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智的构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10篇

2022-05-18 02:09: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10篇

  《心智的构建》是一本由[英] Chris Frith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一):一般

  我真的感觉一般:有些东西似是而非。可能因为是科普书。

  其实看节标题就可以了,比较关键。

  又买了一本用处不大的书。

  不知道豆瓣要多少字才行,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二):不足够的愉悦

  读此书还是冲着汪丁丁的推荐去的。

  书的内容不知是作者有意取舍,还是资料较老,大多数都是已经知道的。信息感与新知启发均较为缺缺。

  作者此书的写法也是针对普通读者,对阅读期待较高的我而言,落差较大。

  当然其中的实验性证据还是比较重要。

  总之,阅读体验平平。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三):理解心智

  喜欢这种用实验,故事,数据进行叙述的书。我们善于联想,总是试图归纳看到的事物背后的规律,即使对随机事件也本能的倾向于此。思维的进化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贝叶斯模型,起初可能并不精确,随着观察和理解的深入,逐渐提高精度。但这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如果意识不到这是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就容易陷入初次印象的认识偏差中。最近读了几本解读大脑的书后,一个感受就是我们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非理性行为。多读书,多了解科学知识,更理性的生活,不必很聪明,但坚决不能被蠢事蒙蔽。朋友圈里各种求神算命,胡乱猜测的信息,背后多是不理性的思维作祟。要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就要不断去伪求真。 还是那句话,不读书,整个世界将会在你身边呼啸而过!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四):豁然开朗

  这是我的神经学入门书,我还没读过其他的专业著作。我作为后生晚辈就不谈这本书中内容的正确与否了,谈谈个人看法。这是一本非常流畅而又结构严谨的书。这本书没有我看过的其他科学书籍那般用词晦涩深奥难懂,却又一种与作者一同探索大脑的刺激。作者的语言通俗幽默,和费曼先生一样有种老顽童的感觉,本书译本也较合理,没有严重的翻译腔。本书从脑的结构讲到脑的运作方式,最终以脑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结束,全书环环相扣。最让我满意的是这本书的写法,与其他死板的科教书不同,它是按照问题与关键词串接全书,如“对于我们的身体,脑告诉我们了什么”“我能读取你的心智”等。我推荐每一个人都来读读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后,你对于大脑,对于心智,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三观尽毁。。。)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五):我怎么现在才遇到这本书呢?

  我怎么现在才遇到这本书呢?这是我看到一半时的感受。

  说明一下我的意思:

  在我为自己忧伤12年之后,

  在我研究心理学4年之后,

  在我研究社会学3年之后,

  在我为了想改变,读了如此多的书的时候《拖延心理学》,《自尊的六大支柱》等等的时候,

  在我和其他人一起吐槽心灵鸡汤,去想该怎么构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

  我想了如此多,情绪,潜意识,自我防御机制,秘密,恐慌,思维方式。

  但是看这本书时才有的一种被打耳光的感觉,

  我都还没定义‘我’呢,就嘚不嘚说了那么多,学了那么多,何其自误啊(以为自己知道,但是实际上自己不知道)。

  看完此书,再想起我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我真的理解自己说了什么吗?

  我非常推荐这本书,我相信阅读者肯定会获得不同的感受。

  -------------

  但是考虑到我是怎么接触到这本书的,不由得又感叹了,我接触这本书其实就是随机的吧,也就是我所谓的“撞书”,抓住一个主题,阅读其中的一本书,从一本书又到另外一本书,多久之后才能遇到那种能“这就是我要找的书”的感觉的书呢?(虽然其他的书可以当做知识积累)

  为自己的问题而苦恼的人,又有多大的概率遇到这本书呢?又能看到我发出的感叹呢?

  遇到此书,真是缘分,希望有缘者早日遇到这本书。

  另外推荐一本书《感受发生的一切》,我还没有看,但是我从目录上开来感觉很不错,值得一读。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六):心智的构建-带给我的另一种心灵的震撼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很大,然而这很大的震撼我还不太描述的清楚,但是我看了一下书评区,大概并没有我想表达的意思。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两个,一个是,关于世界的模型,它让我分清了主次,一个是,让我开始思考:“我之何在?”

  一、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与现实相符的幻觉,很直白的,不是我们的大脑是不是缸中大脑,而是我们的大脑就是缸中大脑,它居住在一个黑匣子里。

  我们拥有对世界的知识,不过是对世界的模型,某种意义上,所谓的思维谬误,可以说是对因果关系错误的建模,鸽子就是如此容易迷信,人也是容易如此迷信。

  但是我认为这里,我得到最大的知识是,我知道这些关联,模型,是在我脑子中发生的,这对我的警醒很大。

  二、

  在我的意见里,作者描述了,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如何通往他人的心智世界,然而我认为较少描述的是,‘我’是谁,假如‘我’是由大脑产生的,当然大脑也产生了世界万千世界的模型,但是‘我’是如何诞生的,并且‘我’住在哪里?

  忧伤还是开心,这是一种情绪体验,这也证明了我们能通往他人的精神世界,是的,我们知道他们正在开心还是忧伤。

  但是当我被针扎了一下时,我很疼,这是什么意思?我当然知道这是一根针,它撕裂了皮肤,并且使血液流出来了,神经冲动输送给了大脑,‘疼’的概念容易理解,然而‘我’的概念难以理解,我在哪里呢?我的胳膊流血了,或许我知道我的胳膊是属于我的,然而我很疼,不是指我的xxx很疼,这里还不明显的话,当我们说我很快乐的时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也就是最大的疑问:“我们如何通往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难道说我们已经在了?那我是怎么诞生的呢?

  我不知道,心理学家对“我”研究的多,还是对“自我”研究的多,或者说“我”就是“自我”,我不大认为他们是一样的,但是很可能当我说起我的时候,我指的是“自我”。

  有此我产生了我之何在的一些想法:

  我对自己的评价,我会打篮球或者喜欢读书,这并非我,这同样只是一个模型,只不过是一个关于我自己的模型,和其他任何东西的模型,对我来说,都是模型,所以这并不涉及到日常表达中的自我。

  但是,当我体验到我的时候,我,应该只得是‘正在打篮球的我’,而不是‘会打篮球的我’。

  我在骑车,我在打篮球,我在洗澡,我在打字,这些都是我意识到我的时候。

  我想,这大概是我之居所,也就是`我`存在于这些时刻。

  或许,在思考之前,我们需要先对

  《心智的构建》读后感(七):建 贝叶斯学派 信息处理机 复杂 涌现

  大神Chirs Firth的这本Making up the mind, 心智的构建——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如果用为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大约可以表达为:生物统一性vs文化多样性(可惜Firth没有明显的提出来,而我又早在迪昂那里看到了),虽然douban上的评介很高,不过个人以为这本书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前半部华彩无比,后半部却有点相形见绌(当然还是大师级的水准),通常这样有两种解释,第一作者其实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第二这样说难以令人信服(后半部特别有趣的,故意卖萌的脚注要少很多)。

  好吧,首先说生物统一性,还是扯点哲学吧,唯心vs唯物的问题,毫无疑问,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脑中帝国,中土世界。大部分情况下(中观世界),和现实世界差异不大,不过设计到不同尺度的,或者比如抽象概念,也就是真实世界上没有的,中观世界里很难观察到的,比如love,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说法了。换言之,唯心有唯心的道理,唯物有唯物的道理。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一元论者还是二元论呢?通常科学家们的观点是,既然脑中世界是由brain,这个纯粹的物质器官构建的,那么还是勉强归结于一元论,而且最重要的,大脑这个纯物质器官能够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也就是方法论了(包括纯粹精神活动,也就是文化哲学等等了),虽然在个人看来,方法论的统一不能掩盖结果的真实差异。这方面Chirs Firth处理的很好,同时正如他自己表示的那样,有坚实的科学实验基础。

  不过在设计到主观如何认识客观的,正如书名暗示的那样,处理的方法不能让人满意。大体可说,这本书遵循的思路依然是现在流行的,不管认知也好,AI也好,或者说大约自上世纪90年开始的,一统江湖的贝叶斯学派。简单的理解是,把大脑当作一个信息处理机器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chine,如果想预测未来,那么最可靠方法还是根据已经发生的情况。但是正如Steven Pinker尖锐地指出,这样的一个模型是有问题的。[1][2]

  为什么有问题呢?虽然Firth在书中给出了很多精巧的实验设计,向我们表明了预测在认知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个人也不否认预测的确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凭借贝叶斯一个building block就试图理解人脑的功能,个人还是不太认可。的确,我也承认记忆/神经元表征/经验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经验(先天+后天),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当然还是要强调一下,记忆是决定性的基础,非此无以理解贝叶斯,非此无法理解自我

  正如混沌现象的开拓者,洛伦茨在天气预报(同样是预测)的实验中向我们展示的那样,初始状态的小小改变,都有可能引发差异及其巨大的后果,蝴蝶效应。更不要提人脑对于现实世界的表征其实是一种非常近似的表征了(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神经元嘞)(Pinker的那个判断让我困惑了好久,终于算是有点明白了)。

  那么,更有希望的方向是什么呢?自然是混沌,自然是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要理解这个模型,首先需要知道,大脑的偏侧化,也就是分布式处理,由多个并行的,功能独立的处理中心,还有一个是时序,同步要求(好吧,其实我真真不知道我在讲什么Orz)。

  不过显然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比如认知神经科学的,可以说是开山立派的宗师,Michael Gazzaniga 刚刚发表这篇追述自己学术历程的文章,其中的关键词,split brain裂脑症,self-cueing自提示,自指,dynamial systems动力系统。

  裂脑,独立并行的处理中心;自指,自洽,递归分形涌现;动态,同步时序;毫无疑问,未来20年的认知科学,在新一代的研究者们充分理解complexsity复杂系统的方法论之后,将会统治性的研究方法和巨大的革命。

  而我个人,以非常期盼以蚂蚁为代表的,使用化学信号通讯的简单交流方式的群体,和以智人为代表,以复杂无限的语言交流系统的两种看似毫不相同的生态方式,能够最终统一融合

  注:

  [1]虽然Pinker在这片对话中明确的指出:

  我的疑虑不是针对丹的信息加工论。很多认知科学家都开始怀疑任何一个心理现象的信息加工模型是否有能力解释这个心理现象。诺姆•乔姆斯基很久以前在认知理论中区分了描述充分性和解释充分性(在语言理论中,指解释语言如何获得的能力)。与此相似的,大卫•马尔(David Marr)将从计算理论中抽离出算法:描述系统旨在解决的问题本质(比如在视错觉中,遮蔽重构3D图像的一般问题)和算法如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利用物理反射原理)。如果没有这些外部限制,将会有五花八门的方法画出流程图,而且也没有标准对其优劣做出评判。

  也许是因为书的年代比较早,而Pinker的观点已经有所修正??

  [2]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图灵的忠实信徒David Marr,也是一个传奇一样的大神,35岁就因为白血病去世。不过Marr提出的三个层次得到广泛的认可,最终导致了信息处理模型的泛滥。

  computational level: what does the system do (e.g.: what problems does it solve or overcome) and, equally importantly, why does it do these things

  algorithmic/representational level: how does the system do what it does, specifically, what representations does it use and what processes does it employ to build and manipulate the representations

  hysical level: how is the system physically realized (in the case of biological vision, what neural structures and neuronal activities implement the visual syste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