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声婚礼》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无声婚礼》的观后感10篇

2022-04-03 20:38: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声婚礼》的观后感10篇

  《无声婚礼》是一部由Horatiu Malaele执导,亚历山德鲁·波托赛昂 / 卢米妮察·乔治乌 / Vasile Albinet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声婚礼》观后感(一):你们还要夺走什么?

开篇是摄制组来乡村找题材,在汽车里的段子让我嘿嘿的干笑。
其中一段台词是,“这里原来是一片村庄,社会主义把这里改成了工厂。资本主义来了又拆了工厂,改建成村庄。哈哈哈,改成一个山庄。”
“这路怎么这么不好走?是新修的吗?”“是欧洲人修的,修到一半没钱了,哈哈哈。”
车里的导演看到工厂废墟里很多黑衣的老妇人,以及老妓女,没有男人。他问村长,你告诉我,这里一定有什么故事?
镜头回溯,以前这里的确是一片村庄,我只举影片的片段吧。
村长找来四个人,让他人拉人入党,可是没有村民愿意入党。他对这四个人骂到,再拉不到人你们就都去工厂吧?
可见工厂在村民心中的地位。电影放映员要周末放电影,村长说没电,放映员说,那是你的问题,如果放不了就是你阻碍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我会告发,我又不是没告发过。
共产主义给世界带来了苦难,罗马尼亚的小村庄可以管中窥豹。
一对青年要结婚,苏联驻本地指导员说斯大林昨天死了,一星期内不许有婚礼,葬礼,不许笑,以示对伟人的尊敬。于是村民在晚上举办了一场无声的婚礼。
一段难忘的婚礼把剧情压抑到极致,如同空气被抽离。对独裁政权的敬畏也抵不过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希望。人们终于爆发了。
结果是全村只剩下一个男孩(后来的村长?),男人都被抓走。
而篇尾,摄制组一直无法严肃,嘻嘻哈哈中镜头扫到了老妇人的颈上,心又突然揪了一下。这位老妇人就是当年的新娘,她重新围好围巾说:“你们还要夺走什么?”
你可以使用你的威权让我害怕,有一天,我会让你更害怕。

  《无声婚礼》观后感(三):荒诞的真实

观后:《无声婚礼》是一部历史悲喜剧,看似荒诞的故事,却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很难很轻松地描述这部电影,只能借助别人的评论来代替我的感悟:  如果你好奇一个葬礼是如何摧毁了一个婚礼,并用整个村子的男丁来做陪葬品,你就看看这部剧。如果你想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苏联老大哥“照顾”的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是如何在曲解的爱国精神下被戴上叛国的枷锁,并被放逐、抛弃,你就看看这部剧。如果你嫌上面的看点都不能让你感冒,你就喜欢看能纾解压力的,让人一笑而过的片子,你也看看这部剧,这里融入了灵异、奇幻、纪实、黑色、爆笑,随你享用,而且还能听到幽默、粗俗、智慧、胡闹的百姓之声。 该片曾参加第8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

  《无声婚礼》观后感(四):Silent wedding and Silent dinner

Silent wedding
像雾像雨又像风。
女主像昂山素季和大野洋子。
又像我的一个小朋友。
她的眼睛和头发是那么的迷人。
特别明显的双眼皮和自然卷。
身体的交融就是他们爱情最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
每一帧的画面都那么美。
有时候两个人的气氛会渲染到周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
婚礼对这个小村庄来说是他们最高兴的事情。
其实到最后她应该知足。
人性往往会毁于自己的欲求不满。
却又那么的压抑。
被布包裹上的酒杯和乐器。
不能大声说话。
也不能小声唱歌。
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的死去。
就不能举行婚礼。
一直很讨厌这种制度。
人类根本没有任何权利去这样做。
可是我与战争谈什么和平?
人们都在谈论这部伟大的电影。
我只觉得我们生活的环境很悲哀。
说话做事要考虑后果。
不是怕得罪谁。
而是怕得罪自己的国家。
我们看起来很平安。
那么但愿一直这样平安吧。
Silent dinner
日子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
也许是我最压抑的一天。
沉默的晚餐。重复循环。
我不想这样子的生活。
所以我只能喝酒。
可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好吧不如一次喝个够。

  《无声婚礼》观后感(六):是哀是怒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小说宠儿,而对王小波的书迷而言,没有哪一篇不是他们的宠儿。在低吟的《沉默的大多数》杂文集中接受睿智、幽默、坚定的文字洗礼,站在属于他与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标杆前,感悟的是沧海桑田,而其意义对生长于现代的我们,则是珍视拥有的,履践到抱负所及的峰顶,继往开来,谱写我们的责任,即便足底的大路并不为你铺,硌脚的石子让你无暇顾及沿途的美。 看罗马尼亚影片《无声婚礼》,我的脑海一直盘旋着与之并不相连的王小波的文字。或许有相通之处,以嬉笑怒骂,敌沉默之竭,留给历史一丝响动,是哀,是怒吼,用活的气息拖住丧气的步子。 关于《无声婚礼》,这篇感悟不好写,因为要触及到一些话题,对于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来说,来来回回三五下就能把自己憋进死胡同,我八股刻板的思绪中有太多不能触碰的惊雷,所以在未提笔前,已觉前路漫漫,思泉陷于拘泥,不知如何“挥键问情”了。

  《无声婚礼》观后感(七):憋死你的快感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53年,罗马尼亚的一个村庄正兴奋地筹备著玛拉和颜古的婚礼,大喜之日是3月9日,正当一切准备就绪,欢乐即将上场的时刻,斯大林去世的消息传来,苏联老大哥决定举行七天国丧,派驻当地的苏联政治指导员要求立即取消婚礼。
在威吓下,村民不得不低头。但当监视者离开,所有的欢乐气氛再度引发,双方的亲朋好友决定举行一场无声婚礼。席间客人不能做出任何声响,笑不能笑,唱不能唱,舞不能舞,鼓掌只能打手势,期间演奏乐器也只能是拿拿样子吹出无声的奏乐,即使是一个笑话也只能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进行。到了最后,人们已经无法忍受这样的无声婚礼,于是寂静被打破,这样一群狂欢的人们最后招了了毁灭。
这些专制所要带给人们的就是要憋死你的快感,他们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绑架你的自由。
影片得到很大赞许,是因为电影本身激发了人们心中的共鸣。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不自由,网上发言要先被审核,如果有言论过激或者敏感词,对不起,你的发言会被删除或者退回邮箱。
于是乎,人们学会了在和网络管理员的博弈中懂得了敏感词分类。原本只是一片小小博文,接二连三的被退回来重新修改,将自认为是敏感的地方删除,然后继续发表,发现删除的词语不对,三番五次后终于发现所谓网络设置的敏感词汇也不过是一个人名,一句调侃。如此博弈的结果,就是人们发现自己自由言论的空间被一步步压缩,被限制的地方越来越多,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越来越多,但是人们还要跳舞,于是智慧无穷的网民便激发出了更大的语言和词汇来和这些限制与不自由做斗争。
与电影相反,追求快感是人最起码要求,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可以试想一下,做爱要射精的时刻,突然伸出一双手对你说,“现在不行。”,歌曲听到高潮戛然而止,电影看完了漫长前奏,酝酿了好久情绪,就等着高潮迸发的时候,突然黑幕,然后影院工作人员告诉你,“对不起,停电了。”在快感爆发的时刻忽然被人制止,这样的感觉断然不会好到那里去。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不多,一是快感,一是自由,当两者都被钳制的时候,人们就会憋不住,然后就要寻求一个倾泻的闸口,然后如洪水猛兽,喷涌而出,否则,心理健全者回沦为变态,心理不健全者会拔刀相向。
所以,在人们能把握自己人生快感的时候,大家都尽力。熬夜看场电影,只为片中男女演员深情对白的时刻,一首老歌翻来覆去地听,只为了祭奠以往逝去的岁月。
常为《三联生活周刊》写圆桌杂谈的作者大仙曾经打车回家,当时出租车内正在播放一首萧亚轩的歌,大仙正听到兴头上,等车到了大仙家门口,歌曲还没有放完,当司机准备抬起计价器跟大仙结账的时候,大仙告诉司机“麻烦你在我家楼下再绕一圈,等我听完这首歌再下去。”等歌曲终了,大仙才心满意足地结账下车回家。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王小峰身上,当时出租车内正播放着侯宝林老先生的相声,还差几句就说完,但出租车已到家门口,于是也和大仙一样,让司机继续往下开,等侯宝林先生都出最后的包袱后才心满意足下车。
所以说,快感和自由其实是一样的,是顺其自然而来的东西,是不能被压制和绑架的,要不然,憋死了快感,人生也就真的无奈了。

  《无声婚礼》观后感(九):挥霍自由的青春吧,如果你还有的话

无论给予这部影片多高的褒扬都不过分,——谁说文艺片必须主题不明,结构散乱,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部“容易被忽略的佳作”如果说遗憾的话,就是流传不广了。
从影片可以看出,一个多么善良、幽默、和谐的民族,被政治所屠戮蹂躏,失去了言论、欢笑、婚娶等一切人类天然的自由。
如果没有这部电影,我们不仅不能了解这个民族的特质,也无法认识自由对人们的可贵。影片散发出罗马尼亚人民自由奔放、豪爽乐观的民族性格,就是这样的民族性格,被威权所压抑和扼杀。
影片为了衬托现实的残酷,在影片前半段着力表现了村民自由的生存状态和男女主角青春四溢的生命活力:在田野里、谷仓内自由地性交;形形色色的人们爱憎分明、口无遮拦;侏儒、荡妇、酒鬼形态各异,却心地善良……他们生存在多么轻松与惬意的一种空气和土壤中,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一种生存状态。
心中神往这种没有拘束的桃花源,可以无怨无悔地、毫无负担地、坏坏地挥霍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无声婚礼》观后感(十):从《无声婚礼》看后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电影

与国际影评人热衷于用“新浪潮”来对在21世纪的罗马尼亚出现的一批优秀电影进行归类所不同的是,罗马尼亚本土电影人对这一定性持相对统一的排斥态度,普遍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归类会削弱自己作品的独立、独特性。正像美国影评人A. O. 斯科特所说的那样,“就‘新浪潮’而言,宣布(或发明)新浪潮的评论家们会比艺术家们更为投入。艺术家们不喜欢‘新浪潮’这样的概念,是因为反感他们的个性表达被混同于所谓的‘大潮流’。”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被国际影片人称为“新浪潮”的这一批罗马尼亚电影里,有着相似的主题,即对权威的解构、对极权统治的批判、对社会主义时代的反思。而从视听语言方面观察,普遍采用手持摄影机、自然光和长镜头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另一特征。但我们会发现,《无声婚礼》虽然有对苏联时期强权政治的批判,但却没有“新浪潮”电影在视听语言上具有的更为明显的特征。夸张的表演、超现实的情节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是区别于现实生活的。所以,《无声婚礼》虽然处在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发展的鼎盛阶段,但却是一部不那么“新浪潮”的电影。虽然如此,《无声婚礼》依然同典型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一样,具有明显的东欧性。

罗马尼亚电影的研究者们都普遍喜欢用“自我东欧化”来形容上文提到的影片呈现的对历史、社会的荒谬性的反思。这也就是说,他们的作品符合国际上对20世纪东欧剧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想象,国际影评人们希望看到这些如此带有地域色彩的电影。就像这些被认为最为典型的“东欧电影”那样,它们“通常表达对苏联和本国社会主义集权的深刻仇恨,通过指认苏联为他者,以实现进一步的民族主义叙述和否定社会主义历史。”

例如《无声婚礼》揭露了苏联对罗马尼亚的强权压迫,“苏联军人在影片中被塑造为恶魔,他们强奸并杀害纯洁的少女,他们因斯大林逝世而禁止村民举行婚礼”但值得注意的是,齐奥塞斯库在1964年上台后,逐渐让罗马尼亚摆脱了苏联的控制,但自己又实施了另一套同质的压迫手段,他在1966 年颁布了禁止堕胎的法令,但同时也禁止民众进行避孕,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罗马尼亚人口以刺激经济发展。关于这一法令的荒谬性与对此所做的反思后来又被呈现在另一部电影中,也就是《四月三周两天》。

齐奥塞斯库高压统治时期(1965-1989)的电影创作者们只能通过一些隐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随着齐奥塞斯库执政期的结束,“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或者说具有“自我东欧化”特征的电影也逐渐孕育。这些在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导演,“‘社会主义经历’就像一个集体记忆符号生长在‘新浪潮’导演们的创作意识中。”他们不再惶恐于体制压迫,他们所呈现的就是他们所要表达的。就像那场著名的无声婚礼,是证明当下罗马尼亚电影摆脱了“集体失语”境地的最精彩的例子。

参考文献: 《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主题变化》,尤佳,《电影文学》,2015年第22期 《<四月三周两天>: 亲密关系的离间》,(罗马尼亚)约阿娜。乌里卡鲁 译/曹轶 《世界电影》,2008年 06期 《黑海边的新浪潮——后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电影作者们正在重塑欧洲艺术电影》 (美)A. O. 斯科特,翻译:王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东欧电影十年回顾(2001—2010)》王垚,《当代电影》,2011年11期 《灰色地带的自由》,奥尔加·斯蒂芬, 谭 毅/译,《世界美术》,2016年01期 《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缘起》, 尤佳、金晓非,《电影评介》, 2015年第19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