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民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重民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7 03:35: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民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重民时代》是一本由袁岳著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的201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01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民时代》读后感(一):敢说话的人难得

  不唯上需要勇气,不唯下也需要勇气。重民生,了民愿。社会管理需要,去繁化简,更加人性化。这本书写的不错。过去管理只听领导的,现在也得听点群众的,但也不能完全取之,要综合分析,合理决策。注重民生,了解民意,符合公共利益。

  《重民时代》读后感(二):从治理到建设

  这本《重民时代》,作者一开篇即在序言中抛出言论:公共服务部门的真正勃兴来源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进化:客观的进化一要看关键权力者之间是否形成一定的制约,二要看关键利益相关者是否有一定的空间发声,三要看治理的空间和程序是否透明;而主观的进化一要看是否是真正有公共服务热情的人们参与了公共治理活动,二要看社会治理是否容纳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才智与方案,三要看勇于为社会公共利益牺牲者是否得到了公众的赞赏。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为这本书所概括提炼出来的一个观点。作者作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其公司业务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的,这其中社会的治理、体制的变革、经济力量的发展、民间的发育等宏观视野中的事物的变迁,作者都是以调查者、观察者的角色(或有某些领域超出此角色设定)来亲身体会的。这就不难解释这一观点本身所传递出来的对社会变革的深入分析和秉持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解决方案设想。在我们的社会中,限于职业或见识的狭窄,同时具备宏观视野与微观思路的问题观察者并不多,作者在这方面得天独厚,而经年的职业训练又让他对概念性、抽象性的思考与表达游刃有余,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这可以从整本书的布局得到印证:作者从社会治理的论述开始,谈到公共政策的转折,接着谈转型对公共部门的影响,公共评价的被重视,社会民生的重要性,公共空间的建设,以及服务手段的创新,最后谈到公益时代的转折,论述公益创业的看法。虽然每个章节都只谈一个问题,字数不多,似乎是多篇博文的会集,显得系统性以及展开论述的逻辑性不够严密,但对于博客写作来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象作者那样一系列的短小文章构成结构井然的一本书。

  如果你是身在公务员队伍之列,你可以考虑看看这本书,如果你是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士,那么你应该看一下这本书。这是郭树力看过此书后的介绍与推荐,只代表郭树力本人的阅读水平。

  《重民时代》读后感(三):民为重

  全书二百零一页,十二万八千字,十三点五个印张。曾经不止一个人问我,为什么我写评的时候总喜欢说上这么几句数据性的话。更有自诩为懂我的人说,我这是在凑字数。说实话,当初的确有凑字数的初衷,不过倒与我自己的专业关系更大。自从得到批评之后,我便很少这样写了,可是今天,这种格式却再次出现。

  书名叫重民时代,讲述的有关民生的东西。不过倒也不是纯粹的民生,里面或多或少地也涉及到了一些政治。正所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在的确是个重民时代。就像书中所说,我们国家的产生本来就是民心所向的。在这个重民时代里,一切都是以民为本的,正所谓人民当家做主,便是此意。只不过在这个以民为重的时代里,倒是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进步,修缮。

  这本书其实讲述了很多敏感的话题,有些话题的确是不宜触碰的,但为作者本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还是把这些热点问题讲给读者。作者利用自己的长处,将自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获得的信息分析之后,为我们写出了如此精彩的一本著作。文章的开头的确有些晦涩的,但是越往后读你就越觉得有趣,越觉得作者分析得有道理,作者的思路和建议的确有利于执政管理。以前此类的书,大多是鲜明的将问题提出来,很少有像本书这样,既提出有什么,又告诉你怎么办的。最为关键的是,作者说的怎么办,并不是自己的信口开合,而是根据自己的调查数据,科学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袁岳这个人,我并不了解,从百度上查到的信息未必就比本书封二的介绍还多。很显然,仅仅靠封二上短短几百字的介绍,我们是无法了解作者的,但是你读完了这本十余万字的作品之后,相信你定会对作者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你也会更加欣赏此人的智慧和能力。

  当然了,这本书也并非是好得一无是处,一踏糊涂,一发而不可收拾,书中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足的。第一,书中的内容完全可以写得更亲民一些,这样会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看懂看明白。第二,书的排版似乎也有些不妙,字号略微有些偏大,虽然读起来更加地清楚了,但是却给人一种不太正式的感觉,初次翻开本书的时候就有种在翻看广告的感觉,注水感太强。

  综上,建议对社科一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简单看看,对于开阔自己的思路和眼界还是很有一定作用的。

  《重民时代》读后感(四):重民真是因为时代就完了

  袁岳的这本新书盖这一个“社会管理新思路”的大戳,不少人对这本书也是颇为热捧的。好话大家都说了,我来说一点意见:

  一、字够大,适合老年人看,出版社也没含糊,明明白白的表示出来128千字,行事风格敞亮,不错。

  三、在我们这个社会体系里,作者在书中的观点不媚上固然需要勇气和底气,“不媚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袁先生就多少有点耍滑头《建设老百姓喜欢的政府》,天下之事,触类旁通,我以教育学上最简单的道理阐释,如何定位一个老师的好坏,门外的人只会笼统的说,这个老师狠就一定好,这个老师和气就一定好,这与说学生喜欢的老师或者学生害怕的就一定好是没有区别的,凡是精研教育的人都知道,优秀的教师共同点是学生提起他时肃然起敬但未必具体能想起这位老师曾教给过他什么(点到为止,多说无益,请诸位自行思考)。政府也是这个道理,一个政府讨老百姓喜欢就一定好么?你能给我说说利比亚的政府哪个好那个坏?咱都是老百姓,你没法攻击我是政府的走狗,你摸着良心说说我们的百姓究竟如何?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组织,心平气和理直气壮做到自己该做的事嘴儿再甜点腿儿在勤点,不媚上也不媚下就是最好。

  四、袁先生诸种身份集于一身,咨询集团董事长、当红节目主持人、知名高校客座教授,他在书中的不少观点都来源于公司调查数据的支持,这很值得赞赏,尽管如此,他哪天话说的惹人不高兴了,出台一个法律他就完了,他的高处不胜寒也是另一位名人——《理想丰满》的作者冯仑所担心的,所以他们话说的小心翼翼,说点真话的时候害的仰着头在嘴上抹点麦芽糖,这糖绝不是哪一级政府给他抹的,而是老百姓自发的给他们抹上的,老百姓淌着眼泪附在他们耳边说:告诉赵官家,咱们啊,都过得挺好,一定杀了狗官报答中央……

  《重民时代》读后感(五):《重民时代》民生年,话管理

  民生年,民生难。难在管理,难在如何真正地重民。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拿捏得当,才可以切切实实地为百姓办事,适合政府统筹管理。

  与此同时,上有政策,下有建议。在这部《重民时代》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当今社会一个焦点人物相关解析。通过他的文字,分享他的心得,透视社会管理,全新管理理念尽在其中。

  时代在与时俱进,重民的年代又该如何把握正确的前行命脉呢?此书便是追寻着如此的目的,逐步探讨并陈述着相关的创新管理话题。这里的管理并非小范围内的自治;这里的管理更上升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公共管理。的确,“个人+社区+城市≠国家”。那么,每个社会中的一员又该如何在这其中生活,工作,学习呢?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次思想的大爆炸。针对现今的社会时代,面对如今的开放状态,直击着热点,透视着相关的社会管理。这里并非片面单纯的陈述内容;这里更有着从不同区域进行的相关内容分享。

  事实上这本书我觉得非常适合两类人群学习和阅读。作为执行国家方案的政府人员,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此书来思考相关的民生问题。如何因地因时制宜;如何创新合理管理;如何升级优化服务;如何转型反馈民意;如何合理处置社会和民生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和社区问题;如何做好公益服务大众等等。读着这样的一本反馈书籍,从中更可以了解到民众的需求和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无疑是一个点拨,更是一个学习精神的领悟。与此同时,作为重民年代的百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此书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需求。如何配合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可否认的是书中很多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大众平时就很关注的话题。类似于房地产问题,类似于网络问题,类似于群众精神建设问题等等。面对着诸多我们的关注点,《重民时代》便是有条理地一一剖析其中背后的潜在话题。

  毕竟时代在变迁,所以我们不能停步不前;毕竟现在是重民时代,所以我们需要推进积极向上的发展方向。如此的一本《重民时代》一一讲述着相关的问题和契机。提出社会管理创新六论之后,全文的中心集结于对应的问题讲解和分析。让我们更多的人们通过如此的学习来了解公共管理者需要注意和重视的要点。结合实例,有条不紊地分析和探索,进一步地让大家都来学习和懂得当今时代之下的政府管理理念。

  作为一部比较典型的,有针对性的社会管理类书籍,《重民时代》的字体编排也非常关注老年人们的阅读。从头至尾字体清晰,较大。不会造成相关读者的学习和阅读困扰。读如此的作品,我们其实可以从中感受着某种时代的新气息。重民年代如何话民生,话管理。

  《重民时代》读后感(六):《重民时代》民生年,话管理

  民生年,民生难。难在管理,难在如何真正地重民。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拿捏得当,才可以切切实实地为百姓办事,适合政府统筹管理。

  与此同时,上有政策,下有建议。在这部《重民时代》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当今社会一个焦点人物相关解析。通过他的文字,分享他的心得,透视社会管理,全新管理理念尽在其中。

  时代在与时俱进,重民的年代又该如何把握正确的前行命脉呢?此书便是追寻着如此的目的,逐步探讨并陈述着相关的创新管理话题。这里的管理并非小范围内的自治;这里的管理更上升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公共管理。的确,“个人+社区+城市≠国家”。那么,每个社会中的一员又该如何在这其中生活,工作,学习呢?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次思想的大爆炸。针对现今的社会时代,面对如今的开放状态,直击着热点,透视着相关的社会管理。这里并非片面单纯的陈述内容;这里更有着从不同区域进行的相关内容分享。

  事实上这本书我觉得非常适合两类人群学习和阅读。作为执行国家方案的政府人员,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此书来思考相关的民生问题。如何因地因时制宜;如何创新合理管理;如何升级优化服务;如何转型反馈民意;如何合理处置社会和民生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和社区问题;如何做好公益服务大众等等。读着这样的一本反馈书籍,从中更可以了解到民众的需求和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无疑是一个点拨,更是一个学习精神的领悟。与此同时,作为重民年代的百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此书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需求。如何配合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可否认的是书中很多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大众平时就很关注的话题。类似于房地产问题,类似于网络问题,类似于群众精神建设问题等等。面对着诸多我们的关注点,《重民时代》便是有条理地一一剖析其中背后的潜在话题。

  毕竟时代在变迁,所以我们不能停步不前;毕竟现在是重民时代,所以我们需要推进积极向上的发展方向。如此的一本《重民时代》一一讲述着相关的问题和契机。提出社会管理创新六论之后,全文的中心集结于对应的问题讲解和分析。让我们更多的人们通过如此的学习来了解公共管理者需要注意和重视的要点。结合实例,有条不紊地分析和探索,进一步地让大家都来学习和懂得当今时代之下的政府管理理念。

  作为一部比较典型的,有针对性的社会管理类书籍,《重民时代》的字体编排也非常关注老年人们的阅读。从头至尾字体清晰,较大。不会造成相关读者的学习和阅读困扰。读如此的作品,我们其实可以从中感受着某种时代的新气息。重民年代如何话民生,话管理。

  《重民时代》读后感(七):透视中国社会管理新路径

  虽然对某些社会问题也曾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但谈到社会管理,我仍然知之尚少。我们生活工作在这个社会,对社会有最直接的观感体验,也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带来的困惑,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除了对某些问题发发牢骚外,很难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改进办法。就像许多人认为高考造成了现在不良的应试教育环境,应该取消高考,但是谁也找不出一个更高明的办法来替代高考,那么,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一味的提出取消高考这样的建议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同样,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行社会管理办法虽然不够好,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案来替代之前,很难说维持现状不是最好的办法。很多时候,我们发牢骚容易,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议举措却很难,这正是社会管理之艰难所在。

  袁岳先生这本《重民时代》把视角放在社会公共管理领域,指出了许多我们熟知的社会民生问题,但与一味的批评政府不同,他把重心放在了提建议上,引导我们去思索和探讨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显然,袁岳先生对这些社会问题是做过充分调查研究的。作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董事长,研究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工作需要,因为“零点”的许多业务已经投射到公共管理领域。所以,不可避免的,袁岳观察问题更多的是从非政府组织的视角出发,指出社会化的公共管理机构在中国的缺位正是许多社会问题频发而迟迟无法解决的原因,毕竟政府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恰恰不适宜用行政管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中国的“大政府”并不能包揽一切“大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外公共管理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的权力属性注定了它不可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大政府”模式远不如“小政府+专业化的社会管理机构”模式来的有效。所以,目前中国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根本在于,缩回公权力的触角,将更多的社会空间交给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来管理,从而达到一个更合理的均衡状态。而推动社会公共管理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能促进就业,将优秀人才吸引到社会管理领域中来,让更多的适合从事公共管理的人才发挥其所长,另一方面能在社会公共管理组织大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出真正的公众人物,有利于民众意见的有效集中,有利于社会民主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这本《重民时代》,让我对公共社会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袁岳先生在本书中提出的这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都是合理而有效的。许多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都证明发展社会公共管理组织将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改革的新方向甚至是唯一方向,我希望更多的决策者们能够看到这本书,能够重视起专业化社会管理机构的作用,而不再一味的抱住权力不放,毕竟政府权力太大不是好事,不利于社会民主化管理的推进。

  《重民时代》读后感(八):重民与贱民

  一开始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关注社会民生的,关注底层社会的,等到看完才发现,这根本称不上是一本写的多深刻的书,但是书名吸引了我,我还是控制不住对知识的渴求在很短的时间里读完了这本书。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我久有耳闻,知道他们的数据很权威,很真实,很客观。但说实话,这本书写的很让我失望,好像就是为了卖广告,字大不说,很多句子都不通顺,起码的语言逻辑都没有,读着味同嚼蜡,就是再权威的调查,再准确的数据我也不敢信了。而且作者通篇只说了两件事,一件是社会公益,一件就是所谓“我们零点公司”,说社会公益无可厚非,这是唤起社会公众良知和道德应该做出的努力,有公众人士愿意扛起大旗这是好事,应该值得称赞。而后一件就给人做广告的嫌疑了,十多万字的书竟然定价到三十六元,我觉得并不是物有所值。熊培云的一本近三十万字的论著《自由在高处》也才定价三十元,而且其中闪烁的尽是思想的光芒,可以说是物超所值。

  这本书有几点我不甚赞同,一是作者说话的语气方式。说到一个论点,总能摆出一二三四五,看上去很有条理,实则官架子很重,而且都是纯理论性质的架构,这一点我觉得不可思议,零点既然是咨询研究公司,说到很多论点,虽不至事事有图为证,起码举例子应该有实例有数据有分析,而作者只是一笔带过,其实这恰恰是重点,你说了一大堆,结果没有数据事实作依据,以何取信于人呢?其次是作者的立场。书名说的是重民时代,而作者通篇说的所谓民其实是市民,一切的设想和架构的对象原来只是城市居民,几乎没有提到人口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八亿农民,从这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维局限于精英思维的框架内,考虑的事情也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关于社会公益,小区规划等等,试问哪一点跟咱农民沾上关系了?正如《中国不高兴》的书名一样,一个书名强奸了无数的民意啊,我们都是被代表者。再次就是文字的驾驭能力。或者作者的能力不差,能把一个公司经营起来足见其能力之强,但是这不代表样样强,我对于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表示怀疑。与熊培云的文字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熊的文笔凝练,思维深邃,处处关注着社会民生,尤其是底层普罗大众。而袁的文字拖沓,思维有点混乱,自始至终代精英立言作传,我苦难深重的老百姓被淡忘在社会之外,似乎这个社会只有城镇而无乡村。

  其实这一切说来也只是形式,最主要的是读完一本书你有什么收获,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如赵本山小品里总不忘提的故乡铁岭一样,我对“我们零点公司的调查”这样类似的话看的眼睛都要起茧子了。还有就是到处充斥的社会公益,而且让我摸不着头脑,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从头到尾都在不停说公益,是为了说明他有公益之心吗?专辟一章说不是更好吗?当然仔细想想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我懂得了如何从书中提取有用的东西,但只有慢慢去翻找了,因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没用的东西覆盖甚至一笔带过了。

  《重民时代》读后感(九):何为“重民”

  收到《重民时代》时我正在出差,帮忙取快递的女孩打电话告诉我来了本书,名字叫“重(chong)民时代”,愣了一秒,我才反应过来,哦,“重(zhong)民时代”,那本以重视民生或者民主、民权一类为主题的书来了。然而,直到读罢,我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取快递的女孩才是真正的人生哲学家,反正都是都是一本文不对题的书,不知所云的chong反而比误导人的zhong来得实在。

  从前四章,也就是0-3章来看,“重民”重视的不是老百姓本身,不是民生更别提什么民主或者民权了,作者谈的是怎样管理人民,怎么用老百姓管理老百姓。不难看出,作者是是一名体制内的温和改良者,偶尔替百姓说话,处处为政府辩护。在第17页,作者在标题中提到“底线”,从下方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底线”指的是产品安全以及环境一类在发展中被我们抛弃遗忘的必须品,而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是怎么说的呢,“底保得不好,丢脸丢在家里,在国内丢久了,就难保不丢到家外、国外去。”这就是作者的认识了,政府的脸面比老百姓的生活重要得多!第40页就更露骨了,标题叫“换个做法更亲民”,如何亲民呢,“你可以只拍拍背,或者默默地握握手,说出几句体贴的家常话,而别整那些官面上的场面话”,闹了半天,这对老百姓的感情不是从内心发出的,是要学的,要装的,试问,咱要去影视培训班学专业的吗?而第33页就比较可笑了,谈两难,前面举得例子是奥巴马的困境,比如救金融机构和金融高管限薪等,然而,到了我国政府的两难就是这样的了:“激中国收入者消费与支持低收入者生活”,我就不懂了,这两者在政策层面上有多大冲突,还是资金链上有什么难以平衡?“没完没了的立法与疲软的执行”也算两难,要知道,不是矛盾就是两难,后者是执行层面上的问题,与立法本身冲突什么,执行力度不够瞎找辙!根本不是同一个难度系数的问题,假两难偷换真两难,这种伎俩的小儿科一点都不高明。

  抛开作者的立场之外,前四章还有不少只提现象,不谈解决办法及避重就轻的内容,前者更像blog,随便看看也罢,后者就很藐视读者的智商了。作者认为针对开发商囤地行为,政府应加强政策限制。没错,政策限制当然要有,然而,这是否能解决本质问题,开发商囤地明显是一种市场行为,地价涨太快了,囤地更赚钱,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是政策限制,还是抑制土地价格增长,傻子都知道。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有,35页提到“他们对廉租房的热情不是很高。”,他们指消费者,93页又提到“对于超过半数期待获得居住空间者来说,他们能获得廉租房就很不错了。”而对于廉租房,真正的情形是怎么样的,老百姓都清楚。

  尽管离我读书前的预期相差甚远,但我依然认为前四章是整本书中最精彩的地方。作者确有一些新的思维,虽然老调重弹绝对更多,但思路观点整合的还不错。作者提到公共政策将有六个新转向时,就整合了先前提到过的“中层社会”、“外包”及“透明度”等问题。而且,作者的一些理念确实给一些人提供了往后发展的可能的空间,比如游说行业和公益行业,我国当前的确缺乏这样的人才,如果年轻人愿意从事,相信以后的发展空间会不错。

  至于最后一百页的内容,我认为倒是吻合了作者前面提过的“游说”,不过,这种“游说”方式作者没有明确的写在书上,即:写一本书做广告!在最后一百页里,“零点”两个字的出现几率不断增加,辅助“零点”出现的“中立机构”、“调研外包”也不时出现,作者在书中大谈他们的好处。由于在读书前没有过多关注书的背景,导致我在刚开始还以为“零点”是一个如何如何权威的智囊类机构,随着深入阅读才感到“零点”肯定与作者关系非常大,而阅读后的相关资料查找则印证了这一点,作者正是零点的董事长,而在书的内容中又不难看出,零点的很多业务是来源于政府的,而这又解释了前四章的立场问题。

  写书评时,我又重翻了前四章,第二次翻愈发觉得前面也是铺垫后面的。读到此,无论chong还是zhong,“民”几乎看不见了,一本书更像一本广告册,尽管理智上我知道书中还有些内容是值得看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还是给了三星的原因,但从感情上难免会让我对书有很多不齿。经济发展的时代,有人花钱做广告,有人做自己的广告还赚稿费,比起一些谈了十年+的观点,这倒不啻是一种新思路。

  《重民时代》读后感(十):民意渠道建设的技术化建言

  不记得什么时候,“创新社会管理”就成了我所写的各种各样的讲话、报告中的热词,出现频率非常之高。仔细查了一下资料,这大概是当前举国上下正叫得震天响的一个政治口号。而手头这本袁岳的《重民时代》,在封面上盖了这么一个“袁岳社会管理新思路”的红戳,一下子就和当下的形势结合得紧密起来。

  这倒也不是说袁岳的这本书就全是迎合世风之作。在这本书中,他用9个部分、75篇文章写下了自己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这本书的重点的确是落在“民”上的,除了“六论”阐述了他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总的思路外,可以说是篇篇不离“民”字。在“门道”和“呼声”部分,主要写的是在制定政策时如何收集民意、吸纳民意,实现政府与民众的互动;“腔调”部分,就主要是讲政府及官员如何改变工作方法,改善自身形象,做到亲民;“摆平”和“地盘”则主要写如何权衡各方利益,改善民生;“手段”则是讲如何落实为人民服务,真正为民;“新业”和“善工”则主要就新形势下的公益事业发展进行了探讨。

  但是,从书名以及内容都表明,这本书的出发点是政府,指向是民众,多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讲如何改进方法,做到亲民爱民为民的,为政府应对新形势、新情况提出应对之道,谁主谁次一目了然。说它是为政府建言,为政府服务的,也并不为过,更何况在很多地方甚至在为政府辩护,它由此倍受质疑,饱受诟病倒也正常。但是,在当下的中国,政府与民众缺乏信任,缺乏互动,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就是政府,动力在政府,主动权也在政府、在官员,由此来看作者的做法也无可非议,并不能由此而全盘否定这本书的价值。

  作者袁岳是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他在这本书中依据公司的调查结果,以及十多年来对非余家政府机构、民间组织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经验,加上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思考,提出了很多建议。我个人以为其中有些是非常有建设性的,甚至不乏真知灼见。比如他说“两会提案需要辩论”,这个在现有条件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领导者的胸怀和勇气;“保增长与保民生两难”则认为中国的公共政策已经进入到一个利益集团立场分歧的时代,很多时候民生政策被利用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尤其是权势集团获取不当得利的政策,真是一针见血;而“大学,少花点钱建楼”等篇则直指当前的大学和政府扩建热,认为“经常造新楼与新楼造得最多的学校,通常不会是学术意义上的好大学”,而“党政部门的楼堂馆所造得越好,它与民众的心理距离就越大”,可谓一语中的。

  然而,仔细研究这本书就会发现,它所谈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执政技术上的“细枝末节”,即针对一些非常具体的、特别是基层政府遇到的问题来探讨应该怎么做、怎么改进,并没有谈到更深层次、更高层面的、很多人想要看到的民主政治问题,所以被人说成是在隔靴搔痒,或者是修修补补。那么,是不是这些技术层面的民意表达渠道真的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拓展价值,而只有实施了所谓的制度变革,即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使民意拥有真正的表达空间呢?对此问题,作者并没有展开论述,而只是就事论事的一笔带过,颇有避重就轻之嫌。但是,结合本书的主题和作者的身份,以及当下的社会政治环境和他个人的局限,我认为要他来谈论这些问题的确是强人所难。

  不可否认,中国当前面临着诸多问题,有些还非常严重,毫无疑问需要进行改革,这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但改什么、怎么改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却有着重大分歧,左派右派或者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是在基层政府工作的,也许眼界狭隘。在我看来,就中国目前的形势,改革的阻力有社会的、文化的阻力,更多的却来自既得利益集团对权力的把持和刻意的阻挠。如果贸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变成一场权贵阶层利用公权力疯狂劫掠利益的盛宴,将民众置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进而激化矛盾,引发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不管是改革的顶层设计,还是基层的制度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制度框架、分权方法和制约机制,即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建立规则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牵涉到权力的重新分配、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不是靠一纸法令或者一次革命可以建立起来的,也决不可能被人设计好以后一次推行完毕,必须循序渐进,谨慎行事。

  对秩序的渴求和对混乱的恐惧,让我更倾向于温和的改良,即在一种可控的范围内稳步推进改革。而这本书所讲的,就正是通过健全民意表达渠道等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高层与基层、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达到弥合社会断层,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这正是推进渐进式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所以,虽然这本书的某些观点我并不赞同,甚至持相反意见,但我还非常欣赏这本书,欣赏作者从自己角度就事论事的风格,欣赏他在民意渠道的制度建设这些“细枝末节”上进行“修修补补”的做法,认为其极具建设性,比那些总想颠覆现行制度,发泄怨恨、狠毒咒骂等要有意义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我给打五星)。总的来讲,现阶段的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通过正确的导向、强力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让各级领导干部以一种宽阔的胸怀、无畏的勇气和主动的作为来创新社会管理,同时也将广大民众纳入到这种框架中来,给予他们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性机会,以开启民智,培养土壤,在推进改革中不断调整,在不断调整中持续推进,最终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改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