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致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致穷》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3: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致穷》读后感10篇

  《致穷》是一本由孙骁骥著作,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元,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穷》读后感(一):不可靠的前程

  《致穷》是一本详尽描述南海泡沫事件的书,作为欧洲早期三大经济泡沫之一(其二分别为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和郁金香狂热),南海泡沫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我们现在常说的泡沫一次就源于此。回望这段历史,所有的参与者就如同泡沫一般不可仰赖。

  不可靠的国家。

  南海公司的直接源头来自于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在南海公司成立以前,英国就已经穷兵黩武地发动了多场战争,虽然这里有国王的主观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战争都有力地保护了英国的海外势力,这或许也是那些贵族任由国王乱来的原因。然而,中国有句话叫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打战最是耗钱,为了还钱,国王与贵族们讨价还价形成了《权利法案》,英国开始发行国债,到了最后通过授予南海公司特许经营权,并开展“南海计划”,大肆吸金。

  有意思的是,人们之所以愿意投资于南海公司,乃是由于其背后的国家性质。不过国家似乎并没有打算珍惜自己的羽毛。对比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人们之所以购买次贷,恰好也是因为房利美是政府赞助企业。我们常说,商业社会成熟的标准之一就是企业作为独立部门的存在,不过有意思的是金融业的存在与发展都仰赖于国家。比如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所谓的法定准备金率就是国家对金融企业的背书。如果没有所谓的法定准备金率,那么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每个金融企业都不得不执行100%的准备金,以避免发生挤兑。毋庸置疑,法定准备金率使得金融工具手段更为充值,减少了交易成本,然而金融手段毕竟不能脱离实际。正如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的始作俑者约翰·劳当年所提出的发行纸币从现在看来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实体经济未足够成熟时使用强制性的纸币,最终带来的只会是通货膨胀和财富掠夺”。这一观点无疑在泡沫破碎之后得到了证明。

  不可靠的公司。

  作者在序言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讨论话题:经济学领域存在着一个争议,究竟内幕交易好还是不好?肯定者认为有助于规避风险,而反对者认为内幕交易带来的信息不对等对于三户来说是不公平的。从南海泡沫事件上,我们会有最为直观的反映。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媒体,因此英国金融城的咖啡店便成为了小道消息散播的渠道。这有点类似于现在所谓的股评家,当然还有不少散户追逐的“大神”,据说他们掌握了很多内幕情况。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泡沫公司存在,他们有时候连公司都懒得开就开始骗钱了,人们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为了打击这些泡沫公司,南海公司主动提出了《泡沫法案》,不过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份法案导致了人们也连带开始怀疑南海公司,最终导致了南海公司股票的崩盘。

  不可靠的人。

  历史似乎总在重复,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坦荡的似锦前程。

  《致穷》读后感(二):看历史看什么

  看历史看什么

  一段历史,一场兴衰。

  历史总有相似之处,穿越到18世纪的欧洲,产业和风险带动了金融的发展,但诚信作为金融的筋骨,刚刚起步,不能承受急速增长之重,最终,大厦坍塌下来。

  泡沫伴着纸币代金券而生,这种毫无价值的东西,仅因政府的号令就让百姓趋之若鹜,当遇到不负责任的政府,其实就像遇到不讲诚信的个人,他略施小计,卷走真金白银。

  与以往的历史不同,如今国家内部的经济体制趋于完善,但世界贸易方兴未艾,在世界大舞台,他们美国就像是世界的政府,而我们其他国家则是机构或者散户,他们美国如果放弃诚信,肆意印刷美元,导致金融海啸,把我们手里真正有价值的黄金骗走,那也就是1720南海泡沫的国际化的翻版。

  经济,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范畴,自由竞争或者国家管控,都只不过是先入者打压欲入者的幌子,他让你自由竞争,你竞争的起吗,你没有原始积累,谈何自由竞争?先入者不垄断,也轮不到自由竞争的欲入者垄断,而是被国外的先入者垄断,民族企业永远会处于欲入者的尴尬处境,财富照样外流。

  我认为看历史的关键是对尺度的把握,看历史就是为了让人用过去的参照系找寻现在的尺度。我还认为看历史就是让人熟悉机会的味道,在现实中嗅觉灵敏,才能成为先入者,才能积累原始资本,才有资格制定规则。

  历史告诉我们,现实是残酷的,这就是人的历史,这就是一部自私伴着权力的历史,看看现在,我只能笑笑。

  《致穷》读后感(三):我读《致穷》

  拿到《致穷》半个月了,今天得写点什么----答应过要写的,这就是信任、信心和信用,我觉得这也是本书的三个关键词。

  这是一本谈1720年英国南海金融泡沫的书,被定义为历史类。但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这样,经济、金融、政治都可以为它贴上标签,因为至少让我这个从未读过经济、金融类书籍的人好像懂得了这方面的一些因果。

  这是作者的功力,娓娓道来,浅入浅出,把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内容写的引人入胜,又让我不至于将它当成一个故事。在我读过它之后,仍然感到惊心动魄。所以我读它从有点怕、眼前一亮、期待、迫不及待、一鼓作气。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720年英国伦敦南海公司股票由暴涨到暴跌,导致通货膨胀,引发金融泡沫。贵族、中产阶级、平头百姓一夜之间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到一无所有。这些前一天还在庆幸自己混入上流社会、正在炫着富的人们,此刻绝望无比、后悔难当。王室成员、议员大部分却早已经脱身,赚的金盆满钵。

  并不奇怪,这个打着为国家服务旗号的国有股份公司南海公司,董事会和大股东基本都是政府的或者与政府勾勾搭搭的人,甚至是国王。所以股票的行情和形势,参股的内部人士一清二楚。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接连的战争,让英国政府背负了大量的公债,而经过瘟疫和大火的伦敦城经济更是不景气,战争获得的殖民地贸易活动由于受到法国、西班牙的牵制,发展的不乐观。其时整个欧洲的经济也都是在阴霾之中。一个名叫约翰·劳的苏格兰人在法国将他的金融理论和体系发挥的淋漓尽致。眼红的英国人十分羡慕,又担心与英国有过节的约翰·劳轻而易举的捣毁英国的金融,但是南海公司还是通过用变相贿赂“股票换选票”的方式,实现了在伦敦施行约翰·劳金融理论和体系。英国政府直接将公债以很低的利率卖给南海公司,公司则用股份作为支付公债的手段,既解决了南海公司融资,同时也解决了政府还债的难题。英国政府不仅甩掉了包袱,还从一穷二白变的“不差钱”。

  对政府的信任、通过渐渐兴起的媒体和股票经纪人的巧舌如簧,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南海公司的股票,越来越疯狂,人们越来越有信心,使得股价被炒的老高。一时间,各种股份公司纷纷成立许多公司老板们模仿南海公司的手段收到了成效,欺骗的行径就已经在蔓延开来,“前脚收钱,后脚走人”的情况屡见不鲜。《泡沫法案》就此诞生了,看起来法案是为了遏制泛滥的泡沫股份公司,实际上在通过的过程中,既是股民又是南海公司“老熟人”组成的法案委员会就难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了,俨然成为南海公司的利益代表。从此南海公司垄断了伦敦的股票市场。大量公司被取缔的现实让一部分伦敦人对股份公司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前不久被其他泡沫股份骗过的或听说过被骗的股民开始股票兑现。政府开始通过一系列手段试图阻止股票下跌,但当人们不吃这一套的时候,股票跌至谷底,当股票兑现大于买进股票时,经济平衡被打破,七彩肥皂泡终于被戳破,美丽的金融梦想幻灭成泡沫。

  而此时,在法国,也正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就是密西西比泡沫。在荷兰,发生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泡沫。

  影响着英法两个国家的约翰·劳的金融理论和体系彻底失败!这看似是两个公司、一个人的失败,却逃脱不了必然的命运。

  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我们零售的是理智,批发的是疯狂。”“在小事上理智而冷静,在面对大事时却像个疯子在赌博。” 到底是什么让人们被金钱诱惑,理性被疯狂战胜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战争不断,生活匮乏,民主缺乏,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也就很自然而然了。

  银行、股票等的本意是将人们的闲钱利用再投资,但是制度不完善让人们抱着巨大的幻想。 看起来,似乎是像赌博一样,人们自私、贪婪,抱着投机的心里,将自己的贫富寄托在“运气”上,甚至变卖家产来疯投!但是真的是盲目跟风吗?

  与法国的情况类似,南海公司从建立、运营、发展直至终结,无时无刻不存在政府的影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得政府不断插手其中,一方面违背市场规律,束缚了自由贸易的放开,另一方面政府又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财政难题,就只想到从百姓身上下手了。

  看过一幅漫画,一个人从河里钓上鱼,放进鱼篓力,被对岸的另一个人通过更长的鱼钩直接从鱼篓里又钓走了。很是形象!

  那就难免了,俗话说:大热大死。有了庄家的操纵,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像现在的足球博彩一样。没有健全的制度,没有监管的力度,再科学的理论和体系都是浮云。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说致穷了,致命都是小意思了。

  政府权力的放大、公司特权的放大,而人们权利即被最小化,甚至被消磨。政府建立在群众的信任、信心之上的,人们建立在政府的信用之上的,这两个建立之上全部消失的时候,你还能指望成功实现梦想么?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政府建立在群众信任、信心之上的信用变成无信时,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也就很正常了。

  直到现在,经济危机、金融泡沫仍然会发生,最近的一次到现在也不过年把。他们说这是难题。实际上,我们总能或多或少的看到南海泡沫的影子!希望南海泡沫的警示能让所有人和机构谨慎起来!

  信用和信心、信任,哪个更重要?怎么个排序?怎么个因果?我想大家心里都很了然!希望世界平和!

  想起一首歌,唱到: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可是,内心的平安,谁能给我们?

  《致穷》读后感(四):人性的贪婪是金融泡沫的根源

  南海金融泡沫,是1720年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非常重大又影响深远的金融投机事件,它与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狂热和同时发生的法国密西西比泡沫一起,被并称为西方金融史早期的三大泡沫事件。孙骁骥先生的《致穷——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一书就对这次事件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立体化的介绍。

  它的发端是,18世纪初的英国,为了继续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及为扩大海外殖民而日益增加的军费开支,使政府陷入巨大的债务泥潭。在时任财政大臣的罗伯特·哈利的努力下,在约翰·布伦特的游说下,英国议会批准成立南海公司,以期通过垄断中美洲(即南海)殖民和贸易来解决政府的债务问题。

  可以说,南海公司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国家垄断企业,当然也被政府赋予了分担债务的重担。但无论是英国政界还是民间,都对南海贸易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期待。获得了政府背书的南海公司在拿到皇家特许状之后虽然还未进行一次交易,就已经通过两次股票认购在伦敦金融城筹集到了高达400万英镑的巨额资金。

  助推南海公司泡沫持续发酵的,是《乌得勒支条约》的签订。南海公司成立后整整两年都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无法开展实质意义上的经营活动。虽然条约规定它可以每年派出一艘载重500吨的船只前往中南美洲进行贸易,但美好前景却给了英国民众以美好的期盼和无穷的想象,成为确保经济繁荣的象征。

  最终将南海泡沫推向高潮的是,哈里·耶尔决定效仿约翰·劳在法国密西西比公司的做法。公司一方面对政府官员大肆行贿,以公司股票作为支付手段购买国债,另一方面又不断散布小道消息以夸大公司的发展前景来维持公司信用,而且推出了分期付款购买股票的方法(类似于现在的保证金制度),来推动股票节节上涨,不但为公众带来了滚滚财富,也为政府提供了不竭财源——南海公司已经成为了英国民众的财富永动机。

  拥有南海公司股票成为了通往财富之车的捷径,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对南海公司的股票趋之若鹜——公司为维持股价而疯狂行贿,议员为了金钱而出卖良知,公众为了财富梦想而狂热追捧。受这种快速致富的诱惑和传染,原本的反对者罗伯特·沃波尔,以及伟大的牛顿爵士,都在初次买入股票并成功获利了结之后再次买入……整个伦敦都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群体性狂热之中。即使偶有头脑清醒者,明白南海股票的价值,却也相信总能够把股票卖给下家。

  然而,泡沫总归是泡沫,它总是要破的——一艘500吨的小船无论如何也载不动整个国家的财富梦想。与把它推向高潮的原因相同,刺破南海金融泡沫的,也是密西西比公司的破产引发英国人的警惕——疯狂的尽头是泡沫的破碎,它留下的只是一片水渍、一片狼藉,人们这时才发现,所有那些美好的期盼都只不过是一个骗局,是无耻政客和管理人员,即权力与资本的媾合,为普通公众编就的一个不切实际的、虚幻的、转瞬即逝的发财梦。大梦初醒,损失掉的是真金白银,暴露的却是人性的贪婪。

  仔细梳理南海泡沫的发生、高潮、破灭的全过程,不难发现,这中间固然有管理层的故意欺骗、政府的腐败和操弄,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在推波助澜,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投资者受投机与贪婪心理的促使,自觉或不自觉的投入了这场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所以作者在序言中说“金融泡沫不断被吹大然后又瞬间破灭,投资者就是那瓶为它提供给养的肥皂水”——金融泡沫的产生,直接源自人性的贪婪和盲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对作者最后将泡沫归因为权力和资本的勾结,并不非常赞同,如果说人性中的贪婪是土壤,它们顶多只能算是肥料)。

  写古意在讽今。作者写300年前的泡沫故事,正是为了为今天的我们找到镜鉴,他也表达了对现今金融市场的忧虑。当前,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散去,国内股票市场仍然充斥着内幕交易、股价操纵,而政府权力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更是为各类金融骗局提供了温床,金融市场始终存在成为金融大鳄们掠夺中小投资者财富的“致穷”市场的风险。所以,政府在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加强法制化建设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而之所以必须这么做,目的就在于改造泡沫发生的土壤,为其加上一道枷锁,从而避免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崩溃。

  《致穷》读后感(五):Repeat ——《致穷》,来自1720的回声

  Repeat

  ——《致穷》,来自1720的回声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马克·吐温

  “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作为人类文明起源之一的希腊人,曾经这样表述。而悲剧之王欧底庇德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人类的进化与本性是如此难以推动改变,至今,每次事后想来可笑万分的故事,都在印证这样的轨迹。从一个花球一栋别墅的狂热,到不远的“.COM”尾缀带来的疯狂;从格林尼治时间,到太平洋西岸的工作日晨光,故事一次次上演。每一次,我们都以为“这一次不一样”,而事实证明,我们不过是上次呼喊过后,山谷传来的回声。

  《致穷》就是这样一本讲述1720年从欧亚大陆传来的南海金融泡沫吹起和破灭的故事的值得一读的影集。作者把他剪辑成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来龙和去脉的评述详尽和思考缜密的记录片,让我们在回望历史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广角而清晰的镜头。

  故事从一个奸诈、聪明、为命运捉弄的年轻人约翰·劳开始讲起。小酒馆里的股票交易和经纪行为已经开始兴起,传媒和舆论也从便士报纸的出现而开始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统治阶层享乐而搞出的财政窟窿越来越大,市场的发展也裹足不前,殖民地开拓和小型土地兼并不能带给大多数人以财富,而渴求一夜成名、一夕暴富的投机氛围,却在养成……年轻人越过海峡,在大陆上搞起了一次疯狂的基于骗局的戏码,而由于当权者的背书和带着贬值预期的信用货币的推广,人们疯狂加入了这一场战斗;而这场“最后的疯狂”,很快波及到海峡对岸的岛屿上。

  在作者冷峻的叙述下,我们仿佛也来到了迷雾重重的伦敦的街道上,见到了虚假繁荣的泡沫的兴起和崩溃。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似乎也能够见到今天的影子。“正如1720年发生在英国和法国的故事所告诉我们的,有时候,政府不仅无法有效监督市场中的欺诈行为,而且还会主动把市场的水搅浑,以便从浑水中摸鱼。也就是说,原本的监管者很可能变成市场的投机者甚至是幕后操纵者。如此,市场就成了权贵者‘致富’的市场,但却是普通人‘致穷’的市场。”今天,就选载在新闻客户端上的报道,鄂尔多斯市的楼市崩盘和千亿级的资本出逃,似乎也正是某种例证。

  读完本书的时候,这个周末也到了尾声,距离周一开盘,也只剩下十二个小时的时间,财经专栏或者评论节目里,市场的参与者或者观察者们,与其说是在争论漫漫熊途的尽头,不如说,是相互比较谁的运气更好,猜测的准头更大一些罢了。A股市场距离顶峰已经跌去了三分之二,深套在市场中的票券持有者们,大多已经不再操作,少数投机分子的获利,显然不能掩盖普遍性亏损的事实,我们似乎需要等待尽头的到来,可是什么是尽头呢?五年前的狂潮显然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当市场和企图控制市场的手、投机者和妄图一夜暴富的赌徒、欺骗者和缺乏信息的手有余钱的单纯寻找保值途径的民众……所有的人凑在一起,故事依旧会上演。

  今天发生的,是不是昨天的某种重现呢?而昨日发生的,又会不会是现在的某种预警呢。如果这是一首单曲循环的《命运》,那么,我们该如何修改播放方式,让整个列表,向着后面更好与更美的《田园》继续下去呢?时间不是卡带,翻转后可以倒回;而进入数字时代的我们,面对众多的选择、已购买评价、购买数参考,也许应该放弃“repeat”键,下载一个新的种子了,毕竟,这首歌,从荷兰郁金香的崩溃开始,我们已经听了太多次。如果,不相信,我们也应该读读来自1720年的故事,看看孙骁骥的“用户评论”。毕竟,历史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不是么。基于信用背书,不懂经济和局势的小民众,面对强势的企业和政府,渴望快速致富的天真的梦,似乎正在造就一个“致穷”的明天。而今天,我们可以阻止这一切么?希望这不是一次repeat。

  y 林怿

  2012年10月28日19:51:24

  写于履坦巷19#

  《致穷》读后感(六):追溯金融泡沫的历史源头

  文/严杰夫

  作为“前央行时代”最重要的金融泡沫之一——南海事件,它与几乎同时在法国发生的“密西西比号泡沫”,可以被看做是金融泡沫的鼻祖。此后,金融史上所经历的历次重大泡沫,可以说均有这两起事件的影子。为此,回头再来重温这两桩“金融泡沫”的历史,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下依旧在延续的阴霾,就有极大的价值。孙骁骥的《致穷》一书正是通俗却全景地展现了“南海泡沫”的始末。

  想要梳理“南海泡沫”的发生,自然就无法不去观察当时英国乃至于欧洲大陆的社会氛围。

  作者在第一章中叙述的伦敦股票市场的兴起,正是“南海泡沫”发生的时代背景。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股票市场之一,伦敦股市在诞生之初,就有极其浓郁的投机气氛。它与当时英国政府扶持的彩票产业、远洋殖民产业等一起,都明显带有资本主义初期所普遍具有的对于财富的渴慕和贪婪。作者在书中如此描绘那个时代:“数不胜数的股份公司和遍及咖啡馆的股票掮客构成了人们对这个时代的想象”。

  从这个时代背景来看,“南海泡沫”的成形和爆发,背后的两大推手其实就是股票市场的早期繁荣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产业的发展。在成立之初,南海公司的目标就是想要瓜分“日不落帝国”尚未染指的南美洲资源。西班牙等欧洲“旧世界”国家在南美洲攫取的大量金银贵金属,早已让英国这个“欧洲新贵”分外眼红,南海公司则妄图借此渠道成为帝国的第二个“东印度公司”。事实上,如果让现代人来评估,一个仅靠殖民拓展为主营的企业,即使它掌握了再多的政府资源,大多数人都会明白投资这样的公司拥有太大的风险。但是,作为当时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帝国,英国人已经在殖民扩张中尝惯甜头,他们的习惯性思维认为,殖民拓展就是一桩一本万利的生意。于是政府的支持、南美洲丰饶的资源、再加上股票经纪人的巧舌如簧,南海公司的股票会在新生的伦敦股市上变得炙手可热,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了获取对外殖民的特许证,南海公司通过利益交换,获得了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议会中诸多议员的支持。但在这种官商勾结的背景下,这个新的殖民公司在未真正开启事业之前,就已承担了大量的帝国债务,还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和股份用于贿赂。南海公司的经营性质已然逐渐变味,它实际上成为用来剥离政府财政债务的机构。政治势力的介入,让南海公司的“事业”成为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赌局!正如经济史家彼得·加伯在提到南海泡沫时所评论的那样,它实际上“是由政府高层官员发起和协助的场面壮观的宏观经济阴谋”。

  参与过股票投资的读者恐怕都知道,最容易受到市场追捧的股票通常都有宏大的目标、美好的故事、看似正规的治理结构,以及表面坚挺的后台保障。陷于事件中心的南海公司当时恰恰就集这些“特色”于一身。所以,即使放到今天,这样的一家公司也难保不受到市场的热炒。这样来看,对于当下,“南海泡沫”的反思就有了直接的现实意义。

  诚然,如作者在结语中总结的那样,“腐败的政府、愚蠢的投资者以及庞大的公共债务”是引发南海泡沫的三大因素。但问题在于,今天的投资者恐怕并不比三百年前更加聪明,不需要去再造一个新的“南海公司”才能实现剥离。那么,我们当下的投资市场,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抵御来自政府的影响。

  现今,各国政府尽管无法直接参与股票市场投资,但它们仍能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国有企业乃至于舆论宣传工具,来对市场施加间接的影响。发生在本世纪的两大泡沫,究其根本仍然是政府政策失当酿成的大祸,而在这些“疏忽”背后恐怕就有太多外人所不知道的利益纠葛。就拿“次贷危机”来说,表面上看,次贷泡沫的产生和破灭,是在于贷款和债券市场疏于监管,但谁又知道风暴的背后没有政府官员的私利在作祟呢?毕竟,地球人都知道,包销了大量次贷产品的高盛、雷曼等投行,与联邦政府和参议院大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关系。

  这种背后的秘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恐怕永远也无从获悉。这其实就回答了《致穷》的作者在引言中提出的“内幕交易究竟好不好”的问题。实际上,内幕交易对于投资市场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金融产品的信息不够充分,从而损害交易公平,并可能最终导致泡沫的再度爆发。如果市场中的信息能够足够透明,那么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机构,也无法将一个内里腐烂的产品包装鲜亮后就高价卖给其他投资者。所以,在西方经济理论中,信息足够透明是一个有效市场成立的先决条件之一。然而,现实中,我们不可能遇到一个信息绝对透明的市场。尤其是在“南海泡沫”爆发300年后,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早就长成了一头巨大的怪兽。但谁都没法保证这头怪兽的内心,会如迪斯尼童话里的那头怪兽那样纯净。

  不过,即使如此,在对待股票市场的立场上,笔者仍与《致穷》的作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毕竟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缺少了股票市场,就无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南海泡沫”及其后的历次金融泡沫,其实一直都在讲述着同样一个道理:不要盲目相信利益相关方的宣传,更不要拿它们来当做投资决策的参考!

  《致穷: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年10月版

  定价:35.80元

  《致穷》读后感(七):震撼全英的灾难大片

  才云鹏

  中国人写政经文字,少有能像保罗•克鲁格曼那样趣味盎然的。本以为这又是一部干巴巴的教科书,没成想,《致穷》全然不是这样,打开书,惊喜简直无以言表:这分明是一部超夺眼球的灾难大片!

  1720年发生在伦敦的股票交易狂潮,最后演变成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悲剧。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夏斌说过,“买股票不见得就是赚钱”,原因我们都很清楚---这是一种投资。但1720年的故事之所以在最后演变成事故,是因为当时的操盘手让广大民众真真切切地听到了召唤声:来吧,买南海公司的股票,稳赚不赔。

  于是,所有的“散户”都上当了,包括大名鼎鼎的牛顿先生。牛顿先生因此大发牢骚:我能计算天体的运行,但却计算不了人们的疯狂---他赔了至少100万美金!

  作为一部震烁古今的历史巨作,本片的制作班底相当惊人!

  演员:全体伦敦股民。

  编剧:英格兰人约翰•布伦特

  导演:英国下议院全体议员

  策划:苏格兰人约翰•劳

  制片人:英国国王乔治一世

  绝对有必要先隆重介绍一下本片策划约翰•劳。史上第一个经济学家约翰•劳,也被人称为史上最大的诈骗犯,能同时头顶两个璀璨光环,其人的智慧显然非同小可。这个流亡异乡的苏格兰杀人犯,居然能在法国成为炙手可热的头脸人物,破天荒地发行了法国第一张纸币,并以密西西比公司的美好远景,吸纳了大量股金,不仅一举偿清了法国的国债,而且成为翻云覆雨的云端人物“约翰•劳公爵”,连他的情人都在马车里慵懒地发着甜蜜的牢骚:做一个公爵的女人真是太累了呀。本书中的南海灾难,正是对约翰•劳和他的密西西比公司的照本宣科,称其为本片的策划,非常妥当。

  鞋匠家庭出身的约翰•布伦特从帮助政府买彩票开始,赢得了议会和皇室的青睐,因为他为增加国库收入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仅仅靠卖彩票,难以堵上整个国家因为战争欠下的巨额国债。在财政大臣罗伯特•哈利焦头烂额的时候,又是这个约翰•布伦特,提出创建南海公司、去南美洲做贸易的伟大构想。这个主意一出现,财政大臣的脑海里,除了还国债,捞足政治资本已成为其头等重要的思路。整部戏开始按照布伦特的编撰,一步一步演绎开来。

  我们都知道,对一部电影来说,导演才具有无可争议的决策权。本片导演不是别人,正是大权在握的英国下议院全体议员。一场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贿赂开始了。被布伦特重金收买的财政大臣、邮政大臣以及其他议员们,开始群起导演起这部祸国殃民的大戏。议员们说“行”,于是就“行了”,名为整顿市场实为搞行业垄断的《泡沫法案》都能堂而皇之地出台,谁还能挡得住这股历史的洪流?即使是坚决的反对派沃波尔,也偷偷在暗中买了不少南海公司的股票!

  作为史上最著名的制片人,英国国王乔治一世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使一些意欲搞垄断的公司的商业计划和特许状在议会获得通过并获得特权。而南海公司的瞬间兴旺,不能不说国王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这一切能够发生,都因为南海公司承诺为国王解决巨大的国债,更为其解决了丰裕的年俸问题。高枕无忧的乔治一世,哪还能(也许压根没想)清醒看到这场巨大灾难的真相所在?我们还应看到,即使在这场灾难之后,从乔治一世的儿子乔治二世开始,英国18、19世纪的历任君主均是南海公司的名义主管!这里面,显然充斥着巨大的金钱与政治交易。

  演员?还用细说吗?当国王振臂高呼,当议会大唱赞歌,当权力大导演设计出的场景滴水不漏时,哪个老百姓能预知真相?我们前面已提到,连牛顿先生都险些破产!那些当时看似高明的手法,说穿了无非就是将政府的债务转嫁给操持着辛苦钱的普通百姓,而其方式就是通货膨胀。众所周知,任何一次恶意通胀,都是在政府授意下对人民财富的公然掠夺。它的新鲜点在哪里呢?

  约翰•劳、约翰•布伦特等人能够在法国、英国几乎同时取得巨大的成功(当然,最后都是以人民的家破人亡为代价),是因为抓住了政府的急迫而强大的需求,也就是切中了所谓的“国家利益”。多余的钱用来投资,原本是促成政府、公司及百姓三方三赢的局面,但历史往往不会这样,从1720年的南海泡沫开始,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1997年的亚洲金融海啸,2008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种种政府引导下导致的巨大灾难,其中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一天,善良而无知的我们终会明白,我们手里的纸币越多,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关注纸币发行后面的原因吧,那重重内幕,都将我们当成了炮灰般的群众演员。

  《致穷》读后感(八):有多少骗可以重来

  有多少骗可以重来

  评《致穷》

  哲人说:读史可以明智。人们也是希望通过历史借鉴其中的成败得失,以免重蹈覆辙;吊诡的是历史总是惊人地一再重演。且说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翻版;就是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和200多年前的密西西比泡沫、男孩泡沫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次危机的“次贷产品”(其实就是次品)被层层包装成为具有高信用等级的产品(说是优品),民众们在金融市场中的狂热引发的相同的泡沫。《致穷》则通过深入分析1720年南海事件的始末及其历史背景,最后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这种“致富”的骗局,其实最终的结果就是致穷。

  阳光下的泡沫光鲜亮丽,令人无限遐想,破灭后的泡沫则化为虚无,成为不可追忆之情。泡沫本为一种现象无可厚非,就如小孩子吹泡泡然后追着把它拍坏一样;可是借用这种现象去欺骗人们感情的事情屡屡发生,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了。南海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国家债务缠身、金融市场缺乏有力的监督,加之民众的不理性最终导致了南海公司的泡沫生成以及最后的破灭。作者利用大量的史实资料尽量去还原当时社会官商勾结的腐败、国家大量举债的穷困,还原当时人们热衷于炒股赚钱的本性,而这些应该令人引以为戒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得不令人欷歔。

  权力和资本结合历来是经济上的不良信号,因为借用这种结合产生的腐败将摧垮一国的经济、政府的信用,引发经济的崩溃和政局的动荡。民众安居乐业,并在经济的发展中发家致富成为很多政府愿景中的宣传口号,但是在官方的宣传鼓吹下,众人皆热衷于炒股,导致实业不振,人民的价值观发生重大扭转,这将成为一个国家的悲哀。郁金香事件、密西西比时间和南海事件都是这些泡沫中最经典的故事,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长记性,如今这些历史还经常重演。

  如果说“致富”是一种《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的情歌,那么《致穷》就是一曲《有多少骗可以重来》的悲歌。当有人对你唱“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时,希望你能有点记性,对他回应“梦已经醒来,心不会害怕”。

  2012-11-8

  《致穷》读后感(九):致富的途径 与致穷的渊薮

  □书评人 耳 冬

  1720年的英国南海金融泡沫是世界经济史上早期的重大金融事件之一,但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事件,而是具有某种晓谕世人的典型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致穷》讲述的故事不仅远未过时,还会恒读恒新。

  1720年,英国伦敦南海公司的股市崩盘,引发了一次波及整个欧洲的金融大动荡,不仅给英人带来了惊人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冲击,同时,也给初具规模的欧洲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被称为世界经济史上早期的重大金融事件之一。应该说南海泡沫事件并不是欧洲股市所发生的第一次危机,当然更不是最后一次,而新锐青年学者孙骁骥之所以在《致穷》一书中对南海泡沫事件剥茧抽丝,探寻其间的来龙去脉和不为人知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事件,而是具有某种晓谕世人、直指现实的典型意义。

  南海公司本来是一家有着极深政府背景的所谓“国有公司”,它虽然在贸易上鲜有建树,却能在政治上左右逢源,其创建以来的最大手笔,即是以盘下政府债务的方式,通过金融链条大玩“空手道”,将公司自身的利益与英国政府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并成功地将政府债务进行了转嫁,而“嫁祸”的对象,就是购买南海公司股票的千万股民,公司与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正像孙骁骥所形容的那样,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的伦敦,数不胜数的股份公司和遍及咖啡馆的股票掮客构成了人们对这个时代的想象。一方面是官方与媒体的宣传和造势,另一方面是人们渴望“以钱生钱”的贪婪本性再也无法遏制,一种建立在侥幸基础上的赌博与冒险,则成为那个时代蔓延欧洲的“传染病”。于是,渴望摆脱沉重债务的政府与渴望一夜暴富的股民可谓一拍即合,利益当前,他们的个人欲望统统化作了对金钱的无理性痴狂。但令更多的普通股民始料未及的是,金融泡沫转瞬破灭,他们所充当的只不过是内幕交易者的“储钱罐”和“提款机”,并成为股市崩盘最直接的牺牲品。

  与“小政府,大社会”和政企各安其分的现代政治理念大相径庭,在民主制度尚不成熟的年代,经济与政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银行像公司,公司像银行,政府坐大,政企错位乃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政府的逻辑大抵可以归结为:国家主导,唯商是图,藏富于国,国强民微——所有政策的倾斜都由政策的实际制订者所掌握,势必为个人的权力寻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事实正是这样,南海泡沫事件与其说是经济事件,不如说是政治事件,不仅政府与公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暗箱操作和黑幕交易,公司董事和议会议员之间也有着种种罪恶的勾当和不为人知的“潜规则”。金融体系本来是为人类共同受益而设计,但信贷自身的道德诘难却终是无解,这不仅是体制问题,也是人性痼疾,当金融这个奇妙的市场被利用、被扭曲、被操纵的时候,它同样有着最为恐怖的蛊惑力和破坏力。这就不能不让人相信,一个受重商主义思维影响的强势政府,极有可能会在利益的驱使下主导市场中的欺诈与骗局;一个贪婪与欺诈横行,而又缺乏必要的法规监管的市场,灾难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发。

  《致穷》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却与一般学院派的经济学著作趣味迥异,作者虽然以严谨的专业态度从事英国政治经济史的研究,但其笔下的文字却并不古板。他从极富传奇色彩的著名赌徒约翰·劳的个人经历入手,分析英法两国的不同体制,揭示一般股票市场乃至股份公司具体的运作过程,写得情节曲折、有声有色,既能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一般读者的阅读,也能让业外人士了解股市的本质和金融泡沫破灭的深刻内因。我一直认为,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尤其像《致穷》这类具有警世性的学术著作,写得高深并不是目的,让更多的人读懂才是目的。通过深入浅出的精彩叙述让更多的人受益,显然远比专家之间坐而论道更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反省南海泡沫事件产生的诸多危害,除政府与企业合谋设置金融陷阱之外,资产价格的异常上涨也同样扰乱了人们的价值观,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再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需求,将心智委身于投机,就成为他们追求快速致富的唯一途径。历史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以资本的形成和运转为的目的金融市场既是致富的途径,也是致穷的渊薮——只要世间依然存在权力与资本的合谋,金融骗局的危险就永远不会消失;只要世间存在投资者贪婪与癫狂的集体心理基础,就依然会有唯利是图和利令智昏。从这个角度上讲,《致穷》讲述的故事不仅远未过时,还会恒读恒新。

  来源:深圳特区报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1/23/19472304_0.shtml

  《致穷》读后感(十):《致穷》:一部工业革命前夜的伦敦社会生活史(无码未删版)

  《致穷》:一部工业革命前夜的伦敦社会生活史

  如果我们随着孙骁骥回到1720年前后的伦敦,呈现在眼前的将是这样一幅图景:1666年的伦敦大火早已硝烟散尽,巍然屹立的圣保罗大教堂直插云霄。重获新生的伦敦活力四射,海港里停满了大型商船,街道上玻璃门面的商店栉比鳞次,“数以百计的声色场所、旅社、酒馆,里面满是挤在一起观看斗鸡、掷骰子、打扑克牌和玩双陆棋的游手好闲的人们,吟游歌手和竖琴师在这里表演,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着这座城市近来发生的一切。”它承担了英国出口总值的70%,进口总值的80%。来自英国和欧洲各地的移民纷纷涌入,以至于一位海关官员得意地描述道:伦敦永远不会缺乏劳动力,除非这个国家里的人已经系数死去。

  这一时期,咖啡馆的兴起是值得一提的大事。以咖啡馆为载体文化、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都在这里碰撞、激荡、发酵,咖啡馆日益成为“公共意见的集散地”。尤为值得说明的是,依托咖啡馆,伦敦的新闻业迅速兴起,工人们甚至已经养成了每日上班前去咖啡馆阅读当日新闻的习惯,截止1709年,伦敦每日发行的报纸已经达到二十种——七年前,伦敦还只有一种报纸。

  繁荣永远是浮在表面的,孙骁骥在这本书中,更为我们描述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政府和王室最关心的不是如何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是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矿产等资源性产业都在政府控制之下,而黑奴贸易等暴利行业背后,政府的身影也若隐若现。至于那些公共服务项目如饮用水、消防等,政府却不闻不问。即便如此,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也还是负债累累,截至1719年5月,英国政府的负债已经4000万英镑。当然,这也和当时欧洲大的局势有关:“当时欧洲各国之间的海上争霸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首先是葡萄牙、西班牙,然后是荷兰,现在,英国又通过武力征服成为欧洲海上的贸易新贵。”繁荣的商业和海外贸易为政府提供了丰富的税收,这也使得英国不得不投入高昂的军费,去保护海外贸易安全。这个死循环让历届的英国政府和国王头疼不已,现在, 它落到了刚刚从德国汉诺威选帝侯之位“空降”伦敦的新任国王乔治一世,以及执政的辉格党要人身上。

  如梁小民在序言中所说,这本书“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写出了“当时英国的经济与社会状况”。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时想到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社会生活史》,我想这本书若更名为《工业革命前夜伦敦的社会生活史》,大概也不会离题太远——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复原了当时伦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场大火之后一个城市的重生之路,咖啡,赌徒,股票,杀人犯,报纸……当时人的生活状态,被这些不厌其烦的细节一帧帧复活了。更为难得的是作者文学化的语言,虽然讲的是近三百年前英国的往事,但与读者一点都不隔,里面的人物与故事草灰蛇线前后勾连,将全文贯穿成为一个整体。此外,300页不到的篇幅,引用的参考文献多达608条,其中八成以上为英文文献,作者扎实的工作使得这些生动的细节和优美的文笔有了可靠的来源。

  说到债务危机,不仅英国政府需要面对,隔海相望的法国更为严重。由于路易十四穷兵赎武 ,军费开支惊人,他死后奥尔良公爵接手之初,法国的公债已经累计近28亿里弗尔——“当时的法国政府实际上已经因此破产”。这时候,在英国被通缉的杀人犯、经济学家兼知名赌徒约翰·劳登场。为了缓解法国政府的债务压力,他采取的很多种措施在书中都有提到,其中最为核心的方式是直接将政府公债卖给密西西比公司——这是一家专营北美路易斯安那殖民贸易的公司,公司则用股份作为支付手段,然后通过出售股票将债务转手卖给认购股份的普通投资者。这样,密西西比公司和政府的利益就绑定到一起,化身为“国有企业”。这场游戏,本质上就是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将政府债务进行转嫁。现在,所有的人希望都寄托在这家国有公司上。约翰·劳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媒体和各种运作不断放出利好消息拉高股价,维持住民众对公司和股票的信心。

  法国人的这套手法很快被英国学到手了,竞争中获胜的是南海公司——自1711年起,它就成为掌握英国政府债务的三大金融机构之一。1720年4月4日,南海公司的计划以172票赞成55票反对正式获得下议院通过,上议院则只有17人表示了反对。自然,这后年充斥着阴谋、贿赂、政党之争种种黑幕。伦敦人普遍认为,通过这次经济计划,伦敦将取代巴黎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如果你去一家酒馆,唯一启迪性的话题就是关于南海公司”。在南海公司的带动下,伦敦股票市场空前繁荣,新出现的股票公司多达两百家,涨幅最高的“通用保险公司”增长率甚至达到骇人听闻的6300%。与此同时,炫耀性的消费也成为潮流。

  由于政商合谋与市场监管的缺失,一场空前的金融大泡沫被催生。当泡沫破灭的时候,英国处于发展中的股票市场陷入停顿,不仅无数的市民、小业主在泡沫崩盘时倾家荡产,连英国的政商名流也损失惨重,其中包括科学家牛顿。事后调查显示,持有南海公司股票的议员数量高达450人,持有南海公司股票的贵族超过120人,审判的结果却是“收受贿赂的官员,表面上受到了严惩。实际上有很多人被‘保护’起来”,而对于南海公司的董事们而言,他们仅仅是被没收了部分资产,补偿“为大众造成的不幸”——还要给他们留下部分财产,重新开始生活。

  这就是南海金融泡沫的始末。传统金融史对其解释都是“人民丧失理性,盲目投资”,但根据书中为我们复原的大量历史细节来看,当时伦敦人的股票意识、金融买卖的经验已经很丰富,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盲目”,这场危机本质上看是“这套金融体系引发的灾难”。正如作者在结语里面总结,“只要存在权力与资本的合谋,金融骗局的危险就不会消失,一个‘致富’的市场就可能被为‘致穷’的市场所替代”。除了生动复活了当时伦敦的市民社会,这也是这本书当下意义之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致穷》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