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10篇

2018-09-01 04:4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10篇

  《David and Goliath》是一本由Gladwell, Malcolm著作,Little, Brown and Company出版的2013-10-1图书,本书定价:320,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一):p.68-71

  'The Salon (French) was a lot like Ivy League school. It was the place where reputations were made. And what made it special was how selective it was... We strive for the best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getting into the finest institutions we can. But rarely do we stop and consider-- as the Impressionists did-- whether the most prestigious of institutions is always in our best interest.'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二):David and Goliath-书名就是一切

  看报纸时候,读到Stephen Fry特别采访一下该书作者。私下里想,这定是一本幽默滑稽火花四溅的书?读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偏正经的书。所以无多少幽默,火花吗......应该会见仁见智

  书的主题就在书名里。David以弱胜强,力克Goliath,揭示一个道理劣势可能并非是劣势,甚至可以转化成优势开始读的时候,一度以为是一本“鸡汤”书,之后发现不尽然

  作者分析了几个故事事件,涉及考古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等。书中的诸多结论都基于学术研究

  作者讲故事的能力毋庸置疑的。简词短句,噼哩啪啦。代入感强,转换快速而不拖沓三下五除二,“道理”水落石出

  然而这种方法太讨好“懒惰”的大众了。虽然作者处处限定,但什么道理都说得板上钉钉,以至于诸多章节,都如同是大学本科教科书风格(尤其是涉及社会心理经济研究的部分)。很多论点,细细想来,漏洞百出(比如课堂规模教学效果关系,只是一个假设而已,这种倒U型假设在社会科学中极为常见,却好像是多大的发现。关于权威合法性的讨论,貌似合理,但关于这方面文献之多,以至于作者显得有些管中窥豹。)

  另外,对于中国读者,这真不是什么新鲜的主题。以弱胜强,似乎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

  仅仅作为一本“self-help”类型的书,这本书可以得四星 。作为一本讨论社会话题的书,个人觉得不怎么样。由于我本能反对将故事简而化之,只能说对这本书有点失望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三):David and Goliath: 内容零散观点不新鲜

  这又是本拖了很长时间才看完的书,主要因为不好看。这应该是Gladwell的诸部著作里最差的一本。他走的还是老路子综合理学社会学里的发现来探讨一类社会现象。这次讲的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原理开篇的一章讲圣经中David and Goliath的史实,指出小放羊娃的胜利不是偶然。一方面Goliath的庞大身躯其实是他的弱点:他是巨人症,行动不便,而且视力衰退;而小放羊娃作为投石手其实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进攻力量(步兵、箭手再加投石手),高手可以如张清一般抛出高速石块准确击中对手要害。因此这么个对阵其实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胜出在意料之中。之后的几章就是沿着这个思路。有的是讲看上去处弱势的一方,如何不遵循强者制定的规则,而是另辟蹊径,打破常规,而出奇制胜比如说第一章讲的篮球队的例子。有的则是讲优势到一定程度会转换,比如第二章讲的班级人数与教学质量的关系:不是学生越少越好,而是有个临界点,之后变坏。第三章讲做鸡头(不是那个鸡头)比凤尾好,因为自信心对能否应对一个挑战影响很大,不相信自己能做到肯定做不到。第二部分讲Desirable disability, 先讲有阅读障碍的人如何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比如David Bois, 其关键在于两个:一是格外的努力,二是在另一方面补偿,比如说听的能力。之后一章讲幼时家庭困境如何转化为成年吃苦耐劳的能力,这也是中国人熟悉套路。接下来一章讲黑人民运动中Wyatt Walker如何利用黑人的弱势来诱使伯明翰警方最终放狗咬人,从而导致公关失败。最后的第三部分讲强力为什么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其实就是韦伯早就讲过的,还需要legitimacy的问题。第一章讲英国在北爱统治的失败(强权完全失去合法性),之后一章讲加州的three strikes的严刑峻法何以并未有效地降低犯罪(犯罪的非理性),最后一章实在意思不大,没细看。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四):强非强弱非弱

  从2000年的畅销书引爆点Tipping Point开始,作者Gladwell总是能从我们日常接触事实出发,然后从另外一个不平常角度去发现从而得出一些令人惊讶的结论。在这本最新的David and Goliath的著作中,他从一个广为人知古老故事年轻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的故事,来表明书的主旨:the powerful are not powerful as they seem'nor the weak as weak.在作者眼里,大卫从开始就是占有战略优势的,而不仅仅是因为他采用了可以远距攻击的投掷器胜过了歌利亚只能近距攻击的利剑,因为他使用自己作战的原则而不是歌利亚应该认为的作战原则。

  后面就开始持续论证那些我们认为的劣势或者限制其实是可以转换为优势的,比如大班上课的效果可能会比小班一对一的效果要好选择考取顶级的大学也许不是你最好的选择,对于犯罪的严厉打击相反会增加犯罪,甚至产生其他的社会负面效应小时候有阅读障碍的孩子长大后也许比那些正常的孩子发展的更好,从来没有打过篮球的孩子不按常理出牌的打球方式也能带他们走上冠军领奖台,不管是二战期间伦敦上空的大轰炸还是曾经美国针对人权运动的强力压制,还是英国对于北爱尔兰天主教徒的镇压,这些都产生了事与愿违结果的事件都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真相

  为了支持这些观点,作者在后面的三大部分九大章节中用了九个真实的故事(还有一些对比故事,其实不止九个)结合相关在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一些相关研究来进行佐证。这种从故事对比到研究结果的叙事手法让这本书读起来不是很累,一方面故事引人入胜引起阅读兴趣,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佐证让你恍然大悟。并且相对来说每个故事都比较独立,这样可以不用保证读书的连续性有空拿起来读两章也没有问题。

  小伙伴们,相信自己,您不是弱者,您也很强,我们一起Get Powerful。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五):发散开想

  《逆转》讲的原理对每一代年轻人都适用不过,David在Goliath貌似弱小微不足道,其实早已掌握致胜的要素,我们年轻人面对上一辈人也是这样的情况一代人成长起来,必然要干掉上一代人。

  处于弱势的地位没有什么不好,这同在昏暗观众席看戏一样,观众对台上的一举一动一目了然,台上的人却无法知道台下发生事情。处于弱势地位的“优势”也就在于此,很少有Goliath会把孱弱的David放在眼里,多加防备。但是David却能够将Goliath的缺陷优势看的一清二楚,转而利用这一优势,找出致胜的谋略,最后击败Goliath这一庞然大物

  其实这些道理早被我们的东方老祖宗说的不耐烦了,孙子说过几百次,刘邦干过几百次。这一原理的关键是处于弱势的人必须要付出比强者多得多的精力才能真正利用好这样的契机。书中提到患有读写障碍症的孩子们,相较于同龄人而言,他们无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是被文字统治的世界,无法阅读的人简直是寸步难行。但是总有些弱者是不甘自弃的,他们无法读,却可以听,用记忆力弥补读写能力的缺憾,这样一来,原本的缺陷却成为了优势,当同龄人还在毫无选择地读过且过时,他们却真正消化了自己听来的一切信息宏观来看,他们的输入信息量远低于平均值,但是储存和处理的信息量却可以远高于均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卓有成就的早年都有这种障碍的缘故。当然,并不是说拥有这样的困境就一定能够造就奇才,我相信95%以上的读写障碍症患者和我们一样过着平庸生活,而更可怕的是,这一群体中的犯罪率会比普通人高。这就又牵扯到了我刚开始提出的先决条件,每个人都有逆转的机遇,甚至条件,但是最后是否能够逆转困境,完全取决于自己。随波逐流是最简易的生活方式,要逆转自己的困境,需要的不仅是一时一刻的决心,而且需要大量的付出和努力。David如果不是平时练得一手好弹弓,也打不到Goliath;读写障碍症的孩子如果不努力记忆,努力感知这个世界,铁窗还是最有可能的归宿

  所以,学以致用地来看,这本书对这个年龄段的我们最大价值其实是一碗心灵鸡汤鼓励我们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Goliath发起挑战。心灵鸡汤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并非都是无用的。我们常常惊讶于一些Jazz歌手能够直接在台上大段地即兴演出,觉得他们似乎是天赋异禀的,常人无法企及的,其实并非如此。当歌手即兴演奏时,大脑的某一个区域功能会被抑制,这一区域的功能是帮助我们保持冷静,避免犯错,避免自取其辱。讽刺的是,让我们避免犯错的区域工作时,也让我们变得胆怯,变得束手束脚,耻于尝试。这一原理不仅对于音乐家适用,对于每一个面对强敌,面对陌生面孔,面对既定社会格局的弱小挑战者都适用,如果你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只是一个牧羊的少年,我无法打败高塔一般的Goliath,总会有比我更适合的人去做这件事,那你就不会成为David,哪怕你打得一手好弹弓。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情,都有打败生命中Goliath的几率,这个几率是否会成为机会,在于牧羊少年David的决心,付出和深思熟虑

  在大环境下,我们年轻一代人正在被上一辈人无情地压制,但是很少有人如此觉得,很少有人去质疑我们一直在遵循的游戏规则。处于这一个年龄的我们,理应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可是却被现实假象迷惑,我们日复一日的起床工作,吃饭睡觉,告诉自己努力就会有收获,可所有的收获似乎都来自上空一个缥缈声音,我们不是在努力耕耘收获,而是在努力耕耘上一辈人对我们的认可,我们做的一切事情,只有被老一代人认可后,才算作有意义,否则都是年轻人的胡闹。可悲的是,勇于出声的年轻人太少太傻,他们一出现就被老一辈收买或者打压,再无任何作为。

  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青年都是David,我们面前都有一位眼蒙耳聋的Goliath,等待着我们去收割。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六):【下狗underdog逆袭的秘密

  没有绝对的优缺点,优缺点可以相互转化。

  1. advantage不一定是advantage,disadvantage不一定是disadvantage,好的不绝对是好的坏的不绝对是坏的,很有中国道家风范。

  2. advantage可能会掩盖disadvantage,而且advantage是遵循diminishing return的,抓住这些特质,作为underdog发展你相应的advantage致胜,当然可能会付出更多的辛苦

  3. disadvantage也可能培养出advantage,习得这些advantage致胜,当然也可能会很辛苦。任何不好的事儿,都会萃取出两种人remote misses和near misses,前者从disadvantage培养出了virtue;简而言之创造者得有想象力执行力和disagreeable的反潮流力。

  4. power看似为advantage实则不然,misuse肯定效果不好,但放弃了可能会获得forgive等其他virtue,也是另一种“关闭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七):有失水准之作

  大卫赢了歌利亚是否是奇迹?在畅销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看来,以弱胜强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在其新作《大卫与歌利亚》中,格拉德威尔列举了大量人们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的故事。

  《大卫与歌利亚》的一个章节写到了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案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派遣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前往阿拉伯担任联络官一职。劳伦斯的任务是鼓励当地的人民起义,为统治当地、与英国为敌的土耳其作对。

  在土耳其人看来,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也没有现代武器的阿拉伯人根本无法对自己制造威胁。实际上,劳伦斯自己也知道阿拉伯部落处于劣势,在正面交锋中无法胜过土耳其。

  然而,正是这种劣势让劳伦斯放弃墨守陈规,而是另辟蹊径、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考虑这场战争。劳伦斯想到,阿拉伯人虽然无法在常规战争中胜出,但其并非没有优点。阿拉伯人熟悉沙漠,这使得他们能够在短期内长途奔袭。在劳伦斯的协助下,阿拉伯人穿越了土耳其人认为他们无法穿越、因此根本没有设防的沙漠,最终通过奇袭取得了胜利。

  除了劳伦斯这样的历史事件之外,格拉德维尔也举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我们在考大学时是应该选择哈佛大学还是一般大学?格拉德威尔认为,非顶尖学校未必是错误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上名校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接触到最好的老师以及能够与最聪明的同学一起成长。然而,这种经历有时反而会不利于人的成长,而这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及“相对剥夺”这两个现象所造成的。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这样一种现象:由于个体或群体预期一个关于未来的猜测是肯定会实现的预言。这种想法使得所有人的行为显示出某种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会最终致使一个原先并无必然性的预言得以实现。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就写过这样一个案例。职业冰球运动员绝大部分都出生于每年的前三个月。这是因为,冬天出生的孩子因为入学晚,一般比同年级的同学体格强壮,他们的身体优势会让他们在比赛中不断胜出,从而使得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都认为这些孩子有冰球运动员的潜质,而大家的看法让这些孩子越来越自信、让家人对他们越来越支持、让教练和老师也对他们越来越支持。最终,这种相信这些孩子冰球能力出类拔萃的猜测让他们成为了职业运动员。

  相对剥夺是一种群体心理状态,指人们通过与参照群体的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身利益被其他群体剥夺的内心感受。比如,哈佛大学的牛人实在太多,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哈佛大学可能也只是差生。但如果这个人转校至蓝翔技校,那么他可能就是全校首屈一指的“学霸”。

  从自我实现的预言和相对剥夺的角度来说,在名校读书对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周围都是聪明人,一个人在名校读书往往会感到气馁,而这种认为自己不行的心态会被自我实现的预言不断放大,最终真的越来越不行。

  格拉德威尔认为,这两种现象往往使得名校的一般学生往往很难发挥自己的潜力。一般来说,哈佛大学的差生都要比一般大学的尖子水平要高。然而,有研究对比了哈佛大学等常青藤名校的博士生与一般大学的博士生在学术生涯前六年中在学术期刊上刊登文章的频率。结果显示,这些大学只有最顶尖的学生才有机会发表文章。在这些大学排名在20%开外的博士几乎已经没有难以发表任何学术论文。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才得以进入获得进入常青藤大学进修的机会的,而且排名前20%意味着这些人在自己的班级中排名也在第五位左右。

  相比之下,一般大学的顶尖博士生是连成为常青藤大学的差生的机会都没有。然而,他们往往在自己的学校活得有声有色。这些大学的顶尖博士生虽然发表学术论文的几率要低于常青藤大学的尖子,但他们发表论文的频率要高于最顶尖学霸之外的所有人。

  虽然只是对这些故事略略介绍,但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卫与歌利亚》中格拉德维尔又寄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有趣的故事和颠覆性的结论。正是这两招让格拉德维尔写出了三本可读性极高的畅销书和更多的《纽约客》专栏。

  但和格拉德维尔之前的作品来比,《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虽然有趣,但颇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像劳伦斯此类的故事已经被人熟悉,读起来全无新鲜感。如果说故事本身已经有些乏味,那么格拉德维尔这次的颠覆性结论更是此书的一大弊病。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批评格拉德维尔的作品一切为叙事服务,很多结论一来牵强,二来并不颠覆。在巅峰时期,格拉德维尔的作品足够精彩,往往能够掩饰这个弱点。但在《大卫与歌利亚》中,格拉德维尔很多结论在阅读时就让人觉得站不住脚。比如,《大卫与歌利亚》有一章写的是阅读障碍这个所谓弱点其实能够让人更坚强、更容易获得成功。格拉德维尔虽然举了很多例子,但他没有任何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这让人越读越觉得这是个标准“幸存者偏见”,格拉德维尔所谓的结论听上去也不过是合理化说辞。

  《大卫与歌利亚》另一大问题是此书结构混乱,像后面关于严刑无法禁止犯罪的章节跟《大卫与歌利亚》的主题只有非常牵强的关系。而且,此章的内容格拉德维尔在别的地方已经讨论过,而且左派倾向严重。从这样的章节中,《大卫与歌利亚》给人的感觉是在写命题论文:格拉德维尔已经有了立意,但没有足够内容,所以只能东拼西凑(当然,也可能整个过程是反过来的:格拉德维尔有了一大堆素材,但却无法将其统一,最后为了自己的“品牌”只得盖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大帽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卫与歌利亚》恰恰证明了格拉德维尔的功底:一本立意完全无新意、结构甚至可以说有些混乱的书依然读起来并不乏味。按一般作家的标准,《大卫与歌利亚》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中上作品。但按格拉德维尔自己的高标准,这本书应该算是有失水准之作。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八):野百合也有春天(David and Goliath书评)

  作者的其他三本书我都很喜欢(或者说曾经很喜欢),the tipping point, outliers, blink,都是几年前读的,至今依然记忆犹新的是作者不循常理看问题的视角,用英文怎么说,eye-opening,thought-provoking,原来那些我熟视无睹的事情还可以换个角度重新理解。知道这本书也有两三年了,直到最近趁着亚马逊打折把原版收入囊中。然后,我只用了三天就读完了,而这三天是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上班开始的头三天。也就是说,我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候就把正文275页全读完了,生词不多,文笔简洁通俗,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一流,说的俗一点,这本书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但是,读完之后回想起来,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头。

  作者讲的那些故事,从开篇大卫智取歌利亚到结尾法国教士对抗纳粹,貌似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如何以弱胜强以及变劣势为优势的“艺术”,但是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是作者很不明智的选用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案例。比如那个选择常青藤联盟布朗大学的Caroline,她懊悔当初没有选择另一个二流大学,否则她会继续从事她热爱的科学事业。这里作者引述了那个所谓大池塘里的小鱼即big pond small fish的理论,我基本上同意这个理论,其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作出相对理智的选择。可是这跟全书的主旨有什么关联呢?Caroline的错位在于用自己的弱势去和周边同学的强势比较,那自然会造成后进带来的沮丧和压抑。假使她最初的选择是那个二流大学,她得以继续从事科学事业,那么她真的可以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就吗?如果她只是单纯热爱而不追求什么成就,那么从布朗大学毕业不是更容易实现这个目标吗?我猜测,即使选择了二流大学并如愿以偿从事科学事业,Caroline的问题依然会存在,也许那个时候她会懊悔没有选择布朗大学从而错失了很多优质资源。所以我觉得作者压根就不应该选择这个案例,非但无益,更破坏了作者想要表达主旨的努力。

  另外一个章节是关于dyslexia(诵读困难)的励志故事,说实话,这些故事也仅限于励志了。这些故事放在那些患有dyslexia的成功人士的传记里应该更适合,那会让这些传记的读者感慨造化弄人,上天给他们的大脑少放了点东西,反而成为他们将来成功的助力。可是,毕竟这些成功者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他们必有其特质决定了与众不同,普通人又能从中汲取多少经验并获得智慧呢?我一向对于名人传记不是特别感冒,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相信励志。人应该努力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从而产生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内在力量。别人的成功故事,知道与不知道其实区别不大。诵读困难人群有很多都沉沦到了社会底层,甚至走上犯罪之路然后身陷囹圄。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其心理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许人们会找到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那些少数成功者,可以作为参照系,而不应该成为主要考察对象。

  我不喜欢的还包括其他章节,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民权领袖如何利用青年学生和一张照片改变了历史进程的故事;还有,北爱尔兰动乱是如何从零星事件持续发酵演变,直至持续超过30年的故事;以及,法国南部新教徒如何抗拒维希政权和盖世太保,拯救犹太人的故事。这些都是很好的故事,非常吸引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猜作者手里有很多这样的素材,信手拈来不成问题,可是为了完成一部著作,一部希望完成一个主题的著作,这些故事的选取是失败的。

  唯一一个我喜欢的故事,或者说我认为作者的选择符合主题的,就是那个印度籍教练如何带领一群12岁的女孩子,打入全美青少年篮球决赛的故事。一个不懂篮球的教练,一个只有两三个人真正会打篮球的队伍,是怎么战胜一个个对手,并最终杀进总决赛的?压迫防守,全场紧逼防守,用勤奋弥补技术的不足。这,才是本书应该重墨渲染,深度挖掘的好故事。虽然,稍微有点让人失望的是,她们最终输掉了决赛,原因是一个有偏袒嫌疑的裁判不停吹罚犯规,而且这个裁判来自对手的学校。

  好吧,也许我不应该这么严苛,但是高期望之下,也许失望就是必然的。我想,之所以有高期望,可能是我把自己归类在underdog,所以希望学到那些所谓的以弱胜强的“艺术”,进而对我有所助益。现在,我只能想起那首歌“野百合也有春天”,权当用作对本书的评价吧。

  《David and Goliath》读后感(九):get a preview here

  http://www.docin.com/p-699040172.html

  David and Goliath is the dazzling and provocative new book from Malcolm Gladwell, no.1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Tipping Point, Blink, Outliers and What the Dog Saw

  Why do underdogs succeed so much more than we expect? How do the weak outsmart the strong? In David and Goliath Malcolm Gladwell takes us on a scintillating and surprising journey through the hidden dynamics that shape the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the small and the mighty.

  From the conflicts in Northern Ireland through the tactics of civil rights leaders and the problem of privilege, Gladwell demonstrates how we mis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When does a traumatic childhood work in someone's favour? How can a disability leave someone better off? And do you really want your child to go to the best school he or she can get into?

  David and Goliath draws on the stories of remarkable underdogs, history, science, psychology and on Malcolm Gladwell's unparalleled ability to make the connections others miss. It's a brilliant, illuminating book that overturns conventional thinking about power and advantage.

  Malcolm Gladwell is a staff writer for The New Yorker magazine, and author of The Tipping Point, Blink, Outliers, and What The Dog Saw.

  'A global phenomenon... there is, it seems, no subject over which he cannot scatter some magic dust'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