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武汉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武汉人》读后感10篇

2018-09-08 03:3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武汉人》读后感10篇

  《武汉人》是一本由方方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武汉人》读后感(一):武汉人-武汉旅游时历史知识了解的图书

  (1)一直很想去武汉这个地方看看,这本书作为去武汉前,对武汉的简单了解有一定的帮助。

  (2)鉴于作者一直在武汉长大,对武汉的整体描述,按照历史的顺序有一定的逻辑连贯性,理解通俗易懂。对于一些、现代人可能都不注意到历史建筑介绍不错

  (3)但是,内容深刻度和文笔个人认为:还是不到大家写作风范的深刻程度,有点松散问题,还不能算是值得珍藏性的书籍

  《武汉人》读后感(二):一个人,一座城

  对于武汉这个地方有多了解我不敢说,大学期间在武汉邻近的城市去武汉的次数也不多,电影画面里的武汉既是陌生又是熟悉。仅仅感觉这座城,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还在做心脏搭桥手术,整个城市既是现代也破败,修建着地铁高楼的路,大概使得所有中国的城市都相差无几,武汉还是有它自己味道,我以为。

  也许是因为毕业缘故,才产生对武汉的情素。《浮沉迷事》《万箭穿心》都是这座城的故事。方方也是《万》的原小说作者。离开之后开始怀念,这该是这座城在我身上的印记吧,或许我再也不会回到那个地方,但在湖北的这段经历我以为是好的。尽管当初的我如何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

  《武汉人》读后感(三):人文和历史,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历史是过去,有过去才有现在,才会有未来

  人文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

  在武汉两年,到某些景点走走逛逛,凑个热闹就像旅游。融入一座城市,是整个人与城市气质的逐步契合,这不容易,所以武汉人对武汉来说,是那么重要

  每一个地点的过去,每一栋建筑为何成为现在的模样不同的人拥有着与城市相同默契,这就是《武汉人》所书写的东西

  第一次看方方的书,本土作家,一直听说。是我能够接受散文风格,也是能够看到内容、学到东西的作品,毕竟还是有价值的。

  重要的不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而是,看到了一个作家作为武汉人(虽然她并非武汉人)对武汉的感情,看到了有血有肉真正的武汉。我为之感动,是真的。

  故乡和家,对人的意义,就在这些了解和言语不经意间透出的自豪,就在于轻而易举纸张里渗透出的对一座城市的忧虑关怀期望

  如果你拥有故乡,就要珍惜

  如果你有家,就要好好去爱。

  2015.4.8

  《武汉人》读后感(四):一座城一段魂

  鹅卵石铺就的历史总是要掺杂些泥沙的,它们在沉睡多年后,终于再度苏醒。江汉路,江汉关,钟楼。每一座打满印记的建筑都固化了一段无法改变的历史,从一个街口到另一个街口,仿佛从一页走到另一页,真实的历史模样也随之被扒开,江滩是属于历史的,它见证了武汉的璀璨华灯,也见证了它的萧条凄苦

  秋意浓,晚风起,蒹葭人头。在不断挣脱和超越自卑的人面前,江滩以其宽广浩渺胸怀早已足够让一个个沸腾的喧嚣的灵魂得以冷却、凝聚和回归。孤帆消逝,老翁收钓,华灯初上。轮渡摆渡着的,是匆匆赶来的都市夜归人?还是一捆孤独落寞疲惫心灵?轮渡鸣笛,缓行江面,无论时间如何改变,它依然送你回家,不离不弃,不急不缓。

  武汉,一座最市民化的城市。嗅着混杂着商业俗气本乡本土味道,浓郁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不同于北京、天津和上海等沿海城市,受到西方思想冲击较小的武汉,这个深处内陆的城市依旧野蛮生长,毫不掩饰地最大限度展现它最真实的面貌。外面摆着大烧烤炉子,屋内坐满了人的烧烤店,杨子家十里飘香的豪华炒饭分量足、味道好的汤包,最好吃的糊汤粉热干面,老武汉正宗的芝麻糊,还有我们的豆皮阿姨和葱油饼叔叔,菜店里嬉戏小朋友巷子里游曳的光,入夜的水果滩,还在工作着的老板娘,正在谈论南海问题的小巷居民……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过:“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也许,我不愿意全部讲述威尼斯,就是怕一下子失去她。”也许通往现代化的路上,我们的街道被遗弃、被取缔,我们的时光渐行渐远,但有些东西它终究是带不走的,比如你我的独家记忆,比如热气腾腾生活气息。

  “武汉男人江边打赤膊是风景”,自从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后,浩大的“横渡长江运动”便被掀起。冬天妖风阵阵、阴寒冷湿,夏天闷热酷辣、热火朝天,武汉的恶劣气候直接造就了一碗两分钟就能做好的简单粗暴的热干面,直接练就了那些无时不刻上演速度激情的老司机们,那些永远愤怒,永远“不服周”的武汉人。这就是生活,简单直接。总之一句话,“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武汉地方志》:“大水几乎每三年就来拜访武汉一次,武汉市民也几乎成了看天的专家”,长江授予汉口“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滋养孕育这一方沃土上的人民,缠缠绵绵的爱太过强烈,不料却酿成汹涌洪水。而武汉人民则更像一个身处叛逆期的孩子,试着独自解读大自然语言坚定对抗河流母亲泛滥成灾的爱。你看,这个孩子跟母亲又是这样的相似无拘无束一往无前,高声武气而阳刚豪放

  《武汉人》读后感(五):老武汉,你到哪里去了?

  小学时候舅舅书架上翻到过一本池莉的《老武汉》,当时除开课本以外可以读得懂的书不多,这算是一本。小学爱好不多,常常把这本书当作读物朗读,用录音机磁带录下来,大段大段的描述现在都还能复述得下来。池莉说在讲老武汉以前,首先要问一句:

  “老武汉,你从哪里来?”

  到了大学身边汇聚南北东西的同学,大家互报家门之后总会问一句“你是哪里的?”“我是武汉的。”接下来外地同学会继续问上一句“你是武汉哪里的?”几乎所有的武汉班子都会一愣,心说武汉就是武汉,什么时候有过武汉还分哪里的说法,也许口上不说,心里早已鄙视万遍“哪里来的外码,武汉就武汉,还武汉哪滴的。”

  忽然想提武汉人最自我的一面,听说北京人喜欢把除自己以外的都叫做“老百姓”,广东人把外乡人叫做“打工仔”,武汉人的自我情绪也是极盛的,除了武汉以外都爱叫他们“乡里人”。各位看官莫急莫躁,这个“乡里人”毫无恶意,只是这份武汉人的傲就喜欢这样。自古楚人不服周,武汉的“丑”(“楚”字汉音)人也是不服“佐”(“周”字化音)的。

  在一档武汉栏目《都市茶座》主题曲中有句话就是典型武汉人的写照“人好脾气犟,天热火气大”。前些时有人在微博喷武汉话,立马武汉人撸袖子抄脱鞋群起而攻之,翻出易中天谈武汉话的视频剪辑,更多的直接去那人微博留言各种汉骂。最体现火大的地方莫过于武汉的公交司机,也是在网上看到的微博,说室友外地人,每次都被武汉的司机吼、嫂子吼、拐子吼,觉得在武汉话面前任何普通话反驳都无力。武汉室友就交外地室友一句武汉话,又气势又百搭,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三个字——“紧老子”。

  读过方方的《武汉人》有惊喜也有遗憾,历史由来名人故事不是我想读武汉人的重点,科班写武汉略显小气,不酣畅

  如果时间往前追溯一两个月,我还是不知道读完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之后应该有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自豪、骄傲那些感觉都太虚。幸运的是,就在两个月前在一篇杂志上正好看到过,一读到“九派江声吞北渚,两条山势锁南荒”我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再往后看鼻梁都是酸的,这才是应有的感受。

  老武汉,你听说过,而我,见到过。

  我听过老人指路。

  那时候外婆住在陈怀民路,爸妈住在江汉路。妈妈放学回家,我会带着童音问是回哪个家。他们说是“回底下”。长此以往,虽然我仍旧路痴,但是方向感却极强。这个高低根据长江走势来的,江水自大桥流向二桥,所以靠二桥这边叫做“底下”,靠大桥那边就叫做“高头”了。慢慢的,老人不在了,周围说这个词的人也少了。外地人越来越多,问路人明白,指路人也用得越来越少,于是武汉再也没有“高头”和“底下”了。

  我听过歆生路

  方方在《武汉人》里提到刘歆生,现在问武汉人几乎无人知道,但是要放在几十年前的老汉口那是如雷贯耳。书看到这里,我真是猛一拍大腿,“老子晓得!”这个知道得很偶然,当时是江汉路步行街开街,邮局也发行了一批首日封,我屁颠屁颠去领了一堆,首日封背面写了江汉路的由来,正好说到地皮大王刘歆生的地盘

  我踩过夏天的沥青路。

  到处都能见到沥青路有什么稀奇,稀奇的是武汉夏天的沥青路。铺好的沥青路在武汉的太阳下几乎都要化掉,塑料凉鞋踩下去几乎都能融为一体,一脚一个坑,味道刺鼻。那时候和玩伴就喜欢在中午十二点站在太阳下,让沥青粘着鞋底,看谁跑得快。傻游戏,旧年代,却最幸福

  我玩过愤怒的长江水。

  之所以说是愤怒,大多因为去玩水的时候正好都赶上抗洪抢险。98年长江的水位一度淹到粤汉码头防洪纪念碑最高一级台阶全家扛着脚盆热烈奔赴现场指挥渡江。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横渡长江这种事轮不到我,老爸把家里最大号的脚盆扛出来,把我放在脚盆里坐稳,他凫水推着脚盆,我就划船式在江里走了一遭。后来慢慢长大,也试着抱着轮胎绳子拉着在龙王一带暂且叫做横渡过长江。在龙王庙一带下水,水里还有许多蝌蚪大小的小鱼围着你咬,什么神秘高级鱼疗也不过如此吧。每年夏天全家人即便是在江里泡泡脚也一定要去,老人们常说泡了江水,夏天不长痱子虫不咬。

  我睡过露天的竹床,

  吃过爆炒的螺蛳,

  围观过武汉嫂子扯皮,

  踩过日租界的门槛,睡过英租界的绷子床,

  见证过小桃园、四季美、老通城从繁华到拆迁,

  目睹了盛极一时的扬子街一夜成砖,

  体验最底层的保成路夜市

  玩味过最原始的吉庆街。

  方方在代跋里说她的遗憾是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她没有在武汉的市井中里份生活过,而这些我代替她都感受过。

  我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之所以好,是因为她一去不返

  现在的民众不“乐园”,乡音地道,汉骂不够味,只剩夏天流汗最淋漓。接上池莉的问句:

  “老武汉,你到哪里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