮挡也挡不住。然而,南美洲的情况毕竟和中国又不相同。南美洲是一个几乎被西班牙殖民者榨干的空壳(无论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社会的原子化程度比中国还要高,当然也比中国更容易产生那种大嗡大轰式的民粹主义。

  在第二辑中,作者探讨的话题的是社会运动。中国现阶段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时期。对此,“政府几乎采取了在其体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所能采取的一切措施,并为维持社会稳定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集体抗争仍然层出不穷”。具体来说,“当前中国的吏治不可谓不严,但在许多老百姓眼里,当官的仍然都是贪官污吏。最近几年中国政府也大大放宽了主流媒体对灾害和集体抗争的报道范围,但这些努力并没有显著降低谣言在集体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的宗教政策在这几年不断走向宽松,但不少家庭教会的领导者并不领情……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了提高少数族群的生活水平而投入的资金不在少数,但少数族群闹事的时间却有增无减”(P90)。作者认为,这背后的症结全在于政府对民众的“父爱主义”——首先,老百姓拿到好处后第一天不免兴高采烈,第二天觉得理所当然,第三天就提升了欲望。这就大大增加了政府的执政压力。第二,一旦政府以“父爱主义”方式管制了某件事情,这一事情马上就会上升到政治高度,或者一旦政府做的不尽如人意,老百姓马上就会要求政府负责。第三,“父爱主义”方法有时甚至会使老百姓拿到好处的同时,加重了对政府的失望(P89)。

  事实上,政府依赖“上访加金钱”的“父爱主义”解决方法是大成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矛盾如此多样化的中国,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上访到了上级单位往往也很难解决,这样,一旦有人上访,他对中央的信任程度又大大降低(P108);用金钱来解决社会矛盾的做法不能给闹事者和旁观者提供一个明确的信息,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该国家管,什么该自己管;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P203)。基于上述困境,作者提出,“中国政府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可谓是明智正确的论断,但我们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稳定并不是指社会中不存在暴力冲突或社会运动,而在于国家将暴力和社会冲突制度化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消除发生大规模的、有强烈破坏性的动乱和运动的可能性”(P198)。具体来说,作者的原则是,“暴力一方面是政府的强制行为,另一方面如果在法律范围内使用合理的、可预测的暴力,实际上它还是老百姓讨价还价的另一种方式。如此一来,百姓便知道我怎么样闹事才不会被镇压,而政府也因此把抗争纳入到了体制允许的轨道”(P306)。“一个国家内社会运动的发展规律以及发生颠覆性革命活动的可能性,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将一般社会运动制度化的能力。……稳定并不是指社会中不存在政治性的冲突或社会运动,而在于国家将社会冲突制度化的能力不断得提高”(P128)。

  可以看出,在第二辑中,作者认为中国的社会运动有民粹主义的倾向,原因在于政府总是试图通过“上访加金钱”的“父爱主义”的方式来维持稳定,但这不解决实质问题。他认为解决社会运动的方法就是将社会运动制度化。说白了,就是给人们闹事的权利,但是得规定,他们闹事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是,我不明白的是,就算将社会运动制度化之后,但最终要解决的不还是一个公共资源配置的问题么?连作者也承认,大部分闹事追求的仍然是经济利益,那么,你虽然给了人们闹事的权利,限定了人们闹事的行为,称其为“制度化”,但最后说到底不还是一个“钱”的问题么?政治学,说到底,就是一个“who gets what”的问题,其中包含一种重要的问题就是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不管你是什么制度,民主制,还是君主制,只要你公共资源分配得好,你这个政权就是成功的。所以,我们看中东很多王国,虽然连君主立宪制都不是(比如沙特阿拉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国内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政治危机,其政治制度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批判。原因在于,国王们虽独裁,但可操纵的公共资源实在太多(比如石油),随便怎么一分配,结果都是合理的。在中国,真正问题并不是要把社会运动怎么制度化,给闹事者画一个圈,让他们在圈里面闹,而是怎么把极其有限的资源更合理地分配。CCP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在土地革命这件事上还是意义深远的。土地革命为什么成功?原因在于毛泽东学好了“who gets what”,破解了几千年来“稀缺土地v.s.众多人口”的政治困境,使“耕者有其田”,把资源配置得更合理。从大多数闹事者背后的目的是经济诉求这点可以看出,更本质的问题是公共资源配置又出现了不合理的情况。那为什么不合理?原因在于,中国政府现在占有的公共资源比例还太大,而政府也并不想把这些资源有效分配给社会,这才是导致社会运动的根源。如果忽略了这个根本问题,任何新的制度化的努力都只是一种对旧制度的裱糊行为而已。具体来说,我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快私有化的步伐。把这些原来政府占有的公共资源私有化之后,这才能达到赵教授所预期的结果——政府可以从社会运动的矛盾中抽身,充当协调者的身份,用法律来仲裁劳资纠纷,从而避免使劳资纠纷政治化(P301)。这样,上访的途径被截断,因为私有化之后,政府已经没有这个责任给你解决问题了;另外,就算要钱,找的也是相应利益团体的法人代表,跟政府也没有关系。当然,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如何避免黑幕交易,如何避免“掌勺者私分大锅饭”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本文就不讨论了。

  第三辑中,作者讨论的是媒体的问题。总的来说,作者给与了中国媒体充分的肯定。作者将中国和西方的媒体进行了比较。在中国,他说,“媒体不但倾向于对社会运动作正面报道,还会挑战现有的制度并积极介入大量的社会活动”;“中国记者会对揭露社会黑暗问题怀有更大的热情,有着从体制与社会结构中寻找社会矛盾发生根源的倾向,并且会在可能条件下积极推动他们所认同的社会价值和制度改革”(P269)。相反的,在西方,“虽然有新闻自由,……大多数情况下自觉地无意识地与国家保持着根本性的一致。同时,……新闻记者能自由地对一些具体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批判,因此美国的媒体报道虽然在我们看来也许十分片面,却能给美国百姓以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得以建构美国公众的舆论”“美国记者对一场社会运动报道时总是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它的性质通过“客观”描述作出解读”(P288)。对比的结果很奇怪,为什么在一个新闻管制的国度里,媒体却体现出一种敢于反思体制的自由主义倾向,而在一个言论自由高度发达的国家里,媒体却呈现出一种为现有体制辩护的保守主义倾向?作者对于这种现象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P269)。这也是当今中国的复杂之处——尊崇儒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统一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P80)。反观西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占据了世俗意识形态的霸权性地位,西方记者因为对这些价值观无条件接受,而能在毫无道德负担的情况下制造社会认同、维护西方社会的政治和价值体系,并且在优越道德感下抨击他们几乎一无所知的非西方国家的政治”(P269)。

  在第三辑中,对于作者的观点,我还是基本认同的。实际上,身在海外,我对这些美国媒体的保守还是深有体会的。在美国的主流媒体上,不管报道什么事情,全都会站在“光荣伟大正确”的WASP(白种、盎格鲁萨克逊、清教徒)主流意识上(不然伊拉克战争也打不起来)。这并不是说那些弱势群体、非主流的声音完全被禁止。实际上,弱势群体、非主流的声音很多很杂,但除非引起极大的公共事件,这些声音面对强大的主流意识显得很微不足道。最终,要么归化主流意识,要么自动被市场淘汰。最要命的是有些大学教授依然秉持着这种WASP的主流意识去教书,希望别的国家和种族都能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想问题,这是不是有些霸道和幼稚了呢?而在中国,由于还没有形成主流的价值观,所有的声音和看法都处在一种公平竞争的状态。不会因为你的观点包含儒家思想或代表学者立场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也不会因为你提出“无罪释放捅死城管的小摊贩”此类的观点就会被人唾弃。实际上,当你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由于现在当今中国人反体制反权威的倾向,无论你的观点如何,你被接受的概率甚至会更大。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社会,也许更“开放”。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八):民主有好也有坏,但至少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当下问题在于如何取长补短

  民主是个好东西已成为共识,似乎很多社会问题都能随着民主化而解决,但赵老师否定了这一天真想法。他首先概述民主的优劣之处,优点包括:程序化的权力争夺下达成的权力制衡,从而限制国家权力;有效解决现代国家的合法性问题;言论和结社自由约束人民行为,形成民主国家中的一个重要稳定机制;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缺陷在于:选举的可操纵性和选举结果的非理性,民主对原有社会结构的强化,民主社会的媚俗性,忠诚反对和稳定民主的困难性。

  民主化是必然,但需综合民主的优劣,因此中国民主化的当务之急是,“规避民主体制的弱点并发扬其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赵老师对此提出建议,在民主体制的主导下,充分发挥“科层制,专家制,利益集团,类市场制和抽签制等非民主制度”的效率性。

  同时针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两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一是政权合法性,“当中国人民将享有物质上的富足与政治上的稳定视为理所当然时,如果中国政府不将政权合法性的主要依据转移到一个更为持久的基础上的话,它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快速经济增长是无法一直持久,政绩合法性的基础在历次王朝更替中已经显示出了脆弱性,必须尽快寻找新的政权合法性基础。一是忠诚反对,“实现稳定的民主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执政和在野的双方必须在重大价值观上有所共识”,仓促推行民主化很可能造成分裂局势,因此各方势力必须先固守共同的底线——忠诚反对。

  推行民主化,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在民主化过程中强力弹压极端势力。当下是民主化的最佳时机,希望不要再错过了。

  望中国顺利完成民主化!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九):世上没有万能药

  世上没有万能药,民主当然也不是。

  对于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这样的任务而言,民主只能是其中一种相对比较好的手段。

  而这个认识,我是在读过此书之后才意识到的。

  我不是研究政治也不是研究社会学的,所以之前并不知道赵鼎新的大名,也纯属是因为最近对这类问题比较感兴趣才来看了这本书。看完之后很是澄清了一些误区,原来我之前就是抱持着民主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片面观点的,没有深入地思考到底什么是民主,到底哪些是民主能带来的,哪些并不是民主的产物,哪些是民主的好,哪些是民主的缺陷。

  作者的观点是相对独立客观的。作为一个昆虫博士转行的社会科学专家,还是秉持了学理工的人的理性思维,而没有将个人的感受和感情代入到学术研究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有:民主不是万能的,但的确是当前相对较好的政治体制;国家处理社会运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否将社会活动制度化;因为社会没有形成统一的主流价值体系,所以中国的媒体不能对人民有舆论建构权;政府靠经济补偿来对待社会运动事件是不可持续的;等等。

  虽然书名是民主的限制,但全书并没有就民主本身展开全面深入的讨论,民主只是第一部分的内容,第二部分是社会运动,第三部分是媒体。从阅读的感受来讲,我更愿意看的是作者独立撰写的部分,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而收录的采访部分都是重复的观点,且都是回答提问,所以不能像作者自己动笔的内容一样前后脉络那么清楚。不过好在都是之前表达过的观点,不会看不懂。

  本来刚翻开这书的时候,感觉会很枯燥,通篇都是社会学词语以为要硬着头皮看,没想到完全不难读,而且让人放不下,现下的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各种声音,正如民主本身,就是能够维护少数派的话语权和利益诉求。

  《民主的限制》读后感(十):民主AB谈

  当今中国,最能凝聚全民共识的莫过于改革,改革中民众最为期盼的莫过于政治体制,而政治体制改革呼声最大的莫过于民主转型。我们对民主寄予厚望,不但希望它带来平等、消灭腐败,而且盼望通过它减少污染、促进发展……它在很多人心里俨然就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万能贴膏,包治百病,包打天下。

  赵鼎新教授并不如此认为。他以极为强烈的现实感深刻的指出,民主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在现代社会中有其必然性,但国人对民主的这种厚望或者说狂热是不切实际的,发展、平等、和平以及减少腐败都并非民主的核心与本质,与民主没有必然联系,它也并不能自动提供和实现这些社会公共物。他从民主的基本属性出发,从正反(好处与不足),即AB两方面对民主进行了分析。

  民主的正面,即A面是什么呢?他认为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在于定期的、有程序和有规则的竞争性选举,其意义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各路政治精英在程序化的权力争夺下达成了权力制衡,从而限制了国家权力;二是民主最为有效地的解决了现代国家的合法性问题;三是竞争性选举合法性给民众带来了言论和结社自由 ,但这种自由同时也约束了人民的行为,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而形成了民主国家中一个很重要的稳定机制;四是民主体制为一个国家的国内外政策提供了合法性,并大大提高该国在当前国际秩序中的地位。

  一种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的制度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民主的B面,即其局限也与其正面一样清晰可见,他认为这主要体现为“五性”:一是由于选举规则设置的不同,以及民众与政治精英之间在信息资源、处理和理解信息能力上的严重不对称,存在民主选举的可操纵性和其结果的非理性;二是民主选举具有保守性,存在着巩固甚至是加强现有社会结构的倾向,在一定条件下还有扩大社会矛盾,甚至撕裂社会的作用;三是与其保守性一脉相承,民主社会有着很大的媚俗性,必然导致政治精英的边缘化,使社会变得日益平庸;四是民主体制只有在“忠诚反对”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稳固,但构建忠诚反对与稳定民主存在困难性。

  在A面,除开权力是民主的应有之义之外,为政权提供持续而长久的合法性基础,保持社会的稳定,无疑是民主最大的意义所在,三与四只不过是它的附属产物而已。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分析,他认为所谓的天命观,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政绩来获取政权的合法性。但这样的政权基础既无法持续也并不稳固,所以才会有改朝换代。他进而指出,虽然目前的中国政府依然享有高度的政绩合法性,但当人们将物质上的富足与政治上的稳定视为理所当然时,必然会产生新的更多的难以满足的需求,届时中国政府必须将其政权合法性的主要依据转移到一个更为持久的基础之上,无疑,它只能是实现民主转型。

  而在民主B面的“五性”之中,在我看来,前四者是民主的天生顽疾,只能竭力改进但无法彻底根除。而且,民主本身的弱点为社会的稳定和成熟的民主制度的形成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为国家的民主转型带来了很大困难——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来说,最后一条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底线,赋予其一种不可谈判性或霸权性地位才是关键,而基于此构建起来的民主体制才会有稳定的社会文化基础。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如果无法建立一种强大的主流价值观,人们的行为将会丧失标尺和底线,为所欲为,民主体制也会被强人所左右。中国历史上皇权体制可以延续数千年不倒,固然有其他原因,但其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对于儒家传统价值的“忠诚反对”,而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失败,正是得益于人们对于共和的忠诚和对他们做法的反对。显然,要构建一种为全社会所承认的主流价值观,并且使其深入人心,需要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文化,以及民众的觉醒,即民主的土壤。可以说,这种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及普及,以及自由的社会文化的建设,既是民主体制赖以建立的前提,也是其能够长期稳固的社会基础,毫无疑问是中国社会实现民主转型的关键。

  其实,我所谓的赵鼎新教授的民主的AB,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同样也有两个步骤逻辑推理的意味。他在书中并没有讳言自己对于自上而下改革的推崇,所以在他的论述中,自然而然就隐含有这样一个有关中国民主转型的逻辑——因为要A,所以先B;只有先B,才能有A的成功,B是A的基础:中国政府当前的政权合法性主要来自于其推动发展的政绩,但这种无限度的高速增长显然是不可永远持续的,必须寻找一种更为稳固和长久的合法性来源,而实现民主转型依靠民主来有效解决政权合法性问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是A;要实现有序、有效的民主转型,并使民主体制能够稳定,就必须事先构建起一种不可谈判性的主流价值观,即不管是谁上台执政,他既不会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体制运作的基本规则,此谓B。

  另外,他的这本书虽名为《民主的限制》,但实际上除了论述他有关民主的观点之外,还讨论了另外两个问题——社会运动和新闻媒体。对于前者,与很多所谓专家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高发的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集体抗争基本上都是对自身利益、对地方发展的关注,而没有政治诉求,所以对政权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这大概可以让很多忧国忧民的官员们放心了,而他对官员们必须放弃为某一群体贴标签以打破大型认同感形成的建议更有为官方出谋划策之嫌,肯定会饱受攻击)。但对于中国政府为求得稳定而不惜损害法制、降低道德底线,而用钱来解决问题的“父爱主义”办法(其根源在于稳定压倒一切的信念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官员考核体制,要废止它除了必须有坚定不移推进法制的信心和手段,把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底线,还需要很高的政治威望和智慧,以抵挡对现行体制的冲击和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他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其缺乏制度化社会矛盾能力的体现,是当前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也是最大的挑战,必然会造就“刁民政治”,使中国社会不可避免的重新走向政治化,这尤为值得警惕。对于后者,他在对比了中西方媒体的异同之后指出,相对于西方媒体的保守性,中国媒体更为激进,更愿意扮演发现者和启蒙者的角色,凡事更愿意从体制上寻找原因,这同样是因为中国媒体缺乏一种广泛接受的主流核心价值观所造成的。

  如果把他三这本书中所探讨的三个问题全部纳入一个框架,则后两者都可以从前者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当前社会集体抗争的高发是社会转型期国家与社会碰撞以划定彼此边界的必然,新闻媒体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热衷和推波助澜也是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所决定的,这些都有赖于通过社会的民主转型来得到解决,而民主转型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是必须构建一种为全社会所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观。我认为这是他对于解决民主转型、社会运动以及新闻媒体三个问题的总的方法,可谓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作为一名基层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对于他极为强烈的现实主义观点和对中国社会极为深刻的洞察,有着巨大的认同和更为深切的体会。特别他对于民主的探讨,不管是AB两面,还是我所理解的AB两步,对于打破当前的民主迷思,理解民主的真谛,稳妥推进民主进程,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一点启示。个人以为,赵鼎新教授这本《民主的限制》是我近年来所读到的最好的三本书之一,确实非常精彩,值得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