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声色邀请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声色邀请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15 03:4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声色邀请读后感精选10篇

  《声色邀请》是一本由朱佳梦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声色邀请》读后感(一):青春 声色

  青春是没有句号而充满了问号感叹号的流水账。四只毕业了的大学女生。一只约过两个追求她的人来家里打麻将的柳心心(狐狸),一只可以和全世界交朋友曾被人误以为那个是第一次的寂寞林利(肥猫),一只编剧话唠匹克蒂娜(饱猪),还有一只低调宅女却得了选美亚军的高迪(白兔)。四只女人平均年龄二十三,青春无敌,夜夜笙歌。她们之间有着坚固友谊,却有着各自的个性不同性格带领她们走向不尽相同生活方式,她们青春逼人,为理想奋斗,却要在一次次的失望失败反思自己,他们周旋与各式男人,也不过是想在那个忙碌且充满欲望诱惑城市里,努力寻找自己的真爱现实让她们一次次落空,借着友谊的力量继续向着自己的理想往前走。女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在反思中慢慢成长。因为女人二十三,老过男人三十三。她们要努力,才能进化。

  《声色邀请》读后感(二):声色邀请——需要自信

  所有恋爱都冲着这一个目标前进,但是命运从来不会给你你所想要的。四个死党,互相分享着彼此的爱恋安慰着彼此的伤痛,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城市正在越来越大,人们正在越来越孤单,这是个孤单的年代身为女人,我们越来越惶恐发现:越工作越孤单;越投入越孤单。   

  我们在找寻爱情婚姻的路上游荡,仿佛坚强内心彷徨;我们在繁华都市人群一再擦肩而过,仿佛拥挤但最终落单。单身女人正在越来越多,我们在空旷巨大的城市里独自坚持

  《声色邀请》说得对:强大和美丽是我们女人愉悦自己的唯一途径,自信别人给不了,我们要自己相信自己

  《声色邀请》读后感(三):没有人会一直等待

  一个朋友说,追了她很久的那个男孩今天结婚了。

  我说,你想怎样啊,喜欢了你五年你都无动于衷

  她说她去参加了婚礼新娘漂亮

  新郎也很帅。

  好像第一次觉得他原来也是蛮有魅力的。

  怎么当初没发觉呢。

  她说原本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爱上过他。

  但是在新郎新娘叫唤戒指的那一刻,她的心疼了一下。

  她说,最难过的不是你爱的人不爱你,而是那个爱了你很多年的人转身离去

  当你看见那个说爱你一辈子说等你一辈子的人,给另一个女孩无名指带上戒指的时候

  你能听见自己心碎声音。今天的主角不是你。

  不管她是不是灰姑娘,今天的公主都不是你。

  由于那时他没有手机,为了能给她打电话。他要走很远的路去附近的公用电话亭。

  冬天飘着雪很冷。

  她还不耐烦的说干嘛没事总给我打电话。

  她不知道他在这边已经冻得不行了,他只是想听听她的声音。

  现在她想起这些来脸上还是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然后定过神来看看着眼前的这对新人

  新郎依旧是他,但是他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

  早已不是为她所说。

  有多少人能够承诺爱一个人一辈子又付诸行动了呢。

  当努力了好多年依然没有结果的时候。

  谁还会一直等你呢。

  终于明白,我们都能勇敢的面对你爱的人不爱你,但是谁都无力面对当一个爱你很久的人转身离去。

  那种骄傲那种幸福荡然无存

  请珍惜你身边默默爱你的人。

  或许,有一天当他真的离开了。

  你会发现,离不开彼此的,是你,不是他。

  ……

  是人都会累,累了就会停下追逐脚步……

  《声色邀请》读后感(四):很有意思的笔调

  女人的娱乐:男人和麻将

  女生有很多故事,她们是一种超级进化动物:会笑会哭还会生孩子

  在香港这座物欲横流的都市里,住着四个来自一国两制另一边社会主义的女同胞。她们是对方玩乐的宠物,也寻找着自己的主人

  一年前。

  匹珂和大学挚友柳心心毕业了,两人租了间三室一厅的小公寓,一万港币一个月。

  匹珂是个小编剧,薪水少得可怜,做学生的时候她还不觉得,那时学生的穷是值得趾高气扬的,但如今毕业了,拮据对于女生来说不是件好事

  心心出生在东北,属于体型娇小萝莉美女初中时,父亲来深圳做海产生意所以举家搬迁,如今大学毕业后,家里依旧源源不断地给她账户里打钱,时刻保证着她购物资金充裕

  匹珂也是一个已经长期习惯了被拖欠稿费的小编剧。以致于有过账户里突然收到一万港币,让她不知所措失眠了半宿,苦思冥想究竟是谁打给她的。第二天大早起来查账户,才知是拖了整整一年零两个月的剧本费居然到账了。她激动地看着电脑屏幕缓慢出现多出来的这笔钱,感慨:做电影的,真是义气人士。那时感激感动大于积怨愤怒,立刻全部花了买回一台苹果电脑。这样等到账户里又没剩钱,她就又有动力去努力了。

  这是两个对住所非常苛刻的女人。虽然匹珂总想把好友林利拉进来住以分担她们的房租。但林利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迟缓女人,她的行动力太差,说搬出来和匹珂、心心一起住这类话说了一年,依然没半点搬家的动静

  所幸的是,她们的家在离旺角一个地铁站距离太子,那里有厨神匹珂最爱的大厨房

  “以前学校里总有人霸着公共厨房,害我厨艺都退步了。”匹珂一入住即刻拉着心心兴奋地下楼买菜。

  心心不情愿地跟着匹珂后头,被迫提着超市提供的白色、看上去很掉价的大妈购物袋,着实与她平时拎名牌包包高贵形象严重不符。

  “要是改成一个大衣橱,该多好。”心心曾经在看房子时这样评价她们的厨房,对她而言厨房是个摆设。不过,她也深知自己无论如何不可能说服匹珂把厨房改成衣橱

  一个喜欢厨房的女人和一个喜欢衣橱的女人,你可以想到她们生长模样

  她们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看电影,逛街,上网……然后再上班,下班,吃饭,看电影,逛街,上网……

  比较随波逐流的匹珂有时会问“我们活着为了什么”,但其他三只女人同时忽略她说了什么,有工作、有男人、有漂亮衣服就够了,偶尔喝醉的林利还会来一句“活着要比死更有勇气”这一类让人汗颜的语句……

  《声色邀请》读后感(五):给单身的匹克

  有一种单身,只是为了等待一个人,等那一个该等的人。不是不想告别单身,不是想一直做光棍,只是为了那份情、那份爱、那个一直在心底的人,而甘心静静的选择一个人生活。

  寂寞这东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算得上是心里的一块肋骨。想要告别单身,告别寂寞,可是除了那一个人,我们甘心选择与寂寞牵着手,与孤独依靠着。

  城市的灯火依旧亮着,不曾歇息过,霓虹灯闪烁出了我的孤独。习惯一个人在这样的夜晚徘徊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除了身后拖着的那道长长的影子,还有什么东西与我作伴。其实很寂寞,其实很难受,看着别人都成双成对的牵着手一起散步,孤单的心怎能不泛起一丝波澜,可是为了那个人,那个我愿意用一生时间守护的人,我愿意守着孤独,守着寂寞。

  静静的坐在街头冰冷的石板上,丝丝寒澈,透人心骨。点燃一支香烟用力的吸一口,烟雾迷漫了我的视线泛黄路灯照射出了我的落寞,望着地上的独影,我苦笑一声。除了手中那支香烟,还有谁能体会我颤抖的双唇?除了这凄凉的夜,还有什么可以掩藏我的孤独?

  光棍,不是对爱没有企求,不是对异性没有好感。只是为了那个人,甘愿将一切都埋藏在心里,甘愿在别人的嘲笑中一个人孤独的挺过。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放弃一切,甘心付出那么多的时间去等待,去承受孤独与寂寞的折磨,终会等到那一个人,他们相信现在的苦痛只是暂时的,他们相信,付出终会得到回报。他们不求回报的付出,只希望可以感动那个人,他们相信终有一天会得到幸福.

  因为,这样等来的爱,才是真爱.这样的爱,是经得起沧海桑田的爱,是经得起千击万磨得爱,一旦成眷属,那么一生都不离不弃,这样的付出换来的爱才是永恒,才是真正的天荒地老,真正的海枯石烂.

  有一种单身,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他们所等侯的只是让自己等待的那个人明白自己的心意,然后选择自己,接着,牵着手,一起走下去.

  有一种单身,为了爱可以抛开一切.他们不怕别人的嘲笑,因为他们始终相信,那个等待的人终会有一天转过身来,拥抱自己,再不离弃.

  有一种单身,为了爱可以放弃一切.他们不在乎自己这样的等待,会错过多少人,因为他们只喜欢那一个人,因为他们只为那一个人等待.

  有一种单身,为了爱可以付出一切.他们不担心自己用了多少时间去等,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因为他们知道那个人总有一天会答应自己,然后和自己一起白头偕老.

  单身,并不是没有人喜欢,没有人要.只是为了那个人,他们不愿意去采摘路边那向他们招手的花朵,不愿意用不是真爱的爱来结束自己的单身,他们一直努力着,一直奋斗着,他们不在乎别人是否知道,不在乎别人是否理解,他们只想靠自己的付出走到目的地,然后摘下那朵一直开在心里的真爱之花.

  《声色邀请》读后感(六):如果爱

  林爱华(《武侠》《如果•爱》编剧,《十二夜》导演

  当Angelina(这是我认识朱氏的称号)叫我帮她新书写序的时候,我正忙于一个电影剧本的工作,几度要山西﹑香港两边走,实在没时间静下来看她的书,于是就利用频密的飞行时间,将她那份一百七十多页的书稿看完了,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的山西行,然后刚看完她的书。

  幸好有她的书,这多次沉闷旅程才得以「顺利」过度,然后不禁想,有电影公司走漏眼,失掉这么一个人才呢!(我是在某电影公司认识Angelina的,当时她做剧本资料搜集。)

  因为书是分几次看,中间又隔了点时间,而我本人又因公私两事,心情大上大落得「好紧要」,部分细节都给这些烦事打碎了,但对那四个可爱女生和整体印象深刻的,得出一个结论是Angelina是个鬼才。

  佳句如「平时要多行善,关键时刻总是有人出手相助的」,在书中比比皆是,爆笑场面在书中亦比比皆是,其中一场戏是三女学人买醉,却呕吐连场作终,三女争着在马桶吐,其中一个要尿尿,却不慎放了个屁,一场原本以为是伤心互吐心声戏,却变成狼狈收场,这就是Angelina风格

  跟她电影的毕业作品《人有三急》一样(这作品我亦十分喜欢),《声色邀请》同样爆笑抵死,那种黑色幽默充满个人风格,她对人观察入微,同时又不失距离感, sense 和sensibility并行,是我喜欢类型,我边看边想象Angelina平时说话的神态,然后想到,呀,也许她将会是个author director呢!

  书中很多生活细节在她笔下,都成为叫人会心微笑的好题材,可见作者有着一个好编剧(或说故事人)的重要素质,就是「心事细如尘」。

  我本人是美国电视剧集《Sex and the city》的粉丝,《声色邀请》实在有该剧的影子,同是四个女生,场景则由纽约搬到香港和北京,女生的事业和爱情在书中都碰到了暗恋婚外情﹑工作上如何应付敌人﹑甚至减肥 ……“Sex and the city”是三十多岁步入中年版,而Angelina这个是二十多岁步入成年版。

  书中四个女生,哪个是作者,呼之欲出,但作品就是用我们的「血」和「泪」写出来的吧(够激吧?)边看边明白Angelina这两年在港的生活,令她添了不少风霜呢。

  我不晓得写序,有人看了我的序然后不买这本书,我大罪了,所以辑录以下一些我特别喜欢的段落,让大家看看。

  「对于女人,自己强大和美丽是让我们真正愉悦的唯一途径。放不下是因为你怕失去,惶恐是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没什么信心别人给不了,要自己相信自己。」

  「她并没有什么胸怀大志般的雄心,多少年有人问她们为什么要拍这个,或许她们也没什么答案,只是想做,就去做了,有能力去做,就赶紧做了而已。或许只是喜欢,只是争一口气,只是热爱,或者是不甘心,想证明自己。」

  及结语:

  「人生总是会有很多失败,很多挫折,但一个想改变现实的人往往是容易失败的,一个与命运斗争的人常常容易失败的,一个想改革这个社会的人更是容易失败的,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一个人,只要内心充满力量,终能成事。女人进化反思:战斗。」

  期待《声色邀请》的下集。

  《声色邀请》读后感(七):每一个主角

  每一个主角

  黄橙子凤凰卫视主播

  朱导为“正事儿”找过我三次,2009年大家还在读大学时,她说可不可以简短地采访一下我,那是功课,于是我们互留了电话,结果没了下文;2010年朱导找我在她的电影里担任一个角色,那是毕业作品,但最终因为我的时间问题而没能帮上忙,后来那部电影广受好评,并参与了许多影展,让片子和朱导的名字被不少圈中人记住,我着实为朱导高兴了好一阵;2011年朱导再找到我,让我帮她写序,我毫不犹豫地告诉自己,这回一定要帮上忙。

  就像书中描述的阶段,我们已毕业并留在香港生活、工作,开始一段漫长且未知的旅程。25岁上下的年龄,正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离开学生时代,年轻气盛,不怕累,不怕输,一切都可以憧憬,好像机会一大把。但同时也是开始胡思乱想的年龄,回忆着一去不复返的校园时光,学着八面玲珑、游刃有余,实际却是零经验;期待遇到真命天子,却也习惯了在等待与家人的催促中自我释怀。女人的25岁美好而短暂,不只是时间上的,就连肌肤和体态也在此时达到顶点,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正如朱导说的,“女人25,老过男人35”,不无道理。 但总有些是可以弥补似水流年的,比如朱导所说,“要努力,才能进化”。虽然此时的生活似乎真的平淡如一本“充满了问号、感叹号的流水账”,但作为女人,尤其是年轻女人,要学会思考与努力。

  朱导脑袋里的思考就比她的话要多得多,这也许是很多同行的共性,当言语这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显得短暂直白的时候,唯有把所见、所想与所幻想相揉和,写进书里,拍进电影里,平淡无奇也会变得声色无边。“写作是除了做梦以外,可以美化现实生活的另一最好方法”,朱导说得没错。所以在她安静的外表下,她认真细致地体察并写出很多不同的人与心。比如有人打肿脸充胖子,有钱时大手笔地花,没钱时穷得叮当响,背着卡债也要挥霍以满足虚荣的欲望。比如有人会瞬间心动,只因被一个男人的香水味道吸引,于是执着于“找一个男士用过的香水”,但找的却又不是香水,而是味道,或许也不是味道,而是回忆,对初见一个男人时的美好回忆,“人生若只如初见”;但也有人在遇见别人眼中的绝佳人选时,却自视清高一挑再挑。再比如有人每天看到福布斯排行榜里没有自己的名字,才觉得生活有动力,直到突然有一天想通——成为富豪夫人,比自己成为富豪要容易得多。

  所有描述没有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更无所谓褒或贬,所有这些影子都可以轻易从身边找到,又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当我们一天期望一天失望,一天矜持一天沉迷地过着日子时,有些时候甚至自己也看不清,更无法控制,究竟我们为何身在此处,又为何执着于眼前的人和事及未来的梦。一切都有理由,又好像一切都解释不清。看看书里别人的故事,想想眼前自己的生活,发现原来每个不一样的生命,都是一样地年轻、骚动,在命运的洪流中挤窜。然后或许自己会搏得更加坦然、从容。

  《声色邀请》读后感(八):关于声色的爱情体验

  每个人都在期待那个将会陪伴自己一生一世的人出现,越早出现越好!那样就少走了几段痴情路了!下面是写给那个将来能陪伴自己一生一世的人!

  此文写给那个将陪我一生一世的人:

  1、既然我的选择——是你,就决定这辈子都和你在一起。无论你的贫穷、富贵、英俊与平凡,我看重的只是你的高贵人格特质和对人生的负责任。

  2、我不在意你现在一无所有,只要你足够爱我,我可以跟你过平庸日子;因为灵魂的爱可以抵挡一切的诱惑。我不怕长途跋涉,因为我要见你。

  3、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如果你决定闯荡世界,我风里雨里陪着你。

  4、我们尽量不吵架,虽然我还没见过没吵过架的恋人,但是我尽量,虽然有时会任性,但我不会蛮不讲理,就算我们吵架了,答应我,不要轻易说分手,因为有些话说出了就收不回了……如果我先开口说了“分手”两字,请你明白那是因为男女的思维模式的不同,那是我的口是心非,说离开只是想被挽留,只是想让你可以像我在乎你那样在乎我。

  5、我不在意你曾经爱过多少人,曾经做过什么,我不会打探你的过去,因为我喜欢的是现在的你,欣赏的是你现在的智慧,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只要你在选择了我以后的日子里,好好爱我,这就足够了。

  6、我知道外面漂亮的女生有很多,但今天你会选中我——不是因为我的漂亮而是因为我的智慧,我也相信你有这个智慧。永远不要骗我,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了别的女生,不要瞒着我,我想你会选择她那肯定也是因为她比我更适合你。我讨厌骗我的人、就算那时我会心痛到要死掉,我也不会再缠着你。转身离开,祝你幸福……

  7、如果你执意骗我,那请骗我一辈子,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天,都让我觉得我是你唯一爱的人。

  8、我不是圣人,我也只是凡夫俗子中的一个,我希望你将来辉煌腾达,希望我们不会过艰辛的日子,也希望可以财富自由生活,但是就算不能实现,我依然爱你,只是你要答应我,你永远不会放弃向最好的方向去努力。

  9、我希望你能够挣钱养家,但不管你将来一贫如洗还是百万富翁,请都允许我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小小的一点点就好,当然,我会永远把家庭和照顾你、照顾孩子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10、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拥有一份夫妻的事业,夫妻的事业所透出的相互信任与支持,双方眼神所透出的爱、信任与责任,让彼此感恩一切。当你微笑知足地看着你的另一半,当她(他)骄傲地、满足地看着另一半,那是他(她)成功的动力与兴奋剂,因为这就是精神的支柱、情感内心的富足与感知。

  11、我们必须学会沟通,因为只有沟才能通,不沟则不通。所以我们需要共同的学习,共同成长,累积共同的语言,累积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未来成为好伙伴、好朋友、好伴侣。

  12、我希望如果可以,时间也允许,你能在家吃早饭,回家吃晚饭,因为我害怕孤孤单单一个人,害怕那种没有家庭气氛的感觉。

  13、如果不回家,不管多晚、不管多远,无论多忙,请抽出时间发条信息给我,告诉我——你是平安的,让我安心。不然,我会担心,我会胡思乱想。同样我也会这样去做。

  14、有时我还会做错,请你多担待,因为我还不够成熟,有时还会说了一些让你不中听的话,请你多包容,那不是我的本意——那是我想得到你爱的信息。

  15、请尊重与孝敬我的亲人,就像我也会去尊重和孝敬你的亲人一样;也请尊重我的朋友,就像我尊重你的朋友一样。

  16、请不要吝啬对我说“我爱你”“你是我心里最深的牵挂”之类的话,因为这些话女生听多少遍都听不够。但请你说的时候是真诚的,如果我从你的眼睛里读出了闪烁,那就不要再说了。

  17、我不敢说生生世世在一起,因为我没有把握……我只是想在这辈子有限的时间里,每一天,我们都相爱。

  18、我是独一无二,无人可替代的。你也是独一无二,今生能在一起全靠一个“缘”字,珍惜几千年前修来的这份缘。只要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愿景,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

  19、我希望五十年之后,陪在我身边的那个老头子还是你,你还是愿意将我揽在怀里,不嫌弃。

  《声色邀请》读后感(九):别样人生邀请

  “Have we traveled far, far enough that we can allow our tears to fall?”

  这是《声色邀请》作者朱佳梦同学喜欢的一句话。来自新近上映电影《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黄金花大饭店)》一位女主角的内心独白。一群男女从英国到印度寻找晚年生活。这也是以上内心独白的女主角一辈子第一次出远门。诸多新奇与不顺已有准备,而意料之外的却异样陌生鲜活及痛楚。就算时间已至暮年,那些过了一辈子的时间里的经验、体验真的已足够积累到我们能辨别什么是生命的真谛了吗?眼下的痛哭真是一生维度里可以称之为刻骨铭心的吗?

  究竟走过多少路可以称之为生活?又过了多久可以感慨人生无外乎如此?

  14岁。另一个时空版本里四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女生围着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决定要决定未来人生方向。大家一致决定人生一定不能超过30岁,否则再往下就老得不像话了不再是人生了。小英同学决定离开父母越远越好才叫人生。小洁同学决定不能结婚一定不能这样过一生。小皎同学决定要看到什么叫生活在象牙塔的人才叫不枉此生。而小娣同学决定政治老师说什么十年之后我们大家就是生育主力军的话太可笑了,提议大家在29岁最后一天一起牵手跳河自杀。这话让大家一开始忧虑重重想不出未来该怎么办,而后又一瞬间突然豁然开朗,因为四个现代化很快就要在2000年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之后人生一定会翻天覆地,什么愿望都能成真,还自杀干嘛啊。

  电影《月蚀》、《钢的琴》都有一个镜头。主角们正畅想着未来,唱起年轻时代的歌,车窗上便映出霓虹、灯火,越升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亮。一个叫梦想或青春的东西,映着大家的脸闪闪发亮。然而小镇姑娘熟悉的多数故事的结局是多数人在随后多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像熊猫一辈子渴望拍一张彩色照片最后变成抑郁的胖子一样,一边问“为什么要吃饭?”“ 为什么要这样吃饭?” “ 为什么要吃这样的饭?”一边文不答题地给出“不得不吃饭”、“不得不这样吃饭”、“不得不吃这样的饭”这样的答案。生活的各个方面。

  时间近来的进化速度很快。基督纪年到现在共2012年,这片土地上急骤变化集中在最近32年,占据历史维度比重仅1.6%,世界当今格局形成从种族平权男女平权选举制度普遍建立的六十年代中期起算也不到五十年,比重不超过2.5%。四个现代化?什么四个现代化?几十年前四个小镇姑娘初中毕业时设想的人生不再是难题,甚至不再是选择题。离开家去别处?谁不是呢。《声色邀请》里姑娘们所经历的所思想的,任凭二十年前那几个小镇姑娘如何也无法比划。时间的进化那么快。放眼望去连小狗们都会成片成片一见你就笑了。

  这是一群鲜活的姑娘。林利,心心,高迪,匹珂。她们对应的形容词应该是新鲜,鲜艳,充满,无限可能性。她们的生命刚刚到24岁这一年,方向和脉络已经有眉目,均可称之为精彩。林利已经遍尝百草走在老板兼职御姐的道路上。心心看起来已经确定无疑要有一个异国风情的孩子以及中产阶级生活。高迪在明星和宅女之间找到一个神秘的平衡,开始谈一场许多小女生们尖叫老女人们内伤的恋爱。而我们的匹珂在无数次被以梦想的名义盘剥之后,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不工作室”,也筑起了第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梦——拍出了作品《人有三急》。

  这也是一个九十年代小镇姑娘们成长经验之外的女性群体事件。这四个85后姑娘们活得精彩、释放、浓烈,二十出头已经历了人生所有重要事件。她们在24岁时已经开始诠释人生。除了匹珂在感情上看起来要面对“女导演”这一类似于“女博士”的困境,恋爱和男人这件事对于林利、心心、高迪完全不需要寻找、等待、忍耐,打勾打叉就得。匹珂从业经历有一些职场共性,痛苦、迷茫、思考,然而在24岁时已经破茧成蝶,有了独立作品,这中间可没有什么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台下憋了十年功之类苦情戏。在过于习惯于且由己及人而拣选而揣测而阅读而沉溺于挣扎的没有出口的人生、似乎挣扎在梦想和愿望又泯然于生活才是人生常态之后,这些姑娘们对于二十年前成长起来的小镇姑娘来说太光鲜,太精彩,太鲜艳。对,太像萝莉版的《Sex and the City》,太故事,太释放,太不沉重,离小镇姑娘们曾经的以及现在的生活太远。如果不是恰好见过林利、心心、高迪、匹珂的部分原型们,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会把《声色邀请》标签为“小说而已”。事实上它当然仍然是小说,却全然不止是小说而已。

  它代表的恐怕是一版更新的生活。一版正在发生的以及更多在发生的生活。一种自觉自我的生活。一种当年小镇姑娘们因为种种自己的环境的也许还包括社会的因素而未敢经历甚至不敢想象的生活。往大了说,何尝不欣慰呢?一代姑娘们未及之处,新一代姑娘们已新履遍地。这不正是我们正在见证的时间的进化中的一部分吗?社会的进化。人的进化。

  朱佳梦同学的笔触很有意思。第三人称叙事,加上当事人自述心里活动,旁观者自述心理活动,作者旁白,读者感慨,各种写法林林总总,却又带着她本人许多特点,带一些她口语特征。读到一些句子不免会想到她本人说话样子、语调、常用词、神情,忍不住就会笑一下。几个原型们聚会时讲——哎~佳梦怎么把我说的这句话给写进去了——喂~名字都没换呃——这一看就是谁啦~~——,带着对她们的一点了解忍不住去对号入座,猜测这个是谁,那个说话的样子,从她们书里性格、经历去对应她们各自形象,导致阅读过程又忙碌又愉悦,在书页、脑海、人物角色、真人之间不断切换镜头,头脑风暴不断,画面感强烈,不时就得爆笑一阵。

  这实在是一本轻松的书。许多有趣小故事与对话。即使描述匹珂受到种种盘剥遭遇各种心酸,紧接着也马上会看到匹珂的自我化解。这实在是一个强大而自洽的姑娘。她在提出问题同时,已经在准备自我化解。她擅长从一切不公平看到所谓另一种公平之微光。她忍受拍戏一年成熟十年所谓生存法则,又无知无畏自知自觉选择失业暨创业。“一个人,只要内心充满力量,终能成事”,谁说不是呢?唯一缺失爱情如鹿切慕溪水仍有小女生期待的匹珂,最后真的创立了“不工作室”啊(链接http://www.tudou.com/home/zhujiameng),真的拍出了作品《人有三急》啊(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4NDYwMDI0.html)。既然内在是浑然天成的御姐啊,那么就不如洒脱地走御姐路线,去旅行,去发现,御风而行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愿24岁的朱佳梦同学,道路漫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