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困死局外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困死局外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7 03:33: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困死局外读后感精选10篇

  《困死局外》是一本由谢丁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困死局外》读后感(一):一个参与的旁观者

  合上书,我就把书里所有的故事都给忘了。就像是有人说的,几天不开微博就觉得世界仍然是美好的。写到这儿就想起来——“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当现实变得越来越荒诞,你会发现小说家的想象力变得平庸。与其虚构,不如非虚构。多数人经历过“领导来检查”,那非虚构写作就是领导说从来不检查。

  “对我来说,每次采访就像在探寻他人的内心,而写作将把那种好奇心拉回到自我。最终,写作不仅是我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在帮助我认识自己。” 作为一个采访者,他会融进被访者的生活关注尽可能多的细节;作为一个写作者,他要把自己从被访者的生活里剥离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描述他所看见的一切,个人情绪多数被遮掩。他只是在尽可能的记录一个未被破坏的事实而已。

  “记者总希望能抓住一个时代的敏感点,而我又总期待把那些敏感的时刻变成永恒。” “到最后,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希望自己忠实地讲述他们的生活,他们各自人生的某个时间点。”责任感太重的人会寻找存在感,这种存在感不以被关注程度和被铭记指数来度量。度量它的是个人的成就感。历史的书写是大人物为点,小人物铺面。大历史上多数人人被各种湮没是沉默的大多数,小历史上有许多人会记得你曾经在世上走过那么一遭,无论精彩平庸。历史书上不知道张三是谁,族谱里明明白白的写着他是谁儿子谁是他孙子。是非成败还是留给阅读者去说吧。喜怒哀乐还是留给阅读者去形成吧。一个非虚构写作者营造世界,并把这个世界里最丰富多彩的情绪留给了阅读者。无论你喜欢也好恶心也罢,他应该是把最真实的那些细节转述给了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态度,千篇一律的世界太可怕。我觉着脑残粉的产生一部分是因为急于表态。一件事情发生之后人群会迅速的站成两派相互指责,每一派都以真理自居。唉,那个自称“奥姆真理教”的教派是公认的邪教唉。鼓动一个人去做某件事很难,鼓动一群人去做某件事太容易了,何况鼓动这群人的是“以偶像自居”或“被奉为偶像”的人。

  “媒体在瞬间制造的效应,有时会迅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我们又遗忘得那么快。”每天都有热点,每个人都像是被红外制导过一样,他们蜂拥而上让热点更加沸腾,只不过是忘记了把锅盖上。锅里的水干了,没了水蒸气像是旧时的烽火台一样的讯号,他们转向了另外一个沸腾的锅。留下少数的几个人守着被炉火烧红的锅底口干舌燥,最后索然无味的走开了。没了水蒸气,他们不能有腾云驾雾的幻觉了。

  困死局外,一个参与的旁观者面对荒诞的现实的脆弱大概只有这个书名能彰显了。既然在故事里不表态,总得需要一个表态的标志或信号。借许知远那句夸他吧:能把令人精疲力竭的采访与从容的叙事这样恰当的结合,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作者从未丢失他浓郁却节制的个人情绪。我不太喜欢査建英的那句。

  《困死局外》读后感(二):来自乱世的各个角落的人物素描画

  每每有人希望描述中国,往往会困于泥沼,不是囿于鸿篇大作洋洋自得的亢奋,就是陷入是对愚民和暴君的无比愤怒和挣扎;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这部著作就是着眼于一些不那么起眼的人和事,属于世界的边角料;

  但是这些客观的表述,确点缀出一幅浮世乱生象;

  感觉像在一幅巨大无人能理解或者根本就是混乱的世界中,被撕裂的各个阶层里,被无形的墙隔离的各个地域中,其中一个个人的写生画;

  《一个美国作家在中国》一文中描述的《江城》三部曲纪实文学的作家何伟的故事,一个对中国好奇的美国人,1996来到了涪陵支教,仅想真实描述年偌大中国其中一隅的小镇的人和事,并没有抱着“解释中国”的野心或者觉得中国根本没办法被西方了解的态度;用自己外乡人的好奇和作者的敏感和洞察,像日记样的记录着涪陵的人和事;

  写完的本书的遭遇很有意思,先是在出版界无人问津,在中国“崛起”后,大受急需了解这个在门口敲门的东方野蛮人的美国人追捧,紧接着由于国内的敏感和自尊的审查被禁,在2011年又重新被国内出版社接受,然后在涪陵何伟支教的地方,又类似于伟人故居一样的,接纳那些西方来的,或者看了这本书来的各路人马,“这是何伟当年的教室”“这是何伟当年坐过的石头”

  对赵有亮采访的一文,是用了两篇文章的铺垫引出的,先是孟京辉,后是过士行,一个是话剧界的奇才导演,一是鬼才编剧,最后引出他们非常感谢,觉江湖的大佬,赵有亮,其实说是大佬并不准确,因为他扮演的是类似于蔡元培在话剧界的角色,遵循于自己定下来的不上舞台的原则,发现各匹骏马,并保护艺术在无形但有犹如盖顶乌云的国家审核下生存下来;几乎是单枪匹马的改变了话剧行业的十年;

  在《请不要阻止我成功》文中谢丁几乎是不带主观偏见的讲述了“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故事,几万人的体育馆,犹如巨星登场的舞台,背后奠基是他成功出售成功学,并在25岁开始开始成功创业的故事,一年几十场的全国的巡演,劳斯莱斯的座驾,可以为之佐证的几个弟子,以及师承远在斐济群岛美国潜力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的背景;

  作者用墨到此,镜头一转,台下口袋里只有不到100元钱,因为抱不起名参加12800元的“说服力博士班”的25岁姑娘的故事,虽然她现在一个三线城市做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但相信通过举债,参加陈老师的课,和这么多总裁精英在一起,一定可以改变她的人生;并告诉记者“请不要阻止我成功”

  我很喜欢作者带着自己洞见,但客观描述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凛冽,厚重,并且真实;突然想到一个美剧的桥段,一个村里的一群人出现了各种怪现象,容易冲动,暴力,奇怪,行为乖张,但无法用逻辑来描述和总结,最终主角发现,是被恶魔夺取了灵魂;很像,这个浮世绘,无数的鲜活的个体,组成这个无序的国家,似乎无法总结,但很像是少了灵魂的这个村庄,冲突,凭着本能做事;

  但总算是有些人,找到了吞噬他们灵魂的黑洞,撕扯着,他们努力拉回自己主人的身躯;

  《困死局外》读后感(三):一位中国的非虚构写作践行者

  忘记了具体的时间点。肯定在2012年以前。那时Google reader还存在,带着博客时代的余晖。有个叫21点的网站,上面会不定期更新不错的文章。有一天我在上面读到了一篇讲述千岛湖野猪的故事。讲真,作为一篇新闻,它实在太长了,但它也实在很吸引人。它的节奏不慌不忙,叙事条理分明,细节具体入微,显示作者具备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精细的人物观察能力,把本来一篇短短八百字、平平无奇的通讯敷衍成引人入胜的万字长文。那时有个方兴未艾的新鲜词:「非虚构」。我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一名优秀的非虚构记者。

  他就是谢丁。这篇文章名字叫《野猪之患》,收在本书第五辑中。多年以后,当我买到了这本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非虚构作品集阅读,我故意跳过了它。

  社交网络时代,假如你有心去人肉搜索一个人,肯定能找出他的许多蛛丝马迹。但谢丁例外。比起他的朋友们,比如他在本书自序感谢过的「叶三」——叶三在微博成名已久,在京城文化圈也赫赫有名——谢丁实在过于低调了。不过我在找到了有人给他建的豆瓣小组,贴了那篇备受称赞的文章:《一堂法学课》(本书第四辑第一篇)。还八卦到他是北大研究生毕业,酷爱写作。我甚至找到了他从未更新的微博:点8儿,当时也有100多名粉丝。谢丁刻意在网络时代保持隐身和神秘,令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位非虚构写作践行者的名字。

  所以当我发现一个叫「界面长篇」的微信公众号是由他主导时(现改名为「正午故事」),我毫不犹豫地点击关注。我建议每位喜爱非虚构写作或纯粹想看好故事的朋友都可以关注它。因为它的主编是个十年前就开始写作非虚构的诗人。

  谢丁和其他记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在行文之中的平实和诗意。有些著名的记者,他们的写作技巧确实高超,观察确实细致入微,思想确实犀利辛辣,但他们总有一张高高在上的精英嘴脸,一副救苦救难的普世情怀,一腔哀不幸怒不争的气节,一种揽镜自照的自恋,令我无法卒读他们的作品。当然,必须承认任何一位文笔堪称优秀的写作者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一定有人会喜爱他们糅合在文本中的个性。但我更加偏爱叙事者和故事之间持有恰当的距离,保有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礼仪。谢丁的写作恰恰是我喜欢的风格,在讲究的叙事中掺杂着些许零碎而优美的诗意。

  作为谢丁的第一本书,《困死局外》难能可贵地为读者提供了近距离观察这位写作者成长的窗口。谢丁毫不掩饰他对何伟和劳伦斯·布洛克的喜爱。他成功地采访到了两位作家,并把他们写进了书中。在每篇文章末尾,他都细心地标注了完成日期,从2006年到2011年不一。通过时间上的比较,读者可以轻易看出他的笔触从略显粗粝到娴熟的变化,也能感受到某些文字背后滤去的情感。如果阅读足够耐心,还可以发现有的文章残留了一些模仿的痕迹,感觉作者是在「用英文写作中文」。但没关系,因为每个故事都足够打动人心。

  现在谢丁没那么神秘了。作为「正午故事」的主编,他会出席并主持一些文化活动,虽然「正午故事」远不如风头正劲的某些微信公众号,但名声越来越响,非虚构写作的路越走越宽。尽管点8儿的微博个数依然是0,但粉丝已经涨到325了。

  《困死局外》读后感(四):法学课要结束了

  第一次看谢丁的文章是在单向街第一期上,一堂法学课。

  大一刚入学,学生会给每个人印了一份清华法学院的课程表,赵晓力开的大概是西方法律思想史吧。我们很自然地就听说了强世功、赵晓力和郑戈,才子的名声总是传得远。

  这时离谢丁读书时已有六七年了,离他写这篇文章也有了一两年的时间(我后来才知道的,原以为是在单向街首发)。但我看他的文章仍像在看一篇崭新的大学指南,想象着我也会在充满阳光的午后,在三教,听某个严肃苛刻的人讲理想国。

  后来我确实听了理想国,不止一次,虽然都是在漆黑的晚上,但走出教室时,能看到村儿里多于市内的满天星斗。不过事情也没有起什么变化。什么都没有,就走到了现在。

  《一堂法学课》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脑袋里,出现一会儿就藏起来。我老是忘不了我的大学指南,甚至觉得我对它有点儿愧疚。我并没觉得自己会是那2.4%,但当初想的,至少也不会成为那个一上课就翻开《财经》的姑娘吧?——后来我上课看的还不如《财经》呢。

  我不看《时尚先生》,谢丁的文章总是在一些未作准备的时刻零散地出现在我面前,写写何伟,写写邓琳琳什么的。当我知道他要出书了,因为实在没有对他风格的整体认识,就带着看一堂法学课的心情看了书。五个章节各自的主题很清楚,不过无论是布洛克还是林兆华,谢丁写的他们都不算打动我,或许与其他人写得差不多。

  我又看了一遍一堂法学课。这个时候我全部的法学课都已经修毕结束。三年多以前我看的是赵晓力,现在看到的却是作者本人。那差不多就是从此往后的我,毕业之后多年都不再会翻开那本橙色书脊的理想国。大学指南确实不是指引人上升的那种指南,不过是预示我们路径的庸人指南(当然能做庸人也是很好的)。

  我们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找个地儿住,四处活动。格林小镇的邻居们好像比别的人更注重生活品质和趣味;总是混在三里屯,好像这最能反映城市发展变化的迅疾。只要你愿意,它们都能成为指南,社区生活指南,社交指南……像我看一堂法学课时,自以为找到了大学指南一样。

  社区生活指南里是这么写的:“活到四十了,我一直为现实活着,打小儿,我就特瞧不起那些整天把理想挂在嘴边儿的人,觉得他们特空。可到了40岁,回头看自己这一辈子,好像每件事都很精明,可里边有几件是打心眼里觉得结结实实,非干不可的呢?一直忙忙碌碌,其实都是庸庸碌碌。周朴园现实了一辈子,却发现在一件最重要的事儿上,他选错了,他没跟着自己的心走,这让他后悔了一辈子。刚才导演说人生如戏,就算是场戏吧,为什么就不能真正为了自个,痛痛快快地演那么一回,透透亮亮地活那么一回呢!哪怕只有一回!让我们想起这一次的选择,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然后指南的作者就根据指南,搬出了社区。谢丁写:退回到他生活的小镇,桑海明白,这里其实是在鼓励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形态。小镇的定位是,人们都很上进,认为代表着中国主流阶层的发展方向,是意见领袖。他说:“我跟他们的区别,就是我现在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中产阶级里面的一个人。”

  戏散了。

  法学课要结束了。

  不管是在格林小镇的《有雷有雨》里,还是在赵晓力的西法思课堂里;还是在格林小镇之外,在三教之外,三里屯之外,朱乐渔之外,我或者《困死局外》第四辑里的其他人物,总有些里也不是外也不是的别扭。这别扭跟陈佩斯佘祥林的别扭都不一样。也许吧,没准儿只是因为我与第四辑的人物们距离更近些。

  讲理想国第七章洞喻结束,赵晓力留的题目是:为什么那个走出洞穴的人,最后又回到了洞穴?

  也挺别扭的。小强和定哥说那是“mission”,因而有了哲学家。

  选择mission与否自然轮不到我们。使我们内外交困的不是城邦而是各自生活的罅隙,洞穴墙壁上那些变动不居的光影。

  《困死局外》读后感(五):写作的可能性

  我以为写作已经没有可能性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比如,优秀的人都不写作了,为什么写作呢,不如去关心资本市场,关心万众创业等要好得多;再比如,故事已经没有可能性了,人生如戏,全是套路,怎么写都难以跳出窠臼了;或者是,大众的弱点一再被利用并且被放大了,也就是说,既然喜欢懒洋洋的,那么就看看视频,看看图片吧。所以,写作还有可能性么?

  谢丁的这本书困死局外,让我看到了这种写作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有可能请去读一读吧。

  我的知识背景是法学出身,因此,最先进入我眼帘的是一篇名为《一堂法学课》这篇。

  这篇文章讲的是赵晓力,讲述西方法学思想史,以理想国,审判和局外人作为课本,简直匪夷所思。前后时间跨度很长,从北大又到清华,从精英教育到普时教育,期间心里路程无人可得知。折射的是现实大学校园的功利心,不光是学校校长的,也是学院,教师甚至是学生的。高潮是,赵晓力说北大其实有两个。一个是表面上大家熟知的,还有一个是无形的,非正式的。“在北大,大约20%的老师是混子,但也还有大约20%的老师是无形的财富。他们可能不写文章,教学也一般,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无书不读,极有才华。他们不需要社会和学校的承认,只要自己承认自己。”但北大改革后将这40%都去掉了。“如果这样,北大将沦为平庸。”

  当他有机会与设计改革方案的经济学家对话时,他公开说:“你是研究制度经济学的,我们都知道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那你知不知道北大的非正式制度?你是搞博弈论的,而这场博弈的后果就是,你会把无书不读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同时给排除。”

  不知道这位为2.4%的学生而讲课的老师现在状况如何,但遗憾的是,作者所言的,学生们聚在一起就讨论哲学的场景,老师将考试题目设计为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活在谁的世界,温斯顿的1984,K的审判还是默尔索的局外人,不会再有了。

  然后就从头开始翻阅,这书一共分为五辑。

  第一辑里涉及的人物包括何伟,我觉得这篇写的很精彩,虽然我看过何伟的书,但我粗看时,并不觉得那是好书,从江城,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这是何伟的写作逻辑,也是他在中国的生活过程。他的非虚拟写作,让我重新意识到或许我曾经萌生出来的写作思路是有所偏差的,至少是脱离了与现实的联系的,既不符合某个个人,也不会让人感动,只是一个虚晃的架子。因此,我喜欢这篇文章。谢丁的这篇文章回到了何伟在国内的始点,涪陵师范学校,那个学校试图把何伟住过的地方变成故居。

  陈佩斯还有刘苏里都出现在这一部分。谢丁说,很难想象他(陈佩斯)在生活中是那么严肃。至于刘苏里,他永远严肃。陈佩斯是一代人的青春偶像,当他的搭档选择走一条轻松的路时,自然也挣到了轻松的钱。而他选择了一条严肃喜剧路线,做喜剧,严肃的认真的。印象比较深是,当他演出的小角色上场时,观众们回报了雷鸣般的掌声,观众席上,一个小孩叫道“老陈来了。”刘苏里经营的书店,名声在外,面对实体书店的不景气,有人要定期去采购书籍来保护他。谢丁说在万圣买了一本书,绝版,标价2.4元,万圣也就卖2.4,他说万圣的店员永远骄傲,对待你的态度绝非是逢迎的,店员这样是刻意而为之。说刘苏里甚至会挑选他的客人,会警告那些在他咖啡店里面的年轻情侣不要太过分。将万圣区别于其他书店的在于书店超群的书籍鉴别力。

  第三辑是话剧界的人,或许只有在话剧里面,现今我们还能谈论精神上的东西。

  林兆华在排演的《哈姆雷特》的说明书导演的话中写道:

  “哈姆雷特是我们中间的一个,在大街上我们也许会每天交错走过,那些折磨他的思想每天也在折磨我们,他面临的选择也是我们每天所要面临的。生存或者死亡是个哲学命题,也是生活中每一件具体的大事和小事。或者不是,你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像一群浪游者,我们偶尔相聚,只是为了排一次《哈姆雷特》,清除道上的垃圾,抖掉身上的尘土。眼睛时而会睁不开,两腿抖抖索索。

  也许我们永远只是一群路人,过客和漂泊者,但我们毕竟已经启程,我们将继续体味那迈动在无际荒原上步履的坚韧和滞缓,在回归故乡的路上有时还会当当乞丐,但这又何妨呢?!

  我们今天面对哈姆雷特,不是面对为了正义复仇的王子,也不是面对人文主义的英雄,我们面对的是我们自己。能够面对自己,这是现代人所能具有的最积极、最勇敢、最豪迈的姿态。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别的了。

  真的,我们除了面对自己,没有别的办法。”

  第四辑里的雷雨过后其实也是在说话剧,说的是居住在北京市一个中产阶级小区里面的文化先锋们排演雷雨的事。在这篇文章中,我才知道,我们被买房的梦想束缚的太深了。房子因为价格被迅速物化成为身份的象征,景观,户型,绿化,配套随财富而发生变化。因而我们不知道小区的文化是可以塑造的,并且丰富的。桑海后来将话剧排演的过程写了一个剧本叫做《有雷有雨》,这段话桑海可以一字一句的背下来:“活到四十了,我一直为现实活着,打小儿,我就特瞧不起那些整天把理想挂在嘴边的人,觉得他们特空。可到了40岁,回头看自己这一辈子,好像每件事都很精明,可里边有几件是打心眼里觉得结结实实,非干不可的呢?一直忙忙碌碌,其实都是庸庸碌碌。周朴园现实了一辈子,却发现在一件最重要的事儿上,他选错了,他没跟着自己的心走,这让他后悔了一辈子。刚才导演说人生如戏,就算是场戏吧,为什么就不能真正为了自个,痛痛快快地演那么一回,透透亮亮地活那么一回呢!哪怕只有一回!让我们想起这一次的选择,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第五辑里有成功学的讲师以及一个为了参加成功学班举债的女孩。有打猎的人,猎野猪,很聪敏,并且有着商业头脑。有佘祥林,从监狱出来后的他,几乎成为了一个哲学家,他讲一个北京的记者曾经邮寄《肖申克的救赎》给他,他被那个出狱后无所适从反而自杀的人打动了。还有三里屯,五光十色的场所,最年轻的人永远出现在那里,因此那里也为他们准备了最年轻的欲望。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想,谢丁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有时,我会以为他是女性,直到那篇讲孤独症的孩子时,我才知道谢丁是个男性。

  我才发现,在谢丁的文章中,他在他又不在。他在只是为了让文章流畅,他不在,是为了那些被他写的人。

  所以,干脆也就放弃做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想法。他就是存在在我读到的这些文字之中啊。

  2015年5月16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