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去的二十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失去的二十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30: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去的二十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失去的二十年》是一本由池田信夫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4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201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一):一般

  作者水平一般,充其量属于研究生论文水平,即使我这种外行也能看出来。本想看看能否从中吸取些经验,以减轻天朝经济不行那天对于个人的冲击,看来明显不能指望本书,可能其他也指望不上,趋势无法逃避么?

  怎么要这么多字。求对中国有借鉴作用的关于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研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二):打破“工资的刚性兑付”

  作者认为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很大原因是日本的人事制度,由于年功序列制,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的待遇上的巨大区别。日本年轻人的流动道路被堵塞,整个社会性流动性不足,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希望缺乏活力。

  看到这些,我马上想到了跟我国地方债的刚性兑付类似。对于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已经不能打破,政府企业舆论共同呵护着这所谓“日本传统”,维护者昔日日本的荣光。正式员工的高待遇拉高了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这使得企业避免聘用正式员工,转而使用非正式员工。这也就使得年轻人的上升渠道减少~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三):感觉一般般

  书很一般,对于新闻记者分析经济事件彻底失望。很肤浅,语焉不详,似是而非,想反思日本的同学别买了。真的很失望,很难找到对于中国有教育意义的书。为甚么字不够。。。。。。。。。。。。。。。。。。。。。。。。。。。。。。。。。。。。。。。。。。。。。。。。。。。。。。。。。。。。。。。。。。。。。。。。。。。。。。。。。。。。。。。。。。。。。。。。。。。。。。。。。。。。。。。。。。。。。。。。。。。。。。。。。。。。。。。。。。。。。。。。。。。。。。。。。。。。。。。。。。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四):失去的二十年笔记

  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要想跟上作者的节奏着实勉为其难。凑巧,今天老师讲管理创新,正好翻到“创新和经济增长战略”一章,发现作者和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作者认为,日本企业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管理,日本的专利数量世界第一,问题在于企业的管理者沉迷旧有的商业模式,没能将专利技术与经济效益挂钩,而缺乏创业家精神也是经济停滞的重要原因,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创业率在10%以上,而经济泡沫破灭后,如今创业率已不足5%。反观中国,正在奋力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外,作者激烈抨击著作权保护阻碍了文化传播产业的整体发展,认为不符合网络信息时代的现实,其观点逆大势而为,怕是难以被接受的。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五):治疗全面失调的良方——市场地位的确立

  作者认为“现在美国的问题就是金融体系中存在大量的不协调,而日本则是劳动力市场的长期不协调”。我认为中国在金融体系、劳动力市场和创新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无效率的投资在不断摧毁财富,吹出越来越大的泡沫;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同时是特定人群盘踞垄断部门,依靠派遣人员和临时工来维持社会地位,扩大收入差距;经营者不是把精力放在创新上,而是放在拿捏“与权力的距离”上。这些不协调都可以通过市场来改善,而“让市场发挥主体作用”的努力又受到官僚体制的严重阻碍,这在中国和日本都是一样的(但是日本还有所谓政治家)。目前的中国急需新一轮改革来释放制度红利,但合理的改革步骤和速度却无人知晓。在泡沫经济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如果未能率先理顺实体经济,打破广泛存在的垄断,就开始快速推动利率市场化,恐怕会推高市场利率,使得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吧?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六):总体感觉作者的经济学水平有限

  作为一名人大毕业的经济学硕士生来看,作者虽然试图像经济学者一样分析日本经济,使之成为一本优秀的日本经济解读实用手册;

  然而事实上,本书作者更多地是从一个财经记者的角度出发,对日本经济各个阶段中出现的经济现象进行简单的堆砌和描述,并未用经济学逻辑串联出日本经济的内在关联,以及各项政策的有效之处与无效之处;

  因此如果出于对经济的兴趣,这本书不值得读,如果对中国经济感兴趣,推荐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如果出于对日本的兴趣,也不建议读这本书,容易产生对日本经济的误解。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七):经济发展的本质

  最近读池田信夫的《失去的二十年》,没想到日本有如此清醒之人,但是一个人或部分人清醒是毫无作用的,终究有很多东西无法靠人力改变。日本长期滞胀的原因既不是以广场协议为代表的阴谋论,也不是人口老龄化等直观因素,而是在于很多容易被忽略、甚至是日本人往昔自以为得意的方面(所谓日本模式)

  再看美国,统计美国近百年的增长,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年化增长率只有区区1.76%(数据出自安格斯·麦迪逊),但即使这样依然傲视全球,这绝不是偶然的。国家的发展就是场马拉松,连续100年的1.76%远胜30年的10%。日本的停滞还将继续,没有几代人的革新,想走出泥潭?怎么可能呢?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八):未来的中国什么样

  未来的中国什么样?池田信夫在描述日本为何经济停滞不前的《失去的二十年》里写得很清楚。昔日的日本便是今天的中国。中国的国家规模比日本大得多,经济形式比日本还要复杂,中国的经济也许不只是连续停滞二十年,甚至更久。

  书的开篇引用了村上龙的一句话:这个国家什么都有。要什么东西就有什么东西,唯独没有希望。这难道不是今天国人的感受吗?判断一个国家是否经济有活力,主要是看就业率。失业率高居不下的话,GDP是假的。人民币增值、物价飞涨、房价连续11月递涨……这一切都是经济衰退的事实,已经不再是信号。世界各国将中国政府的调控能力神化了。池田信夫在书中说得好,“就好像一个成绩是2小时30分的运动员,不可能通过喝补品跑出2小时的成绩。”我们已经再也造不出补药,房价高居不下便是补药失效的病例。

  劳动力增值,高密度产业大量转移海外。如今的中国不再是世界大工厂,而是世界巨大的垃圾场,为经济增长而牺牲的环境代价已经无法挽回,这些只有靠子孙后代来还。全球的老龄化,中国也不例外。我在日本看到七十多岁的夫妇还在经营米店,凡事都得顾客自己服务。他们已经老到搬不动米袋子。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家休息?他们说儿子在公司里的职位还很低赚的太少。公司里很多老资格的人还没有退休。一个国家如果把平等放在自由之前讨论,那就是扯淡。我们的企业里仍然供养着一些无所事事的老人,而当年轻人成长为老人时,企业已濒临破产。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九):失去的二十年

  《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池田信夫著,胡文静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关于日本有太多说的了。想起这个近邻,便令人感叹中国地缘环境之恶劣,似这等对手仅是周边一环而已。都说日本失去了二十年,但我们能真正这样认为么?天天把这个挂在嘴上的人真正了解日本么?我们经常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能说了解日本人么?

  方今天下,了解日本人的中国远少于了解中国的日本人,否则也不会有加藤嘉一事件了。

  以日本人自己来看自己,当然更有说服力,不过涉及经济部分仍然不太明白。比较清楚的是对官僚体制的批评、对年功序列制的评析、对僵化雇佣制度的批评。

  看到别人,就看到自己,这是读书、读人最可庆幸的,也是最可警惕的。我们没有这些问题么?如缺乏将发明转化成创新的创业家精神,如后追赶型经济的政治社会环境,如居高位后无所事事以待退休。如果我们只是一个放大了十倍的日本,该喜还是该忧?

  此书翻译虽颇有些佶屈聱牙,但只要记住两句话就好。序言中道,“现在还有人知道葡萄牙是世界的海上霸主吗?听莫扎特音乐的人们会了解当时的维也纳是整个欧洲的中心吗?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像日本这样的小国,即使有过短暂的辉煌,也终会被迅速遗忘吧。”最后一页道,“对于现在的日本而言缺少的不是希望,而是逼迫人们穷则思变的绝望。”

  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反思之语实属难得,对我们而言亦如是,故我们缺的不是左或者右的激情,而是此等冷静。

  《失去的二十年》读后感(十):札记

  【http://blog.sina.com.cn/leiwon】虽然篇幅不大,但本书涉及的经济学子领域比较广泛,从经济增长到金融、从财政到投资、从消费到创新等等不一而足。本书更适合专修日本经济的研究生仔细阅读,而对于我这类速读的上班族来说,只能谈谈粗略的印象,摘录一些作者的观点。

  1)所谓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结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生产要素的再分配并没有与时俱进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迁移。进入21世纪,占比7成的服务业生产率增幅降至0.9%,余下的制造业生产率几无变化,从而将日本平均的生产率拉低。

  3)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未来心怀不安。唤起整个社会的生机,必须让人们重拾信心,让他们相信人人享有机会,相信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

  作者洋洋洒洒写下的这本书,我以为仍然是就事论事,拘泥于细节而不能自拔。就像他在书中所说:“日本大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共同优点是执行力好,决定好任务后可以准确无误地执行,但是也有着同样的缺点,那就是没有能力制定出有战略性意义的决策。”简单来讲,战术精妙,战略粗鄙;微观分析准确,宏观思维匮乏。

  经济运行的好与坏、快与慢,创新创业的易与难、简与繁,均是历史大势之下的细枝末节。对于日本来说,这个“势”就是全社会太稳了,缺少有力的冲击。那么,21世纪的冲击来自何处?一是年轻人数量增长,二是接纳移民。很可惜,日本人口结构继续行进在老龄化的路上,另一方面坚定不移打造单一民族的净土。

  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当今日本经济即便停滞又能如何?毕竟他们已经很!发!达!了。好吧,上班族精力有限,不再展开说了。以上对于我们中国的启示就是,尽快全面放开二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